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1

针对成都大学组织的大学生2012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活动过程最后评比活动的看法,以及协助团委志工部促进及改善工作我们对参赛的十九支队伍进行了调研。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成都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随机选择暑假社会实践队的100名同学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场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49份,回收率49%

三、调查时间

2009年9月22日

四、调查内容

此次调研主要调查成都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十九支队伍在这次活动的成长历程,及在最后的活动评审会中参赛者(十九支志愿者队伍)对志工部组织这次评审会的评价。

(1) 如果再给你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你会选择哪方面的实践活动?

a.农村普法、科教方面(6%) b.偏远的方的支持工作(60%)

c.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13%) d`医疗、卫生方面(14%)

e`民生问题方面(6%) f`其它 (1%)

由此问题可看出,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程度,对偏远地区教育问题的重视,但大学生对医疗方面志愿者的工作支持率不高,所以希望提高大学生对医疗、卫生的认识,同时志工部可以在这方面多开展一些活动,增加同学们对医疗事业方面的重视度。

(2)在社会实践中你最关心的是?

这个问题从侧面体现了一个大学生实践的最终目的,他们的团队意识不足够强烈。我想大学生对实践的意义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加注重团队的凝聚力 。不过与此同时也可看出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在以后社会实践的注意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多开展集体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志工部的服务队比较多,在服务队开展的户外活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

(3)你预定的目标与结果是否达到一致在?

a`是(92%) b 否(8%)

这个问题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也说明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非常有意义。

(4)你是更注重社会实践的?

a 结果 b 过程(77%)

对于这个问题,回收问卷中77%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实践过程,可见,此次实践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推动灾后重建,构建和谐社会,对参赛者产生了一定影响。此次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们指明了服务社会,报答人民的奋斗目标。

(5)你认为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会意义是?(多选)

a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67%) b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57%)

c 课堂教育的延续,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47%)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2

一、领导重视,指导有力,保证了普法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四五普法工作刚一启动,我院领导就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四五普法工作的文件,自觉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四五普法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院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学院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洪天任组长,副院长刘亚、党委副书记郑勇以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包括保卫处、教务处、工会、团委、两课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其办事机构设在党委宣传部。各学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为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工作联络员,建立和施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党委宣传部根据法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四五普法规划,及时调整普法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法律法规颁布以及重要法律修正后,能及时订购学习材料,组织学习,使普法内容适应新的形势。

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开展,学院划拨普法教育和法制工作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障,用于订购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工作硬件建设。今年订购的报刊杂志有:《法制日报》、《法律基础知识简明读本》、《法制教育学习资料》、《民主与法制》、《法学天地》等几十种,还订购了多套法制教育图片和音像资料,为宣传、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我院已投入余万元,主要用于校园内重点部位安装报警探头及办公楼消防器材,努力加强法制工作的硬件建设。

二、抓住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推动普法进程

在四五普法启动阶段,我们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法制宣传教育方案,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以领导干部率先学法用法、青年学生知法守法来推动一般教职工的学法积极性。

领导干部是我院普法对象中的重中之重。为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我院将法律法规作为院、系两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党委宣传部已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购置了《四五普法群众读本》(城市版),并拟定了学习计划。我院还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条规,观看《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录像,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党纪政纪条规知识考试,参考率达。我院还要求每位中层以上干部坚持写学理论、学法笔记,并在适当场合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在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对广大教职工的普法教育也常抓不懈。除利用教职工平常的政治学习日学习法律法规外,我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激励教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在本单位、本部门教职工的法制教育中起到了传帮带作用。青年学生通过各种法律宣传活动,营造了学习法律的良好氛围,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观摩,提高了他们学法的兴趣。

三、拓宽思路,形式多样,不断增强普法效果

我院在一年的普法实践中,不断拓宽思路,探索新方法,努力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法律知识学习与开展各种活动、讲座相结合。上半年,我院在全院四个校区广泛深入开展了校园拒绝宣传教育活动,各系分别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院团委组织万名学子签名活动、宣传部和各校区党委共推出四期宣传专栏,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的本质;我院学生法制协会还专门邀请派出所所长、看守所所长和我院保卫处的领导为学生作法制教育报告;我院党委宣传部和保卫处联合组织近两千名学生参加淮安市青少年法律知识考试;组织三千余名学生观看淮海戏《粉祸》,充分认识吸毒的危害,开展校园拒绝活动;组织学生旁听公审,到体育馆参加淮安市严打整治宣判大会,接受法律教育;开展模拟法庭、文艺汇演等活动,把法制教育寓教于乐;为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消防法》,我院还专门举行·消防知识讲座和消防演习活动;去年月日,是全国普法教育宣传教育日,淮安市人大等部门计余位领导专门在我院召开法制教育工作座谈会,大家共同研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普法工作,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去年月日,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检查小组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既营造了校园普法氛围,又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普法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此外,我院还选派有关同志参加市普法骨干培训;为发挥我院人才的优势,选派法学硕士、副教授蒋大平参加淮安市普法教育巡回宣讲团,在淮安城乡传播法律知识。

