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1
关键词:开源节流,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
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优化企业施工管理是现阶段降低施工企业成本,提升工程施工利润空间的重要措施,然而只节流不开源的做法是很难为企业持续利润增长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施工企业要想实现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注重成本优化的同时,研究企业可能存在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即所谓的开源。只有把节流和开源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方能收到良好的利润优化作用。固定资产是施工企业成本消耗中必不可少且比重较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设备物资管理是企业贯彻节流开源职能的决定因素。
1.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现状
施工设备物资种类较多,品质不一,秩序混乱,价格变化较大是现阶段我国建筑物资市场的主要特征。物资设备市场的混乱现状使得企业物资采购和管理变得十分困难。一些常见的建筑材料比如钢材、混凝土、防水材料等市场报价几乎一天一变,有些材料的价差在百元以上都是市场有的事情,且这些材料的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参差不齐,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也好坏不匀。建筑材料采购时常常提倡货比三家,可是在现阶段的施工设备物资供应市场中,有时即使货比六家也不一定可以采购到价廉质优的材料和设备。且从企业内部来讲,许多施工项目的保障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严重缺乏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及程序化的接口机制,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频率也较大,以至于企业整体施工项目的经济利益流失在内耗之中。责任划分的模糊使得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部门、工程施工部门、采购部门存在沟通不畅、反应迟钝的问题,使得许多建筑设备和材料常常无法按期供应。缺乏时效性和精确性限制的物资损耗审核上报机制使得上级主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物资供应和耗费的详细情况,给工程物资设备成本控制和核算带来极大的不利。
2.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设备物资管理促进开源节流的重要措施
2.1重视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企业实施物资设备管理促进工程施工开源节流的主要执行者,企业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直接关系到开源节流在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中执行的力度。高素质的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人才起码应当具备以下条件:首先,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性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善于观察市场价格变动行情。其次,能够掌握基本的财会知识,能够对物资设备的使用全过程进行基本账目处理。再次,对工程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能。最后,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强烈的物资设备管理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2.2充分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工程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施工企业想要通过施工物资设备管理职能促进企业施工活动的开源节流,就必须重视以下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首先,充分分析和总结物资设备市场行情,尽最大可能对市场未来变化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分析,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和布局情况,以便以物资运输距离最短化为目标优化材料堆放、搅拌机放置和运输车辆路线,尽可能的减少二次倒运的费用。其次,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用料计划和备料计划,通过集体讨论和决策,共同商议出科学决策,规避可能存在的断料风险。最后,做好部门间的沟通。部门沟通在工程施工阶段尤为重要,项目保障部人员要主动和财务部、计划部、工程部和试验室做好沟通。尽快使各部门的工作步调一致。当然,此项工作是需要项目部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予以协调和强化的。
2.3重视施工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
设备物资采购是构成工程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开源节流,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方向。而设备物质采购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采购管理的绩效,因此,重视施工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开源节流的实现影响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成果,施工企业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张拉材料及机具、外添加剂、土工材料、防水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采购实行全国比货采购,重视供应商信誉评级建设,强化公司采购监督保障等。第二,重视对设备物资的充分调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购货批量和供应商评级确定长期或者指定合作对象。第三,重视公司保障设备物资网站建设,确保材料供应价格的及时了解。
2.4强化设备档案及资产获取管理
施工设备是企业宝贵的固定资源,其使用状况、数量、规格、折旧程度等都可能会对工程施工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设备档案及台账具有严峻的紧迫性。企业只有实时了解本企业拥有的施工设备及设备的状况,才能更有效的安排其生产使用,以便以最低的设备损耗取得较高的工程设备使用效率。
对于设备获取的管理主要是对新建工程项目所需大型设备的购置或者租赁获取方式进行论证。强化设备获取管理就是为了相对较少的支出获得工程施工所需设备的使用权,以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但当一项施工设备对于企业十分重要,且采取租赁的形式的话不能确保企业在需要时一定能够获得其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更多的考虑其使用权活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不仅仅是设备取得时将要花费的成本。因此,对于资产获取的管理方式和策略的选择与却定,应当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企业总价值的最大化。
2.5促进企业施工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项目部采购的材料总金额凡超过五千元的必须以书面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禁口头约定。对于常规材料(如钢筋、水泥等) 的采购合同,公司保障部将下发的统一的合同范本。对于大宗材料的采购合同必须经公司保障部审核后方可签订。所有的物资采购合同必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方可生效,所签订的采购合同须报项目财务部一份作为支付依据。项目保障部应由专人负责合同的保管、归档整理,建立合同台帐、记录合同履行情况。公司保障部将随机抽查项目部采合同执行情况。
2.6强化对周转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周转材料是指能够在多次施工中使用,且价值被逐渐转移但原有形态不能确定为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材料。常见的周转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这些周转材料都是建筑工程施工所必不可少的设备物资。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能够明晰企业施工成本的形成机制,为进一步确立成本优化节约点准备条件。一项工程施工项目一上马,其设计和组织所需要周转材料就必须按照数量、型号、规格和质量予以准备妥当。周转材料的成本费用一般在项目部予以反映,通常采用项目内部使用租赁制度。施工部门负责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收费。在周转材料的租赁率确定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市场价格的变化及其实际摊销情况进行测算的。项目部门自周转材料取得之日起,就需要对所有的周转材料进行台账建设和记录,并对作为原始凭证的施工图纸和供应商清单进行收集保管。由保障部门负责周转材料在个项目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周转材料在调拨前应当就其型号、规格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同时还要考虑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损耗及将要发生的费用,以便比较调拨成本是否超出周转材料的使用价值。对于材料的调拨较常采用的原则是就近原则。
2.7做好竣工清场和材料的节超分析工作
以往多数项目竣工后,材料的节超情况都未详细地进行核算分析,这样不但不能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不能提高保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今后的项目不仅要逐月核算分析节超情况,并且在竣工后及时进行核算分析节超情况,为项目的总体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2
一、物流管理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重要地位
