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社会治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化社会治理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1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禹城2512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州生物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背景和运行机制,总结了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职教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集团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08-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范松梅(1978-),女,汉,吉林省吉林人,硕士研究生,生物教研室主任,高校讲师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德州生物科技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是经德州市教育局、德州市经济委员会批准,以协议方式形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属于非独立法人组织。集团成员包括高职学院1个,中职学校2个,行政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各1个,生物相关企业4个,形成了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四方联动的集团化模式。

1集团成立背景

1.1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德州市是“中国功能糖城”,并于2008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是当前山东省以生物制造为特色的第一家专业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德州市的生物产业在生产规模、企业集聚、市场占有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位于全国前列。

1.2德科生物专业发展背景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自2001年开始设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并于2003年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是德州地区生物相关专业开设最早、发展最好的高职院校。

结合德州市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专业资源优势,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9年7月牵头创建了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集团以院校生物类专业为主体,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依托,以共享优化资源为重点,通过校际、校企、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组合效应,优化生物相关人才培养途径,探索生物相关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生物方向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搭建了平台。

2集团运行机制

为了使不同性质的集团成员单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推进集团可持续发展,集团采用理事会体制,即理事会主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决策制。集团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主体,联合各成员单位建立了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四级组织机构。为了提高集团中院校成员单位的人才培养质量,再引导所培养的人才在集团内部企事业单位就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就业指导委员会。其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就业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招生、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就业指导、用人招聘等方面的工作。在集团运行过程中,以成员共同获益为目标导向,决策、执行、协商、监督四大机制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衡,形成了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集团运行机制。

3集团建设的探索与成果

3.1深化校企合作,产学产教融合

集团化办学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高了资源有效利用率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共同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通过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生物专业岗位和岗位群,共同制定生物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要求,共同设置生物专业课程和设计课程内容,联合编写教材,使学校教育真正融入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了产学融合和产教融合。截至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了《生物工程设备》、《淀粉制品加工技术》、《功能糖生产技术》等专业课程,联合编写了《木糖与木糖醇的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淀粉制品加工技术》、《淀粉糖与糖醇加工技术》等多门教材。

校企双方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专业技术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教科研项目,使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在师资、技术、教研、科研、信息、场地、设备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共赢的局面。截至目前,校企合作开展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生物技术及应用省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项目《创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模式》和《企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的研究》,其中后两项课题还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有效构建了产学融合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通道。

3.2发挥集团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力量;是服务民生、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城镇职工、未就业人员、农业人员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技能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集团院校成员单位依托德科生物职教集团这一平台,充分利用生物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发挥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服务、生产示范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作用,针对性地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培养和新技术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上述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和从业技能,为其成功就业甚至创业提供了条件。目前,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达到了400人次/年。

针对集团内部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才特殊要求,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成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对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岗上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帮助相关人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集团职业培训中心比较成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有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分析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制冷设备维修工、营养配餐员、公共营养师等。对集团内部人员进行的相关培训和鉴定规模达到800人次/年,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劳动力职业能力“加油站”。集团内部还定期举办生物相关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学生、教师、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平台。

3.3依托职教集团平台,中高职实现有机衔接

为了促进集团内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德科生物职教集团围绕德州市区域经济建设和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1)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集团内部中职学校的化学、物理、生物等课程纳入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与高职院校的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检测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相对应,已经进行了试点应用且效果良好。

(2)职业资格证书方面:构建中、高职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前面所提到的食品检验工、药物检验工、化学分析工、化工工艺试验工、制冷设备维修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中职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集团内部施行中、高职教师互聘制度,院校教师入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和实训、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制度。2013年度集团内中职学校教师到高职院校培训进修已达到80人,教师互聘25人,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和挂职锻炼18人。

正是在以上方面所作出的尝试和努力,使得2013年度集团内部中职对口升入高职的学生人数达到494人。其中,德州机电工程学校升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438人,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升入德州科技职业学院56人。

4集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集团合作方式松散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采用松散的合作方式,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和资本纽带,且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集团的地位、运作权限和业务范围,需要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

4.2集团覆盖面有待拓宽

德科生物职教集团成员单位集中在德州地区,缺乏跨区域合作。集团应该加强对外联系,吸引更多的院校和企业参与,特别是外地区的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所覆盖的院校和企业。

