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的起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1
关键词:中医;临床经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687-04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于2007年上学期,在2003级中医专业班开设了首届《经典与临床》方向班,经过一学期教与学,同学们撰下了学习心得,读来令人感动,让人思考。现撷其点滴,书列于次,供诸分享。
1心语集粹
1.1评学
1.1.1学经典“分科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了经典与临床。重拾经典,再次聆听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的阐释,仿佛就在一秒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选择经典的原因,最早源于对中医内科学的失望,每个疾病的病因都罗列了一大堆,各个病症的临床表现也讲了一大堆,基本上按中医基础理论,该出现的症状全齐了,使我们不知从何下手;加上见习时所见基层医院中医中药只是辅助治疗,一度对中医失去信心……。重读伤寒,认识依然肤浅,对条文的掌握依然单薄,总算在老师教导下,重拾学好中医的信心,有经典门径可依,总算走出迷茫。”
“中医最宝贵的东西在于‘古’而不在于‘新’。其生命力最大的体现在于临床,在于疗效。案例教学对于我们这些寻找入门途径的人是很好的方法。从一句句条文到一个个案例,再从一个个案例回想那一句句条文,不由得让人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对条文的理解尤为重要,要吃透,更要消化为自身‘营养’,而最基础的是对条文的背诵,不熟焉以融会贯通。”
“学习《伤寒论》及其他经典著作都要真正用心去学,去体会和领悟,并及时记录所学之心得,这样才能学有所感,学以致用……”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古老,历史怎么悠久,而在于她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每一次见习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撞击,思想的升华,总能一点一点地增加对经典对经方对中医以及对自己的信念。”
“重温《伤寒》后,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对中医学有了进一步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是让我更加坚信中医的疗效,立志要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铁杆中医;二是感觉学习《伤寒》有了较以前好一点的方法;中医的诊疗思维有了一点提高。少了一些大二初学《伤寒》时的苦涩,多了一分领悟和乐趣。
“经过3个多月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现在见到病人不会再有‘没什么想法’的感觉,至少会开口问病史,运用四诊去收集资料,思考应该怎样入手,辨证如何,方药又如何。虽然漏洞很多,但均经过自己的思考,有时从失误中获得的更多。”
“这次重读经典,感觉非同一般,学到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真正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对《伤寒论》医案的学习,更让我切身体会到了经典、经方的奥妙之处。”
“这次对《伤寒论》医案的学习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使我们对《伤寒论》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近似沙场实战。”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介绍了辨证的‘常法’,而经典医著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变法’。 ”
“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是初学者间接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捷径,而临床带教的模式更是我们直接感受、学习老师治伤寒、用伤寒的最好方式。”
1.1.2悟经典“学中医光靠背书是不行的,要学好中医,我们必须培养中医的思维,用中医思维去理解中医,思考中医,这样我们的才能在中医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于桂枝汤,桂枝汤古今名医对其推崇备至。本人自学习《伤寒论》后,每用来自治感冒之症,一觉身微热,稍恶风,鼻塞明显即用之,每用一到两剂即可。值得指出的是,因不便之故并不啜粥,故服后并无汗出。又本人认为桂枝汤有调和肝脾之用。察其方,桂枝、白芍调肝,生姜、甘草、大枣健脾,其功用十分明显。桂枝能入肝经,《中药学》教材并未提及。但桂枝功能活血通络,而肝主藏血。刘渡舟教授曾言经方大家陈慎吾先生每用桂枝以代逍遥散中之薄荷,谓其疏肝效佳。又桂枝功能平冲降逆,如桂枝加桂汤证。冲气之上逆,每由肝气上冲所至,近贤张锡纯先生于《医学衷中参要录》中阐述甚明。则桂枝能入肝经,似亦不足为奇。刘渡舟教授治一痢疾病人,辨为肝脾不和,用桂枝加芍药汤数剂而已,可为例证。又由来治伤寒学者,必以桂芍之比例为1∶1方为桂枝汤,本人不这样认为。仲景于太阴病篇中明示: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是此等脾虚之人,若患桂枝汤证,用桂枝汤亦当减芍药之量矣。”
“运用六经辨治肾病以及其他科疾病是十分可行的,如心血管疾病等,在伤寒中完全能找到其有效方法,但前提是掌握好伤寒精髓。通过对伤寒论深入学习以及读了《人体实用使用手册》,一些养生书,我渐渐悟出教授们为什么用简单几个方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临床病,并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我也渐渐感受到上工治人,下工治病的深刻道理。”
“……开始我想来想去想不通为什么前医用‘桂枝汤加黄芪’不能治愈,而先用‘桂枝汤’后再加黄芪就可以治好呢?于是去问了老师。老师说这就是攻与补的问题了,邪气仍在而正气不虚,过早补益则徒碍其邪,闭门留寇。老师这样一说才让我恍然大悟,就一味药之差,效果截然不同,学中医真不能不处处细心啊!”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很贴近临床,都是老师多年来学伤寒、用伤寒的经验之谈,是在不断地从理论到临床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这样的内容比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有趣得多,深刻得多!我们听起来不仅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真恨不得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比如老师在讲解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时结合她自己的临床经验讲到:但凡脾胃虚弱之人,用白芍一定要慎重,切记不能用量过大,否则会导致病人腹泻。接着又更深入地谈到:肝郁脾虚之人,一定要分清主次,若以脾虚便溏为主的,不可疏肝太过,因为疏泄太过会使脾气虚弱之人腹泻更甚!在见习中,我发现老师但凡见到脾虚便溏之人用白芍都减其量,遇到肝郁脾虚而以脾虚为主的患者均减少疏肝药的用量。如在门诊中见到一位肝硬化患者:面色黧黑,双胁胀满不适,心情抑郁,纳呆,乏力,便溏,脉弦而无力。辨为肝郁脾虚,脾虚较甚,师用柴芍六君汤,而柴胡、芍药的量均减为6克!试想,若不是经老师指点,我们还要在临床上自己摸索多少年才能很好的理解280条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呢?要经过多少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并应用白芍这味药啊?这正是师者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也!
