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1
关键词:交通功能,规划设计,设计流程,规划内容,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中车辆越来越多,城市化使交通问题变得集中、强度加大,机动化使交通空间日益局促,交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解决城市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 增加交通供给即新建或拓宽城市道路; 2) 控制交通需求即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部门只重视道路设计方面,不重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系统指导作用,往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需求不均衡、交通问题突出,无法进行道路拓宽时,才考虑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在宏观方面,在建设前期,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设施所要承担的功能做出规划,利用仿真软件对未来交通进行分析,使交通设施的空间结构形态能与其功能适应; 在微观方面,对其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做出安排,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优化交通结构,确保交通构筑物能满通需要,实现高效交通。
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 1 交通功能规划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指导
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问题,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不够,道路规划经常忽视交通需求管理,不注重交通功能规划的指导作用,一般情况下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只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从道路设计中分离出来,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来指导城市道路设计。另一方面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节,从而导致交通设计思想夭折,道路规划不合理。同时受专业限制,具体设计人员对功能问题往往研究不够,缺乏基本的交通功能设计素质,交通功能规划设计问题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进行新建城市规划时,必须整合土地使用政策、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三者关系,进而来管理交通需求,即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把交通功能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然后对初步完成的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功能规划部分通过数学模型和大型仿真软件模拟未来交通状况,以确定交通设计的容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并将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或者完成总体规划。进而在论证合理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设计。
1. 2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道路使用存在系列问题的重要保障
1) 城市路网功能结构不合理。在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往往只重视扩大路网的空间尺度,忽视了路网功能结构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导致城市道路路网功能级配关系进一步失衡。
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布置不完善。许多城市道路出入口、交叉口设计、立交匝道设计不合理,停车设施功能配置不全,车辆掉头区、行人地下通道设置不尽合理,安全设施、流量检测、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城市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
3) 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容量小于实际的交通量,公交线路以及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往往过高,导致公交过分集中在某条道路,造成该线路交通拥堵及公交通达性差等诸多交通问题。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有效途径,而目前,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公共交通体系。
4) 交通枢纽布置不当。城市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汽车站、火车站等,是城市主要集散地,包括商业、交通集散、公交枢纽等各种功能,各功能产生与吸引的交通流在此汇合交织,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特性。现代城市未能合理的安排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条件,导致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不当,造成了各交通流分布不均衡,交通流过度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现代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1) 综合土地利用与交通功能规划,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和冗余度; 2) 建设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支路网,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达性; 3) 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合理布置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交叉口渠化、道路出入口等,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合理布置交通控制系统及诱导系统,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4) 采用先进的路段交通组织措施,如设置单行线系统、变向交通等,组织微观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运行; 5) 完善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并利用经济杠杆有效调节交通需求; 6) 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系统管理,从各个方面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1. 3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有必要专题研究、专题审查
在工程前期,应充分论证总体方案,对交通功能做出充分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确保项目建成后新增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不会对未来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的细节方面,应充分听取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建立专项交通工程项目,如交通疏导工程、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控制系统改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高城市道路的利用率。
