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1

关键词:管理专业 学习兴趣 自信心 自尊 实践活动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中职学生由于考不上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是在家长督促下被迫去上中职学校,这就造成这些人在心理方面缺乏自信。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功底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觉得低人一等,容易造成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可以说,缺乏自信、厌学,是中职生的普遍现象。

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有很明显的长项,那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他们虽然厌学文化课、理论课,但对于实践课、实验课以及其他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往往兴趣浓厚。而这一点恰恰又是中职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必备条件。

二、针对上述情况,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学习该专业的欲望

有人曾问过居里夫人:“您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力,尤其是自信力。”居里夫人说的自信力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信心,而是进取心的支柱,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巨大动力。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该专业的自信心呢?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的:

(1)调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维护他们的自尊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自信心程度,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何培养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应检查一下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又怎样做呢?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尊重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态度温和,时时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维护他们的自尊,这样就能使学生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无形之中逐渐增强,相反,如果老师经常对学生训斥,态度粗暴、冷淡,学生就会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一次,我在给学生上该专业的《人际沟通与礼仪》课,在我讲了上门礼仪的知识点后,让学生表演一下,一位平时表现比较胆小的女生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缘故,没有示范敲门动作就走了进去,下面的学生都看着她,开始小声议论,这位女生更紧张了,这时,我不露声色地叫她停,并对其他学生说是我有意这样安排的,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她的错误,并请指出,这位女生带着感激的眼神看着我。这时,一位同学站出来指出了这位女生所犯的错误并表演了正确的方法,我对那位同学也进行了表扬。所以说,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们都会很踊跃地参加讨论和演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论学生表现怎样,也无论他们的演示是否规范,我都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肯定,维护他们的自尊是我首先要做的事。

(2)善于观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他闪光的地方,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自己的学生,就一定会发现学生的亮点,哪怕是很微弱的一点亮光,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亮点,不断地肯定他们,认可他们,你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会越来越亮,并不断扩大,这样就能顺利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3)紧密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与管理专业的知识联系是很紧密的。比如,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因此,我应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去质疑,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发现学习该专业的现实意义。

2.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中职学生强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地方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工商管理专业更强调学生具有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动手、动笔、动嘴等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运用他们的强项,结合本专业的要求,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1)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尝试

每次讲新课之前,我根据实际情况能自学的内容就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能尝试就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引导学生在自学、尝试的过程中查资料,想方法,给学生一些思维的主动权。比如,我在讲该专业《公共关系学》塑造组织形象的方法一节时,我就先让学生看书,并让学生查资料列举出不同企业塑造自己形象的方法。

(2)让学生自己操作,自主探究

许多老师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费时,费力,又难以组织,大多喜欢自己包办,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一定要把权力下放,交给学生,使学生的被动操作变为主动操作,长此以往,当学生遇到问题就会主动的去想一想,做一做,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如我在讲解《调查表》一节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各种调查表,并利用自己所做的表格去进行调查,在制作调查表的过程中,同学遇到很多问题,进行实际调查时又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又反过来修改调查表,再进行调查,反复几次,既动手又动脑,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学习该专业的兴趣。

3.利用丰富的实践活动,体验该专业知识的力量

工商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系统地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但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对理论的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巩固知识,体验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在讲完《定价策略》“企业定价策略”后,我安排了一次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给每组分派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到不同的商场去调查各种商品的定价,每组把自己调查的情况,做成一份资料交上,并作评比;然后,各组根据自己情况,分别进一批商品,做出定价,然后进行销售,比一比,哪一组销售的多。再引导学生学生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该活动后,学生一致认为,有了理论知识指导后,自己对定价感到更灵活,认识更深刻。另外,我还根据授课内容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使学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该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该专业知识的力量,并进一步磨炼他们意志,培养他们的能力。

以上教学方法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配合教材,而创设出来的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也能逐渐做到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探讨中职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的几种方法》.

