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1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参考方案:(一)用悬吊重物的方法同时拉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车,用刻度尺测量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里通过的位移,其位移之比等于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二)用悬吊重物的方法拉倾斜面上的一个小车,用打点计时器直接测量加速度。笔者教学时的实验方案是这样设计的:将两个光电门安装在距离为s的水平气垫导轨上,让滑块在恒定水平拉力作用下从其中一个光电门处由静止出发向另一个光电门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数字毫秒计时器测出滑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t,再根据s=■at■即可算出滑块的加速度;滑块的质量用天平称量;滑块所受外力的大小在误差范围内近似等于拖动滑块的“小重物”重力的大小(条件是“小重物”的质量要比滑块的质量小很多)。

其具体操作分为三步:

一、控制物体(滑块)的质量不变(M=0.60kg),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与F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二、控制物体(滑块)所受的外力不变(F=0.10N),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作出相应的函数图像;

2.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在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三、由学生根据一、二的结论归纳得出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实验方案反思:

教材提供的方案(一)中的“光滑水平面上”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本实验方案用水平气垫导轨等效替代光滑水平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革新,创造条件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一次科学观、模型观的思想教育。

该实验方案的系统误差主要源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条件一:气垫导轨的水平调节;控制条件二:“小重物”的质量要比滑块的质量小很多(一般要求滑块的质量比“小重物”的质量至少大十倍以上)。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2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 科学素质教育

一、引论及文献研究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为2.25%,18~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人口具备科学素质的也仅占3.5%,可见,科学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对科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既有如《关于科学素质教育的思考》、《科学素质教育刍议》等的泛泛研究,也有如《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浅谈》、《浅谈科学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等立足学科教学的探索,仅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类似文献就达226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已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

二、观点及方法

笔者认为,既有的研究主要涉及宏观教学理念或微观教学技巧,其重点或在于警醒对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或立足于对科学知识的灌输方法,而在全面把握“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性方面略显不足。

仔细分析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其实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其二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三是“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科学素质教育应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缺一不可。

学习知识一树立思想一综合运用,其实质是心理学的过程,是心理发展首尾相接的必由路径。心理学本身就是个实证科学,而心理学实验不仅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也是启迪我们开展教学,特别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绝佳手段。

三、分析与运用

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出版了《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心理学由原来的哲学领域,单纯依靠推断和思辨转变为一门实证科学。自此之后,心理学实验层出不穷,其中堪称经典的也有不少,甚至有人归纳“十大”等。

笔者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择取其中确实有启发的案例予以分析并运用于实践研究,以期取得实效。

1 有关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

经典案例:被测对象为60个6~11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需要回答48个问题,开始的问题很简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其后的问题更具试探性,用以了解孩子有关地球的心理模型。大多数孩子开始的答案“地球是圆的”,但最终结果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当问及若不停走路会发生什么情况,很多孩子说会掉下去,因为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球。有些孩子甚至说你会掉到其他的星球上。还有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里面的一个平面上。这些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也不具统一性,好像是孩子们自己编造出来的。但随着进一步提问,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模式(见表1)。

分析运用:日常生活的经验让孩子觉得地球是平的。而成人灌输的知识却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这使他们在两个概念之中自我发挥。这个实验启发我们,对孩子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记忆,否则就会被孩子发展成一种介于经验与知识之间的“四不像”。我们教育孩子获得科学技术的知识,首先在于让其感知与理解,使其与错误的先验相分离。

2 有关科学思想与精神的树立

经典案例: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Beulah 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悄悄地在6-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粘一个小红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镜子前。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之后开始观察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反应如表2所示。

分析运用:孩子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强化,其对社会的意识和思维、思想、精神的树立也遵循这一规律。因此,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与学生的年龄、心理成长相关,且需要教师长期培养和逐步树立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两次活动和考试就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3 有关科学素养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

经典案例:明尼苏达儿童发展研究所的Mil-dred Patten仔细观察2~5岁的孩子,把他们的游戏分成了6种类型。前四种游戏并不需要很多和他人的互动,但是后两种却需要。Parten注意到孩子年龄越大,他们会越来越少玩前四种游戏,而更多进行后面两种――也就是互动更多的那两种。