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白芍,在临床上亲眼目睹老师应用白芍,我对‘白芍是一味补药吗?临床上该如何应用好白芍’产生了兴趣,于是便自己查找资料:《神农本草经》曰:‘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草纲目》谓其‘止下痢腹痛后重’,为治痢之要药。?很显然,芍药是一味以攻邪气为主的药,兼能扶正益气。这样,对《伤寒论》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就好理解了,此处的“下利”是少阳之热盛,胆热迫于肠道,是以邪气实为主而非脾胃虚弱引起的下利,故用芍药。再观后世在黄芩汤的基础上化裁出来的治疗湿热痢的常用方-芍药汤,更是重用芍药为君,后人的解释是:芍药在方中起‘安中止痛,敛阴养血’的作用,但我认为这样解释是欠妥的,这里之所以重用芍药主要是取其能攻邪气而止腹痛,破坚结、通血脉、和脾络的作用。再观《伤寒论》316条真武汤加减法中明确指出‘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同是治疗下利,有要用芍药甚至重用芍药者,亦有应减芍药甚至去芍药者,一虚一实,奥妙无穷,仲景辨证用药之道明矣!
至于280条仲景为什么会把大黄、芍药相提并论呢?大柴胡汤为什么减去补益的人参、炙甘草而加大黄、芍药、枳实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要深刻理解并正确应用芍药,仅仅依靠学习《中药学》是远远不够的。经过老师的指点及对经典著作的学习,我对芍药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既能补血敛阴,又能攻邪破结,和络止痛,关键在于医者能否辨清其虚实而使用之。这就像大黄一样,我们不能只知道其是攻病祛邪、荡涤肠胃的孟浪‘将军’,还应明白只要用之得当大黄也可有‘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神农本草经》)之功,同样也可以是温和文雅的‘良相’。所以,我们对药物、方剂以及疾病的理解绝不能只满足于现代的教材,而要追本溯源!那么,这个‘本’是什么?‘源’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中医经典著作!”
“能在这半年里进入经典班里跟老师们学习经典课程,我感到莫大的荣幸。老师们是很辛勤努力的,这在平时的上课时的表现看得出来。不仅每个老师备课充分,而且还有很多老师愿意跟我们分享自己的并非一帆风顺的经典学习历程,独特的学习思路,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比如对少阳的认识,之前对其性质如“半表半里”、“枢机”、“开合”之类,一直没法正确理解。现在似乎有所认识了,而认识的切入点是少阳证的症状,如“寒热往来,欲呕,胸胁满痛”之类。还有,结合温病学中对三焦的阐述,发现三焦与少阳也有类似之处,如此类推着学习……这是自认为今年比较有收获的地方。”
1.1.3用经典“在病案学习过程中,我获益良多。但让我体会最深的还是自己的病案,一波三折,在跌跌爬爬中有一定的感悟。回顾整个诊疗过程,真是感慨良多……。首先是有感于‘顾护正气’。中医讲求的是‘以人为本’,不论在何时何地,顾护正气是必要的,可以说逐邪之药是辅的,治病本身就是要调动人体的正气才能逐邪外出。第二点就是思路应该开阔,多用发散思维不要墨守成规,见“颈项强”就认定是太阳病是呆板的思维。第三点不要忽略某些你以为不重要却十分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如案例中的头晕。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其余的只能到临床上积累了。对于这个案例,我还有一点点的问题:究竟一开始病位在哪里?少阳?还是从太阳到少阳?个人想法是起于太阳,然在一诊时,由于用药的不慎以致正气虚弱,邪趁机入少阳,而后几诊辨证定位不准确,用药自然也不对了。一个小小的感冒都需要如此曲折才能解决,那到了临床面对着复杂的病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的中医之路还很长啊!”
1.2评教
“首创此班,众师弃假日,紧研编,极费苦心。最具特色者当属病案教学,一来可巩固条文,二则拓展思路。名师毕至,少长咸集,使吾辈大开眼界。”
“在老师的指点下以案例教学方式重温伤寒,并能有机会在门诊、病房亲身感受老师在临床上娴熟地辨证施治、应用经方,使我们把这几年来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临床上应用《伤寒论》条文、方药的思路,而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今后对伤寒、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及应用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可谓是‘鱼’、‘渔’兼得,受益匪浅!”
“医案教学,老师不仅把自己对伤寒的领悟和临床所得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还时时树立我们对中医的信心.课堂很活跃,每个病案都叫我们先思考,理清思路,并一一上台演讲分析,既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了我们胆量”
“……分门别类、中规中矩式讲述,于温故者稍显沉闷,且扩思路长见识之效欠佳,尚有见课程安排与老师所专而组方之嫌。余思若能无章无序,甚则‘金’‘寒’‘温’亦不分,我等思维可得尽情舒展雀跃,岂不美哉?”
