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为及时妥善处理重大或突发事件,避免和控制事件发生,特制定重大事件报告制度。
1.重大或突发事件包括:火灾、电梯困人、爆炸、突发性停电、水浸、盗窃、械斗等破坏行为;刑事案件;业户集体投诉(5家以上);中央空调主机、发电机、高低压电柜、通讯设备等大厦主要设备设施故障;大厦主体结构遭受破坏等。
2.发生重大或突发事件,参与事件处理的组长或当值主管应立即到现场处理,同时尽快口头向管理办主管领导报告,并根据事节决定是否报告公安、消防等机构协助处理。
3.参与事件处理的组长在事件处理后立即填写重大事件报告表,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递交管理办主任,详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事件发生的初步原因和处理经过。
4.重大事件报告表由组长签名后上报。如组长不在而事件紧急时,可由当值主管签名上报。
5.参与事件处理的部门应在事件处理完毕后24小时内填写重大事件总结表上报管理办主任,如实汇报事件的详细处理过程及结果,找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的预防措施。
二、紧急事件处理程序
1.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1)凡遇突发事件(指凶杀、抢动、盗窃、勒索、打架、闹事、伤亡或重大纠纷等),必须保持冷静,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当值组长。
(2)简要说明事发的地点、性质、人数、特征及损失价值。
(3)驱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留意现场周围的情况。
(4)查看本部各类记录、出入登记和电视录像,检查有无可疑情况和人员。
(5)对勒索、打架事件,监控中心应密切注意事发现场的情况变化。
(6)对纠纷事件应及时了解具体原因,积极协调,劝阻争吵,平息事态。
(7)对伤亡事件应做好现场保护和通知抢救工作;对明确已死亡的,应报派出所调查处理并通知殡仪馆。
(8)对涉及刑事及重大责任事故或因治安、刑事案件引致的伤亡事故,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并由保安组组长协助调查处理。
(9)保安组组长在接报突发事件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做好疏通控制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并拍照留证。
(10)保安组组长组织人员除维护现场外,还需负责指挥调派人员做好布控堵截,根据事态的大小程度报派出所、有关部门及管理办主任。
2.斗殴等暴力事件的处理程序
(1)处理斗殴等暴力事件应保持客观、克制的态度,除非正当防卫,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与人发生武力冲突或争吵。
(2)巡查发现或接报有斗殴等暴力事件,应马上用对讲机、消防电话或其它最快的方式报告大厦保安中心,简要说明现场的情况(地点、人数、斗殴程度、有无使用武器等)。如能处理的,即时处理;否则监视现场,等待保安中心的指令。
(3)保安中心接报后视情况派适当数量的保安员立即到场制止,将肇事者带往保安中心接受调查。如场面无法控制,应尽快报派出所。
(4)斗殴事件中如大厦的财产或人员受到损害,应拍照、保护现场,并留下目击者、扣下肇事者,作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和落实赔偿。
(5)如涉及刑事责任,应交派出所立案处理。
(6)事件中如有人员受伤要及时组织抢救,并尽快送往医院。
3.盗窃等破坏事件的处理程序
(1)巡查发现或接报大厦内有人盗窃,应马上抓获现场嫌疑人。如力量不够,用对讲机、消防电话或其它方式尽快报告大厦保安中心,简要说明现场情况,并监视现场等待保安中心的指令。
(2)保安中心接报后,应迅速派适当数量的保安人员到场制止,设法抓获肇事者,带往保安中心调查处理。
(3)事件中如有财产或人员受到损害,应拍照或录像,并保护现场,留下目击者,做详细调查,以明确责任、落实赔偿。
(4)如涉及刑事责任,应交派出所立案处理。
4.电梯困人的处理程序
(1)消防中心接到电梯应急电话或巡查发现困梯,立即报告当值领班和组长,组织保安员到现场协助控制电梯和解救被困人员,同时将被困电梯的具体方位、电梯编号、停留的楼层通知工程组和电梯公司。
(2)监控中心通过电视监控屏观察电梯内人员情况,使用电梯应急电话与被困者联系,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消除故障或被困人员中有身体严重不适时,应立即报消防部门或求助有关部门解决。
(4)组长填写重大事故报告表,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及处理经过。
5.水浸处理程序
(1)当值各岗保安员如发现大厦范围内水浸,应立即将出事地点和情况报告主管,同时尽快采用就近的防水设施保护好受浸楼层各电梯口,以免电梯受损。
(2)当值组长接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组织抢险。
(3)设法查明浸水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阻截措施。如水浸是来自大厦外的暴雨洪水,应当在各低于水位的出入口使用备用拦水闸板和沙包;如水浸是来自市政地下水反溢,应当暂时将反溢的地下水道通往大厦的入口封闭,并用排水泵将大厦的积水抽排出大厦外;如水浸来自大厦机管设施的损坏或故障,应当先关闭控制有关故障部位的水掣或供水泵。
(4)组织当值人员根据水浸情况,协同工程组采取有效措施,如将电梯开高离开受浸范围、关闭受浸区域的电掣、在水漫延的通道上摆放拦水沙包、疏通排水渠、开启排水泵、用吸水机吸水等,尽可能减少水浸所致的损失。
(5)水浸排除后,立即通知清洁员清除积水并清理现场环境,通知工程组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受损的设施,尽快恢复大厦的正常运作。
6.停电事故的处理程序
(1)接到大厦将在短时间内停电的通知,应在停电前10分钟,用紧急广播通知业户和顾客。工程组安排电梯工,提前将电梯停在大厦首层;管理办派管理员提前10分钟到达电梯厅维持秩序,阻止客人使用电梯,以免停电期间有客人困梯。
(2)未预知的情况下大厦突然发生停电,立即联系工程组,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
(3)使用紧急照明,保证公共地方及主要通道的照明。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为了充分发挥单位资金的功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规范单位资金的使用,有效避免行为的产生。新会计制度是我国财政部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所提出的,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正视在实行新会计制度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寻求解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业者素质不足
财务工作的从业人员是财务管理的主体执行者,其专业素质高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足,缺乏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这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另外,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也十分重要。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不严谨,就容易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失误,忽视许多能够反映问题的财务数据;财务工作者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就容易在工作中投机取巧、,甚至于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良
新会计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中的合理部分,又做出了重大创新,在操持相关法规政策一贯性的同时,又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将基建数据并入在建工程,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力度,强化了资产的计价管理和入账管理,系统整顿了财务报表体系。但如果在财务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自然过渡,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失去依据,这也是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有些单位账本上的会计账目是会计人员私自增添、设置的,还有一部分账目没有正确列举在所属的科目之下。这种行为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加大了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记录进行规范的工作难度。
(三)资金管理不够正规,缺乏财务预算能力
资金管理不够正规,缺乏财务预算能力,预算管控工作存在粗、疏、漏、乱等问题,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引发原因需要深入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挖掘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但是,国家拨款的金额有限,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通过预算管理对国家拨款进行有效使用。而就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讲,普遍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力,经常会出现资金使用透明度不足,大量资金流向不够明确,虽然能够编制本单位的资金预算,但是在往往没有进行落实,或者在落实过程中走样,丧失了控制单位资金使用的根本目的。
