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技能竞赛 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转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28-02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现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出席天津全国技能竞赛开幕式时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局面。技能竞赛既扩大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学校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成绩不惜一切代价搞“职业选手”“精英竞赛”,而严重地违背了大赛的初衷――“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对照技能竞赛要求,发现课程体系构建的不足

大赛由行业牵头,企业专家参与了赛项的筹备、命题、组织、裁判与服务。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常常以企业生产岗位的标准来考查选手。在技能竞赛筹备阶段,通常会收集和整理人力资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找出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素养、职业功能和特点以及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然后加以分析。如竞赛项目名称的确定、竞赛内容和范围的选定、竞赛规则的制定,这些都会进行市场调查和学校调研。然后大赛组委会便抓住这些信息点,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还会认真地指导、分析、判断,引领学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并使得竞赛项目、内容与全省职业学校事业规模与专业分布相对应,命题的内容还会以学校教学一线的要求为依据,将竞赛方式、竞赛流程、竞赛设备等与生产岗位进行实际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职教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对照技能竞赛的方式、流程和特点,我们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业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差太远,课程教学力量不足等。另外,考虑到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的设计往往源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岗位现状,是行业和企业中急需人才必备的工作能力和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这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技能竞赛的环境、设备、软件等来组织教学,促使在技能竞赛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对接五年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体系的改革。另外将以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的实训教学设备与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将技能竞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一终级目的的实现。

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全面实行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有《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这些课程始终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特点来进行改革的。

二、分析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强调课程中专业能力要求

技能竞赛不仅仅检验着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还展现出职业学校师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也会像杠杆一样促动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经过这些年技能竞赛的不断调整,项目更加紧贴区域、贴紧产业发展。技能竞赛项目任务的设置常常是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是学生们在未来将要从事的业中的工作任务,在竞赛项目中创设模拟的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我们不仅对职业技术岗位和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还分析了职业技术岗位中工人的工作任务和技能竞赛学生的项目任务,最后还对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先是修订了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技能形成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确定课程建设必须集合就业岗位的集群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体现基本性、前瞻性、普及性、工作性。

以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成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这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德育、文化类、工具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今后所任职岗位的基础知识以及今后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这部分课程具有普适性,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从事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群所必需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是针对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能力开设的强化性的技术课程。结合技能竞赛项目的分析,我们把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实战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实验操作部分强调工艺化;技术能力指在光、机、电于一体的现代机械系统中技术的专项能力,如应用单片机技术的能力、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能力等,关键点是项目化;实战能力指综合应用各种专项技术的能力,如对机电一体化整个系统的装调维修能力,强调要企业化。这些专业技术能力在技能竞赛中均有体现,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能力在电气安装与调试、光机电一体化的比赛中是主要能力之一。要强调构建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培养主线的课程整体结构。

三、引入技能竞赛项目,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改革

引入技能竞赛的初衷是引起职业院校领导重视技能训练,并提高所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PLC控制系统的装调与维修是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PLC编程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技能竞赛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动作是靠PLC技术来控制的。这门课程的改革正是着眼于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同时遵循技能性人才专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整个课程涵盖8个项目、26个分任务,将对三菱FX2N系列PLC的认识、逻辑指令编程、状态编程的基本方法、功能指令的应用结合工作任务逐步展开,任务设计由浅入深。其中,项目三物料分拣系统的控制是该项目技能竞赛中常见的一项内容,这里我们仿照技能竞赛题目,设置项目课程中的情景模式。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认真分析工作任务,将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介绍,然后应用在相应的工作任务中,让学生体会“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整个项目课程的建设中,我们还注重将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经过两届学生的尝试,发现经过改革后的课程更受学生的欢迎。从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课题选择时都会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载体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毕业设计,这充分说明该课程已经“深入人心”。经过对毕业学生回访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把在校所学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去。

我们还利用维修电工158G、156A设备,开发电钳工课程,将原先的课程设置中钳工技术训练(含机械拆装)这门实训课程更加贴近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把课程生搬硬套过来。并根据省赛和国赛的项目要求,开发了若干的教学任务书,不断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

四、引入技能竞赛评价方式,完善课程的多元评价

竞赛设置的任务往往还关注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着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的联系。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价也是按职业岗位考核评价方式来进行的,针对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设计出相关的评分细则。其次,竞赛中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很高,除了理论考试时会出现关于职业道德的考题,在操作现场更是会强调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考核,一般要占到总分的10%左右,可见对这些职业素养的重视。这些都在促使职业学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也有利于职业学校课程内容的调整,有效地指导了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相互衔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

