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1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

1图书馆创新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包括有三个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以人为核心、以科技技术为工具、达到知识不断地创新。因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知识有着记录及传播的重要作用,把先进的经验及技术记录下来,并且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不同的行业及领域形成更丰富的知识,才能不断地提高竞争力[2]。首先,知识管理要以人为核心,就是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满足人们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结构优化及提高;其次,以科技为工具,知识管理也需要结合信息化的科技,让知识管理的效率更高更加便利;最后,知识管理需要不断地创新,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形成的经验,知识管理创新就能把最先进的知识记录下来并且传播。

1.1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并开发更丰富的知识

传统的图书馆在知识的传播及阅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开发图书馆的电子版本,是充分发挥出图书资料作用的重要方向,不仅可以为图书馆的资料查询及阅读提供便利性,也能不断地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所以对于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来说,数字化需要不断的开发与完善,把图书资料中的知识进一步更加充分的开发。在图书馆有大量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都代表了不同行业领域里的知识,传统的图书馆如果需要充分地调动这些知识及资源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就能把这些图书资料数字化处理,形成丰富的图书资料数据库[3]。

1.2创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并提供知识的服务

在图书馆创新管理中要不断地创新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及水平,如果仅是建立数字图书馆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无论如何创新管理都应该立足于读者的需求,特别是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所以应该在图书馆数字化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技术,例如,如何让数字化的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否开发移动客户端等。这些信息化的创新都有利于图书馆的知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形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3图书馆创新管理要以创新知识为基础

图书馆无论是建立数字化的图书馆和开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都要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应该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图书资料需要不断地丰富与更新。应该以行业或者不同的知识领域为基础,不断地创新开发各个领域及行业的知识,通过增加图书资料或者文献数据资料的方式来不断地丰富图书资料。在以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数字图书及纸质图书来丰富图书馆的资料储备,才是创新管理的基础[4]。

2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管理的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开始建立数字化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就开始不断地创新,把图书馆的资料充分地发挥作用。但知识管理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并且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服务。但当前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2.1图书管理信息体系不完善

在图书馆仍然有很多信息化及数字化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及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图书馆对于纸质的图书资料没有及时的整理并形成数字化,让读者不能在数字系统中找到齐全的资料;第二,在资料库中的资料比较多,无法便捷快速的检索;第三,没有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设备及空间,很多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的设备老化,使用效率比较低,也没有及时地更新及升级。

2.2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技能及职业素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掌握不足。很多图书馆中的新设备,例如,很多工作人员对于系统的更新及图书资料的录入能力并不强,而且在工作中对于全新的技术利用也不强。导致部分新购置的资源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作用,也不能及时地应用到图书馆的管理中,浪费资源而且不能让图书馆的管理实质性变化。第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并不强,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很少是图书馆相关专业培训或者毕业的专业人士,在工作的创新及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认识并不深,不能很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第三,信息化的基础上信息化的人才没有及时地配置,虽然很多图书馆都建立了数字化的图书馆知识数据库,但不能充分的利用,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读者的需求记录及阅读习惯记录无法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

3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创新图书馆管理的路径

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不断创新是图书馆发展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的方面。这是因为传统的纸质图书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于知识管理的需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的创新发展。

3.1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创新管理的途径

当前图书馆和信息科技都在不断地发展,而知识管理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及更新,这就需要图书馆进一步的开发及收集图书资料,从纸质到电子文献的收集及处理都应该不断地推进,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管理,再丰富的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中重要的内容,所以提高知识的多元化丰富性是重要的基础,而且在知识管理中要把单一的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多元化管理模式。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就是提高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向。在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高对知识处理的创新能力,把知识与知识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当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5]。

3.2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创新管理制度的基石

在新时展中,图书馆需要不断地创新,特别是在管理制度上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适应新时展的制度。例如,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大量的数字图书技术发展,就可以在图书馆形成更多形式的知识展示形式,引用电子设备如电子阅读器、电子阅览室等不同的形式来满足阅读的需要。也是知识管理的新模式,让新的科技应用到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中,实现知识更快地流通更便利阅读。其中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及培训,提高自身适应新时代知识管理的能力。

4结语

在新时代,图书馆管理应该不断地创新,提高知识的传播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及培训,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地引进科技信息化技术,并应用到阅读的体验及图书馆的创新管理中。加强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让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并把知识管理的理念更好地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

参考文献

[1]李菲,林橦,于金平.生命周期范式下大学图书馆科研智库服务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4):72-78.