4.3集团沟通交流平台有待完善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2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我国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加速进行,一些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接踵而来。我国现在面临着城乡差距加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等问题。 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传统的公共管理制度不能对已产生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很难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制度要进行创新。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

(一)行政区域行政的公共管理思想落后

21世纪,世界全面进入到知识、信息、流动性、后工业、后现代等复杂性社会,面对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区域化等复杂的生态现象,区域公共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是行政区行政,这种治理思想已根深蒂固。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与制度,我国行政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各个级别的政府都不愿放弃对本区域独立经济的管理权,忽视了除政府组织外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等区域公共管理的其他多元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制定的管理制度具有地方保护特色,使各个区域存在竞争关系,阻碍了区域间的联系及共同发展。行政区行政具有以下特点:在政府治理社会背景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行政区行政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发挥了行政区行政的封闭性和机械性;从政法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实施的是“内向型行政”或“闭合型行政”,是经人为切割来治理区域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对行政区域化边界或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公共问题不够重视;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主体来看,行政区行政具有垄断统治的特点,政府组织是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唯一主体,独立制定各种公共政策,并进行监督管理,总揽所有社会公共问题;从公共权力运行上看,行政区行政具有闭合性和单向性;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是自上而下等级制层次设计,其治理构架具有机构同类和职能重叠的特性,行政区行政的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外溢性区域公共问题被忽视。

(二)现代区域管理区域政策结构不完整

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框架作为保障[1]。我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划分,也实行过多种区域发展战略,但一直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使得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管理政策结构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没有专门的区域政策职能部门,区域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没有计划性、范围广,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低,没有可利用的具体区域划分框架;区域政策工具不完整,缺乏针对问题区域的政策;区域政策没有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我国区域政策建立过程,一直受到政治、经济、体质、政府组织、行政权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策基础不完善、区域划分框架设计不精细、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低、区域政策监督与评估机制缺乏。由于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型,因此出现了“政策互相打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症状。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全面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安排不健全表现在以下方面: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结构和框架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当以“欧盟”宏观区域治理的成功为典范,是我国宏观和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政府间的制度安排脆弱,使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各地政府间出现恶性竞争等现象在国内普遍存在,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提高;我国一些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制度弊端多,一些管理机制问题严重;区域公共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基于宪法制度和法制原则的区域制度约束机制,行政区划调整和空间规划出现行政区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的现象。

二、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城乡差距加大,导致了我国行政区域划分频繁变动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行政区域间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严重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引发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全球化和经济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国家间开始向区域化模式转变,国际新区域在各种因素下联系程度不断加强,这种区域化模式的增加,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而传统的内向型区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目前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需要,不能解决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泛行政化”、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意竞争、江河流域治理等问题,因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

三、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策略

(一)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

行政区行政是我国传统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和治理思想。从上文提到的行政区行政的特征来看,它存在行政区划管理导向僵化、治理主体单一、权力结构“金字塔”单向式等问题。改变区域公共管理理念,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摒弃落后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区域公共管理理念。摒弃传统公共管理权力的单向性和闭合性,建立上下互动的、多元的、分散的权利运用机质,形成管理权力彼此间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明确区域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的权利主体是单一的政府组织,区域经济建立后,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区,还有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顺应了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趋势[2]。全球化和区域化加强了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的联系和互相依赖,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增加了区域性和区域化的深度和广度,区域公共管理可以适应这种改变。

(二)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

要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政府制度创新,重要的是实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变。传统上我国政府组织,只有针对国内或地方的内部政策,缺乏面向国外和区域间的区域公共政策,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是区域政府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3]。不完善的区域政策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公共管理政策已不符合目前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实施区域功能性政策:重视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调整市场竞争政策,避免地方政府间的不良竞争;提出区域发展政策,调节区域发展差距。还可以实施政策一体化,通过协调、调整国家政策和执行机制,减少管理机制带来的负面效应,开放市场,促进市场良性竞争[4]。