在课程实施中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体制,使得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进行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即通过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笔试、答辩、设计等量性评价和完成企业项目或任务的最终产品的态度、各项技术指标的测量和鉴定等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常许多项目技能竞赛的最后环节会要求学生对所完成项目进行自我展示。结合这一环节,我校的技能训练类课程在实施考核评价时均增加了这个让学生阐述任务完成情况的环节,教师提出功能要求,学生分项操作示范然后评价,还将任务书的阅读等内容融入评价指标,考查学生对任务观察和分析能力,完善了多元评价的体系。

技能竞赛既有利于学生选手获得生产与生活的各种经验,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引导职业院校全面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实践表明,在技能竞赛引领下的高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的效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技能竞赛的项目不是简单的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也不是简单的移植,关键是要把握技能竞赛体现的理念,即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此我们将通过研究技能竞赛的项目,合理分解大赛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入课程体系和若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必须将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以竞赛项目的课程教学试点为抓手,促使技能竞赛成果向相关专业技能教学转化,推进以项目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合学报,2009(1).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2

高职高专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它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是否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发挥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关系到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一、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现状

泰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优越的区位优势,凸显泰州市承南启北交通枢纽重要地位。全市总面积5 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7万,现辖靖江、泰兴、兴化3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3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目前现有高职院校两所,一所本科、专科兼有的公办本科院校。其中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州学院――原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5个本科专业,其余都是专科专业)。以泰州市2013年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为计算数据源,按照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进行分类统计汇总,2013年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覆盖专业大类目录所有19 个专业大类的15个专业,覆盖率为78.9%;开设专业115 个,覆盖率为14.7%。其中,农林牧渔类、生化与药品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医药卫生大类等六大类专业的布点数占总开设专业数的66.9%,招生计划数占到泰州市高职高专总计划数的72.5%。

二、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泰州市是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努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着力构建以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和若干个新兴产品集群为主体的“1+3+N”产业体系,形成以中国医药城、出

口加工区、新能源产业园、沿江产业带、里下河经济板块为辐射带动的“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三大新兴产业强劲呈现异军突起之势[1]。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 000亿元;2012年达2 422.61亿元,是2002年的4.86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而相对于泰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快速变化,泰州市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如表2所示。

2012 年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比重为7.1:53.1:39.8。泰州市高职高专专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20:32.2:47.8,招生计划人数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3.1:33.2:43.7。从数据分析显示,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比例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格局,第一、三产业设置的专业数和招生人数比重高于第一、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设置的专业数和招生人数比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开设的专业和招生人数都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专业重复设置情况非常严重;覆盖第三产业所设置的专业重复率较高,如财经大类共设置13个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 093人,占第三产业招生计划人数的31%,公共事业大类和法律大类设置专业数仅为一个,每个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不超过50人,而材料与能源大类专业开出率为零,与产业对应的生物医药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很少。

三、泰州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几点思考

1.根据泰州产业体系优化专业结构。虽然不能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完全吻合,但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泰州高职高专院校应紧紧围绕“1+3+N”产业体系的要求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吻合的核心专业和外围专业,依据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重点建设若干个以重点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应紧扣农牧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依据脱水蔬菜、水稻与弱筋小麦加工、植物油加工、银杏系列产品、快速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增设相关专业。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一所综合类的高职院校,学院在现有设立的专业基础上,紧紧围绕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设立装备制造、医药、建筑、经管四大专业群,尤其是医药专业群可以围绕研发、制造、流通和医疗康健这一产业链进行建设,加快建设光伏发电技术、造船和现代物流专业。泰州学院中专科专业应主要围绕泰州地区基础教育、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设置相关专业群。对于3所高校重复设置的相关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市场营销和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高职院校应紧扣学院的专业群建设,杜绝学生人才培养的批量生产,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学院内部各专业群之间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依托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方向明确,毕业生更具就业优势。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3

关键词:数控机床;历史;发展趋势

一、引言

机床,作为“机器的机器”,从工业革命诞生以来,便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信息集成的重要元素,是重要商品,又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关键要素。

二、数控机床的历史

20世纪中叶,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机床也由之前的手工测绘、简单操作性逐渐演变为数字操控,全自动化成型部件的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在传统的机床基础上引进了数字化控制,将以往凭借工人经验的操作变为数字化、可复制的自动操作。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降低规模化适用门槛)、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机床产业的数控化比率通常在50%以上,在日本和德国更是超过了70%。