2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在城市建设各个阶段所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可以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道路规划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开发建设中,结合用地规划,对道路进行初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为实施阶段道路详细交通工程设计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使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制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为交通功能规划做指导。具体包括道路功能定位、道路网路功能结构布局、停车设施布置、交通枢纽布置、立交及匝道设计及主要交叉口设计等。
第二阶段为道路实施阶段,在进行道路初步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对即将建设的道路,进行深化细致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路段交通设施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设计、公共交通设计、人行横道设计、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等。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再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阶段为面向管理阶段,具体内容包括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交通诱导系统设计等。
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3 结语
目前,大部分城市是由历史沿革演变而成,没有系统的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相当有限,大部分道路无法拓宽,因此,只有强化面向建设及管理两个阶段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大力实行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利用现有道路网及先进技术,系统的诱导交通流,充分挖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于新建城市而言,要强化面向规划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正确预测城市规模及城市交通量,进而制定合理的新建城市道路体系结构。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2
关键词: 山区 等级公路 城市道路 标志 标线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各西部地区城镇之间道路工程也相应得到重大发展。而贵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部分,道桥项目的建设也在蓬勃发展,从县道省道国道的改扩建,到城市快速路,城市主次干道的大力兴建与改造,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道路的多样化多元化必定会逐渐完善整个贵州地区的路网建设,与此同时,复杂的路网关系在微观上更需要标志和标线的辅助来确立道路在路网系统中的“存在感”。由于迅速的道路建设中,贵州山区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建设还未能明确分开,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也需要符合贵州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设,才能让标志标线更好的发挥优化交通的作用,故此,我们来对比一下贵州山区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标志标线设置的同异。
1标志和标线在道路中的作用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文字向驾驶人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
道路交通标线是以规定的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或其他导向装置,规设于路面或其他设施上,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设施。
实践证明,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平滑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节省能源,降低公害,美化路容。
2贵州山区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
(1)贵州山区等级公路交通特点
我过西部地区地势多起伏,山区路网建设还未完善,大量道路仍还处于未完成状态,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贯彻落实以及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 山区公路建设等级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改变了山区交通不便的状况. 但由于贵州山区地形地势的特殊情况, 公路建设难度较大, 部分项目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规范的同时,由于地形地势的限制,道路线形需要适当降低技术标准,多项技术指标中极限指标时常出现, 小半径曲线,大长坡,桥隧比大等等会给道路行车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因此,加强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工程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合理设计山区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 针对事故多发路段如小半径曲线路段的限速和线形诱导, 隧道的预警性信息以及隧道出入口的线形诱导等的标志标线的设置才能进一步提高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
(2)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陡峭,山区公路大多靠山而建,蜿蜒曲折,道路平面线形急弯多,平曲线半径小(甚至是极限半径),纵面线形坡度大,陡上陡下路段也常见,甚至因为条件的制约,少数道路有弯道上下坡情况出现,也不可避免的在长下坡后为平曲线段。造成道路的行车视距差等恶劣情况。
加之贵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还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路面的抗滑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当地气候水文的影响,更是加大了行车条件的难度。
标志标线的设置都是根据大条件下的道路经验和相关的标准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地域的特殊性, 造成公路行车安全的多变性没能因为交通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而得到优化,如一些本该向驾驶人员提供信息标志的地方不进行设置, 而一些不需要设置的地方却按照标准的要求照本宣科进行不必要的设置. 标志标线设置的连贯性和表达性差强人意, 从而令驾驶人员不能从交通标志标线中获得及时的、有用的交通安全信息, 给本来严峻的山区公路的行驶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贵州山区等级公路的基本特征,结合驾驶员对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的基本需求,总结出了贵州山区等级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①标志尺寸大小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应根据本道路路线的实际情况、道路设计速度、行车视距等进行设置,并在设置时注意当地的环境影响和干扰,如将标志设置在树木茂密的地带,标志也就形同虚设了;
②标志、标线的设置应具有一致性, 特别是重复的信息,不能出现标志内容与标线提示的相互矛盾,如在危险路段、沿线周边有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前方设置震荡减速标线,并配以限速禁止超车等标志提示驾驶员降低车速, 以安全的速度通过相关路段;
③ 重要的信息应多次重复进行提示,使驾驶员能够提供充分了解前方道路相关的交通安全信息,如警告和禁令相关的标志标线, 使驾驶员对路况有正确判断和心理预期, 能够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