[2]吴文杰.《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2

现将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6〕162号文)转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雇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关发〔1995〕357号文)的精神,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劳动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关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

(1996年5月4日  劳部发〔1996〕162号)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私营企业和请帮手带学徒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工商户),均应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障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就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已经签订劳动合同的,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把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做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通过提供政策指导、推荐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劳动合同鉴证等工作,促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尽快依法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同时,要充分运用劳动监察手段,检查、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到1996年年末,应当全面完成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工作。

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积极配合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工作,督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度。

四、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要和劳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加强沟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通过参与指导、培训人员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对建立劳动合同制度必要性的认识,加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步伐,并引导其做好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3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面对这种局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引起思考,将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阐述,积极探索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对策,以期能够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我国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拟采用调查分析法与文献分析法相结合,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阐释,以期能够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起到一定的启发。

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笔者进入中国知网以“工商管理”合并“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出文献合计35条,文献时间集中于2006年—2016年之间,说明近十年以来,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已经引起了关注;以“工商管理”合并“就业”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文献598条,其中从2011年1月1日至今共计334条,说明近五年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就这两方面的文献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阅读与分析,并结合调查分析情况,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安排的缺失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性质,通常高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较多地安排为理论课程的学习,以本学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当中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与实践课,其中必修课为95学分,选修课为2分,实践课为32学分,共计156学分。可以明显看出,其中必修课占总学分比例的60.9%,选修课占总学分18.6%,实践课占总学分20.5%。虽然选修课所占学分比例与实践课程仅相差2%,但是因为选修课与必修课都属于课内教学,也就是说,实际上课内教学占了总学时接近80%。也就是说,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仅仅是作为课内理论教学的补充存在的,并没有相对独立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存在,在课程教学安排上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长期以来流于形式。因此,学生的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二)学生实践意识缺乏

长期以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思想上更重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对于时间能力培养的忽视伴随着高校课程安排的缺失由来已久,因而,缺乏参与实践的意愿、对实践活动的认知不足、缺乏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意识已经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上面缺失的主要特征。高校也开展过很多实践活动,但是收效甚微,一是学生实践意识的淡薄由来已久,二是有些参与到活动当中的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活动对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外出学习或者直接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他们认为学校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参与的意义不大,没有必要性。

(三)教学方法呆板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都是理论教学,似乎将理论学得透彻了,能力自然就上去了。但事实上,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而学校方面对于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安排并不多,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四)评价方式单一

在评价方式上,工商管理专业在考试评价上依然采取的是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缺乏灵活性,而其考试内容仅仅是对课堂理论进行考查,对实践课程或者实践活动缺乏考查内容,或者仅仅是上交一张实践活动表格证明自己参加了实践活动,并未对实践情况进行相应的考评。因而,这样的评价方式扼杀了学生对于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极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有效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重新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工商管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及就业单位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是解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首要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培养的是能够应用于实践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其未来就业的方向主要是管理研究与咨询、企业战略管理、人才管理及管理培训方面,这些内容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因而高校必须重新定位教育目标,落实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促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是重中之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课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程与实践内容,完善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将实践内容纳入期末考核中,使学生重视实践课程,进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转变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当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在借鉴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以本土化为原则,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我国经济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的修订,并发掘适合我国当前国情与经济的成功案例,运动到课堂当中。进行案例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并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作者:韩丽娜 单位:西京学院至诚书院

参考文献:

[1]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02:42-44.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改革;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1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54 [本刊网址]http:∥

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工商管理及其相关知识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集中诞生地,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类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上肩负重任。学校以怎样态度面对工商管理人才培育,采取怎样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法展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职业表现。当前,很多院校的工商管理的教学模式及手法并不成熟,课程教学改革也大多不够理想,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

一、工商管理教学及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院校的工商管理教学及其改革会表现出不同的具体问题,但仍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地区的工商管理教学中。第一,很多院校缺少明确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只是宽泛地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中高层管理的综合管理人才。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需要进入工作单位的某一具体部门或岗位,承担具体职责,负责具体工作,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必须从低层管理岗位做起。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针对某一具体职业的工商管理知识。但在实际情况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管理知识都过于宽泛,不够深入,他们学习的知识适用于很多岗位,但却都并不精深,最终都只能业绩平平,很难做到出色和优秀。第二,国内的工商管理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学生数量与市场需求间的关系已经由原本的供不应求发展为供远大于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全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院校一味想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从基层做起,院校的培养策略显然不符合现实。还有很多院校,其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缺少特色,学生缺乏创造力,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如出一辙,表现中庸,毫无个人优势可言。长此以往,必然会引发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二、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改革与模式创新的意义与必要