我国真正的工业化进程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错过了20世纪70到80年代的新型工业化大发展时期,导致我国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到现在为止仍然在赶超发达国家的阶段。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开始了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同时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创造,最终发展出我们自己的数控机床制造产业。这一时期,我国的整体制造业也开始了逐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了脚步,机床制造业也跟着取得数控机床快速增长的业绩。机床的发展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映射出加工技术的主要趋势。近年来, 我国在数控机床和机床工具行业对外合资合作进一步加强, 无论在精度、速度、性能, 还是智能化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三、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现状

目前,国内生产的数控机床可以大致分为经济型机床、普及型机床、高档型机床三种类型。经济型机床基本都是开环控制;普及型机床采用半闭环控制技术,分辨率可达到1微米;高档型机床采用闭环控制,以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全过程无人控制,具有各种补偿功能、新控制功能、自动诊断,分辨率可以达到0.1微米。

截止到2014年,国产低档经济型机床已经在国内机床生产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经济型数控机床基本都是国内产品,不管是从质量上还是从可靠性上都可以满足大部分机床用户的需要。在普及型产品段中,国内普及型数控机床中大约有60~70%是采用的国内产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产数控机床当中大约80%的数控系统都在使用国外产品,国内机床企业将各个子系统进口后进行拼装,组成最终的成品机床。我国部分中档普及型数控机床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中、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四轴、五轴联动机床等高端产品,我国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档机床方面国内产品大约只能占到10%,大部分都是靠进口。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数控系统,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中国更是几乎全部需要国外进口。目前,我国在上海、烟台建厂的大多是国外数控机床生产厂家,所有的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掌握。国内能做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国内的华中数控近几年发展迅速,软件水平相当不错,但在电器硬件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一些大厂还没有采用华中数控的。

在市场需求方面低档机床和中档机床大约各占50%和40%,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大约是10%。从整体市场环境看,欧美等一些老牌机床公司有着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同时不断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引导着数控机床技术发展。2014年,国家宏观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稳增长、调结构。在此大环境下,数控机床行业也相应地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现有经济型、普及型产品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高端,一方面需要面临国外产品以及合资产品挤压国内中端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挤入高端市场,摆脱受制于人的严峻形势。

四、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趋势

开放性是新一代数控系统的开发核心。开放性的数控机床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结构,并通过形式向外提供统一的应用程序接口。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同时,和许多产业将会互联网化一样,数控机床未来也必将走上网络化道路。互联网化的数控装备是近两年的一个新的焦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届时,网络化的数控机床将真正实现在全世界任意地点制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进一步缩小制造业在地理和空间上的差异,为下一次的制造业革命奠定良好基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数控机床制造产业已经基本由市场配置资源,形成了从科研单位、试制生产应用单位、大规模市场推广渠道、下游终端客户、一直到最末级的维修保养与使用反馈这样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数控机床市场竞争力也大大提高。2014年,我国机床行业发展主旋律概括为八个字:“稳中求进、转型升级”。面对整体下行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业企业转型的意识不同程度地增长,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顺应,再到能动把握,已有很多企业步入了转型升级的正确轨道。加快普及数控化技术将是解决中国本土机床企业产品竞争力弱、利润薄、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产业难题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机床铸造产业高速增长,“十二五”规划中对我国机床铸造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15年,机床铸造产业要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将国家经济政策和行业自主调整发展两个要素相结合。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出台了大量的专项支持措施。国家通过专项财政补贴,税务减免、专项奖励基金、市场开拓扶持、专利申请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在行业层面,应当继续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企业为主题,以创新为驱动力。鉴于机床属于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仅凭企业自身努力无法实现长久发展,需要多家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发,同时引入科研院校参与,实行公私合营伙伴关系推进研发。在行业技术层面,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研发人才培养。中国机床工业的振兴,数控机床的加速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员素质的提高、工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加速培养与良好的市场机制、有效的深化改革、改组、改制,可以显著提高工作质量、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及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机床,其作用将更加突出。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4

当前,随着工业、服务业、自主创新产业化、区县等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建设,天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这必将对天津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学院改革发展方向,强化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优势,提高专业和课程结构调整针对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学院组织开展了天津市120项工业重大项目与我院专业对接及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对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我院专业建设现状及与120项工业重大项目对接情况、技能人才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调研分析报告。

一、天津工业发展现状与长远规划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民族工业的摇篮、重要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工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10.7亿元,年均增长15.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十一五”以来,天津工业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国家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转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着力推进高水平大项目建设,用项目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保障当前、支撑长远。《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工业发展的蓝图。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实现北方经济中心和建成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定位,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转变,实现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三个层面联动,实现统筹协调发展,显著增强天津工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工业基地。