④ 根据线形的特殊性,预足设置距离,提前给出信息, 如桥隧及交叉口预告标志,使司机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行行为判断;
⑤ 尽量避免干扰因素, 设置交通标志时要突出主要信息。设置交通标线简单醒目, 避免道路信息过多,反而让道路信息成为驾驶者的负担;
⑥ 由于山区公路的视距条件较差, 标志的各支撑方式( 如单柱、悬臂、门架等)、对应标志的版面大小,若根据设计速度对应的形式和尺寸难以达到安全的视觉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大选用,且同时要满足道路净空的要求。
3 贵州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
(1) 贵州城市道路交通特点
贵州省海拔较高,就算是中心城市,也不乏城市道路中上下陡坡的贯穿,纵观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道路路网密度大,交叉口间距短,交通管理措施复杂,交通流量随时间性变化较大,交通参与者的信息需求量大;贵州的城市道路还应考虑自身城市的地形特殊性:城市位于群山之中,可开发的地方小,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车流量也相对较大;由于地形影响,上下长陡坡在贵州的城市道路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因此,设置合理的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在很大程度上能让行驶着者正确的判断城市的交通空间和交通状况,使交通管理者及时有效地引导交通,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掘道路通行能力、预防交通阻塞、减少交通事故。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根据实际情况的设置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会误导和混肴驾驶人的视线和判断。由此可见,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优化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刻不容缓
(2)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新标准的颁布实施确保了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的法律属性。结合贵州的城市道路自身特点,以最佳的效果来实现贵州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合作控制使得交通流更加安全顺畅,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①在人车众多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中能第一时间吸引住行驶着的注意力而且不能被行道树、建筑物等所遮盖,以免影响交通参与者的视线。在满足自身特征如:标志颜色、尺寸、设置距离、角度、设置位置之外必须具有视觉冲击力,且与附近的广告牌、商业标志等设施有较大区别;
②标志标线要能够简单合理、快速明了的传递科学的相关信息,要让参与交通者迅速解读到其中传达的信息;
③交通标志提供的信息与交通标线提供的信息应保持协调一致,不能互相矛盾,相互结合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城市道路交通情况;
④标志标线的设置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立;
⑤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应有效缓解或解决交通事故、交通拥挤、阻塞、、停车问题、交通设施与景观协调问题、通行能力分配、路权分配、路网交通压力均分等等。针对不同的交通需求,在设置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时需要对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引导有更便利、周到的针对性原则,对道路交通的运营有严格、明确的规定。
4 结语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是向交通参与者传递交通信息的载体,不论是贵州山区等级道路或是贵州的城市道路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范结合自身特征进行设置。标志标线的设置,不管是贵州山区等级公路还是贵州的城市道路,都应按照易见性原则、易读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规范性原则进行设立。并针对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确保对各自行驶着传递的信息规范、准确,让交通参与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识别标志标线内容,并根据其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应。
参考文献:
【1】GB5768-199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3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河东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加强和深化我区畅通工程工作,全面提高我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结合建设平安河东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交通综合协调部门职能作用和公安建设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的堵点、乱点、事故黑点等突出问题,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群众交通文明素质,为我区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和工作目标
2008年河东区确定在全区普遍开展畅通工程活动。总体工作目标是:构筑起社会化的城市交通文明建设和实施畅通工程的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软、硬件投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改革城市交通勤务工作,建立科学、高效、文明的交通管理勤务模式,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指挥、疏导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全方位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畅通、快捷、安全、环保的绿色交通系统。达到B类城市三等管理水平。
三、评价项目
2008年评价围绕交通有序畅通,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设施齐全有效等方面的要求,以《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版)为主要依据。评价指标分为基本指标与附加指标两大部分,基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城市,附加指标适用于对应类城市。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工作进展和效果。
四、实施步骤
(一)实施阶段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和创建目标,要按照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及畅通工程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工作,完善城区各类交通设施,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活动,共同整治维护城区交通秩序,达到预定的创建目标。
(二)初评阶段
各部门根据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标准做好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和自评的文字材料于2008年7月5日前报送到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迎接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初评和省级评价验收。
(三)总结阶段(2008年10月-12月底)