面对各类工商管理教学问题,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第一,教学手段与模式的革新有利于院校自身的发展。受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它们在教育市场中正面临各种艰巨的挑战。如果不革新教学手段与模式,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建设将始终无法深入,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不要说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了。第二,院校与社会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将有利于院校向社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第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当前,国内的企业正在与世界接轨,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不改进教学手段和创新模式就无法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就难以保证他们在管理岗位上发挥正面作用,就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能够与时俱进、受到企业认可与尊重的管理人才。

三、工商管理教学手段改革注意要点

(一)多媒体教学方面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较高,这要求学生们具备扎实的工商管理基础和尽量宽广的学习、工作视野,以其适应未来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院校应着重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重培养其实践运用能力。教师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法,在合理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理念提出多年,也得到了较普遍的运用,但这些运用多停留在浅层,仍有很大的深入运用空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丰富学生对工商管理的认识,提升教学效率。当下,很多院校都缩减了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时间,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课程时间与培养目标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充裕的课堂讲解和教学研究时间,避免课时的浪费。工商管理课程内容的更新变化速度很快,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们得以及时最新教学理论与实例,保证课程的时效性。

(二)双语教学方面

双语教学是工商管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方面。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很多院校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常见教学手段。工商管理专业是受世界经济一体化影响最为深刻的专业2;--,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商管理教学及改革经验相对欠缺,国内很多院校的工商管理课程及其教学方法是来自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为了保证借鉴的质量与批判性,应当尽量与国际轨道,积极在工商管理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教师们需要特别注意,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当随各专业课程具体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要视班级的整体英语水平确定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对初入门者耐心引导,对水平较高者严格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制定动态的教学计划,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内容的困难程度,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逐渐加大英语在教学中的比例,做到稳扎稳打、不骄不躁。

四、工商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课程本身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不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培养模式的改革,都要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前提。教育要立足社会需求,工商管理专业更是如此。各院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学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工商管理专业被广泛地设立于各个院校,学生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强调人才的特色与特长。同时,各院校还需要重点根据所在区域不同企事业单位的划分,针对某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或企业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切实提升他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同时,各学校要立足市场,调整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在课程整体中的比例。在公共课中,要向学生们提供一些素质教育和人生规划方面参考意见,提升其整体就业素养。专业课方面,应当给予一定的空间自由来选择市场、人力资源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课程,巩固他们在某一具体方向上的专业技能。此外,院校可适当增设一些先进的工商管理理论课程和实际作战课程,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研究学者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到院校来开设讲座,增强学生对自身所在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5

一、前言

经济的转型和市场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专业能力的需求,应用型人才成为驱动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的培养直接面向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如何构建科学的培养目标是建设专业型人才输出高职院校的首要问题。作为企业管理的后备军,培养合格的、高职业素质的具备应用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又提出的新要求。如何针对市场形势,结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制定科学的能力培养和能力实践计划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内涵

1.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特点

市场经济的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社会经济发展迈向可持续化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环境。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离不开人才这一要素的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加离不开人才能力的输出和支撑。在新常态下市场经济对社会从业者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标准,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 了考验。不同的职业领域,专业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的最基础是人才素质的支撑,从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到服务概念的大众化,应用型人才表现出了强大的优点,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教育深化改革人才培养的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融合,素质教育进一步被细化,专业型和技术性人才成为现阶段国家大力培养的对象,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夯实的重要元素和不容小觑的社会性事业。

深化改革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并且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切合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地方院校的办学与理念更加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的现状,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教学中合理纳入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管理中,加大应用性能力培养,提高专业的实用范围,提高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水平,增大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3.培养应用能力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关键,特别是在社会工作中,应用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职学生的角度,应用能力的水平是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价值肯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角度上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社会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意识的缺乏