(三)改变区域公共管理机制

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时,传统的科层制就表现出不足之处,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自组织机制等混合机制来进行治理。网络化是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提出了治理机制的网络性,并根据组合方式,得出了4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机制,如国家主义、多元主义、网络主义、法团主义。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要针对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组织间网络、合作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吸取其合作、伙伴关系、协调、双赢的基本精髓,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创新机制。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还包括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与行政区行政的单一主体不同;区域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他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区别于行政区行政的竞争关系;区域公共管理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协商和调解用的方式和手段,不同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竞争和压制;区域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与行政区行政的单项式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将要面临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研究表明,只有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的制度缺失,通过区域公共管理中制度的创新,才能解决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公共管理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 李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障碍与对策――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6+21.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3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物业管理诞生伊始,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广大业主将之作为提高自身整体生活水平的依据而对其报以厚望,开发商以此作为自已楼盘的销售亮点,政府主管部门又将之作为规范社区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加以引导。这使在我国诞生刚刚20年的物业管理行业几乎成了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领域而被社会各界加以重视,成为了新世纪引入注目的聚焦点。

进入21世纪,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了20年的经验和理论积累之后,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并象所有其它企业一样向着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前进。实践证明,在这一前进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必然向着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一、新世纪物业管理将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一)规模化经营的必然性

物业管理的规模化经营早就是业内人士谈论的热点问题。我认为新世纪的规模化经营,就是物业管理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管理面积和管理领域(当然这个最大限度不是无节制,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确立自身的管理成本和经营目标,在一个适度界定的市场竞争中,最大化的占有市场份额。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竞争的绝对业绩,还是企业竞争的相对地位来说,市场份额都是商家的必争之地。市场份额理论还告诉我们,企业仅仅达到经营规模还不行,它还必须在市场份额总量上居于首位,才能优于别人。

当然,物业管理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并不是指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从企业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经营行为来说,规模化经营还充分考虑其投入产出比率,也就是随着投入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其单位增量所产出的效益应逐量增高,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规模化经营能为管理企业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规模化经营的途径

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率,实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不变的主题,但在市场份额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实现规模化经营呢?

兼并重组,充分利用小企业资源。

目前,无资质等级、小而全的物业管理企业较多,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已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共开发的楼盘,但由于面积较小,造成大量重复投资及资源浪费。显然,这种状况对物业管理行业整体进步不利,由于这部分公司服务的不规范,也使本应享受正常服务的业主(住户)的利益受到损害,使业主投诉增多,这极大地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从长远来看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些小物业管理企业宜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共享企业资源如资金、技术、材料、劳动力等。通过企业整合,建立产业规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模化经营也可推动这些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行业的共同发展。

2、抓住时机,适时介入内地物管市场,扩大物业管理面积。

新世纪民伊始,物业管理市场的竞争便呈现出白热化趋势。内地物业管理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实力公司的目光,有品牌物业管理企业把走向内地抢占市场作为发展目标。一段时间以来,物业管理市场呈现出“四海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一家物业管理企业要到异地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占领内地市场的初期阶段,对当地的政策法规的熟悉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出现水土不服以及由于管理链拉长而导致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下降的现象。同时,内地物业管理消费意识不够,收费标准较低,造成管理过程中矛盾多、风险大,稍不留神便会出现投资亏损、损害企业品牌形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进军内地的物业管理企业,使其在进军内地之初,很难因规模的扩大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此,任何一家进军内地的物业管理企业都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摒弃急功近利的念头,潜下心来为真正在内地市场站稳脚跟做准备。

我们还可以看到,物业管理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初期阶段,正是其与本化磨合的关键时期,也是传播自已品牌,并使之具有“本土化”的必由之路。这一时期使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的物业市场状态,适应当地风土人情,积累本地物业管理经验。内地物业管理市场起步较晚,对沿海等地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十分重视,他们需要有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契机。我们进入内地市场,恰恰为其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因此,只要我们坚持“服务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沉淀的理论充分运用于物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我们就完全能够得到当地市场的认可。例如,福田物业便是在1999年进入苏州市场之初,我们便始终坚持“塑造品牌、用心服务”的指导思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福田物业”这一品牌已经得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广大业主也将“福田物业”作为他们享受舒适生活的依据之一倍加信赖,当地开发商已将“福田物业”的管理介入作为其楼盘的促销手段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前期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一年来,福田物业已在苏州接管了五个楼盘一百多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面积。以苏州为根据地,“福田物业”的美誉度还传播到附近城市,如昆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房地产公司便主动上门要求我们管理其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的“世纪佳园”。使福田物业成了苏州乃至周边城市及地区的物业管理金字品牌,为实现规模化经营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新世纪物业管理将向区域化方向发展

