工商管理战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战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战略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1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经济发展空前,尤其是我国中小企业所占比重呈增长的趋势。中小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就目前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进一步彰显中小企业发展特色。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成本较低、转移较便捷等优势,更好地适应了当今变化较快的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表现出较理想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中,鉴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中小企业的发展就越凸显出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多种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影响,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比如思想观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真正让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并明确指出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前进方向。

1工商管理中中小企业的战略目标

中小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找一个准确的战略定位,该定位就是要成为中小企业的奋斗方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并且能很好地推动中小企业的逐步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战略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又要有效地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通过调查研究,工商管理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着眼以下几点。

1.1运动状态支持目标

企业的发展呈动态形式,它需要在一个相对宽松、适宜的环境中不断壮大。尤其是中小企业,它们相对一些大型企业来说,比较弱势,更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带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创收离不开政府的关心和扶持。因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相对不过关,在硬实力上根本就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指导,有效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氛围,帮助中小企业能够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进步和发展。另外,可根据市场的需求,由政府出面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的机构,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体系。这样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帮助中小企业打通筹集资金的渠道,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济效益。例如可以鼓励民间、社区为投资主体,成立中小企业服务组织,形成固定的服务体系,以解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

1.2运行结果目标

中小企业若想有大的发展,就应该在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大环境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内部发展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中小企业获得长久不衰的活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呈递增的状态增加。(2)增强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中小企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已经妨碍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严重影响了子企业的成立。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为企业人员创造条件,构建平台,组织员工参加一些培训,促使企业人员素质有大的提高和改观。(3)找准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对症下药。我国中小企业现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行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落伍等等,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困境。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找出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然后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症下药,使我国中小企业能够正常运行。(4)体制矛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些企业运行缓慢,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发展壮大,其原因还在于企业的体制矛盾,一些企业体制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甚至企业的产权不清晰,激励机制缺乏,约束机制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体制,解决体制之间的矛盾,建立明确的企业制度。

1.3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

企业要以追求利润为生命线,因为没有了利润,企业就站不脚跟。但企业的盈利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是分不开的。因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并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反过来说,社会财富的降低又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可见,中小企业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应该作为衡量中小企业发展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无外乎是增加财富,扩大就业,城市文化素质的提高。首先,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员工的就业,增加职工的收入和福利,这样就可以缓解社会资本过于集中的问题,促进社会财富更加均衡,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这样员工的干劲会大大增加,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链,更有利于促进和刺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渐增多,人们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的创办中,使中小企业不断地强大,进而会产生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工商管理中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中小企业的整个发展体系中,战略目标与战略方向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应对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战略方向做出选择。

2.1将有效突出中小企业特色为战略方向

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想在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中小企业要突出自己的企业特色,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空间,才能适应现阶段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2.2要把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作为战略方向

这些配套型中小企业的建立,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这样才会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3将发展就业型以及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作为战略方向

发展就业型中小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困难,同时还可以拓展本企业的发展空间;发展社区服务型企业,还可以得到政府和居民的首肯,更加有利于为企业融资。

总之,工商管理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因为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既要注重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又要着眼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这样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中小企业才能壮大,才能更好地顺应整个市场的发展。

作者:乔红叶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2

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提出了价值链管理的思想,经过近20年众多成功的大企业的实践证明,价值链理论是研究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从已有的研究表明,价值链理论引入企业的战略管理中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者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劣势,从而优化企业的战略决策。然而,由于目前大部分的价值链的研究仅限于定性研究,要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还十分困难,因此在具体运用时往往因为模型及数据的缺乏而显得可操作性不强。近几年来,一种基于定量分析视角的价值链分析法已日趋成熟,这就是利润库分析法。

一、利润库的概念

利润库(profitpools)是指行业价值链各链结点所产生的利润总和。运用利润库分析法的目的是研究行业总利润在价值链各节点的分布情况,并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企业不论处于行业价值链的某一链节,还是跨越若干链节,均应从利润库的分布情况出发,并结合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及拥有的利润库份额,研究行业价值链中其他有利可图的价值活动,寻找发展的机会,作出放弃或开发其他链节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和预测行业利润库的变迁,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