总体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总量规模进入全国前十位。

产业定位:

构建一个新型工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40%。

建成四个基地: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发展优势支柱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形成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全系列的航空产业,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空间站为主的高端航天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从石油勘探开发到炼油、乙烯、化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南港石油产业聚集区,建成集3500万吨原油、35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和一批百万吨级石化产品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石化装备、造修船、轨道交通设备、大型工程机械与运输设备、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国防关键设备十大成套装备,建设临港重装、南港冶金两大产业聚集区,实施钢铁行业调整重组,壮大中高档轿车规模,形成200万辆轿车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建成规模效益明显的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显示器、片式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光电子和光通讯、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进以超算中心、RFID、传感器、传输设备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和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全球最大的皮质激素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大输液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中药现代化基地、国内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储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轻工纺织要进一步优化升级,培育扩大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白色家电、绿色食品、手表及精密加工、日用化学品、自行车、纺织服装六大领域,做精做特手表、做大做强自行车、做优做高纺织服装,建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精品荟萃的新型轻工纺织产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要利用现有的基础,吸引一批拥有尖端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落户天津,建成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基地。

二、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体概况

(一)全市重大项目情况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抓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围绕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相继推出了涉及天津市各重点产业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水平重大项目940项,总投资达到1.84万亿元,其中重大产业项目690项,总投资1.49万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总投资的81%,包括:6批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4批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总投资368.5亿元;5批600项区县重大项目,总投资5306.1亿元;3批60项服务业重大项目,总投资3503亿元。

(二)工业重大项目情况

120项工业重大项目是从2007年8月3日到2010年2月20日,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分6批推出的,涉及子项223个,总投资5737亿元。

1、产业分布

航空航天产业8项(13个子项),总投资351.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13%。石油化工产业14项(26个子项),总投资1268.6亿元,占22.1%。先进装备制造业47项(83个子项),总投资2066.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电子信息产业18项(33个子项),总投资479.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8.4%。生物医药产业4项(13个子项),总投资106.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9%。新能源新材料10项(22个子项),总投资517.2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改造传统产业16项(27个子项),总投资82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4.4%。国防科技工业3项(6个子项),总投资11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1%。优势支柱产业项目投资达到5187.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90.4%。

2、主要特点

一是水平高。主要体现在:

突出优化产业结构。120个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全部投资的51.3%,体现了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特别是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占据产业链或产品链高端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天津市加速抢占技术制高点。

突出提升技术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占全部投资的20.6%。代表中国航天最高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运载火箭、超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气动脱硫、光通讯、薄膜和聚光太阳能电池、激光显示器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项目的建设,填补了天津市高端产业或高端产品的空白,推进天津由制造向创造迈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突出发展先进装备。装备制造业项目投资2066.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6%,位居优势支柱产业之首,是投资额最大、最集中的产业。每一批项目中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比重都超过了四分之一,不仅投资强度大,而且质量高,着力于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大型成套装备制造能力。

突出推动产业聚集。石油化工产业在百万吨大乙烯项目带动下,一大批石化下游项目迅速跟进,充分利用了乙烯资源,加速了聚集,使产业链更完整,竞争优势更明显。

二是规模大、效益好。120个项目总投资5737亿元,这个规模超过了1950年到2006年57年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占全市9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的31.1%,而项目数量仅占全市的12.8%。120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达到47.8亿元,有9个项目投资超过百亿,全部建成后设计新增产值超过1.2万亿元,达到12716亿元,相当于2009年工业存量的97.4%。

三是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120个项目(223个子项)中有92项(154个子项)坐落在滨海新区,总投资4488.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78.3%,强力支撑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聚集区在滨海新区逐步形成。

四是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带动和支持。120个项目的投资主体涉及中央企业、天津市大型地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类型。其中中央企业投资规模较大,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达到2200亿元),占38.4%。

3、项目进度

截至2010年上半年,已累计建成47项,完成投资28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9.7%。按照计划,2012年底前所有项目将全部建成。

三、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情况

截至2010年8月(有关专业的数据下同),中德学院现有专业和方向37个,2009年招生专业29个,2010年招生专业35个。按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专业9—16个,改造整合9个专业,经过专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形成9—10个专业组群、45—50个左右专业。