所谓区域化物业管理就是利用城市管理理论、系统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辖区物业实行综合管理。它是以市政社区规划为基础,以城市规模的生产、生活为规模,条块结合,组合成若干适度区域,使之成为能全面推行物业管理的小区。例如深圳的华侨城片区、新洲片区、东门商业区、华强北商业区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功能划分越来越细,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政府为简化办事程序,从具体事务中抽身出来制订宏观政策,必将部份服务职能让社区和企业来承担,由此,区域化物业管理初见端倪。

区域化物业管理同单一的物业管理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任何单一物业都与其周边环境、公共市政、公用事业、配套设施有着必然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单一物业管理是区域综合型物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前是是单一专业型,后者则是综合网络型,后者更贴近城市管理的核心,并具有社会职能和企业职能的双重性。如区域型物业管理企业必然会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直接介入和参与政府组织的相关活动。区域化物业管理最大的特点是辖区集中成片,具有一定的规模,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配套齐全,软件建设思路明晰。有利于个业倡导以人为本,便于合理处置城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机、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并不断回报社会,从而促进物来管理在可持续发燕尾服理论指导下健康、稳步发展。

区域化物业管理的企业会根据区域(片区)物业管理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区域内辅助配套设施进行规划,最大限度地避免日后维修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为后续管理打好基础。同时,区域化物业管理要求把区域内分散的物业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管理。但这并不等同于一个公司要搞区域垄断经营和管理,而是要实现整个区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集约化,即资源的优化组合与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相集合,这在21世纪物业管理中将表现的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区域化物业管理具有比分物业管理更多的优势。首先,区域化物业管理有利于社区的综合管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通过区域化物业管量单位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来实现;其次,区域化物业管理还有利于社区的治安管理。物业管理企业处于社 区管理的第一线,对辖区内工作、生活的业主比较熟悉,对预防犯罪、维护治安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区域化物业管理还有利于社区整体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从区域化大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治理、建设、保护,这样起点高、效益好;第三,区域化物业管理还可大大降低管理公司的管旦成本。区域化物业管理的规模、容量都大大高于单一的物业管理,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为物业管理公司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丰收”,为企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综上所述,区域化物业管理为物业管理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问。主要表现在,能继现代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 的理想的居住、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物业的价值,提升物业的档次,能提升物业管理品牌声誉,增加公众对物业管理的信心,促进物业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新世比物业管理将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发展水平必然会越来越高,城市功能划分将越来越细。对于物业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物业公司将起到统一组织、调度和资源整合与分配的作用。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4

关键词 国际金融治理 中国 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 F1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4-0063-04

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的传导和扩散,对全球整体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过程之中,不但有利于推动自身在金融及其相关领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为防范和消除金融危机,促进全球金融、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思考。

一、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造与更新

随着二战后确立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步解体,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时有发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全球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得国际社会开始逐步认识到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和世界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以逐步改造现有的全球货币体系。

毋庸置疑,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主导货币的强势地位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仍然承担着世界市场中货币流通和交换的主要责任,但是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合理化和深度化改革的呼吁不绝于耳,而其争论和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作为世界储备基础的本位货币选择问题。在实践当中,频繁爆发的金融动荡和危机使得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明显,日益阻碍其发展。面对着此种严峻局势,各个国家纷纷采取不同的策略、方式来谋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重塑。实际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和合理化的诉求,已经得到世界上相当多数国家的认同。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美元作为主导性国际储备货币发挥其交换和平衡功能的地位不易动摇,而英镑、欧元、日元甚至人民币作为潜在的“同类竞争者”的实力作用和日渐上升的地位和影响则不能够忽视。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美元强势地位的逐步衰落,国际储备货币繁荣格局必将出现多样化、多层次和多领域发展和变化的趋势,而在此过程中国际货币体系机制运作和实行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普惠化倾向也将强化和拓展,从而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且能够兼顾、满足大多数国家利益的方向演化。

二、跨国信息共享体系与联合监管机制的构建

全球治理和金融监管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加剧了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无序状态,诱发金融风险和危机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世界经济的长效健康增长。对国际金融秩序进行改革,有利于在新的环境和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规范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进而逐步形成稳定、健全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和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首选目标。需要从下几方面入手:

1 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披露体系,减少信息获取和运用不对称性。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必须定期公布国际金融市场的监测信息,建立有效的危机、风险预警机制和监控调节机制,根据市场变化态势来适时引导各国及时迅捷调整本国的经济、货币和金融等政策。

2 强化对国际流动资本的控制和管理。金融自由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对国际投机资本自由无序流动的放任,由于国际市场资本自由流动极易导致金融风险和动荡,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必要的监管和调控,使之能够以规范的渠道和合理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防范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不良发展。

3 形成对跨国性金融机构的统一系统监管模式。金融全球化浪潮中的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动现象日益显现,这一方面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对资本流动的统一监管、协调组织机制,并且制定出针对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创新产品和工具的管控和治理架构;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跨国监控协作,通过磋商厘定核查调控规则,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提高市场交易透明度,规避和治理金融危机。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制度转型和决策改变

现存的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规则制定和话语权主要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和掌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不足,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权益的普惠和保障。因此,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更新和转型,发挥其在维护地区和全球金融秩序稳定、强化金融监管、监控资本流向以及金融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作用,将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健全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示范效应和推进影响。

目前,对于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改革和更新重点在于:

1 增强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公开性、透明性和普遍性。特别是在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组织中,加快协调和决策机制的创新和改造,使之更加公正、高效和透明。

2 改革和更新特别提款权制度。应主要依据世界各国在全球贸易比重来重新分配提款权,并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国际储备、支付的重要补充方式手段,进而避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一旦汇率发生过大幅度的波动而产生金融动荡和风险,从整体上维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

3 提升IMF在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作用和绩效。鼓励成员国推进货币金融政策的透明度,引入新的政策指导方针,推动双边和多边监督以强化金融稳健度;通过改造和推行国际新标准,支持各国金融部门的结构性改革,以推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健康运行;推进私营性部门的活跃和发展来限制道德风险、强化市场规则和秩序;针对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开放进行系统研究,并对融资便利设施、金融资本来源和组织结构予以相应调整,以适应全球货币体系的长效发展。

4 更新和改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运行的基本规则。特别应在IMF的股份比例和组织人事安排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规则的制定权和投票权以改变长期以来少数国家对于决策和投票程序的垄断和控制局面。同时修改和更正IMF的决策规则、管理机制以及组织结构,增添具有地域代表性和应对突势的机构和组织。

四、人民币汇率机制安排的调整

采取灵活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汇率政策,有助于降低国际套利资本引起的汇率风险。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各国相继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和钉住汇率制。在这其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了钉住美元、欧元或自选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而在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汇率政策和制度问题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来寻求全球金融秩序稳定和发展的中国来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和制定显得更为重要。而就目前状况来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大局限性在于缺乏一定程度弹性,其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幅度区间内波动必然会日益僵化,不仅对中国自身的经济长远发展造成损害,也将影响到中国未来金融安全的稳定。因此,健全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改变单纯依靠外汇市场供求变化的被动确定人民币基准汇率的方法,而要按照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调控目标来确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制定整体性汇率政策;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使市场交易主体能较为自由地根据相关信号来做出反应,使之能够较为真实准确地表述市场供需关系的消长变化。

2 逐渐放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最高特汇规模的限制以增强其头寸限额弹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运作活动的灵敏性和主动性。

3 循序渐进地减少对企业持有外汇的限制,使一些具备条件的大企业集团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间接参与者,从而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运作机制。

4 强化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和管治,善于运用汇率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外汇管理政策等的协调作用。

五、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

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采取的各项措施和策略如产业振兴计划、亚洲货币互换基金等,相当程度上使得自身和相邻国家和地区遭受的负面效应大大减少。以人民币作为构建亚洲区域货币体系的主体货币单位,以人民币国际化为区域依托来参与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和重塑,无疑是区域货币统一体系构建和重塑中最具可行性和合理性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要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普遍接受的,并且能够充分有效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这三大国际货币功能,而不是重复性的搞一国垄断货币体系规则制定和运作来寻求货币领域的霸权地位。而面对着频繁爆发的金融动荡和危机所带来的复杂局面,中国自身也加快了区域货币合作与协调的步伐。在国内,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扩大人民币发债规模种类,以形成集聚效应;在区域内,推行人民币和其他国家货币互换以增加共同资金储备来应对和防范危机的生成和扩散,如顺利推动清迈协议的实施和建立亚洲共同货币基金的设想等。由此不难看出,人民币作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地位正在明显提升,人民币的境外交换和结算市场也在循序渐进地形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迈出了相当重要的步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国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5