[2]李庚颖.浅析图书馆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支撑作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8):57-58.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2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情报学;关系;创新探究

引言

近些年,在情报学研究工作领域当中,实现图书情报学知识化是最主流的方向之一,而知识管理则是建立在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基础上的研究和规划活动。因此,图书情报学和知识管理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存在的。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图书情报学,其都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都有着各自广泛的应用领域,即使二者没有被联系在一起,各自也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但是,深入其中进行研究便会发现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之间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二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关于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二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此进行阐述:知识管理所研究的对象是知识,而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这两个看似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科却拥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知识管理就是将信息转化成为知识的重要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之间就建立起了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即使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事物也会有着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也是会有区别和差异存在的。关于知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二者之间的区别,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知识管理当中,知识的传播是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中的,知识管理更加强调的是人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图书情报学的主要载体应该是网络,其需要借助网络来传播各种信息。其次,知识管理强调的是传播的过程,而图书情报学则更加看重传播的结果,其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

二、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便是知识管理

首先,纵观图书情报学近些年的研究过程,不难发现不同模式下的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中心是有所侧重和不同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图书情报学目前的研究中心已经转变为对文献分类和索引方式的研究上面,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和研究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正在朝着科学化、智能化和技术化方向稳步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正视这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目前还没有达到足够成熟和完善的发展阶段。其次,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动了知识管理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让知识管理取得了实质性的而研究进行,并且提供了智能化的个性技术服务。这对于优化文化知识传播和交流路径以及推动全面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最后,对于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工作而言,知识管理在实践论证以及信息管理理论方面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知识管理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实现了知识储存和信息共享方式的创新,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都被图书情报学广泛应用开来,由此可见的,当前知识管理在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创作能力的同时,对于推动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而言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三、关于未来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的发扎趋势分析

1.研究模式从单一化转向综合化我们都知道,在图书情报学最开始的研究阶段,其基本上都是针对图书情报学的一些特有方式或者是哲学方式来开展的,这是单一的研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情报学的研究速度和效果。从目前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当中已经融入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心理学等等诸多领域当中的知识和元素,我们必须要承认,未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工作将会朝着多元化发展趋势来进行,这是一种必然客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朝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而有效传播、组织和发展,其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显著。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最大趋势便是综合化的研究方式。

2.知识是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亘古不变的核心内容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工作都会围绕知识来开展,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图书情报学研究工作的必然模式。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推动社会和经济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便是知识,知识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也是现代科技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知识永远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没有知识,一切将无从谈起。多年来的实践工作已经证明,在图书情报学领域中,其一直都在想尽办法去储存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加充足的知识库,而图书情报学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慢慢变得更加细化、吸收效果越来越好。

四、关于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创新分析

1.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情报学在教育方面的创新现代人对于知识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对知识的需求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图书情报学的教育也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特征。我们都知道,在图书管理学之前传统的而教学模式之下,其主要内容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上面。但是,伴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在知识管理的大背景下,图书情报学教学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了更加多元化的因素,诸如计算机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传授,这就使得图书情报学在教育方面实现了很多创新和突破,图书情报学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对于图书情报学教学的关注力度也在逐渐增强,不断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大提高了图书情报学教学活动开展的顺利性。