二、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确保新会计制度的顺利推行,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必要的条件。行政事业单位要聘请财务管理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单位来进行现场讲解,向广大财务管理的基层员工普及新会计制度,让员工领会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要领。同时,还要加大财务管理人员与同行业人员的交流力度,向其他单位借鉴财务管理上的成功经验。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的热情。除了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行政事业单位也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积极表彰工作态度认真的员工,大力宣传爱岗敬业的代表性事迹。
(二)改变会计记账方式
新会计制度是我国财政部结合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所制定的,比旧有的会计制度更加符合未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首先改变会计记账的方式,弥补以往会计记账方式的缺陷,提高会计记账的规范性、科学性与严谨性。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记账要明确记载单位的资产总值、净产值和负债金额,严格按照会计分录记载,协调各项财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
(三)资金管理正规化,提高财务预算能力
为了改善资金管理不够正规,财务预算能力缺失的问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关注重点项目的预算,以点带面;完善预算编制考核评比,以考促效;加大预算编制执行力度,以定促管;进一步促进资金管理的正规化,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加大单位资金使用的透明程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将单位的专项资金与日常开支区分开来,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资金。还要将单位资金的使用状况与财务预算进行对比,分析资金使用状况与财务预算方案出现差异的原因,评估资金使用价值的高低,规范单位资金的使用。
三、结束语
为了适应我国未来的发展形势,我国财政部制定了新的会计制度,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正视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会计记账方式进行调整,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促进资金管理的正规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娅.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达源物业公司奥林d区管理处现有从业人员 人,其中职工有 人。主要担负着奥林d区的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保洁、保安等项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奥林d区管理处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营造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家园
在全市物业系统“优质服务年”创建活动中,奥林d区管理处为切实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加速和谐小区建设进程, 从文体活动入手,多渠道构建文化和谐。
奉献节日文化大餐。为丰富住户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奥林d区管理处成立了秧歌队、合唱团,每逢重要节日,积极组织文体活动,每次都让业主参与其中。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奥林d区管理处配合达源物业公司在奥林中心广场隆重举办了“迎五一、庆奥运 ”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小区业主、达源物业员工组成6个方队整齐就座,1200多人观看了员工与业户的精彩表演。欢声笑语,歌舞联欢,好歌不断,好戏连台,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道丰盛文化大餐,受到了住户们的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开展“树立物业新风尚”活动。 在这次主优质服务年活动中,奥林d区管理处为打造物业服务品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在活动中积极倡导拾金不昧和见义勇为精神,极大提升了员工的思想和社会公德素质,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拾金不昧,层出不穷。先后有三名员工共拣到物款价值9万多元全部交公。其中,奥林保洁队保洁员刘平一人拣到的款物就达8.8万元。
打四张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标准化服务做到位
为全面提升优质服务年水平,奥林d区管理处在物业服务中,从加强基础建设、注重细节管理入手,认真执行公司《综合管理服务标准》、《公共区域清洁卫生标准》、《公共区域秩序维护服务标准》,为更好地实行阳光服务,完善了业主档案,服务区域落实到人头,绘成图表上墙,服务承诺、服务内容上墙公开。为了把日常管理做精做细,使常规服务精益求精,奥林d区管理处严格执行岗位规范,包括形象规范、语言规范、行为规范等,从保安值班每晚几次巡逻到上门维修几分钟内到达,从客服人员接听电话的规范用语到保洁人员卫生清扫的干净程度,都都认真执行标准,让员工有章可循、有制可约,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亲情服务暖到家
我们在优质服务年活动中感到,业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待业主要讲情感,不要讲情绪;要讲奉献,不要讲回报;要扑下身子做服务,不要抬起双手要功劳,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达源物业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为此,奥林管理处组建婚庆服务队,为全方位为业户提供亲情服务,自6月份起,奥林管理处从保洁队和保安队临时抽调10名员工,组建了义务婚庆服务队。该队由,保洁员起早为婚庆业户单元门口进行全面保洁,并在单元门口铺红地毯;保安员帮助婚庆业户燃放鞭炮,疏导婚庆车队,为新婚夫妇送上一束鲜花、一张贺卡。到目前,已为5家业户提供了婚庆服务,他们切实、温馨、细致的服务,进一步融洽了与业户的关系。
延伸服务尽到心
在优质服务年活动中,奥林管理处感到服务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为业主提供最完美的服务作为工作追求,延伸服务时间,延伸服务内容,延伸服务对象,做精做细物业管理工作,得到业主的广泛赞誉。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社卫中心;固定资产衔接问题;账务处理
一、社卫中心固定资产概况
(一)社卫中心固定资产概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按照国家医改规划而设立的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半径、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宗旨,建立集预防保健、全科医疗、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健康教育、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指导为主的 “六位一体”的连续性、综合性、低成本、高效率、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从性质上讲,社卫中心属于收支两条线的具有一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是财务管理乃至单位内部管理的一项重点。而对于社卫中心来说,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固定资产是主要资产。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社卫中心尤为重要。
(二)社卫中心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的政策变化。(1)2012年12月5日,我国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做出了修订,修订后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施行。(2)2012年12月19日,我国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做出了修订,修订后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
2013年1月1日起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同时施行。(3)2012年11月29日,我国财政部印发了第21号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对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等都做出了相关规定,要求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施行。(4)2013年1月10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2号 印发《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该《规定》分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财务报表新旧衔接、其他衔接事项5部分。