根据检查结果和各单位全年的创建活动,对实施畅通工程效果显著的单位和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工作措施,解决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把畅通工程作为形象工程、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公安、建设、宣传、规划、教育、交通、环保、工商、广电、安全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抓好畅通工程。
(二)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实施,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及时报道实施畅通工程的情况及效果,要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使交通法规家喻户晓,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守法的意识。
(三)实行目标责任制,任务再分解,加强量化考核。结合本单位的职能作用,认真分析城市交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畅通工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再分解,逐一落实。要精心部署,量化考核,抓好落实,及时纠正、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取得实效。
(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交通管理现代化进程。各单位要把交通管理科技化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以提高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交通管理示范城镇建设为突破口,更新思想观念,改革管理模式,加大科技和设施投入,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提高管理效率。要将近期的工作措施同长远的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快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要认真抓好驾驶员信息卡发放工作,确保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章记分办法》的落实。
(五)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要集中力量打通一些卡口和瓶颈,使城市交通局部路段拥阻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公交设施建设的投入。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认真落实公交优先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要发挥城建监察队伍的作用,加强执法检查。要按照《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重点整治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在城市道路或沿线乱搭乱建广告牌、不按规定挖掘和占用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的规范营运等问题。
(六)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确保畅通工程顺利进行。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活动,强化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努力减少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实施畅通工程,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六、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宣传、公安、交警、交通、公路、财政、建设、规划、教育、工商、安监、综治办、文明办、人保公司、人寿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河东交警大队,大队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工作。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4
关键词:城市道路;KPI;交通管理设施;关键绩效指标;有效性评价;优化
0引言
自实施“畅通工程”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在此过程中,交通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也致使交通管理、安全设施在设置、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问题。公安部公交管〔2016〕230号文件中的通知要求,对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不符合标准及配时不科学、交通标志标线不符合标准、不明确等情况进行排查和整改。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文件内容,从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方面研究基于KPI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及优化方法,在充分发挥交通管理设施作用、促进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KPI理论
关键绩效指标(KPI)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其英文全称为KeyPerformanceIndicator。具体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一种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1]。KPI法符合“80/20法则”这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也就是关键的少数决定大多数”。这个准则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2]所提出的:在某个特定群体中,关键性的因子一般占比较少(20%),而一些次要因子则占比较多(80%),因此需要控制全局只需要控制占比较少的关键性因子即可。其核心在于从选取的所有评价指标中提取最重要的关键指标,然后用这些指标进行考评,最后依据考评的结果提出管理方法和措施。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多个种类,所以对交通管理设施的评价就比较复杂。根据KPI原理,将影响交通设施有效性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逐级分解、相互关联,使每一个评价指标都与交通管理设施的有效性相关联,最终确定影响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关键性指标,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有效性进行评价。
2基于KPI的道路交通设施有效性评价体系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系统结构复杂,要考虑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本文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公安部公交管〔2016〕230号文件中的要求,按照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交通标志、标线以及交通信号灯三个一级指标(Bi),之后按照各一级指标内容以及性质的不同,将其分别向下展开,直到能够得出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指标层(Ci)2.2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根据专家评分法的形式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道路交通设施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造判断矩阵,按1~9标度,衡量尺度划分为9个等级,分别是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明显重要、稍微重要、同等重要,相应数值为9、7、5、3、1的数值,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利用yaahp软件绘制城市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指标模型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容量是取决于其最短的一根木板。