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陈旧,缺乏教学革新的原动力。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对学生的培养形成流水线思维,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和文凭式教育。意识的缺乏,不仅在教学的模式上,还体现在高职院校对市场经济人才的需求解读上的偏差。这种意识的缺乏需要从源头上对应用型技能在职场以及社会工作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自发地依据专业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屏除只针对某一项技能的专项培养的思维,逐渐转向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式。同时应用能力意识的缺乏还表现在学生对专业性质的不理解,或者理解浅薄。

2.实践的缺乏

实践的缺乏是以意识的缺乏为基础的,加上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经费的投入成为实践教育成为空话的最大障碍,特别是经费分担以及经费的落实使用得不到保障。许多高?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的实践教学投入十分匮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实训设备的维护问题以及设备的技术含量问题都是阻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实践能力教学的组成因素,硬件条件的落后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自我培养中缺乏合理的方式和渠道。

3.教学资质的缺乏

教学资质的缺乏是导致阻碍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和自我培养的软件条件,教学资质的缺乏表现在教师专业上的局限,特别是资历较深的教师,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专业的理解和专业的教学上与教学发展的需求衔接不佳,导致理论知识教学存在弊端。另一方面教学资质的考量上有待改进,特别是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紧密结合的背景下,既能进行专业理论教学,又能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指导是新形势下对工商管理专业在内教师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由直接执教人员构成,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无法对新知识和新技术进行及时的学习和理解,难以胜任实践教学。

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措施

1.优化教学模式

单纯的专业知识培养容易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应用能力的养成。因此高职院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围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改进课程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自我训练,逐渐养成专业应用能力的认识,教导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完善实践环节

完善实践环节,有两个前提:一是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以及技术的运用和完善;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设备与技术是学生进行模拟专业应用的基础,也是学生具体认识本专业的重要方式,科学的实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回炉。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应当从实践教学的能力方面入手,切实为教师创造在企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不断提高对专业和新技术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3.综合环境的建设

综合环境的建设主要根据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大潮,制定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方案。将创业教育引入学校,形成教师和学生合理分工的运行模式,真正将教学付诸于社会实践,不仅对工商管理专业提供了学生尝试管理企业的机会,也为其他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和技术支持,在高职院校中营造实践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氛围,从各个方面推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范文6

为深入了解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后对专业建设的反思,本课题组对2004~2008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相关问卷制作、发放及数据分析主要借助网络来完成。问卷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1.调研方式及总体情况说明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也并不集中,通过传统的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其时间、金钱成本都太高。因而需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进行问卷调研。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现有工作情况,包括单位性质、行业类型、工作内容等;第二部分:对专业优势的反思,包括读专业的收获、专业优势的判断等;第三部分:对专业改革的建议,包括封闭式问题选择和开放式问题填写两类。本研究主要借助问卷星网站()进行问卷设计及工作,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给学生发QQ消息及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联络。问卷发放及回收周期为2013年7月22日到8月10日(含起止日),共回收有效问卷75份,其中2004级学生占5.41%,2005级学生占20.27%,2006级学生占31.08%,2007级学生为16.22%,2008级学生占27.03%;男生比例为46%,女生为54%。

