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科学教育;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1-05
一、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在20世纪后期随着世界民主化发展过程应运而生的,是对呈现某一文化(a certain culture)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关于其他人类群体文化(other cultures)的教育活动[1],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取舍、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最终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跨文化教育指南》中表述了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三个原则:其一,跨文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其二,跨文化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三,跨文化教育要促进个人、种族、社会、文化和宗教团体之间的尊重、理解和团结[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跨文化交往,很多跨文化碰撞也必然会相伴而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规范的跨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目前除了在英语教育领域有少数相关研究外,我国跨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学校教育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教育还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根本没有形成自觉的跨文化教育实践。“跨文化”作为概念直到 2001 年才出现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中。而在科学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来自西方的科学思想、思维方式以及大量西方科学家(如牛顿、伽里略、爱因斯坦、瓦特、焦耳等)和科学史故事(如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故事、伽里略的重力实验故事以及太阳中心说导致的宗教迫害等等),包含了大量西方文化的跨文化教育题材,而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却没有开展自觉的、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实践。因此,当前进行规范的跨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已经迫在眉睫。
二、中国、加拿大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系”认识的比较研究
1.研究目标
从文化的维度来看,现代科学是西方(欧美)文化的亚文化群,具有不同世界观的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时会面临跨文化的体验。因而需要教师能充当“文化中介者”(Culture broker)的角色,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解决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使科学课程更容易为学生接受。这对师范教育提出了挑战:要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西方科学的文化本质,以便处理在科学课堂上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中国、加拿大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联结的看法的异同,了解理科教师对其科学课堂中潜在的文化冲突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文化中介者”。
2.测试工具
我们采用的“科学与文化的联结”测试量表(science and culture nexus,以下简称SCN)是由科学教育专家杰吉德(O. Jegede,澳大利亚)、埃肯海德 (G. Aikenhead,加拿大)、欧古尼(M. Ogunniyi,南非)和柯本(W.Cobern,美国)联合开发的[3]。
测试量表包括五个部分:A.科学;B.科学与文化;C.科学与常识;D.文化;E.理科教学。五个子部分之间是合理连贯而独立的。SCN共67题,考察了对科学与文化的本质与联系及对科学教育的看法,要求调查对象选择并赋值:“5”=“非常同意”,“4”=“同意”,“3”=“中立”,“2”=“不同意”,“1”=“非常不同意”。
通过系统收集中国和加拿大理科教师对本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间联结的理解与认识的定性、定量数据,调查具有不同背景的理科教师对科学与文化联结的不同观点。
3.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被试为加拿大萨克其万省(Saskatchewan)的25名中学理科教师和我国“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班”的3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理科教师(以下简称中、加教师)。中、加教师的显著区别在于:1)他们自身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2)萨克其万省位于加拿大西部,被试教师面对的学生主要为原住民,而中国被试教师大多与其学生有相同的本土文化。这些差异造成了他们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结”的看法存在着异同。研究用SCN中的36题进行了测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部分结果按测试领域分析如下(见表1)。
(1) “科学”方面
中、加教师对科学含义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认为科学是一项“探究未知的活动”(A2),对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科学”(A6)均持否定观点。且大多数教师认为科学是“对现实的合理解释”(A13),通过解释自然的神奇而满足人的好奇心。但多数教师将科学与技术等同起来(A4)中国教师平均值(以下简称“中平均值”)是3.05,加拿大教师平均值(以下简称加平均值)是3.61;A5“中平均值”为3.49,“加平均值”为4.00,将科学与属于技术范畴的活动与目标联系起来,从而科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就等同于技术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加教师持有这些共同的观点可能是由于两国教师具有相似的大学科学课程学习背景,对西方科学怀有相似的兴趣,对学校科学教育持相似的看法。
但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两国教师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如:
“科学是绝大多数技术进步的基础”(A8,t检验,p
“科学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现象全局的、整体的认识”(A12,t检验,p
(2)“科学与文化”方面
两国教师看法的共同点有:都认可科学在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之余所具有的普遍性(B12),对学生在本土文化氛围中建构科学概念,并将科学与自身对自然界的理解相融合,他们都表达了相当的信心(B2)。
