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2
其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就必须精心设计导入,以“趣”诱学,以“奇”制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师所设的学习氛围中,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自主的探究,学会学习。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歌曲法,图像法,新闻法,影视法,设疑法,悬念法等。我在讲《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时就采用了悬念导入,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的想象力如何啊”大家说“想”“那好,今天我们来一场想象力比赛。请你们先阅读教材,选择:‘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中的其中之一作为自己的部落进行合理的想象,等会我们要进行一场‘我的部落最先进’的想象力比赛。看那位同学的想象力最丰富,又最符合史实”。我的话音一落学生学习的热情高张,马上自觉主动地阅读教材内容,归纳知识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堂课都有学生自主完成,我只扮演了一个“主持人”的角色。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实现了独立思考,独立操作,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境,始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精心设计导语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秦王扫六合》时,时政新闻为切入点,提出台湾能否被统一,统一国家应备哪能些条件?为导语请同学们在教材中寻找答案,诱使他们自读教材,自行思考,然后画一棵智慧树请同学们以秦王扫六合的条件为“智慧果”开展IQ雷台赛,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使这一这一问题回答的既准确又全面。接着我又将问题引到台湾能否回归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爱祖国。最后在讲中央集权制这一主题时,又采用编演历史剧这一形式,让学生将这一难点和重点知识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着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面设计的,因此,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其三,把握时机,引导实践。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设计;教学;提升
现代教育提倡人性化,提倡“赏识、激励”,这是对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教育方式的矫正。“赏识、激励、爱心”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感激,适度的惩戒则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程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放开思想,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
下面,我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感受进行简单分析。
1 设计课堂教学, 立足学生获取新知识
初中历史课程目标明确要求: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而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究竟怎样才算是“掌握”了历史知识呢?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应如何设计呢?
在执教《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我这样带领学生走进课堂: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我表情严肃的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喧哗的教室很快安静下来。宣布上课之后,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新学期,我要重新选举我的历史课代表,选举办法为五道题小测验,内容是前三课的重点知识,题型有填空题和简单题,考试形式为闭卷单桌考试,成绩最高者为我新学期的课代表。”由于一直以来学生对学习历史课兴趣浓厚,听说只考前三课的重点内容,成绩最好的将成为新任课代表,所以学生都跃跃欲试。接着,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卷分发给学生,学生开始认真答起来。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我设置为“请你写出参加此次考试的感受”,我看到很多学生看这道题时怀疑的表情,似乎在问:“怎么还有这样的问题?”试卷收上来之后,我开始露出了亲切的微笑,前后两种反差极大的表情使很多学生更是摸不着头脑。我告诉他们:“在过去的几分钟里,我模拟进行了一次在中国延续1300多年古代科举考试,请大家回顾一下刚刚经历的整个过程和切身感受,与我一同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科举制的创立》。”这种设计完全走出了学生事先的任何想象,他们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和同学们一同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当然,我也从考试成绩优异者中选出了自己的一个帮手。
2 借题发挥, 提升课堂教学
好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基于此,广大教师应该尝试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智慧和艺术,引发学生的内部需要,激发学生的内部活力,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创设问题情境是老师个体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往往凝聚着老师个人的经验、智慧和风格。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凭借经验和智慧,进行教学的“中设计”,去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善于捕捉学生好奇的信息,借题发挥。如我讲解的《中华文化的勃兴》时,让学生说说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老师:请你说说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学生:……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于是,我借题发挥
老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希望大家如实回答,这样我才能决定是否给你送上一份见面礼。请听题:放假,你喜欢吗?