“期待教学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此次老师采用的是分析名医验案的方式教学,穿插学生自我讲解,病房案例讨论录像等,还有就是讲解常用名方的临床运用等。这些仍远远不够。我们要求更多的、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如在课堂上增加病例讨论,训练同学们的辨证思维,让同学们更多地参与其中。”
“学习《伤寒论》必须通读原著所有条文。目前学校的教学均只摘取其中部分条文,且打乱次序,虽学起来比较容易,但实在不免有断章取义之时,其原书中的丰富辨证思维遗失不少。因此本人认为本方向班同学为进一步学习,应通读原文。《伤寒论》亦可作医案来读。每读一条文,先据其症状,揣摩其辨证,猜测其用药,再对照原文,读来兴趣更高。”
“老师们讲的都是来自临床的经验之谈,使学生学起来不再感到是空中楼阁,而我们所见到的医案也都是真实的临床医案,我觉得这点是最难得的,也是真正对学生最有益的东西。其次是在教学上,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学。老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理解医案,并上讲台去讲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既是给学生一次锻炼口才与胆量的机会,也给了学生一次独立思考、个人发挥的机会。让我们从此读医案时不再盲目去记忆学习,而是开始懂得去思考与分析了。再者,让我体会颇深的是门诊的见习。在门诊跟老师的见习让我毕生难忘,感触颇深!短短一个下午的抄方,让我学到了怎样去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怎样去与病人建立友好的关系,怎样在临床上应用经典的思路,怎样合理有效精准地应用经方……”
“这次经典班的学习,是我们从理论走向临床的跳板,是我们在成为一名名医的路途中的加油站,是引领我们进入中医伟大宝库的一把金钥匙!”
“《伤寒论案例教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授课的方式灵活多变。在大学二年级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伤寒论》基础上,在案例教学中,突出对《伤寒论》的运用思路及经方的临床应用,对教材中精彩的病案或同学们有疑惑的病案进行了重点分析,有时还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跟我们一起分享、一起讨论。对教材中简单易懂的病案,则要求我们自学,遇到不懂的再提问,以此提高同学们的治学能力。师生互动强,同学们讨论积极,学习中医的气氛相当浓厚。有时候,老师还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让同学们也上讲台当老师,分析病案、讲心得,同学讲完,老师再作点评。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对中医理论表达水平得到提高,对经方的应用印象也更加深刻。本课另一特色是多媒体教学。老师把平时在附属医院病房的查房及医生们讨论的全过程录制成光碟,在课堂上分步骤地给同学们观看。了解病人的四诊资料及基本病情之后,老师请同学发表意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如何辨证,如何遣方用药等,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讨论完毕,老师再让我们观看医生们的讨论结果和治疗方案,借此来检验同学们讨论、分析的病情的能力。通过讨论,以及与医生意见对比,我们找到了中医辨治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辨治水平,增强了对中医理论的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医学生的学习中值得提倡和推广。如果说大学二年级学习《伤寒论》是纵向的,那么《伤寒论案例教学》的学习则是横向的,通过案例的学习,不但加深了对《伤寒论》的理解、拓宽了《伤寒论》的临床应用思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也增强了我们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中医的灵魂在中医经典,中医的活力在临床效果!”
“在临床跟诊中发现,老师百分之八九十都用的是经方,常用经方治疗外感病,及内科杂症,尤其是运用经方对糖尿病及甲亢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疗效甚佳。老师悉心教导,并结合临床见习,使我获益颇丰”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靠自己,一位好老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就像黑夜中的启明星,引导你正确向前进。在我们经典班的教学老师中有很多好老师。”
“优秀的教师应是能为学生所接纳、有亲近感的长者或朋友。有好榜样在前面带路,相信中医不会毁在我们手中。”
1.3评书
“……案例版《伤寒论》记录了不少把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联系起来的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成功案例,读后受到很大的触动。…对于初学者,分清两者的区别固然重要,但是若能在课本里明确提出两者的联系与结合,指导学生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灵活运用经法经方将更具启发与创新意义。案例版教材比之前的教材均有所突破。……之前一直认为《伤寒论》是讲外感病的,但案例版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伤寒论》的理论方药可以运用在内外妇儿等各科各方面,而且可以运用在比较复杂的、顽固难治的杂病上。……这对《伤寒论》的发展将有更积极的意义。中医的入门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就阐述了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但是让本人真正认识到其意义而有较大触动的是案例《伤寒论》中的案例。”
“伤寒案例教学,创新而实用,为理论与临床架起一座桥梁,能够很好改善理论与临床脱离状况,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了六经辨证精髓,面对千奇百怪、变化多端的临床问题,就可以临危不惧,胸有成竹。”
2教学思考
2.1了解学生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因材施教,了解学生是必备条件。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所求所盼,所思所想,才能充分尊重和发挥其优势,调动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学习心得所见,他们渴望学好专业,掌握中医,弘扬中医,对前途充满期待。以前常认为,学生对中医没有信心,学习不努力。其实,不重视中医,不热爱中医,真正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尽职尽责。大凡学习兴趣高,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者学习成绩多优良,同时与教师个人修养、学识水平、工作态度、对学生了解及关爱程度密切相关,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甚至影响其终身。
2.2学做学生
大凡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然而,尊重和体谅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同学会发自内心给你更多尊重,对同学有亲近感的教师更易被学生接受。首先,学生思维活跃,常能提出许多富于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或命题,对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次,教学互动,可以更深入了解学生,制定合适可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培养了教师,是学生的激励和鞭策,使教师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人生。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2
一、关于4D电影技术
(一)什么是4D电影
4D电影是立体电影和特技影院结合的产物。随着三维软件在国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D电影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4D电影也叫四维电影,它由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的环境模拟组成的四维空间,但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四维空间。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电影产品,通过给观众以电影内容联动的物理刺激,来增强临场感的效果。
(二)4D电影技术与传统电影技术的比较
4D电影在制作方式、制作工艺方面与2D以及3D电影都有一定的区别,具备更多的优越性。
2D电影即为传统的平面电影,在观影空间里表现为2维(只有长和高,没有宽),电影播放载体一般为胶片,制作工艺复杂,复制过程有一定的衰减。声音呈现方面,采用的是模拟单声道。画面上有时有划痕、晃动、接片干扰等。
