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1
【关键词】 医学图像 DICOM格式 分层存储
一、引言
目前,医学领域当中,数字医学影像格式及其转换方式的通用国际标准是DICOM,而本文所描述的是以DICOM为基础,以PACS在临床应用为前提的相关的文件格式及存储方法。PACS是医学图像存储及通讯系统的缩写,它采用数字化的形式,对临床应用的医学图像进行管理、传送、存储和显示,它的特点非常明显,显示的图像质量高、传输过程中无失真、速度快、可共享等[1]。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内的众多医院都开始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远程合作医疗,由此引发了对PACS的迫切需求。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快速、高效的存储和引用医学影像数据应用于临床,是PACS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DICOM标准格式的医学图像
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文件头和数据集[2],可以从如下四方面的内容理解:
1)存储服务类及相关信息:这部分主要的功能是在规定的标准框架下,将数据格式层的相关内容转换成医学图像的专用信息。
2)DICOM文件格式:在DICOM格式的文件中,数据元素全部被封装到一个文件里形成数据集合,在文件的前面,设置文件的原信息,其中包括文件头、文件标识、组长度、元信息版本等一些相关信息,以此来表示文件为DICOM文件。
3)DICOM目录信息:在DICOM中,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图像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的,主要包括图像IOD及检查结果等信息,而定义这样的关系是由DICOM标准中基本目录信息对象实现的,而基本目录信息又是由多个目录实体构成的,目录实体的内部包含1-N条目录记录,它们采用递归的方式依次引用下级目录,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3]:一、引用下级目录;二、指向相关的IOD文件;三、可控记录选择的键值;四、同级目录连接机制。
4)DICOM文件存储标准:针对于各种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所产生的不同格式的医学影像文件,DICOM设置了完整的存储归档机制,可以依据具体归档选取。
三、医学图像存储
DICOM标准下的医学影像数据具有分辨率高和海量的特点,所以,在PACS系统当中存储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医学图像的临床存取效率和数据安全可靠性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DICOM文件格式,提出一种分层存储的方法,即在将医学图像存储到数据库时,按图像的分辨率及拍摄部位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划分。
1、分层次存储的基本思想:相对于其它类型数据而言,医学图像数据数据量大、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关联性,而医学图像的空间和灰度分辨率高、数据表示的重叠信息边界不明显且对比度不高,又使医学图像具有特殊性;然而,在整个的医学图像上医生和患者感兴趣的只有病症局部信息,对其它部分的信息很少注意,因此,本文采用分层存储的方法对医学图像进行存储,也就是说在将医学图像存储到数据库时,按图像的分辨率及拍摄部位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划分;对于图像中的病变区域,我们称为“重点区域”,采用高质量的高保真无损压缩,以保证图像品质; 对非病变区域,我们称为“非重点区域”进行高效压缩,该部分以提高压缩效率为主,这样即突出图像重点区域,同时又保证了整幅图像的完整性。具体存储时,将图像库划分为基本图像库、缩略图库和标注图库,基本图像库存储高分辨率的 DICOM图像数据,缩略图库存储低分辨率的缩略图像,而标注图库存储标注了的病变区域的图像。
2、基本图像库:医学影像数据从医疗设备上成像后,经过解析,也就是去除DICOM格式的信息部分,只保留图像数据部分的内容[4],然后存储到基本图像库当中,从而建立起最初的基本医学图像数据库, 但这样的图像存在格式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在后续的处理工作当中要利用图像处理工具进行格式统一处理。
3、缩略图库:实际上,医疗设备上形成的医学图像数据,信息量是很大的,这样的图像数据在临床应用时传输是很困难的,不能够适应临床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因此建立医学图像的缩略预览图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方便用户在查看所需的图像时,快速定位,提高访问效率[5]。缩略图采用低分辨率的小图,是对基本图像进行的微缩,在对基本图像进行模糊化处理、重新采样、重新锐化之后,将其设置为每个像素点有 4-8bit,最后得到的图像存储到缩略图库。
4、标注图库:医学影像生成后,由相关的医生在图像上对病变区域进行标注,突出显示出病变部分,然后将标注好的医学图像存储到标注图像库中。
经过以上的分层存储处理后,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需要快速的从相应层次的数据库当中检索出想要的医学影像数据,可有效的提高临床应用效率。
四、总结
本文基于 DICOM格式的t学图像,以临床实际应用为依据,针对临床应用时医学图像批量存储以及利用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按图像分辨率及拍摄部位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存储的思想,并给出具体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DICOM医学图像的分层存储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方案,本方案的提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学图像存储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英,基于DICOM标准的医学图像存储与访问的研究,医疗装备,2005.