四、建章立制,依法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校已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7-0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应加强实践环节,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训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教师在授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课堂实践教学宜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辩论演讲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式开展。第二,校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思政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指导学生在上述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调与管理,进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校内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充实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措施。第三,基地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充分挖掘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视野,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社会实践模式。把实践教学的空间从课堂、校园拓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体验、锤炼,使其加深对思政理论课的理解;在了解省情、国情、民情的过程中,亲身感触改革开放的成就;向人民群众学习,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实效。

此外,还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走与专业实践结合的路子。一方面,在校内,与实习实训有机融合。高职院校校内都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场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要在内容上找到交融点,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世界观等,相互推进,共同发展。让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立足职业行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在校外,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离开学校融入所在企业。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将校外顶岗实习时期的思想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范畴中来,引导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职业道德,知行统一,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实现高职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受到经费支持、组织形式、安全隐患等因素制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组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大于理论教学,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直接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相应互协调,配合支持,以推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二)实践教学管理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实践教学。一是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单独安排课时,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等。二是要注重全程监控,细化考核标准。

(三)经费管理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应根据实践教学项目进行论证,对教育意义大、社会价值高、可行性强、实效性显著的实践项目予以立项,并制定经费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场所主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形式。课内主要有专题研讨、主题发言、辩论比赛、影视影像、专家报告等;课外则有勤工助学、学生社团、义务劳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大型国企、工业园区、现代农村、合作企业为依托,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关键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先让教师走向社会;二是实施“请进来”,邀请企业家、专家名人、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视野。

三、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例

(一)圣地延安红色之旅

2010年暑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部成立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小分队”,与院团委共同组织了“重走路,和谐社会行”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调研路上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陕甘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带队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途径,对发挥大学生人才的智力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重要抓手。每年暑期各大中专院校都会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广大学生通过调研、宣传、支教、文艺演出等形式,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在会宁会师旧址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10年9月,学院领导、思政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代表和全院2010级新生代表共50人赴会宁会师旧址参加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师生对继承和发扬精神,以及会宁人民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历程感同身受,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

(四)甘肃省情教育――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现有文物约35万余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等展览,为学生提供跨时空交流,亲密接触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精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伟大抗震精神教育――参观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了地震及其防护、自救的基本知识,如通过壁画馆绘制的真实地震故事,体会到大自然的破坏力;通过“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相关介绍,感受到现代社会和我国抗震救灾的快速、全面。鲜活的图片、细致的解说,让学生看到了废墟上的生命奇迹,认识到,灾难面前,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六)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是依托皋兰县文庙古建筑群,经改建、充实而成。馆内四十余尊历代国学代表人物的石雕像,涵盖了先秦诸子及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物、书画及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伟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近现代虽有反复,但其对国人的思想影响谁都不能否认。近年来,国学大热引起公众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国学的弘扬对社会的文化传承、道德遵循都有推动作用。学生参观后,对国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国学精华都有了系统了解,帮助他们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开拓时代精神中找到连接点,开拓了视野。

(七)走近庭审―感受法律威严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4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团县委在县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全面履行团的基本职能,积极创新团的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为加快建设山区生态经济强县贡献青春力量,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在青少年思想引领上形成了新声势。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化。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学员讲坛、报告会、座谈会为载体,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团员青年、教育团员青年,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主题教育活动有声有色。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假如我是服务对象”演讲比赛、大学生村官“四比四争”主题辩论赛、屈原作品背诵大赛、军事日体验活动、“道德讲堂”、“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梦想分享会、香港内地两地学生“同行万里”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亮点纷呈、反响良好。三是思想教育方式不断创新。构建“青春”微博圈、微信圈,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县、乡两级开通近百个团务官方微博,原创微博近万条,“青春”微博全市影响力排名名列前茅;联合专业团队拍摄版“小苹果”《小椪柑》,在优酷、百度视频等主流网站播放突破40万次,不断创新方式传播青春主旋律。

(二)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展示了新作为。一是主动融入中心大局。深入企业了解发展困境,找出对策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联合县人社局、总工会、妇联开展“返乡创业‘百千万’计划”活动,呼吁在外务工青年回乡就业创业。二是激励青年建功成才。大力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积极培育青年致富带头人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创业,鼓励广大青年在屈乡热土上建功立业。三是深化青年志愿服务。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牵头注册成立了县志愿者协会;以培育青年社会组织为重点,以“屈原故里端午文化”、文明县城创建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志愿服务50余场,参与志愿服务人数突破1000人;以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为抓手,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关爱项目,建成“希望家园”46所,200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惠及14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

