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1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法制 互补关系 互动关系 互融关系
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是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并列的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得到大力推进和深入实施,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将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相混淆、等同或分离的误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厘清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之间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补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由确权保护到全面发展,彼此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制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各类法律制度的总和。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依法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1]知识产权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享有支配的权利,知识产权属于一种对世权、支配权。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划界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确权,确定将哪些客体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之中。知识产权法制通过有效地调整因确认知识产权归属、知识产权内容公开、授予知识产权权利人独占、许可或转让等权利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法通过确认智力成果权,明确了智力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激发智力劳动创造者的创造热情,促进科技进步,使知识产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全面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主体为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获得增创竞争优势并扼制竞争对手,掌控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综合手段,谋求实现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具有深层次、全局性、竞争性、对抗性的方略和举措。知识产权战略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彻底改变了以往法制对知识产权单一保护的状况;知识产权战略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注重全面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综合能力;知识产权战略针对所面临的形势及其竞争目标,引领创新主体以全面筹划和掌控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综合手段来参与竞争,从而赢得战略发展的主动权。相对于知识产权法制而言,知识产权战略实质上是对如何有效实施知识产权法制的总体谋划,它突出了知识产权全面发展的战略运筹。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到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从单纯强调“保护”到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的新跨越。知识产权法制侧重于对实现知识产权确权的切实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侧重于对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战略目标的总体推进,为知识产权法制保护的有效实施指明了方向,弥补了知识产权法制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再创造方面的不足。因此,知识产权法制确权保护是实施并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和支撑,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法制的航标,发挥着引领知识产权法制不断健全与完善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系统推进,拓展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方向。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全方位的运筹,涵盖了知识产权从创造到其运用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构成了知识产权立体式发展的体系,是对处于平面(基础)层面的单一法制保护的有效拓展延伸。知识产权法制与战略构成的平面与立体的互补关系,对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动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攻防竞争的战略谋划;维权保护是手段,攻防竞争是目标,彼此构成了保护与竞争的互动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
知识产权法制在强调对知识产权确权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所谓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是指依照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整,是将法律与制度结合起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知识产权执法是对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知识产权的执法权限和执法手段需要知识产权法律赋予。法制对知识产权的维权保护是加速知识产权运用的基础和支撑,如只有有效阻止和打击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著作权侵权和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才能规范市场秩序和鼓励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社会经济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知识产权的再创造和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的维权保护正是激励知识产权由创造走向运用的保障,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地位得以巩固、使知识产权的运用价值得以实现,从而激励人们致力于创新、创造,支撑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知识产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攻防竞争
知识产权攻防竞争是指权利主体以知识产权竞争为核心目标,进行全局性竞争谋划,以对抗竞争对手并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是以知识产权防御策略和进攻策略为核心切入点的知识产权维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发挥知识产权财富资源的作用。如在国际经贸中通过主动运筹知识产权对技术的垄断与反垄断、知识产权对市场的控制与反控制、知识产权对贸易的限制与反限制等一系列策略和举措,把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知识产权提升到引领和驾驭现代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充分体现出知识产权的独特优势和市场价值,进而成为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制高点的核心竞争力。为达到有效维护知识产权并赢得竞争优势的目的,知识产权攻防竞争通常是一种交叉结合、协同推进的策略。权利主体通过知识产权进攻策略拓展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对竞争对手加以制约或设置壁垒,实现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或自主标准长期占领市场,实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的目的;同时,通过知识产权防御策略建立坚固的防线,防御竞争对手采用知识产权进攻或反进攻手段所形成的限制。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保护与竞争的互动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是通过维权保护手段来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有利于激励创造,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毕竟单一的维权保护手段还不足以对知识产权运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如果知识产权权利人还仅仅停留在满足于静态的维权保护手段,则无法取得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而知识产权战略则是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手段的基础上,前瞻性地运筹知识产权攻防竞争的策略来加速对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并赢得竞争优势,发挥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实践表明,知识产权运用是自主创新的落脚点、知识产权创造的主要目的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对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法制是维权保护的基础,知识产权战略是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的拓展延伸,更是深层次的维权保护手段。因此,建立一个知识产权法制保护与知识产权战略运筹协同推进的互动体系,将是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实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略之策。