[2] 韩磊,基于DICOM的医学图像存储模型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时代,2006.
[3] 王龙,基于DICOM的医学图像存储与处理系统的实现,电脑学习,2010.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2
方法:随意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血小板异常的患者80例,在患者的肘静脉抽取2.0mL静脉血,注入真空采血管,充分摇匀后在2h内完成全部检测。根据血分析仪检测结果,作出血小板直方图。
结果:应用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需要正确的操作,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并且需要采取复核的必要措施,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 血小板 假性异常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6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意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血小板异常的患者80例,对他们的血液标本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1例,女19例,年龄22~70(38.12±7.63)岁。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③年龄>70岁。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在患者的肘静脉抽取2.0mL静脉血,注入真空采血管,充分摇匀后在2h内完成全部检测。根据血分析仪检测结果,作出血小板直方图。
1.2.2 分组方法。依据血小板的直方图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corpuscularvolume,MCV)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等参数,将全部80例患者筛选后分为A组35例(正常体积的血小板者),B组9例(大血小板者),C组13例(血小板出现聚集者),D组15例(小红细胞出现干扰者),E组8例(红细胞碎片出现干扰者);选择仪器法及手工法对血小板的计数结果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血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结果的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在A组35例患者血标本中,用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的结果为(314±151)×109/L,用显微镜计数的结果为(308±147)×109/L,两种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P>0.05),并且血小板直方图为正常。而B、C、D和E组中仪器检测结果和显微镜的计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所用血液分析仪往往对血细胞进行识别,会出现体积的明显界限,其血小板为2~35fL,而红细胞则在30fL以上,所以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脉冲信号往往出现部分交叉,为了保证其血小板的计数质量,采用直方图以及警告提示能够帮助发现其出现异常的情况,因此往往需要认真分析患者血小板的直方图所呈现的变化,同时结合患者MCV值再予以分析。如果MCV在70fL以下,其血小板的直方图出现异常时,则一定要以手工法来计数其血小板,并且应用显微镜方法予以复检,从而确保其结果的准确性。如果血小板的计数出现异常或者直方图出现异常,则需要重新收集血样标本予以测量,包括显微镜的计数以及血片的形态分析,最终使得到的信息资料真实可靠。
很多因素能够引起血小板计数呈假性降低:①由于穿刺的部位与深度以及在挤压时其组织液的混入,甚至混均不够及时,包括血小板受到挤压刺激导致损耗,均能引起血小板结果的假性降低。②在临床上应用ATP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血小板也容易出现聚集,甚至血小板计数的降低,由于ATP分解会产生大量的ADP,而ADP为血小板的聚集诱导剂,能够使血小板出现导致计数失真。③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EDTA)也能够引起血小板出现假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其EDTA在室温的条件下,均能够导致患者血小板对其EDTA呈现出凝集的依赖性。④大体积的血小板能够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出现减少,主要为分析仪对较大的血小板不能够识别所致。⑤高原低氧的环境对患者血小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原因为缺氧导致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出现代偿性的增多,引起全血的黏稠度增大,而血小板在该情况下则容易发生聚集与黏附,最终血小板出现假性减少。⑥血小板的卫星现象也能够导致血液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减少。
同样有很多因素能够引起血小板计数呈假性升高:①大多数患者在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大小不均匀状态,大多数系小红细胞,而小红细胞则接近于其血小板所分布的范围内,所以仪器识别原因引起血小板呈假性增高。②部分患者在抽血后进行血小板测定,显示其数目偏低,而放置半小时后再予以测定,则数目正常,其原因可能为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血小板能够出现逆聚集。③红细胞碎片能够引起其血小板的计数出现假性的增高,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其溶血未达到完全的标本,还有些患者甚至呈溶血性贫血状态,而其标本中血小板计数则呈明显的偏高,主要由于红细胞的碎片同血小板相混淆,但分析仪还无法进行识别,引起血小板计数呈假性增高。④应用全血分析仪时,其微孔故障同样能够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出现假性的增高。