学生:喜欢啊。
老师:老师的见面礼是一则喜讯,人大代表建议:除原有节假日外,一些重大传统节日也应该放假,现在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它经送吃送穿陪玩更实在。更令人兴奋的是,为了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让人们真正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充分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改变目前“土洋”节日倒挂的局面,有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准备恢复那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有浓郁喜庆色彩的民风民俗。
平时有些同学对传统节目关注不多,了解不深,通过巧借题发挥,让学生感受到民俗民风的魅力,自然萌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走出盲目崇尚“洋节”的怪圈,同时将自己喜爱的节日民俗活动展示出来。
3 创设合作情境, 活跃历史课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合作,探究合作方式,创设合作情境,活跃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及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如我讲解到《原始的农耕生活》时:
老师: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学生1:老师,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半坡人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屋。
学生2:你说的太肤浅了,这只是名称不同罢了,你得说出究竟哪里不同才是问题的关键。
学生3:干栏式房屋以桩木为基础,上面铺设楼板,在楼板上立柱、作墙、盖顶。上面住人,下面堆放杂物;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地下住人,地上为活动区或堆放杂物。
学生4:我基本赞成生3的说法,但有一点与他分歧。就是干栏式房屋下层不是堆放杂物,而是养殖家禽家畜。因为河姆渡人虽然能够种植水稻,但种水稻不是很普遍,耕地的面积也不是很大,所以水稻的产量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出来的大米是供不应求的,只能靠养些家禽家畜作为食物的补充。
(我对生4的说法表示赞同,其它学生也认为生4有道理,可责备自己怎么就说不出来意思,我看得出这些同学的沮丧,于是,我因势力导,继续给其它同学创造动脑动嘴的机会。)
老师:河姆渡人为什么不建半地穴的房屋?
学生5:因为河姆渡人生活在我国的南方,那里气温很高,气候潮湿。干栏式的房屋上下两层,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适应当地气候;半地穴式房屋,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老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好,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一道历史情境题:如果你现在处于河姆渡人生活的时代,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三分钟后,有一个男生大胆地站起来说:“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我从干栏式房屋下来,呼吸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腿脚,然后到一楼的圈舍看看,有没有丢失的家畜。回到厨房,帮妈妈点火做饭,再和兄弟姐妹一起吃早饭,过后,到不远年的稻田里用石镰收割稻谷。中午用陶罐到井里打水,喝上几口解渴,到楼上通风的地方睡一觉解解乏。下午,继续到田里干活。太阳落山了背着收割的稻谷回家了。晚上,围着火堆吃饱喝足,手舞足蹈后,到房间睡觉。这是一天的生活。”
这时,一个调皮的男生开玩笑地说:“中午只见喝水没见吃饭,难道中午不吃午饭吗?”
“啊!不错,我们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早饭吃得晚,晚饭吃得早,是节约粮食。”
这个同学回答得滴水不漏,在这样的问题合作中,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
4 探究学习, 增强直观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充分注意给学生留足尝试、思考、发现的空间进行探究学习,去发现问题,去亲自尝试历史问题的结论和规律。如讲解“北京人的生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相继投影《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找一名学生上前与“北京人”并排而示,让同学观察,比较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之处,感知由猿到人的漫长历程。教师借此引导:北京人又是怎样一步步向人进化的呢?想象一下,那时的北京人生活环境怎样?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老师根据学生的想象和描述,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如“北京人”的衣、食、住,“北京人”的取火和保存火种,“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北京人”之间的关系等。模仿“北京人”打制石器,并展示他们的作品,说明制作过程及用处,谈谈过程体验。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图表利用;低效解析;资源开发;运用方法
图表是新教材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就配置了大量的图片,表现形式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可读性;事实上,插图处理也成为教师教学思想、理念的一块重要的试金石。
但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并没有养成积极使用图表的好习惯,导致图表资源的浪费,使用效度低下等问题。如何有效利用教材图表资源,深度挖掘其内在价值,实现课堂教学更有效、更有活力,这是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历史与社会“图表”使用低效现象的解析
1.不加分析,缺失内涵的挖掘
一些教师简单地利用教材图表,或简单地提示学生阅读了解,或简单地辅助说明,忽略了图表的配置意图,也导致图表内涵挖掘浅显化,很多老师亮出图表以后,不分析、不比较、不解剖、不联系、不找规律、不讲特征。因此,教师必须借助各种资源,不断补充历史容量,使图片资源紧紧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教材资源才能得到有效地挖掘。
2.不加整合,缺失统领的意识
一些教师在利用图表教学时,随意性、偶发性现象比较多,教师讲图不规范,随意指点,无序漫游,片面切取孤立的数字或文字,导致图片教学与主题互相脱离;教师缺乏整合意识,导致图片资源孤立存在。
3.导向不明,缺失目标的对接
图片的运用,也是一个遵循教学目标、服务三维目标的教学过程。教师应该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做到导向明确,或凸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呈现知识与技能、或彰显过程与方法。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图片运用的切入点、兴奋点、思维点等方面,使学生真正投入图片阅读中,使课堂教学紧密衔接目标导向。
总之,目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图片利用不够合理,欠科学;图片教学不规范,欠力度;图片运用不充分,欠深度等等问题,制约了图片效益的发挥。如何有效开展教材图片,让图片教学闪亮历史与社会课堂的精彩,这是我们历史教师努力的方向。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图表”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
