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在本科期间主要学习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研究生教育会使这些内容深化。对于本科生来说,考研不仅是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机会,也是获得社会认同的路径。分析这一过程,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很有帮助。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概况

就普通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考研录取率一般在15%-25%(录取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率),如果以备考考学生为基数计算,有时录取率甚至能够达到40%―50%,在高校文科专业中录取比率较高。就西安而言,本专业能够报考的211院校有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普通院校包括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等;可选择的院校相对较广。

本专业考研的专业方向分为“本学科专业”和“跨学科专业”。本学科报考的常见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基本原理、政治学、哲学类(包括伦理学、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史类。跨科报考主要有行政管理、法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文学、法律硕士和教育硕士等。考试的科目包括公共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公共政治同英语满分各为100分,公共政治常见的录取分数区间是60―80分,英语则是50-70分。“本学科专业”常考的专业课科目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国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课一般分为两门,总分300分,根据报考院校和专业的不同,录取分数也不一样,常见的有两种情况:第一,高分专业课录取,即两门专业课需要考到250左右,加上公共课总分380分左右。近年来随着就业率压力加大,考研、保研人数的增加,高分录取的情况越来越多,增大了本专业的考研难度。第二,低分专业课录取,即两门专业课仅要考到200分左右,总分超过320-330分即可;一般为理论性较强专业、冷门专业或普通院校。各类录取分数线由低到高依次是国家线、学校线和各学院的专业复试线。报考211层次以上的院校,有时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没过复试线,还可以进行跨校调剂。

二、专业与院校的选择

对于本专业考研报考的选择,存在“专业优先论”与“学校优先论”两种不同看法。专业优先论者认考研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以后打算朝更高的方向发展,如考博或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建树。基于此种思路,考研报考首先要考虑自己比较喜欢或擅长的专业方向,考虑被选择学校相关专业实力的强弱,这样才能在研究生期间有较大收获。“专业优先”的选择方式必须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导师近年来科研成果与相对水平。

与之对应的另外一种观点主张“学校优先论”,即报考学校的声望远比专业重要。此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属于学术教育类专业,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因此,专业所在学校的声望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东北师范大学的“理论”学科虽然排名在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之前,但考生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时会倾向于选择哪些我们“常识中的名校”,因为后者名气远远大于前者,校内专业都会因为学校而显得更有竞争力。

当然,以上两种观点也不完全矛盾,学校好专业强的例子也有很多。另外,近年来,各学校研究生的录取分数逐渐提高,学业要求与毕业门槛也水涨船高,那些不费力就想“混名牌院校文凭”的学生的机会越来越小。

此外,报考学校与专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力。一般来说,选择的标准要比自己现有水平略高,但努力一下可以达到。可以把打算考的学校归类(“211”或普通),然后上各校招生网站找到你倾向报考的专业,记录下各学校此专业往年的录取最低分、报名人数、录取人数等信息。接下来,找到不同学校你要报考专业的专业课书目,进行对比,选定学校。通常,选择专业课简单一点、往年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把握性较大。

三、资料准备与复习方法

1、认真选择复习资料

首先,要学会选择参考书。从常见的考研专业课指定参考书来看,参考书可以分为“单科一本参考书”和“单科多本参考书”。单科一本参考书是指一门150分的专业课仅指定一门参考书。单科多本参考书又可分为“并列参考”、“重合参考”两种情形。并列参考指考研的同一门专业课指定几本参考书且内容不重合或重合较少。以西北大学2015年“基本原理”考研课程为例,该课程指定了《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3本参考书,内容重合较少。“重合参考”是指同一门专业课指定的几本参考书内容重合较多或以一本为主。以长安大学2015年“政治学”考研课程为例,该课程虽指定了《政治学新论》、《政治学基础》两本教材,但内容重合较多,应以第一推荐书目《政治学新论》为主。

其次,对于参考书的选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于“统编教材、自编教材”的问题。如果某校的考研参考书中出现了该校导师的自编教材,那么自编教材相对重要。第二,不能认为考研参考书的难易决定了试卷、录取的难易。因为,有的学校考研参考书较为简单甚至用公共政治“两课教材”,但试卷出题有时较难、较偏,也可能推高专业课的平均录取分数,例如,近年来,部分学校过线考生的专业课单科成绩甚至达到120―130以上。第三,应注意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的版本。一般来说,各校专业课参考书比较青睐“老版本”。

