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1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理论课时效性讨论 时效性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3
1 前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政治思想,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全面的了解国家的政治发展动向及指导思想。而现阶段伴随社会政治的迅速变化,仍处于传统模式下的政治理论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社会发展现实所造成的影响促使学校实施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日渐成为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
2 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全国各地党校逐渐兴盛起来,这对于提高党员素质来讲,在为将来的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众多党校争相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党校日渐形成各自的教学体系,这就造成不同地域教育方式的差异,无法在教学方式上形成统一的模式,教育制度的统一性无法实现的现状需要课程时效性的提高以改善教育手段的差距。
对于不同党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时效性的提出保证了课程实践性的统一,通过课程教育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使得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以最为贴近社会政治现状的路线发展,这也使得政治教育在发展形势上日渐统一起来。
而就我国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现状来说,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的落实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发展基础构建上不够稳固,其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联系存在着一定工作难度,需要校方投入更多人力财力来运转维持。由于我国政治理论课程时效性发展处于初期,在经验借鉴上也没有良好的资源,所以只能在发展中探索出最为合适的发展方式。
3 现阶段党校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欠缺
党校的发展无法脱离社会,而这造成了众多社会因素影响制约着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加之以我国的课程时效性实施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各种社会体制与现象的影响都会延缓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发展。
3.1 政治理论课时效性所涉及的经济问题
社会中新兴事物的最初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支持,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提出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而这要求学校能够在资金上加以支持,促进其进步发展。但如今受社会经济影响下的院校发展,更多关注的是校方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课程实效资金投入过少,使得课程教学难以与实际相结合发展。
3.2 课程内容框架构建的不合理
政治理论课程经详尽划分后体系十分庞大,教学的结构框架建立在实效性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阶段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中,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程开设前期无法做好充足的课程进度安排与教学体系的构建,这就造成了在知识层面讲解只停留在课本表面,无法让同学对于政治思想更为深入的进行了解。教学框架构建的不合理使得课程教育与课程实践逐渐脱轨,表层知识的学习无法解释实际政治理论,党员的知识积累与实践之间出现了鸿沟,实效性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4 对于政治思想课时效性的教学改进
4.1 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交流
任何课程的良好教学都离不开和谐的教学关系,通过党员与培训老师间平等交流来实现教学的完善是党校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在当下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中,党员们无法认知政治理论的重要性,不会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课程教育中,很少有党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等等,诸多因素的解决都有赖于培训老师与党员关系的拉近,培训老师通过与党员距离的拉近,能够以朋友的角度听取学生对于课堂的想法,并能以此获悉解决政治理论课堂问题的正确方法。增加党员与培训老师间交流则能够使党员通过教师的社会经验了解更多政治理论知识,这也为课程实效性开展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
4.2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
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多是定义与语句理解,大量的政治信息背诵常常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低落,无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政治理论的学习。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上作出创新转变。比如,可以通过让党员表演情景剧的形势来学习分析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设置讨论组研究专一课题,课题总结后相互交流学习;多请专家到课堂进行讲座,让党员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学习政治理论等。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党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党员快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为课程实效性发展做好了充分发展准备。
4.3 实践活动的开展
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实现离不开从课堂学习到实践活动的转变。党员培训老师通过将党员从课堂学习到知识理论应用的转变,能够拉近课本中虚拟形式知识与实践的距离。党员通过政治理论的实践,能够将课堂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积累,并同时提升党员实践与思考能力。
5 结束语
在党校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进行是课程实效性的主要体现。党校要通过各方面努力建立起政治理论实践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将课堂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是党员在掌握书本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党员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优秀的党员是我国政治事业建设的主要动力和长久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瑞勇.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2]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5,(5).