分析运用: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伙伴。更是他们认知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习场”。要使小学生培养科学素养的综合运用能力,活动的运用必不可少。学龄期儿童(6~12岁)的特点是,要求活动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继发性和合作性,单纯的认图片、“开火车”等不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因此,开发具有合作和互动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方式,对于小学生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实践科学知识,培养运用能力至关重要。

四、结论

以上分析。仅是经典心理学实验的“冰山一角”,部分分析也并非原实验所要证明的内容。笔者之所以借鉴和引用,基于以下考虑:

1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学,本身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实验或实验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3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总结“教育e时代”工程的成功经验,提高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显示度和示范性,促进广州作为“首善之区”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建设,现向各单位征集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材料。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局属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教育支持机构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能代表本单位特色与水平的典型材料。

二、征集主题

(一)以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以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以教育信息化变革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效能;

(四)以教育信息化开展“数字教育”,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的新发展;

(六)以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教育提供服务;

(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创新点或建议。

三、材料形式

(一)典型案例

案例的编写要求:一是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既体现成效,又有理论剖析。二是案例编写应以事实为基础,适当加工整合。每个案例字数3000—5000字为宜,内容包括:案例背景(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主要做法(如何做);成效分析(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教育效益等方面的成效);经验总结(应具备的政策、方法、条件等);示范作用(在哪些领域、范围可作示范及其意义与作用)。

(二)应用研究成果

成果包括:已经公开发表(或拟录用)或获奖的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已经取得著作版权的软件;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教育软件等。

(三)总结材料

四、报送要求

(一)请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单位报送一份关于本单位或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总结材料(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

(二)请各单位积极发动下属单位,报送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和应用研究成果。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信息检索 人才培养 信息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对于国内各大高校而言更是如此。20世纪初受到欧美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1],我国高校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学习能力,然后再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最终达到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2]。其中,信息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条件。在国内高校中,信息素质教育的表现就是开设信息检索的相关课程。早在1984年和1985年,国家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直至2002年,又明确指出: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3]。其后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课程逐渐更名为“信息检索”或“信息检索与利用”。

信息素质教育

1.信息素养的概念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搜索的方法、评估的准则和信息的运用。

2.信息检索课程开设的目的

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有三个目的:①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②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如何发现、鉴别和获取信息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社会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信息检索能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并逐步养成规范、良好的检索习惯。

3.国际信息素质教育的最新动态

201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媒体与信息素养召开了一些重要会议;2014年11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的框架,取代之前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教育[4]的标准,并于2015年初执行。与之前相比,外延扩大了,除了包含之前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之外,增加了数据素养(Data Literacy)、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和可视化素养(Visual Literacy);2015年1月著名的慕课平台Coursera上线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Metaliteracy。

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为了早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跨越,教育部通过合并等手段在原来的大专院校基础上筹建了一批本科院校,即新建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即其中代表之一,2011年起又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及办学条件的影响,我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一直没有直接体现出来――即没有开设文献检索相关的课程。直至2010年,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专业首次开设了“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18学时,1学分。此后,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我校开设的信息检索课程处于不断变革中。

(2)课程内容的变化

从上述表1至表5列举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我校信息检索课程自2010年开设以来,不论从课程性质、内容,还是教师专业素养、学生检索能力一直处于不断规范与提高的状态[5],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地位不明确;②课程覆盖面窄,授课对象单一;③授课教师队伍单一,缺乏专业人员;④教学模式单一,资源匮乏;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考核机制单一。

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对策

1.提升课程地位,明确课程目标

信息检索课程地位的提升,需要引起学校领导及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大力支持,明确该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位,把该课程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教育模块中[6],在全校范围内引起重视。尤其是自升本以来,毕业论文成为困扰每届本科毕业生的一大难题。如何写作出规范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也成为考验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我校而言,直到现在还有大部分学生仅使用简单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来完成毕业论文的资料查找,根本不使用数据库资源,检索能力令人堪忧[7]。

2.扩大授课面积,实现信息素质教育

现有的信息检索课程覆盖面窄,开课专业只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每届学生50人左右,相对我校31个本科专业,每届学生2000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不仅是毕业设计要用到信息检索,在每门课程学习期间、课程设计环节、大学生创新活动、各类学科竞赛中,都会涉及到信息检索[8]。同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要用到信息检索。信息检索与计算机应用、外语并称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三个本领。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已迫在眉睫,养成规范、良好的检索习惯,从而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普及。