3D电影在观影空间里表现为3维空间(长、宽、高),国际上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它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制作流程包括剧本讨论、概念设计、分镜故事板、粗模、贴图材质、骨骼蒙皮、分镜动画、灯光、3D特效、分层渲染、后期剪辑等。3D电影的载体有磁带、磁盘和光盘。电影资源可以完美克隆。画面无抖动、平滑、色彩鲜明饱满。3D电影技术现主要应用于科幻电影、珍宝欣赏、远距医学等方面。
4D电影技术是在3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电影技术。它依靠三维立体电影和周围环境来模拟四维空间,从而给观众更加逼真的电影观感。从架构层面上来说,4D电影技术是在3D电影与特技影院相结合的条件下来完成的。在画质和视觉方面,4D电影除了具备立体的视觉画面外,还能通过影院的特殊装备来营造出一种与影片相匹配的环境,让观众能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的放映效果。在技术层面上,4D电影应用到了传感、机电控制、同步控制、仿真、气动装置、多计算机通讯、偏振立体显示、数码影视以及图像拼接等高新技术。4D影院的发展非常迅猛,表现形式也根据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有了很大的发展,平面银幕方式的4D影院正受到环幕方式的冲击,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动感平台,又使4D影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相对于传统电影,4D电影无论在电影制作层面,还是观众观影感受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4D电影技术原理
4D电影是随着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新的电影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自动智能控制,通过主控系统实现对放映、座椅和闪光灯、声音、供水、供气等设备的联动协同工作,并同步模拟出与电影画面中一致的场景,使观众虽身在座位上,但真切感觉如同走入立体电影中的情节和实景。
·影视教育周春樵,朱思征:4D电影技术及其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4D影院一般由立体放映系统、特效座椅与特效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立体放映系统包括立体影片和立体放映设备,4D影院所播放的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通常采用数字电影特技技术制作。目前主要有电影机放映与投影仪放映两种系统。观看4D立体电影时,观众要佩戴偏光立体眼镜。这是由于影片的图像在计算机生成时利用立体成像技术,分别输出制作了存在着左右眼视差的两套电影胶片,放映时,两台放映机同步放映,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看到的就是立体影像。
2.特效座椅与特效设备是4D影院与一般影院相区别的标志性特征。通过4D特效座椅和特效设备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在立体视觉基础上的“身临其境”。4D特效座椅以两个座位为一个单元。4D特效座椅可在计算机控制下配合影片镜头的运动进行同步的动作。特效座椅及其它特效设备与影片精确的配合,制作出特殊的效果,例如自然界中的风、水等效果及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振动、坠落等。
3.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影院中央控制系统、特效控制系统、音响系统、供气供水系统。影院中央控制系统主要完成的功能是:负责电影放映、特效控制、电影音效系统的同步运行,它主要是由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和计算机内的控制软件构成,是4D影院的大脑。特效控制系统用来实现特效座椅与特效设备的动作,在总控系统的协调下,与电影剧情进行同步运行。音响系统多采用数字立体环绕音效,与电影画面同步。供气供水系统由空压机、储气罐、压力泵、水箱组成,管道和阀门与特效设备连接,使得座椅可以升降、振动等。压力泵和水箱主要完成喷水效果。
二、4D电影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传统的大学教学形式
中国传统的大学教学形式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衍生出形式各样的教学传授媒介,如传统课堂里的黑板、粉笔、标本,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的幻灯片、数字投影、录音、远程视频等。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视听处理技术集成化,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存储、加工、传输等过程来进行教学,让教师传授知识的途径从“一个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转向数字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有主机、视频、音频、输入输出设备、高级多媒体设备;软件部分分为系统和应用软件,如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制作开发软件以及多媒体外设驱动软件和驱动接口程序等。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更具有优势:
1.直观性。能够多角度的观察对象,突出教学重点;2.交互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3.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4.智能性。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能更智能的进行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5.可重复性。可复制式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课本知识点。
相反,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好坏不一。劣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能难以发挥教学优势,其可能存在表现形式单一,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教学能力弱化,缺失课堂互动性。语音传教的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会让教师偏重语音的强化,弱化现场教学的控制力,有些教师有可能产生一旦离开多媒体课件就无法教学的结果。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导致教师教学引导力和学生主体作用消失的情况。
3.学生主观思维丧失,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信息不断增大,教学节奏加快,重点知识点难以突出,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授课内容,缺失思维过程,削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4D电影技术的教学引进
电影技术本身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方法,4D电影技术把最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的制作、存储和传输之中。4D电影技术是集数字技术和电影技术为一体的现今最先进的影像感受展示技术,更应该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
4D电影技术与大学课程整合,是运用该其技术特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4D电影技术可以将大学课堂更加科技化和形象化,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和化学定理更加鲜明化,通过模拟天体运动、温度变化、光亮调节,并配合烟雾、喷水、扫腿和特技座椅,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去体会这些自然定律,更好的将这些定理去记忆和运用于实践。此外,4D电影技术可以将大学教学课件制作成教学电影的形式,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在汲取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教学电影的魅力,提升大学生对大学课堂的兴趣,完善自身的发展。在一些具有个性特征的科学学科的课件制作方面,如医学、生物学等,可以采用4D电影技术将高分辨率、技术实现难度较大的课件画面以立体动感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它通过像素重构技术,将画面按“帧”进行插入、移动、修改、删除等编辑,能营造出一种宏观的教学立体画面。
此外,由于4D电影技术具备数字式线痕去除、数字缺陷消除等功能,可以利用数字电影技术来修复大学教学中的历史资料影片、科教片以及资料片,长期保存这些电影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3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妇女所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其发生率约占妊娠妇女的10%左右。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全国产科学组制订了《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此共识将妊娠期高血压分为如下四类:
1)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孕龄20周前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产后12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
2)妊娠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尿蛋白阴性,产后12周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3)子痫前期/子痫: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常伴有水肿与高尿酸血症。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
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因而其临床特征与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妊娠期高血压的降压治疗,能预防子痫前期发生和改善胎儿娩出。但是当血压过高时,降压治疗还是很必要的。
妊娠前已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孕妇应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对于轻度高血压孕妇(血压
慢性妊娠期高血压非药物治疗同一般慢性高血压,主要有限盐、休息、调节情绪。因为考虑药物副作用,非药物治疗应显得格外重要。
慢性妊娠期高血压在降压药物选择上主要考虑药物副作用。但是有关各类降压药在妊娠妇女中的安全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并不多,多半是专家共识的观点。表1为去年公布的我国妊娠高血压专家共识提出的药物治疗建议。2007ESH高血压指南指出孕期不宜使用的降压药ACEI和ARB,可能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对利尿剂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利尿剂可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使胎儿缺氧加重。先兆子痫妇女血容量减少,除非存在少尿情况,否则不宜使用利尿剂。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降压药物对妊娠妇女是绝对安全的,多数降压药物在美国FDA的安全性评价中属于C类水平,即不能除外对母子具有风险(见表1),因此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应在妊娠高血压加强生活方式改善的宣传,特别是情绪调整、饮食控制,适当休息和活动,有助于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妊娠期高血压的最佳降压策略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探讨。表1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药物(安全性分级)剂量对孕妇的不良影响证据水平(临床研究)甲基多巴(B)500mg~3g/日,2次/日外周水肿、焦虑、恶梦、嗜睡、口干、低血压、孕妇肝损害,对胎儿无严重不良影响大型拉贝洛尔(C)200mg~1200mg/日,2~3次/日持续的胎儿心动过缓,低血压,新生儿低血糖大型氢氯噻嗪(C)12.5mg~25mg/日胎儿畸形、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大型硝苯地平(C)30mg~120mg/日低血压,抑制分娩(尤其与硫酸镁合用时)小型肼屈嗪(C)50mg~300mg/日2~4次/日低血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中型ACEI(D)孕妇禁忌羊水过少、宫内生长迟缓、肾衰竭、低体重出生、大型ARB(D)孕妇禁忌心血管畸形、多指趾畸形、尿道下裂、自发性流产、中型直接肾素抑制剂(D)孕妇禁忌胎儿肺发育不全、颅骨面骨发育不全无2更年期及绝经期高血压
更年期的到来是女性激素变化的又一标志。围绝经期雌、孕激素水平开始降低。雌激素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闭经后血压上升关系最为密切。其中雌激素对血压的影响作用见表2。
扩血管作用内皮细胞:NOPGI2ET21平滑肌细胞:松弛作用(抑制Ca的细胞内流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ACEAT1受体血管紧张素原·抑制肥胖(特别是内脏脂肪)·降低食盐敏感性·调节植物神经活动显然雌激素水平降低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和RAS系统的活性增高,以上两方面均会导致血压升高。肥胖可以说是闭经后血压上升的原因之一。中老年后男女肥胖的发生率均增加。肥胖也能促进女性更年期的到来。闭经后数年间,全身及腹部的脂肪均明显增加,而肌肉组织则明显减少。应用CT对腹部的分析中显示,内脏脂肪随着闭经其增加尤著。此外,闭经后女性的腹部内脏脂肪量,与胰岛素抵抗性(与血压关系中重要的指标)之间存在独立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体内E2水平严重降低,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体质量每增加1kg危险因素即增加5%(P
尽管雌激素通过许多环节影响血压,但有研究表明,在大多情况下,激素替代治疗并不能降低绝经后高血压女性的血压,这提示绝经后女性激素的降低并不能完全解释高血压女性绝经后的血压上升,相对的,绝经后女性雄激素降解减少,也起到一定作用。雄激素通过RAS使血压上升,RAS促进氧化应激的发生,使产生血管收缩物质,并减少NO。
另外,近两年来,有学者发现,绝经前后的血压变化可能与体内女性激素变化带来的绝经前后女性盐敏感性变化有关。年轻的未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对盐不敏感,而绝经后女性,盐敏感性明显增加。肾脏血液动力学调解,与女性激素明显相关。同时钠的排泄也与女性激素有关。这一机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老年女性患者利尿剂效果较好。
Smulyan等研究结果发现,男性与女性比较在一生中肱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均高,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脉压(PP)、最大重量速度(PWV)等会出现一些差异和变化。40岁以前,PP男性高于女性,55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上述变化除了有内分泌的原因参与外,还与女性身材和动脉树有关,这些因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如心率快,每搏量小,使女性SBP、DBP均低于男性。血液从左室泵出后,血液形成的波动以一定的速度沿动脉向周围血管传播,当遇到血管分叉的相对狭小处或小动脉时动脉波返回心脏,此时心脏左室处于收缩末期或舒张早期。女性身长较男性矮小,其动脉树相对短小,动脉波返回的速度变快,落在前传的压力波的收缩期,扩大了峰值收缩压,未落入舒张期使舒张压相对低于男性,故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PP要高于男性,而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更易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因为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都证实,PP增加可以加重动脉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事件,从另一角度,可能是闭经后几年女性心血管事件明显增加的又一机制。
绝经期妇女高血压的治疗:迄今为止有关降压治疗的大规模试验都是以男性患者为主体。总体上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患者,都能从降压治疗中获益,有些研究证实降压治疗对女性高血压患者在预防卒中方面获益高于男性,而在预防冠心病方面男性高于女性。比较不同降压药在降压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方面的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证实可能对于某类的降压药,两性患者间确实存在性别差异。因为男性和女性高血压,在发病机制方面确有差异,今后此方面还需要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
1)非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对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获益劣于男性。女性患者控制体质量较男性患者困难,但是减盐获得的降压效果高于男性。
