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生法制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1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治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一方面应当从小抓起。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生理上接近成人,但是在思想发展方面却没有同步跟进,结合政治课堂教学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法治不断健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言行,参与社会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大力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今天的高中生就是明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按照法律办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对学生法治精神的教育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引领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提高法治意识。从学生阶段开始重视法治精神的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提高法治意识奠定良好基础,今天的高中生法治教育就是在为明天社会成员提高法治意识做好铺垫。三是学科教学的需要。知识能力与情感共同构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法治精神培养在高中政治教学目标任务中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引领,也是完成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任务的需要。
二、深入发掘法治元素,切实提升学生法治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法治精神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法治元素,将其有效融合到教学不同环节流程之中,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模拟情境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法治精神的核心是尊重法律、遵循法律,自觉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政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就是在阐述依法治国,阐述以法治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感受法律的尊严,感受制度的严肃,从而让他们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我国民主制度,熟悉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模式,笔者专门创设了情境,以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内容进行模拟演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选民,大家通过等额选举或是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通过模拟选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主的公平性、公正性,深刻的体会我国在推进民主进程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学生在这样的模拟投票选举中增强了法治意识。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近于现实的环境氛围中提高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强烈意识。
2.明辨是非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生应当具备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而当今社会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有些方面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视听的效果。对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一定要通过明辨是非让学生增强法治精神。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内涵,如自由,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适应等。同时,笔者还针对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打击取缔等方面区分开来,让学生明白自由是指合法合规的宗教,而不是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颠覆国家政权、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敌对势力肆虐,让学生对国家尊重群众自由和引导群众抵制等方面区分开来,坚持依法管理宗教,解决打击势力。学生通过对比辨析之后,提高了自己在宗教政策方面的理解深度广度,也提高了法治意识,认识到一切宗教活动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进行,都不得危害国家,损坏群众利益。
3.专题研究之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高中政治教学涉及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何提高学生法治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模式的转变,赋予学生更加宽泛的学习空间,搭建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深刻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法治精神。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对监督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述,使学生明白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将它装进监督的篮子可以更好的为国为民服务,一旦失去监督就将成为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从权力监督的途径入手,共同分析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各自有着哪些方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讨论中对权力机关、党委、政协开展外部监督,全社会和司法机关开展外部监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上级行政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开展的内部监督也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专题讨论,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教师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学生对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如何开展权力监督等方面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法治意识得到了同步提高。
三、几点思考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广大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教育,让法治理念深深扎根于学生脑海。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将法治精神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尽可能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课前预习环节、课后巩固环节等等。二是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提高法治意识。要将法治意识落实到自己言行当中,在生活中学习中自觉的遵守各项法律,规范言行做遵章守法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2
关键词: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
