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1
教学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体现教师创造性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道理,教学设计的成败也决定于细节。因此,教学设计要做到精细化的思维处理,这样才能落实高效课堂。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分解目标、精雕细节、关注思维、注重落实”四个要素。下面就以“铁的冶炼”为例,对教学设计的思维过程进行展示和暴露。
一、分解目标
分解目标就是通过对教材、课程标准和中考的研究,把握教学的整体要求和目标,继而确定每节课的教学要求,清晰每节课 的教学重难点,确定每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对于“铁的冶炼”的教学设计,与之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通过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我们可以生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炼铁?怎样炼铁?炼铁的原料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装置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工业炼铁又如何呢?
在这些问题中,炼铁的原理和炼铁的装置以及注意事项应该是本节课中的核心知识。那么如何突破这些核心知识,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使能力得以提高,知识得以落实呢?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学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精雕细节
所谓精雕细节,就是要将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细化和落实。要对文本进行细化和研究,从中找出可供思维的内容,然后确定破解这些问题的行为手段和方法。
例如,在“铁的冶炼”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复习下列内容:请写出能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总结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
为什么要复习上述内容呢?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呢?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在后面的设计中得到解答。
再例如,怎么解决“为什么要炼铁”这个问题呢?
其实,当我们看到课题“铁的冶炼”时,就会在脑海里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炼铁呢?答案不言而喻,一是铁的用途广泛,在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是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所以要进行冶炼。
那么如何突破“铁的用途广泛”这个问题呢?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呢?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用的是图片展示的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出钢铁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但是,当我们这样决定的时候,我们还要思考下面的问题:这个方法是否合适?还有无更好的方法呢?
再例如,关于“铁的用途广泛”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介绍。
实际上,方案的确定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要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时间、环境、资料、条件等因素。
接下来,教师可以追问:铁虽然重要,但是自然界中有无单质铁呢?请说出理由。这样的问题,当然需要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学生之所以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应该得益于课前的复习内容:“总结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
正是因为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而且铁又很重要,所以才会炼铁。下面紧接着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怎样炼铁呢?如果要炼铁的话,首先要知道原料,原料中一定含有铁元素,也就是要有铁矿石。
那么原理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原理的问题呢?其实只要通过一个问题:转化为Fe单质,只需去氧就可以了,但是,去氧的方法有哪些呢?
此时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讨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直接去除氧元素,可以通过加热、催化剂或者电解等方法来实现。
加其他物质去除氧元素:例如,金属单质(镁、铝、铜等),非金属单质(碳、氢气、硫等),一氧化碳等。
注释:学生之所以回答“直接去除氧元素,可以通过加热、催化剂或者电解等方法来实现”,是由于看到从到Fe非常像一个分解反应,而以前学过的分解反应中,最重要的就是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双氧水的催化分解和电解水。
之所以有“加入物质去除氧元素”的答案,其实正是基于刚开始上课时的复习内容——请写出能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是由于这样的复习,学生才会从物质与氧气反应迁移到与氧元素结合。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这样的回答就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要有目的,那就是为了学生的活动和思维。
此时继续提出问题:在实际炼铁中,我们通常用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来炼铁,你能否说出其中的原因呢?能否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反应的原理呢?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原料价 格、环保、反应难易程度等方面去思考、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出:其他的方法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缺陷,通过比较最后选择一氧化碳最为合适(学生回答的详细内容略)。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理的问题,学生应该比较容易书写,只是对于如何配平方程式可能有一些困难,此时只需要指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结合一个氧原子可以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那么氧化铁中有三个氧原子,可以生成多少个二氧化碳分子呢?学生就应该很快能配平了。
原理解决后,下面需要解决的就是实验装置的问题,那么,装置问题如何解决呢?如何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逐渐向指定方向迁移呢?在学过的加热装置中,以前只学习过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何通过这个学生熟悉的装置向炼铁的实验装置转化呢?要让气体进去和出来,就需要一个双孔塞,但是一氧化碳有毒,又该如何处理?需要收集起来或者处理掉。以上问题都解决了,然后让学生设计几套装置。并且进行比较,讲述出优缺点,最后选择出最好的装置。
例如,图1的装置有很多优点: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以检验和吸收产物;可以收集尾气CO;可以判断玻璃管内空气何时排尽,当排出石灰水的体积等于 玻璃管的容积时,可以认为管内空气基本排除干净,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加热仪器时发生爆炸的危险了。当实验结束时,只需要打开锥形瓶上的塞子,然后直接点燃,就可以看到蓝色的火焰,这样就能把剩余的一氧化碳处理掉,防止污染。
装置解决了,但是实验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问题。
课本上对于实验操作有这样的描述:在下页图2所示装置的硬质粗玻璃管中,放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加热氧化铁,当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时停止加热。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白纸上观察,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后,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加热氧化铁呢?为什么先停止加热,等试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呢?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如何进行检验呢?
