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1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创新化建设,然而很多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是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忽视了业务流程的再造及重组方面的管理创新。因此,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企业不得不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信息化概述及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传输,最大程度的加快信息的传递效率和传递速度,确保企业的重要资源信息能够及时保存并得到充分利用,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系统、全面、有效的信息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合理的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及时为企业保存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建立区域网,可使各个部门之间快速建立衔接,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快企业资金的运转速度,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
2.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将企业的原始信息数据存入到计算机中,一系列相关操作流程都由计算机智能化完成,一方面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3.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加强社会化信息的流动。
4.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对信息资源数据的结构及出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与人工操作相比,信息化模式更能够降低错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信息管理手段中,会频繁出现一系列问题,企业信息管理环节中,不易发现这些问题,即便察觉到也不能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后,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操作流程,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之能够及时的解决和应对各种问题。企业可利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对生产控制系统进行创新和改造,提高企业的工艺水平和技术革新。与此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还能巩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各部分、各环节的管理革新。最后,开展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电子商务技术,建立电子商务操作平台,建立和完善销售管理体系和运输管理体系,带动企业供应链的发展和改造,完成企业创新管理目标。
三、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建设的有效方法
1.加强企业各层级部门人员的参与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想实现管理水平的创新,首先必须保证各层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管理环节中发挥着领先作用,领导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忽视,会导致企业信息化宣传、计划及布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同时,企业管理层面的人员必须对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分工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各职能部门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和业务流程。因此,必须得到领导的决策和认可、管理层级的积极拉动、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2.切实处理企业相关的现实问题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及时处理企业现实问题,进而突出实际效果。首先要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分阶段进行,针对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其次,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营销战略、产品质量、采购环节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必须重点关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这些环节中,避免出现错误和漏洞,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拓展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着重强调企业的生产及研发技术、产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几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推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综合水平。
3.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
当今,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管理基础不稳固,经营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思想上,经营方向不明确,管理方式单一化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必须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以企业的管理创新为发展根本
企业的企业的信息化也是另一种角度的高度专业化,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企业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在选择咨询公司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资质水平和业务经验,确保能够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及流动不合理、人员能力得不到发挥等问题。当然,在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发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避免出现以厂商为主导的盲目跟风现象,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给供应厂商,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分工与合作项目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项相对复杂而繁琐的系统项目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各环节的积极配合,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采用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将二者有效的串联起来,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人类社会中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当前,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到企业管理决策的始终。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信息化,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对其深化发展极为不利。而电力企业高端技术密集,企业对信息的运用能力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许多电力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扩大企业的存活、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化改革的严峻形势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1 电力企业信息化涵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就是电力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创新和电子商务运营的电子化。电力企业信息化由4个部分组成:
(1)电力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电力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其中包括信息的采集、档案的采集、文档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2)电力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其中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以及数据管理等;(3)电力企业营销流程信息化,其中涵盖了销售、采购、库存等业务流程;(4)电力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状况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煤炭企业 信息化 管理
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大力倡导精细化管理。在迈向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如何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流程的部分或者所有环节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从而起到提高企业生产力、优化企业管理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等作用。具体来看,企业的信息化从企业的运营环节上可以一般分为生产环节信息化、内部管理信息化、产品营销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等多个组成部分。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其信息化的内涵也会因为其特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与一般的企业相比,煤炭企业生产方式特殊、组织机构复杂、职能部门类别多样、员工数量偏多,从而使得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更加复杂且重要。对于煤炭企业来讲,信息化具有其特殊重要的含义。首先,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强调过程管理。煤炭企业的生产性质要求对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其信息化强调了对于各个过程中的信息流进行高效准确的分析和使用。其次,煤炭企业的信息化表现为煤矿开采系统、产品输送系统、市场销售系统和配套辅助系统等多个特征迥异的子系统的高度协调和统一。对于传统粗放式发展的煤炭企业来说,信息化是煤炭企业走向精细化管理和节约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进展
为了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国有煤炭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不小进步。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煤矿开采加工、运输和销售、企业组织管理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多数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网络,在生产环节运用较多的是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流通环节使用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在销售环节使用了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管理环节使用了OA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会系统以及企业网站等多种形式的现代信息技术。
(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尽管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产生了充分的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配置和使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许多国有煤炭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总体不够,使得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配置不足,难以有效的利用和发挥现有信息技术的功能。第二,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煤炭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来配置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人员。这种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企业在少数经营环节上对信息流的处理和使用需求。但是,这种区块化明显的信息技术系统模式,并没有考虑到集团企业层面上对于技术的整体使用需求。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都相互封闭,并没有形成一个开放和共享的体系。第三,国有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滞后。对于多数国有煤炭企业来说,目前普遍只有财务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集团统一的信息化管理,而生产经营中的其他职能部门对于信息的管理仍然是割裂的。此外,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缺乏足够的衔接,企业核心决策层难以集中高效地综合利用各个部门信息,从而不能带来集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原则
我国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过程需要一定的原则约束。具体来看,第一,可行性原则。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首先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在企业资源层面的可行性。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金和人力方面的大量资源配置。因此,在规划信息系统构建方案时,应该做出科学的阶段性目标和可行性评估。第二,一致性原则。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首先应该确保同企业的中长期目标保持一致。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复杂,应该保证其在企业的既定发展目标下完成,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其次应该确保不同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一致,避免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不兼容和冲突造成的资源损耗。
四、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首先,应该合理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和细分目标,同时规划各类目标下的具体工作范围。一方面,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规划,要以煤炭企业的集团发展目标为指引,以此为基础,充分考虑煤炭生产、销售和企业管理等多个维度上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保证各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兼容性。另一方面,在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目标下,应该确定具体的信息化工作范围规划。应该梳理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煤炭运输、供应链管理等不同环节的业务现状及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具体需求,从而为不同的职能部门定制对应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其次,国有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应该着重整合四类关键的信息技术系统。第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信息技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安全信息的实时监控、对安全生产作业的调度指挥以及对安全生产绩效的综合考评。第二是生产供销信息技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充分掌握供应商信息、实现供应链的无缝连接,进而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第三是物资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物流和库存的优化管理,降低存货成本,控制物资供应风险。第四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集中整合,优化企业薪酬结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
一、前言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现代设备管理中,就可以做到采集和处理过程数据;实时监控、诊断系统过程;共享设备信息等,使得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对于实现高效、准确的工作目标,使设备管理工作迈向现代化,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特点