美国汽车制造业于1996年产生了约1.1万亿美元的收入及440亿的利润。该行业的价值链包括:汽车制造、销售、汽油零售、保险、售后服务及租赁等链节。通过利润库分析法可以看出该行业的收入与利润的收入是不均衡的,汽车制造及销售链节产生了总收入的60%,然而其拥有的利润却不足行业利润库的5%;而汽车租赁却仅以约0.8%的总收入拥有了超过20%的利润库份额。透过对价值链各节点利润库分布的分析,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纷纷跨越其自身所处的节点,为顾客提供汽车金融产品(包括汽车保险、担保、租赁等)。福特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将近一半的利润是来源于为顾客提供汽车金融产品,而其收入仅占其公司总收入的20%不到。

在考虑外部客观经济环境变化而可能导致行业利润库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以较小的市场份额占有相对较大的利润库份额,以较快的行动为控制即将由于行业变迁而产生的新的利润库做准备,这就是利润库的基本管理思想。

二、利润库分析法的优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传统的价值链管理思想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运作,要求企业通过实施低成本及差异化的生产战略来树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过于注重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长期利益驱动下增加成本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价值;过于强调通过增加收入额及市场份额来增加企业的价值,忽略了总收入及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利润的增加,将扩大市场占有率与扩大收益的关系本末倒置;过于关注企业在其自身核心业务的运作,只限于对其所参与的链节进行分析,而忽略了从行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待其所处的地位及所拥有的利润库份额,未能将本应纳入其分析体系的相关业务及实体进行全面的分析;过于注重资源在价值链上的纵向流动来谋求利润,而忽视了价值链的复杂多变性而对行业的利润结构产生的不确定性。

利润库分析法从战略观点出发,研究如何创造并拥有更多未来的利润,认为企业收入额的扩大及成本的压低并不是战略性因素,企业的战略目的应是拥有更多利润库份额,因此企业应从利润的分布来看待行业的价值链中现有或潜在的有利可图的价值活动。利润库分析法不局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链的管理,而是从了解所处行业的全景山发,决定最佳的资源配置,以实现对利润库最大限额的控制,这是利润库分析法的出发点。

利润库分析法重视价值链的复杂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同时考虑资源在行业价值链上的流动所产生的竞争态势的变化及对行业利润库结构的影响,使价值链管理思想可操作性更强。利润库分析法既强调对现有行业价值链中占有最恰当链节点,更强调通过对行业客观运行状况加以考察,在复杂的系统中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有用信息,超越现有,准确预见未来市场利润分布之所在,为即将发生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早做准备,为未来竞争创造优势。

三、利润库分析法在战略管理中的运用

1.企业资产重组的决策。传统的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理论在进行企业间的债务重组决策时,往往过于强调采用过去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作为决策依据来对重组后的新企业的盈利能力加以预测,从而进行决策。这样的并购决策往往会忽视由于企业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价值链上利润分布的变化,从而导致决策的滞后性,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潜在的价值危机。利润库分析法认为,资产重组应能使企业在经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后产生出“1+1>2”的效果,因此重组的关键是要随时反馈行业利润库的变动,并采取相应的重组措施,不使重要的利润库旁落。

传统上,美国医药业的大部分利润来源于两种经济活动:研制新药并保证医生开出处方使用新药。对新药品的专利权保护避免了价格战的发生,同时保险公司承担了病人大部分的药品费用而使病人对药品的价格不敏感,医生可自由选择开给病人的药品品牌。该行业独特的结构使药品制造商只需对医生实施一定的营销策略便可保证拥有丰厚的利润。因此,医药品制造商的利润远远高于医药分销商,即使最大的药品分销商也由于对市场缺乏影响力而难以威胁制药商的利润份额。进入20世纪90年代,医疗改革的出现导致该行业的利润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医药销售管理商(PBMs)进入该行业,为了给病人控制成本,会建议医生开出一些具有同等效用的平价药品来代替高价药品;PBMs对选择药品的影响及向病人直接提供关于购买药品的信息,直接威胁到医药业原有的利润库结构。如果PBMs能成功地控制药品成本,利润就将从制造环节流向销售环节。美国的医药巨头LILLY公司预感到了潜在的利润库结构的变化,不惜花费巨资并购行业中的药品分销企业,从而保证不因利润库结构的变化而威胁到企业将来利润库的占有份额。但LILLY在并购当时的市场分析认为,以40亿美元的价格购入一个仅产生年收入1.5亿美元的企业是不明智的,并因此导致公司的市值发生了约20亿美元的减值。但在事后通过利润库分析法认为,LILLY将来所获得的收益必将远远大于企业现在所发生的并购成本。企业在资产重组决策时,运用利润库分析法进行研究,必须清楚其目的在于保持或增加利润库的份额。企业若能保持拥有相当的利润库份额,就能影响到利润在其竞争对手之间的分布,随时掌握主动权,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都可立于不败之地。同样,由于无力进行重组来扩大其利润库份额的企业,亦可以通过一定方法在本企业内部减少不产生价值的环节,或减少行业价值链在自身可能运行的环节,或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扩大部分经营范围,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库份额。例如,婚车租赁公司可提供随租其他婚礼用品等业务,来扩大婚车租赁链节利润库份额。