(一)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支持环节。由于物流系统效率的高低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亦是实现其“以顾客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根本保证。鉴于物流在电子商务过程中的重要性,物流管理在全国首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看,毕业生选择物流管理方面就业也是一个重要就业途径。由于国家对于从事物流活动的基本操作员、供应链管理人员需求量极大,电子商务专业适当补充贸易、物流、商检、海运等知识,使学生就业在进出口企业及各主管单位实现电子商务EDI互联互通后从事进出口报关通关、货代、船代等业务及传统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物流管理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支持电子商务实现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当做单独的一门课程,目前各高校对其教学目标缺乏明确定位,使得各高校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且侧重点不一致。大多数院校在开展课程教学时独立讲解物流管理的内容,隔裂了物流与电子商务,忽视了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二)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性学科,旨在实现电子商务中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目标。但是目前很少有院校专门为电子商务专业建立从订货开始,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物流网络模拟教学实训室,也缺乏相关的模拟软件,教学方法以教材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因此,很多学院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应聘物流方面工作时,与物流专业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管理的教师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应注重物流管理理论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教学。而任教电子商务专业中物流管理的教师大多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掌握物流管理的全面内容,但是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又缺乏系统的了解,不能联系实际,这也导致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与实践脱节。
三、改进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学的建议
(一)明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通过调研发现,以电子商务物流功能要素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输、仓储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应用较为广泛,从而确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电子商务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持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物流管理教学,同时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需求。
(二)注重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现代化特色,物流管理课程应注重其实践性的应用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化手段,将物流企业实践知识与理论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授课信息量的同时又运用到了电子商务的特色,以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
2、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引进和开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模拟软件
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在企业实际的工作中是比不可少的,不同的物流软件其侧重点不同,所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模拟软件的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电子商务物流实验室存在经费困难,也可以为学生下载免费的试用版,由于具有正版绝大部分功能,也基本可以满足物流教学的需要。
3、加强学生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训
学校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需要,结合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适合的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电子商务、物流等企业的就业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直接面向工作岗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教师的队伍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注重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实践相结合,担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师,在其物流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上,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不断跟踪物流管理的发展前沿,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同时采取进修、网上交流等方式,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四、结论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3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物流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配置,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更多物流管理人才。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意义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有力保障,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意义如下:
(一)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加上现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对毕业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工学结合,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工学结合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专业就业实践以及工学结合培训,使学生在掌握物流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行为将受到企业生产质量、任务要求等相关因素制约,使学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学生在岗位上的诚实守信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及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物流管理管理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基地员工的示范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会逐步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巩固学生物流专业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践通过使用现目前一些公司研制的物流管理软件,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关物流业务流程和获得相关表单操作方法的培训,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全真工作现场实践,能够充分了解物流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物流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巩固专业物流技能。
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措施
