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改进措施,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学素质化程度和生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
1.教学趣味性不足。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信息量较少,大多数时候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没有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生动丰富的信息,无法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教学的趣味性。
2.教学互动性不足。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完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较少兼顾到学生的参与,甚至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只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兼容性不足。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立足学生实际状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方式制定教学要求,全体学生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教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要求甚至一样,违背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出现首尾难以兼顾的状况。
4.教学拓展性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仅仅着眼于课堂环节,对课外时间与空间的运用缺乏研究,没有能够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也没有能够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导致语文课外活动出现空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有效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心人,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研究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路径。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1.以信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学趣味性程度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较大,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通过拓展补充的方式进行完善,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弥补学生视听感知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业,从互联网中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等,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课件的演示中获得更多的生动信息,从而为教学理解深度的拓展奠定基础。无论是说明文教学中的课件演示,还是散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以自主探究模式提高教学互动性。初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要重视发掘这一方面的特点,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解,在和他人的讨论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习成果,从而达到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学习完善程度的目标,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笔者的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都认真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思考题,每一道思考题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与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实现了有机融合,思考题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启迪作用,每一个学习小组对照思考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学生的高度参与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以分层目标落实提高教学兼容性。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样的差异性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兼顾到这一点,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是制定分层目标,以此为抓手提高教学的兼容性。笔者在教学中分别设置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严格对照梯度目标进行,无论是教学提问的难度还是作业布置的难度,以及考试考核的难度,都与学生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分层目标对推动语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整个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了整体成效。
4.以课外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拓展性。在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拓展,既可以立足课堂进行延伸,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整,使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难点问题,在课外组织专门的研究活动,例如怎样学好文言文,怎样开展细节描写,怎样把握好文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实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积极补充。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采风活动,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听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增加生动的写作素材,以及开展现场作文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拓展程度。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综合着力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 2010(18)
[3]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2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应用能力 措施 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57-01
随着苏教版改革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根据教材与学生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加强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而有效结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此,笔者根据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提出了以下几种有效措施。
1 回归教学之本,提升学生文字能力
一些老教师在这些问题上的处理值得借鉴。不少年轻老师只是对课本所要求的内容对学生加以要求,却忽视了千百年来我国语文的精华。书法乃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我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近些年的学生中,却很难见到几个字写得好看一些的。究其原因,还是教师不够重视。
笔者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进行习字练习。中国有句老话,“字如其人”,这话不假,写得一手清秀大方的字,自然会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以好的印象。在现代,硬笔书法的应用范围更广一些,我们可以要求我们的学生按时按量的去完成一部分硬笔书法练习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可在课堂中对软笔书法进行教学,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适合的字帖,从每一个偏旁部首开始临摹,然后分设小组互相进行评价。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字书写驾驭能力,同样也可使学生养成静心、专注地良好品格。
2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更是一个大讲堂。实践出真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很多人认为那是走弯路,通过其实不然,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中,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任务,让他们留心身边各行各业的人说话的特点,并加以总结,并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话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这在学生中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纷纷互相观察说话方式,然后对照对对方的认识将性格特点加以联系,然后将这些经验应用于社会中去。在随后的语言风格与性格特点讨论中,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在大多情况下达成了共识。通过这次讨论,很多学生自觉对自己的语言习惯加以重视,不吐脏字,言行文明,不仅锻炼了学生观察实际生活的能力,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对社会少了一些陌生感,增添了一种自信心。
3 注重作文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40%,正可谓得作文者得天下。不仅在考试中,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一副硬笔杆,同样会受到他人的重视。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作文写作的重要性,但却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把握住了其中的精髓。整天都是《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我最感动的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看腻了,老师也都看烦了。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话题涌现,所以我们并不用紧紧把自己套牢在这些“传统”题目之上,放开思维,才能解放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我心中的江南style》《老人倒了怎么扶?》这些都曾是热点话题,同学们也都有所了解,我们不需要他们有太深入的认识,只要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写进去,不但锻炼了笔杆子,也使得学生的作品有了他们特有的思想、特有的烙印,只有有思想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在课堂任务结束之后,我们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作品给学生。初中课本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朱自清《背影》的细致以及鲁迅作品的辛辣了,我们可以拿来与学生一同品味,学习他们的语言组织方式并加以借鉴。又或者引入《赤兔之死》《红楼梦》选段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文言文语言的精简干练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将其特点加以锤炼应用于日后的作文写作中去,能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主的在日常生活中找寻相关的知识。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具有的能力。