2.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得到创新在知识管理背景之下,图书情报学在演技内容方面的创新,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研究对象作为实践的基础。众所周知,在最开始的图书情报学中,其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信息资源,随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转移到了知识管理上面来,从文献资料到知识管理这一研究对象的变革便说明了图书情报学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图书情报学与其他专业的教学是有所不同的,图书情报学会更加看重借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内容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因此,图书情报学要比其他专业的教学更容易抓住知识管理所带来的机遇,其会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会及时对研究对象作出调整,为图书情报学的实践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其次,越来越看重管理作用。我们要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让当前的图书情报学转移到了知识的转化和管理上面,目前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已经不再是最开始的情报而且过度成为现在的知识。我们必须要承认,之前图书情报学中所应用到的情报检索和储存程序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了,现在的知识组织则更能够体现出图书情报学的优势,让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图书情报学在研究内容上面的创新之一便体现在其建立起了以知识组织为核心的新体系,在其中更加强化了管理的作用和价值。然后,信息用户的研究范围被扩大开来。在社会经济并没有展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之前,大众对于各种信息的了解和应用需求并不是很高,其还主要是被特定的专业和领域所应用,所以,这就使得当时的图书情报学的服务范围被局限在一部分用户当中,只为这些特定的用户提供专业服务,其他的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被忽视的。但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可,知识的价值和潜力被无限挖掘和放大,图书情报学也认识到这样的一种变化,其开始关注到更多信息用户的需求,因此,也会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类对知识的渴望来不断扩展自己研究范围,让自身的服务范畴变得越来越广,意在为更多的信息用户提供服务。最后,实现了理论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在知识管理大背景下,图书情报学有了知识管理的融入之后便开始探索理论和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图书情报学将会继续坚持以知识为核心,并且会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学科体系和框架。知识管理的优势也在图书情报学中逐渐体现出来,在继承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目前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和利用到的云数据、数字化图书馆以及搜索引擎系统等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产物。

3.当前图书情报学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都在创新和优化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之前的职能分工理念已经不足以支撑当前图书情报学的发展需求了,图书情报机构需要建立起相对弹性化的组织体系,实现组织形态的弹性化,进而更好地满足组织结构的联系性和有效性。关于图书情报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情报学的管理层次划分更加明确,而且层级数量减少,这就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顺畅性,管理效果也提升了很多。第二,管理情报学中技术优势和力量得到了更显著的发挥,技术优势和知识管理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大大推动了图书情报学的向前发展。第三,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之前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信息被限制而出现的信息获取不及时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新的管理模式下,图书情报的管理更具自由性和灵活性,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彰显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3

知识管理,狭义地说是仅仅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管理;广义地说,其不仅包括对已有知识自己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了对与知识相关联的所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产进行的管理,其中涵盖了对知识的组织、知识活动、知识的资产以及知识人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全程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知识本身、知识人才、知识设备和知识活动。知识管理有下面一些特点:

知识本身、知识人才、知识设备和知识活动构成了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知识、人才、设备和知识活动通过管理内部的有效衔接获得组织的创造能力。

知识管理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更加注重企业的战略资源,通过最大限度的利用和掌握知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管理的创新过程中提升企业整体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

知识管理代表着理解和探索知识在企业管理作用中的新拓展。这样的理解与探索能够更加有机、全面的阐述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当前的企业面对着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环境变化,知识管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组织的生存和适应等问题。从本质上讲,知识管理涵盖了一个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知识管理的产生是由于科技发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的作用。知识经济的到来也预示着知识管理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后的知识管理将会涵盖社会的各个领域,小到个人、机构和企业,大到国家,知识经济都将突破传统资源和资本的限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的应用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创新十分重要。除了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集知识积累、知识共享与知识传递为一身的完美机制,用来对知识资源的管理进行加强外,企业的管理创新还存在有以下几个相关性较强的直接因素,如:市场上人员的流动、企业内部人才的缺乏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部分企业很可能因此而丧失许多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的经验;企业需要对客户的关系统一规划管理,以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客户对于公司的忠实诚度,实现一个反馈的良好模式;企业员工应当对知识的更新有准确的认识和了解,以便对于多变的市场能够做出快速和敏捷的调整;企业员工之间彼此面对面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有些复杂的技术性的业务流程很难在短时闻内就被人理解甚至接受。

由于上述可能出现的企业中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因此才更体现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可以同时为企业的管理者实现知识的显隐性共享,获得的显性知识便于资料的储存整理,获得的隐性知识可以在劳动者的知识网络中形成一系列的框架结构。企业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员工更高效地对显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同时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以一种有利于社会需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不仅能使企业员工学到更多的知识管理技能,还能对市场上更好地做出预测。