两国教师在“科学与文化”方面看法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有:
“科学知识一旦掌握,它就会控制一个人的思维方式”(B3,t检验,p
“现代科学常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子文化,西方的信仰、价值观和习俗是科学隐含的内容”(B7,t检验,p
“科学帮助了一些西方国家对其他不同文化的国家进行殖民统治”(B16,t检验,p
另外,学校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其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有趣的是,教师对这一影响的本质有不同看法(“科学可以帮助非西方人的进步,如果他们能将科学融入他们的思维方式”,B14)。加拿大教师(平均值3.04)相信学习科学能赋予非西方学生能力,帮助其进步;中国教师(平均值2.49)认为个人成长、国家发展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3) “科学与常识”方面
两国教师均认为有时科学证据不适用于日常知识(“通过科学方法得到的结果按常识来看并不总是有道理的”,C7),但在“科学与常识差异极大,根本是两回事”(C3,t检验,p
(4)“文化”方面
要探究教师对“科学与文化的联结”的看法,先要清楚其对文化的看法。几乎所有教师对文化的概念都持相似的看法,基本同意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D1)或“一种意义体系”(D3),这些均是源自人类学的说法。
但加拿大教师认为文化是可变的,而中国教师更注重文化的稳定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永恒的,因为它会代代相传”(D6,t检验,p
(5)“理科教学”方面
两国教师均相信,科学学习效果与学生个人意义建构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教育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从科学知识中归纳出自己的理解”,E2),而对于“理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准备”(E11)大多持否定态度。在理科教师的首要责任问题上,均同意要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理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依赖专家或权威”,E12)。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表达出来的教育目标未必就是其真正在课堂上采用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我国,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10年历程,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两国教师均未能深刻地认识到非西方学生对西方科学的不适应性(“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科学就如同迈入另一种文化”,E15)。
在“理科教学”方面,两国教师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教师认为学校科学教育内容反映了当地文化,他们更加意识到学校理科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知识的更为整合性的看法(“学校所授的科学概念影响着我周围的主流文化”,E4,t检验,p
三、跨文化教育对科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意义
1.对科学教育的挑战
学生在从日常生活的文化背景跨越到学校科学教育的文化背景这一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大多数本土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世界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跨越文化障碍并不是顺利自然的。
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来看待科学教育,教是传输文化,学是获取文化。科学作为西方文化中权威、力量和进步的圣像,它会渗透入其他与之相联系的文化中,从而对非西方学生产生“文化同化”(Culture Assimilation)。而部分学生依靠运用“法蒂玛”法则[3](Fatima’s rules),以尽可能多地吸取信息、背诵概念等方法来求得通过考试,回避文化同化过程及障碍,但他们并未进行真正意义的学习。
对大多数本土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世界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跨越文化障碍并不是顺利自然的。按跨越过程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一致的文化支持顺利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跨越、多样的文化导致有风险的跨越、相互冲突的文化使得学生不可能真正完成跨越。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批判地掌握西方科学的同时,不丢失他们自身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文化同化”与“法蒂玛”法则这两极之间的一条可取之道是开展兼容性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即在一个存在潜在冲突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跨越文化障碍的认知过程[4]。兼容性学习提倡与文化密切相关(culturally sensitive or responsive)的科学课程,将学校科学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本土文化、语言、知识看作学习西方文化的一笔财富而非负担。构建科学课程,应当以跨文化的观点选取合适的西方科学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能让学生更容易跨越自身文化与学校科学教育文化之间的障碍。
2.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国籍不同,但绝大多数两国理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西方科学的文化层面,科学与本土知识在认识论和世界观层面的不同,以及在科学课堂上许多学生正在经历的文化冲撞。是否意识到西方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经典的知识体系,直接关系到理科教师能否胜任“文化中介者”这一角色。因此,通过某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使教师具备实施“文化中介”的技能,改变跨文化教育能力薄弱的现状,对我国跨文化教育的开展非常重要。通过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将科学教育的跨文化观点介绍给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有助于他们以新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学生并改善科学教育。
对科学教育所持的跨文化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一系列假设[5]:
1)西方科学自身是一种文化实体,是欧美社会众多亚文化之一,因为西方科学的文化包含在欧美文化背景之中。2)人们生活并共存于许多以语言、种族、性别、社会阶层、职业、信仰和地理位置而划分的亚文化中。人们从一种亚文化向另一种亚文化迁移,这一过程成为“跨越文化边界”的过程。3)人们自身的核心文化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与西方科学的文化有差异。4)科学课堂中的文化氛围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之一。5)从日常生活到学校科学教育,大多数学生经历了文化的改变。6)因此,学习科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文化跨越。7)若在跨越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帮助,学生会在科学学习上更加成功。8)这种帮助主要来自教师(“文化中介者”)。他确定要跨越文化障碍,指导学生来回于障碍之间,通过科技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鼓励学生学习科学,促使学生从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中获得认识。
有些学生(潜在的科学家)能够非常顺利地跨越文化障碍,开展科学学习,与西方科学家能融合得很好,以致对他们而言,障碍几乎是不存在的[6]。大多数师范生和理科教师属于这一类
学校科学教育的跨文化观点对大多数理科教师而言是非传统的观点,也是一种能为理科教师直觉性接受的观点,挑战在于如何让理科教师(职前、职中)将这种直觉有意识地转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文化中介者”这一新角色介绍给师范生及在职教师,将科学的文化层面需要传输给他们,培养跨文化的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意识,成为理科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文化中介者”的理科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人世界观(与学生日常文化有关),辨析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寻求意义,建构意义的过程)个人观点所处的文化背景,明确其可能经历的文化跨越类型,然后依据“科学的文化内涵”引入另一种文化观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一种语言行为模式,明确指出某一时刻他所指的是何种文化,以防学生发生混淆。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本研究中发现,背景的不同会造成教师对某一观点所持看法的极大差异。因此在理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的设计中,需要对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以了解在何种背景下具体的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对教师课堂实践具有的意义。比较研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
[2]黄志成,魏晓明. 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 全球教 育展望,2007(36).
[3]Glen S. Aikenhead. Science and culture nexus—a research report[EB/OL]. http://usask.ca/education/people/aikenhead/report.htm.
[4]Olugbemiro J. Jegede;Glen S. Aikenhead. Transcending cultural borders: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ing[J]. Research in sci? ence&technological education,1999(17).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213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现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弱化现象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被弱化了,具体表现在:
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味进行语法、词汇的语言教学,对英语文化中的常用习语、行为规范、社交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多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相应的文化导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为只要学好语法、词汇,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能与外国人进行顺利的交流,而不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其实,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时,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外族人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方面上的错误,而异国文化的障碍和误解却往往会导致相互间的摩擦和隔阂,甚至造成最终的交际失败。因此,当语言运用能力上升到一定水平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愈显得重要。
三、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素质,切实转变教师观念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应采取高中英语教师集中培训、高中英语教师自我研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切实转变观念,使全体高中英语教师意识到文化障碍的危害性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充分利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也是高中英语教师打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战役的主战场。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抓住课堂这个最为重要及主要的阵地,利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利用词汇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汇相关的拼写、词义、用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在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同时又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本来枯燥乏味的词汇鲜活、生动起来,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特别对一些表面相对应而文化含义不等值的词汇,教师应多从词汇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挖掘。例如,the knife and fork 这一短语与其相对应的汉语是刀和叉。在中国文化中,这分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和工具。但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刀和叉已经是不可分离的用餐工具,因此 the knife and fork 作句子的主语时,谓语动词一律使用单数:The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iron .