设备现代化管理造成企业仅靠人工、按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进行设备信息化管理,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于已经变得不可能。企业设备现代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体积、产能和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2)设备以生产线、装置、系统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类型的设备以及大数量的设备。
(3)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率、反应速度等大大提高,从而使其生产效率和效能显著提高。
(4)设备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越来越好、其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也越来越高,运行性能大幅提升。
(5)随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电子技术水平高速发展,对设备运行方式和运行效能产生巨大影响。
(6)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不但可以确保生产线、装置和系统的自动、顺序运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产量、安全、包装进行自动控制,还能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安全运行,保证人员、环境安全。
三、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
(1)在现代大中型企业中,设备投资比例越来越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60%~70%,成为企业建设投资的主要支出项目。
(2)随着设备技术含量的大幅提升和设备种类的大幅增加,除了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外,每年还要投入大批维修预算费用,用于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支出。
(3)由于现代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率、反应速度等大大提高,如果设备维修保障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故障停机就会造成生产中断,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现代设备往往在高速、高负荷、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设备承受的应力大,设备的磨损、腐蚀速度也大大增加。一旦故障处理不及时,引发事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恶性后果的发生。
(5)由于现代设备的技术含量很高,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无法解决现代设备的技术问题,因而需要对设备进行社会化管理和维修。
随着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决定了企业领导必需在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以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多个行业实施经验的设备管理软件实施方会参与到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但由于以下主要因素的存在而会极大地影响到设备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实施质量,希望在企业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企业方领导的高度关注。
(1)在企业进行设备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企业领导较重视但投入精力和时间很少,一般用户不愿因信息化建设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设备管理录入工作而热情不高、参与度不足的情况。进而由于企业方的需求表达不清、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不能满足要求而造成项目实施双方的不满,给项目实施带来巨大的风险。
(2)把信息化建设当成实施方交钥匙工程,实施过程完全成了实施方的事情,企业用户只等着拿到一个自认为可以到手就可以使用的简单系统。殊不知,这样提交的系统根本就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也不能适应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
(3)企业用户通常的想法是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实施方,后续系统功能只需要实施方按他们说的做法去开发就行了。这说明企业领导和用户没有树立正确的系统实施观念,没有把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想成是他们管理水平的提高过程,也是培训、讨论、业务流程改进等过程。从而浪费了时间和获取知识资源的机会。
(4)企业各设备管理部门一般都会从自己部门的业务需求出发,从自己当前最迫切解决的业务需求出发,购买和实施解决某一方面业务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然后把这些系统限制在本部门内部使用,从而人为造成许多的信息孤岛,为以后的系统整合、各部门业务重组埋下重重障碍,成为设备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助力。
(5)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往往会由于企业方对项目实施方法的理解不透、实施方的引导和培训不足等原因,在信息化系统整体功能设计方面,没有以端到端的业务设计需求思想为指导,没有从部门内业务集成与协同、部门间业务集成与协同、同一部门不同地点间的业务集成与协同出发,而仅从本部门各种业务需求本身思考,设计出互不关联、处处存在断点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最终影响信息化的实施质量和用户的认可度。
(6)在企业实施设备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企业及实施方因各种原因把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派到项目组中参与项目实施工作,人为的给项目的成功实施带来巨大风险。
(7)在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方往往应用户的强烈要求或者是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电子化开发,而没有从设备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出更好的系统功能。
在企业进行设备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每一个都会给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都是需要引起项目实施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的,并要在自己企业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力以避免。
五、企业在设备信息化过程中的需求分析
许多企业通过不断的参观、学习、思考等过程积累,开始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在进行新的设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始不再盲从项目实施方的培训与引导,具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性和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新的需求。
(1)企业方已不仅限于深入挖掘和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功能,开始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发展要求和设备管理理论的指引,要求实施方提供更多适应多种业务的新功能。
(2)企业方除了使用实施方所介绍的功能外,已经开始针对企业某一方面的业务需求,结合企业领导的最新管理思路和最新设备管理理论指导,提出对某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要求分阶段、有重点的解决企业设备管理业务难点,为企业总体生产经常目标服务。
(3)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领导不能仅关注设备维修保养某一方面的业务需求,要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出发,关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各业务阶段需求,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最大效益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4)企业方希望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引进和吸收项目实施方在各个行业的成功实施经验与专业知识,同时结合实施方可能带来的最新设备管理理论讲解,将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企业就希望通过某个适合的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把这些孤立的系统进行整合,最终解决用户在多个系统中多次重复操作,信息还不能充分共享的问题。