2、制定科学的专业课复习方法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考虑以下几点:第一,要恰当评估复习周期。由于近年来本专业考研录取分数越来越高,而拉分主要靠专业课,因此,专业课的复习周期不宜过短,不应少于半年,至少能够确保复习3-5遍。第二,专业课内容的复习顺序也有一定窍门。对于参考书的内容,可以采取目录浏览法,从序言、概论等方面看书的特色与创新,可以挑选章节阅读评估复习难度。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专业课,复习内容可以先易后难。第三,第一遍的复习要打牢基础。在没有其它资料的辅助下,第一遍复习应该静下心来自编笔记,最终建立各章的大纲、重点、难点,根据以上框架建立知识体系图,不断加深理解、记忆、应用的能力。第四,注重利用其它资源。如果能找到历年该校专业课试卷(部分学校有售)、整理的笔记或知识点,结合教材复习更有针对性。第五,注意协调好与英语、公共政治之间的关系。公共英语对于一般本科生来说普遍较难,靠其拉分不太现实,但要保障过线(50-60分),必须常抓不懈。对于公共政治,如果与专业课之间内容存在重合,应当巧妙规划相关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考研心态调整的问题

在考研的不同阶段,考研的心态包括报考选择心态,备考复习心态,考场应考心态等。首先,在报考选择时,应坚定选择与意向。考研专业院校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应有考虑的时间,但在院校专业选定后,一般来说不要随意变更,因为考研复习的时间有限,犹豫不前,成功的几率就会变小。

其次,要客观看待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心理波动。一般来说本专业考研同学在复习期多会经历以下情况:复习初期,由于不了解有关情况,会有一定的迷茫与困惑;随着复习的推进,成就与兴奋之感逐渐增强,心态变得积极;到了接近考试的后期,焦虑情绪又会增加;随着精力的逐渐耗尽,压力越来越大,考生时常有坚持不下去的想法,总觉得自己不行,复习的还不够……。对于这些情况,考生应有恰当的准备与调节。既要有目标意识,也要多肯定自己复习的成就;既要保持拼搏的状态,也要适当调节。例如,每天可给自己一小时的放松时间,每周最好休息一天;对于解压,男生可以采取运动、网游、户外等活动,女生可以逛街、聊天、美食,劳逸结合。

最后,在考试期间要保持冷静镇定。要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品,上考场开始答题后应注重过程,不要过多在意结果。考完一、两门之后先别对答案,好好休息。考试结束后,除非有明显的证据(例如一门课没有考),否则不要轻言失败,休息两周后就应准备复试的内容。

对于参与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是独特的经历、难忘的旅程、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要坚信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保持积极的心态,为自己加油,实现人生又一跨越!

【参考文献】

[1] 阚云艳,谢佳娜.大学生考研计划制定策略浅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

【作者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2

(一)锻炼学员的综合能力让学员备课、讲课,是对学员实际能力的综合提高和培养。授课前,学员要认真准备、查找资料;授课中,不仅要大胆说话,还要清楚、简洁、有层次,同时要沉着冷静、灵活应变。这对于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质是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对于学员毕业后在部队带兵管理、实施教育是重要的能力储备。对于听课的学员,在受教育的同时,学习授课学员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提高综合素质。

(二)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为了上好一堂课,搞好一次主题教育,一个小组学员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尽自己所能解决一切所遇到的困难,学员的团队意识大大增强。对于讲课的学员,站在讲台上所代表的是一个团队的形象,而且通过讲课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增加了自信心。另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小组成员是动态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这样后参加的学员向先参加的学员请教,小组成员向其他学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竞争和互助中,学员的互助精神明显增强。

(三)提高学员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每组学员的授课特点、授课内容不同,授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各异,不但学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对于学员队干部来说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队干部可以从学员授课的内容、课件中接触到许多有特色的图片以及时代元素,促进队干部授课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员队干部通过学员授课,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为切实加强学员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搭建了平台和桥梁。

二、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青年学员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可塑性很强。在校期间由于课程设置、所处环境、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针对不同年级学员的思想特点,确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内容,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明白立身做人的道理,打牢成就事业的思想基础。

