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式抽象;非实体性

论文摘要:(1)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2)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3)由西画表现形式出发,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千载,魅力依然,在世界艺术之林永放灿烂夺目的光辉。其中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祖先留给我们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为我们现代绘画艺术与设计教学及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在“民族性”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现代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是现代设计与绘画的训练基础,是培养设计师美术家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认识形态和创造新物象的重要基础学科。民族传统文化是这门设计与绘画艺术基础教学成长的最佳土壤。作为一门艺术,把民族传统文化融人其中,是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与实践基础,同时设计艺术与绘画艺术也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得到滋养与有益的补充。在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主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外教学体系在中国年轻一代人心目中及生活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纵观中国设计与绘画基础教学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至80年代出现的当代绘画艺术及设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以后,至今一片沉寂,再也找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

现今传统中国画已渐行渐远,不知怎的,这些画让人想起赵无极。我们天天对“现代”的努力已倾向于将传统连根拔起。可若是失去了根,那就是再“现代”也不是中国的“现代化”,而是“同化’。在现代设计与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求发展、求现代,更要溯源。否则,无根无源,便是毁灭,是用“现代”在消蚀我们的传统。中国画即“近”而“远”。很“近”的物体塑造却获得一种悠远沧桑的感受;“实”而没有放弃空灵、自由,同时又在超逸的味道中获得一种隽永的境界。我们不应为观念所迷惑,停留在形式层面,而是向纵深走去;这个“纵深’就是中国的“像”与“境界”。境:境界是中国文人曾在山水中遥望的“彼岸”,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之境。对于中国文化模式,她的手段是“象”,而“彼岸”是空灵的“境”。如果说确有“接近抽象式的表现”(或日“中国式抽象”)存在的话,那它的目的不是导向“绝对理念”,而是指向生气氰显的“境”。我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宋元山水画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文艺繁荣”时代的“高峰体验”,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形而上世界—-宇宙生命流变的空灵之境。象:为我们展现中国文化本真之源的只能是中国画的“象”,而不太可能是西式的“X X抽象主义”。作为传统的灵魂之所在,是中国艺术“现代化”的结点。“象”是一个世界,它代表宇宙与人的禅机,寓于境界之中的表征,不是实体的因素。因而不能太“写实”,也不能取消形象。以往“民族化”的经验让我们相信,只有实证化的探索才能确证,在现代绘画与设计中从内里真正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当代”的沟通与跨越;这不仅指理论学术,也是指创作探索本身,更重要的是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基础如何发展的走向。

我们传统的绘画根源实际上是从宋元山水人手打开古代文化的精神空间。借助西画表现的结构化的形式创新之所长,在个人绘画与设计的语言中找到了发展的空间维度。由此出发,或者我们可以重建某种主体意识重启中国文化传统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的境界: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方式、概念内涵不尽相同”,以心象静观字宙之气韵流变,以山水遥望体悟人格与自然一体的彼岸之境;这无疑在重视中国山水美学乃至古代文化精神的脉搏。而在深层意义上,它对我们当代艺术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与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如前所述,作为“象”与“境”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是激活我们民族原有的流变、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激活一种求新求变的精神动力;更是在这种“宇宙之境”上与现代思维的同步与超越。如果说我们现代绘画与设计在基础教学中再不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更好的发展起来,我们的现在艺术教学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今国际上站在最前沿的现代物理学家们已识到了这种宇宙本质的“非实体性”,他们的论证已证明中国传统“象”的范畴所具的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的文化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最后无论是从画家和设计师,还是从民族文化考量:这是一条摆脱世俗浮躁氛围,秉持超越信念,又发扬中国精神文脉的“当代”之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我们传统文化切切实实的融入到当代绘画与设计教学中。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理念;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一、跨文化理念对中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实现文化融合,发展本土文化

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因而交际能力成为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了解所学文化背景,根据话题、情境、文化背景恰当地表达语言。这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及内涵,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此外,基于跨文化理念的英语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肯定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身特色,突出良好文化素养和独特文化人格。

4.满足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融合外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我国英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将我国教育经验与国际教育经验相融合,不断探索适合我国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全球化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国际型人才供不应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跨文化理念的应用。随着各国、各地区合作的发展和深化,跨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跨文化教育意识淡薄,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

尽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高,但跨文化视野明显不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强调英语语法、句式等知识,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元素。随着交际教学法的运用,教师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有所考虑,注意到跨文化理念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语言文化导入其中,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点。教师对英语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母语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介绍和传播。即使英语教育早已纳入我国学校教育中,但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不具有跨文化知识,难以准确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方法简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经常把文化教学目标和文化教学成果混为一谈。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的专业书籍,相关资料缺乏系统性,大多以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为主,对于跨文化知识介绍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文化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把握不明的现象。教学中没有合适的跨文化教育方法,或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教学中不以学生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效率,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方法简单、实效性差。

