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职责,其教学状况直接决定我国中学基础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多年来高师地理教学不断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师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师地理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重自然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些问题虽然几经改革,但仍停留在较浅层次,更没有与现代地理科学、现代教育学、地理信息技术和心理学等科学成果很好地联系起来,所以进行的改革是始终处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模式下进行的局部改革,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种类多,课时少。

很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繁多,只要和地理有关的科目都想开设,致使很多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人文地理学中包含大量的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内容,它们完全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而且有些地理学的基础课程,因教学时数少,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如有些院校自然地理学基础、地球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学科的教学时数只有64学时,完成教学任务相当困难。课时不够用只好减少教学内容,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

2.课程内容老化,赶不上时展。

课程陈旧是大部分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院校使用的教材到现在仍然是“古董”级版本,如有些院校使用的人口地理学还是张善余编著的1999年7月第一版。在世界人口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教材中引用的数据这一项就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更有甚者,有些院校使用的土壤地理学还是1983年版的,可以推算一下,它的年龄比学生还大。当然,地理中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但地理总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材版本也应与时俱进。如果学生在大学学到的是过时的陈旧知识,那么学生毕业后就很难胜任教学工作。

3.对实践课程重视不够。

这里的实践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地理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大多数高校的地理实践课所占课时数偏少,一般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少数几次野外实习,这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费短缺是主要原因;其次,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实习期短是目前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还有些学校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学校。这样易使学生游离于教育实习之外,甚至出现通过关系出据实习鉴定材料的情况。这种变味的实习,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1.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课程的设置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整合。将重复和陈旧的内容剔除,将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和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大量开设专题性研究课程,增加地理实践课程,为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基本构想是,大一、大二开设六门专业基础课:自然地理基础、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学法;大三、大四开设专业选修课,如乡土地理研究课、地理实习实验、中学地理教材研究、计算机制图等。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直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环境。

2.加强对师范生进行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

在高师地理教学中融入地理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的功能与价值,培养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爱国情感和环境伦理道德,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与其它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全球意识。师范生毕业后到中学任教,面对的都是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新评价等,要使师范生一到中学就能进入角色,适应新课改,就需要在师范院校完成新课改的一系列培训,使师范生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熟悉地理新教材,掌握新方法,全面提高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和胜任新课改的能力。

3.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地理专业的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教学三板技能、教学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训练,并且要到中学教学一线去接受实践检验。有些大学近几年将教育实习期延长,把原来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改为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不但要承担地理教学任务,而且要担任见习班主任工作,这一做法能使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4.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孤僻、任性、个性强,如果没有完善的教育、科学的引导和实践的磨练,就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先”。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分组教学 存在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这种学习的理念也被大多数地理教师采纳。我们认为,像地理这类需要更多的理解、想象、思辨的学科,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但是,从多数实际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和操作都存在误区,在此我将分以下几点对分组教学进行论述。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内部的个人所得知识与同伴进行互相交流,从而获得新知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自组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人文品质。但是有很多教师为了表面达到这种效果,流于形式,走进了分组教学的误区,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分组的方式不当

例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中,教师要求用现实中的事例来验证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然后就让全班六列同学每相邻两列为一组,去讨论这个问题。

其实,在此处设这个问题很能激起学生索取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体现学生自组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如此分组,似乎就差强人意了。因为这个班有47人,分成六列,八排,按教师的分组方式每组前后两个同学恐怕要相距4米远,根本无法合作交流,更谈不上探讨出什么共同的结论了。显然这种分组只是口头上的冠以“合作”的称呼,实质上还是自主式的学习。

(二)分组探讨的问题过于肤浅

例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节中,刚一上课,教师就宣布:现在分组讨论什么叫洋流?洋流的定义是什么?