语文不同于数学、政治等学科,它具有的多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例如在日常经常会遇到的演讲朗诵等。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前来,张开嘴,将它们的情感表达出来。特别是一些学生,由于很少接触学习之外的活动,对这些事物往往会有“怕”的念头,克服心理的障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模仿开始,慢慢融入学生自己的东西,或者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最喜欢的明星是谁,他有什么品质是你所不具备的等等,逐渐的引导,会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前文所提到的书法,在学生的众多爱好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在班级组织一个书法爱好小组,定期在班级对评选出的好的书法作品进行展览等。当然,也可以提倡学生学习创作小说等其他文体。这些虽然不是初中语文教学所要求的,但韩寒的成功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效仿,我们可以借此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创作,既锻炼了写作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3
关键词:德育、中学语文、教学、渗透
德育即思想品质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想品质教育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创造力、情趣、健康个性、使其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⒈陶冶爱国情操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些英雄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⒉体会语言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通过入情入境的阅读产生感情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让他们认识语言、品味语言,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⒊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首先应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其次,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素质将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虽然中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我们仍会看到有一部分教师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观念。这种思想严重影响着自己的学生。
二、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创建问题情境教学是中学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而创设的一种能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建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
三、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教育到理性教育的复杂过程。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感性教育,并没有实现理性教育的升华。我们应该加深学生对感性德育的认识,使其逐步上升为德育的理性认识,这样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一些话题。
四、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
⒈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
我们应建立校、处、班三种管理机构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的核心,各项管理活动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学校德育管理者应加强组织力量,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把握中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科学制定出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各教研组、各学科教师要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德育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促进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4
【关键词】学讲计划;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学讲计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并投入使用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其中包括:自学、问学、互学、教学以及悟学这五种学习方法的习得。“学讲计划”在课程实际中有效地改善了传统语文“教”与“学”的分离状态,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新的形式并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讲计划在施行的过程中需要班内分小组形式的配合。在互相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学生在进行探讨的同时互相沟通交流想法。对于学讲计划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措施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实现更好的中学语文教育模式。
一、学讲计划课程内容安排应具备一定的探讨价值
学讲计划的实施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达到观点传达整体提升的目的,意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通力协作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注意探讨问题的设置,以及设计好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方便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可随意而为之。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课程进行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前知识预习,在课文预习这一基本要求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按照自然作为分为四个人一个小组,对于教师在PPT上放映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例如:1.《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文章中间一个有几个故事人物,并总结画出人物关系图。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那位人物?他的性格有什么特征?等等问题的探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相关教学方法探讨
1.灵活的学讲计划实行。
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中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口述为主学生回答问题或是提问疑难点为辅,这与学讲计划所提倡的学生为主的理念背道而驰。学讲计划影响下的初中语文教育可以多开展学生为学生授课,教师重点点评的方式进行语文课业学习。学生做语文课堂的“小先生”,促使学生提高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提前一周告知讲课学生所需讲解的课程,让其在课余时间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学生讲课思路,待学生做完课程讲解时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导,并告知知识重要点的查找方法。当然对于积极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最佳小教师”名号以及学习用品的奖励。经过多次的授课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会有所提升。
2.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大纲的安排应该足够的切合教育实际,教师不能为了赶课程进度一味的要求学生跟上自己的节奏和步骤进行语文课程学习。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知识的灵活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讨论时期教师一点要为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例如在课文《春》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欣赏作为主要的问题设置作为学生讨论的对象。教师可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感受优美语言的魅力,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进行写作模仿等。
三、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方面
初中教育正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的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逻辑思维模式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新的教育改革提到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学讲计划要最大程度的贴近学生实际,进行课改要求下的“交流展示”与“质疑拓展”工作。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划分小组进行问题回答,然后对其对答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引导学生建立思维、思路、思考习惯,在知识传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的学习成长不仅有赖于物质的资源的补充,还需要有足够的语文知识熏陶,江苏地区有效落实学讲计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养成。学讲计划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广大的教师团队应该在教学实际中参照有效地学讲计划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知识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允鹏.“学讲计划”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才智,2014,33:110.
[2]陈曦.以学讲计划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7-28.