应用现代知识管理技术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创立企业的知识库。对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而言,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对于公司内部知识的有序管理的进行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企业中知识库的内容可以依照公司需要适当丰富,其中可以包括: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公司内相关研究人员的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文献;公司内各部门员工提出的经验与建议:公司里各个部门与各地的分公司的相关资料;公司主要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详细资料;公司内客户的所有信息。建立一个合理系统的企业知识库会对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管理有很大帮助,可以包括:企业知识库能促进隐性知识逐渐向显性知识发生转化.推动隐性知识的编码化和文字化进程,从而能使知识共享者在沟通中减少障碍,愉快交流。对于企业知识库进行组建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逐渐完善企业内知识的采集加工过程,通过交流积累经验来共享现有内容。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企业知识库能否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企业中员工的精神面貌是知识库能否稳固发展的主要因素。

加强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合理管理企业资源。任何一个有技术懂创新的企业必定成为未来经济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佼佼者,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地管理企业资源已经成为知识全球性的关键一步。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管理的创新知识化问题变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对知识的管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知识的共享与更新了。严格来说,知识管理应该以每个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存储量为基础,尽最大程度最大能力以实现企业追求的最大利润。不得不说在企业内理性进行知识管理的同时,即将崛起的是一个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管理的新时代。

知识合理管理和企业中产品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创新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中加入了企业内产品生产的过程。通常我们把产品的创新过程归纳为四部分,即生产创意的产生、实现生产创意、将创新商品推入市场、共享产品创新知识。

对于企业内客户的知识进行管理。对客户的了解过程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客户资料掌握不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了解客户信息,搜集客户资料,这样才能在企业激烈的战争中拔得头筹。本文仅供如下方式予以参考:

在营销人员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要尽其所能通过观察细节仔细询问等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起来编入企业的知识库,相关人员提炼和加工信息进行资料整合,获得一手的内部顾客喜好资料,由此即可有目的性地使顾客享受更优质的服务。这样不仅能更快速地反映顾客的需求,有效缩短服务时间,而且完善了知识管理系统,增加了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回头率。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4

[关键词] 知识管理;创新;知识社群;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 TP316 [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动机

现在,知识管理、知识经济已不算是新颖名词。知识革命正在改造全球企业,这是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大的变革。面对快速变迁的经济环境,各个组织需要职员能运用资讯科技,主动思考及创新,转型成为知识工作形态。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1994年指出: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唯一可确定的就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要掌握竞争优势必须先掌握知识。在市场变化、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竞争者愈来愈多及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的环境下,成功将属于不断地创新知识、广布新知识于组织当中并快速地吸收新科技与推陈出新产品的组织[1]。

在一个企业或是单位内,长久以来面临到的问题是知识无法传承及延续。关键技术或知识只在少数资深员工或是业主脑海里的情形是最主要的存在方式。企业或是单位内的知识有的以有形的文件、程序的具体方式呈现;有的以无形的方式隐藏于员工及企业文化内[2]。知识都零星的散在企业或单位内的各个角落,其效益可能仅止于个人或是少数的员工受益,无法在整个组织内传承及延续。因为无法整合运用也就无法发挥其综效,对提升组织整体竞争力就发挥不了功效。因此,基于知识的分享及对产官学研各界更贴切的服务,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将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及研究动机[3]。

2 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

笔者依据本身在知识管理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资讯技术、资料库管理与资讯安全的背景知识与实务经验,以供职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知识管理系统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架构图如图1),以此作为本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

依据不同组织文化与特性,整个架构图可分为四大功能区块,分别是核心功能、目标项目功能及周边辅助功能。

2.1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包括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两项在架构图中居核心关键地位。经由创新知识社群的成立与扩展,成立专项计划或是工作团队社群,培养社群成员知识共享的习惯并借由该平台相关专项计划管理的功能,从而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因此,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中,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两个核心功能是作者规划建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与环境的重要关键项目。

2.2 目标项目功能

依据本论文提出的架构,主要达成目标的项目功能有成立及扩展创新知识社群、扩展全院的知识管理、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及建立各业务单位间的协同作业系统环境,以提升计划管理绩效,达到整体研究的竞争力。

扩展创新知识社群:以专项计划或是工作团队为群体成立创新知识社群,可让相关成员在社群平台上培养知识共享的习惯,并借由该平台提供的时程管理、工作指派、工作里程碑管理等功能,达到对计划时程的掌握与管理。

