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哲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1
摘要:教师威信是教师充分发挥其教育主导作用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对教师威信的内涵及作用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归纳出教师威信体现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机理,以及如何维护和提高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教师威信;形成;维护
人们历来看重“威信”一词。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威信。那么,何谓教师威信?它形成的机理怎样?如何维护发展?究其学理,得之法度,自觉践行,确实是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要件。
一、教师威信的基本特征
威信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指人的一种影响力。“威信”与“威严”、“权威”有所区别,从师生关系处理的视角看,威信指教师能够使学生感到有尊严、值得信服。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种精神感召力。威严是一种威逼力量。只能引起学生的惧怕心理。威严使学生敬而远之,威信使学生亲而近之。权威往往与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有关,可能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权威有时使学生口服心不服,威信能够使学生心悦诚服。马卡连柯曾肯定地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需要任何证明,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资望及其力量与品质。可以说,这种资望、力量、品质,连在单纯的儿童的眼里也是明白的。”可见,威信比威严或权威在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力要深远的多。有威信的老师就是学生的典范和榜样,能够生发出“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实践证明,教师威信体现在学生身上,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学生坚信其传道、授业、解惑是真实可信的,愿意主动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导。二是学生相信、爱戴、敬佩、崇敬教师,善于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会不断增强追求学问、谋取进步的能动性。三是教师的表扬或批评更能够唤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真正有威信的教师,或表扬或批评,甚至是合理的惩罚,在学生看来都是善意之举,对自己有益,其情感共鸣是积极的,进而会深入领悟自己的优缺点,并努力谋求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可行办法。如果教师威信不足,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哪怕是真诚实意的,也会使学生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是虚伪的,对己之无益,自然引起不了快乐的情感体验,甚至会与老师“唱反调”,把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当作“耳边风”。四是学生从内心把有威信的教师当作自己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一旦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榜样,学生就会时时处处接受其思想。方方面面模仿其言行。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机理
教师威信的树立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即使具有老师的资格和经历。也不一定就有威信。教师威信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诸如社会对教师劳动的重视和关怀,尊师重教风尚的树立,教师政治经济地位和待遇,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等,都是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客观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教师的内因及其积极的实践对教师威信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条件。调查发现,教师的体貌特征、家族背景等对其威信的树立无直接重大影响,而知识能力、道德品行、工作技巧等才是教师赢得威信的要害所在。
其次,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威信是在师生不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有威信的教师,一定是与学生保持有良好交往的教师。疏远学生。故意“摆架子”,与学生少有往来。很少与学生沟通,学生无法了解和理解老师,老师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仪表端庄、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必然要求。一个人的仪表与他的精神风貌紧密相连。教师朴实无华、衣着整洁、自然大方,表现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可以给学生以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感知,能够增强对学生吸引力。当然,只注重仪表,而生活懒散、作风漂浮,甚至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学生会认为老师表里不一,教师也就无威信可存。
第四,“先入为主”是教师威信顺利形成的一个关键点。教师能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威信的打造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学生往往对新教师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新奇感,对老师的修饰、言谈和举止特别敏感,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教师威信树立的重要心理因素。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能够赢得学生的好感,产生先入为主的理想效果,威信就会初步树立。实际上,若是教师给学生留下了惊慌失措、语无伦次、言不由衷的初步印象,威信将会丧失大半,并且恢复起来也更为困难。第五,严格要求自己和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师威信形成的精神动力。教师严以律己,始终保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时时处处注重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威信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日生日成。当然,一个人的过失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也不例外。老师有了过失和错误,敢于自我暴露,善于作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赢得学生的崇敬,本身就是有威信的外在表现。
三、教师威信的维护发展