[3]顾金毅.“学讲思想”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66.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措施;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85-01
一 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 艺术 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二 注重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的兴趣,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法也是各异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本就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或力所能及的某一方面进行品读或就文本所想到的感兴趣的某一话题作分析,发表见解。结果发现,学生有的分析文本的语言、有的分析人物的精神思想、有的分析地区环境历史与人物特点的联系、有的对标题的内涵及文本的主题作分析、有的分析文本的结构、有的联系到了相关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得不亦乐乎。阅读不是做广播操,教师只有为学生搭建好平台,学生才能达到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共享、共鸣、共识、共进。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当然,个性化阅读,强调的不仅仅是个性,共性的理解是绝对不能丢弃的,只有阅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才能真正“我心知他心”,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本。
三 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将书本看作“死”的东西,并不注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学生接受教师教条式讲解,对中心思想做单一把握,对段落、层意的理解上众人一辞,缺乏新意,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够让读者自己与作者本身建立起很好的交流渠道。新课要求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文学作品研读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四 注重学法指导,创设超市式学习平台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教”。语文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转化,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教法,更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举一反三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自主设计、练习、探究、评价和思考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从方法上探究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与原理,掌握如何运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提高自学效果,促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不妨模仿超市的自选方式,开展自由选择式的学习活动。它并不是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老师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校的条件,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层次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安排学习进度、自己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完成学习的同时,各取其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发挥。
五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范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51-01
1.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教育教学最忌"死",教学本就该灵活运用一切有利资源,考虑所有可能因素,但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书本教材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有的教师甚至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他们通常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授课,只要是教学教材中出现的任何课文、语法乃至一词一句,都要求学生尽全力全部掌握,这使得英语课堂教学难以凸显出重点和难点,出现重难点被普通知识平凡化的现象。
1.2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改革着力于调动一切力量,全方位地促进学生这一主体的全面发展,但在填鸭式教学根深蒂固的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多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都是以教师为本位的,强调教师教的行为,教师常常把学生作为单纯的被动接受客体,而自己却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学得如何,只取决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的发挥水平如何,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教师这一中心进行,学生却处于一种边缘境地,教师取代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1.3容量小,效率低。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一些教师把所教授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强化,并没有采取递进式的拓展训练,这种机械式的教授方式,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还有一些英语老师在课堂上随意性比较强,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时间,教授给学生的课堂知识量非常有限,课堂效率不高。
1.4能力培养不够。对英语课的教学,一些老师采取很多的方法提高学生记忆,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一些句型来替换单词做机械的练习。对刚学习的英语课文可以用这种方法,通过反复练习能够更好地记忆,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弊端,因为一旦离开这种提示,学生会无所适从,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学生很难掌握句型,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还不够。
2.初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2.1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由兴趣爱好所产生的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强大内在动力。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1情景演绎,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里切身体会学习内容,更能加深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1.2加强感官刺激,利用多样化的教具,如色彩鲜艳的图片、漂亮工整的板书等,活化英语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1.3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协助教学,创设新鲜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能够逐渐脱离枯燥无味,向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化迈进。
2.1.4作业设置多样化。改革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而且还要让学生共同讨论、学会学习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2增强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2.2.1合理删减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对于许多未作要求且不必要教授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适当删除掉,以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2.2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可能会有需要教授而教材中又没有涉及到的情况发生,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此时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补充说明。
2.3扩大容量,提高效率。
2.3.1初中英语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心准备,准确地把握每节教学内容,确立目标后对每个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做到游刃有余。
2.3.2教师在课堂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一定要多考虑其接受能力,掌握英语知识的能力,掌握其心理特征,同时还要符合初中阶段课程的特点。
2.3.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启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最优化才能够更好地展现。第四,教师应该对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多借鉴一些教师的丰富经验,对英语课堂更好地把握。
2.4强化能力培养。在英语课堂上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其能够在自由的空间里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在英语课堂上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并且表扬要多样化,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获得成就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回答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情况,应该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纠错,对于一些反复出现错误的学生,要进行专门的训练,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2.5准确定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总是难以避免地以教师为中心,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学生只是观众,教师把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了第一位,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却退居其次,教师的教学总是以应试为前提,英语语言的实际价值往往被忽略不计。
所以,为了适应新课改,改善这一不良现状,首先应从教师做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主体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译。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英文)[J]。 海外英语,2012,(15)。
[2]柳广荣。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学周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