如果学生无法提出上述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慢慢地将上述问题一点一点地给出。
质疑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时空,让学生先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没有质疑,教师再提出问题也不迟。但是质疑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教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尝试的机会。
说明:黑色物质的成分和反应的温度有关,如果三氧化二铁粉末比较潮湿,酒精灯温度比较低的时候,生成的黑色粉末加入到盐酸中,不会产生气泡,说明此时黑色粉末中单质铁很少,大都是铁的氧化物而已,所以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氧化铁粉末最好事先烘干,其次还要提高温度,这样生成的黑色物质加入到盐酸中的时候,才会有大量气泡冒出。由此说来,教材中采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来判断产物是否为铁单质,其实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黑色物质加入到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更加科学合理,当然最好还要对产生的气泡进行爆鸣气体检验。
上述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其实也都是建立在课前“总结一氧化碳的性质”和“总结上节有关单质铁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复习基础上的。有了课前这些知识的复习,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和运用。
对于工业炼铁的处理,可以让学生观察炼铁的设备——高炉的图片(如图3所示),然后思考下列问题:工业炼铁和实验室炼铁的原理相同,但是原料不同,请你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解决。
课后练习题为:某炼铁厂用于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焦炭、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4所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②___;③___。
三、关注思维
教学设计始终贯穿问题的设计和思维的碰撞。教学就是由很多个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串联起来的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如果问题由学生提出来,当然是最佳选择,如果学生无法提供问题,教师可以预设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无法代替的。但是问题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理念的问题,请大家记住:只要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事情,教师就要大胆地、放心地把这样的机会留给学生,哪怕会耽误一些时间,哪怕可能有很多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教师也可能无法预料和解决,但是这样的做法对学生非常有益,所以还是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四、注重落实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2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学生学习新知就好比一趟自助旅游,旅游之前我们应该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我们要到哪里去?二是我们现在在哪里?三是我们应该怎样去?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我们现在在哪里?其实就是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我们要到哪里去?就是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去?就是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
有效的数学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生认知起点的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可以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实际具备的知识技能水平。
1 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学生是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接触分数,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对数概念的一次全新拓展,是一次质的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知识,学生初步学习分数难免会感到困难。
2 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我们在随堂听课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老师通过演示分饼刚刚揭示1/2后,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举例: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说说生活中的分数吧!初一听这个问题,我心里一咯噔,这怎么说呀?我倒是经常听人说:“我昨天一天就把这个月的工资用去了一大半”、“一根黄瓜吃得只剩一小节了”,却很少听见谁嚷嚷:“工资长了3/4”、“头发剪掉了2/3”,因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分数的机会确实不多,分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朋友,但是对于一部分城市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如网上冲浪等)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了,只是他们的认识是零散的,不系统、不完善,这样他们在学习分数之前就不再是一张白纸了。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当学生是一张白纸的时候,逻辑起点等同于现实起点,可以根据画家的心意构思最新最美的图画;当白纸上已经有花骨朵的时候,现实起点明显高于逻辑起点。抛开原有的图案不管不顾,随性起笔,肯定并非明智之举,而应该顺着已有的图案添枝加叶,绘就完美的卷轴,宛如名著《桃花扇》中利用带血的绢扇绘成灼灼动人的桃花图。
二、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所有教学手段、一切教学方式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
小学教材中认识分数是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分数概念的抽象性特点。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编排的,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第二学段归结分数的意义,我们来看看这两次编排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分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第二学段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数量是1的物体到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成单位“1”的认知跨越,也就是说,第一学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理解一些常见的分母小于10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而第二学段的教学是在第一学段借助直观操作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1”的概念,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一学段的感性认识是为第二学段的理性认识作铺垫的,因而我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需要把握分寸。扎扎实实把自己的“责任田”耕好,在种好自己的“庄稼”之余,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提升,拓展教学目标,做到既关注预设目标,又关注生成性目标,如若一味求深求新,不免形成寅吃卯粮,现在噎着来年饿死的两难局面,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合理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认知起点和学习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据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如面对一张白纸的学生,可以采用2个人平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1块蛋糕的情境步步逼近,将学生逼入“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这半块蛋糕”的尴尬境地,继而绝地逢生。一种新的数“1/2”闪亮登场,而对于现实起点明显高于逻辑起点的“花骨朵”,不妨采取直接出示1/2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先说说对这个数的了解,在展示、讨论、交流中获得广泛的正确信息,然后经过系统的整理,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几分之一。
但是不管认知起点处于何种水平,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总是占主导,因此帮助他们掌握概念、理解概念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加强直观教学,即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应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所谓化抽象为具体,就是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所谓化抽象为直观,就是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这是小学数学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直观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3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从“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谈一些做法与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一、“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
(一)复习
1.组合的定义
2.组合数公式
(二)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1我班现有45名同学,1.现要选出20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25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现有n名同学,
(1)现要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现要选出(n-m)名同学不参加劳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问题2我班今天有45名同学,明天张杰同学将到班上课。现接到校团委的通知,要求我班明天选3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考虑到张杰刚病愈,体力不佳,决定不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考虑到张杰已有近一个月未到班,为了让他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决定一定要选他,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发现了什么关系?