教师威信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稳定是相对的,只要教育对象和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教师威信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维护和发展已经形成的教师威信也应该与时俱进。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发展主要包括:一是巩固已经获得的威信;二是发展不全面的威信为全面的威信,促进低水平的威信不断上新的台阶;三是防止威信的下降和消退;四是提升威信的教育影响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教师要具有全面的威信其实很困难。维护和发展教师威信,应从以下方面着紧用力。
1、历练胸怀坦荡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威信较高的教师并非没有一点错误,也并非不会犯错误。关键是有了错误和过失以后,能够正视,勇于修正。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仅不会降低威信,而且还会使威信不断提高。
2、能够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自己的成信。
威信是相对的,它与威严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要对自己的威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否则,威信的维护和发展将会遇到大的阻力。比如,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运用高压的威逼手段,甚至恐吓、体罚学生,从而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与尊崇心理,其结果也只能使教师的威信大打折扣。
3、铸造开拓进取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培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必须根据社会要求和工作对象的变化,更新知识水平,完善素质结构,提高教育能力,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发展变化的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永不满足,勇往直前,不断完善自我,这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从而使教师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得到巩固和提高。4、树立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的形象。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榜样。如果教师的外在表现与学生的内心印象不一致,那么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随之降低。相反,如果教师表现出来的形象与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形象具有高度一致性,那么教师的榜样地位就可能会进一步巩固,教师对学生的暗示性和影响力就会不断增强,教师的教育功能也就会发挥得更为充分,从而使教师的威信得到更好的维护和提升。操作的熟练工,自主性、反思探索的动机与投入感较差。
2.结果与过程
从科研导向上来看,音乐教学研究往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许多教师把教育行动研究等同于“写论文”,认为研究主要是靠“文笔”的功夫。事实上,所有的理论都不是“写”出来的,它必须经过研究的每一个过程,通过行动的观察、思考、总结、提炼,是“研究”出来的。这一艰苦的探索过程在教育研究中经常被省略或敷衍,以至于不少音乐教育论文观点雷同,缺少个性亮点。另外由于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音乐教师急于求成,把局部经验任意拔高,盲目构建理论框架。这些都使音乐教学研究无法真正深入,使音乐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3.个体与合作
音乐学科在普通学校属于小学科,在校音乐教师一般仅为1、2名,势单力薄,少有机会能够分享群体的智慧。教育研究需要个人的反思和探索,也需要同行间甚至非同行间的相互启发。因此,采用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横向上,可以在有共同研究方向和志趣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合作关系,随时定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研究能力。纵向上,可以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更身层次的课题或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炼。
4.音乐与教育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3
次序 月 日
内容
重点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6
音乐教师教育
历史与发展趋势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18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其美育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给当今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带来良好的现实启示。
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17世纪上半叶它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人们不仅对世界和自然美有了崭新的认识.人性也得到了复苏.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人们尽情地歌颂美、抒发自己的情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当时自然科学哲学探索、文艺创作等都空前活跃、繁荣。笔者旨在阐释该时期美育思想的内涵及对当今美育和音乐教育的现实启示。
一、文艺复兴时期羹育观的特点
1美育思想核心和美育教育目标
人文主义是当时美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思想精髓是对现世人生的重视把个性自由人生幸福,甚至感官快乐看成是人性的理想。人们提倡人性人权和个性自由,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情感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提出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赞美人、歌颂人和培养全知全能的完美的人是当时文学艺术美学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与主要职责。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并顺应自然本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的境界,一系列的思考带来了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2美育教育途径和方式
(1)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美育功能该时期的作家、艺术家以及思想家、理论家深切感受到文艺的强烈美感教育作用并善于运用文学艺术的特点来宣传和培育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作有《巨人传》《抒情诗集》《十日谈》《愚神颂》《堂吉珂德》等这些作品有的鞭挞了经院教育思想的弊端,有的热情歌颂了大自然以及人世间真挚美好的情感,有的塑造了向往自由世界,具有斗争精神的青年形象,很好地浸染了人们的心灵。wwW.133229.cOM西班牙现实主义作家塞万提斯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既有趣又有益.既可以娱人又可以教人它们应该是人生的镜鉴风俗的范型和真理的假象”。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则更是创造了人类文学艺术史的高峰.他通过诗歌及悲、喜剧等多种形式尽情抒发对美的感受以及人类高尚而美好的情感。