3.优化整合教师资源,引入专业人员

迄今为止,我校信息检索课程的讲授虽一直面向信息素养教育,但因授课教师均是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关于这方面的教学研究也局限于教师本人的自我研究,内容难免过于片面。因此,亟需图书馆学或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突破专业瓶颈,增强专业理论研究,共享经验交流。

4.创新教学模式,积累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力求多样化。由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发展到:理论讲授+上机实践+小组讨论+讲座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完成教学活动。教学案例的选取尽量迎合学生兴趣,小到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网络中的热门话题,大到学科竞赛、课程设计资料收集,无一不体现出信息检索。分小组让学生完成信息检索任务,再进行组间互评,最后总结检索过程中用到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活动,教学于无声处。将每届学生的优秀案例保存起来,教师之间不定期讨论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为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积累资源。

5.激发学习兴趣,改革考核机制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变换教学方法,从学生日常生活案例入手,引入信息检索课程,直至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由浅入深完成信息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信息检索大赛,提升学习兴趣。2015年,我校学生首次参加万方数据库陕西高校“知识伴我行”的检索大赛,6人参赛,1人获得三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程考核也由原来的理论考试占70%比例,下调到50%,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考核,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信息检索要想成为衡量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那么必须引起领导层面的足够重视,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人员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规范、良好的信息检索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素质,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普及。

参考文献:

[1]梁定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EB/0L].(2006-10-7);[2013-10-19],http://general.nsysu.edu. tw/download/papers/no01/.

[2]王连球:《高校强化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对策及其对策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9期,第56-57页。

[3]刘敏:《通识教育视角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以信息检索课程为例》,《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1(203)期,第67-70页。

[4]江嫒嫒、张晓娟:《中美高校信息素养指标体系及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4期,第58-64页。

[5]隆茜、熊利红、郑伟:《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文献检索课创新》,《图书馆学刊》2010年第8期,第56-58页。

[6]李远明、王文兵:《信息能力视角下的高校检索课课改――基于选课学生的问卷分析》,《现代情报》2014年第34(2)期,第136-141页。

[7]赖茂生、屈鹏:《大学生信息检索能力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1期,第96-104页。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重大突破

本次新课程改革将教育改革定位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清晰地界定了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个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多元地、和谐地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具体来讲,较以往的高中地理,地理新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1.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1.1 教师要形成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看成根本,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

1.2 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新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构,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型学习课程等,充分考虑了课程当中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并将课堂看着是动态的开放性系统。

1.3 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念。

即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不少教师参与科研课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让“有意义的接受习”与“探究”在具。

1.4 要树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完善的范例;树立“用教材”的观念,即教师是教材选择的主体,教师课时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更加适合教学目的的教材以外的范例,教材成为样本。要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2.关于高中地理新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被认为是不可冒犯的真理和定则,主要强调知识传播,识记材料较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要学生掌握所有的,系统性的地理知识,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新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素质教育。

2.1 新课程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情感本位”。教材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它不再是真理,而只是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教育目标。

2.2 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材贴近生活,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地理,安排了许多的“活动”、“阅读” 、“读图思考” 和“案例”。自然地理各项实践活动统计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材注重了各学科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每个重要的知识原理或者是应用都能够找到引导思维不断飞跃的契点。同时新教材更重视内容上的人文性,在必修一的自然地理中也穿插了人文地理,如聚落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2.4 当然,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太繁琐也太多,学生完成不了;内容多,课时紧张;教材默认学生的初中地理已认真学习过,淡化了许多内容,而这些被淡化的内容往往又是重点和难点,但实际情况是初中地理教育缺失。

3.关于教学形式

3.1 关于教师的教。

以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可以解决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同时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在选择上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能培养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3.2 关于学生的学。

以发现学习为主导,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在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主要是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依据取长补短的原则,组成地理兴趣小组,将作业布置到小组,而不是个人。

3.3 关于师生互动。

为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要求师生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某些内容,而是以此为中介进行对话,共同获得发展。地理课程改革要求促使学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对地理知识功能与价值的了解,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包括: 能解决问题。 能从问题中获得新的地理信息。 能分析地理信息得出有普遍意义的规律。④能发现并提出新的地理问题。⑤能开展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4.关于教学内容