三、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法制的互融关系
知识产权法制强调对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而知识产权战略强调对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规范管理是系统运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彼此构成了互融关系。
1、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
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指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制的规定,对知识产权立法、执法、司法等制度的全面实施和健全完善,所开展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知识产权确权和维权的有效保证。知识产权法制强调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其侧重点是在制度层面上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把握,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满足知识产权确权和维权对法律的需求。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规范管理不仅是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法制的显著标志,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的知识产权宝贵财富的最大的发崛和集聚,对发展知识经济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知识产权战略强调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
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是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在知识产权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所开展的以知识产权攻防策略为主导的一系列活动。当今,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和运作,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知识产权战略以激励创造为基础、有效运用为目的,依法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运筹。知识产权的系统运筹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有序、规范的知识产权竞争机制,使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知识产权效能的最大化,进而提高知识产权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
3、法制与战略构成了管理与运筹的互融关系
从知识产权法制到知识产权战略的拓展,使得知识产权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平面管理向立体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对知识产权资源由规范管理向系统运筹的提升,这是知识产权效能得以最大发挥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转变和提升的过程中,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是知识产权系统运筹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规范管理,才能为知识产权系统运筹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规范管理制度,才能为知识产权系统运筹提供强大的竞争力。知识产权系统运筹需要掌握国际市场动态和遵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才能以更深层次的策略来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因此,知识产权规范管理与其系统运筹形成了相互融合、协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关系。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2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成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美、日、德三个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在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五方面的具体做法,总结其共性经验,为我国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管理模式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已从资源和资本竞争转向知识和核心科技竞争,企业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体,肩负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任,在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地位。本文以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突出的美、日、德三国为例,分析其在知识产权战略、组织体系、创造、运用和保护五方面的具体做法,以期借鉴其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一、知识产权战略
德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大企业成为主要推进者。如德国1/6左右的专利均由西门子、奔驰等大企业申请;而在欧洲申请专利和PCT的67%以上集中在德国前十大公司。第二,德国企业会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第三,德国企业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会区分行业,不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汽车销售行业的专利战略会将重点放在研发制动系统和申请专利上,而应用化学领域的汉高公司则更重视注册和保护商标。美国和日本企业为了巩固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都非常重视专利战略。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技术上的垄断地位,美国把专利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规定在美国当地生产的美国公司可以优先转让,从而通过垄断技术获取高额利润。日本的专利战略则是通过制度规定专利申请的步骤、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专利是独占使用还是技术转让。从申请步骤来看,一项技术研发成功后,是否申请专利需要先征求发明单位的意见,再通过专利策划机构联系发明人商讨确定。此外,申请专利要依次严格审查专利申请范围、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权利稳定性。最后还要分析专利是适合独占使用还是技术转让。对开发自由度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基础专利一般选择独占使用,其他情况可考虑技术转让。在选择时还会考虑收益和技术发展趋向等因素。德国、美国、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虽然特点不同,但企业均已意识到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且在实践中见证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带来的技术和经济的垄断效应或独占效应。
二、知识产权组织体系