(2)把文艺的认识、教益作用融合于”和娱乐、消遣之中德智体美结合采用直观生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悲剧有和“净化”作用指出诗是模仿的艺术.是一种指向教益的娱乐,能够娱情悦性。他们注意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兴趣尽可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思维能力,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并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培养,认为学习音乐、舞蹈等知识和技能尽管看不出直接的使用价值.却可以给人们带来奇特的享乐,并得到丰硕的成果,也即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1美育教育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笔者认为,进行美育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学校教育日益提升美育教育的地位,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推进社会发展的深刻而又全面的哲学认识。如果说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提出人文主义是对人性的复苏和回归,那么现在的以人为本就是这一思想的成熟和发展。如我国的政治教材中已明确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的效应主要在两个方面,即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建设,可以看出其与文艺复兴思想的渊源关系。艺术教育因其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充盈、集中而成为实施美育的最根本或主要的形式它涉及人生的各个层面和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中有不少对音乐教育有着较高的评价和认识。维多里诺就非常重视音乐的美育教育作用.认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对提高感觉和知性的能力都有好处维尔吉利奥则认为音乐这类学问是超脱于实际的利益而自身成为自由的科学,弗莱佛认为.音乐舞蹈对发展人的身心健美有重要意义今天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多地强调以审美为核心让生活变得非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的内在目的.它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和教育的愉悦性,随着音乐教育研究的推进和改革的实施日益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三.对音乐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再思考
1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教育中人文主义倾向十分明显,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都出现了多元化、自由化、分工化发展的新趋势同时音乐教育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提出了综合艺术教育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教育只有和其他姐妹艺术结盟,才能够朝学校的核心课程迈进,更好地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美育教育也离不开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养料,这一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已给我们启示。例如他们认为音乐与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达·芬奇丢勒等艺术家们把艺术作为~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历代音乐流派众多很多都得益于其他学科或是人文哲学思想的启示.如德彪西创立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来自于印象主义诗歌和绘画的启示:中国古琴艺术讲究清、微.淡远的意境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今天环境音乐医疗音乐等概念的出现也证明了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融合渗透,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性。
2寓教于乐”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是美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文艺复兴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今天“寓教于乐思想的前身,同时,我们今天讲求寓教于乐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审视音乐课程价值时指出音乐课程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人类的巨大潜能,当今世界创造潜能的开发被日益得到重视,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随之而发生着改变。创造能力与美育教育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方面美育教育能开发创造潜能,创新能力需在感受和创造性实践中培养,另方面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又有待于人们将时代精神给予创新性的运用不断创造出新的、好的艺术作品,使人们从中汲取营养、升华心灵,并从中获得灵感,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力。文艺复兴距今已经过去了3o0多年的时间.但它的美育思想精华却至今仍影响着人们值得我们不断去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
参考文献:
[1]涂途西方美育史话[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5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一文中(下称该文),管建华教授运用语言转向后的现代西方各哲学流派的思想,如胡塞尔的现象学,伽达默尔的释义学和现在西方很流行的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作为其论证和构建新思想的方法,他首先提出“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以“纯粹美学”为基础的,进而对“审美”这一属于19世纪所谓“纯粹哲学”或“纯粹美学”的相关概念进行批判,得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进而提出其“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在拜读管老师这篇文章时,一方面为其独到的角度和所运用的方法论所叹服,一方面在与作者思想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惑,例如,对“审美”这一美学思想的哲学批判,能得出“审美教育”就是错误的这一论点吗?哲学批判就是教育学批判吗?这两者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吗?再具体一点,新课标中的“以审美为核心”中的“审美”是否就是哲学批判中的“纯粹哲学”“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再进一步思考,竟得出了一些可以商榷的东西,斗胆提出,共同探讨。
一、哲学的批判等于教育学的批判吗?