学生、教师、教材都是教学的资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的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生成的资源,包括学生超出教师课前教学预设的问题或回答、课堂中突发的事件或学生的特殊表现等。中职学生大都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情绪不高。因此,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学习状况。
学生生成性资源
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生成性资源有正确的认识,还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把握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的主动权。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开发学生生成性资源。
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情绪。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或心情放松时,思维敏捷,常会出现奇思妙想。此时的奇思妙想可成为活跃课堂气氛、引发教师授课灵感的生成性资源。由于情境诱发,师生情感距离得以拉近,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时,学生经常会在处理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显出优势,教师可将这些“小成就”作为教育、鼓励学生的“个体资源”。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分析:(1)CaH2+2H2O=Ca(OH)2+2H2(2)KClO3+6HCl=KCl+3Cl2+3H2O等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时,涉及“价态归中规律”。教材中没有明确分析这个问题,然而,试卷中该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却很高。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中,从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入手,将其比作“人的力气大小”,由学生自主讨论。学生联想到质量大小、重力大小、拔河比赛等,部分学生联系到物理学中的“定滑轮”装置。笔者抓住了学生这些思想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完善了采用“定滑轮”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见下图)。图中,从①到④是高价态逐渐降低、低价态逐渐升高的过程,③到④的过程不成立,因为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只靠拢不交叉”,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摒弃了抽象的讲述方式,用生动的模型演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大利用与缩小利用相结合当学生生成性资源与课堂教学重点相吻合时,将学生的资源加以引伸,提出质疑,让学生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将学生的小问题加以放大利用。例如,制备Fe(OH)2的实验会出现白色乳状沉淀,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的性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并根据学生的设计,演示该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非新制的FeSO4溶液,并在液面上滴加NaOH溶液;(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非新制的FeSO4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3)在试管中加入未经处理的用蒸馏水新配制成的少量FeSO4溶液,然后,在液面处滴加NaOH溶液;(4)在试管中滴加未经处理的用蒸馏水新配制成的少量FeSO4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结果上述实验均没有出现白色乳状沉淀。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跃跃欲试,经过讨论总结出以下要点:(1)应使用新配制的FeSO4溶液,配制溶液时应使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尽可能减少水中的O2);(2)参与反应的NaOH溶液应该加热煮沸;(3)应将吸有NaOH溶液的滴管伸入FeSO4溶液底部,缓缓挤出NaOH溶液(避免氧气在挤出过程中带入)。然后,根据上述要点重新进行实验,终于观察到了白色沉淀。与之相对应的是缩小原则,即当学生生成资源价值不大时,将其适当缩小,一带而过,不花费过多时间处理。例如,在做乙醛与氢氧化铜反应实验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要过量”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笔者没有解释反映机理,只简单提出了学生基本能够理解的如下问题:(1)乙醛被氧化成什么?(2)生成的Cu2O能溶于乙酸吗?(3)多余的NaOH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即时利用与延时利用相结合如果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教学,教师就应及时加以捕捉、利用。例如,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较为抽象,但少数学生能够联想到医用针筒,认为可以利用针筒加以说明。笔者及时借鉴这一资源,将两支相同的针筒分别吸入40ml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胶塞将针筒堵住,推动活塞。结果,吸入空气的针筒的活塞可以推动,吸入水的针筒却“无动于衷”。这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取决于外部的压强和温度,而液体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要确定1ml气体的体积就要采用定温度和定压强,使其过渡到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两个简单的针筒,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得以活化,学生容易理解。教学中,可将不易把握、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的学生生成性资源交给学生进行初步处理,让学生通过课后探究得出结果,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例如学习苯的结构时,学生对苯环状结构存在异议。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笔者布置学生组拼符合C6H6 结构的可能存在的所有球棍模型结构,并让其结合苯的性质进行比较。第二天在课堂上,多名学生自告奋勇解释自己的探究过程:(1)褪色反应:说明具有不饱和结构;(2)取代反应: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3)加成反应:具有烯烃结构。这一举措,使学生听课兴趣盎然,茅塞顿开。
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生成性资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预设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时,经常会涌现出表现学生差异的个体资源,可以使这些资源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在小组汇报或展示时,会出现集体资源。例如,在讲授Na2O2与水反应时,在Na2O2与水反应结束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随即变成红色,震荡后红色迅速消失。于是,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溶液变红说明有NaOH生成,但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什么呢?”然后,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他们对反应物和可能生成的物质进行猜测,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最后,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做总结报告,小组其他成员对其进行补充。结果,学生提出了多种猜测,并附有实验及解释。如首先提出了Na2O2能够起漂白作用,在存在过量的水的情况下,Na2O2已不存在的设想。然后,在浓NaOH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的颜色随即褪去,但随着水的加入,红色又重新出现。接着,把氧气通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没有褪色,于是,得出了氧气没有漂白作用的结论。最后,在双氧水中加入品红溶液,结果溶液褪色。于是得出结论:H2O2能起漂白作用。那么H2O2是怎样产生的呢?结合现象及结论可马上写出化学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这样,不仅让学生的个体资源和集体资源得到充分展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激发其思维活力,从而激发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体会与启示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没有充分享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力,也缺少相应的应对能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原本十分丰富的教学过程被简化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住了,尤其是教学互动中动态的生成资源被忽视甚至被压抑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另外,在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力争做到:
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首先,教师要从学生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其次,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说话机会、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更多的评价机会,注重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注意观察发现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这样才能发现学生一些不易察觉的情绪性或问题性资源。例如习题课上,在检验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产物及仪器的连接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浓硫酸中本来就有2%的水,实验中所检验的水一定就是反应中生成的水吗?”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生成性资源。首先,对这位学生的问题加以肯定,并且表扬他思维敏捷、全面。然后,启发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证明反应中确实有水生成(不是原浓硫酸中的水),思考能否用原装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课堂气氛热烈、富有启智性,师生间能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又如在讲授氯气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1)日本侵略我国时,使用过氯气弹,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军民惨遭毒杀。在战场上氯气弹被称为杀人不见血的“魔王”,由此能否推知氯气的物理性质?(2)根据氯气的原子结构,能否推知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战场上为防止氯气的毒害,常用稀碱性溶液浸过的毛巾捂住口鼻,能否据此推知氯气有哪些性质?(4)Na2O2、H2O2有漂白性,氯水是否也有漂白性?(5)制取氯气的反应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根据制取原理,联系以上推导出的相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初中学过的H2、O2、CO2的制取方法,能否预测制取Cl2的发生、干燥、除杂情况?然后,以“观察员”的身份走下讲台了解情况。对有疑惑的学生作适当点拨,使其恍然大悟;对精神倦怠的学生,走到跟前轻敲他的桌面或轻碰他的胳膊,让他振奋起来,重新投入学习中。当遇到难题急于求解的学生举手发问时,对于特殊问题做个别解决,对于共性问题,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定解决方式。在巡访过程中,笔者还特别注意学生在即时训练中的错误,并根据其出现频率确定此类资源的利用价值、利用方法和利用时间。
总之,要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要在教学上多下工夫,储备足够的知识;要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教师只有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活化教程资源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2]杨周芬.动态生成式化学课堂教学的结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7).
[3]郑长龙.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素材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3
课堂提问法和主动提问法
学困生一般对教师提出的课堂提问,缺乏胆量和足够的勇气面对。因此,教师应该做到: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稍有难度的则让中、上等学生去答,起到启发、引导学困生进行模仿性回答,教师和同学并给予他们适时地鼓励和赞扬。另外,教师和学困生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即教师对问题的前面一部分进行提示和解答后,引导学困生做后半部分的解答。在师生间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应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和回答方式,从而引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走形式注意。
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关于“2、5、3的倍数特征”教学中,“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等较为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可以直接解答,“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等有难度的题则由优等生回答,并说明原因。学困生聆听后,教师再次给予回答的机会;或教师对前半部做出提示,如“2、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数……”然后让学困生再完成回答。
学困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存在诸多疑惑,这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习的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启发和引导学困生主动提出问题。如果学困生不能主动提出问题时,教师或优秀学生范例性提出,再向学困生问:“你们还要提出的问题吗?”通过质疑的方法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无论提出的问题如何,都应给予积极地鼓励。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传授“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在观察长方体教具模型之后,教师提出:“观察长方体后,你有什么疑问吗?”如果学困生不能提出,就让优等生提出。优等生提出下列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教师借此向学困生问:“你们还有什么要提出的问题吗?”“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可以吗?”如此提出质疑,引导学困生,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促进学困生提出质疑,再如,观察长方体的特殊形态正方体后,再让学困生依照优等生提出上述类似的提问,就可以模仿性提出:“正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条棱?”“每条棱的长度怎么样?”等问题。
小组讨论法和阶梯练习法
小班化教学中,分组学习是最常用的形式。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关注会更加有利。学困生与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有效地、合理地组成学习小组。学困生就会从优等生身上获得有益的启迪,学习了解怎样理解、探究、思考问题,知道应用什么方法解答等具体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应该做到引导、帮扶学困生大胆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困生学习方法和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加以补充性指导。