引申某班原有n名同学,现又来了一位新同学。若要从该班选出m(m≤n)名同学去参加座谈会,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若决定不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决定要选新同学,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你有何发现?
由以上问题的探究,学生自主发现了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即
(三)学生自主证明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四)小结练习,并布置作业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
由“组合数的性质”问题式教学设计可看到问题教学模式的程序如下: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出示问题——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组织讨论——小结练习——公布答案并订正——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时要突出个别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对一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同学的个别辅导。要及时了解自学进展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在问题讨论时有的放矢。对学生普遍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也不组织学生讨论;对大多数学生所能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回答,教师修正补充;对学生认为自己已懂,而实际理解不深的,教师提问,让学生讨论,以加深理解;对绝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重点讲。
三、通过“问题教学”,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4
新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导数这一章在传统内容上有所删减。不再系统的讲述极限的概念,而且在要求和侧重点上有所调整,本章就着重理解微分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本节是导数这章的第一节,主要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出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从而为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理解导数的概念做好准备,让学生能体会导数的基本思想。因此本节的问题情境的创建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本节教材中通过引言中的一则案例,提出问题: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变量变化的快与慢?这样的数学模型有哪些应用?意图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均变化率的概念,教学中如何使得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引入显得流畅自然?是抛开教材中的案例另辟蹊径。来构建概念,还是在教材基础上着力创设“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知识迁移,主动构建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呢?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教材中气温曲线的引例贴切学生生活,图像直观,有利于构建数学模型,但同样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1、不能反映确定的数量关系。无法用确定的函数关系来描述图像,这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导数带来了困难。
2、例子过于单一,无法符合所有学生的“数学现实”。曼弗赖登塔尔“数学现实”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客观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它的运算方法、规律和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数学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现实”不一定限于具体的事物,作为属于这个现实世界的数学本身,也是“现实”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接触到的特定的“数学现实”。这也许和我们常说的“从学生实际出发”差不多,数学教育当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来进行。学生的“实际”知识有多少?学生的“数学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有多广?这些都是教师面对的“现实”,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运用教材中的这一个事例,就未免太狭隘了。
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在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中主要做了两点改变: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函数画草图,例如有的同学就用函数图像来表示自己上学途中的情况,有的举出商品价格和卖出数量关系的图像等等。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得客观现实与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现实彼此融为一体。
2、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在教材原实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和物理学有关系的路程与时间、速度与时间图像以及数学中的函数图像。
在教学实践巾。通过采用上述的问题情境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了舞台。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每个人都应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弗氏认为: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这些知识。所以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那就是数学教育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来进行。通过上述的问题情境,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图形“陡峭”,变化“快慢”背后的实质。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来重现历史当时概念形成的过程。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数学现实”,每个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思维水平,因而不同的人可以追求并达到不同的水平。一般说来,对于学生的各种独特的解法,甚至不着边际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都没有加以阻挠,而是让他们充分发展,充分享有“再创造”的自由,让学生走自己的道路。自然从教师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应引导学生加强反思,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尤其必须有意识地启发,使学生的“创造”活动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的状态,进而发展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以便尽量促使每个人所能达到的水平尽可能地提高。
2、为“数学化”铺平了道路。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组织,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简单地说,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而在“数学化”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甚至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证实,以便有意识地了解自身行为后面潜藏的实质,做更为抽象与形式的加工。只有这样的数学教育――以反思为核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也才能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通过上述的问题情境,学生们找到自己的“数学现实”以后,在老师有意义的指导下,比较顺利地开始了“数学化”的过程。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发现自己到校过程中路程和时间的图形和另外一位学生的图形相似,但事实上他到校要更快,仔细研究才发现两者采取的单位长度不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开始反思,用什么能比图形更好的来刻画变化的“快慢”。这样的例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老师的有意义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水平不同,都能进行“数学化”的过程,虽然水平有高低,但都能了解掌握“平均变化率”。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 问题连续体 初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44-02
初中作为素质教育的最后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是对小学学习的一个提升,又是进入高中后的基础,从而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课改下的教学,已经逐渐将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转变,在这一基础上,将“问题连续体”渗入到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连续体”的含义及相关应用
第一,这类问题大部分是依据事实的具有一定层面上的封闭性,问题和问题的相关解决思路是单一的,它提出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某一事实进行了解。比如,在设计并制作长方体礼盒时,可以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面组成?长方体的体积由表面积公式是什么?这类问题虽然对学生的培养力比较小,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这类问题仍然是那种封闭性的问题,但是它需要学生对其进行相关思考和推理才能得出结论。比如: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三条等分线进行折叠会得到什么形状?这类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还能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复习,得到更好地巩固。