3.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中学英语教学偏离了语言文化环境,加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外来文化。我国以汉语教学为主,对欧洲体系的语言学习较少,不同语言其传统文化、语言特征也不同。从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除了考试成绩没有其他可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进而导致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我国国情和社会结构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不正确,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知识,英语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教育条件来看,教学经费与教育发展需求矛盾突出,教师数量短缺,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进而出现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

三、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有效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身文化素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兴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形成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跨文化教育意识,认真学习跨文化理念,将跨文化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开拓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效率。

2.教师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理

加强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了解,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理性地对待文化差异。首先,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将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情境、情景、情节反映文化差异,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借助生动具体、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英语书刊、杂志,拓宽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渠道。教学中教师根据跨文化理论和教学需要,把教学重点转向“学”,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对跨文化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合理选择英语教材,明确英语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学习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直接反映,是教学活动方案的体现,是传输知识、价值观、教学意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选择英语教材时要从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出发,协调好知识、学生、社会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保证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覆盖范围广。将教学内容设计与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语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跨文化教育,有利于英语教师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教学中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跨文化理念,提高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唐一鸣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3

 

多数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须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各种技能,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于知识的需要程度,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此不赘述。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不同国家有不同概括。但其中的表达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组织能力、评价能力等是共同的,也是基本的。澳大利亚学者的技巧分类和我国教育专家的技能分类能充分说明问题。

 

澳大利亚学者把教师应具备的技巧分为七大类:“(1)动力技巧;(2)讲授及交流技巧;(3)提问技巧;(4)小组个人辅导技巧;(5)培养学生思考技巧;(6)评估技巧;(7)课堂管理与纪律”。

 

我国专家则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虽然中外专家的分类条目和名称有一定的出入,但表达、设计、组织、评价等技能均涵盖其中,这说明这些技能为基本技能,各国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从国内教师专业特点角度看,这些技能可以具体表现为:(1)普通话;(2)书写(写字和写文章);(3)教学设计;(4)班主任工作;(5)说课评价等。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随之增高。毕业生单靠知识学问而立足于基础教育已经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在大学阶段,学校对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培训要不断加强,否则就不能适应国家现阶段的基础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规定“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里,国家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资格、教师能力、教师业务素质给予了强化似的规定,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能力、有水平地完成教育任务,而要想完成好这个任务,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技能。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能力,使他们成为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学生担负起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传承的重任。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而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能力水平,教师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认识,是该项任务完成的关键。

 

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的主体来源,在学生阶段就应该加强其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是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的基础,也是完成传承历史文化任务的关键,在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学生时期(师范教育阶段),就力争培养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传承传统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和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教师基本技能是一个重要的考核观测点。2013年出台的沈阳市“和平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有一条评价标准“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说普通话。”这里,把教师的技能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来评价,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该标准虽然只是“和平”一个行政区的,但足可以代表整个沈阳市。

 

现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师范专业,依然存在传统基本技能训练缺失的现象。拥有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在这两个专业中,传统的技能教育、训练搞的还比较好,如南京晓庄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是由三级师范而晋升为一级师范的,要更好一些,而其他专业的师范生,和由师专升为本科的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技能教育就差很多,他们更注重理论,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管理人才,考研究生和进行理论研究无疑是高水平的,但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可能就差一些。甚至个别的学校只有条文,只有制度,而缺少施行。

 

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本科组每年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年会,讨论和制定小学教育本科层次的发展策略,同时展示各校的技能水平,进行评比。但其他的专业,很难见到全国性的发展策略会议,讨论技能训练方面更是凤毛麟角。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师范教育阶段,培训师范生的技能至关重要。而用什么模式来加强师范生的技能培训,怎样更好地实现“提高师范生技能水平”的目标,则是各个高校自己的特色,需要总结,以便推广。

 

2 模式的构建

 

什么是模式?字典中的解释“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一个设计较好的模式是这个领域某一事项完善成熟的标志,意味着可以推广使用。本文是教育定性建模的一种,是通过实施形成了自己的训练模式,再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可借鉴的材料,供大家参考使用。本文“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构建”,来源于辽宁省教改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本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六个师范类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一个非师范专业。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指六个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在这六个师范类专业中,也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历史传承,构建不同的训练模式。

 

