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测温;流水段;浇筑

某工程在地基工程中,主要采用了筏形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施工,我们对筏形基础施工的底板进行测量,得到以下数据:该底板的东西方向长度为225.9m,南北宽度为111.65m,厚度为700mm,我们将其定义为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在该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对需浇筑混凝土的承台进行相应的测量,其厚度分别为1400mm,1700mm,1900mm,3600mm,4600mm等,据计算,该工程的底板面积为25000m2。该工程在春节前已完成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其用量为33000m3。

1 施工重点及难点

(1)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底板面积较大,承台处有些位置的截面尺寸也较大,为18*13.5m,我们需对其浇筑混凝土的厚度为4m,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人员加大了难度。

(2)由于该工程的施工是在冬季,施工人员不仅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内部温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3)在对本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场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多大型机械设备不能运往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只能够依靠地泵,这就给施工加大了难度。

(4)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流水段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是由于该工程位于市区,来往车辆较多,直接影响到监控人员对施工的管理,也就不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与施工质量。

2 施工组织管理

2.1 流水段划分

我们对该该工程的整体设计进行全面分析,按照其流水段将底板分为东西两个施工区域,其中东区有7个施工段,而西区主要有8个施工段,如图1。

2.2 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由于该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量相对比较大,所以若是浇筑混凝土,其凝固时间也就相对比较长,因此,我们对这两点进行综合考虑,要求混凝土的搅拌站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求企业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的标准,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拥有一套完善的生产质量体系,其产量不得少于3000m3/d。

(2)要求搅拌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不得超过20km,并且需要租用更多的车辆进行混凝土的运输。另外,要求车辆将混凝土运往施工现场的时间不得超过2h。

(3)我们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研究,要求混凝土搅拌后的质量与选用的材料、设计的混凝土的参数保持一致。同时,搅拌站应该按照施工单位给出的相关数据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质量与稳定性。

2.3 施工机械管理

由于该工程的混凝土工程量相对比较大,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汽车泵为主要浇筑工具,并准备2台以上的地泵进行配合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我们要求一台地泵的浇筑速度为20~35m3/h之间,而汽车泵的浇筑速度应该定为50~60m3/h之间;要求平均每小时浇筑混凝土应达到100m3,并对有些单流水段的浇筑时间控制在30h左右。

2.3.1 机械及车辆数量计算

按100m3/h的浇筑需要,混凝土往返运距为40km搅拌运输车数量,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搅拌运输车的数量为:n

(1)地泵所需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N=Q1/V×(L/S+Tt)=(30/15)×(40/15+0.3)=6(辆)

(2)汽车泵所需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N=Q1/V×(L/S+Tt)=(55/15)×(40/15+0.3)=l1(辆)。

式中:N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数;Q1为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V为每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L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运距(km);S为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Tt为每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

实际施工时,为每台输送地泵配备6辆搅拌运输车,汽车泵配备1l辆搅拌运输车,总搅拌运输车共计6×2+11=23(辆),则总配备搅拌运输车辆数为N总=23+3=26(辆),其中3辆为备用。

2.3.2 泵车、泵管布置

(1)泵车布置。

在施工现场北侧安排3台地泵,东侧安排l台地泵,西侧安排1台临时地泵;其中1,2,5号地泵主要负责西区混凝土浇筑,3,4号地泵主要负责东区混凝土浇筑。

(2)泵管布置。

泵管布置原贝n为满足工程要求;便于混凝土浇筑和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2.3.3 人员组织安排

首先在对底板工程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每一个流水段都应该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从而保证车辆较快的运输,已达到施工所需。其次在搅拌站与施工现场中,分别安排两名人员,设计较快的路线进行混凝土的运输,防止压车,不利于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再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安排两名司机进行地泵的操作,保证施工现场的各个施工区域有相应的罐车。最后,应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对泵管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泵管的施工进行合理的检测,以免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3 主要施工措施

3.1 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整体性要求高,每个流水段须连续浇筑。施工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实,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

(1)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400mm,0.7m厚混凝土分为2层施工,1.40~1.90m厚混凝土分为5层施工。3.60,4.60m厚混凝土分为8~12层施工。

(2)为避免混凝土向一侧流动导致钢筋水平推力过大而产生位移,混凝土浇筑时下料部位应距已浇筑混凝土6m以上,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有向两侧流动的空间。