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应该循序渐进,给予充分的“阶梯”作为铺垫。课前,做好对本节课学困生所需的相关知识的补充辅导,以便在扫清课堂上解答部分难题的障碍。遇到学困生解决不了的疑难留给其他学生,再随机让学困生做适当的补充性回答。课外作业,一般布置一两个基础性问题,使独自学习难度降低,以免影响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讲授“分数的意义”时,结合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接触过“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铺垫型教学。即在三年级时,“分数的意义”是“一个物体分成数份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五年级时,“分数的意义”则加深了难度――“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分成数份,其中的一份或数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因此,在课前教师对学困生进行三年级的知识的补充辅导,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使他们在课堂上学习难度有所降低。
角色互换法和及时反馈法
学困生有了一定的进步或者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时,为了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可以使他们担当“小老师”的角色,达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熟练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小数,合成数”时,知识内容是不难理解的。学困生上课注意听讲的话,就适合进行角色互换。在讲授“判断100以内的小数和合成数”时,教师采用小组竞赛式教学方法,让那些进步快,具备一定能力的学困生担任“小老师”角色。让他们自由发挥,显现自己,从而培养学习的态度和兴趣,促进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4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更需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对象,其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而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和品质,不是在短时间内和短暂的过程中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
一、指导学生“思考之听”
数学课堂听课能力是学生系统获取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会听课的学生总能在听课的过程中伴随自主思考,听其然思其所以然,充分享受数学课堂思维畅游的快乐;听课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无序的状态,顾此失彼,逐渐失去兴趣,进入自我独立世界,即通常所言“开小差”.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思考之听”的境界呢?
1.指导学生听教师讲课思路,培养学生有序高效的听课能力
(1)指导学生宏观把握课堂节奏,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都会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学生往往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听课显得茫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节奏,用数学知识本源的魅力吸引学生进入“思考之听”的境界,同时可以通过强调性的语言、有规划的板书、精心设计的课件,分别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经过潜移默化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进入有序的听课状态,让学生会抓住要点,沿着知识的生展线来听课,在“思考之听”中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2)指导学生品味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用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学习.数学课堂中处处体现着人类研究问题的智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听课时细细品味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数学方法,深深感悟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思想,用数学思想方法优化指导数学学习,在“思考之听”中逐渐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数学同类的问题往往会有同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数学思想中充满魅力的“类比”.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的知识基础是已经掌握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方法基础是初步了解了研究函数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函数解析式――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应用”,初步体会了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和利用函数图象数形结合探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初步了解了从“位置”、“增减性”等方面探究函数性质的思路,故在教学设计时采用类比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研究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方法,进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探究.这样,在学生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教师显性描述研究函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指导学生听课抓住重点,主动再现概括性叙述和关键性步骤.数学课堂有其共性之处,亦存在每节课、每个知识点的个性之处.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要引导学生听老师分析问题时讲解的每一句话,经过主观思考筛选,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并养成再现的习惯,在“思考之听”中有效形成良好的数学概括记忆能力.
2.指导学生听同学发言,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反思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位同学在发言,其他同学或发呆休息,感觉与己无关;或时时插嘴,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现象说明学生未意识到倾听同学发言的重要性.而事实上,学会听同学发言是倾听和吸收他人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而且同学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激发思考,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故教师在教学的提问环节和讨论交流环节需重点观察和培养学生倾听同学发言的能力,让学生逐渐感悟“倾听”的价值.
二、指导学生“严谨之说”
数学的“说”指的是数学的表达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数学沟通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数学公理、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为语法规则;既包含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又需要在三种语言之间进行准确的转换.毫无疑问,数学的“说”的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除了要求学生能快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之外,还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信息,并且要具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能力.这当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自身语言表率和学生多多尝试两个方面不断培养学生“严谨之说”的能力,进而养成严谨思维的习惯.
1.教学语言规范,引导学生感受“严谨之说”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应该是教师精心备课的重点之一,规范、准确、简练的表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表达、数学思维,以及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转化是数学语言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堂中要有效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经历自然语言数学化,数学语言中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化的过程.