该模式主要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施行。其中0.5是指每天早晨半小时的技能训练,从早晨7:30至8:00,我们称之为早检。早捡内容包括普通话、写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国学、儿童歌曲五个方面,每天进行一项。而6指的是教学计划中开设的6门技能课程,包括口语、写字(毛笔字)、音乐、钢琴、简笔画、教法。这种模式是全体学生技能训练的计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技能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这些训练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们需要更多的训练机会和展现自己特长的平台,因此,我们成立了各种特长活动小组如儿童文学创作、书法、故事城堡等,目的就是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表现,发挥特长,从而带动一般。但这是一个非常态的内容,只是针对有兴趣、有需求的部分学生,所以并未归结到训练的模式当中。

 

2.2 模式二:0.5+6+X

 

该模式在小学教育专业施行。其中0.5+6部分与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内容完全相同。小学教育专业在0.5+6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验师范生基本技能的缺失,然后有目的、有重点地加以强化。小学教育专业2015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在第七学期,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教师技能的重要性。“X”的内容是第八学期开设“书法、美术、舞蹈、声乐、英语、科学实验、科技辅导、儿童文学与创作、儿童心理研究与咨询、课件的开发与应用”10门技能训练选修课程,每名学生在10门课程中必须任选1-3门自己感兴趣、有基础或感觉需要加强的能力课程,加以强化训练,借此增强基本技能。此项内容不占学分,相当于课外特长活动小组,是学生需求的补充。

 

2.3 模式三:0.5+3

 

该模式主要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四个专业施行。这四个专业从2015级学生开始,实行早捡制度,完成0.5+3中的0.5内容,即每天7:30-8:00技能训练,时间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同步,但他们结合各自专业的特点,训练的内容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四个专业在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把早捡列入到课程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中。与计划中开设的3门师范生基本技能课程——口语、写字和教法构成0.5+3的模式。目前,这六个专业,三个模式正在实践中运行,互相借鉴,互相促动,使师范学院的学生技能训练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体系。探索新的、适合师范类学生特色的技能训练模式并加以实施一直是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坚持实行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工作,为此先后出台了《沈阳大学师范学院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实施方案》《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前5分钟安排规定》等多个方案与实施计划,并坚持实践,经过了多年的打造,学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已基本定型。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优势 应用

一、何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它通过多种媒体信息向学生进行展示,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

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看、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心理学研究指出,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以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在课堂上高效的消化吸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革命。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服务和作用,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在更加注重师生交互性,更加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性的教学模式下,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需处理好以下问题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的时间关系。

2、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课件。在多媒体课件应用上,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只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形式上,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实效则平平。多媒体课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但不能单纯地为艺术而艺术,仅仅停留于作表面文章。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指令,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应用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不能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规律。应倡导“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形成知识,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还有待我们去更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我们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科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因军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中国电化教育第27页2002.1总180期

[2]Sintian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教学http:///

[3]颜炳稳生物学教学中多体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第34页,2001,5

[4]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http://.cn/

[5]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补课 唯文化化 人格

现有的教育体系或者说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只是从量的角度――受教育的年限,来区分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教育以统一的时间、年龄、内容、评价、过程为标志,为学生的就业、升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的终极一般表现为量的评价:考试。只要考试合格,无论哪一级教育,都跟着结束。所以,应试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普遍特征。除了学前教育,其他的教育几乎都在为应试教育做准备。即使是就业,也得通过考试。这样的考试主要是考查人们对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与实际能力相差甚远。事实上,小学教育与中学、大学教育有质的不同,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的生活习惯培养、人格培养、艺术培养等人性本质的东西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完成任务,以至于出现到大学生、研究生阶段再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培养的教育“倒挂”现象。

因为量的评价形式的存在,以及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就业、发展等问题,不少学校和家长认为单纯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需求,而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补充。单纯从学生的学业上来讲,大中小学校的学生都热衷于补所谓的文化知识,即狭义面上的文化,而真正的广义上的文化知识是十分欠缺的,文化素养的水平也比较低。鉴于唯文化化所造成的恶果,必须进行补课。

一、教育的唯文化化

人的本性的构成应该具备责任、方法和美感,这是明显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当然我们也希望从学校出来的孩子与没受过教育的孩子不一样,这样教育的效果有了,教育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但是就目前来讲,人的本质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教育,即在本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人的文化的教育,如语言、历史、哲学、文字、艺术、科学、宗教等。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教育是人的本质的教育,面向学生而言,更加注重本质的学习,而非文化的学习。鲁迅在1918年9月发表的《随感录二十五》中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①必须先完成人的本质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教育。

目前我们的各类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唯知识化、唯文化化的教育,不是以人的本质为根本开展的教育,而是弱化本质教育,舍本逐末,偏离教育目标。

