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散步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散步教案范文1
基本思想: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案三步”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案”指 导学案,同学科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写。
1、 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2、 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步”指质疑【揭示教学目标、自学前的指导】、探究【自学、后教、提升】、检测”三个步骤
质疑:
(1)揭示教学目标。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转贴于
探究:
(1)自学。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2)后教、提升。
“后教、提升”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后教、提升”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
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
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检测
检测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
散步教案范文2
Lesson51,52第三部分
(一或两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孩子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邀请。如:邀请到家里做客或聚会等。一般采用口头或打电话的形式,以及聚会上的一些礼仪,礼貌用语等。
会正确应用这些话语:We’reready!That’sthebell.Whereiseveryone?Hereisyourpresent.Oh,thankyou.Thereisnotimetothink.Thankyou,everyone.Hereisyourbirthdaypresent.Ihopeyoulikeit.等。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建议
以学生阅读、讨论和听录音为主。
教学步骤
Step1Revision
1.复习一些电话用语和邀请用语。
2.分小组讨论Pre-read的两个问题,以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主。然后让小组代表谈谈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可从两方面谈:主要活动和主要传统食品。
Step2Presentation
老师事先根据课文拟好一些问题,发给学生。以下问题可作参考。
1.Istheresandwichesattheparty?
A.Yes.B.No.
2.DidLiLeicometoAnn’sparty?
A.Yes.B.No.
3.DidLiLiegiveAnnpresent?
A.Yes.B.No.
4.Didthetwinscometotheparty?
A.Yes.B.No.
5.DidtheygiveAnnanypresent?
A.Yes.B.No.
6.DidJimcomehere?
A.Yes.B.No.
7.DidJimgiveAnnpresent?
A.Yes.B.No.
8.DoyouknowhowoldAnnis?
A.Yes.B.No.
Step3Practice
1.然后放录音,放两遍,让学生做以上练习。
教单词:readysandwichcandle
让学生自己读doorbellpresentsmile
2.可再放一遍录音,回答以下问题。
1)WhattimedidAnn’spartybegin?
2)HowmanyfriendscametoAnn’sparty?
3)WhatpresentdidthefriendsgiveAnn?
4)DidAnnlikethem?
3.让学生复述课文。可给一些提示词。
halfpastfoursandwichbereadycandlesfeelhappybirthdaypresent
4.最后再听一遍课文,如有可能,当堂背诵。
可简单讲解一下词语。
5.学习Lesson52的第三部分,方法同上。
Step4Consolidation
Fillintheblankswiththeproperfrominthegivenwords.
1.Everything______(be)readyforAnn’sbirthdaypartynow.
2.______Ann______(feel)happylastSunday?
3.WhenI______(run)tothedoor.I______(find)himoutside.
4.Imustgonow.There’snotime______(think).
5.Thankyoufor______(invite)metoyourparty.
6.Listen!Thedoorbell______(ring).
Answers:1.is2.Did,feel3.ran,found4.tothink5.inviting6.isringing
Step5Homework
1.Retellthetextinthepasttense.
2.MakeupastorybasedonAnn’sbirthday.
3.Makeabirthdaycard.
4.Makeadialogue(Onthephone)
Step6Blackboardhandwriting
bereadyfeelhappyThat’sthedoorbell.
HappyBirthdayHereis/areyourpresent(s).