其实,教科书上洋流的定义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其内容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它没有什么具体的涵义,只需要教师将洋流的概念直接给出,再强调其中该注意的地方,让学生知道这一概念就可以了。而这个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很肤浅,同学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根本不需要进行小组探究,这样做只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却达不到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更达不到新的知识领域。

(三)各组的组员分配不合理

例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课中,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由同学根据几组图片总结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各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又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总结出影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此次回答的同学还是上次的各组代表,其他成员一言不发,默默的等待着他的正确答案。同样的现象一节课出现了几次,其中一组的一名男同学一节课包揽了本组的五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再有一组,整节课下来没有一人回答问题。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财会类专业 实训教学过程管理 问题及对策 广西

ISO9000是国际上专门针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它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组织。其中“过程管理”是实施该标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方法,它主要强调对过程的全面把握和对关键点的有效监控。尽管“过程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但是作为与组织有相似管理系统的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方法移植到自身的实训教学管理中来。

一、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基本概况

截至2015年9月1日,广西共有地方本科院校23所,其中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梧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贺州学院等13所院校开设了财会类专业。在这13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大学等3所既开设了会计学专业又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3所仅开设了会计学专业,百色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梧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钦州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和贺州学院等7所仅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

近几年来,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招生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2年946人,2013年1 596人,2014年1 707人,2015年2 072人(详情见图1,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短短四年间翻了约1.2倍,年均增长32.35%。其中,广西财经学院财会类专业招生人数最多,达到2 520人,约占总数6 321人的40%。

调研发现,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转型期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如何使实训教学过程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一个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教师教学无针对性

除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5所为老牌本科院校外,其余8所均为新升本院校。新升本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升本时间短,软硬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在这8所院校中,从事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是一些初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与老教师相比,他们理论较为扎实,工作富有激情,但教学水平不高且实操经验欠缺,导致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毫无针对性,既抓不住重点,又扣不住难点。

(二)实训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广西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所进行的实训主要针对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基本上不涉及商业企业、贸易、物流、金融、税务、海关、保险、证券、互联网、房地产等业务,而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行业早已成为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实训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这是横亘在学生面前的一道“天堑”。如何使其变成“通途”,需要各校大力加强“校事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司合作”,不断选派优秀实训教师“走出去”,分赴上述单位财务部门交流和学习。

(三)教学模式单一,实训效果差强人意

迄今为止,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仍然停留在较低层面的“师父带徒弟”的模式上,教师在台上机械示范,学生在台下痛苦模仿,课堂气氛沉闷。另外,实训时,许多教师只停留在“答案”本身,而忽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金融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充分暴露出实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未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根本不具备抛砖引玉和旁征博引的能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四)教学方法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多数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时经常犯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采用PBL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方法,那么学生思维将僵化,甚至处于窒息状态,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便无从谈起。

(五)考核办法落后,学生混日子无心学业

大部分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的考核成绩主要包括考勤、作业和期末成绩三部分,权重分别为0.2、0.3和0.5,等级设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分数)五个级别,最后折算出学生实训总成绩。其实,这种传统考核办法看似完美,其实很不科学。因为学生只要平时无缺课记录且又按时上交了作业,该门课程基本就可轻松过关,导致部分学生天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心实训。

(六)质量评价缺位,教师教学无责任心

广西地方本科院校一些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师责任心不强,“放羊式”教学是较典型的教学方法。上课前从网上下载一些材料,然后叫学生进行实操,甚至有的还让学生上自习。这充分暴露出部分学校的管理严重缺位,根本未制定出科学、有效、可测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无章可循,抑或有之,也是执行不力。

三、加强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管理的对策

(一)明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实训前,作为一名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师,一定要深谙各门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会计学原理实训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中级财务会计学实训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全面、系统、完整并与实际相符的账务处理;成本会计学实训是让学生理解成本的构成和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以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财务管理学实训是让学生了解财务信息收集整理的方法,掌握各项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财务分析方法;管理会计学实训是要让学生明晰与财务管理学实训的区别所在,基本掌握本量利分析及变动成本计算、预测与决策的基本方法,全面预算与标准成本控制等;税法实训是让学生明白纳税的全流程,掌握税务登记、发票领取、纳税申报、变更注销、税收优惠的处理;审计学实训主要是让学生知晓企业会计业务中一般易出现错误和弊端之处,熟练掌握单项审计和综合审计的方法。

(二)紧盯市场前沿,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

要实现财会类专业学生“零距离”就业,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紧盯市场前沿,以“社会需要”为中心,努力实现与市场接轨。因此,要大力培育三种技能。

1.基础技能。除了让学生掌握工业企业的专业核算技能、岗位轮换技能、会计分析技能、税收筹划技能、财务审计技能和信息处理技能外,还要大力增加分行业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多个行业的需求。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指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挖掘出有用信息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以达到拨开云雾见本质的目的。如撰写财务调研报告等。

3.人际技能。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能灵活与仓储、研发、生产、销售、人力资源、供应商、客户、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打交道。