2.商业模式(BusinessModel)的选择。现代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必须立足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只有通过市场及时反馈的信息来了解顾客所需,并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努力降低自身成本,才能真正做到为顾客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获得市场反馈的信息及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尤其对处于竞争激烈、缺乏利润的价值链节点的企业,运用利润库分析法,能够对现有顾客群体进行细分,寻找最具盈利潜力的顾客群,并为之创造价值。美国的戴尔公司竞争于计算机行业中最缺乏利润的硬件生产业环节,但其以利润库管理作为其指导思想,采取了以下措施,(1)采用不同于行业内标准模式的直销手段,消除了公司与消费者间的流通环节,从而拥有了部分本应属于分销商的利润,扩大了其利润库份额,同时也以较低的售价真正实现了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目的,保证了公司价值得以不断增长。(2)通过直销的手段直接与顾客沟通,通过对顾客群体的细分,将业务侧重于最具盈利潜力的顾客群,即通过对本环节利润库来源的分析,将资源集中投放于最能产生利润的顾客群,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果。例如,其尽量避免那些期望可获得免费服务的入门级顾客,尽力吸引本身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技能的顾客,因为对这部分顾客可以不需要作大量的普及性宣传,只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宣传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无形中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通过以上措施,戴尔公司不仅取得了9%的税前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数的3倍),而且企业的规模也得以不断地扩大。

3.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调整与优化策略。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从供应商端口获得原料到最终向顾客端口输出产品的一系列价值运动过程。相对与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其实际上是行业价值链某一节点的扩展而抽象形成的企业的内部的价值链。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不断发生成本耗费,但成本发生的前提必须是能够创造价值。因此,在内部价值链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内部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与价值进行考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环节,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对内部价值链的调整与优化来达到降低成本及提高价值的目的,可使企业在相同的行业价值链节点上拥有更多的利润库份额,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丰田汽车公司采用适时生产制的生产方式来对其自身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通过削减企业的存货等不产生价值的内部环节,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及其拥有的利润库份额。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3

“四化两型”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如何确定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推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四化两型”?如何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符合“四化两型”的优秀高技能人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分析经济发展与“四化两型”建设推进的大背景下,分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若干战略着眼点。

关键词:

四化两型;背景;高职院校;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5002

社会环境的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高职院校通过调整院校的专业布局,通过构建产业和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培训机制,满足了国家对“四化两型”建设的要求,并且也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因此可以看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时,应该紧跟时展步伐,仔细洞察社会发展变化和要求,及时调整高职院校教育教育与发展的战略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1“四化两型”的含义及其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开始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联系,旨在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在社会中对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保证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而提高院校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1.1“四化两型”的内涵

“四化两型”是党的十会议上提出的一种社会的发展方向,所谓的“四化两型”就是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同步发展的同时,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四化两型”是国家和政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对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四化两型”的发展观,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学结合,提升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和工作时的工作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1.2“四化两型”社会背景下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要求

“四化两型”的社会背景明确的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也确定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四化两型”的内容的分析,下面总结出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1.2.1高职学生要具有很高的实际管理技能

受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强,因此,许多的企业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较强,所谓的专业性并不指简单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技能的掌握。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上下功夫。

1.2.2学生要有社会信息更新的敏感力

社会瞬息万变,社会信息的更新也随之千变万化,但是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善于收集信息成为一个行业发展的必备资源。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其对社会信息的敏感和洞察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对信息的发现和收集能力,不断的对企业观念、技术和模式等进行更新,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1.2.3要求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观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求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要有环境的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使得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会威胁到社会利益,不会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观,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主动的参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中去,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