2.调研发现

在毕业生现有工作情况方面,此次调研发现:有32.43%的学生在民营企业工作,有22.97%的学生在国有企业工作,而在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占14.86%,还有12.16%的毕业生选择读研究生进行深造。值得关注的是有5.41%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不是雇佣于别人(注:此处列举的相关调研数据为各个问题的主要回答部分,相关不太重要的选项并没有进行描述,因而每个问题回答人数的累计百分比可能不为100%,下同)。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33.78%在非金融企业工作,其次有17.57%的学生在工业企业工作,而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有14.86%的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中,有20.27%的人从事市场及销售工作,有13.51%的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9.46%的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有相同比例的学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毕业生对专业优势反思方面,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认为读工商管理专业的最大收获是有自由的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占59.46%),其次为专业就业面广(占35.14%),再者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占33.78%),而认为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教学形式新颖的学生分别占24.32%。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实用性的只占17.57%,而认为课程新颖的比例更好,只有9.46%(注:此题为多选题)。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优势的判断,认为完全有优势的仅有4.05%,认为比较有优势的占22.97%,认为有一些优势的占47.3%,而认为几乎没有优势的被调查者占16.22%,而认为基本有优势的有9.46%的学生。在反思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具体优势方面,有四项内容学生选择的比例都超过40%,分别是:表达沟通能力强(占52.7%),知识面广(占50%),团队合作能力强(占41.89%),而再学习能力强(占40.54%)。在毕业生选择比例低于40%的内容中认为创新能力强的比例只有20.27%(注:此题为多选题)。

在毕业生对专业改革的建议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最为重要,比例为64.86%;增加课程实用性,比例为54.05%;引入职业(就业)指导课程比例也较高,占40.54%;而建议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为35.14%,重要性处于第四位置上(说明:此题为封闭式多选题)。本研究还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填空题,希望毕业生们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再提出一些意见。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这些意见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在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有学生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内涵以及企业家精神,该专业特别适合有家族企业和打算自己创业的学生学习。但依然有学生反对此做法,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一定要创业,太多的创业讲座及相关活动容易误导大家。有许多同学认识到工商管理专业所学的知识体系过于庞杂,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存在许多迷茫之处,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让理论知识落地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毕业生们建议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推动学生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在营造企业模拟环境时不仅要关注少数大公司的情况,也要关注广大中小企业的情况,毕竟培养的人才大多数是去中小企业的。在课程设置方面,毕业生们主要建议应增加一些实践性课程和就业指导类课程,有学生建议应重视假期实习活动,可以尝试把其课程化,借此推动学生重视假期实习,努力提升人际关系技能和沟通能力。还有学生建议围绕就业、出国、考研三个方向增加相应课程。有少数学生建议引入更多关于量化分析和管理科学的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许多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案例教学,结合课堂成果展示、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和管理思维方式。课堂教学应关注理论应用,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训练现实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而不只单单运用于对付考试。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有部分同学提及在校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价值;大部分同学认为应加强去企业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在实习结束后,加强分享和交流也非常重要。工商管理专业应多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有部分同学建议应较早让专业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实习。

二、讨论及结论

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被作为一级学科对待。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会遇到“工商管理无专业课,工商管理学生毕业无岗位”的尴尬局面。国内一些工科院校仅仅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等少数专业,因而它们可以在此专业下设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方向。而工商管理学科建立比较早,该学科下相关专业均都设立,因而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遇到了巨大挑战。结合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来看,增加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帮助学生明确求职的方向是毕业生们的共识。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遵循两条路径来进行改革:

第一条路径是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关注学生的应用型能力提升,通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与相关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来实现。第二条路径是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创业型人才,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开展有层次的系列创业教育活动来实现。第一条路径主要遵循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路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能管理知识和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等管理技能。从本研究对毕业生的调查来看,全面的知识教育在缺乏明确职业指导的情况下容易使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充满迷惑,从而成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劣势之一,但与此同时全面的知识教育使得学生具有宽广的就业空间,这也被学生们视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优势之一。对于这个悖论,毕业生们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即应鼓励学生去实践和实习,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应加强职业指导,结合某些行业背景加以重点引导。从调查来看,有超过30%的学生在非金融企业工作,从事市场营销方面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的学生比例均超过了10%,因而未来可以据此开展专业建设工作。表达沟通能力也被毕业生们视为工商管理专业最有优势的地方,显然这与工商管理专业最需要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能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条路径主要遵循培养创业家的发展路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管理知识与开拓创新的技能。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对相关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某些学生对创业教育存在认知误区,不太赞同工商管理专业对学生创业的鼓励。当然,仍有许多学生认为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只有20%的学生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这也说明需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的管理教育相比,创业教育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学员在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路径和创业型人才的发展路径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会交叉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