而管理学中提出的一种反木桶原理[3]却与其相反,是指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他的特色与优势。对于城市交通管理设施来说,对于交通管理设施的有效性影响最大的就是权重最大的项,即关键绩效指标,因此选出权重值最大的12个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的关键绩效指标后进行归一化处理2.3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关键绩效指标的计算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这些指标的评价值[4]。以上选取交通标志内部信息正确率、交通标志规范符合率、交通标志牌信息无干扰率、交通标志无遮挡率、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合理率、交通标志信息无过载率为定量分析指标;因为信号灯配时科学性、交通标志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规范符合性、交通标线不模糊性、标线导向箭头与车流量适应性这些指标不方便定量分析,故选为定性分析指标。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对交通管理设施的信息采集来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符合条件的比例。例如,交通标志的规范符合率是在整条道路里,达到《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标准[5]的交通标志总数和整条道路内交通标志总和的比值,这个评价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整条道路中达标的交通标志所占的比例若符合率即PS越大代表整条道路内达标的标志越多,其大小趋于100%为最优状态,其评价分值可以表示为100PS。可以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综合得分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得到。对于不可量化的定性指标,不同的交通参与者对交通管理设施的感受不同,且比较复杂,采用模糊理论[6]对这种复杂的体系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处理。首先建立因素集U,U={u1,u2,u3,…un},然后由若干交通参与者对所调查的关键绩效指标因素进行等级评判,建立评价集V,V={很好(v1),好(v2),一般(v3),差(v4),很差(v5)模糊关系矩阵Rij是被调查对象觉得影响因素Ui属于Vj等级的人数与参加评判的总人数的比值。模糊关系矩阵Rij表示的是隶属度,即:被调查对象认为影响因素Ui对于评价等级Vj的隶属程度。首先要构造等级模糊子集,然后将影响被评价事物的每个影响因素作量化处理,计算出每个影响因素中,被评价事物对于构造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Ri在模糊综合评价中,评价因素的权向量设为:A=a1,a2(,…,a)n。权向量A中的元素ai指的是影响因素对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次序,从而确定权系数,并且在合成之前归一化。即:∑ni=1ai=1,ai≥0。选用合适的模糊算子将A与R进行模糊计算,得到各被评价事物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2.4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1)对于评价结果,此处定义无论是可定量分析的关键绩效指标综合得分还是不可定量分析的关键绩效指标综合得分,只要分数不满60分,即认为有效性不好,必须立即进行全面整改;分数在60~80分,则认为有效性较好,可以参考资金筹集情况进行逐步整改;分数>80分,认为有效性好,可以在有条件时进行逐步改正。(2)根据本区域内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所有的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值,将其绘制到KPI雷达图里,这样本区域各评价指标绩效表现的整体轮廓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然后根据所有的关键绩效指标计算值可以计算出这些评价值的平均值,这个值反映了本区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平均绩效水平。(3)进一步分析上述计算结果和绘制出的雷达图,很容易发现本区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各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表现的强弱项。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3案例分析
本文依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与交通流和空间条件相匹配的道路交通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横向项目“来宾市城市交通管理组织方案设计”。结合上述评价模型和问卷调查结果,可得综合评价集:S=A。R={0.0693,0.2988,0.3589,0.2390.033},按照标准向量{100,80,60,40,20}进行数值转化:0.0693×100+0.2988×80+0.3589×60+0.2393×40+0.033×20=62.6,得到来宾市老城区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定性分析指标综合评分结果为62.6分。得到这些关键绩效指标综合评分值后,再把所有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对所有关键绩效指标评价分值进行计算对来宾市老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综合评价中,定量分析指标综合评价值和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值均处于60~80分之间,但是定性分析综合评价值较低,需要根据资金筹措情况进行逐步整改。同时由图2可以看出,来宾市老城区交通管理设施中交通标志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夜间反光性、交通标线的不模糊性、交通标志的规范符合率和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合理率方面有效性评价较低。针对现存突出问题突出以下意见:(1)增强标志和标线的夜间反光性,确保夜间行车具有良好的视认性;(2)对于时间久的交通标线基本看不清及严重剥落的路段,建议重新铺设;(3)由定量分析指标的排查结果,将不符合规范的标志和设置位置不合理的标志拆除重建。对于其他不突出的问题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改善。
4结语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中用鱼骨法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后,引入管理学中的KPI理论,建立了基于KPI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体系,科学地选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有效性评价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分别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兼顾了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全面性。最后以广西来宾市的老城区为例,结合实际案例更直观地阐述了该评价体系建立与评价值计算的具体应用过程,从KPI评价结果雷达图中发现并分析该地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急需改进的突出问题及需改进之处,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改善建议,也为其他城市道路或区域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状况评价和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隗进.基于KPI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杨艳群,梁钰,郑新夷,等.城市道路交叉通设施有效性评价[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30-535.
[3]王仲华.基于KPI的建筑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8):55-56.