在管建华教授看来,审美教育其哲学来源是康德的美学思想,依据的是哲学语言转向之前的主客两分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它深深扎根在19世纪那个时代西方文化语境中,在该文第二部分,管教授引用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这本书的观点。他写道:“《真理与方法》所提出的解释学艺术经验是从审美意识的批判开始的,也就是近代康德主观主义的美学的批判开始的,以便捍卫那种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真理的经验,反对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伽达默尔主张以艺术经验真理来替代审美经验,因此,该书一开始也涉及了对审美主客体、普遍性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的批判。”②接着,他阐述伽达默尔对审美主客体的批判、普遍性审美感知批判和审美体验的批判。“伽达默尔正式提出:‘美学必须被并入解释学中(他在这句话的每个字下加上了着重号)’。他认为:‘解释学可以正确对待艺术经验,理解必须被视为意义事件的一部分,正是在理解中,一切陈述的(包括艺术陈述的意义和所有其他流传物陈述的意义)才得以形成和完成。’”③在这里,我们可知,伽达默尔是从他的解释学的立场对康德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是典型的哲学话语体系内的一种哲学对另一种哲学的批判,他的思维是哲学批判的思维而并非教育批判的思维。那么,我们想知道:这种对审美观的批判是不是能得出对审美教育的批判,审美是错误的是不是等于审美教育也是错误的?伽达默尔豪不留情地批评了审美,是不是也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这种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些好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审美”和“审美教育”分别属于哲学话语体系和教育学话语体系,显然,管老师只是告诉了我们审美观有其局限性这一哲学知识,但对审美的音乐教育为何就是错误的并没有作更深入地说明。
为了力求论证有力,管老师还拿出当今反审美教育始作俑者的理论来当武器,这个人就是埃里奥特,但很遗憾,管老师也是借用埃里奥特从音乐作为客体的概念、审美感知概念、审美体验的概念这三大批判来论证的,这使我们感到很不过瘾,本以为伽达默尔从哲学方面对审美作出了批判,那作为以号称反对和发展其老师雷默的思想而著称的埃里奥特应该会从教育的层面告诉我们,为何审美的音乐教育是不对的,可是,他没有告诉我们。在笔者看来,作为音乐教育哲学家的埃里奥特除了能说哲学家们的常用话语以外,还应该是教育学的话语体系中的权威。
二、中国的“审美”等于康德的“审美”吗?
退一步讲,假如我们承认“审美不好,因此审美的音乐教育就不好”这一推理是符合逻辑的,那我们还得看一看:中国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和音乐新课标中出现的“审美”是否就是埃里奥特和伽达默尔所反对的那种康德纯粹美学中的“审美”?如果不是同一概念,那管老师反驳审美的音乐教育从逻辑起点上就是有问题的。
开启中国最早美育思想源头的当属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的有关论说。1912年,时任教育总长的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详细论证了美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同年9月,美育被正式写入教育宗旨。毋庸置疑,这两位美育大师的思想深受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这些西方现代美学重要代表人物的影响。首先他们都极力推崇审美的独立性和脱离实用、工具性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一点使得他们与梁启超的文学艺术直接为道德和政治服务的美学思想同中国传统的乐教思想形成区别。但是,他们是全盘吸收了西方的美学思想还是在继承中作了本土化的改变?我们知道,西方审美思想以“审美无利害”“纯粹审美”等核心概念唱出了感性对理性专制、压抑的反抗,鼓吹恢复文化和人性中感性的应有地位。但是20世纪初叶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初始阶段,启蒙理性、科学理性刚刚被介绍到国内,还不存在理性压抑感性的想法;相反,启蒙理性、科学理性还是启蒙知识分子要加以鼓吹的东西。所以,以王国维、为代表的美学家并不注重美和审美感性本身,而更注重通过感性来实现感性之外的某些社会功能。这不仅仅是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还因为这批美学家血脉中毕竟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乐教思想的基因。从根本上说,他们注重审美教育中情感和人心的道德意义。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和源于中国知识分子欲借西方思想文化以解决中国国民性改造和启蒙问题的强烈意向,使得他们在吸收西方美育思想时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误读”,而正是这种“误读”实现了中国审美思想的本土化转变。这种既要关注审美独立性又要关注审美社会功能的本土化特点,是以王国维的“无用之用”和的“美术似无用,非无用也”这些貌似矛盾的话语形式,来支撑其间审美无利害性和功利性的微妙感觉。它将审美摆脱直接的现实功利目的和审美对任何人生本体论意义积极作用作了调和。这种本土化的,既注重审美的独立性又不走向纯粹审美;既注重审美对改造人心和国民性的功利作用又反对审美成为德育的工具和审美政治化的思想被专家称为“审美功利主义”④。由此可见,中国的审美与西方的纯粹审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回事。在杜卫看来,这“审美功利主义”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它整整影响着中国一百年来的美学思想,可以称为是中国的“现代美学传统”。让我们来关照中国百年来的音乐课程中的美育思想的发展,来进一步论证不仅仅从一开始,而且是以后的中国音乐课程的“审美”从来都不是西方美学中的“纯粹审美”。