(6)企业领导希望通过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实施,不但能够方便企业各级用户的日常业务操作,还能为企业KPI业务指__标的数据来源提供依据,从而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最终为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服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信息一体化 发电企业
0 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所处的市场、经济和金融环境瞬息万变,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倾向于以集团战略为主导,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以内部控制建设为主线的,集权化管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集团化的管理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发电企业的行业特点适合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既存在着一些先天条件的制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要做好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突破这些限制条件,改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长期坚持,以最终完成全面、系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1 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1 生产和物流管理容易计划,易于进行信息一体化建设
发电企业不管是水电、火电企业还是其他的发电企业,与其他加工制造企业相比,生产作业集中,机械化作业程度高。整个产供销过程,供应链短,材料采购比较单一,无中间产品,无产成品库存,没有伴随着庞杂的物流系统。生产和物流管理容易计划,易于进行信息一体化建设。
1.2 坏账风险小,资金回流顺畅,易于通过资金流对企业进行管控
发电企业客户单一,只是电网公司,一般电费回收期不会超过30天,坏账风险小,现金回流顺畅。相应的在采购环节,付款也比较及时,不像施工企业,拖欠货款的时间较长,也不像商业企业,有固定的几个月的信用期。企业的成本费用,除了折旧外,也基本上都伴随着现金流。所以通过控制现金流,就能比较容易的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1.3 存在经营管理地与生产所在地分离的现象,搞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效益性
发电企业一般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尤其是水电,多在偏远的山区。而企业的决策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一般设在交通、信息比较通畅的地方。传统的纸质资料的信息传递方式办公,既没有效率也没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集成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财务及其他相关业务一个平台办公,具有较好的效益性。
2 发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的制约
国外许多大企业实行的多是事业部制,或是总分公司体制,组织结构基本与我国的商业银行类似。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体制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和大企业有很大区别。国外企业虽然规模庞大,但是管理权高度集中,为企业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的集中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提供了体制基础。而集团公司内企业是多级法人制,有几百家子公司、孙公司,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法人治理结构,许多重大的决策都需要经过各自的董事会或股东会,这给财务的集中管理和资金的合理调配,在时间性和可行性上带来了难度。因而,在市场经济和法制化的前提下,集团型公司的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体制障碍。
2.2 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
目前集团公司系统内,好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仅限于企业的财务部门内部,并只具有会计核算的功能,企业的预算、资金及报表信息管理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离财务信息管理一体化模式还相差甚远。这种财务管理依然是事后管理,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的作用。随着集团公司业务不断的扩张,各下属企业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多,经营范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样仅靠一个月一次的合并报表,财务信息披露显得有些迟缓。加上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障碍,也使集团不能及时对各下属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集团下属各公司财务核算系统,基本都是一个公司一套账,很难穿透式查询各个成员单位的账,这样使得集团公司也不能及时掌握各公司的账务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3 如何做好发电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1 加强集团公司的控制能力
应加强集团公司的管控力,避免在管理过程中,集团公司与各分、子公司之间的协同障碍,减少集团公司许多不受控或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发挥财务公司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的作用,更好的监控所属公司的现金流,实现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由被动的事后监督、考核转向主动的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实现集团“一套账”管理模式,实现汇总报表自动形成,合并报表大部分自动生成。将集团各分、子公司的信息化系统统一规划,实现集团公司财务集中核算业务的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深化财务的核算功能,把集团公司的主要财务政策统一固化在系统中,实现财务政策的完整统一。
3.2 做好信息集成,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要彻底打破以会计核算为主,只局限于财务部门内部的模式,要实现财务和相关业务一体化,将包括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行政管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高度一致性。实现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动态结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集成,不是简单的信息共享。要围绕业务来组织数据,建立信息系统,数据的生成要延伸到业务部门,在处理业务的同时通过与会计核算体系对接的方式直接产生财务数据,从而实现更多的动态互动,最终做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减少各个部门之间重复提供或生成同一数据而带来的低效率和资源浪费。
3.3 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财务及相关业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业务系统都是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担负着及时、准确提供管理信息的重任。这不仅仅对财务人员,也对每一个参与经营管理的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要建立一套与财务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的培养,提升员工的一体化管理理念,提高相关的业务素质,使其尽快掌握系统操作技能,主动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
4 结束语
集团公司系统内正在试行的一体化系统是基于Oracle EBS套件的基础,结合集团公司前期调研与实施成果,经过二次开发得出的。目前,系统尚处在初级的应用阶段,没有把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行政管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整合在一起,做到业务流、资金流、物流的全面统一和整合;也没有实现企业间系统的集成。所以信息化建设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多恩.迎接旋风:SAP世界初学者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黄素英,王周敬.面向对象框架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6).