2“四化两型”建设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存在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积极地推行“四化两型”背景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初见成效。但是由于有些高职院校对“四化两型”所隐含的要求和改革的不彻底等原因,导致“四化两型”背景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和发展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2.1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四化两型”建设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之间不协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失业率高、就业率低,而且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资普遍偏低,无法满足毕业生对生活的需求,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而且高职院校专业人才输出的比例与产业专业人才需求的比例不协调,这样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这些现象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不适合当前社会和企业产业结构的需要。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类别的时候,专业设置盲目,同质同构的现象严重,这样就会使得人才之间的竞争力加大,同时也增加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难度,是不利于“四化两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进步的。

2.2高职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四化两型”的建设需求

随着国家对于“四化两型”建设的额推进和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社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情况来看,目前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整体素质不高,技能型人才的供求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虽然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数量与日俱增,但是符合企业发展技能需求的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数量却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化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对接程度不高,虽然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继续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的建设工作中,我国高职院校也洞察到了社会的需求方向,积极开展相应专业保证人才的输出。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和培养成本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导致专业学生的教育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3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对于“四化两型”建设深度和能力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四化两型”背景下的人才,主要的培训手段是人才的教育培养上,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而且在对学生的教育培训中海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这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仅仅进行单一的知识或是技能的培训,没有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学生工作中所需的其他技能的培训。

而且即便是以人才为中心的培训上,我国高职院校也存在着培训建设深度和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的分布比例不协调,高职院校的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分布较为密集,不利于专业人才的扩散。第二,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服务产业的人才较多,无法满足“四化两型”中“四化”建设的需求。第三,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这样就会造成人才市场的失衡,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3“四化两型”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通过对“四化两型”和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研究,提出基于“四化两型”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具体为:

3.1紧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

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要把“四化两型”建设和地方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并把这种目标经过详细的研究,落实到高职院校对人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高职院校要想紧抓人才培养机构,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首先应该与企业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与高职院校逐渐的信息流通,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的更新自己的人才培养结构,着重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其次,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的升级做好技能型人才的整体规划。最后就是要加强高职院校教育的宏观调控工作,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调整专业结构。

3.2紧抓人才质量,推动内涵建设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也逐渐增大,因此一些高校为了建立一套适应本校学生职业发展的战略,在专业同质化现象日益严峻的社会条件下,紧抓人才的质量建设。

高职院校紧抓人才的质量的建设进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高职人才的无缝对接。第二,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在学生中推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第三,完善高职院校质量监督体系,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定相应的监察机制,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3采用产学结合的培训机制,着重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

产学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提高学生技能和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高职院校教育培训所采用的主要模式,在紧抓产学模式的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高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指导作用,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需求的供求关系之间的平衡。第二,建立高职院校与产业同步建设,社会发展瞬息万变,高职院校要想在变化速度较快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保持元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的同步,即使洞察产业的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4结语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在“四化两型”的背景的影响下,做好专业的战略发展工作,以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机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院校的市场竞争力,使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以理念领跑,以创新实践求发展,建设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长久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4

随着电子办公及商务的普及,电子银行业务也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有关品牌战略管理,也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工商银行品牌管理进行了研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后,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以为其品牌战略管理提供助力。

【关键词】

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

品牌战略是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手段。工商银行特别注重其电子银行的建设。现在很多的电子银行,都已经成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目前已经利用各种渠道建成了具有自己品牌及影响力的电子银行系统。为了对电子银行实现准确定位,以打造精品意识,争创最佳业绩为原则,推出了展现新世纪T商银行新形象,使得自己很多业务品牌成为了人们的首选。但同时,一些品牌管理上的误区也显现出来。因此,笔者针对电子银行在品牌管理上发表一些相关建议,以推动其品牌战略管理的成熟与发展。

1 品牌战略是品牌成功的必由之路

如今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由于品牌的高利润值及高附加值的存在,使得其市场所占有的份额逐步加大,占有率不断提升。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否强势,不仅使其文化的体现,也是其经济实力的体现。因此,要如何创立自己的优势品牌,培养及发展自己的品牌优势,占有更多市场份额,不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也是扩大品牌优势的需要。只有打造出一个优势及强势的品牌,才更有助于电子银行走向辉煌与成功。