[3]彪晓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李年终.研讨式教学研究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2011,(1).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2
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2
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既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改革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社会管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强调,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概念差异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社会管理?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除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以外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其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
广义的概念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它与狭义概念的区别主要在于,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还包括社会组织。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不管是社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都是为了维护和达成社会秩序,对公民社会领域的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活动进行规范和协调等管理过程,是对政府领域的行政管理和市场领域的管理。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发展,作为一种理念,二者之间在主体、过程、内容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区别。
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创新社会治理,是指依据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经验,顺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规律,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科学的社会治理机制,对现有的不合理的治理理念和手段进行改革,形成一套新的相辅相成的高效系统,以促进治理目标的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目的在于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新常态下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社会治理取得不少可喜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问题多发突发倒逼社会治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医疗体制改革失败、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众多、住房问题、国有企业私人化倾向、社会分配不公等等。如:拆迁自焚事件、医患纠纷案例、仇富现象……这些多发问题、突发事件倒逼我们的社会治理必须要进行创新,否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流动性大
在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使得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不断增强的社会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社会治理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观念落后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3、公众参与治理的热情不高。
四、创新社会治理的举措
党的十以来,同志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要求。这些新思想,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相适应,是我们党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要求执政党充分意识到: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就要改变原有的政府为主导的治理结构,确立多元化治理结构,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摒弃政府控制、管理、统治社会的观念,树立政府引导、服务社会、政府与社会合作的治理观念。
(二)以人为本,源头治理。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他还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治理的本质要义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着力点。
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当前,必须深入探究新时期新任务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治理各方面、各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要把治理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疏导,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真正把好源头关。
(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同志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些部署安排和重要论述,反映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体现了社会治理的重要特点。
社会治理必须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到位,不能推给市场、社会;该放的权一定要彻底放给市场、社会,不能职能错位、越位、缺位。在社会治理上,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两个积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社会组织存在着功能结构不合理、作用范围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组织发育不足,使社会整合尤其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保护与整合变得困难,常此以往,不仅部分社会成员的边缘化趋势会加剧,而且整个社会也可能陷于无序状态。因此,需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意识,保障公民的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公民权利,以促进公民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治。
社会治理的理念是“善治”。“善治”强调赋予公民更多机会和权利参与政府公共政策,通过沟通、协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公众参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讨论,保证民意能够进入到公共政策中去。
(四)坚持民主,依法治理。民主和法治既是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又是推进社会治理发展的制度性保障。缺乏民主的法治,容易走向专制,而没有法治的民主,则容易走向混乱。因而,我们只有坚持民主和法治,社会治理改革才会有效地规范社会秩序,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同志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他还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推进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和目标要求,指明了开展社会治理的方向。
当前,我国的制度和法律都比较完善,但是在制度和法律的执行上、领导干部和公民尊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推进依法治理,培育法治文化,增强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的思想自觉,进一步培育起全社会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坚定信仰,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难题,使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因此,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以我国现有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为基础,立足于现有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发展环境。创新社会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形势下我们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3
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笔者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状况”专题问卷调查,希望能为各高校进一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突出问题
教育效果令人担忧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了解到:知道“”含义的学生有669人,不知道“”含义的有380人,后者占被调查人数的36%。此外,42%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作用。在接受了包括高中教育在内长达5年时间的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后,不少大学生仍旧不明白什么是,没有形成坚定的信仰,而且越来越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理论,学生在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情况下否定理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实在令人担忧。
教师教学热情不高
调查显示,15%的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由于教学方面的问题。调查中学生提到,有些教师思想理论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素养,不少教师因注重继续进修学习、搞科研而分散了教学的精力,教学水平下降,对学生不负责、要求不严格,甚至有个别教师上课迟到早退,课堂教学热情不高。
教学内容重复,教材编排不合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包括与中学政治课的内容重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各门课之间的重复。调查显示,59%的学生认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虽有重复内容,但这些内容比高中老师讲的深。但是,有22%的学生认为重复内容非常多,跟高中老师讲的一样。教材编排的不合理体现在多个方面:一门课程多本教材,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许多政治理论课程教材都是文字叙述,枯燥乏味;教材内容编排结构不合理。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枯燥
调查显示,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是多数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多数情况只采用播放幻灯片,照“幕布”宣讲的单一方法,教学手段的单一、落后使学生在课堂中与老师的互动少之有少,教学模式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厌倦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37%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影视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30%的同学希望教师多采用实践式(参观、访问等)、研讨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由于实践式教学的操作复杂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严重缺失。
