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1

【摘要】 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加强实习管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在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随着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医院检验科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是他们理解知识和验证理论的过程,也是他们掌握基本技能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的医学检验高职教育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出现“眼高手低”,综合素质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进行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实验课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存在实验内容陈旧、实验条件落后、实验方式老化、实验考核方法不完善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于培养出2l世纪医学检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人才。围绕跨世纪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转变旧的传统观念,打破现行课程框架,重新构建新型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1]。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举措

2.1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

要明确办学思想,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教学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2]。教师必须积极参与专业教改,明确要为学而教、为用而学,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思想到行为均积极转变。

2.2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

要把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摆到医学检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位置来抓,要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专业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在职教育、进修、培训等,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医学检验人才的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2.3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实验内容的不断优化最能体现出实验教学的真正实力,选择新颖、适用的实验内容是提高实验教学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前提。在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删减单一临床检验项目测定与传统测定技术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强、具有研究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以确保所开实验既有实用性,又能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2.4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适应培养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教师讲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学生机械地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对整个实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遇到实验结果不符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原因,而是随意抄袭他人或更改实验结果,为此须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2.4.1应用多媒体等实验教学手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等教学手段,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而且拓展了实验教学方法,拓宽了实验教学思路。

2.4.2运用角色互换,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以示教、灌输、验证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将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3]。

2.4.3开展专业技能强化训练

除了实验课外,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安排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每门专业课选取几项操作性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在其间进行指导,最后由学生抽签进行每一门专业课的实验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必须合格,否则重新进行操作练习再考核,直至考核合格。

2.5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传统的实验考核存在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强,考核内容过分依附于实验教材等弊端。将实验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向多样化发展,把实验考核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分由平时实验考核成绩和期末实验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课出勤率、实验态度、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组成,在实验考核总成绩中可以占40%左右。期末实验考核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和实验技能考核两部分,实验理论考试可以占实验考核总成绩的20%左右。

2.6加强实习管理,确保实习基地教学质量

目前,多数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主要停留在操作上的指导,对是否按照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实纲要求缺乏关心和考虑,教学责任感不够强。为确保应用型的检验技术人才培养,实习基地需要对实习生制定健全而又完善的制度,严格考核和管理,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医德医风正派的临床带教队伍。另外,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不定期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带教老师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出适合2l世纪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武高辉,杨韬,赵希文等.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与研究,2002,74(3):21-23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创新创业通识;信息素养;校企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KA201803);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18GKTSCX076)

[作者简介]徐晓可(1980—),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微生物学副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及微生物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379-02[收稿日期]2020-01-09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求以及“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需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成为高职医药卫生院校的重要新举措[1]。

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而检验更是一个注重技术训练的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检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当前,提高医学检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弱项[3]。如何加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创新创业通识,信息素养,校企协同育人三方面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我校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规划,建立了学校“两阶段、四贯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分为1.0,从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理论和政策宣传层面,培育学生创新创业[4]。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内容以一个创意开始到创建企业的过程为脉络,以管理初创企业的创业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教学知识内容,构建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基础训练两大模块共细分12个教学模块内容。然后针对专业学生自身特点,从12个模块中选定与专业教学融合、互补的4个模块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极大地避免课程内容与部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同质化。

三、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培养。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培养并提升精准获取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5]。同时,高职院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6]。

我校医检专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教育的紧密結合。继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之后,医检专业开展了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并提升他们基于专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之一,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课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信息素养知识与专创课学习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利用专业信息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信息解决他们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四、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理念基于创新的思想,旨在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加强校企的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会带来促进和提高的作用[7]。

为适应当今医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其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重要途径。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我校医检专业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同举办定向培养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成立了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是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广州岭南护理院、健康管理学院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研室三方联合创办的双创平台。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的检验项目由健康管理学院医检专业师生合力共同完成,学生在校就可以实现真实岗位的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能力;毕业设计;保障体系;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99-02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要,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教学,使学生综合以往学过的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侧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提出具体的课程训练与实践的改革措施,以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核心,以课程教学观念、方法为突破口,以系列课程应用训练为基础,以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创建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和运用,推动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的深化。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程序,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毕业设计安排在毕业前的学期(专科第六学期、本科第八学期),课时一般安排8-12周,在具体教学中一般有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实施、毕业设计初稿、完成稿设计制作、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评析等环节。教育部就毕业设计工作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但是,考察当下的毕业设计,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现将在考察、调研中发现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毕业设计选题针对性、应用性不强