国外先进企业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虽不尽相同,但都建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均作为核心管理层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且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均与研发部门、法务部门和市场部门联系密切。德国企业在管理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构建了三种组织体系:一是由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如奔驰公司由总部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而研发部则设在各子公司和分公司。二是由研发部管理知识产权。如先正达的研发部下设知识产权部,派专人在瑞士总部、美国和英国分公司管理专利事务和商标事务,工作人员的聘用和考核由知识产权部统一进行。三是由企业法律部和研发部共同管理知识产权。如汉高公司将知识产权工作集中在总部,总部的法律部下设商标域名部,研发部下设专利部,分别管理公司的商标域名和专利。美国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一般为集权式管理。如IBM公司将知识产权的管理权集中在美国当地总部,通过总部设置的研究所来管理所有的知识产权事务;总部下面又设有法务部门和专利部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宜;专利部门还划分了六个技术领域,每个领域的专利经理由1名专利律师承担。此外,该公司在亚洲、非洲、欧洲、中东等地均设有子公司,由总部统一领导和管理,执行总部的知识产权政策,定期向总部提交业务报告。日本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分散管理制,主要以东芝公司为代表。东芝公司的知识产权组织架构由知识产权总部、研究所和事业部构成,各研究所和事业部下设专利部、科和组。本部包括七个部门:策划部门、技术法务部门、软件保护部门、专利一部、专利二部、专利申请部门、专利信息中心和商标设计部门。每个研究所和事业部下设知识产权部,由承担技术工作的副所长或者总工程师负责其行政、产品研发之初的专利挖掘、专利调查和专利关系图的制作等工作。二是行列管理制,主要以佳能公司为代表。该公司把知识产权法务部按照行列管理分成产品类和技术类,前者包括四个部门,分别负责知识产权法务、知识产权策划、专利业务和专利信息相关事宜;后者包括七个部门,通过技术分类来管理专利。
三、知识产权创造管理
在知识产权创造环节,德国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投入。美国和日本企业则通过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美国的IBM公司设有一套累积计点制度。该制度对专利申请人进行计点,发明专利计3点,能在公司技术公报上刊载的发明计1点。当点数累积到12点时,公司会奖励3600美元的发明业绩奖。另外,发明人如果第一次申请专利就被采纳,还会额外获得首次申请奖1500美元,之后如申请的专利被授权,还可再得到500美元的发明申请奖。日本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发明创造,也会设置多种奖项。包括:发明申请奖、首次申请奖、特别功劳奖和申请补偿奖等,只要发明或知识产权被采纳,发明人就可以获得奖金,已经去世和离职的员工也不例外。这些制度和举措使得德国、美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排名居高不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创造环节的制度设计和投入是必要的。
四、知识产权运用管理
国外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德国在运用知识产权方面主要有两种做法:一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知识产权创造上,通过雇用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作研究员或提供科研经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实验室,专门展开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对科研院所已经开发出来并且已经取得专利的成果进行多方面评估,只要具有潜在市场价值,就果断购买该成果,并利用自身优势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运用。如此便能通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形成基础研究和商业化运用的良性循环。二是由国立科研机构来推动知识产权的运行。如德国的马普学会,在1970年成立之初只是个专利办公室,后转为公司,配有管理、技术、法律和专利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负责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专利运行费用由学会承担,但如果许可成功,专利许可收益也要按比例分配一部分给学会,一般为学会、研究所和发明者各得1/3收益。美国的知识产权运用则体现为知识产权许可战略的实施。21世纪初,美国建立了以创造利润为核心的动态的知识产权许可模式,该模式从研发投资开始,依次经过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再回到研发投资。美国大部分企业通过将自身拥有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从而获得大量许可费,并可牢固控制被许可企业的产品和研发成本。这种许可交易模式让美国技术和市场优势型企业通过优势互补提高了技术扩散速度,缩短盈利周期。日本的知识产权运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产品,通过生产和销售差异化产品来保证企业获利。二是通过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获得高额许可收入。三是融资时以知识产权作为担保。在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定期核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权利期限、正确评估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对知识产权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等多种方式,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率,以增加企业利润。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只有通过产业化或商业化运用,才能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因此,我们不仅要从意识上重视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更要结合多种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用。
五、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三个国家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德国通过对研究成果价值进行评估来选择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企业在申请专利前,先进行价值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公开、自用、许可他人使用、申请专利或作为商业秘密。专利获得授权后,对每项专利的价值再进行评估,有价值就缴费维持,无价值则选择放弃,价值巨大甚至触及企业核心利益、技术公开后容易被模仿而企业维权难度较大的,选择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当然,对无法很好保密的发明创造则会选择及时申请专利。美国主要通过制度规范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美国很多企业在专利发明制度“先发明制”下,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稳定创新成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技术发明进行文字记录的制度。另外,在对实验进行记录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完善的发明呈报制度。这些做法不仅能够让企业有效控制和利用技术发明成果,还能提供技术发明过程中的证据,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有效获得法律保护。日本则通过取得专利、侵权管理和构筑专利池三部分内容来保护知识产权。一是在涉及电子、机械等跨行业的交叉产业中,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产品,尤其对某些知识产权耗费较高的领域,更会集中力量确保成功申请专利。二是正确处理第三方知识产权,防止侵权诉讼。对可能涉及第三方的知识产权,一般通过本企业专利交叉许可或支付专利使用费的方式进行解决。如果专利使用费太高,则直接买断专利或通过资本参与、并购等方法进行处理。三是通过构筑专利池取得战略性专利,包括:摸清企业专利申请、专利取得情况;预测技术开发动向并加以把握;收集并整理专利技术领域的典型案例;摸清企业专利应用状况;建立放弃某些专利的标准等。通过构建和管理专利池,可以节约专利申请和维持成本,提高知识产权经营效率。
六、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比较德、美、日三国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启发。首先,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合理完善的组织体系。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尽快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并与研发、市场和法律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应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其次,要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这些环节均需知识产权情报工作的配合。如企业在新项目立项或新产品研发前须做好专利或商标检索工作,或通过市场信息、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了解知识产权是否被他人侵犯。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文献检索,还可以密切监视和分析行业发展动态和国内外知识产权的最新信息,检索和利用国外先进企业的失效专利,以减少同类技术产品重复研究开发的费用和时间。第三,由于知识产权工作涉及到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多个领域,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一般人员加强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养”等多种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涛.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3(6).