二、关于补课存在的形式

小学的补课,以往大多数表现在通过学习班的形式,来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广度,对学业有一定帮助,但是,非智力因素兼顾得却很少,因而学生可能会认识苹果,但发现不了“苹果里的星星”(惯用的切苹果的方式是竖切,而横切则会看到一个规整的五角星)。应试教育没有教的乐趣,学生没有学的兴趣,学生是被动地学。学生用于课堂上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层次的升高,呈减少的趋势,自主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小学生由于本身生理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外在的约束相应地就会多一些,而大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已经趋于成熟。且从大的方面来讲,与社会大环境、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也有一定关系。所以,相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就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来进行补课。小学阶段虽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知识比较浅显,技能也比较简单,却是重中之重,浅显中蕴含着深邃,看似简单的教学需要复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也要从这个阶段开始培养,且小学的儿童既有基础又有强烈的成长需要,因而这时期进行各种素养的培养收效会很大,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

三、补课的实质思想

有人形容当今的各级教育:幼儿园在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在学中学的知识,中学在学大学的知识,而大学则在学幼儿园的知识,这足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学习并非教育之本,人的本质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却等大学再来补救,虽不是收效甚微,但为时已晚,远没有在关键的阶段进行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如一些生活、行为习惯没有发展好,则更谈不上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及思维开发的教育,如果形成恶的本质,后果便不堪设想。我们力图通过补课,来将前一个阶段未完成的任务弥补上。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习”也决定人的成长,同时突出本质教育的“习”就会发展本质。

现在我国也在做一些教育上的改革,也通过教改实验来做一些尝试。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教改实验仍然滞留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比如某项小学语文教改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即掌握了2500个以上的汉字,并能流畅地写出800―1000字的文章),其余学生也能掌握1500―2000个汉字,能流畅地写出200―500字的短文,即能接近预定目标。经过两轮试验的结果表明,只用两年甚至三个学期的时间使绝大部分学生(95%以上)掌握2500个以上的汉字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仍需对教育的真正含义正确的领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人性,包括人的责任、方法与美,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是真正的目的。现在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教育贯穿人的始终,人一出生便有教育,儿童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学前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要靠小学教育来补救,小学教育的任务没有完成则需要中学来补救,中学没有完成的任务要靠大学来补救。上一阶段的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在下一个阶段就要试图去改正,使学生能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补救是弥补教育失误和不足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补救不是目的,不要等到出现问题再补救,这比一开始就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关键期和最佳期的存在,一旦错过,就会使最终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不可逆转。为此,我们通过具体形式的补课来进行。同样,补课并不是不可行的、一概否定的,是补救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找到补偿的依据和方式之后,对于补救的内容,我们仍然强调以人性的自我建构为主线,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单纯的课堂上的所学知识的补课,更多的应是像如诸子百家学说的补课,文学经典的补课,道德品质的补课,社会公德的补课。学业成绩的提高并不代表不需要补课了,硕士、博士学业领域有成就的人,往往会出现文化的矮子,低劣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可持续的、连贯的过程。无论是应对“入世”后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幅东移还是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增加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内容,尤其应定期开设诗词、楹联、书画篆刻及文史讲座一类专题教育,如果学校内部缺乏专长人才,可以请外部专家参与,也可以分期分批给教育教学人员补课,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

四、由文化的补课到人格的补课

由文化的补课延伸到人格的补课,文化带动人格的补课,行为习惯的补课,思维方式、政治素养的补课。其一,构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一切,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与人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有关。文化素质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又是现代人格的基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形成现代化人格的理想条件。文化素质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的信仰和情感,体现着人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人的品位和品质,广博的知识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可见,人格的教育与塑造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面向儿童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格教育更是如此。现实工作中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切实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依靠综合教育培养全面的素质。其二,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要强化思维训练。思维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精髓,人格的水平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并且要注意传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及时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促使人格尽快现代化。其三,文化的最终归宿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拥有文化传统的人无论在什么境地都会不变化,这即是文化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形成的一种文化人格力,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的政治经济只是手段,做文化上的巨人,这即是文化的正确导向。由文化到人格的联系,这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需求。明白这一点,乃是个人之幸、家庭之幸、社会之幸、国家之幸。

教师不仅是传授各类知识、进行教育的简单中介,其作为教育理念、教育措施的具体施行者,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明确教师知识基础,并能以此为标准,看到自身缺乏哪类知识。目前来讲,教育界普遍缺乏目的性知识,取而代之的是迫切地追求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只是实现目的性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非本体性知识,而是工具性知识。因而,必然会导致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出现。为了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具备专业知识是基础。明确教师本身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改变教师以往偏颇的教育思想,为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并做可操作的尝试。

注释:

①转引自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6.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