在毕业设计开始最重要的选题环节,有些高校就缺乏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标准,形式主义严重,选题环节只是一味的填表、上报,未经过论证审查,选题的应用性、针对性不强,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有些指导老师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草率制定选题供学生选择,有些学生直接不经过指导老师审核而自主假设命题,还有些学生拿以前的课堂作业充当毕业设计,有些以毕业实习中不成熟的设计作品充当毕业设计,以上这种选题方式无疑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初衷,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放任自流,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无法发挥。

(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师资缺乏

由于近年来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有些老师甚至一人指20-30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出现指导时间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委派刚毕业的、没有任何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助教担任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综上原因最终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应付、教师评价缩水等现象。

(三)片面强调结果,导致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流于形式

大学的最后学期是毕业生实习择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择业上,忽视毕业设计,出现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情况,学生放任自流,处于无管理状态(俗称放羊),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质量。

(四)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只是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缺少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当前对于毕业设计过程的理论研究非常有限,在已出版的许多教材中,虽然论述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概念和作品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没有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等角度论述毕业设计的过程;还有一些出版物停留在毕业设计作品本身的展示、分析,缺少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深入探讨,没有涉及教学理论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具体应用,指导意义不够,毕业设计教学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策略研究

(一)优化选题针对性、科学性,加强选题应用性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选题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其他程序的质量,为此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题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来自于产学研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选题,但是无论那种选题都要由指导老师批准,制定严密的选题审题制度并严格遵守,保证其创新性、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避免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发挥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加快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对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能够胜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知识结构上一定要全面、综合才能符合专业指导要求,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要全面掌握,要注重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优势、观点,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同时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利用联合渠道争取高档次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时严格把关,一般要求具有讲师职称,助教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经过高职称教师的指导实习及传帮带,由教研室审核合格后才可担任,由此保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质量。

(三)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实行弹性调整

全日制专科学制为三年的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要求5个学分。由此避免毕业生实习择业对毕业设计的影响,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促进毕业设计与企业联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重大设计项目联合,让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项目变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再加上有相关经费的支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提高学生创作的兴趣,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又为学生实习和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五)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评价体系包括开题报告、方案构思、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心得、答辩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具体的评分细则。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又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毕业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毕业须知》、《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毕业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心得》、《毕业设计指导记录手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实习名单分配》、《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等,同时通过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从严治教,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延展性是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搭建学科基本的设计理论、理念、概念、激发观念的构架,还要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形成艺术设计创新型综合素质全面开发和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的系统性重点强调科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课程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系统构架,明确本专业的方向、范畴、途径和方法。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没有科学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前期扎实的基本功,毕业设计犹如空中楼阁,毕业设计的质量、教学改革、创新就是空谈。

(七)实施研究性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保证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指导教师要善于把经过自己探索研究得到的专业成果、经验和感受及其设计研究的思路、创意方案、科研成果等有机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以及日常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中,促进学生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八)毕业设计与设计大赛联合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关键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国内外组织的相关设计大赛相结合,让毕业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其针对实效,和相关的假设设计选题相比强化了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互动环节,激发并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九)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应灵活、个性、多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题特点、专业优势等方面进行指导,鼓励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中可创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跳跃式” 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点教学法等教学法。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提高艺术设计院校毕业设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引导作用。文章所提出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法、策略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提高,是学生将高校教育中所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种升华过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桂君.过程与结果——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李云.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大观,2011(3).

[3]毛德宝.视觉传达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http://,2004.

作者简介: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4

石油化工产业是国家、广东省的支柱产业,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年均增长9%,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计划“十三五”期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决定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将是人才的质量和行业的人力资源队伍素质”。截至2013年底,我国石化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72万家,从业人员707.5万人。近年来,来自各类院校的毕业生约占行业新增从业人员总量的77%。“十二五”期间,石化行业仍然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全行业技能劳动者每年需要增加27.4万人,高技能人才每年需要增加10.4万人。广东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技能人才需求紧缺更加突出。为服务地区经济、培养符合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我院联合企业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以“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以石化行业职业标准为参考,分析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员核心岗位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石化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依据“技能达到化工检修钳工高级工水平、理论达到技师水平”的标准,确定了“重安全、守规程、会操作、善沟通、能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育人目标。