1.1 品牌战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品牌是具有灵魂的,是精品、卓越的象征,是一种已经迈向成功的文化。任何一个品牌都会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及内涵,因此,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象征。随着经济大潮的到来,企业文化也成为了一种“资本”而被体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它既是生产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工商银行不断推出的电子银行商务服务,不仅对消费者传播了企业的精神,更折射出了企业优质文化。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树立了工商银行强大的服务功能,以全面、广泛、畅通无阻的服务原则,打造着“最可信赖银行”,以新颖的理财官念,为消费者提供崭新的服务。

1.2 引领品牌优势,增强企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品牌优势的竞争。随着企业间竞争形态的改变,品牌的竞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人们需要的是优质的产品。在实际选择中,人们往往会依附于品牌在社会的地位及在消费者中极强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择。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卓越品牌的产品,才有可能占有市场一定的份额。在此前提下,工商银行推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电子银行产品,都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打造,用科技的创新来满足社会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工商银行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成为了客户群体中最为信赖的品牌。

1.3 品牌战略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及观念的改变,一些个性化及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工商银行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向社会公众展示出自己仅属于自己的品牌标识及核心价值。使其产品充分体现出传统产品的差异,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起到了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1.4 使用品牌战略可以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公众的认可,就必须要提升其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一个好的品牌,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其服务都是一流的。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之前,已经精心打造了一组快捷、完备的服务体系,来提升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认可。

2 电子品牌战略在推广中的误区

2.1 产品的功能特性既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战略的主体,是品牌特质的表现。工商银行在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后,却缺乏对品牌的准确定位,因此,很多客户以至于员工对其核心价值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一定误区。

2.2 品牌产品过度强调了自我价值,也忽略了市场需求

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电子产品中,仍延续着传统经营思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及自我主体,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绑架及强迫消费理念,过分忽略了社会群体的需要。

2.3 品牌的树立就是通过广告宣传策划来实现的

现阶段,由于广告的传播对品牌的影响很大,因而在企业管理层及人们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广告做的好,就一定能树立起品牌的强势形象。其实,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包括了产品的功能、营销水平等。在电子银行推广中,就需要对其产品的功能、营销及广告传播的策略以及服务等进行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利用产品的核心价值作为营销的主体,让社会公众在大脑中对其产品产生认同。

3 电子银行品牌管理策略

通过对以上误区的认识,笔者就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如下策略:

3.1 要战略化推广品牌

工商银行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需要坚持走战略化道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建立所需的识别系统,以此建立品牌架构,以促进品牌的增值进而形成资产价值。目前,工商银行想要完成牌战略化,更好实施品牌的战略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核心价值为中心建立品牌识别系统

工商银行应以目前的品牌为基础,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自己品牌的分析及研究,来提炼自己的品牌价值,并以此为架构,已建立此识别系统。

2)以品牌的力量来带动企业营销,以营销来策划企业的一切活动,树立企业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以提升品牌资产。

3)科学管理以及经营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提升服务,打造企业形象。并结合银行实际,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为其品牌的创建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3.2 品牌的开发,要提倡人性化设计

银行在产品开发及产品设计上,要充满人性化理念,要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来设计并推出自己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才会获得公众的满意度。

3.3 品牌的营销要体现个性化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与其他产品功能上区别,也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的差异。这就需要工商银行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以确定品牌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4 结语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在实施战略管理中,不仅要求服务要标准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以行业的一流标准来为用户提供一流的服务,才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树立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资产,来巩固自己在竞争市场的强势地位。

【参考文献】

[1]肖菲;浅析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J];金融经济;2009年16期

[2]武慧;刘争艳;陈睿;电子银行差异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3]刘志彬;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对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城市金融;2011年04期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5

企业财务能力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目前,企业的财务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有综合评分法、杜邦分析法、EVA评价方法和关键绩效指标考评法等[1]。然而,这些评估方法又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用某些指标的简均加权来度量企业财务能力,致使企业财务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与综合性,比如当某些评价指标高低错落时,就很难做出企业财务能力的总体评估和排序。为此,本文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建立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全面准确地评估企业财务能力。

二、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全面体现反映现状、发挥优势、规划战略、促进发展的评价目的,并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独立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1]。从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将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五个方面。

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偿债能力(debt-payingability)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成长能力主要反映企业在将来一定时期后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并从质和量的角度评价企业财务发展潜力及将来发展趋势,常用的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三、主成份分析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统计学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PCA)是一种简化数据集的技术[2]。主成分分析经常用减少数据集的维数,同时保持数据集的对方差贡献最大的特征。