[4]温学钧,袁胜强.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城市道路 规划与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9-02
一、概述
城市道路指连接城市内部各地区且与公路连接,主要供城市内交通运输运行的道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共计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训练16学时,授课时间为3年级第1学期。
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以达到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课程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之前,本课程课堂授课过程枯燥,实践环节效果不佳,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存在脱节现象。
(一)课程关系不清
根据本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课程与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交通工程学、道理勘测设计、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之间关系紧密。由于专业课程分由多位教师承担,故本课程授课内容存在空白,又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重点不突出。
(二)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强
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先后包括: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设计、城市快速路、道路平面交叉、道路立体交叉、道路通行能力、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道路交通设施等。授课内容多,深度不足且与缺乏工程实践知识介绍,授课顺序和学时安排不尽合理。
(三)实践环节效果不佳
本课程原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城市道路平面图、横断面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结构图,但考试中的绘图题特别是涉及道路改造的绘图题学生并不能很好绘制且标注错误较多。说明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难以匹配,绘图内容陈旧且与实际工程设计、改造衔接效果不佳,尤其缺乏教师示范讲解。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工程实际脱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理论知识基础扎实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但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存在脱节;教材中的图示与实际道路标线不符,教学资源特别是图片、视频等非常有限,某些实际工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教材没有涉及且教材没有附带课后练习。
三、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教学与实践改革
根据本课程在教学及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加以解决。宏观上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之间互补;中观上优化教学大纲,调整授课次序及内容;微观上优化课堂授课和实践环节。
(一)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课程关系分析,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实施改革的原则如下:①先修课程道路勘测设计以讲授公路线形设计为主,与城市道路相关内容仅作一般介绍;②本课程重点介绍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改造以及公交设施设计;③交通工程学重点介绍交通特性,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重点介绍交通设施,与本课程实现互补;④本课程适当介绍与后修课程相关的道路规划及交通管理的内容。通过上述调整明确了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授课的难重点。
(二)教学大纲修订
基于学生知识背景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将教学大纲内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一般)了解、(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调整如下:①理论教学学时由32调整为36,实践学时由16缩短为12,目的是强化课堂授课效果,提高实践教学效率;②将原有城市快速路及高架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设计、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部分的知识点由理解调整为了解并缩短学时;③本课程为后修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提供知识基础,故要求学生理解补充的交通管理知识;④将道路通行能力知识由理解调整为深刻理解;⑤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为道路主、次、支路设计以及平面交叉口设计,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或熟练掌握;⑥对新增的道路横断面改造设计、交叉口改造设计以及公交专用道设计等均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或熟练掌握;⑦由于道路的排水功能对建设海绵城市非常重要,故将原有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由了解调整为理解;⑧对要求理解或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大纲适当延长学时以确保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优化
在培养方案和大纲改革指导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以强化和补充本课程独有的重点内容,精简繁琐重复内容为主。教学内容改革如下:
1.调整教学顺序
①本课程前期介绍交通运输基础、道路交通管理以及道路通行能力知识;同一时期,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讲授道路管理设施设计;②本课程中、后期重点讲解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道路及交叉口的设计和改造方法、公共交通设计;③本课程末期讲授道路排水、绿化及照明设计。通过上述改革理顺了课内和课程间的授课顺序,实现了课程互补。
2.填补教学空白
①本课程在介绍完概述内容后补充部分交通管理知识,既夯实基础知识也起到了启下作用;②课堂授课除介绍道路网规划的基本指标定义外,补充各指标在工程中的实际评价方法和使用限制;③由于学生未来就业后将面对大量道路、平面交叉口拓宽和改造的难题,这部分内容恰恰教材涉及较少,故在城市道路主次支路设计和交叉口设计授课完毕后分别补充城市道路及平面交叉口拓宽和改造知识;④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相关专业课程中没有涉及公交专用道设计,由于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程重点补充公交专用道设计及评价方法。