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在的推动下曾影响了中国二三十年代音乐课程从课程标准制定到学校课程的具体实施。爆发后,学校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审美倾向于社会职责和爱国情怀的抒发,西方的纯粹审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没有生存的空间的。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已经出现审美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趋势。后,音乐课程沿袭了解放区的教学思想。而1957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音乐教育逐步成为彻底的意识形态化的课程,成为过分承载学生道德教化的课程,这种课程又由于苏式凯洛夫模式的影响,离审美更加遥远。改革开放使我们迎接科学的春天的同时也迎来了美育的春天。但这个春天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美丽,音乐教育继续受“苏式”模式影响趋于技术化;受一些政治导向的影响而趋于德育化。⑤在这,我们没有看见半点“纯粹审美”的影子。
当然,管老师要批判的是21世纪的新课标中的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矛头直指“以审美为核心”这句话。据笔者查证:这句话的原创是我国音乐教育家姚思源先生,在《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与教育价值》中,姚先生写道:“作为美育目的和手段之一的学校音乐教育,对德、智、体诸方面有巨大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是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我们可以称之为‘音乐审美教育’。即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⑥姚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987年初,在1989年9月召开“当代中国音乐建设学术讨论会”所做的专题发言《试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中再次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审美的教育,通过美向德、智、体诸育发挥渗透和影响作用,而不应该离开审美这个核心,即超越音乐艺术的规律,片面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姚先生是针对当时音乐教育异化为德育附庸的弊端提出了要突出音乐审美的独立性,但又不排斥审美对德智体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不仅仅切中了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的问题要点,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随着中国人道主义思想的慢慢兴起,“审美功利主义”在音乐教育界已开始复苏。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后,这种“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最终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大潮中,以音乐新课标出现的“以审美为核心”的表述方式不仅得到了思想层面的继承,更是真正走入了现实音乐课程的改造计划(尽管这种表述方式有问题)。音乐课程在经历了一百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后,回到了它宿命般的“审美功利主义”的思想原点。
由此可见,中国的音乐教育从来没出现过康德式的“审美”。中国式的“审美”与西方文化体系下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也就是说,两者不具备可比性。管老师在文章中所用的从埃里奥特到伽达默尔对审美的批判,是一种西方语境下典型的现代哲学对古典哲学的哲学批判,但具体到中国文化的语境,“审美”这个概念已深深烙上中国特色的印记,此“审美”非彼“审美”。在该文第四部分,管教授终于回到中国音乐教育的语境中,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进行批判,但举出的引证却是一位音乐教育学者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和《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两本书的有关内容。在引用这些内容之前,管老师写道:“新的音乐课程提出了他的音乐教育哲学:‘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该种哲学认为:”⑦接下来就是这两本书的大段内容。这使我们很疑惑:第一,这两本带有浓厚教学法指导性质的书能代表“该种哲学”吗?第二,每个人对新课标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这两本书是在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写出的指导性用书,它遵循课程标准,但毕竟不是标准,不是哲学,不具备普适性,也是不能代言课程标准的。按理说,靶子有一个现成的,即新课标。为何管老师不直接把能代表“该种哲学”的新课标作为批驳的对象?这使得该段的论证比较勉强。
在笔者看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学界应当弘扬批判精神,管教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但就该文来看他对新课标的“审美的音乐教育”的批判,是没有切中要害的,甚至从一开始就有逻辑起点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①这些论文包括《中国音乐》2005年第一期上的“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第二期的“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第四期的“‘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以及2006年第一期的“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与音乐现象学教育学”。