(一)四年本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打基础第一学年是学员了解部队、认识院校、打基础、求发展、培养军人品格的关键之年。从目前来看,公安现役院校的学员,特别是参加高考入学的普通本科学员,入学动机各异。有的学员是服从家长的意愿报考,有的学员是出于好奇报考,他们对于公安现役部队的职责使命、任务并不清楚,对于学习生活也不太了解。在大学一年级,要经历入学新训,而有些同学对于艰苦的训练和严格的管理缺乏心理准备。再加上生活上、学习上的适应等问题,使有些同学出现厌倦心态,甚至出现要求退学的现象。这一阶段,对于普通本科学员来说,既要完成从社会青年到革命军人的转变,又要完成从地方中学生向军校大学生的转变;对于战士学员来说,需要完成从部队战士向军校学员的转变。因此,为配合学员入学训练教育,这一阶段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学员的转变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学员了解部队光荣传统,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开展军史教育,学习我军的光荣历史和公安现役部队的发展历史,了解公安现役部队的任务特点,激发学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学员学习热情。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确立服务思想;正确认识自我,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了解现役部队,热爱所学专业。

2.二年级注重抓提高第二学年是学员各方面开始加速发展,逐渐从普通学员到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进步之年。针对部分学员升入二年级后自身要求有所放松,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做好典型引路、榜样激励、舆论引导等工作,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和军人养成。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弘扬革命精神,培养爱军意识;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

3.三年级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第三学年,是学员由知识素养向能力素养转化的重要阶段。学员在经过暑假到部队的认识实习后,初步了解到未来工作的环境,同时逐步由基础课转入专业课的学习。这一阶段学员成才意识和危机感增强,要重点强化其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为此,大三阶段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保持良好心态,注重自我教育;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

4.四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准备第四学年,是学员逐步走向成熟、成才的一年,面临考研、毕业实习、工作分配、支边等现实问题。这一阶段,学员思想波动较大,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要注重做好学员的教育疏导工作。一方面,要引导学员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由合格学员到合格指挥员的转变,为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教育学员敢于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为新的人生起好步。由于公安现役院校学员毕业后,多数会从事执法工作,在课外思想教育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能力;保持健康心态,正确对待考研;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报效伟大祖国,自觉服从分配。

(二)三年专科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主题

1.一年级注重适应转变根据专科队学员都是来自于基层部队一线战士的特点,尽快使学员适应学习生活,完成从部队训练、执勤到院校学习任务的转变,使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品德修养。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端正入学动机,尽快完成转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树立忠诚意识,坚决听党指挥;注重自我完善,力求人际和谐;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2.二年级注重全面发展针对学员升入二年级后由谨慎交往、小心处事,转变为思想出现松懈,个性明显张扬,学习成绩拉开档次,产生心理波动等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员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同时,要强化学员适应社会和部队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加强能力培养,注重全面发展;正确使用网络,发挥育人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遵守规章制度,慎重对待婚恋;培育健康人格,保持身心健康。3.三年级注重任职能力培养专科队学员进入三年级,面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这一阶段,使毕业学员一方面继续努力学习,善始善终收好尾;另一方面教育学员勇敢面对现实,自觉服从分配,为新的人生起好步。针对学员实际,主要开展以下专题教育:牢记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铸就和谐人格;培养健康情趣,注重自我教育;善始善终律己,培养战斗精神;筑牢思想防线,廉洁依法行政。