对血小板进行复核最关键的环节是血膜的制备良好,也是保证其复核血片达到质量要求最重要的环节,通常良好的血膜需达到的要求为:头体尾的分布均匀,并且厚薄适宜。在染色时保证室温较低,要适当地延长其染色时间。而以手工法复核血片关键程序则是某一张血片需进行完整的瑞氏染色,还需予以低倍镜对整张血片进行观察,其血小板数量同仪器计数是否达到大致相符,之后需观察成熟红细胞的大小,观察是否有红细胞的碎片,在最后观察血小板是否出现聚集,以及大血小板是否存在,最终才能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应用血液分析仪对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需要正确的操作,同时还需要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并且需要采取复核的必要措施,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 时美红.血小板假性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19:2905+2908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3
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在计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计数血小板时影响因素比较多,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假性升高的原因及质量控制总结如下:
1 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因素
1.1 地线和电源:血细胞分析仪要求良好的接地效果,如果地线未接或接地不良,均可形成静电脉冲信号而影响血小板计数,其主要表现在血小板直方图的起点偏左,并形成小峰,这种情况一定要排除地线和电源的因素,再寻找其他原因。
1.2 试剂质量原因:血细胞分析仪在做血常规分析时,由于稀释液或溶血素过滤不严或被污染导致本底偏高时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故在每天开机做本底检测时发现本底偏高,应进行清洗使本底降至规定范围。
1.3 标本溶血:溶血对红细胞和血小板影响最大,因为红细胞破坏,其计数值减少,而破坏的红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碎片,分析仪将其识别为血小板,使血小板升高,故血细胞分析前应避免溶血。
1.4 小细胞对血小板计数影响:赵勇等[1]报道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其结果易受红细胞体积的影响,小细胞数量越多,红细胞体积越大,影响越大,即血小板直方图降波向右延伸范围越大,这与血小板间接计数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及其量的改变一致。避免方法是注意观察红细胞直方图的起点及血小板降波是否达到基底,否则,应及时做血涂片观察或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
1.5 药物影响:有些药物可以影响血小板的计数。钱敏等[2]报道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影响血小板计数,认为脂肪乳剂中的脂肪乳颗粒直径和患者血小板相近,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会假性增高,并建议患者输用脂肪乳后如需检测血小板最好在5~6h以后,如出现血小板过高时应随时和临床联系,最后经血片观察方可报出结果。
1.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结果有很大差异,仪器法计数明显高于手工法,这是由于病人血管内溶血产生的红细胞碎片对仪器法计数血小板所造成的正向干扰引起的。血小板直方图显示血小板低鉴别线相对度数超过规定值(P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超过正常值。DIC患者早期即有血管内溶血发生,而DIC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血小板计数,所以对临床怀疑DIC病人的血液标本应做手工法计数血小板,以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1.7 标本放置时间:血小板是体积较小的血细胞,易于黏附聚集和破坏,王新花等[3]认为标本放置时间越长,破坏越多;同时红细胞也不例外,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时,误将红细胞碎片以为是血小板而计入,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即时测定和1h测定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建议取标本后一定要在30 min内测定。
2 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因素
2.1 采血方面:采血是否顺利是造成血小板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静脉经过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充血时,因组织损伤后组织凝血因子易混入血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使血小板测定值偏底,这种标本必须重新采血后测定。
2.2 抗凝剂方面:因血细胞分析所用的抗凝管内是定量EDTA-K2水溶液,抽血量不准则破坏了血与抗凝剂的比例,抽血太少,水溶液稀释了血液致使全血细胞减少,因此血小板减少。如果抽血太多,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小凝集,致使血小板聚集而数量减少,故应按规定量抽血。另一方面采血后没有及时摇匀抗凝管,或同一患者所做项目较多,同时采多管血致使抗凝管没有及时充分摇匀,而出现凝块。较大凝块能发现,而较小凝块则不易发现,血细胞分析仪吸入的是血浆较多的血液,因此,血细胞全系减少,血小板也相应减少,相关参数也随之改变。故在采血后应立即充分混匀抗凝管,用草酸盐抗凝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适于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肝素会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加上肝素抗凝血如不及时使用,放置过久,仍可发生凝固,因此,肝素不能用于血细胞分析,肝素和草酸盐抗凝血的计数结果使血小板降低。