(1)管理体制的问题。目前,污水处理厂由各BOT中标运营商成立的项目公司负责运营,按照处理的水量和处理单价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由各镇和水务局监督管理,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除新华系统由专责机构区污水处理管理所管理负责建设管理外,其他由各镇的污水管网由镇政府的村镇建设办或中心镇办兼职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由于镇一级的污水管网未能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工程建设实施和运行维护管理,建设进展缓慢,污水收集实际效果也较差,导致污水收集处理率偏低。

(2)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存在缺口。花都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采用BOT的建设模式,按照处理水量或保底水量进行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污水管网的建设采用区财政资或政府融资解决,主要是采用政府担保或以污水处理收费担保进行融资进行建设。而目前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满足支付BOT污水处理服务费、管网泵站日常运行管理和管网工程贷款还本付息等方面后,剩余的资金满足不了进一步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资金需求。

(3)部分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低,进水水质不能满足浓度要求。各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分布不平衡,新华一、二期和狮岭污水处理厂均可在90%以上负荷率运行,其他各镇均不能达到运行年数所要求的负荷率,有些只能达到设计负荷的30%,低于BOT服务合同约定的保底水量。主要原因有:①已规划建设的管网其服务区域尚未开发,造成污水管道无水可收;②与污水主干管、干管配套的支管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污水管道只是经过排水户,但多数未有主动接驳;③在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和在使用期间出现的缺陷,如泵站永久用电,部分主干管坍塌、渗漏等,影响到污水的收集与传输。

(4)排水环境监测和监督能力不足。没有统一的排水监测日常管理部门,未建立统一的水环境污染监管和预警体系。由于花都区区域面积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多样,污水成分十分复杂,偷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导致水污染治理的“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对策

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水平,根据花都区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可采用区域化的管理体制,以花都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方向,组建区域化污水专职建设、管理和运营的污水处理公司,由污水处理公司来统一承担区内财政投资或本企业融资自筹的污水处理厂、管网的建设运营管理,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对污水处理行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以污水处理公司的整体化、区域化、产业化的管理体制、可以在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1)拓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渠道。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建设的资金可以来源于财政投资或污水公司融资自筹,用建立由多元的投资主体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中。

(2)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实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管理、养护、监督的专职机构。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分开管理的模式违背了污水排放自身的系统性规律。污水系统由收集、转输、处理、排放、回用等要素构成,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厂网分开管理,很难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最大效能。污水公司可以统一承担全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任务。并根据污水套管网数量配置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维护设备,将维护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使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能够及时投入使用并得到正常维护。并按照统一规划,开展污水工程的建设,保障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水量能达到设计负荷,实现污水治理工程的效果。

(3)统筹、规划各项污水工程的建设实施。从城乡统筹出发,根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地区环境容量和污染防治要求,组织编制区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详细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同时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区域内污水处理等设施共建共享。进行局部地块的详细规划和有关工程建设时,应按照区域污水专业规划的整体要求,对污水收集管道的管径和标高进行合理调整。

(4)完善污水排放口的监测和管网系统的监测监控。加强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排放口特别是重点工业排污口的监测,禁止超标污水进入收集管网,以保证污水收集系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行。建立完善污水进网水质在线监控等质量检测网络,切实加强对进网污水水质监控和管理,加大对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污水进管网的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结论

区域化社会治理范文6

我国的区域管理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三个方面:

1、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

这一阶段,我国部分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以著作和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布。

2、政府间关系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我国经济、行政管理类学者在进行,如:林尚立、谢庆奎、辛向阳、董辅乃等。

3、行政区划研究

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今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依然是我国各所大学和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l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

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

2、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

如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

3、流域治理的研究

如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加大对区域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挑战到来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完善区域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阶段和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区域政策尚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需要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四)加大在流域治理上的合作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流域治理包括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迫在眉睫。

(六)协调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可见,协调这些区域间的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发展,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区域公共管理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