三、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公安现役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军事化管理体制的优势,构建“以学员队为单位、以队干部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学员政治思想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本思路针对在校学员大部分是“90后”,其世界观趋向现实化、个体意识趋向个性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一些学员还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思想特点,以学员队为单位,成立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小组。根据统一下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小组集体研究备课,采用学员代表上台讲授、开展学员主持并参加的辩论、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传统的学员“被动的填鸭”为“主动的探索”,使学员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现队干部与学员之间、授课学员和听课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实施过程1.认真备课一是小组集思广益。小组成员集体对相关内容查阅资料,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并推选一名主讲学员代表小组授课。主讲学员定期向队干部汇报准备情况,并就授课中的难点问题与队干部请教、沟通、探讨。二是学员进行试讲。在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队干部和小组成员要听主讲学员试讲,并进行指导,小组再做进一步完善。2.正式授课根据教育计划,届时由学员上台授课。在授课过程中,学员应脱稿,并在课件、板书、语言、手势、提问、解答等方面,严格按“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锻炼自己。3.课堂研讨在队干部的指导下,其他学员对授课过程、内容、效果展开讨论、发表意见。通过研讨环节,既有利于固化学员的理论讲授,又有利于学员通过对照、学习、吸纳他人的观点,提高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4.总结提高学员讲完后,队干部要从讲课内容和讲课效果两方面对学员进行客观的点评。对学员所讲内容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对不完善的内容要及时补充,确实保证所讲授内容的正确性。对学员讲课时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课件、板书、风格等要逐项讲评,尤其是对学员的不足要及时予以指正,让试讲学员明白自己讲课的效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3

1.社会文化、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新生代的大学生大多数是“95后”,他们从出生到考上大学的整个生活阶段,恰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思想、文化和教育也随之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潮一方面使大学生改变视角,开阔视野,促进了现代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多元价值观增大了他们对各类思潮和文化做出正确辨别和选择的难度。“95后”们是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独生子女,对于这一代学生的教育,中国社会和所有家庭给予大量的关注和期待,他们的中小学阶段开始实行素质教育,而中国的素质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的配套都不成熟,学生们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并不能掌握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赢得激烈竞争的真本领,这一对矛盾直接导致“95后”大学生们的迷茫和叛逆。

2.成长环境的网络化

“95后”的学生们正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已融入他们心智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们接受网络上的新鲜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在网络上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同时,他们对网络也形成相当程度的依赖:遇到问题就通过网络搜索答案;需要写文章打开网络抄袭;交朋友也通过网络寻找;甚至班级会议和活动也改为网络群聊的方式进行。通过网络可以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在网络论坛上大肆地宣泄;通过网络可以尽情挥霍看似休闲的大把时光;通过网络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不曾体会的各种。然而,网络是一个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空间,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涉世较浅,鉴别力不强,很容易被不同的或非主流的价值文化所迷惑和影响;网络的虚拟特性也容易使得学生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逃避现实,从而丧失目标、动摇信念、迷失方向。

3.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自我构建能力

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自我构建能力是关系到其心智发展变化的内因。大学生个体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知觉外部信息,主动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建构自己的心理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这就是心智健康发展的自我构建能力。大学生们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时期,人际、就业、考研、爱情四大心病常常困扰他们,能不能适时进行自我调节,情感合理宣泄和意志力的自我构建尤为关键。“95后”大学生的视野还不够开阔,站的角度还不够高,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想问题还不够长远,有时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深刻,有时还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有时坏的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宣泄,有时悔恨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有时遭遇失败后不能很好地自我修复,如此种种。有些人在遇到这些情况后能运用各种方式很好地解脱出来,适应生活;有的人却可能钻进死胡同,封闭自我,消极迷茫。因此,自我构建能力是影响心智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智发展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其对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纪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前提和政治保证,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必须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法律有哪些规定,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如何正确的做,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纳入道德制约的轨道,从而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辨别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能力,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进而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一个全面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进步与发展的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纪观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要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不做违背法律规定的事,还包括要教育他们能够并善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重要内容体现了其对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准确把握和恰当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保证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高校育人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是呈网络结构的工作系统。在这整个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工作的核心和指导性工作。要引导大学生心智健康发展最首要的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政治觉悟、价值取向的必要手段。“95后”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意识和权益意识都强,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运用心理技术和方法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学习和生活也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心理问题能得到专业的咨询和诊疗,思想认识问题能得到苦口婆心的开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感会加强,容易自觉按照学校要求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导,能让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深刻认识社会问题,正确看待热点问题,从而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高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充分锻炼自己,协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是根本性的环节。

三、培养心智成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相对轻视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前提。具体来说,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使学生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自主性;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健全自身的身心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高校的稳定、和谐发展。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摸清他们的思想脉以分析、引导,纠正可能产生的消极情绪,拨正是非观,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培养其责任意识。大学生已经是有自己认识观念的人,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可取,因为他们可能从某种情感状态上会有太多地不信任,所以要引导他们,让他们去自觉地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部分。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补充鲜活的东西,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同学,用关爱的态度与学生相处,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们也能要懂得感恩、宽容、坦诚助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既能自我接受、自我理解,又不要过分地追求完美,给自己合理的期望值,明确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从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出发,避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进行教育,加强监督,指导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4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71-03