2)药物治疗:目前报道的两性之间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差异可能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造成的。例如β受体阻止剂,临床上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女性心率与血压下降效果更好。同是β受体阻止剂,也有完全相反的结果。ACEI可能在女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不如钙离子通道阻止剂和利尿剂,原因可能是因为与男性患者比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稍弱。利尿剂可能对女性患者更有效。ACEI所致的干咳等更易发生在女性。
总之,女性高血压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妊娠期和绝经期这两个特殊时期,应作为高血压诊治中的一组特殊人群对待。
(参考文献略)
〔专家简介〕姜一农(1964_),教授,医学博士,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本科,1990年获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后留附属一院心血管内科工作。1995年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爱媛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3月毕业返院工作。2000年任硕士生导师,2004年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血压病的脏器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完成科研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三项,辽宁省教委基金两项。出版专著三部,《实用心血管急症》、《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图解PTCA手技》,分别任主编、副主编、主译,参编著作6部。参加卫生人民出版社全国统编教材《诊断学》的编写工作。在国内外五十余篇,2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4
关键词:经典;内涵;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在当下,“经典”一词常常在众多场合被大众媒体或专家学者所提及,但是,学术界却对经典的阐释众说纷纭,并且普通大众对经典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内涵和建构方面对经典进行一番梳理。每个学术领域都有专属自己领域的经典,本文着重对文学经典的内涵和建构作一番思考与探究。
一、关于文学经典内涵的思考
对文学经典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弄清楚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界定问题。古今中外,中西方学者对经典内涵的解释不尽相同。在西方,佛克马和蚁布思在《文学研究和文化参与》一书中对经典的定义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①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一书中说:“一部强有力的原创性都具有经典性。”② 这里只强调经典的原创特质很明显是不够的,但是布鲁姆却指出了界定经典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在中国,由古到今,也有不少学者对经典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刘勰《文心雕龙》当中的《宗经篇》就有详细的阐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者也,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意思是说,所谓“经”是指说明天地人的常理、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的书,并且其中的道理都是不可更改的。陶东风先生认为:“经典是人类普遍而超越(非功利)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体现,具有超越历史、地域以及民族等特性因素的普遍性,超功利的言说,深沉的思索,为苦苦‘思乡’的离人指引着心灵慰藉的归途。”③陶东风先生指出了经典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两个方面同原创特质一样是不可缺少的。黄曼君先生从实在本体与关系本体两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概括了经典的内涵,使我们对经典的把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实在本体角度看,也就是从经典的内部来看,“将其视为因内部固有的崇高特性而存在的实体。”④这里所说的崇高特性也就是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关系本体论角度,则将其视为“一个被确认的过程,一种在阐释中获得生命的存在。”⑤一部经典的确立除了自身的独特特性外,外界对其的研究也参与了经典的建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阐释中,经典才具有永恒性,当然,只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相当高的作品才会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普遍关注,所以这两者是统一于作品之中的。在此基础上,黄曼君先生以突出精神文化与“诗性转向”的思、诗、史关系结构为线索,从精神意蕴、审美诗性与史的定位三方面对文学经典的含义进行了更为精确地界定:“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它往往植根于时代,展示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具有历史的现实的品格,又概括、揭示了深远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性意蕴,具有超越的开放的品格。它常常提出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灵与肉等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某种根本性的问题。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创造出来的文学经典能使人性、人心相通,文心、诗性相通,从而使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文学得到深层沟通。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⑥ 经典的作品好就好在,不光具有艺术手法的独特性和审美特质的唯美性,还在于它提出了诸如黄先生所说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性意蕴,读后引发人们对人类社会问题和精神生活各方面的思考,因此,经典的作品并非作家的任性而为,相反,它往往体现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二、关于文学经典建构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文学经典的确立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是经过历史长时间的淘洗而沉淀下来的,艾略特就有这样的看法:“他们(引者注:指作家)唯独不能指望自己写一部经典作品,或者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就是写一部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只是在事后从历史的视角才被看作是经典作品的。”⑦很少有一部作品从一开始就被确立为经典,因为从创作出版到确立为经典还有很多曲折的路要走,这一过程必然有一定时间跨度,具体体现为历史穿透性,这中间包含一代又一代的人反复的阅读、研究者对文本不断的阐释和解读,从而挖掘出作品中蕴含的更多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蕴,所以经典的作品终究是经得住时代的考验的,反之,历史也是检验经典的一种标准。比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发表之处受到普遍的冷淡,但是近半个世纪之后,随着人们的重新发现和挖掘,这部作品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
其次,经典之所以能保持长久性、具有历史穿透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对它不断的阐释,黄曼君先生说“文学经典的本体特征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现出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内涵,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经典只有持续不断地被解释、接受、传播,它内在的潜力才能得以开发。对经典的独特的读解系统与阐释空间,是它得以持续延传、反复出现、变异衍生,真正成为经典的必由之路。”⑧ 由《红楼梦》而确立起来的红学研究正是历代人阐释与解读的结果。