扩展知识管理:借由知识管理平台的建构,建立全院的知识文件分类、知识地图及完成知识的盘点达到文件管理、专利管理及其他知识文件的管理。建立稽核制度,鼓励同事知识共享,将内隐知识外显文件化。建立安全机制及权限控管,以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

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当一个专项计划或是某一工作团队完成其研发工作时,借由社群产生或搜集的资讯或知识,经由研究人员或是计划主持人整合成知识文件、研究报告、专利案件或是技术移转案件,这些宝贵的知识产权利用知识分类归档储存于知识产权知识库中。所内同事可依自己拥有的权限,检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文件再利用,达到知识共享、再利用及知识创新的目的。

2.3 周边辅助功能

为了要顺利扩展两项核心功能“创新知识社群”及“知识管理”、四个目标项目功能“成立及扩展创新知识社群”、“扩展知识管理”、“建立储存各业务单位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及“建立各业务单位间的协同作业系统环境”,还需要仰赖架构中的四个周边辅助功能包括知识管理需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与工作流程相结合、搭配知识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及建立即时的奖惩制度。

落实于日常生活中:知识管理业务要能顺利扩展,首先必须将知识管理业务落实于日常工作中,让同事在工作中即可进行知识管理的业务。如此,知识管理业务才不会成为同事的另一项工作负担,同事才乐于参与,而全院同事的参与才是知识管理业务扩展的最佳助力与成功的保证[4]。因此,建立协同作业的系统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与工作流程相结合:一个以科研为主的单位,平日执行专项计划时就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在执行工作流程的同时就能完成知识管理工作,才是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作者提出的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目的就是建构一个便捷的协同作业环境并适合组织的知识管理系统,能与同事的工作流程相结合,使得同事的业务工作与知识工作得以同时进行,达到事半功倍提升工作效益的目标。

安全管理机制:在安全管理机制上,使用单点登录[5](Single Sign On,SSO)的管理机制来设计组织知识管理的安全机制。除了考虑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外,也兼顾了同事使用的便利性。

建立即时的奖惩制度:即时的奖惩制度是推行知识管理主要的幕后推手之一,架构中对于即时的奖惩制度着重于奖励方面。借由对知识管理业务有功同事的实质即时的奖励,将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 研究结论

知识管理业务的扩展,是一件富挑战且具变革性质的工作。一个以研究发展为主要工作业务的学术研究机构,基于文化特质要建构与扩展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更是一项高阻力及高难度的挑战工作。然而,知识管理已是任何企业或组织提升总体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因此,建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势在必行。

在实际应用中,要落实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的执行,除了要有最高主管的承诺与支持、各级主管的支持、全体同事的配合及适时有效的稽核奖励措施外,就是提供一个符合组织研发单位特质与文化、具安全性与整合性、便捷协同作业的使用者界面的平台与环境,更重要的是要管理业务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如此,才能顺利且成功地完成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业务的扩展,达到知识社群、知识文件管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整合专项计划的管理业务及运用协同作业环境等四大功能与综效。

以知识社群导入前后同事觉得有较大改善的为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文件、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的知识,找到对象解决问题与知识文件比较容易搜集储存及再利用。而较不明显的是可经由讨论,增加部门或跨部门的互动与意见交流、可以有效运用系统内知识,提升生产力与竞争优势及可利用工作里程碑,稽核专项计划的工作进度。综合知识社群导入前后的使用状况比较,得到以下两个论点:

3.1 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导入后所创造的知识有系统的分类储存、可以减少知识的流失,在员工异动轮调或是离职时,不至于对单位产生工作上的影响,同时可透过分享的效益为个人创造价值。

3.2 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导入使用,经由讨论功能,以增加跨部门的互动与意见的交流变化比较不明显,应加强奖励制度以增强激励效果,一方面鼓励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促进跨部门的交流。导入知识社群的使用效益,以知识的储存与分享与价值的创造评价较佳,而以知识的创造与知识的应用评价较低,但都显现出有效益,知识社群导入对同事而言具有正面效益。

目前,组织建构的“创新知识社群与知识管理平台”,已全面应用在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知识产权的管理、专项计划的管理、协同作业环境的建立以及知识社群与知识文件的管理上。单位职工也可将本系统平台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并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中。势必可发挥研发经验与知识共享、传承及再利用,计划研提及执行上更具前瞻性及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柳巧玲,卞艺杰.组织内员工知识转移和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215-216.