(三)权衡各种利弊,力求教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实训教学的体会,教师在实训中要科学选用以下教学模式。

1.场景模拟。场景模拟是指实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以仿真的财务资料为对象、模拟的财务环境为场景,在学校实训室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如在贺州学院与用友公司合资组建的实训大楼内,通过仿真的工商、银行、税务、海关、物流等窗口,使财会类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就能熟悉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

2.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实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并进行现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许多在课堂上难以阐述清楚的问题,如会计组织核算程序、成本核算程序、存货处理程序等,只要通过现场参观和教师的及时讲解,做到眼见为实,就可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

3.第二课堂。此处的“第二课堂”是指财会类专业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致所在,在第一课堂之外,由实训教师组织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财务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实训专家讲座、学术报告、会计沙龙、会计晚会、书写比赛、点钞比赛、炒股比赛、手工比赛、电算化比赛、审计比赛、税收筹划比赛、财务分析比赛、Excel比赛、ERP沙盘模拟大赛和参与实训教师课题研究等。

(四)灵活运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训教学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可视知识点需要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1.PBL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遵循“重课前精心设计,轻课堂简单讲授”“重关键问题引导,轻教材内容灌输”“重课后自主学习,轻课中被动接受”“重课程学习过程,轻期末一次考试”的原则。如在进行会计学原理的实操时,针对学生自己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引领他们完成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成本的计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一系列流程,使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而拉近学生与财务的距离。

2.案例式。案例式是指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案例,课堂上对案例作扼要介绍,然后让学生置身案例场景,通过实操寻找答案,最后教师适当作出点评。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学中的“应收款项”这个知识点的实操时,可以ST科龙和四川长虹为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发表观点,目的是形成碰撞性思维,让学生有一种“上市公司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3.讨论式。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如对税法中难以把握的问题,可组织讨论,将学生分为稽查人员、纳税人两组,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以提升学生对实训教学的参与度。

(五)改革考核办法,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推行以操作技能为主的“过程”考核模式。实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开学初或实训开始时,布置作为期末实训考核依据的实训“作业”,并详细交代每个人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及具体考核方式。学生按实训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分工协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最后上交实训“作业”。只有这样,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每一环节才会认真对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注重“结果”过渡到更注重“过程”。

(六)创新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热忱

建立一套科学且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是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应选定实训教学准备、实训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效果等三项一级指标和若干二、三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评分,综合评定。对分数较高的教师,在工资福利、职称评聘、外出进修、学习交流、住房等方面给予倾斜,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忱;对分数较低的教师,短时间内不适合在实训岗位工作的教师可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予以调离,使实训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制度上杜绝庸教懒教现象的出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转型期,可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办法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广西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和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苦下功夫。J

参考文献:

[1]周丹,杨晓玉.课程实训过程管理研究――以“管理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7):60-62.

[2]唐际艳.网络教学环境下《会计学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8-120.

[3]谢磊.浅谈高职会计专业的模拟实训[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265-266.

[4]李敏.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实训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4,(12).

[5]乐,杨贞斌,刘苏雨.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J].会计之友,2010,(30):121-122.

[6]刘弋茜,陈建西.“校司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训探索[J].财会月刊,2013,(10):127-128.

[7]朱庆仙.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9):148-149.

[8]占慧莲.会计实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财会研究,2012,(05):112-114.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学科素养;培养;高中地理

1.相关理论概述

地理学科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其构成的主要要素包括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学习方法、应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通常情况下,地理学科素养可表现为物质、精神、社会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学习行为,精神层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特征,社会层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的社会属性。若将地理学科素养按照内容划分,可分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技术素养三方面,三者互相包含,构成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机整体,在地理学科素养养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2.地理学科素养的特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的一门科学。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含有丰富的研究方式手段以及综合性的研究内容,由于地理学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其在发展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地理学科素养受到自身属性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特征,同时也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共性。

2.1综合性

地理学科素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具有综合性。首先,在内容上,地理学科素养具有综合性,地理学科不仅涵盖了气候、地形、湿度、植被等诸多自然要素,也包括人口、农业、手工业等人文要素,与此同时,还包含了存在于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起相互间的作用,尤其强调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其次,在要素构成上,地理学科素养具有综合性,通过掌握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形成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提升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来实现对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通过获得地理学习方法以及具有一定的情感态度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价值取向。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性的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确保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空间性