为了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为了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结果,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一)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在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时,一方面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构,实现课程结构优化。在重构教学计划时应当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注重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同时听取专业人士的相关意见,并尽量多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如运输调度软件、配送管理软件等课程,同时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时间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另一方面,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的时,应当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校企结合、内外结合以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加大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编撰力度。编撰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材是有效规范教学实践的理论保证,因此,在优化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时,应当编撰规范实用、体系科学的实训教材及指导手册。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当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校内实训室是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室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又可以对设备操作进行反复训练。因此,学校应当加大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既要加强各类物流模拟软件的实训,同时又要注重物流管理虚拟车间的开发。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联合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也可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鼓励和支持教师组建经济实体,创建自主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加强教学师资配置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可以采用培养、引进以及外聘的方式,来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师资配置。学校可以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参加中级职称以上的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物流实践和项目研究,培养更多双师教师,不断提高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物流管理人才。
(四)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①设置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教学环境又有着现场环境和虚拟环境之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目标以及资金投入,合理设置教学环境。如:教师在进行物流信息处理、物流营销和成本分析以及国际物流与货运课程教学时,可以采用企业物流运作图片、实训软件以及视频等方式来进行教学。②注重项目教学。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来进行项目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来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作业人才和物流基层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既要求其具备相关物流理论知识又要求具备物流企业生产环节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配置,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备物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卓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16-16,265
[2]方巍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12,(5):89
[3]邓恢华,姚泽有.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价值工程,2011,30(2):26-27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4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物流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为重要,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各大高校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纷纷开办物流管理专业。而高职,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因为物流行业的特殊性,高职培养出来的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层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课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为社会需要,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关键。
一、现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介绍
目前,现有的高职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时,一般会开设的专业课有:
物流基础:有的院校把这门课程叫《物流管理概论》、《物流管理实务》等。它是对物流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刚进入物流管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对物流有个大致的了解。
运输管理:又叫《运输管理实务》、《运输作业与管理》等。这门课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在学生学习完《物流基础》之后开设。主要是对运输这项物流基本功能进行全面介绍。高职类院校在进行这门课的教学时,会更为偏重对各项具体运输操作实务的介绍。
仓储与配送管理:有的院校会把这门课细分成《仓储管理实务》、《库存管理》与《配送管理实务》。它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学完《物流基础》即可开设。主要介绍仓库及储存管理、库存控制与管理、配送管理等专业知识。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有的院校细分成《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门课程进行教学。它介绍的是企业物流中非常重要的采购物流知识,以及现代物流管理升级到供应链管理后的供应链相关知识。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是物流管理专业里较难的专业课。
物流信息管理:主要对现代物流领域中用到的各种信息技术与相关软件进行介绍。学习完《物流基础》、《计算机基础》、《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后,即可开设本课程。
国际物流管理:有的院校会开设成《国际货运》,是专门针对跨国的物流活动,进一步说主要是针对跨国的货物运输活动进行介绍。随着全球化越势愈演愈烈,这门课程的重要程度不断上升。
第三方物流管理:作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本课程主要介绍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的业务、运营模式等。
二、具有财经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以上课程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时会开设的专业技能课,从这些课程的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时都会注重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企业的现状来看,从事物流工作的员工光具备操作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现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第一利润与第二利润已被挖掘殆尽,如果再没有新的利润源出现,很多企业将无法再立足于市场。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黑大陆”,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想要获得这“第三利润”,想把“黑大陆”点亮,想开垦丰饶的“处女地”,不是光靠学者们进行研究就可以成功,也不只是企业老板意识到就可以实现,而是需要企业在岗员工时刻牢记物流成本费用控制,工作时付出有效的实际行动来才行的。
因此 ,作为为社会培养物流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意识到给学生灌输财务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但目前大多数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业院校并没有开设与物流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的课程,最多也只是开设了《会计基础》或《财务管理》等课程,并没有专门针对物流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课程。然而,物流的财务成本管理,并不同于企业其他经营项目的财务成本管理,它更为复杂,更为隐蔽,也具有更大的管理空间,不是普通会计、财务类的基础课可以教授的,这一块空白急需填补。
另一方面,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使得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骤增,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加。为提高毕业生竞争力,同时也提高学院的就业率,应使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具有其他院校毕业生不具备的优势,而对物流财务成本管理的能力就是一大特色优势。
三、开发具有财经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
为了填补物流财务成本管理领域的教育空白,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应增加一些具有财经特色的专业课程,必要时需要院校根据需要自行开发相应的课程。以本文笔者所在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为使毕业生更适合市场的需要,也为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院校特色,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加入了一些学院自行开发的财经特色物流专业课,以培养学生的财务成本管理能力。