2.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英语的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中,阅读活动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比重。而且阅读活动中所涉及的阅读材料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其内部的相关文化因素和内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相应的阅读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阅读应试技能,又对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2 Unit5的话题是 Music,在进行本课教学的同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美国门基乐队的成长历程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国家的常见音乐形式,深化对西方音乐的全面认识。
3.利用口语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实际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教师在英语的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现行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Book4 Unit4的话题是 Body Language,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创设一些诸如初次见面、上街购物等现实情景,让学生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现场的实际表演和交流,这样就能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的同时,又让他们亲身体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课外教学进行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辅助培养
高中英语的课外教学在整体的英语教学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采用放英文录像,看英文电影,网络搜索以及举办个人知识讲座,组织西方文化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辅助培养,使他们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从而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切实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3
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综合渗透发展的趋势
一是科学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古代的科学包含在哲学思想中,以后才逐渐分化出来。19世纪末,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科学技术开始高度分化。其特征为一系列基础学科的诞生和确立,主要表现在学科分支愈分愈细,分支学科越来越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代基础学科已有538种,学科专业在4000个以上。”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曾十分深刻地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到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它们的形成必然促使其本身和其他自然科学不断分化而产生新的学科,并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客观世界既是多样性又是高度统一的物质世界,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技术本质上也是内在的统一体;而科学的单纯纵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科学研究客体和科学自身整体性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孤立封闭状态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解决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繁多的重大的综合性问题。因此,科学技术势必走向交叉、综合和一体化。科技发展史表明,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高度综合,新兴交叉性学科和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的三部专门介绍世界新兴学科的工具书《当代新科学手册》(杨过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新科学手册》(张长城,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世界新学科总揽》(金哲,重庆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记载,当今世界的新兴学科已发展到数千种,其中新兴交叉性学科(包括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是主流,并且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在大量产生交叉新学科的同时,交叉学科又渗透到传统学科,使其继续衍生分支,并与交叉分支纵横交错,交叉方式异彩纷呈;另一方面,涌现出传统学科所不能包容的大批综合学科和横跨一切学科所不能包容的大批综合学科和横跨一切学科的横断学科。”这标志着现代科学进入系统综合期,技术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二是科学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综观近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每次科技革命都会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并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随着以SCI理论、DSC理论,以具有多学科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不断深入发展,提倡终身教育、智能教育、未来教育、博才教育的教育革命正发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人类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重大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而需要多学科的专家摒弃传统狭隘的学科门户观念,通力合作,从多学科的视角来谋求问题的解决。“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科学技术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我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阶段和重要途径。这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技和文化。当代的高新技术和重大基础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而当今它们越来越显示着跨学科性。目前,我国政府、社会各界以及研究生无不对高等教育更好地履行职能寄予厚望。因此,研究生教育如欲遵循“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M这一客观规律,就应主动地顺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更好地履行职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广博的知识、掌握多种研究方法、适应市场需求、能经受起历史考验的高级人才。
二是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在“以俄为师”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其弊端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文理分家、理工分家、单科性学院过多、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和简单积累而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叉渗透等,这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较窄,“隔行如隔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岗要求和多次选择,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同时,在学科日益综合化的背景下,这种人为地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既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协同作战、合力攻关,也不利于学科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利于新的学术思想的萌发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世纪之交,我国开展的高校合并运动既是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平台。
三是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看。我国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一般都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系制”。教师和学生分属某一学系,其人事、学籍、教学和科研等活动只对该系负责。这一体制使得人们不善于或不习惯于与其他学科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很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其他学科的同行,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或是兴趣不大,从而使学系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院(系)墙。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既有利于学系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和资源统合,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网络系统的子系统,高校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以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m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研究生的身心发展已达到了进行更高层次学习所需要的要求,研究生导师本身也是高校内部学术造诣最深、科研能力最强的一流师资,他们本身负有知识创新的使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实施及知识创新任务的落实,必须依靠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教育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担负起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其永恒的主题。“研究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学科的创新,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和属于其他学科的专业领域的交换。最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往往属于某个杂交的亚学科。”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课题组的研究表明,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增长,增强学生掌握特定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改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最高荣誉奖、代表着人类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跨学科获奖情况(见表1),也告诉我们,跨学科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本学科的前沿领域以及本学科与相邻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创新的两大领域。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百年历程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最初的36.23%发展到47.37%,20世纪最后的25年获奖的跨学科数占总获奖数的近半。