②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构建》,《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7页。
③上文第9页。
④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例如所谓的“大圈圈”、“小圈圈”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圈圈”指的是德育,“小圈圈”指美育,不必另立一项美育,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的大圈圈里面,详见1980年5月15日《文汇报》叶圣陶《体育、品德、美》一文。
⑥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⑦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判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第12页。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音乐美学学科归属
1964年,意大利音乐美学家恩里科·福比尼(EnricoFubini,1935-)要写一部《西方音乐美学史》(AHistoryofWesternMusicAesthetics),他碰到的首要问题是音乐美学到底是什么,音乐美学到底能否归属于一般美学。他说:
音乐美学对我们来说含义是什么?试图在一种有关音乐的美学与思考艺术和美的更加普遍的背景当中所理解的美学之间加以区分是合理的吗?在这个领域当中音乐需要一个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不同的对待吗?[1](p1)
而此时,起源于德国的音乐美学在西方已经走过整整180年的历程。1784年,德国诗人、音乐理论家舒巴特(C.F.D.Schubart,1739-1791)在《关于音乐美学的思想》(IdeenzueinerAsthetikderTonkulst)一文中提出了AsthetikderTonkulst这个词。一般人都把这篇文章的发表看成是“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现代意义上学科出现的标志。
无独有偶,1982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威廉·奥斯丁(WilliamW.Austin,1920-2000)在翻译德国音乐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Dahlhaus,1928-1989)的Musik鋝thetik这部书时,径直将书名译作AesthetiesinMusic,他在前言中写道:
在德语世界中,可以将两个原本已经非常模糊和抽象的词汇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Musik鋝thetik——达尔豪斯教授此书的书名。德语读者似乎用不着去追问达尔豪斯,他论述的究竟是“音乐的一种美学”,还是“音乐的权威美学学说”,或是“某些音乐的某些有意思的美学”,还是“所有音乐的美学理论”。此书的译者可以将此书书名扩展成诸如“对欧洲音乐的主要美学理念的系统性综述和历史性批判”之类的东西,但这简直不象个书名!脆将其直译成《音乐美学》(EstheticsofMusic),与原著Musik鋝thetik靠近。[2](p3-4)
威廉·奥斯丁试图用AestheticsofMusic这一个英文词来消除非德语世界的读者由Musik鋝thetik一词可能产生的歧解,似乎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到今天,人们对于音乐美学的认识,依然十分模糊。正如达尔豪斯(1980年)所说:“音乐美学,至少在现在,并不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常规学科。”[2](p2)伊沃·苏皮契奇(IvoSupicic,1928-)说:“许多音乐史家否定音乐美学部分地是由于他们有时可能把某些寄生的美学文献与真正的音乐美学混淆了。”[3](p17)
1991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发表短评,提出对音乐美学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方法问题、对象问题、哲学基础问题以及本体论问题。”[4]本文试图将学术界有关音乐美学学科属性的各种观点分类列出,分析它们各自的立论根据,最后将这些争论融入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进程中,结合时代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考察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一、关于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学界大概有以下四种不同的观点。
情感作用中脱离出来的形式,他就是一个形式主义者……”。[6](p55)卡尔·转载自论文先生网,请保留此标记达尔豪斯说:“席勒的音乐经验毫不贫乏,也是在意识到要试图构思自己的美学系统就必须考虑到音乐美学时才开始对音乐理论感兴趣的。”[6](p43)“散见于席勒论著中不多的音乐美学思考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论证相结合在一起的,其目标远离音乐。”[6](p43)恩里科·福比尼也注意到席勒的音乐美学与哲学系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1](p213)
