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1

关键词:小儿哮喘;临床护理;健康教育

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病情复杂,迁延难愈,长此以来则会对患者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临床主要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作为主要目的[1],现笔者以60例哮喘患儿为例,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哮喘患儿在我院就诊时,经临床症状、肺部X线片、实验室指标等诊断,与《实用儿科学》[2]中哮喘诊断标准相符;就诊时间2013年1月~2014年8月;男74例,女46例;年龄1~14岁,平均(7.1±1.8)岁;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有效处理。治疗期间谨遵医嘱合理用药,不得随意更换药物和药量。注意小儿饮食情况,避免刺激性食物,讲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避免日常生活中不恰当行为的出现。

1.2.2观察组 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①健康教育形式:入院后,需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通过采取口头讲授、一对一示教、健康宣传册子发放等,待小儿出院前,设立24 h咨询电话,及时接听解决患者疑问。并设置专门随访医护人员上门指导,跟踪随访。②心理宣教:患儿在入院后,因年龄问题多存在恐惧、不安等情绪,出现哭闹不止、不愿配合治疗等现象。因此需要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宣教,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同时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③诱发因素预防措施的健康宣教:病房环境应定时消毒隔离,保持病房内适宜温湿度,定时通风换气,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新鲜。告知家长定期清扫家庭环境,擦拭各物品上灰尘,空调过滤器需定期清洗和更换,室内禁止吸烟,不要养宠物,减少软垫家具、毛绒玩具的暴露,被褥、衣服定时清洗晾晒,杀毒灭菌。其次是饮食教育。日常饮食中需重视会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食物,避免该类食物的摄入。日常饮食中,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食物为主,为患儿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机体必要营养。最后是运动教育。日常生活中通过采取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春天、花粉较多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在公共场所应带上口罩,积极预防哮喘发作。

1.3评价指标[3] 依从性:密切观察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情况,包括是否坚持用药、诱发因素规避、正确使用吸入器、按时复诊等四个方面,若均为是为依从性良好,否则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96.7%(58/60),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率76.7%(46/6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5.1±1.3)d,对照组住院时间(9.2±2.6)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2.3复发次数 两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次数(2.0±0.7)次,对照组复发次数(4.2±1.3)次,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哮喘是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常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对患儿造成严重影响,使下小儿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面对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时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小儿快速康复,降低哮喘发作次数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加强小儿哮喘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能够重视哮喘发作情况。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中,根据患儿及家属特点制定合理的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及时向患儿和家属采取健康教育,对小儿的健康宣教,适当采取形象生动的游戏和连环画册形式等,利于小儿接受。通过小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消除小儿和家属顾虑,可显著提高小儿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使小儿和家长能够掌握疾病相关治疗措施[4-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96.7%较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率76.7%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

总而言之,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促进患儿较快康复,降低哮喘发作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童春晓.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31-132.

[2]龙亚军.小儿哮喘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J].延边医学,2014(19):37-38.

[3]仲雪霞.小儿哮喘护理与健康教育[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60-61.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2

【关键词】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结合

口腔健康教育是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李刚[1]等认为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创作是口腔医学生的基本功之一,是医生对人群促进口腔健康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基层从事口腔卫生保健的医务工作者,注重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我们对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作以下的探索,以寻求更适合预防口腔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 课程改革

我院《口腔预防医学》在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属于考查科目,由于在专升本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少,师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早期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较低。而基层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措施的能力[2]。纯理论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也很难适应岗位需要。自2010年起,我们对口腔预防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实训学时,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力。由原来的理论课30学时,实验实训6学时改变为理论30学时,实验实训24学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8学时的实验实训课时用于社会实践。

2 理论教学

口腔预防医学这门课程内包含了大量的纯理论、政策性内容,还有部分较抽象的提纲性知识。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较差。目前的研究证实,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课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自2010年起,我们在部分章节如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口腔健康调查及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等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余内容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在学期刚开始时,根据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制定提纲,收集信息,分组交流,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教师提问、点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师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了解社会实际,积极寻找和发现切实可行的教学资源。通过研究性学习的锻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锻炼了自学能力,能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

3 实验实训课

由于我国口腔疾病防治工作起步较晚,不仅口腔疾病防治机构不足,人才缺乏,而且人民群众缺乏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成功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必须在执业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我们在实验实训课的开设中以口腔健康能力培养为中心,将实验实训项目分课堂实训项目和社会实践两部分。课堂实训以口腔预防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社会实践侧重于锻炼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1 课堂实训项目主要是口腔健康调查及标准一致性检验、菌斑控制、窝沟封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腔疾病预防方法,为口腔健康教育做必需的准备。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要求掌握的内容。我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实训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侧重于基本技能的训练。