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有直接关系。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素质,满足教学要求
调查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教师的思想状况、政治信仰等都倍受学生重视。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质修养,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在人格上、师德上、理论知识上深刻影响学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从而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逆反心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政治理论课程应当是时代感最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应当及时地反映当前世界热点问题,体现时展的趋势,把握时展的脉搏,真正做到课程的与时俱进。编写具有时代感的新教材、传授时代感强的理论知识对于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减少逆反心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表明:时事政治和法律常识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知识,心理生理知识、哲学思想、名家传记等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这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能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讲时代最前沿的问题,讲学生最需要的知识。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现阶段,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传授学生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就必须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来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将教材的理论性与文字、图表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相结合,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影视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的转变。这样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吸收所学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完善。
充实实践环节,改革考核模式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4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工程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含义
小流域是指流域面积在5~30km的自然闭合集水区,它既是治理的自然单元,江河与广大面上连接的纽带,又是开发的经济单元.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按照山、水、田、林、路、园统一规划,工程、植物和农业耕作三大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的原则,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地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普遍推行,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理模式.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保住水、土、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脱贫致富和发展小流域经济创造条件;扩大人口环境容量,以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缓洪、削峰、减沙,提高江河防洪减灾能力;拦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以改善灌溉和人畜饮水条件,提高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轻中度的水力侵害是小流域中水土流失最重要的问题,土壤侵害的形式是以面蚀的形式逐步增大范围,而且一般是细沟状侵蚀和片蚀,因为长时间受到人为因素、降水以及地形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逐步形成许多沟壑。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会因为水土流失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其长期的侵害所形成的沟壑对地貌也造成十分严重的侵害,从而对机耕作业形成负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土地的整体利用率,严重制约了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降雨很集中,容易发生大暴雨,蓄渗迟缓,土壤母质黏重,致使大量径流直接顺坡冲击下来,容易发生跑肥与跑水现象。在发生暴雨和大雨的时,坡水十分容易发生下泄,沙泥混合在一起,桥涵、道路会产生较严重的破坏,并还能造成淤塞水利工程,对下游的人民的生活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会致使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且容易出现旱涝灾害,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和经验
3.1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小流域综合整治根本来上说是一项对人民有利的工程,在整治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统一,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在整治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还要注重合理利用与开发。让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和治理水土流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把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做到“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环境,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3.2需增强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家自始至终坚持把水土治理工作定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努力进行实施。小流域综合整治获得重大成绩,最重要一条就是多年来各级政府、党委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特别重视,把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一代的传承,一张蓝图绘到底。实践中证实,只要将水土保持、坚持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作为重点项目,都将会取得显著成绩。3.3需要彻底摒弃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方式
因为以前实行掠夺式开发,不仅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且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停滞倒退,陷入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想要使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得到改进,需要由掠夺资源转变为培养资源,按自然规律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让林草植得到恢复,开展各种经营方式。经过实践证实,破坏自然资源多一分,会带来加倍的灾难;而保护资源多一分,则会得到更多的财富。
3.4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机制的推动作用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纷繁复杂、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和资金,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适合的激励体制,让群众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才可以顺利完成建设任务。近年来,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地陆续出现工商大户积极进入水土保持治理开发的领域,这不仅将小流域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又更好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
3.5协调好“山、水、田、林、路”的治理
为了确保拦蓄坡面径流水量,整治过程中需要使用兴修梯田的举措实行保护,协调好项目区造林、引水、治山等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地区的植被都能够保持良好的状况,经过沟道、坡面兼治增强水土保持的功效,创建一个符合实际的综合治理模式。
3.6治理小流域的综合安排与举措
(1)创建生态系统模型。水平台、水窖、沟头、梯田等防治举措得到应用,提升土壤内部的养分,改进整个土壤的生态系统。并与地理位置条件相融合种植不同品种的植被,来构造一道合理的绿色保护墙。对于沟道,应用维护举措作为指导,设置科学谷坊、沟头防护、淤地坝。
(2)保护原始的林草植被。用现有的生态植被做好处理工作,使水分充足,并且安排好管理人员,使砍伐林木与人为扰动的事件不能发生。在植被保护实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植被的作用,改进封林质量与林种结构,还要依赖人为的因素。
四.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的作用
4.1改进水土流失问题
在采用举措后实行有关的效果监测后显示,早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明显控制,减小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4.2改进农村生产环境
积极建立经济林,绿化了各个地区的环境对流域开展综合治理有重要作用。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改进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对优化粮食生产格局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副业的综合经营与发展的进程。
4.3减弱灾害程度
经过对坡面采用了种草、植树、栽植经济林、修梯田等重要举措,确保地区具备充足的水源。在流域的中上游设置谷坊、蓄水池,能对水资源的利用起到显著掌控作用。治理举措的实施使得各项工程在防洪抗旱、蓄水减沙等方面都有所改进。
4.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在进行综合整治举措后,对每个地区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帮助都非常大,使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促使创建科学的农业发展格局,推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这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小流域水土保持新发展
5.1建设小康社会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注入新机和活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小流域水土保持同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给小流域水土保持注入新机和活力,促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的快速、健康长效发展。