2.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自我“严谨之说”的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交流是思维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但学生中“会做不会说”的现象非常严重,不少学生都不能清晰或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数学见解.学生是否能借助于精练的语言,对所阐述的数学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直接取决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与准确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说”的时空,以培养学生“严谨之说”的能力,使语言真正成为思维发展的促进者.具体地,如在概念的重述、定理不同语言的表达、作图语句的陈述、几何推理的表述等方面都可以为学生营造“说数学”的机会.
三、指导学生“细致之读”
数学学习中的“读”,是一种耐心获取、细致梳理、严密推理的过程.数学的阅读能力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一种伴随着思考,伴随着提问,伴随着演绎,伴随着归纳的阅读,有时需纸笔演算来架桥铺路,偏重于推理和归纳.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渐养成“细致之读”的能力呢?
1.指导学生细读教材,感受知识生成过程
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揭示,并在各章节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应充分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教材内容比较简化,学生难以理解其深意;拓展材料注重思维深度和广度,学生难以获取其主线等等,在教学中适时给予指导,进行逻辑梳理,指导学生“细读”.
2.指导学生精读定义、公理、定理,强化语言转译能力
数学定义、公理、定理是对数学命题最精准、最简洁的表述,而且通常都会有文字语言和较为抽象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表述形式,指导学生精读文字、规范理解符号、准确进行互译,可以培养数学语感,增强数学理解力.
3.指导学生研读例题习题,提高数学问题感悟力
众所周知,数学应用题是现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处软肋,究其原因,还是数学阅读能力的欠缺,对数学阅读已经产生畏难情绪.怎样改变现状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例题习题教学时可加强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以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关键性条件的把握能力,成功获取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高数学问题的感悟力,阅读中关键在一个“研”字.
四、指导学生“逻辑之写”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5
一、初中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教学环境枯燥,师生关系传统。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以教材讲解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权威,学生甚至不能有一点松懈,加上升学压力,导致课堂气氛紧张。这种课堂环境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生对上政治课充满消极和抵制情绪。另外,教师通常在课堂中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这种居高临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产生惧怕和对抗情绪,学生势必会对政治课提不起兴趣。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传统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主要是空洞的说教和板书,理论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也是为了考高分而强迫自己集中精力听讲。对于初中生来讲,其虽然不像儿童以完全追求快乐为目标,但是初中生更偏爱有趣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学生政治课程学习需要。
(三)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地位。
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学生不具有完全独立的学习能力,因而总是过于引导,难以放手,常常采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从初中学生角度来讲,由于正处青春反叛期,被动学习会潜移默化地激发其抵触情绪,因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激发初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对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积极倾向,也是促进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因素。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因而,提出以下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初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外因,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心理学数据研究表明,当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是积极乐观时更容易产生愉快的情感,从而激发研究对象对情境的兴趣。由此可见,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而,教师应注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场所,跟上学生的思想和步伐,适时调整教学结构,丰富书本知识,改变过去呆板和传统的以教材为根本的教学环境。从宏观上保障初中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良好环境条件,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唯一的互动对象,由于教师的教学地位、教学方式、内容、情感等因素,尤其师生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爱屋及乌”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政治课教学,初中生基于对教师的喜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的喜欢会激发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同理,如果学生反感老师的威严或冷漠,则会从内心抵制政治课学习。可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亲切感,对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三)创新课堂导入模式。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于漪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抓住导入课堂这一首要环节。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的开始就如同歌唱家定调,只有将第一音定准了,才能为歌唱奠定基础。初中政治教师上课也是如此,在课堂讲习正式开始前,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方式,通过身边实例、流行术语、网络热点问题及社会现实等烘托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动机。
(四)利用多媒体更新教学手段。
当前初中生常常接触网络,对事物的认识已远远超过过去同等水平的学生,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科技进步,现代化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极大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取代传统说教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多媒体教学改变过去呆板的口头说教方式,学生能立体、直观地学习,图片、音频及彩色的画面对初中生来讲更具有吸引力,总体来讲,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利用多媒体教学正是与学生智力发展相适应的,因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枯燥政治课的兴趣。
(五)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居于满堂说的主体地位,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从客观上讲,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应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应从学生需求、爱好和性格特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对基本概念讲解时,通过提问或讨论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欲望。同时,教师通过表扬或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正面的回应,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当学生养成乐于抒发己见、大胆提出质疑的课堂学习习惯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习兴趣自然会变得十分浓厚。