文艺美学。文艺美学与生活美学并列,从属于美学。”[9](p4)于润洋说:“音乐美学作为一般的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该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本质的基础理论学科。”[10](P124)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类分与类从是否准确,但我们必须强调,完全归属于哲学和普通美学,音乐美学就会丧失自己的特点和立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苏联音乐美学家的偏失中得到些许警示。克林列夫说:“音乐美学(跟其他的艺术美学一样)的基本问题,当然是艺术作品中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第一性的——现实还是音乐?音乐是现在人意识的反映呢,还是与现实无关的人类心灵的流露?唯物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现实是第一性的,音乐表现人对这一客观的、存在于人类意识之外的现实世界的关系。而唯心论的回答是:音乐是第一性的,它的本质不是客观,而是主观,是人类的体验和思想本身的表现。”[11](pp.7-8)我们看不出克林列夫所论的音乐美学与唯物论哲学之间有什么不同。
这种极端的倾向,自然要受到音乐美学家们的反对。伊沃·苏皮契奇认为,把音乐美学与纯哲学知识赞同起来是错误的。[3](p19-23)恩里科·福比尼说得稍微委婉一些:“如果我们接受罗伯特·舒曼所声称的‘美学原则在每一种艺术中都是一样的,只有材料是不同的’,我们也许就不会试图写这样一本书(《西方音乐美学史》)了。”[1](第1版前言,p1)随后,他还批评了将音乐美学泛化为一般哲学的倾向:“如果我们把音乐美学狭义地界定为对音乐的系统的哲学考察,可以公平地说,它现在正处于弥留之际。”[1](p423)赫尔曼·克雷兹施马尔(HermannKretzschmar)曾试图将“音乐美学”和“哲学美学(PhilosophonAesthetik)”作区分,以抵制那些脱离实际的哲学思辨。
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p16)阿曼德·马查贝(ArmandMachabey)把音乐学定义为:研究、系统阐述和解决与音乐史、它的美学和音乐自身以各种各样形式表现的问题。[3](p15)萧友梅说:“乐学是研究音乐的科学,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大概可以分开五方面去研究他。若是依着研究科学的方法排列起来,当然第一是声学,第二是声音生理学,第三是音乐美学,第四是乐理(狭义的乐学),第五是音乐史。”[5](p104)于润洋说:“音乐美学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子学科。”[10](P124)
评论的一般是音乐圈外人,即律师、神学家或作家,这就标志着技术判断与审美判断之间形成的差别程度:技术是专家们的事,而公众觉得要对审美上的事情负有责任,其代言人是起着批评家作用的音乐圈外人。”[6](P7)
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美学是音乐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
顾名思义,音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既可说是用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音乐的美和审美的部门美学,又可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与特征的一门基础性的音乐理论学科。音乐美学的这种双重属性,说明它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美学与音乐学的结合。一方面,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需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艺术中的美学问题,使自己成为艺术哲学——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音乐美学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12](PP.267-268)
为了不偏向音乐,也不偏向美学,汪森提出了一种折中的看法:“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应牢牢锁定音乐,但研究方法及其最终所表现出来的学术形态应为美学或哲学理论。”[13](p78)有人担心这种说法会导致将音乐美学看作是音乐与美学简单的相加。茅原说:“这个新的质不能离开音乐和美学这双重属性,音乐属性与美学属性都是音乐美学的不可被代替的本质属性。离开了音乐,那就是一般美学,离开了美学,就谈不到是音乐美学。”[14](P2)
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伊沃·苏皮契奇认为,在“承认音乐美学在关于音乐知识的整体中的地位——一种地位,以超出音乐学学科自身的这个定义,考虑在音乐的美学理解中哲学思辨的重要性”的条件下,“音乐美学也是一个学术学科。”[3](p15)修海林、罗小平:“我们认为,就中国音乐美学这一门独立学科研究而言,是以音乐的存在和音乐美的存在为对象的。”[15](p66)茅原说:“音乐美学这个学科,以专门研究音乐而区别于一般美学,以对音乐进行哲学美学思考而区别于一般音乐学。”[14](P1)
二、在讨论音乐美学学科归属这一严肃的课题时,我们并不想轻率地表示支持哪一类观点。但我们必须明确,已经用过的两种方法丝毫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种是语言学的方法,即从语言结构的层面来说明音乐美学的学科归属。“音乐美学”在德文中是一个合成词Musik鋝thetik,在英文中也是个合成词AesthetiesinMusic。用中文表述的“音乐美学”既可看作是“音乐的美学”,也可以看作是“音乐和美学”。如果是前者,音乐美学就是美学的分支;如果是后者,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和美学的交叉。这样的分辨,实在没有什么学术意义。一种是静止的学科分析方法。如果我们截取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等人的音乐美学来定性,音乐美学自然是普通美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但如果我们截取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的音乐美学来定性,音乐美学又成为音乐学的一个部分。