最后,文学文本能成为经典,政治意识形态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典建构往往“意味着那些文学形式和作品,被一种主流文化圈子接受而合法化,并且其引人注目的作品,被此共同体保存为历史传统的一部分。”⑨我们从《诗经》的经典化历程就可看出政治意识形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诗经》最初只是我国民间口耳相传的诗歌总集,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从思想上对天下实行“大一统”,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儒家最为推崇的经典《诗经》自然成为政治意识形态下作用的经典。
文学文本的经典化历程是极其复杂的,除了本身所必须具有的特质外,还要经受来自历史、政治、读者等多方面的考验和筛选。随着学术界对经典问题不断地研究和发现,我们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究,以使我们对经典内涵和建构的理解更加深入、明了。
注释
①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50.
② 布鲁姆.西方正典[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4):11-12.
③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3):59.
④ ⑤⑥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15.
⑦ 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89-190.
⑧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50.
⑨ 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5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急诊探查手术 血气胸
Abstract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 in treating hemopneumothorax with emergency exploratory thoracotomy.Method:To analysis retrospectively 24 cases of hemopneumothorax treated with emergency exploratory thoracotomy with the help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Results:All the thoracotomy operations were completed by th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 successfully.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ing after surgery was 8~19 days.The average chest tub drainage period was 2.8 days. We have followed up all patients for 2~12 monthes and found all the patients in good condition.Conclusions:The operation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 can thoroughly clean up the blood in thoracic cavity and stop the bleeding effectively,including the lobectomy and the neoplasty.In the clinical practice,this method leads to the more reduced steps than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also causes less pain, shorter LOS and lighter economic burden of patients than before.
Keywords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Emergency Exploratory thoracotomy,Hemopneumothorax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2月血气胸28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5~52岁,平均33.6岁。自发性血气胸10例,创伤性血气胸18例(均为开放性外伤)。全组均急诊入院,入院前均行胸片检查,入院后有12例行急诊胸部CT检查。全组均于入院当天行急诊VATS治疗。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健侧90°卧位,健侧单肺通气。自发性血气胸病人根据术前胸片和CT常规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1.5cm的切口。放置Troca后,置入电视胸腔镜,再根据病变部位,在腋前线第3~4肋间做3~6cm长的小切口。创伤性血气胸18例通过原外伤伤口置入观察镜,观察病变所在。或通过镜下定位,确定辅助小切口位置后开胸,或利用原伤口作辅助小切口,切口长4~8cm。如有胸腔积血或血块,则先清除积血和血块,分离胸膜粘连,电凝切断粘连带,探查出血、漏气的部位。再通过辅助小切口,直视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进行缝扎止血、肺大疱切除或肺叶切除。本组病人中有3例使用强生公司的腔镜切割缝合器(EndoGIA)施行了肺楔形切除和肺大疱切除,对胸膜顶出血粘连带予以烧灼止血,肺大疱处理完毕后用干纱布摩擦行胸膜固定;17例进行了肺裂伤的修补,主要用4号丝线直接缝合,其中6例缝扎了破裂的肋间血管, 1例对无法修补的肺裂伤进行了肺叶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胸腔引流管,关胸。
结 果
全组病人手术时间45~121分钟(平均56分钟),术中失血50~450ml(平均150ml),术后对肺大疱和肺裂伤的病人常规予以间歇负压吸引(5cmH2O),术后留置胸管时间为2~5天(平均2.8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经处理后好转),术后病人住院时间8~19天(平均12.8天),无再次开胸病人。共随访2个月~1年,所有病人情况良好,无1例复发。
讨 论
自发性气胸应积极行外科治疗,临床中通常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来处理这些疾病,有许多病人因此得以保守治疗。但是,胸腔闭式引流并不是一种完全无害的治疗,而有耽误病情的可能。Helling等[1]报道,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血胸病人可能会因为血液凝固形成纤维板包裹而损害患者的肺功能,需行进一步的胸膜剥脱术。通过VATS则可使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诊治。自从1993年Smith[2]报道应用电视胸腔镜成功诊治23例胸外伤后,电视胸腔镜又被广泛应用于胸外伤的诊断、治疗,使胸外伤的诊断、治疗同步进行。
VATS与传统开胸探查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切除肋骨、术后恢复快的优点。VATS手术进胸速度快,视野清晰,术中对出血及漏气的处理也比较方便,而且再次探查率低。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使胸腔镜操作简化,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一次性耗材的使用。
胸壁小切口位于腋下,切口长度4~6cm,在直视下可行止血、胸膜修补、清除凝血块、肺大疱切除及肺叶切除术,由于不切断重要肌束,从肋间隙进胸,因此并不影响美观,术后患侧肩关节活动不受限,手术后疼痛较轻,不易受到压迫,切口愈合良好。
胸腔镜辅助胸部小切口使手术操作更加确切、方便[3]。本组28例患者均采取了胸腔镜辅助胸壁小切口的手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我们认为,对于血气胸病人,无论是自发性还是外伤性,只要无VATS禁忌证,入院后均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行急诊VATS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Helling TS,Gyles III NR,Eisenstein CL,et plica2tions following blunt and penetrating injuries in 216 victimsof chest trauma requiring tube thoracostomy.J Trauma,1989,29:1367
经济学的起点范文6
Abstract: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is a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featur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PBL teaching reform on the course of "Precise Instrument Circuit", and provides the concrete requirements both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BL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s and the questionnaire on students.