[2]牛敏照,牛怡霖.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4):32-33.

[3]李娟,赵燕芳.信息构建在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以中国政府网为考察对象[J].图书馆学研究,2009(03):5-7.

[4]阮国祥,毛荐其.社会资本、社会认知和团队知识转移[J].情报杂志,2010(01):151-154.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5

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创新

前言:如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占有一定的信息资源,并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当前社会,知识管理的兴起对信息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知识管理环境下更好的创新管理模式是当前企业需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知识管理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因此各大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没有信息管理,企业管理也就无从谈起。而信息与知识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所以说,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两者也是相辅相成,信息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平台,反过来,知识管理对信息管理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传统的信息管理对象是内外部管理信息,而在知识管理的影响下,信息管理的范围有所拓展,不仅仅是内外部管理信息,同时又强调了对“第二类”信息管理的重视,即“人”的管理,包括人的思维、经验、技能等具有隐含特征的知识[1]。

(二)更加依赖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管理对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的信息管理也更加依赖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搜索引擎、数据仓库以及网络技术等都将成为企业信息管理的主要支撑技术,更好的帮助企业完成信息管理工作。

(三)优化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实现最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即在最合适的时间将知识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此做出最合理的决策。因此,在现代企业知识管理中,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必须要做到信息交流能够得到快速的传递,并且还要确保知识的精、准、全、新。

(四)强调知识发现和知识共享。在知识管理中,最普遍的实践过程是创造和发现新知识。所以,在现代化信息管理中,就必须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更好的实现知识发现和知识共享。只有知识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合理的配置和共享,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知识共享[2]。

二、在知识管理环境下的信息管理创新

(一)信息组织重组。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信息,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在当前的知识管理环境体系下,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信息组织重组,更好的实现信息管理工作。

信息组织重组简单来说就是将原始的信息经过整理、优化进而转化成有效的、集约化的信息系统。这样,企业员工可以快速、准确的掌握自己需要的信息。在知识管理环境下,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注重信息管理的创新,而信息组织重组是创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需重视起来。

(二)创建信息制度。创建良好的信息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在知识管理环境下,基于对信息管理的影响,企业必须要认清当前的形式,注重创建良好的信息制度,从而更好的掌握信息资源,合理组织、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计划方案,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注重信息人的培养。知识管理拓展了信息资源的管理对象,不仅仅注重内外部信息管理,同时也更加注重“第二类”信息管理,即“人”的管理,因此,企业必须要注重培养信息人,重点突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力度,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聘用人才都要慎重考虑,并且还要提高企业信息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各项技能,除了要有前瞻的眼光,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更好的发挥人的思维意识。

(四)重塑信息文化。企业的信息文化在现代信息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更能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在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必须要引进大量的信息科学技术,所以就更要注重对信息文化的重塑。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信息文化,才能更好的推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领导应树立更高的追求目标,激发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带动企业步入全新的氛围,更长远的发展下去。

(五)重构信息系统。如今是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当前知识管理的环境下,必须要完善信息系统,才能更好的创新信息管理。因此,企业应注重重构信息系统,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建立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系统,让信息资源更加及时、有效、精准。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才能更加准确、科学、合理的做出决策,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知识管理也悄然兴起,它的到来为企业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如何更好的创新信息管理模式,更好的发展下去是当前企业需考虑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管理对信息管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在知识管理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创新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注重创新信息管理模式,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长远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范文6

关键词: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当今世界,知识及知识经济在广泛的范围内快速发展。掌握知识、创造知识的人已经成为了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甚至成为两种核心资源。这一核心要素在“流空间”载体的作用下,将渗透到各个领域。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看,它还存在一些与知识经济管理时代的企业特征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就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本文围绕“人”这一因素,首先阐述了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其次分析了知识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哈耶克认为,决策的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有关这种决策的重要知识匹配,市场自动转移决策权给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并假定这些人将正确行使决策权,他还把知识的存量和知识在经济中的分布看成是给定的。在此基础上,詹森和麦克林进一步发展了哈耶克的思想。他们认为知识是可以转化的,但存在转换成本多少的问题。因此,詹森和麦克林批驳了哈耶克“知识不可转移论”。在探讨知识和决策权的匹配问题时,詹森和麦克林认为必须要确保企业的决策权转换给拥有知识的人,因此组织就需要用明晰的管理监督和机制创新来代替转让权益实现决策与知识的匹配。