1.组合图表,积极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图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具有图文并茂、意境深远的特点,或前缀教学主题,或催生学生思维,或补充历史知识。
案例:原八年级(下)教材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三幅主题图(分别是开辟新航路的航船、拿破仑骑在战马上、中国清代的皇帝),让学生猜一猜主题图中的两个人姓名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讨论这三幅主题图与本单元的关系。通过对三幅图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海外殖民扩张开始,拥有辉煌的农耕文明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这样不但使学生通过读图了解了本单元主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可以走近历史、感受历史。
这些图有力地提示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新课前,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主题图,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有效地把握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每章开头的主题图创设教学的最佳情境,在一个和谐乐学的氛围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图表,有效勾勒教学主线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将学科素养培育串联融合成整体。
案例:以八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为例。
环节(一):自主体验,让学生“实”学
(1)课前自主学习。收集与张骞出使西域有关的资料,提前进行自主学习。
(2)课堂合作探究。呈现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①明确地图中的地理事物。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②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经过。(提示:出师不利,成阶下囚。不失汉节,逃出匈奴。不辱使命,到大月氏。回国途中,又遭俘虏。)
(3)了解西汉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示:西域:良种马、石榴、核桃等植物,乐器、歌舞。西汉: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
(4)讨论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提示:加强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5)评价张骞。张骞没有搬来大月氏的救兵,没有完成历史任务;张骞虽然没有搬来救兵,但是,也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
环节(二) 多元课堂,让学生“活”学
制作张骞出使西域手抄报,绘制张骞出使西域简图等。
环节(三) 简化练习,让学生“易”学
A.西域是指现在的哪些区域?B.“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关以西区域不受影响?C.司马迁在《史记》称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请你说明理由。D.张骞成功出使西域给我们的启示?E.结合材料一,简要评价张骞。
3.利用图表,有效解决重点难点
合理运用教材内容,深入解读文本资源,是提高课堂实效之本。教材中所配置的图片,都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不断予以整合利用。
案例: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师出示右图。设计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词语描述右图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植被稀少)
(2)这样的地貌土质有什么特点?(土质疏松)
(3)这样的地貌一旦遇到大雨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造成水土流失)
利用图片独特的视觉效应,可以凸显教学主题:或运用图片强化主题的理解和认知,或利用解读图片提取教学主题。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样既有利于重点问题的化解,又有利于难点问题的突破。
4.切入图表,深度挖掘历史内涵
■
■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科属性及其教育功能,决定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巧用、活用地图,用直观形象历史图片,在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进理性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地图、图片蕴涵的各种信息,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现象,归纳结论。
案例:原八年级教材上册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教师有效地利用了课本中的图片合理地组合到教学中。
活动一:教师组合了一组“青铜文化图片”,如图4-1青铜器、图4-3战国编钟、图4-7、4-8、4-9兵器装备(其中含有很多的历史信息:材质、原理、规格、制作和使用方法、什么场合谁来使用,文物发掘等等。)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透过历史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揭示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趋向性,从中获取经验,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提供参照和借鉴。
5.利用图表,积极捕获历史细节
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和无数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而教材图片隐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细节,透射出历史进程中的各种重要信息。如果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细节,微观地切入和描述,小中有大、以小见大,使学习过程成为欣赏、感悟和提升的过程,也许更能体现历史教学的终极意义。
案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我们让学生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以及观察《齐桓公与管仲》图,布置任务:(1)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幅图的不同之处;(2)通过诸侯国数目的变化,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3)分析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求贤若渴的社会风气?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得以称霸?