一是在37个现有专业中,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的专业有29个,占78.4%,其中的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飞机制造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材料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17个专业关联度较高、范围较广,可在专业计划投放上加以倾斜,并加强订单式培养;间接相关专业8个,占27.6%,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两个专业适用性较强,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但是120个重大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量有限,主要由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投资主体多是大企业、大集团,他们对这类人才需求的层次要求较高,本科以上学生比较有竞争力,高职层次人力资源人才比较适合一些中小企业,需开拓更加合适的方向和定位。

二是拟新增的16个专业和方向:这16个专业中涉及制造业11个专业中的10个专业都与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直接相关,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太阳能光电应用技术、节能技术管理与服务和新能源应用技术4个专业,航空航天技术与服务组群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天器制造技术两个专业、先进制造技术组群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组群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两个专业和汽车交通技术与服务组群的汽车造型技术,完全符合工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间接相关性较强的是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条重要措施,更是企业适应工业信息化特别是物联网发展趋势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四、人才需求预测情况

目前,职业院校是天津市企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26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和122所中职学校,每年为企业输送近2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充实到企业的技术人才中有94%来自于职业院校。

分析思路依据: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从业人员、资产总额是衡量工业和企业规模的三个主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投入、产出、用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进行人才需求预测主要考量的指标。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行业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分类(通常说的产业都是由这些基本行业组合而成的),是一切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因此,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人才需求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工业行业投入、产出和用人规律的分析进行的。通过对调研情况、经验数据和不同产业用人规律的综合分析对比,并充分考虑了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力正常流动等因素使不同时期的同一产业用人情况不同等情况,提出了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用人需求预测。考虑到120项重大工业项目大部分在2012年前全部竣工,时间预计到2015年。

具体方法是:根据“十一五”工业39个大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固定资产净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实际情况,分析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人均投入)和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人均产出)“十一五”期间的变化情况(平均增速),对“十二五”期间每个行业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的平均增速及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值做出预计;将120个项目按行业归类,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和新增销售收入及项目所在行业的2015年的人均投入和人均产出,分别预测出每个项目的用人总需求和新增总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汇总,预测出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技能人才需求总规模(总量)和新增需求总规模(增量)及行业分布。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做出了以下分析和预计:

(一)120个重大工业项目的行业分布

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120个工业重大项目根据其产品属性,基本分布于22个大类行业,其中制造业19个,采掘业1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及各行业从业人员预计

一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及全部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连续多年保持在120万人左右(2008年为119.7万人), “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为-0.6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预计为0.79%,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27.7万人。

二是“十一五”期间从业人员呈增长态势的只有10个行业,其余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增长最快的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4%),其他增长行业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8.36%)、通用设备制造业(13.2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3.43%)、 饮料制造业(2.6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27%)。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从业人员总量变化不会很大,主要是在不同行业的调整,呈增长态势的有13个行业,最快的依然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30%),其他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6.36%)、通用设备制造业(5.22%)、饮料制造业(2.6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4%)、饮料制造业(1.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1.4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0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0.74%)、食品制造业(0.2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8%)。

到2015年,37个行业中,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由2008年的两个行业增加到4个行业,用人最多的由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改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依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43万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40万人)、通用设备制造业(15.2万人)、专用设备制造业(12.97万人);用人在5—10万人的有4个行业,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96万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8.76万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65万人)、金属制品业(5.3万人),有14个行业从业人员在1—5万人,其余行业在1万人以下。

可以看出,从业人员多且呈增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中,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下一步吸纳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

(三)2015年120个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和与中德学院专业对接人才总需求

按照上述分析方法,我们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223个子项)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需求、新增总需求及行业分布做出了预计,同时,根据专业对接情况,对学院关联需求做出了预计。

到2015年,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总需求88.1万人,新增技能人才总需求39.3万人,分别占届时全市规模以上从业人员的69%和30.8%。其中,与中德学院专业关联较强的共133个子项,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与维修、汽车(其他车辆)制造与维修、其他装备制造与维修、装备制造零部件配套生产等,相应涉及的技能人才总需求21.3万人,新增总需求11.3万人,分别占全部项目总需求和新增需求的24.1%和28.8%。

从技能人才新增需求行业汇总情况看,需求在1万人以上的有7个行业,依次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7个行业合计新增需求32.3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82.1%。这7个行业也是与中德学院关联较高的行业,每个行业我院的关联需求都在5000人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高达3.7万人。

五、结论与建议

(一)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天津工业总量规模增加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才需求增量的主要来源