在对地理学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包括对空间分布、地理特征规律等一些具有空间性的地理知识的研究,同时也包括空间想象力、空间识别能力等诸多地理能力,因此可以说明,地理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空间性。

2.3动态性

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培养过程属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的教授,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素养,是一种发展性的过程,与此同时,地理学科素养与地理学科素质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地理学科素养更加注重相关地理知识、运用能力以及研究方法手段的方面的养成,属于一种过程性的发展,综上,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2.4现实性

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学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显示出地理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的同时,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存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强。

2.5实践性

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过程中可适当的融入户外实践教学活动,对其形成有良好的帮助作用,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大自然, 并获得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及实践经验,加深其对地理学科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能够对诸多问题形成强烈的认同感。

3.高中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3.1实施案例教学

通过实施案例教学,促进学生交流评价类的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案例中科学有效的数据作为依据,选用典型、真实的案例素材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充分的掌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探究,对案例进行分析,在研讨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2创建模拟情景

通过有计划性的模拟情景的创建能够有利于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兴趣点在何处,以此作为依据创建模拟情景,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探究、设计类等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可以增加这一方面模拟情景的创建,使学生能够进行畅所欲言,教师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3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达到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地理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丰富自身文化修养,开阔眼界,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一些自身实地考察过的风土人情、地势地貌等内容的讲解,通过之一教学活动过程,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得到丰富并且在知识层面也得到了质的飞跃,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结束语

在高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逐步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充分体现出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实践与创新,使得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同素质教育改革充分衔接起来,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地理知识量得到进一步扩充,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地理相关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地理学科素养不断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5

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

陆地表层系统;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大数据范式

1引言

科学研究范式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是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它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研究范式就是科学群体在开展特定的领域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学科是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应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地理研究范式则是地理学科与不同哲学思维所结合的产物。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主要关注陆地表层环境要素多时空尺度分异规律;既关注自然要素也关注人文要素;既关注空间过程也关注时间过程;既关注局地尺度也关注全球尺度;既关注格局也关注过程和机制。由此不难看出,地理学是一门内容涉猎广泛、问题类型多样的学科。当今地理学处于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状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地理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假设和方法论特点,可将地理学研究范式划为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和大数据研究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各自的数据需求、分析原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可综合归纳出如下主要特点:

2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

“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开端。因此,基于经验的认识是由表观而直接的大量事实的积累而产生。因此,基于经验认识总结的规律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追溯到郦道元《水经注》出品的年代。当时的地理学还不具备自然科学的实验特征,以自然和人文现象记述、地方志等特有的文学、历史形态而存在。作为对自然事物、人文现象的描述,通过大量事实的直观感受、累积,总结形成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古往今来,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任务之一是刻画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因此,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研究范式具备独特的研究特点。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假设是地理空间绝对的差异性,这是地理分异的基础,也是地理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地理空间存在相对的近似性,这是地理分区的基础,也为地理学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多年来,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以刻画区域要素和区域差异为目标,根据大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义了地理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采用野外调查、实地测量、多比例尺制图等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种类相对简单,数量相对稀少。从中、宏观尺度上分析了地理区域的时空差异,建立了地理地带性规律和地理区划的规则。考虑到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需求,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在针对小尺度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方面存在相对的局限性。

3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

“实证”是指通过实际亲历的证明,证据确凿的验证。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测的数据和实际研究的手段来总结一般性结论,并要求这种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地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地理区域存在着绝对差异。一个区域的特征、状态、过程和形成机制无法在另外一个区域得到完全的重复验证,这给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证明其存在,同时证明其存在的本质,实证科学的地理学目的是力求科学准确刻画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求其动力学解释。但由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多种多样,其格局、过程及变化机制的解释具有多解性,因此实现其目的的难度非常之大,一般采用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基于实证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理论假设为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基本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典物理学的方法刻画地理要素的演变。在刻画人文要素时,其假设人文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存在固有的本质联系,并选择恰当的统计学方法加以解决。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特征为:通过实验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利用其刻画地理事实过程从而减少偏差;通过动力学、统计学的方法,构建逻辑科学、参数适合的模型,实现模拟结果的真实逼近;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观、宏观尺度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本质解释,进而理解地理要素时空演化的动力学驱动过程。