2.主成分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1)设样本数为m,选取的财务能力评价指标数为p,则由样本的原始数据可得矩阵X=(Xij)m*p,其中Xij表示第i家企业的第j项财务能力指标。

(2)各项财务指标计算规则不同,我们应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归一化处理,由此得到标准化矩阵。

(3)根据得出的标准化数据矩阵建立协方差矩阵R,其中,Rij(i,j=1,2,…,p)为原始变量Xi与Xj的相关系数。这是反映标准化后的数据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

(4)根据协方差矩阵R,分别求出特征值、主成份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份个数。求出特征值λi(i=1,2,…,p),特征值是各主成份的方差,它的大小反映了各个主成份的权重。主成分Zi的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为。根据选取主成份个数的原则,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5%-95%的特征值λ1,λ2,…,λm(1,2,…,m(m≤p)),其中m为主成份的个数。

(5)通过模型计算出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解释主成份矩阵。因子载荷量是主成份Zi与原始指标Xi的相关系数R(Zi,Xi),利用它可较好地解释主成分的经济意义[4]。

(6)计算企业财务综合评分函数,计算出上市公司的综合值,并进行大小排列:

F=a1F1+a2F2+…+anFn,其中a(i=1,2,…m),各综合因子的权重根据贡献率的大小确定,然后根据函数计算各公司的综合实力,以此对各公司进行排名,而且还可以根据各项指标评分,为各类公司提供一定的策略建议与参考。

四、企业财务能力评价的应用实例

1.企业财务能力主因子的选取

本文根据新浪网站上提供的8家上市公司为企业财务能力评价对象,以它们2013年度的有关数据为样本(数据来自于新浪网站http://sina.com)。运用SPSS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如表1所示)。我们先来研究8家公司在2013年度的25项财务能力指标,由于贡献率反映了每个因子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度,所以当选择前4个因子作为主因子时就包含了原始变量的91.04%以上信息量的满足了因子分析用变量子集来解释整个问题的要求。

2.主因子含义的分析

计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后,经过方差极大的正交旋转之后便得到正交因子解,如表2所示。从中看出,由于F1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21、X22、X23、X24、X25、X51、X52、X53和X55,所以第一主因子主要概括企业总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率、销售净利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方面的信息,故将F1称为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因子;F2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11、X12、X13、X15、X26、X42、X43、X44、X45和X54,所以第二主因子主要概括摊销每股收益、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每股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产权比率方面的信息,故将F2称为企业每股指标、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因子;F3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31、X32、X34和X41,所以第三主因子主要概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的信息,故将F3称为企业市场成长能力和营运能力因子;F4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14和X33,所以第四主因子主要概括每股资本公积金和净资产增长率方面的信息,故将F4称为每股指标和成长能力因子。以上四个主因子便构成了企业经财务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3.企业财务能力的评价

运用SPSS软件,计算出8家上市公司的各个主因子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再按因子贡献率加权即可求出企业财务能力,公式如下:

F=(0.56384F1+0.1397F2+0.12001F3+0.08684F4)/0.9104

将有关数据分别代入企业效益的综合得分数学模型,便得到每个每个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表3最后一列。当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越高,以及排序越靠前时,则代表该企业财务能力越好。由此我们可以对各个企业的每年财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4.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矩阵图的绘制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途径新矩阵图原理,本文创建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及其增长率战略决策图[10]。它以每年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平均得分为横坐标(E),从静态角度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及其组合效果状况;而以同一时期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得分平均增长率为纵坐标(Y),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发展变化趋势。根据表4绘制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及其增长率战略决策图,如图1所示。

各个样本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0.586、3.507、-5.600、1.829、-1.553、7.211、-12.565、6.001)

在图中,位于第一象限的企业是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均强的区域,称之为明星类经营单位。处于这种地位的丽珠医药、北京同仁堂、北京双鹤公司应选择投资发展型战略,即进行必要投资,从而维护和改进其有利的竞争地位,具体经营战略包括产品差异化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横向一体化战略、复合多样化等投资战略等;位于第二象限的企业是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选择性的区域,称之为选择类经营单位。处于这种地位的上海三普制药、华北制药公司应及时调整战略。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较低,所需资金不足,负债比率高。例如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引进期、因种种原因未能开拓市场局面的新产品即属此类问题的产品。对问题产品应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即首先确定对该象限中那些经过改进可能会成为明星的产品进行重点投资,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转变成“明星产品”;对其它将来有希望成为明星的产品则在一段时期内采取扶持的对策;位于第三象限的企业是综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均弱的区域,称之为瘦狗类经营单位。处于这种地位的哈药集团、南京医药公司应选择收缩型战略或清算型战略,即通过适度缩小经营领域来减少财务支出,从而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果;位于第四象限的企业是综合经济效益强和可持续发展性弱的区域,称之为金牛类经营单位。处于这种地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公司应选择收获型战略或维持型战略,以延长产品盈利时间为主要目标。