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物理学、化学、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榜上有名,如X射线与放射源的发现、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基本粒子、核裂变、基因理论与工程、DNA双螺旋模型、激光、超导理论与超导物质等。在这些成果中,通过跨学科获得的奖项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作为未来科研事业接班人的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创新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为研究生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复杂条件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我国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博”、“专”结合,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其体制、结构、科研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为准绳,培养的人才的适应面极其有限,既难以适应其专业之外的工作和其他方面的需求。同时,在综合思维方法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经济产业机构的不断升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必须不断地面对社会加速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在复杂而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学科知识和狭窄的专业化技能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靠跨学科、?106?多学科,尤其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其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科学研究,综合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都是围绕着培养科研能力这个中心。我国培养的研究生虽不乏发明创造者,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研究上。要革除这一弊端,必须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课题。然而,研究一旦涉及到科技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靠单枪匹马打天下很难解决。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协同攻关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一是“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立足之本”。没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建设,任何教学科研机构就没有能力培养研究生;而没有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亦根本上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那些寻求发展的高校全部工作中最不可轻视并要将它放在龙头位置上予以考虑的问题。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综合性、艰巨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工程。它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和深化的过程。如前所述,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综合一分化一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已经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以综合为主的趋势。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学科的发展变化,有效进行学科交叉。实行学科交叉,尤其是传统学科与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学科的交叉,可有效地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而科学研究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并以适应和促进学科发展为己任。这就意味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也对学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学位点是学科建设的外部表征,科研或学术成就才是学科建设的质量特征。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又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途径。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能使研究生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不同学科的思想进行交流、渗透和碰撞,促使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和跳跃式思维,激发创造灵感。以高等教育学为例,“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有时会显得一筹莫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他学科的专家参与教育研究的程度不高或力度不够。”因此,王伟廉教授认为:“未来高等教育理论的重大进展甚至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跨学科研究的效果,取决于这种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第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为最高层次的教育,高层次教育应由高水平的师资承担,以保证学科发展必需的高水平学术力量的集中。同时,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于那些缺乏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也是严峻的挑战,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弥补知识欠缺。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及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他分支的主动接触。跨学科教育则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在美国,跨学科研究级的成员平均具有1.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在欧洲国家,他们平均具有1.2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而我国还尚有差距。第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促进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现代科学已经进入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只看到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单打一的水平上,而应在按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建设好各学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出现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及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第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关于重点学科建设,原国家教委提出过如下基本要求:其一,对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其二,学术力量较强;其三,学科水平较高;其四,学术环境较好。这反映了重点学科建设必须具有学术前瞻性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性。重点学科建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途径很多,可以是移植组合,也可以是多元综合等。综合考察这几种途径,不难看出,其关键是全方位的相互接纳,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综合、协调,即智能互补。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繁荣所繁衍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从系统论层次组织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学科要想取得长足进展,其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必须网络化,并呈现互补、同化、顺应的良好功能。”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的“通才”。相对而言,第二条途径更有效。
总之,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的重要途径。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4
关键词:JEFC新教材;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导入
一、引言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初中英语教学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体裁,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人教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的编委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安排:涉及异文化介绍的课文和日常生活的会话题材比传统旧教材分别增加了10.2%和36.2%。这表明通过日常生活片段情景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知识层面。因此,在初中英语JEFC新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使文化的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下面介绍几种文化习得方法:
二、通过英汉文化的比较,进行文化知识教学
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中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的思维等同起来,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JEFC新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是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需把英美人和中国人寒暄问候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知道其差异,同时也说明比较中西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JEFC新教材第一册的Lesson 1为例,其中有学生向教师问候说:“Good morning,teacher!”(老师,你早/早上好)。在英美国家里,从早上到中午都可以说“Good,morning!”,有时告别时也可以用;而在汉语里只能在早起到上午九点时左右说“你早,”告别时不能说“你早”。在汉语中可以把教师当作一种称呼,可是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在教授此课时,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教师为Sir/Mr.或Miss/Mrs.;在日常交际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可以直呼其名,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以中英美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授,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地道的英美英语,而且也激起求知欲和兴趣,但比较中应该让学生正确对待异文化,既要防止对异国文化过高评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三、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以“dog”一词为例,在语义上,中国的“狗”与英美国家的“狗”没有区分,但两个文化群体时的“狗”的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字在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似呼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