[3]敖鸿.关于推进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讨.中国总会计师,2010.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范文6
【关键词】 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现状
近年来煤炭企业通过整合、重组,规模不断扩大,下属企业增加较快,地理位置跨区域增加,集团对各地分、子公司经营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强。现有信息化系统已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存在财务软件与本单位信息资源应用与管理不能衔接,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能和企业内部管理改革同步进行,企业对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不能及时有效地管理控制。为了统一规范,使整个企业的运营管理高效运行,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下,建立应用软件系统统一平台。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对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落实和又好又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目前,煤炭企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改善是解决许多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客观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制定上下不一,预算管控难以到位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尚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及相配套的软件支持,整体的预算管理还处于简单化的方式。
1.集团同下属企业的预算认识不同。集团关心和需要控制的投资项目和财务数据同下属企业是不同的,作为某个具体的下属企业常常出于局部管理的需要,建立的预算管理数据难以被集团所使用,因此集团预算体系的建立必须是在从上而下层层分解和逐步细化的基础上。
2.集团监管力度及时效性不足。集团难以及时掌握各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资产监管模式或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集团预算体系下,事前缺乏计划性和预算编制,事中缺乏实时监控,事后审计监督也难免有走过场的问题,这将给集团财务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3.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调查表明,目前条件下,集团各下属企业财务人员由于受到内部控制、部门利益和业务能力等的局限,常会造成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掩盖了下属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二)数据归集时效性差,实时监控无法实现
煤炭企业现在应用的财务软件大部分为C/S架构,运行模式是每增加一个核算单位,就需要安装一套财务软件,各会计主体使用自己独立的服务器,数据分散,安全系数低,而且煤炭企业受自然环境制约,位置相对分散,C/S架构软件对财务信息的汇总核算、分析等工作,无法做到给领导层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而财务的实时临近、远程查询更无法实现。
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看,如何将所有下属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集中管理,为业务执行者、管理控制者、战略决策者提供协同办公的平台,也是当前煤炭企业应用软件无法实现的。
(三)重复建设联动性差,缺乏规划自成体系
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技术上的盲目性与建设中的短视行为并存,企业各单位和部门自行建设、小网林立互不联通。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直接流入到财务软件中使用,即各系统间不能实现无缝链接,业务处理核算过程延缓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出现不同部门采集的同类数据存在差距的问题。随着集团企业管理级别的提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使局域网向广域网方向转化,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创造价值,是困扰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四)重投轻用资源闲置,重有轻管安全堪忧
目前,许多企业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改变,已建成的网络使用效率低下。一些单位的领导仍然习惯于白纸黑字发公文、签意见,系统计算机往往当打印机使用。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综合处理数据尚需时日。
安全性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经费,如果财务管理发展到通过Internet实现多种远程处理和支持电子商务,这必然要求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开放与数据共享,从而增加了安全控制的难度,信息安全、资金安全都将成为控制的焦点。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
高起点规划,以实现集团化管理和协同财务为核心目标,积极稳妥推进,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集团管理水平,支持集团的持续增长,统一应用平台,集中信息资源,协同业务运作,强化控制风险,数据高度集中、确保数据安全、优化流程制度、实现集团管控,实现信息透明化、流程可视化、动作标准化、核算规范化。
(一)建立财务网络化系统
引入成熟的B/S架构财务软件,整个企业只需安装一套系统(总部建立子、分公司账套),下属子、分公司(客户端)只用IE浏览器即可登录本单位账套使用,无需安装该软件。集团企业可以做到实时透视及监控下属单位的经营成果,参与到各单位具体的核算流程,实时掌握经营过程中重大事项发生,适合煤炭企业跨地域发展和移动应用的实际需求,支持集团报表数据实时的编制、审核、汇总、合并,还能在授权的条件下实现内部交易核对、跨单位审核记账。
通过建立使用财务网络化,企业可轻松实现集中式财务管理,对所有下属公司、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操控全局,达到实时监控甚至事前控制,财务管理由静态走向动态,集团能够及时对取得的财务信息实时监控财务状况以规避高速度运营产生的巨大风险。同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系统突破了异地机构的财务管理的空间局限,降低了高昂的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使企业从集团总部走向企业全部,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外部。
(二)强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水平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不断扩大实际应用范围,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它把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无疑对各层级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有效避免信息孤立,加快业务流程的时效
通过使用网络化财务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企业各部门每一项经济业务,并从各部门直接采集所需数据,不仅缩短了会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协同,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彼此共享,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改变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有效解决信息孤立问题,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
(四)明确各级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任务
1.加强组织管理。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紧贴财务管理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在网络建设和运行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据技术标准规范使用和运行各自的业务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