120个项目总投资5736.2亿元,设计新增总产出1.2716万亿元,2012年全部建成发挥作用。按照天津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2010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万亿元,2015年达到3.5万亿元,“十二五”期间5年净增1.8万亿元,120项重大工业项目的新增总产出占“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业新增总产值的70.6%。目前,全市工业全社会从业人员大体在210万人(2008年实际数为218.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19.7万人),技能型人才大体占40%左右(84万人),随着天津工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普遍提高,按照全市人才建设规划,技能人才比例将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体力量,技能人才比例增加到60%左右(130万人,届时全部从业人员按220万人预计),净增约50万人,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技能人才新增总需求39.3万人将占全市技能人才净增总量的80%。因此,服务对接工业重大项目是今后一个时期学院专业建设与加快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中德学院制造业及制造业服务业专业组群的定位,不仅与天津工业发展需要完美符合,也符合天津的城市定位

从工业自身结构看,天津市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产值占90%以上。重大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基本都在制造业行业范畴(除石油化工产业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属于采掘业以外),2010年优势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比重达到91.6%。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到2015年优势支柱产业所占比重将继续提高到94.3%。

从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趋势看,目前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天津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53.1∶45.3。研究表明,根据天津城市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资源禀赋和国家的总体部署,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天津都将是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按照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判断,天津市于2007年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标志是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期间工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到“十二五”末(2015年),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标志是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十三五”期间(2016—2020),天津市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逐步过渡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虽依然是天津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转变,形成以战略性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为核心、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达到45%。

从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特点看,与工业发展相衔接,天津市的第三产业(服务业)重点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即高端生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0%。

因此,站在天津经济发展的视野看“中德”,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的专业定位,为将学院发展成为高职旗舰院校、百年中德、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专业优势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否适应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水平的标志。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出专业建设的意见,在对120项重大工业项目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调整优化现有优势专业,巩固制造业专业优势。120项重大工业项目涉及到的产业(或领域)与我院现有专业关联较强的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项目的投入比重大,共有58项(102个子项),总投资2537.3亿元,占44.23%。技能人才需求也很大,总需求31.8万人,占全部总需求的36.1%,新增需求20.2万人,占全部新增需求的51.4%。同时,石油化工产业由于其装备水平的高度先进性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对机电类技能人才也有很大需求。在“十二五”专业建设中,要抓住机遇,把调整改造、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专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升现有优势核心专业水平、围绕需求拓展专业组群,巩固并形成更大的优势。

二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新专业建设,不断丰富完善专业组群。天津市下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生产业8大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重点。这无疑为中德学院专业建设指出了方向。但不是有什么新产业,我们就发展什么新专业,而是要统筹考虑,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稳步推进,实现传统优势专业做强、新专业做优。航空航天专业组群的建设应依托现有专业优势、根据企业真正需求选准定位,航空航天产业随着“三机一箭一星”等龙头项目落户后,下一步航空产业要重点发展飞机零部件、发动机、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飞机维修、物流配送等,航天产业要发展导航终端产品、航天功能材料等,建议航天专业定位于部件制造与维修、总装,航空专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飞机维修方向;新能源产业中天津是全国风电产业的领头羊,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三分之一(风电设备)由天津制造,因此,我们的新能源专业组群应在风能专业上下大功夫,围绕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扩大和丰富专业组群(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制造,直至进一步扩展到发展风机中的叶片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等),风能专业的发展还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机电专业的优势并带动其改造提升。与此同时,依托汽车专业的优势,增加新能源汽车方向。

三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新专业要不要建、建哪些、怎么建、课程如何设置、师资从哪来,老专业怎么改,都要坚定不移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这些企业参与是不可能做到专业建设高水平的。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如何创新合作机制,这不仅是长期以来全国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摆在中德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在应该说我们有机遇,天津这一轮发展是国家战略,大量国家资本投入优势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而且这些投资主体都是行业龙头,无疑给中德学院与这些企业深度合作进行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优势专业改造提升创造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基础功课做足,利用一切资源、创造一切条件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全面战略合作,这是学院“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机电一体化行业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产业升级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台湾经验 柳州

一、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传统产业开始向现代化产业升级转型,从以轻纺和石化工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形态逐步向具有较高技术层次和附加值的电子、资讯、机械、电机、运输工具等策略性工业转变。进入21世纪,台湾又提出了提升产业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台湾地区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台湾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1.培养理念科学化。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十分重视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如高雄餐旅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多实务少理论,培育优秀餐旅人才。学习结合生活,增进学生习作经验。加强建教结合,学理技术相辅相成”。辅英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教养、能服务人群、贡献社会的专业人才”。云林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育具有“知识整合能力、国际竞争优势、科技与人文兼顾”的高级专业人才。从总体上看,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能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了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体诉求的适应性。

