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旅游管理;多样化教学资源;任务驱动
0 引言
旅游管理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旅游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高端人才。而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各个工作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旅游专业人才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只重视旅游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关课程几乎都流于形式,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了解相关课程知识,无法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同时,课时少,每门课程几乎都是点到为止,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应用技能,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另外大多数学生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娱乐活动,而无法使用计算机的相关工具软件解决专业等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无法从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猎取到有用的信息,无法捕捉到专业商机,无法与国际旅游业接轨,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同时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没有针对专业进行课程优化,没能为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渠道,缺乏特色,无法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我国旅游教育“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导致了教师教学思想的收敛性,在教学过程出现过分强调知识的独立和完备、忽视知识的兼容和渗透的现象。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应用性很强、实践技能要求高,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教师通过黑板讲授知识要点,学生记笔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专业技能得不到锻炼。对计算机的兴趣也会随之流失,最终造成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失败。
2 解决方案
(1)首先确定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强调相关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要性,从师资培训、新式教材的采编、教学及实验设施的配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使之成为本专业人才所具有的优势、特色。其次。教育和引导学生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已成为时代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样重要,是以技能为特色的专业学生的立身之本、优势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和教师从思想得到根本重视。做到技能课可以熟练掌握技术。
(2)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让教学从耳提面命到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人员学习、就业需要,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分为两大部分。①计算机基础及工具教育。通过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文字表格演示文稿以及上网工具,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工具解决相应的问题,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扎实的计算机操作基础;②应用能力教育。加强将第一部分知识应用到旅游专业领域,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机在专业的重要性。并且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其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当调整《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C语言,学生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用途,而且在就业中几乎也应用不到。因此,可以根据旅游专业需要经常性对外宣传演示旅游线路风景特色等特点,加大演示文稿课程的深度,或者开设其他的相片编辑和动画制作相关课程,让学生感觉到学到的知识对以后影响很大,学有所用,自觉重视。有兴趣学好计算机。
最后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在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中,针对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应当尽可能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或实验室环境,有效地表达和展现相关知识,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并且可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达到对基本操作方法的灵活运用,培养综合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加强实验环节,以任务驱动。
在计算机中完成作业、旅游资料查询、相关旅游线路的展示、景点的宣传单等。甚至可以预留一到两周的时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旅游线路。进行设计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的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就业后的竞争力及专业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的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必须从信息的海洋中搜集自己所需的学习信息、商业信息以及其他的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分析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有利于让自己能够与时俱进,扩大视野,对自己的专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5)加强国内外旅游专家在线指导和讲座。
一方面让学生与专家进行网上直接交流,学习新知识,认识国内外旅游专业的新趋势,与国际旅游接轨。另一方面认识计算机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知识更新、自主学习提供好的渠道。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2
[关键词] 创业能力;旅游管理;实践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30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39- 02
0 引 言
要想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教育者必须采取一套合理的、有序的、高效的、快捷的且相对稳定的教育程序和方法。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他们的经验及教训,结合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然后运用到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1 创业能力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已经有5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近16万人。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率的不断降低,从2001年的90%,一直下降到2004年的73%。2009年在背景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2009中国人民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由于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创业能力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而创业能力又是重中之重[1]。高校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用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需求。近几年,也有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学生不要局限在自己所学专业上,有机会的话选择自主创业也很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创业能力。这些都可以用来解决当前非常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亟待革新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多其他专业所没有的特点,例如,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应用面广等等。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就是以应用和实践为主。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布断提高,陈旧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现阶段,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意见对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让他们掌握从事旅游工作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是传统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却忽略了对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想要将创业能力教育用于实现人才培养上,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建立最优的实践教学体系。
3 实施改革的具体措施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理念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业型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综上三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教育者应该根据“层次培养、层层递进、稳步提高”的原则,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技术应用三大模块。而每个模块之间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组合型、等特点[2]。随着我国引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状态、毕业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哪些方面的需求,进而掌握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进行创业能力教育的改革实验,实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一堂完美的课程实验对应丰富的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逐渐培养的创业能力恰恰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4 结 语