3.2 将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进社区等作为口腔预防医学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的内容包括口腔健康检查、口腔健康咨询、口腔健康教育等。口腔健康检查,有利于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已学的专业知识,并用于临床实践;口腔健康咨询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特别是基层对口腔健康的需要,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口腔健康教育增强了他们的专业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病人”,在相对轻松的情景下锻炼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有助于公共卫生能力的提高。通过几年的连续口腔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我院附属小学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有明显的提高。

3.3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的训练。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平等享有基本口腔卫生保健、实现我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措施。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的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腔健康活动能力,我们自2010年起,在附属小学及其他专业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在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实训课中,我们让同学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对象进行分组讨论,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内容。如指导小学生正确刷牙,龋齿预防;帮助大学生认识智齿,口腔卫生知识竞赛等;在附属医院孕妇学校指导妊娠期及婴幼儿口腔保健等。通过这些口腔健康教育的实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塑造医生形象,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我们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调动同学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人人享有基本口腔卫生保健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刚.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口腔医学生的基本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志,1994,4(2):106-107.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3

【摘要】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为改善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活动,健康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障。本文分析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总结了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城市

1 引言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关心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引导居民积极参加健康教育以及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日益成为社区工作的主要工作。社区医务人员要及时向居民传达预防疾病知识和技能,调动居民健康意识,积极参加相关活动,提高保健能力。经多方调查表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成健身意识。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精神匮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等疾病。

2 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

目前社区、医院、媒体等都在做健康教育,形式各异,内容繁杂,甚至出现了自相矛盾。在不少医院和社区存在的各种健康教育也相互混乱,讲者想起什么讲什么,无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效果不明显。开展社区健康教育需正规化。

1)准备正规化的教材。 既然是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则,就需要准备一套正规化的教材。通过制定教材,可以规范讲课的内容,使讲者有据可依,降低授课的难度,还可以给听课居民提供资料。很早起,就编写了简单的有关常发疾病的健康教育教材,以糖尿病和高血压内容为主。编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疾病的诊断、检测和治疗以及后续的预防都涉及到了。可以让读者容易看懂、容易接受。对于积极听课,按时参加活动的居民应当发放教材,还可以引导居民提前预习,做到听课时有目标,听后可以复习查找,避免听课凑热闹、听完就走毫无收获的状态。

2)注意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社区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但不同于常规的教学。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小区居民,在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上每个人之间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解素质和经验,必须有耐心,能够对患者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讲者不仅仅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为小区健康教育往往是一边讲课,一边给居民患者诊断治病,如果讲者不能及时的对患者作出正确的答复,那么讲课效果就会打折扣,居民就会对讲者失去信任。在进行患者教育的时候,掌握心理学有助于提升大家的吸引力,懂得倾听患者的声音,并且指导如何移情。讲者要摆正心态,医生是治病救人,健康教育时讲解疾病的预防,不要利用讲课使自己成为医药企业的促销员和宣传员。

健康教育讲课是与患者的交流,交流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更好得思考自己要讲的内容,如何选用合适恰当的语言表达,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听众理解所讲的内容,这些都必须通过实践经验探索。因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小区居民,在讲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把专业知识换成通俗化的语言,多用类比,多举例子,让听众理解并且生动;二、用平和的语气平和的心态,避免命令的口气讲解。这些都如同日常生活交流,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给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感觉;三、放慢语速,遇到重点内容要重复加以强调。讲者讲解是一门艺术,好的交流方式可以提高听众的收益率,好的讲解方式仿佛制作艺术品,进行细细的琢磨体会。

健康教育贵在坚持、用心,用心才能达到目的,用心才能持续进行。健康教育时一个难点,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制定正规化的教材、培养优秀的专业的讲者,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 健康教育的作用

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医务人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促进与社区居民的沟通。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4

近年来,我国的健康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健康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方面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已不再单独开设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健康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育内容方式,我国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生理卫生基础知识、安全、环境教育等方面,而关于心理、家庭、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则比较少。此外,很多教师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教学中很少花费时间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中学生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犯罪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中生的质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方法

1.坚持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现实生活的原则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必要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在渗透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安排,不能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紧扣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健康教育扩展。同时,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传统的健康教育成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与生活实际偏离,学生无法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既要紧扣教材内容,也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在讲解“水”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将水的组成、分类、功能等方面依据教材中所说对学生进行讲解,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再进一步说明水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缺水的危害性,鼓励学生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水,促进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PPT讲解、事例分析等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将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份食谱,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必要的知识,也使他们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5

[关键词] 羊水栓塞;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a)-0121-02

Clinic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d long-term life of utocia maternal