3.精简超出培养方案要求的内容
①高架道路设计、立体交叉设计部分,以重点介绍交通组织形式、匝道及出入口设计等内容为主,其他内容仅做一般介绍;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和景观绿化设计部分内容与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相关内容重复,故该部分由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重点介绍。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改革后的教学内容
(四)授课手段与实践训练改革
1.授课手段改革
由于国家规范有所调整且教材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授课与道路交通现场之间存在脱节致使授课效果不佳,故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改革:
①收集国家最新的相关规范,修订多媒体课件确保多媒体课件规范性和时效性;②收集国内最新权威期刊杂志的相关信息、图纸并在筛选后编入多媒体课件;③收集城市道路实物照片,确保授课内容能够理论结合实际;④收集车辆行车记录仪视频、新闻视频、道路监控视频等资料,经筛选后有针对性的在授课中播放;⑤编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学习手册,手册中按章节编制教学重点、课后思考题及习题,收录了本课程额外补充的重点内容和图纸,能够配合教材对学生学习和工作起到辅助作用。
2.实践环节改革
鉴于绘图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脱节且效果不佳,改革如下:
①绘图时间安排调整为:3学时每次,共4次,共计12学时,目的是让不同难度的绘图可以根据课时灵活调整;②每次授课均由指导教师示范绘图过程,而后再由学生绘制;③绘图实践内容依据课堂授课内容安排,包括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及交叉口拓宽改造设计图以及公交专用道设计图等,确保内容调整后更贴近于工程实际。
(五)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为全面评价学生,本课程总成绩由期末成绩、作业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成绩组成。其中实践环节成绩由绘图成果成绩和实践环节平时成绩组成。目前本课程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试题库,试题类型包括:问答题、绘图题、论述题等,能够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四、改革成果
通过对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的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教师能够在多门课的授课中灵活控制难度和深度,有效的提高了授课效率;其次,通过完善多媒体资料库和学习手册,为学生建立了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通过优化绘图实践内容,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绘图结合,真正体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最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被充分调动,授课和实践在评教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瑞麟.城市道路设计[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杨华.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大众科技》,2011(4):165-166.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范范文6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on China's road traffic are discussed on the current new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oad traffic safety better.
Key words: road traffic;traffic safety issu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日趋紧张的城市交通,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影响。一个城市的道路交通,正如一个人布满全身的血脉,只有血管通畅,一个人才能健康成长。在各类事故中, 道路交通事故不论从发生次数,还是从死亡人数上来讲,都位列各类事故之首,且呈上升势态,其死亡人数约占70 %。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及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及措施,同时为交通事故预防理论提供可靠依据。
1 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
1.1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本质
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首先是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再对发生过程、结果进行模拟、预测等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出交通事故发生的总体规律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方案、措施。国外许多学者从广义的角度把道路交通安全不安全因素统称为交通公害,包括交通事故、噪声、大气污染、振动、电磁波干扰、日照影响、环境污染等。
目前,我国主要是从交通参与者、车辆和道路等方面来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且具有综合性应用研究的特征,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包括工程技术(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信息处理技术、通讯技术、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力学、实验科学、预测科学、人体工程、医学、心理科学、系统工程、管理工程等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适时地丰富和完善交通安全的研究内容。
可见,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就是对交通事故特征分布与事故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系统地研究预防对策,改进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的技术措施。
1.2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
道路交通是复杂的动态系统,交通安全研究也同样具有综合性特征,包括人、车、路、管理等方面,各方面的研究内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 “路”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道路技术等级一般较低、配套设施不全、线形设计存在隐患等方面;“环境”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气候、照明、标志标线和管理等方面。围绕上述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工作仍在不断进行中。