sb’sfourteenthbirthday
…nothingbut…
散步教案范文3
从2007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走进新课程以来,为了凸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试着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0年,我与学校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一起构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运用学案导学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三案一体,四段八步”教学法。又经过近三年的改进,这一教学模式现已基本成熟,特整理如下。
一、三案一体――学案、导案、练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整体
所谓“三案”是指每课必备的学案、导案和练案。“三案”均由备课组集体备课设计,由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执笔撰写,再通过集体讨论定稿。
(1)学案:学生学习的方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步骤。学案要在课堂正式授课之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学科自习课上进行独立自学,学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①学习目标――提出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级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②重点难点――告知学生本课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③知识链接――提供给学生研读文本所必须的背景和语文知识,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语法、修辞、文章学、写作学、文学鉴赏知识等。
④文本研读――以富于梯度的提问形式,内容紧扣设定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主题、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⑤合作探究――设计1―3个契合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问题,围绕学习目标,重在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和深入的鉴赏。
(2)导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案以学案为基础,根据学情,预设导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集体备课中形成的导案,在不同教师、不同教学班级的课堂教学实施之前,教师还要根据学案检查得到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备课,使得课堂导学既凝聚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又具有教师个性特点和学情的针对性。导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①导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与学案要求大致相同,在收阅学案后的个性化备课过程中,可作调整。
②导学手段方法――支持教学的条件。导学手段方法包括设施、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教学手段、教学的时空组合等。
③导学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学的内容和流程。内容包括:导学的主要问题及其先后顺序、参考答案、课堂预设、点拨策略等,用以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的创设情境用语,活动过程中的评价、过渡、激励用语,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等。
④教学反思――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由授课教师在课后填写。
(3)练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的方案,含达标练习和拓展练习两种。
①达标练习――所有学生的必做题,是“套餐”。从运用的层面,对当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旨在巩固知识和能力,理解过程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智慧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美感的享受。
②拓展练习――课外作业,是迁移、拓展延伸性质的练习,要求学生在学科自习课中限时完成,包括“基础知识”“类文阅读”和“类文仿写”等板块。分作“套餐”和“自助餐”两个部分:“套餐”是必做题,教师全批全改,并及时讲评;“自助餐”是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选做,并借助配发的参考答案自行评价,或者与同学交流、请求教师的个别辅导。
二、四段八步――四个教学阶段各有两个教学步骤,一共八个步骤
“四段八步”是从导学的流程角度说的,是合理处理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合理确定按照时间流程从逻辑上展开的各个教学步骤。
1.自主学习:学生课前的独立学习阶段,分作两步
①独学――学生个体自学的步骤。在课前的自习课上,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知识链接”的指引,学生只借助教材和工具书等资料,各自与文本对话,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的“文本研读”题,初步掌握学习内容。
②质疑――学生就学习内容提出疑问,要求写在学案的指定位置。“疑”,主要是指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学案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的疑点、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独到发现、见解。这些疑难和发现将是课堂学习时合作探究的最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收阅学案,进一步了解学情,进行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备课。
2.合作探究: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合作学习阶段,分作两步
①对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案完成情况,进行思想交锋,并相互启发,解决独学时的部分疑难,并提出共同的和新的困惑。
②群学――首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各自提交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将共同的和认为是较有价值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充分展示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精彩。
3.评价提升:通过教师的精讲来完善学生学习成果的阶段,分作两步
①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交流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对规律性、思想性等本质性的内容进行梳理,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
②完善――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形成知识网络。
4.达标拓展――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知识的延伸拓展阶段,分作两步
①检测――学生完成学案“课堂反馈”板块的练习,检测课时教学效果,教师当堂作出反馈。课内完成。
②拓展――完成练案中的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并作程度不同的拓展延伸。包括必做题(“套餐”,全批)和选做题(“自助餐”,自评)两种。
散步教案范文4
结合专家的报告和几所名校的经验介绍,现就学案和“三课四步”教学法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关于“四步”教学
1.目标定向
除知识目标外,应像昌乐二中一样再增加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目标的出示方式可以多媒体出示,也可以提前写在黑板上。根据本次视导反馈意见,区教研室比较赞同写在黑板上。
以前我们要求学生读目标定向,结合昌乐二中经验和教研员的指导,可以改为教师解读。教师解读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应提前把重要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学习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圈点勾划,解读时应突出重点内容,解读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分钟。
2.限时预习
(1)必须使学生按照学案的学法指导自主预习,这一阶段不允许讨论。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写在学案上或纸片上,并且要写明哪里不会(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前待优生不会就不做了,光等着小组长给他讲,或者被动地听别人讲,现在要逼着他去思考),不能只写哪个题目不会。
(2)有实验的可以按照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实验操作。
(3)英语学科生词和语法学习,教师可以领读和讲解。
(4)所有学科在限时预习阶段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
3.小组合作
这个环节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能锻炼学生能力、课堂上最精彩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创造性地利用学习小组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1)对限时预习时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子解决、组内解决、组间解决、优秀生点评等形式进行。能在对子里解决的,不往小组里提交;能在组内解决的,不往全班提交。全班需要解决的是共性和重点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一定要体现思维性和价值性。
(2)发挥好学习小组的“同伴效应”。
(3)强化小组评价(借鉴泰安实验中学的做法)。这一点特别重要,我们以后专门探讨。
4.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的题目,必须体现分层。看其他学校的做法,一般分三层,即基础性题目、拓展性题目和探究性题目。当堂检测既是对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再巩固,又是适度拔高。检测题目不能太多,但必须典型,而且强调当堂完成。这一环节可以加上学案整理、知识小结(思维导图)、反思梳理。
总之,几步并不重要,应该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基本的框架内,根据学科特点可以细化、可以创新,这就是个性化。
二、关于学案
1.要处理好学案、教材、参考资料之间的关系。学案应以学法指导为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决不是单纯的习题集。学案应该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是融合了各种版本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之后,能体现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的文本。
2.学案上必须明确: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学什么就是目标定向;用什么方式学就是学法指导;学会什么可以是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不是教材上的,只要是这个学科课程标准上要求体现的,就都是需要学会的内容,会学什么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学科价值的体现。
3.限时预习的内容应该是整个学案的重点,只有这个环节设计好了才能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提供舞台,否则整个学案都是失败的。也就是说,限时预习的内容决不是教材的翻版,单就知识目标来讲,应体现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
4.学案是预设,也是学情分析,如果能进行单元学案设计将会更精彩。
5.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以高质量的学案为基础,大量的辛苦工作在课下,快乐幸福在课上;教师的高明体现在学案的设计上,智慧表现在课堂上。
课堂上,教师不要再关注自己的教态、语言等,以及考虑自己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要把关注点都放在学生身上,看学生:学了吗?学会了吗?会学了吗?