收稿日期:2013-06-20

作者简介:葛阳阳(1980-),女,黑龙江肇东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注重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有效作用发挥,突出强调研究生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但对研究生身心发展、个性化需求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关注度有所缺乏,在促进研究生结合现实需要发挥个人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不足,造成现实思想教育中多方面的偏差。[1]从当年的马加爵事件到今天的黄洋事件,都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工作,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广大教师既要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注重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健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使之真正内化为硕士研究生的政治信仰和行为准则;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平台,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栋梁之才。

2.硕士研究生个体多样化特点的现实要求

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成分多样化,不仅仅包括直接毕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还包括许多在职人员、待业人员和下岗分流人员;不仅有学术型研究生,还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还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于考生的来源不同、个人社会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政治素质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报考硕士研究生的目的不同等,硕士研究生个体呈现多样化的特点。[2]硕士研究生个体特点差异大,主体意识较强,思想状况复杂多样,都增加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心理差异,摸清每个学生的思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才能让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

硕士研究生因本身对自己的期望值高,给予自己的压力也就增多。作为硕士研究生,面临着科研项目、撰写论文、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一些硕士研究生还要面临着婚恋、买房、生子等现实问题带来的生活困扰,而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面临的最大困境,这些困境都给硕士研究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引发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疾病。硕士研究生现实困境压力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细致、认真地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客观要求

受社会大环境和国家整个经济形式多样化的影响,硕士研究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硕士研究生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意识淡薄,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问题,部分学生还出现集体观念淡漠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

二、新形势下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硕士研究生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成分开始多样化,加之更多的90后学生加入到硕士研究生群体,硕士研究生个体特点差异大,主体意识较强,思想状况复杂多样,已经成为了公认的特点;部分学生考研目的功利化,出现了所谓的混文凭现象,导致科研兴趣退化,学术造假现象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部分研究生的思想意识受到冲击,深陷物质享受之中,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体功利性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的甚至理想信念淡薄,信仰缺失;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抵触和漠然的心态,这些都增加了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重重阻力。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

有些高校开设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某种程度上轻视实践,说教意味重,少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效果还不是很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教学的老师很难从学生中得到认同,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而有些高校以导师和辅导员为主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讲座、会议、谈心等方式进行,缺乏形式、内容、方法、手段上的创新,这种传统的教育形式让喜欢追求新思想的硕士研究生感到“乏味”,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3.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层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对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部分高校实行了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形成了理论课教师、导师与辅导员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思想政治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如在实际运行中缺少必要的保障机制,在师资力量配备和经费支持上仍然不够充足,难以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少有专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机会,培训机制有待健全;目前高校大多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科研能力作为学生优秀与否的考核标准,无法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常常出现重视学术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量化考核和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推进大众化,提高思想觉悟

在研究生群体中大力推进大众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思想觉悟,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方向,学会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实现的传承。[3]高校要充分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硕士研究生进行理论教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式、手段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通过启发式、研讨式、应变式的学习方式及社会实践改革,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高校在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引进生活化的因素,使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切实将主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大众化的载体,加大大众化的传播。针对研究生群体成分多样化的特点,要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增加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大众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确保身心健康

硕士研究生现实困境压力大,小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极少数的学生甚至出现极端行为,这些严重影响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研究生心理疏导,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帮扶机制。强化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加大对全体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心理治疗和疏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相关讲座,建立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聘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咨询,有效排解硕士研究生来自生活的经济压力、来自学习的竞争压力、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和来自亲人企盼的家庭压力,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必须注意研究生行为变化,关注研究生实际表现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波动,力争把研究生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研究生的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健全完善研究生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的工作机制,帮助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动态,充分发挥三防作用。充分发挥一线辅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要真正做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好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导师三育人作用,注重发挥企业导师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等优秀品质,以引领每一个有潜能的学生结出丰硕的果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专业教师的作用,强化硕士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直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使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真正做到主流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贴近于常,从而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格局。