社卫中心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就是在上述规章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变得更加规范和有效。本文主要依据2012年12月19日修订、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依据,探讨了社卫中心在新旧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衔接问题的账务处理。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变化
(一)关于固定资产定义的定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定义,即明确了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高于1000元(专用设备的单项价值高于1500元),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相较于旧制度,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即通用设备由500元提高至1000元、专用设备从800元提高到1500元。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调整,即把“房屋和建筑物”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把“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把“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把“其他固定资产”调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1]同时,针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更为详细、确定的分类,更方便社卫中心等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和管理。
(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较于旧制度,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也进行了修订。在新制度中,事业单位除了不需要对档案、文物、图书、动植物等不需要计提折旧之外,其他固定资产均需要计提折旧。此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表现固定资产后续计量情况,而且能够更有效的保证会计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三)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通过对比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以明显的发现,在新制度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是新制度的一大创新。固定资产无论是形成、使用,还是报废,均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进行计量、确认和报告。在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之前,我国事业单位基本都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无法真实而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和变化,不利于单位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状况。
三、在新旧制度衔接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年初“固定资产”要素新旧制度衔接办法。(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
借:存货
贷:固定资产
同时: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借:固定资产 (新入账)
贷:固定资产 (旧账)
同时:借:固定基金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3)新制度未设置“固定基金”科目,但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年初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的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二)新增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1)新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1) 年限平均法:公式一:每年应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公式二:每月应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使用月份。2) 工作量法:公式一: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总工作量;公式二: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2)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3)明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除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档案、动植物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之外的固定资产均需要计提折旧。但是折旧年限却并未做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而且计提折旧时无需考虑净残值。社卫中心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也应依照此规定计提折旧。关于计提折旧,有一点需要注意,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固定资产在折旧全部计提完毕之后,在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不再计提折旧;同时,提前予以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计提折旧。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中引入“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通过对比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难发现,社卫中心的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时,都要将资产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引入,也是新制度的一大创新。社卫中心的资产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均需先通过该科目进行汇集,然后再进行结转。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固定资产减少都需要通过该科目,比如:当社卫中心调出资产时不需通过该科目,而是直接通过“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还可设二级明细科目,用于具体的会计核算。
四、各地社卫中心应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一)社卫中心应建立健全中心内部管理机制,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各地社卫中心应严格参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建立健全社卫中心内部管理机制,尤其是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以及维修、盘点、保管等各个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使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同时,社卫中心还应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二)社卫中心应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规范账务处理程序。目前,我国企业基本都已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很多社卫中心也引进了会计电算化系统。但是很多社卫中心的财务软件都局限于总账、出纳、应收应付等模块,对固定资产的模块相对忽视。对此,笔者建议我国社卫中心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台账、明细账等的电算化处理程序,加强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三)社卫中心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各地社卫中心还应对固定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清查与盘点工作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使用部门参与。