4.1 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学生获取公共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实际的教育国情决定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渠道仍然是课程。现代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地关系,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理新教材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充分展现了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特点,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2 突出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中分出了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海洋地理、灾害地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视野宽阔的特征。新教材跳出了以单纯知识填充为内容的框架,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内容的选择上富有生活气息,同时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增加了反映当代地理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学生感兴趣的,终身有用的,也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必须具备的。

4.3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范文6

Abstract: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ies education and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weav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ized course, the strategies of weav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ized course are discussed. The goal i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nursing personnel with certain humanistic quality.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护理专业课;护理教育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nursing course;nursing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02-02

0 引言

近年来虽然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医患关系紧张等医疗问题却日益突显。卫生部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提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且感受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然而,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因此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员是医学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1999年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各护理院校对护理教育中社会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及提高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外显为人的志向理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其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能力是外在体现,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1]。

人文素质教育是使人们在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护理专业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是对护生及护士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及对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是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2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面向21世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之后,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但却没有取消旧课程,使得课程设置不平衡,课程体系和目标模式不合理,造成师生负担越来越重。吴玉华等[2]对全国22所医学院校本科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比重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却处于门数多,相应学时少,知识传授零散、不系统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临床专业课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如果人文素质教育不与这部分课程结合起来,则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2.2 教学安排不规范 受传统专业教育影响,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只注重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传播,人文知识、理论被以概念化、直观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学内容中,真正有本学科特色的思想见解很少,造成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空洞无物,甚至变成某种既定原则的论证或说教的工具,学生对此无兴趣,缺乏领悟这类课程中所隐蕴的精神内涵及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交融,最后人文教育变成考试和学分的工具。此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教学评价单一,评价方法多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过于注重量化,忽视对实际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评价,没有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导向、反馈和反思功能。

2.3 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人文社科类课程大部分由人文社科系教师承担,而这部分教师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另外一方面,虽然专业课教师也承担一些人文课程,但普遍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大部分教学处于照本宣科状态,也不能很好地将人文教育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各种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以便提高教学效果[3]。

2.4 社会文化不良影响 人文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科学与非科学混杂,比如目前医患关系不和谐、护士社会地位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医学价值观念,如果教师都不热爱护理事业,那么其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偏离社会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品质熏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因此,仅仅单靠人文课程的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否热爱护理事业,是否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是否亲切、和蔼,充满活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品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如没有接受过人文课程的培训,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的角度和切入点,因此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培训、进修或建立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教师对护理人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文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3.2 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综合整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构建不同的模块,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将人文素质教学贯穿于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在基础医学、专业学习、临床见习、实习等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在早期开设基本的人文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实用性的医护人员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医学与美学等人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运用人文理论、人文精神于临床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总之,构建课程体系要以学生为本,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将不同特点的人文知识融入不同阶段专业课的教学中,既不增加课时,也能提高护理人文知识的教学效果。

3.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周素民[5]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进案例、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学生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形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史岩[6]对护理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专业教师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课的主要方式是在授课中构建融入人文问题的案例,或在授课中穿插说明护理可能涉及的人文问题,并建议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人文教师共同备课,通过构建医学人文教育案例,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周莹[7]认为医学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而PBL教学法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人文性”,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适当的整合成为PBL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总之要想将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需采用案例讨论、角色互动、问题情景、小组学习、情感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从思想深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而内化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4 加强开展实践活动 临床实践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认识,更在于思辨、体验、情感的变化和精神的升华。如到宁养院与癌症病人交流,以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利用学校的三下乡活动或志愿者服务到偏远山区或医疗设施简陋的地区进行医疗扶贫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为日后缓和护患关系,甚至化解一些纠纷打下良好基础[8]。

4 结束语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9],而护理学又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职业素养优秀的护生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护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仍处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安排不规范、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状态,因此探索出通过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等途径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提高人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总之,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学知识中,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水平,使未来的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吴玉华,赵光,刘江恒等.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91-92.

[3]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广东:第一军医大学,2005.

[4]袁凤琴.教育学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周素民,李向青,张献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66-67.

[6]史岩.护理学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杭州,2012.

[7]周莹,曾勇,汪青等.将医学人文教育引入PBL课程教学之必要性与可能性[J].医学与哲学,2009,30增刊: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