■ ■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学生通过地图细节与材料细节的比较、探究得出结论,这比我们单纯的文字说明更有趣味也更有说服力。郑樵曾说过“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
■
6.利用图表,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历史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在图表教学的过程中,即便是课本上已经有了现成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把精选的插图作为学生获取正确知识的原始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类似考古工作者、史学家那样的研究。
如我们利用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和半坡尖底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通过观察人面鱼纹盆和半坡尖底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想一想这只汲水的瓶子为什么被做成这样?
(3)它放入水中汲水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
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文物的观察要注意:一是文物所处的时代;二是它的功能和历史的作用(生活生产、艺术价值);三是它的艺术造型与外部特征;四是它的产生发明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仔细观察,进行发现、探究,最后达成共识。
7.利用图表,二度创设情趣作业
“二度设计”是在经过教师课后反思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弥补和改进等功能。而利用图表再度设计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回顾、复习、巩固课本知识,又能在“源于课堂、高于课堂”的作业中强化知识、提升技能。
类型一:人物类。秦国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汉、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两个朝代。
如:下列帝王图像前的执政思想,属于他本人提出来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类型二:地图类
右图中,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洛阳 B.蜀
C.吴 D.魏
类型三:示意图
1.右图反映出的信息有: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②沿用了三省六部制;③废除了地方分封制;④封建国家进入盛世时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图传递的信息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图表的“二度设计”,是教师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开展有效教学的一种拓展和延续,是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作业。
三、思考与体会
历史与社会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图表资源,这是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拓展教学时空、开展文本深度解读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场资源,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当然,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图片的运用应该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需要作适度筛选,应该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合理开发图片资源,有效穿插各种教学手段,深度挖掘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实现图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总之,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渗透情感教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科能力的实现形式,无疑将会为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秦立富.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M].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9).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5
一个成功的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往往要历经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等阶段。新上任的校长以“经验+权力+尝试”状态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运作形式居多,其学校最终的育人效果如何,须在若干年后才能体现。如不成功,原先的一系列决策则可能推倒重来,这样育人就变成了一种折腾。这就是说,经验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管理的实施,体现了校长一种依法治校的思想。而这大都是在吃了“经验”苦头后的一种反思与选择。但这种纯粹的制度管理,表现出来的是过于强调人的行为与条款的对号入座,而忽略了人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的出现适应性调整的作用,由于注重突出制度的“神圣不可侵犯”,而忽略了文化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意识上的积极能动性,由于追求提高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导致了人作为主体在管理中的潜能难以发挥,形成了学校管理中的“物化人”“事化人”等机械模式。随着这一“硬伤”的不可调和,学校“文化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一、文化管理,是以德治校的回归
文化管理,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办学行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教学中,以圆满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文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以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为核心。学校文化管理,是在经验、制度的管理意识之间,表现出以一种自觉、积极的心态,去维护、推动学校的全局利益发展的一种融洽的合作氛围。
北京实验二小“以爱育爱”为核心的“双主题教育”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就是学校实行文化管理的典范。“我做校长,不是要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这是李烈校长在一次报告中的肺腑之言。“找到工作的快乐”正是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所在。2003年教师节当天,总理到北京实验二小慰问师生,当看到教师们对校园内“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解决百分之一的问题”等上墙的座右铭,都能齐声诵读其含义时,深受感动,毅然改变主意欣然现场题词――“以爱育爱”。温总理为什么决定题词呢,这是告诉我们,他非常认可北京实验二小的“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非常认可这个思想已成为全体教师共同行动的育人愿景。这就是学校文化管理所形成的“德治”的境界!