凡是发现账实不符或者盘亏盘盈,均要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我国各地社卫中心的医疗器械、医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在其资产总额中占比较大的份额,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底重新修订并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方面的变化较大。因此,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结合“新制度”的相关规定,好有关固定资产衔接的账务处理问题。通过完善账务处理,克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潜在问题与缺陷,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所谓物业管理,就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和相关附属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对它周围的环境和公共秩序进行管理,并且对业主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物业管理不仅能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使其保值增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为促进物业管理发展,对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精神的深入贯彻,国务院下发的《物业管理条例》(2003年6月8日),2007年《物权法》的颁布与完善更是为物业管理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法律依据与保障。但是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物业管理行业体制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发展物业管理行业高素质的管理、技术队伍,培养出能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物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都是新兴事物,所以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办学目标不能得到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但是,在短时间内高职教育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作为本科、专科教育的一种补充,教学方法和形式还是沿用本科、专科教育的模式,不能满足对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培养的要求。
(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
物业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很多知识点又是互相涵盖、交叉的,因此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联系、应用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时,要联系以往学习到的知识点,而多数高职学生在入学前的文化课基础知识比较差,这就会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学习效果不好将会对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再深造”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实际上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培养环境的,学生如果处在一个比较好地“专业”氛围里,经过2~3年的理论学习与实作训练等专业知识的“熏陶”后,结合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工作,一定能够成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
(三)理科性专业课基础知识储备欠积累
物业管理专业是属于文科性质的专业,但实际上却要牵扯到比较多的理、工科方面的知识,除了如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基础性课程外,专业课中还涉及了机械、土建、市政、暖通、电气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习和掌握好涉及到这么多个理科性质的专业知识点,确实有比较的大的难度。而且,老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点时难度比较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为了介绍一种知识而有针对性的开设一门课程,很可能是在某门课程的某些章节涉及到的,在没有学习相应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四)专业课程设置的难度较大
前面提到物业专业学生需要理科性质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心理学、公关等文科类知识,可见该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较杂。师资的配备、培养,实训、实习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备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不能像其他专业那样,只需配备单一学科门类的教师、实验室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每个学科都配备教师,办学成本却会变得过高。
(五)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完全达到要求
在考虑办学成本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情况下,专业课教师就要负责若干课程的教授,有时就会存在有的教师上的课程学科跨度过大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涉猎面以及深度有个较高的要求。另外,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老师应该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去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其动手能力。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满足课堂教学所需的,可是对于物业管理这个新兴事物来说,很多老师没有实际的工作经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的的完成,尤其是实作训练这类实际应用类的课程受影响较大。
(六)专业课学时少
由于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学科门类较多,而且还要考虑有些课程理论学习后的实作练习,这就造成了学时相对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要先补充一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教授和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时,学时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对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注重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设置专业课程。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要遵循“理论+实际”的原则,但更应该侧重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能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其次,课程的设置要考虑“系统性”,各个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应该有好的联系性,逻辑层次明确,以便学生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再次,课程设置应该考虑对学生走向社会后是否有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应该成为今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授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从走入大学校园开始,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在大学这个环境里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这是为了让学生今后在工作中有不断提高和继续深造的“原动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凡是成功的高科技人才都有很强的学习和钻研能力。因此,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一些成功的例子,采用讲座、帮扶、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理科性的课程专业性和系统性强,在学时相对教少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后采用自学的形式对于提高专业技能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理科性专业课程课时少、专业性强还有学生基础知识欠缺,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觉得课程枯燥难懂,学习效果不好,必须尝试其他的教学法,如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景法。情景法是根据课程需要的情景,应用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手段再现课程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很多场景和事物是学生没看到过或者是平时没有留意的,所以可以借助辅助教学设备描绘容易联想到的场景,使学生能够较感性地、直观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