2.培养规格高端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随着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层次的提升而向高端化发展,呈现出专科学生人数比例大幅下降,大学部(本科)及研究生人数大幅上升的发展轨迹。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主要以专科层次为主,技术学院只有 1所。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新设立了一批技术学院,并有一部分改制为科技大学,此外不少普通大学也设置有技术院系。到2008年,台湾技职专科学校仅存15所,而科技大学达 38所,技术学院为 40所。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涵盖了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学制包括专科(二专、五专)、大学部即本科(四技、二技)、硕士和博士,但在学生数量上主要以本科(四技、二技)为主,较好地适应了产业升级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

3.专业设置市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一大特色。高等技职院校紧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学生志愿、学校师资和实训等条件,开设专业满足市场需求。如朝阳科技大学都市计划与景观建筑系根据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开设了生态与景观设计、都市规划与设计、不动产与土地开发、地理资讯系统与空间分析、都市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岭东科技大学流行设计系根据时尚行业流行趋势,整合服装、发型、美容、彩妆与艺术设计等原有专业,增强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南台科技大学根据台湾观光业迅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开设了旅游业管理、旅馆管理、休闲管理、文化观光等专业。

4.课程设计实用化。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由学校自行决定,以校本课程为主,为加强产学联系,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台湾教育管理部门了《技专校院本位系科课程发展手册》《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标准作业程序》《建立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机制参考原则及流程图》等指导文件,指导校本课程建设,增强课程实用性。台湾高等技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方法一般是从行业分析入手,运用 Delphi法进行“行业―工作―任务―技能―操作”的分析,确定未来工作所需的能力目录和能力标准,然后制定教育目标,进行课程内容和活动的规划以及课程评鉴活动。“实务专题”的开设是台湾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计实用性的突出体现,这一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内容契合生产实际的要求,其基本过程是从实际生产中拟定题目,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形成解决思路,最终设计出一个真实产品或方案。“实务专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5.教学方法生本化。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以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教学方法使用的出发点,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目标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组合。体验式教学法是台湾高等技职院校所强调使用的教学方法,其基本要义就是“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真谛,学会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在以培养学生积极人生价值观为目标的“全人教育”中,学校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义工服务等方式,体验关爱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意教育”中,学校通过创意研讨会、创意表演、创意作品展览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推陈出新。

6.培养评价多元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台湾高等技职院校大多通过课堂问答、出勤情况、课堂作业、期中考试成绩、期末学习报告、期末考试成绩等多个项目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并且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以上。二是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即从学业成绩、技能竞赛成绩和职业证照等级三个方面来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同时,将职业证照等级放在突出的位置来看待,证照达到一定等级就能免试通过相应课程,并可以在入学考试中获得加分。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一同对学生表现做出评价,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或企业实习结束后,由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般前者评分占10%,后者评分占60%,余下30%为实习作业(作品)或实习报告的成绩。

7.条件保障体系化。台湾技职教育主管部门为保障高等技职院校人才培养所需的人、财、物等条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并出台了促进产学合作、严格职业准入等相关配套政策。在技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不但要求学历达标,还要求获得教师资格并经过一年以上的实习期才能参加招聘考试,同时,在教师职称晋升等评定中侧重教师在产学合作中的表现,如获得的专利数量等。在促进产学合作上,一是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出台了“大专校院产学合作实施办法”,对技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进行引导、规范,并将产学合作列为学校评鉴项目,对合作成效显著的学校给予奖励;二是建立产学合作信息网,加强技职院校与产业界间的信息沟通;三是建立产学合作长效机制,2002 年起,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在 6 所高校以项目方式设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给予经费补助,授权负责产学合作事宜。2007 年,经济部门下设“整合型产学合作推动办公室”,各技职院校也成立了专门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如研究发展中心和创新育成中心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产学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在职业准入制度建设上,台湾大部分行业均建立起了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任何人要上岗必须考取相应的职业证照,而要考取职业证照就必须到技职院校或培训机构学习。社会对技职教育的需求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柳州产业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升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传统生产业向现代生产业升级,实现柳州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柳州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柳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柳州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4万人,到2020年达到5万人。而至2009年底,柳州市拥有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仅为3万人。因此,柳州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以满足柳州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柳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造就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柳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这一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方面,生产技术的复合化,要求生产人员要具备宽厚的文理知识基础,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文化知识薄弱,导致了生产技术要求的全面性和毕业生基础知识的狭隘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技术更新的快速化要求生产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当前柳州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比较普遍,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导致毕业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3.调整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计划,巩固提升汽车、装备制造业、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化工、有色金属材料、制糖、建材四个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目前柳州高职院校面向支柱产业发展的二产类专业所占比例太低,其中面向汽车、冶金、机械、电力、制糖、冶炼等支柱产业的二产类专业仅有45个,仅占专业总数的15.96%。因此,柳州高职教育急需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三、台湾经验对柳州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指培养主体对于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各相关因素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外适性,即人才培养理念要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具体到柳州市来说,柳州市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培养具有宽广的文理基础知识,具有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柳州高职院校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就是要体现这一要求。二是个适性,即人才培养理念要体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柳州产业升级将使传统的产业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改变,在传统产业的生产模式中,劳动者是一个被抹除个性,机械重复某个动作的机器,而高科技产业需要劳动者发挥自主性,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顺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必然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三是内适性,即人才培养理念要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文化、办学特色和发展定位。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与其他院校错位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层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技术结构对其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柳州高职教育也应顺应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适时提升人才培养层次,探索建立涵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并与中职教育衔接,形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强调的是柳州市在完善高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时一定要吸取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盲目升格,最终与市场需求发生偏差的教训,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把握不同培养层次的合理比例。目前,柳州市产业升级尚处在起步阶段,工业化进程还处于中期阶段,因此,柳州市高职人才培养还应以专科层次为主。同时,从产业升级的长远需要考虑,可在广西科技大学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试点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并在广西科技大学试点主要满足柳州大型现代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