二、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走向
学校文化管理,是21世纪学校管理的新走向。在我国,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史家小学等就是成功实现学校文化管理的领跑者。从岳峰中心小学近年尝试文化管理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校长工作对象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工作对象的主体是学生,校长的心中必须牢牢记住学校的一切工作,是通过教师这一“群体”的精心开动付出,来促进、推动学生这个大“群体”的健康成长。因此,校长必须以教师为本,教师必须立足全体学生。校长缺少对教职员工情感沟通,以诸多的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是可以较好完成,质量也可以达到要求,但教师如果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如果对校长没有一种亲切感,多数老师只能守住教书匠的平台日复一日,育人效果很难进入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
2.统一性原则。校长办学思想的提出,必须是建立在教师的共同心声的基础之上。如果校长的办学理念具有前瞻性,教师一时不能理解,那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实际,面对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引导,使绝大多数教师认可办学思想的指导性、必要性。对于班子成员,更是需要步调一致,做到每人一把号,都吹学校的调。教师认可了,至少是阻力消除了,阻力消除了,前进的步伐就加快了,班子成员思想统一了,实施的力度就大了,教师看到学校的面貌不断改变,学生的成长不断有新的成效,自主参与实践的意识就增强了。因为,教师们都能体会到,个人的切身利益是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人参与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场面就实现了。
3.集体荣誉性原则。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作业,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仍然存在。往往个人单独行动时总是富于挑战,争当第一的意识非常强烈,呈现出效率最高、能力最强的特性。对于群体的合作往往消极、怠慢甚至妒忌,生怕某个人冒尖,从而导致相互拆台。形成以个人好胜、鄙视对手的心态居主流。这种心态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性格。其主要弊端是过分追求个人的表现与功名,从而大大降低了群体协作的力量与功能。
要克服这一弊端,学校在建立文化性要求的同时,可结合制定一些不断提升学校美誉度的目标,如一个学期表达一次以上有利于学校与其他教师良好形象的言行。要求教师多为学校的荣誉考虑,为维护其他教职员工的良好形象考虑,使教师都努力为学校与其他教师增加“美誉度”。一旦出现给学校与其他教师增加美誉度机会,一定要学会把握;有时没有机会的,要创造机会。教师的这种意识、行为普遍增强了,教师就成为学校的人,而不仅仅是个体。传统中一个人利益为主的意识,就会变成以提升单位、集体利益为主流的全局行为。从单位、集体的利益出发,延伸到国家利益至上,其主流已是爱国行为了。
4.强身健体原则。多少年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耳熟能详,但不一定体会到,全体教师的健康体魄,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超影响力。何故?我们不妨算一笔细账:在几年的时间里,如果全体教师都不生病,少感冒或不感冒,那会有怎样的效果呢?一是教师就不会请病假,如果几年教师没有请病假,校长们一定是高兴的。二是教师身体健壮天天健康,就会保持好心情,精力旺盛,教起书来自然起劲,不容易累,教学设计就能做到新颖、有创意,批改作业效率就会提高,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更精心去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有大的进步。育人的成效大,教师就有一种成就感。成就多一分,对学生的关爱就多几分。乐于投入――成绩回报――成就感――快乐工作,进入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俗话说“穷人无病就是富,富人无病就是仙”。三是你不生病我不感冒,身体好,心情就好。好心情在教师之间,干群之间,在一次次的集体健身活动中,关系自然而然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学校的办学思想就更容易形成共识,可见教师健康的体魄是一种隐形的生产力。所以,学校至少要坚持每周两次的全体教师参加的健身活动,乃至把健身纳入“刚性”要求一段时间也无妨,哪怕投入一定的经费都值得。
5.联系发展的原则。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三这之间完全不是对立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紧密性、递进性的兼容关系。对于新生事物的管理,需要借助经验做出一番的推理判断,然后建立相应的制度,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理想信念的思考,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文化行为反应,才能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它需要借助以往的减负中的经验教训,制订相应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再通过“文化”的作用,使全体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减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样,才能落实减负中形成一种自觉地意识行为。
6.课堂行动原则。学校文化管理,重头戏在课堂。课堂,是学生思想、知识能力提升的主渠道,是学校的第一“窗口”。没有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学校的文化管理还是偏离了中心工作。对于教学管理,我们总能从多方面地去把握,从理念到言行,从课标到教材,从设计到课堂实施,从面向全体到因材施教,实施精细化。实践表明,高效的课堂活动应当着力体现:在课堂中全力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坚持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由学生去把握,规律由学生去发现,结论由学生去总结,应用由学生去尝试”。教师在课堂中,是长者、组织者,更是参与者,引导组织释疑、评价活动,通过分析找出学生的认知差异,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要学”成为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动力。我们自从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来,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主动,多元、高效的课堂正在形成。