4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仅是具有层次的有机整体,还是从属于更大系统的组分。地理学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研究,这些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可视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它们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属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理尺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陆地表层系统的层次结构。从系统的理念出发,研究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演化规律、功能结构是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李双成,2013)。从这个意义出发,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假设为:共存于同一系统中的地理要素具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特征。宏观地理区域时空行为演化特征影响微观区域变化进程;微观区域的特征改变也会传递到宏观区域。当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改变陆地表层系统的整体行为,并导致其原有功能退化。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认识自然和社会地理现象的路径,应用的实验数据种类丰富,采用统计分析、动力分析、模型模拟、要素集成、层次集成等方法才能实现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着重分析多尺度地理类型和地域综合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整体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理解系统多重临界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陆地表层的组成、层次相互反馈的过程。只有对上述事实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对陆地表层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真正有效的调控措施。如今,中国在不同区域面临各种环境问题,要想真正、有效地加以治理,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认识地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诚然,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很重要,但是方法、技术、理论尚不成熟,需要进行长期探索。

5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

“大数据”源于信息科学提出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从信息领域、商业领域和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此介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捷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等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大数据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则是一个全新问题。简单利用“小数据”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大数据研究中是对利用大数据的一种误读。从地理学的研究出发,传统“小数据”的获取是针对不同的地理事实设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对地理事实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从数据本身的变化可以直接地理解地理事实的变化特征。大数据则不然,数据产生带有“自发性”,并非针对理解地理事实而设计,数据本身与地理事实相去甚远。大数据是公共财富,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谬以千里。

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和从地理学的视角解决社会需求问题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在应用大数据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知识,这与大数据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从大数据中挖掘知识的难度更大,需要创建新方法、新技术以期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多有益的地理知识(杨振山等,2015);其次是加强多尺度聚类分析。传统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的亲疏关系聚类,以期获取同一地理现象的空间认识。由于大数据与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较“疏”,因此,在寻求地理相似性的同时,更应强调多源数据、空间关系的特征,力求分析结果更加贴近事实。从以上论述可知,大数据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的是刻画地理事件与地理要素的时空联系,进而揭示其发生的本质。其理论假设是地理事件与遥相关的地理要素是有内在联系的。在研究中应注意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地理科学方法的结合。对地理大数据科学范式的研究有望为短时间尺度地理事件发生的监测和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诚然,尽管大数据在地理学界“炒”的如火如荼,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其本体特征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从地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奠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地理学的本源特征。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是当今地理学研究的潮流,使地理格局、过程研究不断深化,是地理学成就的标志。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是前沿,是全面认识陆地表层系统行为,促使地理学从“好看”到“好用”的关键环节。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则是探索,有可能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提供全新的路径。

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法国,中国,比较分析

中国旅游地理学历经30年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学科声望不断提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1]。但正确审视时,发现我国与国外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无论是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成果的价值。许多学者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多应归结为我国学术规范的缺失[1,3]。笔者不讨论这种观点的对错,但认为科学诊断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应该建立在对自己和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全面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从中法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历程、各阶段的特征和规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全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一. 中法旅游地理学研究历程的回顾

对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历程做出一个总体性阶段划分比较困难,划分的角度不同,则划分的阶段的节点、长度等都不同。就中国来看,1993年和2001年是不得不关注的节点,各类科学研究资助基金从1993年开始关注旅游,在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中开始出现资助旅游地理课题的先河。2001年始旅游研究课题(其中73%为旅游地理方向)数量出现较大增长。因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2年的以旅游资源开发与规模研究为主的单一研究阶段;1993年至2000年以旅游市场和旅游影响为主的研究增速阶段;2001年至现在的旅游综合性研究阶段。从期刊发表数量来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79-1990),旅游地理类数量缓速增长阶段;稳定阶段(1991-2000),旅游地理类论文稳定增长阶段;快速跨越阶段(2001-现今),旅游地理类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愈加成熟。从综合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在近30年的旅游地理学研究中,可以清晰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发展与深化阶段;繁荣与困惑阶段。各阶段的特点见表1.