3.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高职教育是就业导向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其专业是根据人才培养所面向的产业或行业来设置,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方式。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依据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趋势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值得柳州高职院校学习借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各地要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笔者认为柳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实现以市场为导向,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市级层面,要建立柳州市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机制,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设计,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编制市级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引导高职院校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其次,在校级层面,各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设置调研机制和论证机制,在设置新专业之前,必须要组织专门团队对企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发挥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拟新设专业进行科学论证,通过后方可申报设置。

4.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台湾高等技职院校运用“Delphi法”设计课程,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需求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技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原则。大陆高职教育经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等项目引领式的改革建设后,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实用性逐渐显现,但是总体上高职院校课程的学科印记还过于浓厚,课程内容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近年来,大陆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工作分析法”和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使用的“Delphi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践表明“工作分析法”是大陆高职院校彻底颠覆学科体系导向的课程,构建岗位能力需求导向课程的有效方法。“工作分析法”充分发挥来自生产一线的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构建出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柳州市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运用“工作分析法”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上已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很多值得推广的经验。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工作分析法”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向柳州其他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带动柳州高职院校课程实用性的整体提升。

5.以学生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运用体验式、探究式等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柳州高职院校应该借鉴台湾高等技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摒除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目前柳州高职院校中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些学校正在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回到引导者的位置,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很值得向柳州其他高职院校推广的。当然,柳州高职院校在推广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的培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理解深度和运用水平,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二是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教学案例和项目真正来自生产、生活实际,避免教学方法改革的“走过场”和流于形式;三是注意吸收传统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等的优点,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6.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人才培养评价的多元化使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素质和能力结构上更加健全,毕业生的质量更符合产业界的要求。相对于台湾高等技职院校,柳州高职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评价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一是评价主体侧重学校内部的教师,企业和社会参与人才培养评价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二是评价方式上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三是评价维度上重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考核;四是评价目的上重评价的鉴别、选拔功能,轻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矫正功能。柳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上的不足,导致了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偏颇,毕业生质量无法满足产业界的要求。因此,柳州高职院校要借鉴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经验,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一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做出评价。柳州高职院校可通过搭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生家长委员会和校友会等平台,通过研讨会、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集合起来。三是实现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实习表现等多个维度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四是实现评价目的的多元化,即重视评价在鉴别和选拔学生上的功能,更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反馈、矫正和激励功能。

7.完善人才培养条件保障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有赖于政府、社会和学校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和配套政策。借鉴台湾的经验,柳州市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条件保障的法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建立产学合作育人协调机制,如成立政府、学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等,加强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的信息沟通,使学校及时了解政府发展规划和企业需求,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二是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制度化。三是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柳州市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以生均经费基本标准为依据核定高职院校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四是健全高职教育师资准入机制,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和企业工作经历等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五是柳州高职院校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学生实习、教师生产锻炼、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航.广西桂中经济区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9).

[2]丁胜奇.走马台湾看教育[J].教育文汇,2009(9).

[3]黄富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

[5]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6(18).

[6]罗映霞.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特色与借鉴[J].北京教育:高教,2011(6).

[8]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