4.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提升教育功能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队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全面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构,强化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工作培训,如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以增强业务能力。建议给予工作人员必要的待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加大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只有完善了这些机制措施,才能确保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提升教育功能。

5.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发挥党团作用

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术氛围,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塑造展现自我创造的良好育人环境,从而增加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4]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做到基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党团组织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讲座、论坛、沙龙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学生活动范围,增加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学习实践基地,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体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才能,展现自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培养硕士研究生集体荣誉感和自信感。

6.加强导师责任意识,凸显导师作用

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期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导师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同时更要成为硕士研究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伙伴、心灵上的沟通者。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工作、情感等状况,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5]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导师的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强化导师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应该通过座谈、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和学生交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导师进行相关考评。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建立学生、导师和学校的沟通渠道,及时帮助研究生解决困难,疏导情绪。

总之,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未雨绸缪、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耿俊茂,张瑞.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37-140.

[2] 邱菊,聂国东,齐丽.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3):142-145.

[3] 靳义亭,靳志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推进大众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8-121.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5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档案;就业辅导团队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77-03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历史时期。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学生就业观念亟待改变,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需要[1](P106-107)。然而,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方面,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就业观、就业期望值、择业心理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如果不首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的[2](P82-84)。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学生能否通过就业而顺利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需要分析把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P246-247)。本文基于当前高校面临的就业形势难的普遍问题,指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完善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体制

完善的高校就业职业指导制度,是教育的基本保障条件,必须制定和深化高校就业职业管理体制,改革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体制。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学生就业教育有必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并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体制。完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教育教学管理团队,成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管理体系,形成对应的职业管理制度和职业指导制度。对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广开就业信息渠道,努力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长久合作机制,开拓学生就业市场;完善思想政治就业教育内容,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明确教育优势和劣势,增强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建设;完善高校就业思想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思想教学方案,加强就业职业培训质量;建立就业思政教育的差异化和灵活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技能和兴趣,实施不同就业思想教育培育方案,以便学生在就业职业选择时迅速定位;建立学生就业职业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参与就业职业市场调查,为学生进入社会、从容择业提供前期体验;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对学生就业职业选择提供相关的准备和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就业职业专题训练,开展就业职业思想教育交流活动,增强学生择业能力。

(二)多元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式,实现教育与就业实践的结合

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实现就业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实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就业职业素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核心,并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就业职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就业职业素质的培育。丰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除了课堂讲授和传统的讲座形式外,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观点讨论、案例分析、个人演讲、优秀校友回访现身说法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自我价值观探索;通过举办有奖励机制的辩论赛、征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认知教育、自主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4](P160-163)。

建立多元化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式,应该结合学生将来就业特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益。现实生活中,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选择不同,需求也就不同;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个好不同,需要帮助的问题也会有差异。实际工作中应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对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的学生强化相关服务;对准备就业的学生加强择业指导[5](P239-240);增加对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方法的设置,建立探讨式就业思想政治教学方式,通过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就业心理的互动沟通,反馈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有利于教师就业指导教学重点的确立。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加强对就业现实的了解,通过老师对就业形势的点评,又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认知能力,同时提高了就业思想政治教学效率。案例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具体事件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启发思维能力。教师领导,学生参与,围绕具体就业实践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具体就业事件的认识能力和处理能力,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相互结合,通过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高高校学生就业实践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考研方向范文6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研究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41-02

一、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已不再是独立于尘世的世外桃源,必然受到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部分研究生正处于发展危机中,其中研究生自我同一性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自我同一性概述

“自我同一性”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 于1963年提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复杂的个体系统,自我本身和外部环境有不同需求且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自我同一性就是对个体矛盾综合体的整合和序化后在自我意识方面的结果,是个体内在一致性(sameness)和连续性(continuity)的自我感觉和体验,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自我的认识,指对“我是谁”的统一而连贯的自我意识,二是对周围环境及整个社会的认识,指对“我所处环境”的统一而连贯的意识,三是对自我与环境如何协调的认识,指对“我如何行动”的意识。Marcia (1996)对 Erikson 理论进行了操作性的阐述,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 (exploration)和参与 (commitment)的行为特征为变量提出对自我同一性的定义,并划分了四种同一性状态(status):⑴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已经历了一段探索和参与,解决了同一性危机,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承诺,这是一种最成熟,最高级的同一性状态。⑵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但没有达到最终的承诺。⑶同一性早闭( identity foreclosure):没有经历探索阶段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⑷同一性混乱(identity diffusion):指没有固定的承诺并且不主动寻求形成承诺,没有经历过探索的阶段,或者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不能成功地解决,这样的个体对未来方向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这是一种最不成熟、最低级的同一性状态。