本专业就业主要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化工装置建设企业、化工设备制造企业和其它机械类制造企业工作,可从事设备维护、检修、制造、安装及设备管理、销售岗位,考取化工检修钳工中(高)级证(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必考);电工上岗资格证(安监局,选考)。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

依据本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有关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根据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的培养需求,以典型化工机械设备为载体,构建、实施基于“化工机械设备安装检修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与技能、专业课与基础课、课程与技能鉴定、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的高度融合,遵循“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的理念,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如图1所示。

本专业根据工作岗位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将国家、石化行业主要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化工检修钳工职业资格标准等融入课程体系中,并开发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工学结合院本教材。单门课程结构图如下图2,其中《离心泵维护检修技术》课程内容编排和教学设计如图3。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改革

1.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内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课内单元实训主要是强化基本操作,综合实训是安排学生在实训室和仿真工厂中进行某一完整项目实训,以实际生产的过程作为驱动,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是学生在企业进行的实践学习,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锻炼。本着“精讲多练,边学边练,学练结合”的原则,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60%,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校内实践以生产性实训为主,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建成钳工实训室、焊工实训室、化工设备检修实训室、机泵拆装实训室、管道拆装运行实训室、常减压蒸馏实训室、化工装备安装与检修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项目教学内容全部采用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项目课程的学习,真正学到了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真正感受到生产岗位的工作状态,为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机泵拆装与运行实训项目中,校内实训项目完成按照化工企业工作要求为模拟,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完成工作任务,老师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在实操训练中必须做到企业生产工作过程中对系统使用、维护、拆卸、安装和故障处理的要求,做到按规范施工、按技术要求完成任务。

3.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参与生产工作,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发挥背靠石油化工行业优势,我校与中国石化集团、南方石化集团、珠海宝塔石化集团、中冠安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广东金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第三学年根据企业人才质量需求,制订适合的顶岗实习方案,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依托行业,校企共育的‘2+1’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作、同考核。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为每位同学配备1名指导教师,并签订了师徒协议,约束双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配备1名校内指导教师,双师实施对学生顶岗过程的指导,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做中学”、企业师傅和老师在“做中教”,践行“教学做“”一体,弥补了学校如汽轮机等大型设备不足和化工装置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特点真实任务场景的不足,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实现“零距离”的上岗。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使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技能水平,使学生信服,实现“做中教”,教?W团队需要提高“ 双师型” 教师的综合能力。具体措施有:

1.请进来:加大外聘教师的引进力度,请企业第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校内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和前沿技术,为今后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走出去:通过选送教师到国内外职教先进学校进行培训进修、赴企业顶岗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五、创新评价模式,加强行程性综合考核

融合了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教学过程、环节的考核与控制为核心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如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知识涵养、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我们主要从理论知识环节、专业技能环节、综合素质环节的考核三方面入手。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可以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信息。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在科学化得细分专业的同时也在盲目的增设新专业。在这个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2005年的两百余家增加到现在的一千余家,毕业生数量激增。

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管理不规范,各类建筑装饰工程企业,景观园林企业为了能够招揽工程,无论在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大多采取设计免费,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根本不进行设计直接由甲方的负责人提出想法或者参照某个现成建筑或者设计成果,或直接参考国内外的资料画册。这种做法造成了设计行业入行门槛低,就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我们专业教师、学生、和专业设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综合实习与顶岗实习是大学学习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一般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这也是学生就业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年里同学们要搜寻各种就业信息,参加各种招聘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的毕业生往往看重就业,忽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造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就业。因此我们必须协调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2解决的办法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校积极推行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进程。所谓一体化,就是将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四个环节合并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将四个环节时间合并,同时开展。通过综合实习,顶岗解决毕业设计中的关于实践的问题,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通过实习寻找适合就业意向的就业单位,通过实习,融入公司运行,进行设计生产,争取做到实习即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推进能够使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有机结合,使各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提升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促进就业质量提高,努力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社会多方共赢。

我们根据装饰企业与景观园林设计企业的特点,单一企业对设计人员数量需求比较少,不能够几个企业解决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的实习就业问题,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积极推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建设校外实习基地30余家,与各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学生综合实习协议、学生就业接收协议,与规模较大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现了就业岗位与在校学生的数量比例为5:1,这样企业与学校与学生成为一个整体,企业也愿意拿出精力与学校一起培养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由于企业数量比较足,也可以进行合理选择。聘请学生实习单位的设计总监,项目负责人为学生的校外指导老师,校内同时安排同一指导教师负责综合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题目尽量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相接近,注重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根据自己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题。由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学生实习与就业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双方共同制定指导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在设计和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综合实习就业实习结合有效的避免了以往毕业设计内容空洞,脱离现实的问题,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了同学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毕业设计的内涵。