LI Chun-li

People's Hospital of Shilin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Shilin 652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d long-term life of utocia maternal. Methods Utocia maternal were col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Then the cases of amniotic fluid embolism,stress status and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were observed. Results 2 cases of amniotic fluid embolism,HAMA score,blood glucose level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control group;The serum insulin level,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score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nd improve the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mniotic fluid embolism;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羊水栓塞是产科非常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达70%~80%,在临床工作中以预防栓塞的发生为主要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后羊水栓塞的发生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前瞻性研究的对象。入选标准:①初产妇;②定期至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符合顺产分娩的指征;③取得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经产妇;②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分娩后未能随访者;④未取得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者。采用随机法将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50例产妇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照组50例产妇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年龄、孕周、全身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产前进行定期产检和产褥期健康知识培训,产后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应用护理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情绪和心理疏导;同时耐心倾听产妇的倾诉,鼓励患者主动与医疗工作者交流,打消产妇对于分娩意外的不必要担心及疑虑。②健康教育:通过健康讲座的方式向患者讲解顺产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在分娩前、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均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3.1 羊水栓塞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例数。

1.3.2 应激相关指标 分娩后3 d时,采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血糖水平和胰高血糖素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NRS疼痛量表评价患者的负面情绪;采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价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娩后3 d时,观察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例数、血糖水平、HAMA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表1)。

3 讨论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期并发症[1]。羊水主要经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循环[2]。胎膜破裂引起的胎膜与宫颈壁分离使血管损伤、宫腔内压力过高引起的宫缩过强和强直收缩以及宫颈裂伤、前置胎盘、胎盘剥离、子宫破裂、剖宫产术引起的子宫出现开放的血管均会导致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诱发羊水栓塞[3-4]。

该病发病率为1∶5000~1∶8000、产妇死亡率为70%~80%[2]。县级医院一般不具备高难度的抢救技术,为保住患者的生命必须采用宫腔填塞术、子宫全切术等有创的抢救措施,会造成软产道损伤、降低生存质量[5]。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处理该类疾病仍以预防栓塞的发生为主要目的[6]。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产妇在顺产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措施会影响羊水栓塞的发生[7]。如果产妇能够在顺产过程中保持平稳心态、正确进行宫缩,能够减少解剖结构损伤的机会,进而减少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可能[8]。

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顺产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产后羊水栓塞的发生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由结果可知,观察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例数、血糖水平、HAMA评分、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胰高血糖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君芝,曹丹凤,崔向燕.心理干预在改善产妇焦虑和疼痛程度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134-135.

[2] 余伟霞,赵静静.羊水栓塞产妇12例临床抢救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29-130.

[3] 潘明香,马风兰,黄慧英.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8B):47-48.

[4] 吴命坤,孟亚丽,张红真.临床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8):101-102.

[5] 张晓波,李彦春,李然.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7):281-282.

[6] 云美荣.1例分娩后羊水栓塞抢救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18.

[7] 刘芳,刘燕儒.羊水栓塞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6):864-869.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范文6

1.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大多数公共体育课教师及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相对肤浅、片面,导致健康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沦为配角,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一些教师和学生所理解的健康主要是指自身的身体状态,没有将体育、健康、体质三者的关系搞清楚,体育健康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造成公共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

2.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公共体育课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然而在高职公共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一些教师往往不太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当下高职学生基本都是“90后”,而且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境大多比较优越,可以说是“温室里的花朵”,其成长之路较为平坦。这会导致他们的身心承受能力较弱,稍有风浪便不知所措。

3.健康教育内容的缺失

目前,高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技能。体育健康、科学健身与方法、运动损伤处理等健康教育内容虽然也会在高职公共体育的理论课上稍有提及,但远远不够,教师所讲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的主题不够深入。此外,关于学生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指导更是少见,或者直接被划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部门。

4.健康评价机制不科学

目前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存在许多局限性,不能做出动态评价,而且只注重评价结果。它只能对学生所掌握的运动技术做出是否达标的评判,无法正确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健康状况,导致学生虽然完成了达标任务,但身心健康状况却无从考查。

二、高职公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时代,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高职公共体育课教学不但要注重竞技体育,更要注重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先进理念,真正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以此推出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

2.明确公共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

作为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公共体育课,应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制订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3.构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高职公共体育教学课程应以加强健康教育为根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使课程变得更科学、多元、高效。在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时,应该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效向学生讲解运动健康的体育理念,努力寻找能够增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其应该包括健康理论、体育理论、体育锻炼卫生、体育锻炼、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等方面的诸多内容。

4.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端正学生的态度,改善学生的不良运动习惯和方式。为此,结合当前高职公共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比较薄弱的现实,制定出一套科学、高效、可行的教育方针和评价体系,对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很有必要。而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既要看学生体育技能的达标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方面是否健康,以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和健康观念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低下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息息相关。健康教育应引起公共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应将体育技能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