2.3 标本储存温度:血小板标本应室温保存,低温(4℃)保存血小板标本,低温可激活血小板,造成血小板冷凝集,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降低。
2.4 大血小板标本的影响:由于血小板的特点易于黏附,聚集,各种病理因素如肾脏移植,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血小板体积偏大或增加血小板的聚集速度,血细胞分析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区别颗粒的性质,血小板与红细胞计数在同一通道进行,致使这些体积偏大的血小板误认为小细胞而不被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5 低血小板标本的测定:血细胞计数仪在某些特殊标本的处理上还存在部分缺陷,尤其是在低血小板标本计数时与手工有较大差异,随着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仪器法和手工法差异逐渐增大,当血小板在20×109/L左右,仪器的准确度较差,血小板极低的样品(低于20×109/L)时仪器计数结果更不可靠,尽管仪器没有提示存在干扰血小板计数的因素,也应该以手工计数的结果为准。
2.6 输血的影响:大量输入血液制品时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这种情况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一般在4~6 d后恢复正常;某些患者在输血后1周左右,突然发生全身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这是因为患者对外源性血小板抗原产生同种免疫,再次输入相应的血小板后产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输入的血小板受到破坏,也使患者自身血小板破坏,结果计数明显降低。
2.7 药物的影响: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如地高辛、双氢克尿塞和甲基多巴青霉素等,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这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常在停药后15~20 d恢复正常。
2.8 其他因素影响:有文献报道,高脂血症可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高镁血症、胆红素血症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少。
临床上长用硫酸镁(MgSO4)来预防和控制产前子癜,因治疗的有效血镁浓度为1.0~3.0 mmol/L,故在MgSO4输液治疗过程中,血镁常超过引起仪器法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浓度(2.84 mmol/L)。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应采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
3 加强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
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原则通过分析血小板影响因素,避免血小板的激活和破坏,避免杂物污染,应该注意整个实验的前、中、后各个环节的问题。要想获得可靠的结果,必须抓住几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仪器的鉴定校正,标本的采集以及质控物等,笔者认为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多数情况是源于不合格的样本,临床提供合格的样本是整个检验过程中一个容易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认真对待,检验人员应经常与临床人员沟通,使临床人员了解检验对样本的要求,例如:①分析前的标本采集,抽血要畅,抗凝剂与血的比例要准,注入硅管内的血要反复颠倒混匀,以防凝集。②尽量统一采血姿势。③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④取血应该在做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进行。⑤输液时需要做血常规应于输液对侧静脉取血。通过检验与临床两方面的积极配合,从而达到血标本采集的规范化,才能获得科学可靠的检验结果。(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规范技术操作,观察仪器运转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工作状态,注意工作环境的干扰,注意病理因素对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影响,做好每天的室内控制,既能检测仪器的准确度,又能检测其精密度,确保检验准确性。(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要求检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发出报告前应有一个复核制度,尤其强调显微镜检查,认真审查结果并根据临床诊断、直方图的变化和各项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复检、镜检,确保无误后方能发出检验报告。为了保证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①白血病、MDS、再障、肿瘤放化疗后血小板减低的病人,血小板数必须经过显微镜计数后才能报告。②非血液病的标本,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血小板数目减低时,应要求临床重新取血进行复查后报告。
参考文献:
[1] 赵 勇,耿素敏,侯振江.小红细胞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12(3):176.