关键词: “PBL”教学法;《精密仪器电路》课程;问题讨论;主动性
Key words: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eaching method;course of "Precise Instrument Circuit";problem discussion;initiative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10-02
0引言
“PBL”教学法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也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该方法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等,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1]。
《精密仪器电路》课程是大学工科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设计某些应用电路。然而,传统的《精密仪器电路》课程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典型电路来自行设计电路。
1传统的《精密仪器电路》课程讲授方法的弊端
在传统的《精密仪器电路》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在每节课中占绝对的主角作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环境中,根本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灌输式”[3]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不好现象。
如何从教师教学方法入手,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的提高,无论对教育管理者还是对教师本人都将是巨大的挑战[3]。
2“PBL”的教学模式
“PBL”方法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相互合作共同讨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PBL”教学法由三大要素构成[3]:问题的选取和设计、团队的合作以及学生的反思。这三个要素首先要求教师承担多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因为在PBL模式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教师扮演的是一种统筹全局的幕后角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领导者和有效的合作者。
“PBL”教学法把教育教学从传统的“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中解放出来,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能力[4]。
3“PBL”教学法在《精密仪器电路》课程中的运用
3.1 “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PBL”教学法主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的自动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而课堂上的讨论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应用。这里问题既是学习的焦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
在给我校2007级测控专业学生讲解《精密仪器电路》第三章 “信号调制与解调”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工程当中使用的信号调制解调的实际例子,并对这些例子深入分析,从而探讨调制与解调的功能、作用、方法等等。接着学生自行8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他们从广播电台语言信号的调制解调,到电子秤应变片电桥电路的调制解调,再到电话线的调制解调等等,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教师的及时补充。通过讨论,学生基本都普遍理解了调制解调的功用,那就是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将微弱的抗干扰能力较差的有用信号加载到抗干扰能力很强的高频载波信号上,这就是调制的作用。到了终端设备,再从调制波上将抗干扰能力较差的有用信号从载波上还原、解调出来,加以使用。
另外,学生在讨论了调制解调作用的同时,还对调制的调频、调幅、调相三种调制类型加深了理解,对电子秤及应变片的工作原理、通信领域利用MODEM进行调制解调的方法、电话线在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上网等知识也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3.2 “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通过本次的“PBL”教学法,教师还意外发现,平时不太认真听课、基础差的学生竟然也能够跟着其他同学的思路热烈的参与讨论,而且他们也表现出了平时课堂中所欠缺的激情和主动性。通过基于问题的讨论,所有的学生兴趣盎然、非常兴奋、充实。
“PBL”教学法要求学生集体协作、扬长避短,这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3]。在小组讨论研究过程中,每个成员受共同目标的指引,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逐步建立协调、积极、相互尊重而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
课后,教师对学生的本次PBL教学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学生对本次教学方法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全班共38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38份问卷中,“非常满意”的25人,占总人数的65.8%;“比较满意”的11人,占总人数的28.9%;“不太满意”的2人,占总人数的5.3%。从这次问卷调查发现,“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4“PBL”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PBL”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先问题、再内容”。为了在课堂中认真贯彻“PBL”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将该方法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该活动中,并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认真记笔记、敢于质疑,不得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应转移备课的重心,把着眼点放在使学生对新授知识产生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上。教学时应在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2]。
例如《精密仪器电路》课程在讲到“对数指数运算电路”一节时,学生讨论小组对由二极管、三极管所组成的对数指数电路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很少有学生会马上联想到对“对数指数运算电路”稍作变换就可以得出常用的乘法除法运算电路。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个典型电路要深入透彻的进行分析,对相关知识必须有深刻的把握,才能够适时的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5总结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全新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它还是提高教师反思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Luis R. J. Costa, Mikko Honkala, and Anu Lehtovuori. Ap-plying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 to Teach Ele-mentary Circuit Analysis[J]. IEEE TRANSACTIONS ONEDUCATION,2007,50(1):41-48.
[2]王晶.谈PBL学习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