3取得成果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学生理论与实践不一致,实习与就业不一致,而提出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推行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学校的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提高了学生实习对口率,就业对口率,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理念,做到了学生满意。学生实习即就业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利益,学生即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更愿意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上下工夫,为企业与学校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过程的一体化的管理,学校,企业,学生融为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三方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的发展态势。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还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对于我们从教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只要顺应时展,找到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大胆进行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一定会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志华.浅析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状况[J].电影评介,2012(02).

医学检验与技术专业范文6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职数控一体化;教学研究

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学扩招等相关政策,这样使得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招生时比较困难,不但表现为数量不多,而且生源质量也是不容乐观。为了将这个难关度过,就要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家长和学生们负责任。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但要改变办学的思想,还要改变教学的方式,这样使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这样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建构注意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建构主义主要观点是,学习不仅仅是意味着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并不是被动吸收信息的人,学生要做主动构建意义的人,而且建构的过程不能由别人代替。下面笔者将就两种理论进行比较:

1.1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核心主要是这样的:学习是一种建构活动,建立在学生自己拥有的知识以及经验基础上。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学习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在进行每一项新的知识学习时,都和学生的自身经验和经验储备有直接关系。学生能获得多少知识主要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经验来建构知识的能力决定,而不再是由学生记忆力来死记硬背老师讲授的内容决定。

传统的教学观念就主要是“教”,也就是由老师来进行知识的灌输。老师向学生灌输的东西就被称之为是“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利用个人的认知观念,只跟老师以及受教育的环境有关系。

1.2学习过程的观念

建构主义主要是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只靠老师传递过来的知识,关键是在于学生自己将知识进行构建过程。学生不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说学习一定要是主动,学习不是单纯的信息传输以及储存,关键在于新经验以及原有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传统的学习中,学生们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主要任务也就是将各种信息进行记忆和重复叙述,并将其进行比较简单的应用。这样学习的过程就成为了单纯的信息传递存储过程,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1.3学生和指导者的角色观念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提倡以学习为主体,这也就将建构中学习的主要性进行了强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以及教师们的角色之间的作用就发生了一定程度上变化。相比较于传统式的教学,这种教学观念中学生不再是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被动的接受者了,而是扮演着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老师们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在学生进行建构知识时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老师们是主宰地位,也始终是在主动的进行施教,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扮演一个监督的角色。而学生就是其传授知识的对象,只是被动的将所有老师传授的东西进行模仿和记录,学习上也是肯定缺乏自主性的。这样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所担任的角色都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之下的数控专业一体化的教学

有关数控专业一体化的概念主要是要以现代的教学相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并将教学和考察评估也进行一种结合。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内容以及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之中多个方面以及多个层次的影响因素。因为这个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在进行教学时就会有比较大的难度。这种教学的模式主要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并要达到将教学进行优化的目标。将多种教学中的手段进行结合,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会得到一定的凸显。在教学中要构建一种数控的教学情境,将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技术中的理论、实验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性质的考察评估,将这些和技能的鉴定一体化的这样一种教学的模式。

举个例子,在数控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当老师将教学的知识基本传授完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要将当前的学习内容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首先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题目的拟定,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要求这些问题在幻灯片中都能有比较生动的清晰的表达。在制作完成之后再班上进行播放,让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和研究,这样会使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加强,也会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

3.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之下的数控专业一体化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教学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3.1过分注重意义上的建构,忽视分析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中有一种问题,就是人们过分的重视意义建构,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意义的建构。

3.2忽视教师们的指导作用,过分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作为主体,并不是意味着老师们的责任就有所减轻,而是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的作用要是不能够进行发挥,那么这种教学方式肯定是失败的,学生进行的盲目的探索将是毫无意义的。

3.3忽视学习的自主设计

有的人认为,教学设计主要是有关学习环境的设计,这样会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忽视。理想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学生要设计自主学习也是十分关键。

4.结 语

根据现在中职学校中的现状,要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之下进行数控一体化的教学,并结合建构主义的相关教学理论以及特点,来实施教学工作。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质量进行提高,让广大家长以及学生们放心。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喻平,孙玲.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三十年的发展与反思――主要成就与未来发展[J].数学教育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