[2] 钱 敏,张 杰,章明庆.病人输入脂肪乳后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4):252.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4
关键词: 川芎嗪;丙泊酚;避暗实验;学习记忆障碍
丙泊酚(propofol)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有文献报道,用丙泊酚麻醉行短小手术的患者停药后的数小时内仍有学习、语言、判断等认知功能异常[1]。实验证明,丙泊酚可导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2]。川芎嗪(ligustrazine,Lig)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3-4]。近年来,川芎嗪因其对中枢神经的药理作用多样而逐渐受到重视[5]。然而,关于川芎嗪在学习记忆方面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避暗实验(step-through test)观察实施丙泊酚后记忆的变化,并在试验组中加入川芎嗪,以探讨川芎嗪对丙泊酚致记忆障碍的干预作用,为临床防治患者全麻后记忆障碍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5 g,由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1天使小鼠熟悉实验室环境,自由摄食饮水,每日上午9:30~12:00进行实验。
1.2 实验药品 丙泊酚注射液(Fresenius Kabi AB公司,批号:UL16844),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540180),均用生理盐水(NS)稀释成所需浓度。
1.3 主要仪器 BA-500小鼠避暗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4 动物分组及处理 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雌雄比例、平均体重基本相同,将小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丙泊酚(10mg·kg-1)组(P组)、川芎嗪(100 mg·kg-1)+丙泊酚(10mg·kg-1)组(LP组),每组10 只。训练前30 min,LP组腹腔注射川芎嗪,P组注射NS;15 min后,LP组、P组再腹腔注射丙泊酚。训练前15 min,N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所有的药物均按照10 ml·kg-1的剂量给予。
1.5 避暗实验 实验装置分为明暗两室,两室之间有一直径为3 cm的圆洞,暗室底部铜栅通电。训练时先将小鼠放入反应箱中适应5 min,然后暗室底部铜栅通以33 V、50 Hz交流电,将小鼠背对洞口放入明室,小鼠进入暗室即受电击。训练时潜伏期大于180 s者弃去不用。用药后24 h再次将小鼠放入明室,记录第1次进入暗室的时间(潜伏期)和5 min内进入次数(错误次数)。如果5 min时小鼠仍未进入暗室,错误次数记为0次,潜伏期记为300 s。
1.6 统计学处理 错误次数及潜伏期均用± s表示,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
2 结 果
与NS组相比,P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与P组相比,LP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1),潜伏期有增长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川芎嗪对丙泊酚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
3 讨 论
国内外常用避暗实验来研究记忆。避暗实验是利用小鼠嗜暗习性而设计的,属于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以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作为指标,动物间差异较小,对记忆过程特别是对记忆的再现有较高的敏感性。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之一,具有起效快速、苏醒迅速、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优点,因而普遍用于临床麻醉诱导与维持、ICU镇静等。γ-氨基丁酸(γ-butylamino acid, GABA)受体是丙泊酚重要的作用靶位,可使Cl-内流,产生超极化,从而降低神经元兴奋性[7];此外,丙泊酚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激活也有一定抑制作用[8],此作用也可能参与对记忆的抑制。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近期研究显示川芎嗪对海马神经元的Ca2+通道有阻滞作用,可以明显保护海马神经元。而海马神经元与记忆密切相关[9]。根据文献报道,川芎嗪可能激活胆碱能神经系统的活性,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9-10]。本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川芎嗪对丙泊酚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可能与上述作用有关。也可能与其扩张血管,促进脑循环作用有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国勤,徐惠芳,江伟,等. 异丙酚对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10):612-614.