因而,教师要根据英汉文化的差异和规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强化训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四、联系JEFC新教材的课文内容,吸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目前中学还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只能按JEFC新教材的内容,涉及什么讲什么,帮助学生从中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不至于对语用文化缺乏了解而造成失误,例如:JEFC Unit 15 What do English people eat? 讲授时,可将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守时、守约,所以大街上人们都行色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以致“吃饭”问题在他们看来倒显得无足轻重了,这与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是不同的,所以课文出现“hamburger, sandwich, chips, fried chicken ”等“take- away food ”就应运而生。
此外,我们还可指导学生从课文注释和插图中习得有关文化知识。JEFC新教材的课文注释,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难点及其翻译,而且增加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例如第二册子Lesson 79的注释:英国人喝茶和中国人习惯不同,英国人通常在茶(多为红茶)里加糖或牛奶,或两样都加,而中国人一般什么都不加,习惯喝清茶。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向学生进一步补充解释;“红茶”译成英文为“black tea” ,而不要望文生义地译成 “red tea” 。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5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护理专业 本科英语教学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nurses sets an even higher demand on English teaching in nursing major.English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should not only give emphasis on the students’ fundamental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i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nursing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improving nurs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nursing major; undergraduates English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参加到涉外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面对外籍护理对象应根据当地的文化提供相应的护理照顾,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有效(实现交际目标)的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彭云鹏 2012:19)。如何提高护理学生的在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涉外护理中能得体、有效的与病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是医学院本科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随着国家的发展,持续对外开放,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在中国定居的外籍人士也持续增长,因此在中国国内接受医疗护理的外籍人士也大幅度增加;另外国内医科大学,医学院和医院每年也会派大量的护理学生和护士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和提供护理帮助;国际护理人才面临严重短缺。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都建立了引进外籍护士的计划和项目。这为国内就业情况一般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面对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护理对象,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涉外护理人员必备的条件。
(2)在涉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但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外籍患者往往能够理解和原谅护理人员语言和语法上的错误,而对于一些因为不了解他文化而造成对患者的不尊重,往往无法原谅。如果护理人员只考虑语言的形式,而不注重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习惯,就会造成医患之间的误解甚至是冲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医疗观念,风俗禁忌。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不能正确理解护理对象的需求,就会造成交际失败,护理不当甚至会让患者拒绝护理。因此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得体的交际能力。
(3)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护理理论家雷林格尔(Leininger)就提出了跨文化护理理论。跨文化护理的核心部分是“日出模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第二层为服务对象层;第三层为健康系统层;第四层为护理照顾决策与行动层(蒋晓莲2006:9)。该理论模式提出:“护理不应是一固定的模式,只能有一个相对的框架,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各异的护理”(施楚君2004:538)。因此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涉外护理的过程中,要有跨文化意识,注重了解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医疗观等。
2 在本科英Z教学中提高护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
(1)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文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刘伟荣 2009:241)毕继万提出第二语言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护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近些年来ESP教学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ESP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也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当“满足学生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特定需求,将英语教学和护理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在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多数医科大学和医学院都为护理学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却广泛存在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高的问题,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不当。许多学校在大一大二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有和护理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工作中与外籍患者交流的需要相结合。二是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护理英语,但基本都按照“英语+护理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护理英语课程一般只是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护理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章,掌握相关的护理词汇和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这种能力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在涉外护理中的交际失败,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三是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课堂上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不用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 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优化护理专业本科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因此单一的笼统的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护理英语本科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需求从而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可考虑第一学年设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第二学年设置护理英语课程和与护理专业紧密结合的跨文化交际课程。
(2)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选择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护理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是发生在特定职业情境中的交际,这决定了与日常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不同。Parkinson和Brooker (2004)指出护理人员学要与病患之间的交际需要了解他们的病史,提供关于他们护理过程的信息和帮助他们怎样处理他们的疾病。这样的交际具有特定的步骤,涉及到特定的词汇和用语。雷林格认为“护理是一种需要解释的跨文化现象,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专业,是充满人道性、科学性的专业与学科”(蒋小莲 2006:10)。护理人员与病患的交际一定是建立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因此在选择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和制定教学内容时除了要包括在病患沟通时常用的一些词汇和用语,还要侧重于医学机构组织,医学设备,医疗制度,医疗观,医疗风俗和病人的就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3)提高英语教师的护理语境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很多医学院和医科大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教师自身就非常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到英语国家的医院或医学院进修。一方面学习一些护理的专业知识,一方面了解相关的文化,将一些在护理过程中医患沟通的真实案例放到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进行讲解和分析。
(4)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基于交际式语言教学法,把真实的语境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模拟真实护理场景的任务,让学生与外籍患者沟通。在设计任务时要侧重于跨文化的差异,让学生通过反思沟通解决交际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引入护理语境中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出案例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找出如果在今后与病患实际沟通中遇到类似情况合理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Leininger, M.Transculturual nursing:A promising subfield of study for nurs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M]. St. Louis: Mosby,1996.