(二)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分析

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四种同一性状态进行分析,一方面研究生“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表现为:第一,能客观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评价自己,要考研究生是为了在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研究领域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能考上研究生是对能力的有力证明。第二,能有信心迎接时代的变化和现代高技术发展的挑战,能在新局势新环境下树立自己的新目标,对未来学业有清晰的目标规划。第三,对学校、班级、导师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和信赖感。另一方面研究生由于其人生阅历和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一般正经历着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甚至同一性混乱状态。很多应届考生由于就业压力大或父母要求选择报考研究生;有许多往届考生冒着辞职的风险,顶着同事朋友及家庭的压力立志考研,等真正考上后,发现并不像自己原先设想的那样,研究生也不好就业,而且有科研压力,虽然在积极寻求自己的价值,但也出现了彷徨和迷茫,表现在:第一,自我认知不全面,没有形成统一和连贯的自我意识,有些研究生入学后没有建立今后的目标和方向,常缺乏兴趣,陷入无动于衷和冷漠状态,一切都变得无所谓,感受不到学习生活的目的和意义,郁闷、空虚、无聊是他们的流行词汇;第二,对环境和社会的认识不全面,价值判断有些混乱,常表现为不能准确地从社会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只沉醉在学习中,不愿意去探索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及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人际关系疏远,不清楚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表现为事事以自己为中心,常被孤立,与社会脱节;第三,解决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研究生出现不能适应入学后巨大落差,难以接受自己在新的团体中的位置,或发疯一样只埋头于单一事务,或回避责任和选择,或处于麻痹状态。

总的来说,研究生处于人生观发展的成熟定型期,从心理角度看,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转折时期,心理变化较快,心理矛盾集中、突出和尖锐,这种剧烈变化发展的矛盾,本身充满了混乱和不协调,从而更容易导致研究生容易陷入同一性混乱危机中。

二、研究生思政教育自我同一性管理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政治知识、技能和政治规范,培养研究生合格的思想品德、理想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行为模式。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归结为引导研究生形成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政治同一感,最终建立起政治同一性。因此,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出现的政治意识淡漠等现象,可以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去寻找根源,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自我同一性理论是有其可行性的。事实上,自我同一性理论中对研究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概括,对研究生心理发展与自然生理潜能和社会文化环境条件间的关系的总结以及自我和情感在青年人格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等诸多理论观点,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上的指导。借鉴自我同一性理论,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引导,多种教育并举,促进研究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正确健康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基础,青年研究生是个特殊群体,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要帮助研究生防止同一性混乱和建立健康的自我同一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促进研究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教育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优缺点、性格、情绪和行为,学会协调内心的各种矛盾,整合和序化内心的各种需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个性人格,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中,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灌输方式引导,用党的先进理论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防止和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增强研究生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并通过采取多种教育并举的方法,多层面开展教育工作,促进研究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加强组织约束,规范研究生的行为,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

自我同一性作为个体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感觉和体验,表明研究生不是孤立的,而是时刻处在社会环境变化之中,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所处环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的关系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分析利弊,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建立自主统一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标准,吸取社会文化有益的营养,抵制社会文化不利的影响。针对少数研究生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化、道德素质不高的状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提升研究生的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

(三)注重社会实践,帮助研究生调整自我与环境的矛盾,积极适应社会

自我同一性获得不仅需要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还需要个体能够协调自我与环境,积极适应社会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实现这种个体的适应。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一大课堂,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少不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改善育人环境,提供课程、专业、职业、人生意义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的机会,引导研究生不断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最终使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实现研究生自我同一性获得。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广大研究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积极探索假期社会实践、实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节假日义务宣传等活动相结合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模式,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促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贡献,从而实现自我同一性达成。

参考文献:

[1]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