[2] 许继元,戴体俊,莫逊,等. 丙泊酚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1):1-3.
[3] 周昌奎,吴晓华. 川芎嗪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04,16(6):3-4.
[4] 王艳萍,李文兰,范玉奇. 川芎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药品评价, 2006,3(2):144-150.
[5] 纳鑫,汪雪兰,皮荣标. 川芎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1):77-79.
[6] 王擒云,杨建平,戴体俊,等. GABA_A受体部分介导丙泊酚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致痛觉过敏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2):175-180.
[7] 魏辉明,李棋,于涛,等. 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受体反应性的影响及机制[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4):135-139.
[8] 高长越,周华东,邓娟,等.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粘附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3):135-139.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5
关键词:重庆市大学生; 有氧踏板;队形转换次数; 同一器械与人数影响;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09-01
1.前言
有氧踏板操队形变化次数他体现了成套动作的观赏性、多样性和流畅性[1]。成套动作与器械配合有几种方式,动作脱离踏板,一人、双人或三人一踏板[2]。此次有氧踏板操作为重庆市大学生健美操比赛项目第一次出现,标志着重庆市健美操运动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此次比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选取参加重庆市大学生竞技性有氧踏板项目的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三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的4个成套动作。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数据库、超星图书数据库等途径,阅国内外体育期刊、杂志、书籍中相关健美操资料,并参照AERO-Step (2013-2016FIGRules) , 了解有氧踏板项目的发展研究近况及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趋势。
2.2.2录像观察法。对重庆市大学生丙组有氧踏板项目比赛的录像反复进行观察与统计。
2.2.3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通过录像将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利用 Excel 进行对比分析。
队形转换次数具体可以分为3种:人板都动、部分人动板不动、人动板不动。从图1可以看出西大和重大采用最多的是人动板不动的转换方式,画面流动性强,视觉效果好,队员通过交换位置来增强视觉欣赏,动作的过渡与连接也能够体现动感、流动性、平滑性。三峡队形转换次数均衡但没有突出特色,与其他参赛队比较部分人板动的转换方式较多。重邮没有采用部分人板都动的队形转换方式且次数较少。由此可得出结论,四支队伍在队形转换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后的编排方面应根据队形转换的评判标准进行编排,部分人板动的转换形式可成为以后套路编排中一个重要考虑方向。
从表2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西大利用同一器械运用最为广泛,达到11次,其中1人同器械9次,2人同器械2次;重大队达到10次,其中1人同器械6次,2人同器械3次;4人同器械1次:三峡队共运用8人次,其中1人同器械8次,重邮共运用8人次,1人同器械6次,2人同器械2次。从成套表演效果及艺术分展现出来操化单元内同一踏板的运用数量不宜偏多或偏少。重大队完成2次动力性配合,占单个操化单元内多人运用同一踏板总人次的20%,重邮共完成1次动力性配合,占单个操化单元内多人运用同一踏板总人次的1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西大和重大在编排中结合成套动作特点风格,适当的加入同器械配合提高动力性动作编排的整体水平,增加充满多样变化、新创和艺术价值高的动作在成套动作占有比率。三峡和重邮在操化单元内同器械被利用部分运用较少,不能充分体现与器械配合的多样性。因此这些队伍在今后的编排中,要在成套编排中增加对器械的运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四支队伍在队形转换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西大和重大在编排中结合成套动作特点风格,适当的加入同器械配合提高动力性动作编排的整体水平,增加充满多样变化、新创和艺术价值高的动作在成套动作占有比率。
4.2建议。在以后的编排方面应根据队形转换的评判标准进行编排,部分人板动的转换形式可成为以后套路编排中一个重要考虑方向。三峡和重邮在操化单元内同器械被利用部分运用较少,不能充分体现与器械配合的多样性。因此这些队伍在今后的编排中,要在成套编排中增加对器械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倩倩.规则变化下对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土学位论文,2011
[2]许晓阳,路苹等.竞技健芙操音乐和动作的选编和制作[J].山西体育科技,2006,(26):9-11
[3]孙萍.对普通高校表演性健美操编排艺术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74-75
医学影像技术分析范文6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关系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特性