3.2 浇筑过程中要求

承台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的泵管末端设置长度约3m软管,用入工向泵管两侧拖动。独立承台混凝土先分层浇筑到板底设计标高,适当间歇,在混凝土初凝前继续分层浇筑上部混凝土。

振捣采用直径70mm和50mm振动棒,插入式振动器作用半径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即小于500mm;各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准,振捣时应避免碰触钢筋。

4 结语

本工程由于工程量浩大,采用的是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施工结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需要对施工进行三个阶段的管理:首先在施工之前,需要合理的安排人员以及机械设备,为底板基础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并且要求一边浇筑一边振捣,而且在振捣中必须要求其振捣均匀;最后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养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施工,如果发现问题,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分析之后,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林的完成,并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各区、县人民法院、各铁路运输法院;各区、县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为了维护我市房地产经济秩序,规范房地产执行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市有关规定,现就执行案件中涉及房地产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人民法院对房屋、土地裁定查封或进行实体处分前,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查清该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和他项权利的情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人民法院可以派员、发函查询。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工作,在接到来函后10个工作日内,将协助查询的结果书面函复要求查询的人民法院。

    二、人民法院办理协助执行事宜的,应当先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办公室办理受理手续。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工作,统一由办公室登记受理,再转有关部门办理。

    三、房屋、土地权属的确认,以房屋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和他项权利人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登记,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权属证明为准。

    预售商品房,以房地产主管部门的预售登记为准。

    四、人民法院在查封、解封和处分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时,应当遵循房地合一的原则。

    五、人民法院对房屋、土地进行查封时,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和裁定书或生效的法律文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应当载明被查封房屋、土地的权利人、权证号、坐落、部位、面积等。

    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介绍信、执行公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

    六、两家以上人民法院对同一标的房地产进行查封的,以最先送达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法律文书为准,办理相关事宜。

    七、人民法院对于案件执行完毕或不需要执行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未予执行的房屋、土地解除查封。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采取控制性措施的,可以按第四条规定实行备案查封:

    1.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

    2.对所有权、使用权有争议的房屋土地;

    3.权利人尚未申请办理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的房屋、土地;

    4.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完成确权的房屋、土地;

    5.其他情形。

    备案查封期间,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上述房屋、土地可以确权,但不得办理转移、变更、抵押登记手续。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确权或处理上述房屋、土地后,应当及时函告人民法院。对确权后所有权、使用权不属于被执行人所有的房屋、土地,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备案查封。

    九、人民法院对已经依法抵押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未交足土地出让金的土地使用权或者预售商品房进行处分时,应当与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处分。

    十、人民法院变价执行房屋、土地时,应当委托具有房地产价格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涉及地价款、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土地的有关费用的评估结果,应当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确认。

    涉案房地产的价格评估包括: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的买卖、交换、赠与、析产、继承、拍卖、以房地产抵债,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租赁,房屋装修或改造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一、人民法院以拍卖方式处分房屋、土地时,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拍卖机构应当对人民法院确定的拍卖底价保密。

    十二、人民法院以变卖方式处分房屋、土地时,应当委托具有房地产经纪机构资质的经纪机构进行变卖,经纪机构应当对人民法院确定的交易底价保密。

    十三、经人民法院准许,由被执行人自行变卖的房屋、土地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变卖前,书面通知房地产主管部门,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控制变卖价款。

    十四、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被执行人补办有关手续,并补交税费及罚款后,人民法院可以处分。

    十五、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人民法院执行裁定和生效的其他法律文书,办理房地产相关手续时,如一方当事人拒绝配合,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仍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办理相关手续。

    十六、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生效的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办理房地产权属转移登记时,被执行人应当交回房地权属证书;拒不交回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注销其证书,并办理新的房地产权属证书。