[2]杜芸,赵顺龙.美日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
[3]赵旭梅.日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解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4]邸晓燕,张杰军.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部分创新型企业的案例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4).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3
一、序言
1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时提升,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县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我县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更加重视鼓励创新。发达国家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其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积极采取适应国情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促进自身发展。
3经过多年发展。效益日益显现;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逐步提高;知识产权领域交往日益增多。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规范了市场秩序,激励了发明发明和文化创作,促进了对外开放和知识资源的引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我县的情况看,知识产权制度仍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仍较薄弱,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侵犯知识产权现象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增强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新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县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我县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必需把知识产权规划作为我县重要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激励发明、有效运用、依法维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县知识产权发明、运用、维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新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战略目标
6、2020年。市场主体发明、运用、维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新建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7近五年的目标是
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本县申请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全市前列,自主知识产权水平逐步提高。对外专利申请逐步增加。培育一批全省知名品牌。核心版权产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拥有一定数量自主产权的工业产品。商业秘密、地理标志、遗传资源、激进知识和民间文艺等得到有效维护与合理利用。
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比重显著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运用知识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知识产权,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企业。
维权利息明显下降,知识产权维护状况明显改善。盗版、假冒等侵权行为显著减少。滥用知识产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全县特别是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
三、战略重点
(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8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加强司法维护体系和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
9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制定适合相关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培育我县特色经济,促进我县经济协调发展;建立重大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以知识产权的获取和维护为重点开展全程跟踪服务;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衔接,保证公众在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活动中依法合理使用创新效果和信息的权利,促进创新效果合理分享;保证我县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二)促进知识产权发明和运用
10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推销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维护政策。坚持技术创新以能够合法产业化为基本前提,以获得知识产权为追求目标,以形成技术规范为努力方向。完善政府资助开发的科研效果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逐步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商品入口比例,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
11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发明和运用的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效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形成若干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鼓励群众性发明发明和文化创新。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
(三)加强知识产权维护
12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四)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1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
(五)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14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以老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四、专项任务
(一)专利
15规范将专利纳入规范的行为。
16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又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17依照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18正确处置专利维护和公共利益的关系。研究制定合理的相关政策。保证在发生公共危机时,公众能够及时、充分获得必需的产品和服务。
(二)商标
19切实维护商标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0支持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形成著名商标。鼓励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维护商标权益,参与国际竞争。
21充分发挥商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市场主体注册和使用商标。保证食品平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2加强商标管理。尊重市场规律。
(三)版权
23扶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
24完善制度。拓展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利息和风险。充分发挥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业协会、机构等中介组织在版权市场化中的作用。
25依法处置盗版行为。遏制盗版现象。
26有效应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版权保护的挑战。妥善处置维护版权与保证信息传达的关系。又要促进信息传达。
(四)商业秘密
27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依法打击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妥善处置维护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者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的关系。
(五)特定领域知识产权
28完善地理标志维护制度。建立健全地理标志的技术规范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与检测体系。普查地理标志资源。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9加强民间文艺维护。建立民间文艺保管人与后续创作人之间合理分享利益的机制,维护相关个人、群体的合法权益。
五、战略措施
(一)提升知识产权发明能力
3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体系。引导企业在研究开发立项及开展经营活动前进行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支持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把创新效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境外取得知识产权。引导企业改进竞争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二)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31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缩短产业化周期。深入开展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应对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
32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健全技术资料与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制订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重大事项预警等制度,完善对外合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3鼓励市场主体依法应对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和法律诉讼。
(三)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34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简化救济顺序。研究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空虚知识产权司法队伍,提高审判和执行能力。
35提高知识产权执法队伍素质。提高执法效率。针对反复侵权、群体权以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等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维护专项行动。加大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和刑事司法机关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力度。
(四)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
36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与产业化项目。
37空虚知识产权管理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38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制度。优化顺序,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本钱,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39构建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库。