法国的旅游地理学研究相对中国要早一些,始于二战之后,以Le Lannou出版的《布列塔尼地区旅游指南》为标志,随后出现了大量的学者和团队从实证主义、现象主义以及旅游者中心说等方面推进旅游地理学的发展。与中国相似,法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历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积累阶段、发展阶段和蜕变阶段。详情见表1。

二. 中法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从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来看,中国旅游地理学实证主义研究法一直占据主流,现象主义研究方法凤毛麟角。多数学者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功能、旅游流的流量、流向及时空变化、客源市场的时空结构模式等等,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旅游学问题,比如客源地的环境承载力、旅游地的生命周期以及旅游地的气候舒适度等等。研究范式基本上遵循着从“地理”中来,然后回到“地理”中去的模式,没有从旅游本质出发,以旅游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造成旅游地理的“硬核不硬”、缺乏本身固有理论的特征。近年来,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旅游关注的提升,也出现了现象主义研究方法的推崇者,比如谢彦君通过引入并倡导旅游体验学说,将旅游者的体验视为构成旅游现象硬核的要素并用以描述旅游现象的全貌,其理论在某些方面已经突破了现象学原有的理论范畴,具有组织社会学的系统理论的某些特征[5-6]。其他学者如朱竑、杨新军等的研究思想也初步具备了现象学的特征[7]。但这种想象主义的研究理论只停留在表面,或者说只是一种新的视角,研究不够深入。

法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实证主义方法、现象学理论、“参与者”理论与“旅游者中心说”三类[9-10]。近30年来引领法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实证主义法,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其代表人是Jean-Pierre Lozato-Giotard,其所著的法国第一部旅游地理学高等教材——《旅游地理学——从被观察的空间到被消费的空间》为实证主义法的代表成果,至今在法国仍有一定的影响[1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依托现象学理论,这类研究方法引入了现象学中的“观察者”的概念,以事物具有相对性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来个体或群体对同一事物的差异。其代表人物是Michel Chadefaud 、Benard Debarbieux 和Georges Cazes。Georges Cazes所著的经典教科书《旅游与休闲地理基础》中揭示了主观印象对于认知旅游资源有重要影响[12]。产生于20世纪末的“参与者”理论与“旅游者中心说”理论的是以巴黎为基地的研究团队首先提出并采用的,这个团队为MIT,由多所大学中一批研究旅游地理学的学者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Rémy Knafou教授。以地理学为基本视角研究旅游,还从组织管理学引入“参与者”理论和“系统”理论,同时也倡导“旅游者中心说”。提出旅游者是旅游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残月这,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13]。因此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即旅游者“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是非常必要的。

三. 中法旅游地理学未来

随着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开放性增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者通过国际会议以及项目合作,近些年取得巨大的成绩,与国际顺利接轨。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中国和法国旅游地理学者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首先就是“硬核不硬,体系不牢”的问题,即成果较多,但核心概念和逻辑体系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旅游地理学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地理学”、“生态学”等其他学科汲取营养,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理论和完整的学科体系。这种现象不打破,会严重影响到旅游科学的发展。学者应该重新确立范式,尽早打破旅游地理学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的现状,使其形成自身的核心理论和完整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形成其属于本学科独有的研究方法,实现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实证为主。其次是专业交叉融合。专业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学科的相互碰撞,容易找到切入点,发现新问题。如新兴研究方向中的旅游发展中的权力关系、社区增权、产权与旅游发展、旅游与城市发展、旅游与社区发展等都体现了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的现象。但同时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过分注重专业交叉则回弱化母体,使旅游地理出现空心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实际研究中药注意把握。再次就是学科与现实需要向吻合,以学科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中以旅游地理的视角寻求解决方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25(10):13-17.

[2]沈世伟,Lazzarotti O livier.法国地理学界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1,31(5):844-851.

[3]保继刚,尹寿兵,梁增贤。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06-1512.

[4]沈世伟,Violier Philippe.三十年来法国地理学界旅游资源研究方法的演进——兼与中国现行旅游资源研究方法比较[J].人文地理,2010,116(6):139-142.

[5]石培华,冯凌。中国旅游研究30年:成就、挑战与使命[J].旅游科学,2010,24(3):75-84.

[6]石培华,冯凌。中国旅游研究30年:阶段、特征与规律[J].旅游科学,2009,23(6):1-8.

[7]马秋芳,杨新军。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1):92-96.

[8]陈钢华,保继刚。国外中国旅游研究进展:学术贡献视角的评述[J].

[9]Lozato-Giotard Jean-Pierre,Géographie du tourisme[M].Paris:Masson,1985,9-14.

[10]Chadefaud Michel. Aux origines du tourisme dans lespays de l′Adour[M].Paris:J&D Editions,1987.68-74.

[11]Debardieux Bernard. Tourisme et Montagne[M].Paris:Economica,1994.7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