第三,将个别问题进行扩展,并总结规律,掌握其概念和原理。比如: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等边三角形进行粘贴并排列起来组成不同的形状,哪一个可以通过折叠形成多面体?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个例子知道其规律,为以后的教学节省很多时间。
第四,在掌握知识的原理和概念后,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在对一元一次方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相关讲解,让学生通过过程中的合并同类项、移项和去括号等相关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第五,在符合教学的主题外,引导学生发现并自主解决和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比如:在对《多姿多彩的图形》进行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自己知道的图形进行述说,然后再让学生观看课件资料,从而来认识到更多的图片。并且还可以向学生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长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将它进行组合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那么每个面的对面是什么颜色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应用现状
目前,“问题连续体”的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这种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获得学习中的更多乐趣,并且这种教学模式是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常来说,有利就有弊,“问题连续体”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自己的不足。首先,教师提问的频率较多,没有把握住学习的重点;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后练习的设计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其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方法上的不了解和不重视。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该提出有效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问题连续体”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目前“问题连续体”的应用现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格外注意以下几点:1.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实现“以人为本”。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相应启发,注重对学生的相关指导,尽量做到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反映出的问题,并积极做出回答,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2.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那些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并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设计,提问也应该合理,不要太过于频繁,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针对所学问题进行相关的反思和提问,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国串.基于“问题连续体”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6
(一)设计思想与学习目标
1.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为指导,引导学习者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学习。由于教材设置中理论课只占1/14,本课是省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教学内容是不同类型信息在计算机中传播的方式,信息输入和输出所使用的相应设备。涉及到的知识及操作内容主要有: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常见信息类型,认识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掌握不同信息对应的输入、输出设备,使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信息输入、输出操作练习。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关注学习者的讨论、交流、质疑等,要他们会动手做,还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使用电子白板交互平台,在向学生展示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学习的操作平台,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得以体现。
2.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地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分类;动手操作、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
信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也容易理解,但不能概念化。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形象化地举一些实例加以讲解。本课主要采用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请教书本和帮助材料的好习惯。
1.知识基础
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情况,能够初步使用鼠标和键盘。
2.认知能力
学生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
3.学习动机分析
小学生对计算机兴趣浓厚。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并巩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通过学习《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可以使学生巩固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为掌握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4.信息素养
学生已具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理论知识分析处理能力欠缺,协作意识差,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已布置的任务。
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来认识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区别,否则,学生就不易区分输入与输出设备。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
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室。
2.教学媒体设计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媒体的设计分两个层次:
(1)展示课题,有关背景图片、文字等要集中把握的内容,目的是明确目标。在情景导入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白板交互平台:学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进行连线游戏,激发学习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教学实施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出问题
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讨论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
2.激发兴趣
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
(1)上学期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
(2)让学生观看视频。
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导入新课
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又是通过什么进行传递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 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二)课堂讲解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熊猫“”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递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
(2)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3)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4)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5)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由“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而引入到“输入、输出设备”。
(2)教师使用白板出示学件(如图1)。
图1 输入输出设备Flash学件
(3)请学生到白板前试一试、连一连。
要求:(1)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 显示器 是 输出设备(如图2)。
图2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在白板上连线(如图3)。
图3 学生正在和电子白板互动
(3)面向全班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线。
最后,齐读由孩子们自己实践连线的结果(如图4)。
图4 学生完成的作品
(三)学生练习
向全班出示“想一想 练一练”学件(如图5)。
图5 练习题“想一想 练一练”学件
要求:(1)面向全班同学大声说出你的答案。
(2)在白板上输入答案(或使用键盘输入)。
(3)面向全班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空。
(4)在白板上点“自查”按钮,看看是什么结果:“笑脸”表示正确;“哭脸”表示“需要再动脑想一想”(如图6)。
(5)全班共同检查正确后,齐读。
图6 学生正在自查结果
三、课后反思
学生似乎对在教材上做练习并没有什么兴趣,而且记忆也不 深刻;通过使用学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让更多的孩子积极地投入到做练习的学习中来,他们的答案对错,用笑脸和哭脸来表示,这样的练习孩子们才更愿意参与,而且笔者观察到好多平时上课不举手的孩子也兴致勃勃地举起了小手。他们更愿意与教学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更多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