高校通过采用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但在很淡程度上减轻了高等院校就业压力,而且提高了高校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引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创造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的创新能力,最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3]。高校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和训练来教育学生,不但培养了学生创业的能力,还让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信心。即使学生刚毕业时还不能创业,但是他们已培养起来的创业能力,也可为他们今后的创业道路做好了准备,而且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实践教学改革,不但促进高校多模式的发展,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裴凤琴,李茂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评价体系的探讨[J].河南农业,2010(20):21-22.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3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已拥有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专业老师。但一些院校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老师自己对操作技能课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有的老师是由其他文化课老师改行教授操作技能课,这些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操作技能的培训,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教授操作技能课中力不从心。因此,加强操作技能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应从培训操作技能师资队伍入手,加强老师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是“老师”的同时,又是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和一名称职的“师傅”。即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旅游与酒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指导培训学生。同时专业教师定期到旅游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操作技能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决定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授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动手能力强,速度快,记忆力好。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授。比如在客房操作甩单时,个子高的学生在甩单时明显比个子小的学生容易甩到位;又如在托盘操练时,如要求体力相差较大的同学,托盘训练的时间相等,就有点难为体力差的学生了。所以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性格、爱好、能力、体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安排进度及强度,因材施教。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学生刚接触一种新技能,都有一个了解、消化、吸收、掌握、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个规律,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操作技能马上达到要求,只能让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逐步提高,一点一点的达到规定的标准。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要达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服务员的标准,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应该看到,一名优秀服务人员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服务技能来源于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得。标准太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标准太低,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老师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授课期间应松紧有度,不能太严,否则学生会有压抑感。授课时应多鼓励学生,机动灵活,讲授、操作交叉进行,让学生产生兴趣、有新奇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餐巾折花这一操作内容,各类花型达上百种之多,老师不可能逐一动手示范,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折花要领后,自己动手照书折叠。同时鼓励学生自行创造各种花型。在教授操作技能课时,还可采用情景模拟演示,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一部分扮演服务人员。通过实际情景模拟,使学生对操作技能,潜移默化逐渐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操作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操作技能课的课堂气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高职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受到经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某些学习目标很难在实际的情境中实现,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营造间接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学习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进而掌握操作技能。如通过播放酒店服务过程的视频资料,把课堂教学引入到一个实际的情境中,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具有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良好设备设施,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还要有相应的场地。因为经费的原因,一些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室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使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应投入必要的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完善操作技能课必需的设施设备。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4
关键词:能力培养;旅游管理;考核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迈进的重要阶段,在教育转型的新形势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如何从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培养对接旅游产业要求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据旅游产业的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有效的考核体系确保学生能力的提高及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包括师生、教学队伍和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是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的,因此,除了明确规定教师、学生行为准则及规范外,还必须制定实施每个教学环节的相关制度。例如上课的出勤情况、课堂教学、教师调、停课、教师的教学文件、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保证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二)课程实训过程
为满足旅游企业岗位要求,进行校企合作,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课程,完善在校内实习实训硬件及软件条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实训考核制度、实训标准,制定实习实训考核手册,建立与企业相配套的实习环境,确保达到学生实习实训预期效果。
(三)学生学习过程
学校进行对每一个学生的导师制管理,导师对每一个学生时刻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就业观念、职业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及创业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就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教师教学过程
每位专业教师定期备课,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检测,组织教师进行学科相关信息的学习,不断探索与完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定期到旅游企业进行学习与锻练,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不脱节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评价
(一)教学设汁评价
首先确定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旅游企业岗位需求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理论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专业教师根据对课程的了解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有针对性的教材、专业理论课程讲授、作业安排与设计、期末考试形式设计都有明确的说明。教学目标明确,依据企业的需求标准确定教学大纲。 对教材的选择与应用一定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完全适合授课学生,根据不同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参考书。教学手段多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根据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作业设计通常以技能培养和独创思维为核心,根据不同章节,科学设计动手操作的作业,形成系列成果。考试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训操作、期末考试等环节的成绩,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过程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由三个方面组成,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校专家抽查的形式。学校成立专家教学评价督导小组,开展抽查性听课、青年教师竞赛课等进行量化打分,评价过程中做到听课、评课、导课相结合。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及综合评价相结合,保障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真实性。对教师评价还要包括对教师的职业摔操手、专业素质、教学行为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评价
学校开学初重点检教学进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教师、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教学软硬件条件等。教学期中检查了解教学整体运行情况,通过教学文件及专家听课检查旅游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情况,教师上课态度及学生的学习风气等。教学期末重点检查考查及考试管理,检私淌κ欠袢险媛男屑嗫贾霸稹⒀生是否遵守考试纪律情况。
(四)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最终教学效果由学生、专家和同行共同打分给出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仪容仪表,教学理论基本功、教学内容生动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情况、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课堂师生互动情况及课堂纪律的控制、学生的出勤情况、教师知识传授的深度及广度、 教学效果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利于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质量反馈系统
(一)信息系统构成
教务管理信系统息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信息、管理信息四个方面组成。通过学校教务网络建立学生教学信息的反馈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以及专家听课及抽查业务构成,这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
(二)系统运作流程