40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演讲。制订预案,妥善应对,控制和减轻损害。
(五)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41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管理。建立诚信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规范知识产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公信度。
42建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执业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资质管理。明确知识产权人等中介服务人员执业范围,研究建立相关律师制度。
支4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知识产权信息交流,组织共同维权。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的监督指导。
44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降低交易本钱,提供优质服务。
45培育和发展市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增值性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
(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46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47制定培训规划。
48完善吸引、使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相关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七)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49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完善协调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50建立知识产权科普示范学校。中小学生中广泛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4
关键词:县域企业 知识产权工作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53-01
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应当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培养出精通知识产权的人才、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得知识产权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利器。
1 县域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之现状
(1)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企业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
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下,县域企业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以如皋为例,企业专利申请由2011年的1794件到2013年的3112,增长幅度为73.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从575件增至1432件,增长幅度为149%。
(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得到重视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正逐渐成为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一面旗帜。以如皋神马为例,三次拿到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共获得资金资助4500万元。
(3)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部分企业建立专利数据库
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是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保障,是知识产权从创造到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桥梁。优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在推动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县域专利机构良莠不齐,中介服务能力不足。以如皋为例,目前拥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3家,整体实力偏弱,缺乏高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部分企业建立了专利数据库,全市使用信息系统的能力有待加强。
2 县域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存在问题
(1)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运用及保护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也是专利申请的主体,企业申请专利应该热情高涨。但是通过对企业深度调研,发现一些企业不注重知识产权运用及保护。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拥有量低、知识产权管理弱化、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随着知识产权竞争日益增强,外国企业都配备强大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然而县域企业在这方面的情况却差强人意。许多企业没有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和资金。大多数企业设置兼职机构和配备兼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同时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指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而且有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知识产权档案。
(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绝大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关注的都是可见的资产,对知识产权还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没有专利战略,就不能保证科研开发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项、立项、专利申请策略及专利产业化等顺利进行。许多企业由于缺乏战略规划,专利申请后利用率低,产业化程度低。此外,容易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如皋神马电力在被侵权之后,开始系统规范的管理企业,将知识产权与产业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
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配置专业人员的重要性,缺少能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导致许多专利申请后无人管理,无法体现出他的价值。一些企业研发能力薄弱。而许多高校、研究所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商品化。缺少精通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人才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起来。
(5)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层面,尚未进入资本化运作
企业对知识产权价值认识还不够,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大多停留在保护层面,还没进入资本化运作。大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对吸引投资的巨大作用。如皋九鼎在上市的过程中,才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注重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及运用。
3 县域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对策
(1)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
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是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前提。培养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可以降低企业营运过程的风险。知识产权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解决。企业要将知识产权作为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增强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
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保障。企业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大中型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的人员。中小型企业可以聘请知识产权法律顾问,帮助企业开展工作。企业要制订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将为企业创新提供保证。
(3)企业引进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尤其重要。人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作用,引进知识产权高端专业人才,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避免法律纠纷,保护企业自身。
(4)企业利用专利文献,推动技术创新
企业要建立专利信息利用机制,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制定好企业专利战略,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预测和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潜在的技术市场,监视竞争对手,规避侵权风险,从而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发挥参谋作用。
(5)企业构筑知识产权战略优势
企业要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将专利与标准结合,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将知识产权战略融合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中去,真正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使知识产权真正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4 结语
只有通过全面构建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健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加快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县域知识产权工作才能得到加强,从而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和市委、市政府“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需要,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为突破口,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工作,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掌握、运用知识产权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法治意识和诚信水平,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确立知识产权战略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构建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进一步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围绕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有利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进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和完善执法协作机制,增强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自我保护能力,争取早日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二)具体目标