(一) 物流费用结算实务
根据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财会知识的教学和物流知识的教学是分开的,甚至是没有财会知识的教学,这就造成了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人才 “懂会计不懂物流,懂物流不懂会计”。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使学生能了解企业中有哪些费用属于的物流费用,培养并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的方法对物流费用进行计算、核算和结算。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物流基础》、《会计基础》、《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后开设,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先介绍各项物流费用,再根据大量真实企业发生的物流费用案例,讲解如何计算这些费用,又如何把这些费用记入企业的帐务中,讲解完学生即刻进行相关实训操作。通过学习,学生能自己动手对企业物流费用进行区分,计算与账务处理。
(二) 物流外包项目财务评价
根据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物流合理化的一大途径是运用“社会化物流体系”完成企业物流工作。 所谓“社会化物流体系”指的就是为公众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门课程中的“物流外包项目”指的就是普通企业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的项目。一个物流项目是企业自营,还是外包?如何通过成本分析进行判断?如果把物流项目外包,如何进行外包的成本分析?而作为物流服务承包商的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的成本如何估算?以上问题是《物流外包项目财务评价》课程主要教授的内容,具体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应在《第三方物流实务》、《物流费用与结算》等课程之后开设。它是校企合作开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每个项目均由真实企业案例导入,并在课程内容中也穿插了众多案例供学生学习后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在遇到物流项目时,做出是否进行外包的决策,并在外包过程中,进行成本分析。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5
1.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矩阵。
我国物流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变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力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合适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力矩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也是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利保障。比如《物流法规与实务》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应该具备对合同中双方当事人责任认定的能力、了解国际贸易基本术语的能力、运用物流法律知识对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客户关系纠纷进行处理的能力、能够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能力等,即要求学生具备拟定合同能力、处理纠纷能力、签订合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读国际公约能力。例如,物流活动属于商事活动,涉及到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往来,因此物流企业一般通过物流服务合同的方式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并获得物流服务报酬。物流管理人才应了解物流服务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学会拟定物流服务合同,明确物流活动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拟定物流合同能力是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
物流管理人才应是掌握了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性技能,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策略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是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产学研的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管理,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分层次把学生派遣到企业去,达到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比如,某校物流管理专业已与多家物流公司签订了协议,使在校生在学院的推荐下能到这些物流企业实习,如重庆中集物流、德迅重庆分公司,以期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综合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目的。这些企业与该校之间都是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以物流领域为重点,以建设创新型物流行业、促进重庆物流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物流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紧密结合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战略合作与交流沟通,促进共同发展。由中集物流公司和德迅重庆分公司积极支持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物流领域相关的业务,优先为其提供物流领域的决策与科研课题。两家公司定期地会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同时吸纳该学院相关优秀青年教师到自己的公司及下属单位实践锻炼,促进学术交流。同时,双方分别成立合作与交流共组小组,分别选派一 名同志为联络员,具体负责沟通和协调有关事宜,并且每年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议部署下一年度对口支援与合作计划。
3.进一步完善面向应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
采用系统研究与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从各学科的交叉视野以及中国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出发,在整理归纳中外文献资料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及应用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分析、探索,进一步完善面向应用的、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指导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比如,物流管理知识体系除了包含基础知识课程物流管理、物流概论、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物流专业基础课程配送与仓储管理、物流中心规划、物流运营管理等,还包括针对就业开设的新课程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交通规划与控制、供应链建模理论等,既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宽知识口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
二、实施方案
1.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
以某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以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抽样调研对象,调查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岗位分布、工资水平、行业转化、成长周期、工作满意度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需求特征。
2.某校物流管理专业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从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多维度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实际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对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总体评价。
3.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
根据就业质量评价结果,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考核机制等方面分析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矩阵。
4.某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研究。
基于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定位,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估、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措施。
三、采用的方法
1.采用数理统计学调查分析某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模糊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实际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