    十七、人民法院办理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的,参照本意见执行。

    十八、已被人民法院采取查封等控制性措施的房屋、土地,被执行人隐瞒真实情况,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人民法院的查封、转移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后,仍办理抵押、租赁、转让等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其行为无效,并可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相应的法律责任。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人民法院的裁定撤销不合法的抵押、租赁、转让等登记,并注销所颁发的证件。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的基本训练,突出特点是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又具有土地科学与管理领域专业技术才能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具有突出的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技术专长,同时具备遥感和GIS技术等现代专业技术特长。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土地作为资产在投资领域乃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均需要从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和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论文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逻辑关系;整合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是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二级学科。经过十几年的办学探索和实践,工程管理专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全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00多所,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工类院校、矿业类院校、电力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等,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工程建设事业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在国家教育部和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基本统一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但各院校在办学的实践中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建设行业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本院的办学条件及学科优势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理念、风格和特色。这使得各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有较大的差别,尤其是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而管理类课程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构成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管理类课程体系尚处在完善和探索之中,本文对管理类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整合进行了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院从1999年开始招收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办学历史。这期间,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等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完善,但相对于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还存在着差距。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管理类课程的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不稳定性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根据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以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在专业方向上,共设工程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二个方向。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平台课程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掌握。专业方向课程仅为主修该方向的学生掌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平台课程的设置不稳定。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5门专业课。在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3门专业基础课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工程财务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合同管理6门专业课组成。在最近的教学计划调整中管理平台课程又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组织行为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6门专业课程组成。另外,对同一门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定位不准。如前一次教学计划中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纳入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和城市土地管理课程归入任意选修课。而其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工程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放入必修课中;城市土地管理放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必修课中。

2.课程设置逻辑关系不明确

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要素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各个课程不是单一的个体,它们之间有着逻辑关系。课程的逻辑关系,在时间安排上有两种关系:一是顺序关系和平行关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先后顺序关系,同一类课程中各课程间的平行或顺序关系视课程内容而定。二是有些课程间无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少,但又是构成工程管理专业复合性知识结构所必需的,这类课程开课的时间则应根据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统筹考虑。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部分课程之间曾出现逻辑关系混乱,衔接顺序不合理的情况。如工程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做基础,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之前开设;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需要工程财务管理课程的知识,但工程财务管理课程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课程和物业管理课程后开设等。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应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开设,但管理学原理在运筹学课程之前开设。组织行为学课程帮助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提高组织绩效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前开设,但工程项目管理却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之前开设等。

3.课程之间内容重复

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课程过于追求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部分课程间内容重复。如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工程建设监理课程中管理的基本原理完全一样,三大目标控制和生产要素管理原理上也是一致的,只是性质和目的有所区别。工程项目管理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三大目标控制重复,工程项目管理与物业管理课程中均有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城市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均有土地开发的内容,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中的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与房地产开发课程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设计重复,房地产开发项目客户定位、产品定位和定价的内容在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与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中重复。

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

目前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管理类平台课程由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原理、组织行为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6门专业课程组成。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管理类课程由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2门专业课程组成。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管理类课程由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4门专业课程组成。对以上课程按照专业基础课先于专业课开设、平台课程先于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原则梳理关系。

平台课中管理学原理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工程项目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前开设。运筹学为管理决策提供决策方法和量化工具,应先于管理学原理开设。会计学原理为工程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应放在工程财务管理前开设。工程财务管理是全面分析业主和承包商双方与工程项目有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应在工程项目管理后开设。工程财务管理也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物业管理提供经济分析方法,应先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审计、物业管理开设。组织行为学是培养与人沟通、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因此,组织行为学应放在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监理、物业管理前开设。工程估价是专业核心课,为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提供基本知识和方法,所以工程估价后开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工程合同管理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课程奠定基础,工程合同管理后开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是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为后续的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提供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应放在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监理前开设。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专业方向中的管理类课程,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是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应放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后开设。工程审计课程主要内容是工程造价审计、工程财务审计、效益审计和运营管理审计,应在工程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后开设。

对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方向中的管理类课程,城市土地管理不需要其他课程做基础,应该先于房地产开发开设,房地产开发后开设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得出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按照梳理出的课程逻辑关系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之间整体协调、相互渗透、避免重复。整合原则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于应用性知识。整合后各课程内容如下:

运筹学:线性规划和单纯形法,对偶问题,目标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马尔可夫链决策规划,网络优化模型,排队论,库存论,博弈论。

管理学: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设计,领导,激励,沟通,控制。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和群体冲突,非正式群体及行为,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领导及其影响力。

会计学原理:会计帐户和复式记帐,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会计凭证和帐簿,核算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等。

工程财务管理: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项目投资,证券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

工程估价:工程费用结构,工程建设定额原理,施工资源的价格确定,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建筑工程招标标底与投标报价等。

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体系,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工程合同的审查谈判与签订,工程合同的履行,工程合同索赔管理等。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计划,工程项目的组织,工程项目采购,工程项目时间管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程项目费用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等。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职能,现代企业制度,建筑企业管理组织,建筑企业文化,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建筑企业经营预测和决策,建筑企业计划管理,建筑企业生产要素管理,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等。