2.兴趣法。兴趣法就是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结合课程相关知识并加以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自学能力,进而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会、学好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平时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但是,使用该方法时应该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点是什么,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兴趣切入点。
3.热点法。热点法是就生活和身边发生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比如,在以往教授房屋维修的相关知识点时,学生总觉得“维修”离自己太远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学生和全国人民一样心系灾区,结合学校和受灾同学家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及时的引入这个热点事件;让学生去考虑地震发生后应该怎么样去鉴别房屋的损坏状况,如何去维修房屋以及具体采用什么方法。通过这个方法使以往学生觉得枯燥、抽象的知识点成为学生喜欢去思考和学习的热点问题,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的全面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社区秩序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协调房屋公共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等共同利益的需要,因此产生了对物业服务、管理和经营的巨大社会需求。为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要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的品质,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人居生活和工作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拉动住房的消费,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促进现代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在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我国社会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应清醒地意识到,与物业管理从业队伍的数量快速增长相比较,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未得到同步提高。所以围绕物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国情的需要
当前我国物业管理的行业本质,是以物业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手段,以准公共为核心产品的商业活动。诚信精致的服务让客户满意是行业的立足之本,精细化的专业管理让物业保持完好、让管理区域处于和谐是行业的核心价值,依托管理区域通过拓展客户需要的各类服务以搞活企业经营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证。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正是围绕了这个核心,统筹兼顾物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达到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物业管理关系的全面协调。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对物管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需要
其一,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人才储备基础比较薄弱,整体的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跟不上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二,目前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自于各个行业,其专业背景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加之缺乏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显露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物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与所在岗位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其三,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客观上需要大量的物管专业人员来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对该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发展的深入研究,才能适应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当前物业服务企业的需要
对于一个物业服务企业的整体水平来说,最直接和最直观的反映是通过一个物业项目的管理服务水平来体现的。而决定物业管理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性的因素之一,是物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大力加强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对物业服务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既是行业和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摆在国家和地方行政、客户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的课题。为了培养与社会、行业和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物管人才,我们势必应重视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要求。
(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是提高物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
由于物管活动的特殊性,管理的专业性以及涉及经营管理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物管从业人员,尤其是兼顾服务、管理、经营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深入学习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具备夯实的物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管理经营能力,才能保证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协调和处理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为客户提供一个质价相符的服务,使物业能够保值增值。因此,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研究,需要从业人员达到从事该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从而有利于扭转该行业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走过了萌芽起步阶段即“要不要搞物业管理”的过程,经历了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怎样搞好物业管理”的过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即“提高物业服务质量”过程。物业管理行业在管理上的专业能力和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因此不断研究该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推动此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全面勾画出科学、清晰的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以做好打造优秀的物管人员的基础性建设工作。
二、物管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研究状况