2 关于道路交通问题
2.1 我国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我国城市道路总量严重不足,城市道路建设明显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道路总量不足仍是我国城市道路的基本问题,我国城市道路保有量一般仅为国外城市的1/10~1/3,从道路面积数到人均道路面积,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从建设现代国家、现代城市这一长远目标出发,应对道路建设进行较大的投入,用限车限行的办法来缓解交通压力,这仅是权宜之计,如果长期以此为解决交通问题的办法,不大规模改善道路状况,而永远保留以公共汽车交通加自行车的交通模式,这种低经济文化水平下的城市交通系统,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公共交通萎缩。
公交行业经营不灵活,面临亏损或负债运行,公交车辆老化严重,车状下降、车速下降,换乘不方便,服务水平低,车辆不足致管理失控,公交萎缩导致大量乘客转而采取自行车或出租车等出行方式。
(3)自行车畸形发展,形成以自行车为主体的畸形出行结构。
1994年上海有自行车700万辆,天津有780万辆。自行车在发达国家城市交通工具中所占比例很低,如英国为2.5%,法国为11%。据全国67个城市统计,这些城市78%的交通工具为自行车,目前全国拥有自行车3.5亿辆,城市每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是216辆,城市街道大量自行车的涌现成为中国城市交通混乱的重要原因,造成大量交通堵塞。自行车肇事或参与肇事在全部交通事故中占60%,成为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阻碍。由此可见,自行车绝不能带动城市进入现代化。
(4)城市道路结构缺陷、功能混杂。
由于我国大城市多是在旧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有的路网结构不合理,多数道路偏窄,卡口和瓶颈地段没有得到改造,不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需要,同时老城区道路功能混杂,许多道路既是商业街又是交通要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街道两侧新增许多临建亭棚、商业摊点,使原有道路功能向商业服务功能转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人车混行,致使城市干道上机动车行车速度很低,行人安全受威胁,使拥挤、低速的城市交通更加举步艰难。
2.2 解决对策
解决我国道路交通的现状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转变观念
要用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大交通观点,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从资金上做较大的投入;应确立城市道路建设为龙头,带动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其总体目标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研究规划未来的城市交通系统,要用城市交通的现代化,促进和带动加快工业、农业、军事和科技的现代化。
(2)未来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应以宽、长、快、密的陆上道路为主体,以地下铁路、地上环城铁路、快速轻轨高架路和水路为补充的全方位(陆、水、空、地下)立体交通道路网络系统;城市交通工具以公交汽车、出租车、单位及家用小汽车为主体,以有轨无轨电车,铁路轨道车、交通船(有河流的城市)和自行车为补充的综合出行方式。其中小轿车进入家庭将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仅要繁忙快节奏地工作,而且要休闲、旅游和购物,人们的出行方式必然要求快捷、舒适、方便,小轿车进入家庭是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走过的历程,中国也不会例外。为了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要采取如下措施:
①拓宽旧城道路,打通卡口瓶颈地段;
②多修主干路系统,形成全市的现代交通网;
③大城市要适度发展地铁并抓紧建造;
④多开辟交通方式,如交通船、环城铁路、轻轨高架路、有轨或无轨电车、发展公共交通;
⑤进行综合整治,恢复道路交通功能;
⑥控制自行车发展,减少自行车流量;
⑦发展出租车行业并进行有效管理;
⑧发展轿车工业,降低成本。
(3)科学管理个体交通,保证人、车、路的和谐,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行人、司机的行为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在我国还是一个很少有人涉及的课题。但是,从交通工程的基本原理来看,行人、车辆的有序流动对于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有着重要的影响。规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责权利,提高城市交通研究、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协调、协作水平,实现对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搭配、使用,推动城市交通问题的缓解。
(4)科学管理,依法治理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是一大系统工程,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纵横交错的水陆空立体道路网络将日益形成和扩大,飞速往来行驶的车辆必须做到有序运行。现代化城市交通必须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要制定出全体公民、各种车辆共同遵守的城市道路交通法规,要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封闭半封闭运行,要引进电子计算机自动指挥系统和遥控监督系统,要培养一批现代化管理的城市交通执法队伍,要做好宣传,提高全体公民严格执法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样才能解决好我国的交通问题。
3 结束语
随着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深入与进步,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正处在逐步好转,但发展趋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阶段,构建道路交通安全体系并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践,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强,龚标.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对策[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S1):76-78.
[2]陈明伟,袁晓华,潘敏,等.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 ,14(8):59-63.
[3]伊红亮,王炜,王晓红,等.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新思考[J].公路交通技,2000,17 (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