课堂上,也不要再泛泛地讲,“不讲到底誓不罢休”。学生在哪里卡住了,就立即思考为什么卡住了、如何帮学生解决,这才是真正的“以学定教”,也真正实现了“课堂是生成的”。这样,就彻底打破了教师“一讲到底”、“一统课堂天下”的局面,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机械地跟着老师学的局面,能较好地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自信、主动的学习习惯,个性在课堂上展现,素质在课堂上提升,也真正通过课堂实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
散步教案范文5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与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针对中学生喜说爱动、争强好胜、善模仿等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特点,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一、努力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宽松,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所谓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中心地位。课堂气氛是具有双重效用的。根据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气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鼓励学生更加大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自己的学习心态更加活泼和积极;而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智力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掘,更不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力营造和谐舒适的课堂环境与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心情更加轻松,具备用英语交流的勇气和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若想实现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具备正确的态度、合适的仪表和饱满的精神,保持面部表情的愉悦和轻松,拥有优雅大方的举止,英语表达要流利,发音要纯正,进行规范而漂亮的书写,在版面的设计上要注重醒目性和合理性。在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更加注重趣味性的增强和启发性的应用。
二、歌中练,在歌声中巩固所学知识
中学生生性活泼、爱唱爱跳。针对这一特点,每一堂课我都采用或编写了与学习内容相符的歌曲或歌谣进行教学,并加以动作表演。
三、画中乐,在涂、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性格活跃、开朗,但稳定性、专注性差,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仅锻炼学生的“动嘴说”,还让学生“动手画”,如用水笔涂风景,用简笔画同伴,用线条连单词,用毛线装饰小动物卡片等等。学生们在涂画中,与同伴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情境体验,在交流中创造性使用知识
在教学中,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单词和对话的内容。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再困难。如在学习颜色的单词时,我让学生走出座位,寻找教室内多彩的事物,学生在寻找中得到体验,并急于运用学会的单词。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他们内在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对话活动,加深对话内容的理解。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是采用“学案导学,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时所设计的,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发挥想象,动手动口,合作参与,在实际交流中发展交流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出学科间的融合及文化渗透,强调灵活开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散步教案范文6
总节数:3
执行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1.通过密切结合实际生活。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1.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都各有不同。
2.
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因为大家各不相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两片树叶,多张心形的叶片
3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激情导入,感受不同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叶子,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学生认真观察。
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颗书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学生在叶片上写下自己的特点。
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预设:生一:
生二: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二、我给圆圆设计新形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
生:观察课件中的图。
师: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又会给圆圆设计什么样的新形象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你的想象画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圈上作画的结果。
请同学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的缺不相同呢?
三、课堂总结
师: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
第二课时
总节数:4
执行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与“不同”友好相处
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师生共同观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
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教师课件展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二、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三课时
总节数:5
执行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我的修改
一、师生交流引入情境
二、质疑点引明确目标
三、自主探究经历感知
四、合作交流观点整合
五、体验感悟延伸发展
一、“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画。
师生共同欣赏。
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答案预设:
生一: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二: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家精彩纷呈。
生三: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四: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二、课堂总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