工程建设监理:工程监理企业,工程建设监理组织,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协调等。

工程审计:工程计划审计,工程招标投标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财务收支审计,工程投资效益审计,工程管理审计等。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项目选择,土地开发,开发项目规划设计与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管理等。

城市土地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城市地价管理,城市土地的经营与储备,城市地籍管理等。

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营销计划及组织,房地产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开发项目客户定位、产品定位,营销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物业管理:业主自治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招标与投标,物业管理早期介入,前期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环境卫生、绿化管理,物业安全管理,物业综合管理与综合经营,物业服务收费等。

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项目投资策划,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房地产经营策划,房地产品牌策划等。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GIS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是学生掌握该专业知识、技术的核心工具。因此,首先介绍GIS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改善的办法与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土地管理人才。

关键词:

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它是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该系统主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工程理论、信息等,对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以便为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土地规划、地理研究,以及地籍管理提供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同时,在处理这两种数据中,主要依赖于GIS,可以说该课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GIS教学改革非常有必要。

一、土地资源管理GIS课程的特点

1.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时间短。一方面,由于GIS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然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此基础上要求GIS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当前很多专家致力于GIS的研究,新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该课程的深化与发展。以上两点说明GIS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更新内容的基础上注入新鲜血液。

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土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分析与管理,并做好储存方面的工作,因此GIS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为了提高工作的质量,除了要学习专业的软件知识以外,还应该融入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充分掌握GIS中关于处理土地工作的全部技术。

3.对数据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与GIS在汽车导航、农业等行业中的应用比较,将GIS运用于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更高的精度。比如在进行地籍管理工作中,经常因为边界的权属发生法律纠纷,如果稍微出现差错,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处理土地数据、图形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误差。

4.学生个性化差异突出。由于GIS课程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基础的好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再加上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等因素,都会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在GIS课程教学中表现为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更为明显,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重重,部分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土地资源管理GIS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环境落后。土地数据处理需要很强的技术,因此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等。但是与政府部门的设备相比,学校的教学设备很不充足,而且比较陈旧、落后。实施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昂贵的资金,然而很多高校面临经费匮乏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实验环境。

2.教学内容滞后。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不断扩大了对GIS技术研究的力度,在此基础上,促进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高校在GIS课程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将新的知识、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血液。

三、实施GIS课程教学改革的办法与措施

1.学校方面。首先,合理设置教学的方案。具体要求为:参考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案例,合理设置教学的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地指导,使其充分掌握GIS的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其次,由于GIS技术内容比较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借助电子地图、操作演示等方法,降低内容难度,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内容。再次,除了现有教学资源外,要不断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以满足知识的更新要求,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览网上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学校应该不断投入教学资金,改善实验环境,给学生创造充足的实验机会,不断提高数据处理技术的水平。同时,还要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的GIS技术教师,为学生做好专业的指导、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

2.社会方面。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辟GIS第二课堂。国家针对GIS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相关计划中明确表示,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种有价值的校外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更多的土地资源科研项目、教学实践地基,以及企业生产项目当中。这样,不但可以在科研项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可以使学生不断强化GIS技术的运用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方面。当前,由于学生计算机、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导致在GIS课程学习中的个性化差异。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实施动态分组,以及分层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发挥他们在科研中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土地资源管理、GIS应用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四、结束语

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必须加强管理。国土部门在土地规划、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所以必须提高GIS教学的质量。当前,高校GIS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实验环境落后等因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改善实验环境,引入新的科研理论、成果,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骨干。

参考文献:

[1]高凤杰,雷国平,杨凤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4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 发展 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建模技术 ,所以能够帮助城市规划的管理部分实现信息的动态、高速的查询以及统计和分析 ,并且能够对于各种方案或成果进行模拟、定量分析以及预测 ,从而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的审批、编制以及公众参与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利于城市规划的科学化 ,城市规划管理的智能和高效化。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主要优势可以概括为 :1)能够进行有效查询和检索任务 ;2)能够快速并且广泛的对相关信息进行获取 ,这可以允许在更大的领域内进行多种方案的探讨 ;3)能够更好的改善地图制作 ,更加容易获得地图 ,并且缩短制作周期 ,降低存储费用 ;4)能够增强分析能力 ;5)能够提高服务质量 ,缩短所用的工作时间 ;6)更加便利于非专业人员和公众的沟通与交流。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比如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管线的铺设经常会出现事故、城市交通水资源和灾害的应急能力以及亟待的提高和改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发展 ,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需要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或方法。于是 ,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地理信息系统 ,人们可以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完成诸如规划辅助的设计、城市管理的规划控制、辅助的决策以及工程的选址等等 ,并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使得存储更加便利和快捷、分享也更加的及时。