教务信息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是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进行调控的重要信息。以事实为依据,通过教务信息系统收集相关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教务系统的信息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促使教学发展沿着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的方向有序进行,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凌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 (2) : 35-36
[2] 李炯华,丛丽,宋洪波.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235-238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67-02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范文6
Abstract: The most critical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of tourism major is to determine a training mode of tourism talents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ourism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tal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67-02
0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具备技术型、应用型、服务型以及创新型的专业旅游人才。而作为输送专业旅游人才的基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机构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观念,积极创新,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的提高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市场动态,走出一条适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道路,使学员们无论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综合素质方面都符合行业的要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专业型人才。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的方向是培养出能够符合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生产、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具备旅游管理专业技术型、服务型以及创新型的专业人才。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对于学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将知识和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专业旅游人才在基本的知识构成上要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定,在具体的专业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程的编排等环节上,要尤其重视基础、适用以及成熟的知识,不需要对理论和学术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在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方面也应当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核心的标准,在具体的专业培养方面,要重点强调学员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员在专业技能、业务水平、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不需要针对科研的能力有过高要求。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具体的专业设置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市场,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并且要结合相关职业岗位以及行业内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对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设置,真正将市场需求情况和产业发展的结构作为专业进行设置的重要根据。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市场提供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另外,为了能够根据市场动态适应行业内的发展变化,在专业的具体设置上可以进行“定制化专业设置”的尝试,也就是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完全根据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和工作的职责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切实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具体的培养内容
在专业培养的具体内容方面,要本着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秉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尽量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结合。首先,传授学生专业的旅游基础知识、社会人文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让学员可以运用基础的理论知识面对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状况,给学员提供有效的学习思路以及简要的学术背景。其次,着重加强学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实际的动手能力方面的专业训练,激励学员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有将近一半的时间用来加强对学生在动手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上的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虽然强调实际的专业技能在现实中的应用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突出特点,不过一定要对相关的理论基础教学给予应有的空间和重视,实现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专业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伴随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势愈发的强烈,还应当重视对学员计算机以及英语方面的教学,相应的增加学习时间,增加相关科目的教师数量,建立一些与此对应的多媒体教室,以便提升学员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加大计算机教室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学员们操作计算机的技能。
4 高职旅游专业学员的培养方式
在旅游专业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应当注重将授课和实训有效的结合。在上课期间重点教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努力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在教授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要让学员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还应该顺便讲解一些关于旅游行业的市场动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部分内容要有足够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同时还应当加强试训教学的力度,试训的方式通常有三种:
4.1 课堂实践 比如进行英语听说的相关训练,在听、说、读、写方面加强练习,实际上就是英语学习的实践课。授课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员进行课上的练习和实践,多学多练,熟能生巧。有一些专业的课程也应当做出相应的革新,比如运用大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学员之间进行互动和演练,学员们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任务通过图书馆以及互联网等相关渠道对资料进行收集,进而实施课堂中的讨论以及演示,还有对相关旅游案例进行分析以及模拟的训练等等。
4.2 校内实践 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现实情况,建立一些模拟的客房、餐厅以及酒吧等相关设施,让学员们用来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将学校内的实验室、语音室以及试训室等有效的利用起来,针对专业进行实践的训练。同时,通过组织一些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学员们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4.3 校外实践 在整个教学的计划当中或者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组织安排大量的时间,保证进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分批分期的安排学员在酒店、旅游公司以及旅行社等单位进行岗前的实习工作,让学员能够充分掌握这一行业的具体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质。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要委派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适时的对学员的专业技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5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主体
在培养主体的问题上,应当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联合办学的方式,有效依靠社会中的力量,要对社会的环境以及企业的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努力争取相关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参与和支持,并且进行一些具体合作,一起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型旅游人才。教学设计以及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方应当充分征求相关用人单位具体的意见,彼此进行共同的商讨,让教学的内容和计划同旅游的市场紧密的联系起来。另外,用人单位和旅游企业可以作为学院进行实训和实习的社会基地,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得以有效的进行。
因此,可以同用人单位或是一些旅游企业进行定制人才的培养模式,完成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单位用人之间的“无缝链接”。
6 教师队伍的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师队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一些高学历和高职称或是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同时,还应当大力加强对于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以到相关旅游企业当中去兼职和锻炼,以便拥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7 总结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敏锐的察觉市场的变化,通过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到一个适合实际发展的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努力为我国的旅游行业输送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应用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一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2]于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0(29).
[3]吴亚秋,丁文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商贸,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