此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不少学者对知识和人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我们可以把知识管理的研究简单地分为三派: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但是就“谁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仍未得到统一结论。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而行为学派则更为重视知识管理中的人力资源。他们认为知识管理其实就是对人的管理。综合学派综合了上述两派的观点,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虽然三个学派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意识到知识和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使得我们在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使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协调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步伐已经跟不上知识管理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已迫在眉睫。

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迈克尔・波兰尼最早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简单地说,显性知识主要指那些可以用各种语言形式(包括文字、数字、图表、说明书和语音等)清楚地表达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指存在人们头脑中的非结构化、不可编码的知识,因此很难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在波兰尼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过程,即在“隐性-显性”、“显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隐性”,之间转换。而在企业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知识到企业知识的转化,知识只有成为企业员工所共享的财富――企业知识,才更具有生产力,这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无论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产生和累积,还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都突显了“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已经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的基本环节都离不开“人”这一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1.人是知识生产和创新的主体

我们从组织获取和创造知识角度来看。组织知识的产生与获取主要是靠人来实现。因此组织有必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促使组织成员的学习、交流和沟通,以不断产生与创造新的知识和管理,增强组织的创新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2.人是知识传播和共享的主体

知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传播和共享,从而使员工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整体知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传递速度提高,知识共享更加便捷,但技术却不能随时解答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和经济性性,才能真正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因此,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共享除了需要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沟通机制外,还必须培养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创造一种鼓励知识共享的氛围,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3.人是知识积累的主体

知识的积累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积累零散的显性知识进一步整合与系统化,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以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种是将积累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化”。不论是知识的“系统化”还是知识的“外显化”都必需通过人的行为才能表达出来,才能为人使用,成为企业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人是知识的生产、创新、传播、共享、积累的主体,将人力看作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发展迅速,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迫在眉睫。那么,具体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其实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人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之一,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中的配置、传播和共享过程,实际就是对人的配置和管理的过程。“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把人作为核心资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企业在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还要把对人的能力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首要位置。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要实行人本管理。

2.要优化整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人力资源资源管理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招聘制度。招聘直接影响组织人力资源及知识的获取,一方面要根据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寻找具有符合组织要求的人选;另一方面,还要要求候选人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意识等。

其次要重视企业的培训工作。在培训的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员工的知识、技能与素养等;要加强对员工学习、沟通及创新能力等培训。从培训方式上来说,员工的发展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比如:推行师徒制;开展工作轮换等渠道。这些做法能加速组织内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分享和创新,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开放互助的文化氛围,从而形成乐于分享的意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现实利益。

最后,还要建立促进知识分享的考核、薪酬和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薪酬与知识分享挂钩,消除员工知识共享的后顾之忧,减少知识拥有者故意制造的知识不对称性和知识流动障碍。

3.培育及强化与知识管理相一致的企业文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更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的潜在作用力。当企业内外复杂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更新。如果一个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其企业文化并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知识管理就很难成功。因此企业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了解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选择的合适企业文化,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的调整与更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以文化带动生产力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重视在企业内部知识的分享、学习和创造,形成信任、开放、互动、相互分享和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使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得以整合,形成组织的系统知识。

4.企业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层级式转化为扁平式

要将组织结构逐步从传统的层级式金字塔式转化为扁平式,以减少知识、信息与决策传递和共享中间流通环节。如果组织层级过多,知识传播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同时在知识传递与共享过程中也最容易发生知识的扭曲和耗散。因此为实现知识管理,一方面我们必须对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采用适合知识管理的扁平式结构。另一方面需要设置合理的管理跨度。我们知道,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级就越少,反之层级就越多。因此我们应当设置合理的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参考文献:

[1]王伟.管理创新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2]弗莱德里克・A・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A].珠海出版社,1998.

[3]詹森,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和组织结构[A].契约经济学[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