5.2建设小康社会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提供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决策的确定,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也赋予了小流域水土保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如何把握好以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又服务小康社会建设,是政府和水土保持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频繁的自然灾害,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建设,一场自然灾害,就可能给小康社会建设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必须把改善生态状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挖掘农村水土保持工作的潜力,促进农村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区域,改变农村生态状况,是小康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社会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的市场空间和领域将越来越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许多地区水土流失情况越来越严重,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与工农业生产受到了十分严重地影响和制约。小流域治理对加速现代化过程,在水土流失地区全面建设小康,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乃联,张吉锁.治理流域搞突破 ,开发荒山求发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3):40-43.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 卞克文,广西工商职业学院公共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5-0103-0003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不但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向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为了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探索,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有助于提高这门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说服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具体做法,试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往往是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态度认真,备课充分,在课堂上费尽口舌,并使出“十八般武艺”,但教学效果却普遍不理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把听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例行公事,总是被动、消极地听课,混到学期期末再应付考试。
可见,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从社会大环境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同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的文化思潮、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以各种方式渗透进入我国。再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这样,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与激荡,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接受观念较快的大学生,于是,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多元嬗变,这就必然冲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方面,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愈加开放,更加崇尚自由,并且善于独立思考,也更喜欢张扬个性。大学生普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书斋式的教学方法表示没有兴趣,甚至极为反感,对纯粹的思想灌输感到无法忍受。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缺陷。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教师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僵化、教条化,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如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的教学,教师往往侧重于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讲授方面,较少关注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大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教学针对性、时效性不强,不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另外,教师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时,通常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够,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使是教师在授课环节中,加强所谓的“互动”,也是较为机械,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所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相反地,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从任课教师的角度看,教学中,学生的消极应对,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挫败感,必然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不用说教学相长了。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有益的尝试
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来在医学和工商管理学等学科的教学领域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在一些学科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案例运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展示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提练,学生最后演练等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选取实际案例,在实践中用案例研究代替理论讲解。这些案例都来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联系的事例,通过对案例的具体情境的描述,教师将案例移植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应用思想政治理论对这些案例提供的情境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从而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案例这种模式,达到掌握理论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且,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引导、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虽然它不是新的教学方法 ,却可以在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定优势。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般教学方法所不可替代的,现已经被视为一种相对成熟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范文6
一、新公共管理、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治理理论概述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对公共部门采用企业与市场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使其民营化、自由化以及市场化,同时将合作机制与竞争机制引入,以使政府职能得以实现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现途径与实现价值是在经济上主张放松经济管制、对庞大的福利开支进行削减;在政治方面主张国家干预的强化、公共部门的改革、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顾客”机制的建立、合作与竞争机制的引入、行政结果的重视、社会合作的推行等。
2、无缝隙政府理论
无缝隙政府理论主张改革传统官僚制,重构政府流程,以满足“顾客”的无缝隙需要。无缝隙政府理论主张利用信息资源、业绩、奖励、预算等手段,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和改进,以创建服务公众、面向“顾客”的全新组织形式。在使“顾客”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让政府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无缝隙政府理论的特征为以竞争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与以“顾客”为导向。
3、整体性治理理论
整体性治理是为了解决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导致的政府部门单位的空心化、分割化以及碎片化问题,以向社会和大众提供更加高效、更加高质、更加经济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善治。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上的。
二、新公共管理、无缝隙政府和整体性治理的范式比较
新公共管理的出发点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对现有政府组织和社会资源分配形式的改革,而无缝隙政府与整体性治理从技术层面体现,主张利用网络技术是实现改进。无缝隙政府可被视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子概念。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可被视作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主要是基于经济学基础理论为假设,因而被视作具有缺陷的一门社会理论科学。在私营部门运作和经济体系中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是合理有效的,但当被运用于公共部门时,公民的消费者身份使的交易呈现复杂化趋势,一些公民一方面抱怨政府税收过高、不合理,一方面又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公共部门完全照搬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容易产生漏洞与问题,例如,政府外包与合同可能引起的官僚受贿与政府寻租的等。因而,在新公共管理的责任和伦理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缺陷,尤其是将新管理模式与方法的引入成本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对无缝隙政府的批判首先在于其理论没有明确政府需承担的公共责任。在政府部门与政府组织中。政府部门或组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处理过程中,由于公共管理的行为的实施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其结果对社会公共利益所造成的影响即为政府需承担的公共责任。无缝隙政府改革以公共产品市场化为导向进行,这造成了政府部门与单位公共责任的缺失。同时,无缝隙政府理论中重构政府流程的混乱与无序也是其受到批判的重要方面。整体性治理理论中政府组织结构边界划定与合并在整体性思路下过于复杂化,是整体性治理遭到批判的主要方面。并且在整体性思路下政府组织的职能在分化和整合之间存在矛盾冲突,如责任与权力的制衡与分化。同时,整体性治理要求的组织协调也有一定高投入性与复杂性。例如,改革大部制过程中,扩展大部门的边界后,部际之间仍然存在着冲突与共同任务,这只能通过部际协调机制的构建,促成部际之间的协作,对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及解决。综合而言,新公共管理与无缝隙政府理论都是基于批判和改革传统官僚制度的不足与弊端,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是基于批判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导致的政府部门单位的空心化、分割化以及碎片化问题。三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