1.全市专利年申请量年均增长18%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申请量10%以上,每10万人口年度发明专利申请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专利授权量保持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企业获得国外专利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市商标注册量稳定增长,著名商标数量明显增多,驰名商标有新的突破。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各类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和注册登记的地理标志稳定增长。若干优势产品专用生产技术融入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2.加大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内部管理制度,新培育至少8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3.进一步加强市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市)区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4.增强知识产权维权保护能力,提高执法保护水平和效率,不断完善司法和行政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全市专利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超过95%以上。
5.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各级各类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不低于1万人次/年。
6.加强知识产权专业、法律诉讼、研究咨询、评估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7.支持建设3-5个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信息的有效利用,完善知识产权转化及交易机制。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1.完善政府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逐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经济、贸易、司法等部门协同配合、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
2.建立、健全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重点推进县(市)区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
3.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加强重大项目所涉及技术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为重大项目的选择、确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确保重大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积极支持*国家高新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示点园区。强化*国家高新区的知识产权管理,发挥区内高技术企业的优势,提高园区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1.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相关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引导、鼓励和支持组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重点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功能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并不断强化其服务功能。
2.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知识产权专业数据库,开展对知识产权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运用。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我市支柱行业、重点领域,支持建立共享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为企事业单位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为企业研发、决策和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撑。
3.完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交易机制。发挥发明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协会组织及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桥梁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
4.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援助权益受侵害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三)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完善《*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年度定期制度,积极研究和制定在科技、经济、贸易、教育等领域鼓励发明创造、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规范性文件。
2.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积极受理专利纠纷,提高办案的质量,查处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案,打击侵犯商标、版权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开展多种形式的各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加大跨地区执法协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
3.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大我市专利、商标、版权、文化、质监等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力度,密切与法院、检察院和海关的信息沟通,并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4.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切实做好生产、科研、商品流通、技术贸易、作品创作和传播等重要环节,以及大型展会、技术交易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监督和执法工作。
5.探索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维权,支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和维权性组织依法开展维权活动。
6.加强外经贸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加强重点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关登记备案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1.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积极开展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加大培育国家、省、市专利(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力度,不断增强试点企业的普及效应和示范企业的辐射效应。鼓励各示范、试点企业参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订。
2.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优先支持发明专利产业化,以发明专利带动产业发展。对具有自主专利权、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导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产品,安排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3.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企事业单位决策层学习知识产权法,了解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提高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识和能力。
4.鼓励中小企业申请发明专利。认真落实专利申请资助政策,发挥该政策的示范导向作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5.完善涉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做好涉外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查和分析,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
(五)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舆论环境。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将知识产权宣传作为科普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日期大力宣传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创新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积极创业的社会氛围。
2.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各级科技、经济、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纳入部门工作计划,针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知识产权工作者开展知识产权专门培训。推动知识产权进学校,在科技人员再教育、公务员培训等方面增加知识产权内容。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熟悉知识产权管理、执法、评估和许可贸易等知识的人才队伍。
3.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涉外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学习、掌握国际惯例和规则,拓宽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视野。举办若干有特色的高层涉外论坛,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保护的国际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研究决定创建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检查、协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
2、各县(市)区政府要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落实创建工作牵头部门和工作人员,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市级专利、商标、版权管理部门要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本部门中心任务,并牵头负责本系统创建工作。
(二)政策法规保障
1、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知识产权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模范执行。
2、贯彻执行《*市专利管理条例》等规定及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的方案、决议,研究制定与创建工作相配套的政策文件,推进*市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三)经费保障
1、设立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利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资助、专利实施、专利保护、表彰奖励、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等方面。
2、各县(市)区政府要设立相应的专利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本地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转化实施,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四)机制保障