从这一场持久的争论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只有将学科放到动态的进程中进行全面考察,才有可能揭示学科真正的归属,并进一步明确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种尝试,见于卡尔·达尔豪斯的理论中。与一些片面的观点不同,卡尔·达尔豪斯的观点包含了更多的历史辩证法。首先,他追述了哲学音乐美学的渊源。他说:
18和19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和音乐的关系——尼采除外——所表现出的特点是音乐经验、哲学认识和音乐史作用之间极为不恰当的比例。音乐经验贫乏比如康德和谢林,或囿于成见比如黑格尔和叔本华,都没有阻碍哲学——迫于一定程度的系统压力——获得对音乐美学的认识,这些认识首先是被音乐家反抗,最后被接受和‘过渡’到观念中,有时甚至是‘进入’到音乐的观念中。[6](P180)
古典典美学的完善》(《艺术的文化功能》,卷I,柏林,1931,第19页)说道:
音乐与哲学的关系在有突出成效的阶段期间本应该引起史学家们的注意,因为这种关系的表现,即美学,可以理解为以哲学为基础的音乐史现象。从哲学的症结所在而引申出来的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观对音乐在文化系统中进行了重新定位,它作为音乐思想不仅从哲学中借用概念,而且本身就是哲学。成熟的哲学状态与特有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不谋而合,这一历史事实是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的前提,甚至是美学作为一个哲学症结的前提,因为美学必定要与哲学的中心问题从根本上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哲学学科。[6](P28)
学科是一个教育学的概念,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16](p434)学科萌芽于人类教育实践中。在中国,西周中期就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当时的教育由六门学科组成:礼、乐、射、御、书、数。周代的大司乐还是主管教育的官员。到汉代,大司乐分为太乐和乐府两个部门。太乐署主要掌管雅乐,乐府负责收集民间音乐。在中国,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相对独立。音乐理论与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以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形式对音乐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点与卡尔·达尔豪斯的理论十分契合。《幸福园》中的哲学女神的左边写着:“七股智慧的清泉来自哲学,它被称为自由艺术”;右边写着:“圣灵是七门自由艺术的创造者——语法、修辞、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天文。”[17](p55)六艺和七艺是最早的学科的模型。在古希腊学者的眼中,哲学是一切认知的完成者,是所有学科的铺路人。在中世纪神学家眼中,自由艺术的创造者是圣灵。
真正的学科体系,却是市民大学与市民教育兴起的产物。卡尔·达尔豪斯说:
从整体上看,音乐美学体现了有文化教养的中产阶级音乐爱好者的精神(音乐美学遭到诋毁,此转载自论文先生网,请保留此标记即部分原因所在),它起源于是18世纪,但在20世纪面临解体。19世纪音乐美学的基本观念(音乐美学主要是一个19世纪的现象)认为,思考音乐、谈论音乐和实践音乐一样重要,合格的聆听必须具备哲学和文学的前提。[2](p1)
在理性主义的学术氛围中,音乐美学逐渐获得独立的地位。恩里科·福比尼说:
浪漫主义后期达到了完全的成熟。[1](第一版前言,p3)
毫无疑问,18世纪以后的音乐,已经走出了纯粹的哲学知识的范围之外,成为音乐科学的一部分。19世纪以来,人们沿着音乐美学的重要问题进行追溯,发现起源于18世纪现代音乐中的许多美学思想,一直都潜伏在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中。于是,音乐美学顺着时间的隧道前后摸索,勾画出音乐美学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轨迹,并试图超越音乐本身,与音乐学之外的其他学科进行对话。这一阶段的音乐美学,已经是“既包括科学又包括哲学的音乐美学”了。[3](p16)
我们讨论音乐美学的归属,还有一个隐性的目的,那就是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音乐美学究竟要走向哪里?将以什么样的面目在未来呈现?正如恩里科·福比尼在《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十一章所提出的“未来会怎样”:
音乐美学将走向哪里?音乐美学仍然以任何有意义的观念形式出现吗?是否音乐美学具有像规律一样的真实性呢?[1](p422)
我们不可能单纯地在哲学范围内回答这些问题。人类已经走出了含混的哲学时代,经过了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洗礼,哲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但哲学的结论不能再作为我们演绎的基础。我们也不可能单纯在音乐学的范围内回答这些问题。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整体的知识一再被切分到不可知的地步。于润洋指出音乐史学和音乐美学领域存在学术视野过于狭窄的问题,他说:
音乐学与其它相关人文学科之间,音乐学各子学科之间、甚至子学科的内部相互疏离甚至隔绝的现象相当普遍。仅以我比较熟悉的音乐史学和音乐美学领域为例,音乐史学缺乏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的关注;在对中国的和西方的音乐历史研究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甚至在中国的或西方的音乐历史研究中,将古代和近现代相互分割,忽视整体性研究。而相似的情况,在音乐美学领域中,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