工商管理战略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分析发展

1工学模式培养人才特点与内涵

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方法,由美国教育家赫尔曼最早提出,荷兰在2003年举办教育理事会时有40位共同提出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现代教育概念。我国现代教学对“工学结合模式”存在多种表述,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里,要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让学生与企业相结合。形成校企一体化的重要方针,从而完善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定位,从生产流程到管理建设,从服务态度到岗位需求,从最贴近工作的环境中自我培养。用环境培养人才,做到以工代学,以学悟工的有机结合。

在多年实践经验中我们得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主要教学特点是:首先教学目标具体化,而更具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出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的教学方向定位。其次体现在教学内容里,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源于具体工作,而不是书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里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是在教学组织中,在教学过程里要有专门教授理论基础的课堂教师,也要有带领学生走入企业的指导教师。双师合作,交替教学。最后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我们要更加贴近企业化,以课堂为企业,以企业为学校的重要思维导向。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为目的,采用实地训练、情景再现、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诸多贴近实际工作情况的重要课程安排。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现状

2.1不清晰的培养人才定位

人才培养方向没有明确到中小型企业中去,那么就导致了培养人才能力方面不能符合其专业素质,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中失去了时代意义。

2.2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讲完了20课时的书本内容再用4课时去讲解实践内容,这种教学结构是不科学的。致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课题相分离。随着时展、商业体制改革、市场环境变化,产生许多经典案例,而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学内容,而高职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老师们,没有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经典案例相结合。沿用经典案例确实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缺乏时代性,对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3实践教学缺乏实际操作

高职学校面对教育部的审核与期待,指标紧任务重。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实际教学能力。很多高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校内外建设了许多实践基地,尤其工商管理专业更为突出。但普遍考察结果显示,这些培训基地的使用率都不高。教育资金大量投入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没有实际应用于广泛的工商管理专业中,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浪费了学生实践计划。导致近些年来从工商管理企业的反馈来看,我们的学生确实缺乏际工作的能力,对于实际工作的操作还在企业中完成。这种教育输出模式十分不利于教学体制的完善,更加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进步。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3.1结合职业技能的理论教学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科的特点,对其职业技能的培养要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是国家工商管理部门重要的人才储备,是企事业单位促进人才培养的输出力量。那么在教学计划中就要更加体现实际教学的重要性。对知识理论的灌输要建立在实际技能培养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职业技能的实用性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上,进行强化教育重点,巩固技能强度,强化教育思想。教师可以在教学课时外,多参与企业发展上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以最实用的工作需要,完善理论教学内容。也可以邀请企业中工商管理人员来学校深度考察,向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给教学内容提供参考方向。只有在不断地探讨学习中,我们的理论教学才能够不断完善,适应时展的需求。

3.2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结合

工商管理专业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学科。加强实践培训是应用教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利于人才培养。除去有效课时的教学计划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们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实践中去。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中参观学习,明确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向与职业规划。通过时下重要工商管课题进行研究,对于热门话题精选,讨论其教学重点和实施方案。从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结合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处理。真正通过企业中工商管理的需求,完善教育计划上的从新分配。通过企业岗位设立学生提高要求,通过实践培训发现教学问题。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做好工作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发现与自我实践的工作计划,来培养不断自学的自我培养能力。以促使职业规划中整体能力的提升。

3.3建立分层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里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操作。由教师组织,班长带领。对岗位的日常管理进行实地演练。学习内容包括:市场营销计划,人事管理体制,现场操作能力,常规工作分配,团队管理技能等重要学习方向。对于商品流通领域的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其内部构造与管理方向。如卖场布局,商品陈列,流通方式,仓储机制,配送过程等具体操作流程。对于生产型企业,学习内容要包含:生存流程,商品特点,分销机制,人员管理等重点操作项目。将学习内容分层化处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的学习内容,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