知识产权运用管理范文6
[关键词]辽宁 高新技术企业 知产权战略
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自主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已经逐步上升到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起来说更是如此。振兴东北,千头万绪:东北振兴,一果多因。但在一个日益国际化、市场化与知识产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振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根本不可能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宝之一。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全面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创新型辽宁,尤其是“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迫切需要全面调整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一、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困境分析
1.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辽宁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知识产权拥有量快速增长,截止2007年底,辽宁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大连除外)共有1096家,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群体。但是,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2010年联合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使一些曾经为高新技术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不重视创新,不重视知识产权培育和拥有的企业被淘汰。在这次重新认定中只有304家企业符合申报条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的知识产权“门槛”使辽宁省一些过去被冠为高新技术的企业止步在高新技术企业门槛之外。到2011年初,从已评定的企业名单看,为数相当多的原高新技术企业,基本条件均具备,因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最后放弃申报或未能最终走进新高新技术企业初审名单。
2.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形势下遭遇的知识产权困境
面对高新技术企业新的认定办法和企业自身发展形势,与拥有自主创新要求的知识产权工作先进省份相比,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辽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强调有形资产的运作和管理,对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够重视,意识薄弱。寻求维权救济能力不强。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认识不到位,经营思路还停留在“赚钱”的低级层次,只要能挣钱,要不要知识产权都无所谓,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知道知识产权为何物。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和水平尚不能体现辽宁省自主创新的能力,且不能满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者而言,更看重的是眼前的效益,热衷于购买成形技术,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结果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导致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配套服务政策不完善
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在明确产权归属、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调动知识发明人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使知识产权管理流于形式,不能依法保护自身知识产权,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不连续创新成果及其奖酬等方面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也阻碍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
(4)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方面存在不对称现象
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就企业申请专利不多,专利技术的应用转化尚有一定差距;企业科技人员在选择和设计科研项目前,由于没有通过专业专利检索平台的相关文献检索,导致重复研究,浪费资源,交易成本很大,制约企业研究与开发水平。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注册商标,外贸出口中的名牌产品过少,外向型经济中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受制于人。
二、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及对策
1.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面对如此困境与挑战,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能仅仅依靠资源的优势和劳动力的优势,必须在知识产权战略层面上进行运作,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技术,抢占市场制高点,求得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十二五”这个时期,面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辽宁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从长远与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确立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战略保障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培育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进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最终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增长点。
2.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策
如今,知识产权战略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为了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依靠科技创新,加大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力度
知识产权战略是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而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和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知识产权的开发。首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应建立属于自己的研发中心。充分运用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发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争取在技术水平上通过不连续创新领先国内乃至国际同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其次,企业针对自有技术应及时申请专利,将新技术转化为知识产权,以取得在市场上的专有权。总之,开发与创造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科技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知识产权开发的关键。
(2)扩大知识产权许可与转让范围,构建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有效的运营才能体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知识产权许可方面,知识产权所有权人通过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产品或者技术,可以迅速进入原来企业并不占优势的区域领域,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并且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或技术的发展演化,最重要的是通过许可或交叉许可,企业可以组成高新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市场垄断。在知识产权转让方面,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与投资者通力合作,通过组建拥有知识产权资产的合资公司,进行技术授权,或是出售某一部分知识产权资产,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企业根据法律相关规定,高
新技术企业可以将自身的知识产权质押给银行获取贷款,从而取得一定的投资资金,从而支持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走上制度化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辽宁高新技术企业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既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结合辽宁省的产业结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要把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中药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另外,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充分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侵权纠纷,可以选择法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选择协商解决的方式来解决,或者以法律仲裁方式解决,或者请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来解决,这样,才能充分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维持市场公平有序的原则。
三、结论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一,也是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可见。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任重道远,企业不仅要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分工,分管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化,同时还应加强专利、品牌等信息的应用以及维权工作,形成企业生产运作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并重的局面。从而全面提升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经营、保护战略的运用和管理能力,推动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的驱动力从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向知识产权优势转变,使知识产权战略成为辽宁省企业、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凝聚和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使辽宁高新技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裴宏,闫文锋,姚文平,知识产权考量辽宁企业[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4(03):44-47
[2]王永彬,龚世友,加快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张文岳代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J],科枝与经济画报,2009(04):56-58
[3]钱文胜,实施新的认定标准辽宁高新技术企业大“洗牌”[N],东北新闻网,2008-10-07,
[4]胡,知识产权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