2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存在问题

1)应用的局限。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投资较大 ,并且见效时间也比较长 ,需要实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尤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投资大 ,而且还会涉及到数据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可得到性等问题。数据的组织和分析可以说是该系统在用的过程中的基本条件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的有限性 ,所以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

2)数据组织的问题。城市的发展信息以及空间的数据是设计和规划以及管理过程的基础 ,不仅包涵了城市的基础地形的数据 ,也包含了规划的相关控制数据 ,同时还包涵了城市的属性以及城市规划的现状 ,对于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更新是一个庞大的工作 ,需要投入很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3)城市规划本身的局限。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 ,在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和趋势预测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专业的规划队伍也专业素质不够高 ,在一般的从事规划的人员中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也很有限 ,并且人才队伍比较缺乏 ,这些问题也给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3.1 基础信息数据的收集

有调查结果显示 ,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中软件、硬件以及数据的投入构成是 2 :1 :7 的比例 ,由此可见 ,数据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所搜集到和存储的数据 ,有其是城市地形方面 ,可以为城市的规划以及日后的管理提供丰富大量的可靠数据来作为支撑。地理信息系统将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技术进行有机的集合 ,实现对于环境以及城市空间的快速分析、处理和储存。遥感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扫描摄影以及处理各类信息 ,对于地物和现象进行较远距离范围上的识别和监控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具备了空、陆、海等全方面的三维定位与导航能力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的空间方面的分析能力 ,在城市现代化的规划和管理时人们可以利用所获得的图片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3.2 城市规划的报批

目前,电子报批是一种新型审批的制度 ,要求承担单位交由审批部门的图纸从之前使用的纸质版改为电子版材料 ,并且将手工绘制改为电子绘制 ,而且要经过一系列标准的技术化的规范管理的程序保证电子文件能够达到标准性的要求。通过以 CAD 的形式报批的数据提交到后台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内 ,实现了该系统及时的动态化更新 ,为该系统进行城市报批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撑。

3.3 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土地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在进行土地定级的时候建立图件数据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图件建立的时候可以将土地的情况使用地形图进行反映。可以通过比例地图来作为地形图的底图,然后利用扫描仪器来进行扫描,然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得到要使用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在地形图中输入相关的坐标值来进行地形图的精确确定。

建立土地定级的属性数据库的时候,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实施的土地定级规程来进行,同时在定级的时候要对评估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很好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确定土地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土地的差异性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表达。土地定级评估因素,是具有几何定义和性质的,这样可以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管理目标,同时对土地定级的属性指标和属性信息数据也是有很好的规定的。将已经知道的数据和资源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更好的对土地进行更好的划分和处理。

3.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土地变更研究系统,系统用户能够依据过程库中已知结果,制作出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并通过这些统计数据表格,判断土地变更数据是否准确。如果土地数据准确无误,则可以将其放入到图版中进行合并操作,在图版合并过程数据库中,通过对已经分割的土地变更图版进行合并,即可获取新的变更图版,并形成新的土地变更现状图层。再者,我们将土地变更现状图层放入到历史数据库中,可便于系统用户对这些数据的查询及回溯。若土地变更现状图层存在错误性操作现象,系统用户可在历史数据库获取原有资源,对错误数据进行还原。在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能够为土地执法监察提供重要的依据。土地执法监察主要对土地管理法规及法律实施及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对违法土地管理法规及法律者进行严厉的制裁。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地区土地管理部门职责及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其二,对土地利用者及所有者的土地管理和利用行为进行严密的监督,以防止土地利用违规、违法现象的产生。

4.结语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跟多媒体或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 ,建立公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相关应用程序能够将含有动态地图的城市规划信息到互联网上 ,之后通过网络的普及作用以及规划方案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让公众及时掌握审批的进程以及本城市的规划状况 ,能够很好的做到规划时务必公开化 ,可以使得公众更好的参与评估以及及时的提供有效的反馈 ,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以及深入应用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更为清晰、直观和快速的为群众呈现 ,这样有利于提高公众参加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加大公众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参与积极性和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