[2] Parkinson,J&Brooker, C. Everyday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Nurses: A guide to working in the UK[M].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4.
[3] 万继.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6.2(1).
[4] 蒋小莲.跨文化护理理论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刘伟荣.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12).
[7] 马菡.ESP理论视角下护理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语文的跨学科教学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独立学院;专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17-01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高校教师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学生尽管在英语书面知识方面掌握较好,却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进行有效的交际,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研究跨文化教学以及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适应未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
1跨文化交际学的涵义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的交际,划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简言之,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互交流交际的过程,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信仰、信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的交流。目前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不少学者,尤其是外语与文化学者的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相结合,不仅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和目标,同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外语教学对于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专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2.1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独立学院的专科学生在进校时英语成绩都偏低,而尤其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独立院校,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更低。以我院2010级专科学生为例,在总分150分的情况下,学生们的英语高考平均分仅为54.85分。可以说,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是相当薄弱的。且不说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多学生连国际音标有多少个都不清楚。刚进入大学时,很多学生不会拼读单词,不清楚英语中有哪些基本句型,阅读文章时不知道如何抓关键词和主题句,写作时不知道如何下笔。总而言之,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2.2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由于在学了多年的英语后,英语仍然是让他们头疼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在男生占大部分的理工科班级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除了缺乏兴趣外,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没有信心,主要表现为不按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以及不敢开口讲英语。
2.3学生们的英语文化知识严重欠缺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很多专科学生缺乏基本的英语文化知识。在一次以"赞美及其回应"为主题的听说课中,在导入环节我对一个男生说:"You look handsome today." 这个学生涨红了脸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在西方文化中,面对赞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表达感谢,而这个学生显然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整体来说,学生们对于西方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知之甚少。
2.4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
独立学院专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偏低。很多学生在学了多年的英语后,在native speaker面前仍然不敢开口讲话。有的甚至在课堂上类似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类的活动中也不能开口讲英语。这样的学生即使考试的卷面成绩不错,也不能真正运用好英语,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因而是不能适应我们社会需要的。所以,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专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加强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
要利用好任何一门外语,首先都必须加强目的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如音标发音、拼读规则、单词记忆、基本句型、基本语法、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在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后,学生才有信心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3.2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词汇教学、篇章结构讲解,还是涉及交际习惯、行为方式,抑或是涉及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时候,我们都要时刻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比如,在讲解词汇的时候,我们除了讲解单词的概念意义外,还要根据情况介绍词语的文化意义。所谓"概念意义"是指词汇的语言意义;而所谓"文化意义"则指词汇的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词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会对学习者造成困难。如英语"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酥受难的日子正是周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摆"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而星期日"Sunday",会使人想到耶酥复活、做礼拜、过节,常常有神圣、欢乐等含义。这样,人们就把最漂亮的衣服说成足"Sunday best"。这些知识的导入既扩展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教学效果非常好。
3.3创设语境和制造情景
这里的"语境"和"情景",是指只用英语进行各项交际活动的环境。创设语境和情景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的交际用途,把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相关信息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语境和背景,让学生开展诸如角色扮演和课堂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交际环境,从而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训练。
3.4增设相关选修课程
各独立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一些相关的英语选修课。我们可以开设诸如"英美文化概况"、"西方礼仪"、"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选修课程。虽然目前已有少数高校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此类的选修课,但其中独立院校中所占比例极小,而针对非英语专科学生开设的则更少。各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增设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选修课程,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英美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规定适合的学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5引导学生做好课外学习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知识的输入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的时间来提高自己,比如:引导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让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去欣赏和体会,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真实地感受其中的人文知识; 给学生介绍一些欧美音乐以及英文学习网址,使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英语知识。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具备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背景下,独立学院的专科学生若想在未来的就业和工作中脱颖而出,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当务之急就是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永晨.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1):26-28.
[2]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