三、文化管理,是持续发展的“商机”
学校文化管理,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形成共识是着力点,健康体魄是火力点,不断创新是动力点。学校文化管理是对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整合与超越。经验――制度――文化,反映了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向前发展的一种必然。
“文化”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艺术;“文化”倡导营造一种豁达、大度、宽厚、善解人意、与人为善的氛围意识。校长在交往中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驾驭自己的意志,以开阔的心胸处事。把“文化”作为管理工作甚至是人生修养的一个标尺,通过“文化”“经验”“制度”的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学校文化管理的“潜在”功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理想的管理状态。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美育 嵌入 提升 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0-02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前学者的研究大都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架构内探讨如何去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受制于时代环境、分析模式、课程主旨和课程内容的制约,效果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本文将探讨把美育嵌入“原理”课,以建构一个更为充实和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方法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但因为美育内涵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会呈现巨大差异,我们需要先明确“原理”课视野下“美育”的基本内涵,这样我们的探讨才能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进行。作者认为,“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应是一种“人文思想美育”。因为:(1)“原理”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原理”课背景下所有的教育形式都不能脱离人文和思想的内涵,美育也不能例外。这决定了“原理”课上的美育绝不仅仅是“美学理论教育”“美的形式教育”或艺术教育,上述的教育方式都仅仅是完成美的价值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手段和工具;(2)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乐一体”文化。中国人认为最美的东西往往都必然包含价值和道德因素。如孔子说“兴于礼,立于诗,成于乐” “尽善”方能“尽美” ;孟子说“……故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因此,本文所述“原理”课视野下的美育是指通过具象的美的形象和方式来传递美的价值的一种人文思想美育,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一种居于各实用美育、理论美育之上的哲学美育。
一、 美育教学在视野关怀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主要是系统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决定了其主要内容是对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其探讨主题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其分析视野是宏观上的建构与把握。因此,虽然的最终归宿是人――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课中的每一个范畴、理论、命题也都蕴含着思想、情感、道德、人文和价值观的追寻,很多的教师也在讲授的过程中不断将规律的揭示与价值的分享相结合,但“原理”课的主要内容、探讨主题、分析视野决定了其很难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状态,很难去关注学生差异化的生活焦点和兴趣指向。而当今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利益的个体化,进而形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微观化和具象化。因此现代学生关切点和情绪的激发点一定是自我的利益、情感、兴趣和梦想,而与学生生存状态无直接关联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状态,往往很难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谈到为什么不喜欢“原理”课时,都会说“原理”课的内容“过于宏观,脱离实际,不能激发兴趣”。而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解来引导人,顶多能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做,那件事怎样做法……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原理”课应从关注个体情感、个体趣味入手,然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社会,最后达致对规律的揭示,但宏观化、理性化、理论化的“原理”课又很难直接实现这一点。因此需要把一种充满个体化、情感化的介质融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而美育恰恰符合这一特征。
我国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先生明确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审美虽然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答,也不是对某一文化信念的简单认同,但是能在无功利性情境中创造属于个人的完整人格的审美空间。因此,美育的嵌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原理”课在激发学生情感和微观关注上的不足,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形象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引起的。”美育的个体关怀与“原理”课的宏观视野,美育的情感切入与“原理”课的理性揭示是互补的,美育的嵌入必能提升“原理”课的吸引力。