什么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具有能力品质的广泛性、职业岗位的变异性、技术技能的综合性、个人活动的重要性、继续教育的终生性等主要特征。一个物管专业人员,从开始接手到具体实施物业的服务、管理和经营,既要进行前期策划、资源配置、规章制度建设及物业档案资料承接查验和沟通相关各方关系;又要组织和保障物业管理服务的正常运行,以及妥善、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客户投诉。尤其物业管理是面向客户提供诚信、方便、放心的服务,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用心关怀每一位客户,细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服务理念和专业能力,不但要搞好管理区域内物质环境的建设与维护,搞好人文环境建设与维护亦是十分突出和重要的问题。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物业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应该包括:决策、计划、信息收集、组织、领导激励、沟通协调、控制、创新、依法进行物业管理服务和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物管专业职业能力体系的实施和研究
职业能力是指人为了胜任一个具体的职业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因此,我们把职业能力分成一般的职业能力、专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众所周知,一定的职业能力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物业管理专业也是如此。通过实际调研,就目前在全国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的各大专院校来看,院校类别繁多,有管理类的大专院校、机电类的大专院校、旅游类的大专院校、建筑类的大专院校,还有房地产类的大专院校等。根据各大专院校的自身特点、培养目标和企业的需求,我们确定了物业管理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即管理方向、建筑方向、房地产方向、机电方向等。根据物业管理岗位和岗位群专业化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特点,开发与物业管理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建立面向“现代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能力体系,加速物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科学的专业职业能力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立足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建设和企业的需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并延伸物业管理产业链条和服务范围,建立物业配套服务体系,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对物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研究,探讨了物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能力;同时,为社会提供了一个评定物管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标准。
四、物管专业职业能力体系的构架
通过调研,对物业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岗位群工作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使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物业管理岗位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将会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基本上都是物业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即管理、技术、经营和基本的操作岗位等,工作职能是物业服务第一线,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物业服务的特点是强调基本素质和岗位的具体技能的培养,注重操作能力,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分析该专业的职业能力,搭建物业管理职业岗位技能结构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中保持相对的一个平衡结构,找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合理地配置,构建一个新型的能力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技能与理论、能力与知识为基础,构建物管职业能力结构的新型体系。从物管真实的工作过程和专业岗位的工作分析,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复杂的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并形成岗位技能结构体系(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归纳出物业管理行业职业能力为:整合基本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对企业调研,确定了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物业管理方向、物业建筑方向、房地产方向、物业机电方向等);根据岗位及岗位群专业化管理、技能要求以及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的特点,开发与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相对应的职业能力,建立面向“现代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职业能力体系,加速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五、高职高专物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式
(一)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以服务理念为中心
从全国的物业管理发展来看,深圳的物业管理走在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前沿,并且深圳的物业管理教育和培训也走在了前列,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对深圳和其他省市高职高专院校的物业管理课程设置的调查,笔者认为国内目前大中专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占据较大比例的是以服务理念为中心的培养方式,即注重培养学生与客户交流的技巧,这样做的优势是:物业从业人员以优质的服务取胜,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树立;不足之处是:物业人员不能解决一些技能方面的实际问题,且难以胜任全方位的物业服务工作。
(二)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以技能为中心
上海的物业管理相对深圳来讲起步要晚一点,但是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目前上海的物业管理专业大多数是由部分有理工背景的院校创立的,因而形成了以技能为中心的模式,如上海的高职院校与上海市房地局合作,创立了从事现代智能化楼宇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及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此类人才需要掌握现代建筑、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智能化楼宇设施设备(如空调、给排水、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造与性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就体现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培养模式的优势是:物业从业人员有能力为客户解决部分技术问题,易出实效。但不足的是:物业从业人员难以摆正“管理物业、服务业主”的市场定位,管理、服务和经营理念难以体现,不易胜任战略性的物管工作,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复合型的物管人才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物管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吸取上海、深圳两地好的办学理念,并结合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需求,走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道路。即注重培养管理理念,又具有某方面的专业技能(如建筑方面或机电技术方面等)。要充分发挥各高职高专学院的优势,整合学院的资源,将管理和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型的物业管理人才,如以工科为背景的成都工业学院正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摸索,虽然目前经验还不够成熟,但它代表了今后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从而推动物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