(六)充分整合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想要在社会竞争中提升竞争力,务必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学习体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政治教材实际是涵盖多门学科知识的,这是初中政治课的一大优势所在。教师需要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综合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更注重实践能力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动脑等综合能力,并将各学科知识进行链接性综合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兴趣。
中学生法制课范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学校;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33-02
劳动保障部提出的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要实现这三种能力,学生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本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学校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一)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知识经济的发展,反映了现代科技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方向转变的趋势。而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要求从业人员有更宽的知识。要帮助学生构建学科体系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技术结构,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具备宽广的知识和技能。21世纪的今天,知识和技术的周期更新在不断缩短,自动化社会生产的程度在逐渐提高,频繁转换的社会职业岗位,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应对口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此,职业教育也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校企合作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是学校的发展战略。因此,学校和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既是国家战略的导向,又是企业战略和学校战略的内在要求。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学校从其本质上说是社会性,从其作用上说就是社会化。”这说明,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市场开放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这样才有生命力;社会机构与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这样才能较好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是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企业和学校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注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创造企业文化和精神财富,成为企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学校的主要宗旨是培养人才,追求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如今,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办学,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自觉行为。校企合作是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动机上是双方利益和效益的驱动,在合作结果上是互利双赢,其结合点是双方共同的目的,即创造共同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
在学校和企业中树立“诚实守信、平等交易、互利互惠、谋求双赢”的观念,搭建起“携手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这种“双赢”的平衡是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教师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道德是教师职业教育客观需求
教师的道德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一个合格的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这是教师热爱教师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以这三点为标准,规范自己的道德,这将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中职学生普遍在某个方面比较差,比如一门功课,一种行为,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建立详细的档案表,发挥学生的强项,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体现我们学校以人为本的特点。教师不仅要更新专业知识,更要探究、实践经济社会时代下,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教师要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近几年中职学校得到了大力发展,教师的工作量随之大大增加,据了解,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师都是超负荷运转,保证日常教学工作质量均很疲惫,更不用说有精力钻研新教学方法。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条件不尽人意。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很少参加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虽然处于信息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仅靠网络信息提高业务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走出学校、到社会、到工厂、到生产第一线,应第一时间获得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钻研、实践新教学法的条件不尽人意,受制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材条件,教师要创新设计、组织实践新教学法,教学准备工作量非大。精神、时间、物质都要付出。可以说,在这一工作中,教师就是一个“无名英雄”。若无相应的政策配套,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在实践中探索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和难以持久的。
(三)教育模式上思想观念的转变
我们应转变以学生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的观念。中职是培养技术性人才或者是某项能力的专门人才,考分或成绩不能作为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准。正确面对我们认为的所谓的双学困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人为本,师生平等,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材施教,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教育模式上政策的调整
主席在十七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更应该把中职生就业保障政策和鼓励中职生自主创业政策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中职学校长远的良好发展。
三、学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开拓者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转念观念的问题
学生应该从观念上就要把学习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将目标锁定在获取文凭和就业上。学习内容不局限于自然科学,还要学习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社会知识技能,学习方法上不局限于套用书本知识和技能的机械模仿。还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用脑、心、手进行学习。学生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首先面临学习观念、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一系列的转变。而大多数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影响了自身的继续发展。学生对未来期望值高,同时也比较盲日,且对实现期望的途径没有清晰地认识,对实现期望做出应有的心理准备不够,这就影响他们的持续发展。
(二)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较低,但是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学生就业一般是双向选择和自谋职业,要教育学生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自身创业能力。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创业教育。如我校摩托车配件和修理专业,就是本地摩托车产业发达的特点,有的放矢。学生毕业后进入摩配企业或自己开办摩配修理站,实现了学以致用,很好得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要实现中职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本人甚至社会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只要各方面统一思想、锐意进取,终究会走出一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济川.抓住机遇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J].职业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