3.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和物流管理学分析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四、结论
物流管理重要知识范文6
关键词: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219.2万亿,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于物流行业的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始终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并把物流行业认定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造成物流人才出现短缺现象。因此,对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物流业的政策,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跟随物流业发展的脚步至关重要。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麦克思研究院公司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6年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最高,为96.6%,说明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较大。物流人才的较大需求就造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增加。我国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到2001年才有高校首次开设物流专业。高校物流专业开始是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15年间,我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本科专业,而开设了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将近600所,为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输送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但是快速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背后,出现了不少隐忧,即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导致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创新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物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势在必行。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偏理论轻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物流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从事物流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制定课程体系时,主要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方面的课程涉及的较少。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平时以理论学习为主,只有在临近毕业才设置实践环节,而物流业是一个高度注重实践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引起在培养物流专门人才中的偏理论轻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突出。
2.教学师资薄弱
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教学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纵观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多数教师学历较高,都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但严重缺乏从事物流实践经验。此外,因为我国物流专业的开设起步较晚,师资缺乏,不少其他专业老师跨专业来教授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训练。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导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物流行业所需人才技能背道而驰,结果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物流行业人才的供应和储备。
3.不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各个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也例外。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物流理论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对落后物流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如果在校期间只是单纯的学习物流管理理论而没有实践,最后很难胜任工作职责。
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课程体系模块化
高校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了解物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状况以及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物流人才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并根据自身专业办学方向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即根据物流行业的细分,设置相应的物流专业方向,比如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对于课程体系设计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三个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物流行业需求。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好坏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重视和建立科学的实训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为此,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物流设计及实践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和竞争对手的竞赛,不断检验和提高自己。此外,学校还应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来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的方式来传授物流实践经验。其次,学校应该为物流管理专业搭建实践平台。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办学,促进物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去物流企业实习,让学生亲身接触物流企业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物流实际,开拓视野,增加实践经验和增强实践能力。这不仅拓展了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还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长期的人才储备。
3.加强教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在人才的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且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来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加强校内现有教师的培训,定期选送一些教师去企业进行培训和锻炼,或者去国外先进院校进行交流访问,以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第二是通过定期外聘物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与物流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强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4.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采用试卷笔试来考察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因为物流行业在跟随时代不断的发展,很多课本知识已经落后。这种考核方式也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为此,可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安排不同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来完成考核。比如可以分小组调研物流行业现状;分小组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让学生通过模拟掌握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来规划某一个物流项目等形式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四、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物流业所起的作用也越打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未来物流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专门人才,这不仅能够对物流行业人才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保障物流行业人才的供给,这对于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