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处于饱和状态,但在影像诊断人员十分稀少,一方面由于医学院中影像诊断人才较少,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影像急速以及诊断的培养目标发生改变,多数院校注重于影像技术的掌握,对于影像诊断的培养实践性不足,因此比较符合医疗结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导致影像诊断人员出现断层现象。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以及医学影响诊断的专业人才处于缺失状态,能够在临床中具备生物医学工程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社会急需人才。因此在医疗改革背景下,医学院校应该强化对影响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培养,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实现改革与发展,针对各级医疗机构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医疗设备的共同发展,从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关联性入手,实现综合性课程的设定,通过医院实践以及案例分析等等,提高医学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根本,也是联系两者和谐共进的必要条件。专业独立性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人才培养特点,由于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因此人才培养中,既需要从电子学,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入手,提高对医学影响诊断技术以及临床影像诊断知识的了解,从X线影像技术,超声、SPECT、ECT、PET、MRI等设备以及技术掌握入手,强化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的提升,实现医学影像学的各个分支理论知识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对疾病诊断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的准确性,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针对性。这是目前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医学影像人才的培养。
2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2.1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实践工作整体性
在医疗机构中医学影像诊断与影像技术的工作是紧密连接的整体,患者通过影像技术的医疗设备进行影响诊断疾病,然后反馈给医生进行治疗,这是医院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流程。实际工作中影像诊断工作的开展需要影像技术的支持,患者以及医院对高水平影像诊断的需求,反馈到影像技术的拓展与发展中,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创新,影像诊断标准亦会逐渐上升,如此影像技术与影像诊断之间构成良性循环,互为整体,虽然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双方共同制约以及促进对方的发展。实际工作中纵使成像原理存在本质差异,但是影像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专业性都会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现,无论是超声、SPECT、ECT、PET、MRI还是计算机X线技术,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以及整体的共性,所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根据实惠、方便以及影响最小原则进行选取,以影像金叉信息的客观性和互补性进行综合利用,确保现代医疗技术促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融合,满足医疗体制改革下临床治疗融合整体的形成,提提高治疗效果以及诊断效率,实现医疗诊断技术整体的共同发展。
2.2医学影像诊断中常见的影像技术临床应用
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医疗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影像诊断中需要减少对人体的辐射与损伤,软组织鉴别中需要优化工作机制,利用影像技术的先进行以及患者诊断的需求,针对性影像技术的使用。(1)CT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于骨骼肌肉或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效率,例如重视系统以及寄生虫等等疾病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故而常用鼻窦疾病、鼻咽早期肿瘤疾病。(2)CR技术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多数临床诊断中都会采用这类工具,因为鉴别能力较高,及时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却可以有效发现软组织中的疾病,所以常用与骨骼或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断。(3)磁共振技术,对直肠的检查效果高于CT,但肺部的检查低于CT与CR,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看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多用于人体创伤情况、炎症情况、肿瘤情况、子宫情况,肝脏与胰腺检查中不推荐使用。
3展望
总体而言在影响技术临床诊断应用中,需要根据各技术的使用优势,合理分配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区域,才能够实现高校的综合性影像技术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诊断范围以及诊断内容,其诊断效果以及诊断技术得到改善,提高临床对患者身体生态指标的掌握,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开展提高影像诊断效果与准确率,便于现代化医疗体制改革下医疗治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赫明锋.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3):171-172.
[2]杨东奇.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55-156.
[3]谈彩琴.论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92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