二、美育教学在分析模式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往往是通过概念、推理和归纳的直线性分析模式来论证理论和解释现实。这保证了“原理”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这样的一种分析模式也会给许多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原理”课的最大特征和魅力是其整体性
只有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的最基本原理,完整地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展现的实效性和生命力,才能走出当前教学的困境”。但通过概念界定和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讲授“原理”课,一是在内容方面由于学时及教师的专业限制,教师很难去讲深、讲好每一个问题,从而破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损害“原理”课的整体性和有机性。二是当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和逻辑推理时,由于概念本身的本质细分性、逻辑空间性和社会功利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再加上概念、推理、归纳等这些纯粹知识性的讲授,很难使学生进入一种“怡然”和“忘我”的状态,进而从具体的知识中超脱出来,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这是很多学生在学完“原理”后会变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具象的美来触发学生的直觉体悟,在体悟的基础上达致对抽象规律把握的美育却能克服上述缺点。“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因此,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直觉是通往实在之路,是真正能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知识的方法。
(二)“原理”课直线型概念推理模式的不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宗法文明背景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是“天人合一”的整体直觉思维。儒家的道德直觉(如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虑而知”、苟子的“大清明”,朱熹的“豁然贯通焉”)、道家的自然直觉(如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佛家的宗教直觉(如禅宗的“不立文字”“见心见性”“无念为宗”等),都是通过直觉体悟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因此,即使谈论的是哲学上的抽象存在,中国人也不习惯于从界定概念入手,而是会通过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获得认知,而美育恰恰就是一种情境化和体验化的教育方式,一首音乐、一张图片、一座雕塑、一首诗都是要大家进入情境,运用直觉忘却自我才能真正体验。因此,美育的直觉体悟性往往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美育教学在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对“原理”课的提升
“原理”课虽然是大学才开设,但当中的部分内容、基本规律,学生往往从中学就已经开始接触并有了适当了解,再加上“原理”课规律性和浓缩化的特征,导致当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等会反复出现,而在“边际效用递减”原则的作用之下,学生对“原理”课内容的兴趣必然会受到抑制,甚至感觉疲惫。因此,必须嵌入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原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而美育的方式、介质恰恰具有这一特征,因为美的教育方式可以是各式音频视频、各种图片歌曲、各类故事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能直观感受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社会现象,且美育传递的内容可以是美术、音乐、雕塑、建筑,也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还可以是人生哲理和终极关怀,因此通过具有多元化和丰富性的美的切入,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变动的新鲜元素来打破“原理”课给许多学生留下的单一不变的重复感和疲惫感,调动学生的兴趣。
“原理”课的内容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和简洁化,但教材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感性具象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这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原理”课过于艰涩难懂,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再加上人的思维特征往往是由个别到一般,没有具象的切入引导而直达抽象和一般,很多学生接受起来必然较为困难。因此,要想使“原理”课的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内容被学生接受,就必须寻找一座很够很好沟通微观与宏观、个体与社会、具象和抽象的桥梁。而通过具体的美的形式来进行启发、引导、把握整体的美育恰能较好地契合以上需求。中国自古就有“立象以尽意”“应物象形”“澄怀味象”“意象”“兴象”等说法,都是强调美的具象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不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它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形、声等物质材料及其组合构成的外在形象来加以表现,从而才能成为人的直观对象,被人感知。因此,“形象性”或“具象性”是美的基本属性。这样一种具象性的美的教育方式对抽象与宏观的“原理”课的嵌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具象切入与宏观把握的统一。
综上,美育在视野关怀、分析模式、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上都能与“原理”课进行互补,进而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对“原理”课的广泛嵌入,必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价值和信仰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华美学・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对于新教育之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