(三)在解决青年民生问题上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务实推进青年创业就业。以为县内创业青年搭建发展平台,共享资源为目标,牵头注册成立了县青年创业者协会,协会举行了多次就业创业交流活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协会会员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成功举办县第二期创业青年“圆梦班”;稳妥复评150户青年信用示范户;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实地走访考察并指导创业青年申报项目,今年共有3名高校毕业生获得省级扶持;深入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今年有3名大学生村官共获得12万元无偿扶持资金;本土创业青年颜丁、杜海林创办的农民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称号,县王家桥柑橘精品果园核心基地成功申请为全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示范基地,县内青年创新创业创优的氛围日益浓厚。二是扎实推进青少年关爱行动。联合省内高校团委,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建立“留守儿童图书室”,联合银行分行,开展实现“微梦想”活动,让青少年在关爱行动中收获真心和真情。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取得新成绩,在团省、市委分配的指标有限的情况下,主动作为,动员县内外力量,充分借助媒体优势,宣传我县贫困学子艰辛求学的典型事迹,本级筹集14万元帮助23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利用新媒体发起微公益成功救助危难青少年也获得新突破。三是切实回应青年期待。面对大量大龄青年男女在婚恋交友方面的需求,团县委联合三峡广播电视台举办了“情动七月·爱在”大型公益相亲会活动,为广大青年搭建交流交友的舞台,切应回应青年在婚恋交友方面的期待。四是稳步推进青少年维权工作。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联合县委宣传部、依法治县办、财政局、教育局、司法局编印《青少年“以案学法”读本》,开展多次法律知识讲座和普法知识竞赛,青少年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进一步深化“青少年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青少年心理咨询室、谈心谈话室创建,切实推动维权和预防工作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四)在团的自身建设上树立了新形象。一是团的组织覆盖进一步扩大。深化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成果,新建和巩固乡镇直属团组织190个,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新组织团建蓬勃发展,切实增强了共青团基础工作的桥头堡;认真开展团情大调研和基层团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掌握家底,摸清实情,为进一步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团的基层活力进一步激发。县乡两级成功换届后,团县委分别组织了一次乡镇团干部和县直单位团干部团务知识培训,为团干部更好服务青年,履行职责注入新力量。三是团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一轮“三万”为契机,大力开展“六送六进家”、“三进五访”、“走·转·改”活动,切实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团干部队伍。今年,团县委走访慰问农村贫困党员群众50多户。广泛开展“交青年友、问青年计、筑中国梦”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基层团组织36个,慰问困难青少年150多名。扎实开展“双联双促”、“1119”整村推进与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力倡“三短一简一俭”,“三公”经费大幅下降。

二、2015年工作设想

(一)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抓好整改建章立制环节的各项工作,坚持立行立改,即行即改,巩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二)强化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学雷锋”、“手拉手”、“道德讲堂”等道德实践活动,培育、选树、宣传和放大一批先进青年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发挥好新媒体在舆论导向中的优势作用,正确用好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搭建开放式信息服务阵地,创新开展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的新局面,进一步拓展思想引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动员好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深化好“双带双新”工程,着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依托县志愿者协会,深化好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有效扩大青年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巩固好青年干部周末学院品牌,创造性的开展系列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挖掘潜能,扎根基层,奉献。强化好青少年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培育,有序开展保护母亲河、保护自然资源等相关活动。

大学生普法下乡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文化共享工程;机遇;图书馆;服务

加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来,为了扩大其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广泛宣传其作用和意义,使各级领导和群众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文化信息资源的可用性。我们时刻注意将资源共享活动与当前工作重点有机结合,这样既可增强对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又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加强队伍培训建设,造就管理与技术骨干队伍

(1)加强队伍培训建设。队伍建设是保证文化共享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遵循“分级负责、层层培训”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基层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基层服务点工作队伍,通过集中授课、卫星广播、网络互动、光盘教学等方式,定期进行培训。根据文化共享工程工作需要,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跟踪培训、网络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虚拟咨询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开辟个性化、互协性、经济实用的培训途径,提高培训效果,使每个基层中心、基层服务点拥有1-2名考试合格、操作熟练的专业人员。

(2)造就管理与技术骨干队伍。加强文化、科技信息资源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积极采取培养与引进、自有队伍和社会队伍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适合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需要的管理、技术保障和基层服务队伍。加强县级分中心对基层服务网点的技术指导与管理,着力提高乡镇和行政村基层网点的服务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工作人员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为深入推进共享工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二、积极采用图书馆成熟技术,大力开展公益

(1)加强与各部门、各乡镇和农村基层服务点的联系协调,继续发挥光盘服务、硬盘服务方便灵活的优势,在保持现有光盘服务下乡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将基层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资源送到群众手中,特别是信息闭塞的农村边远地区,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触角延伸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农民的重要抓手。

(2)建立流动图书馆,方便借阅图书。与共享工程的实施相结合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模式,基层图书馆也从传统图书馆跨入网络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进行列。

(3)与共享工程一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也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培训,提高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公益性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结合,使文化信息资源走进课堂。丰富服务方式,注重服务效果,加强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强化服务的针对性,普遍服务与个相结合,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以先进文化教育广大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大限度地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多种形式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将地方影视戏曲、音乐歌舞、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纳入共享工程服务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共享工程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改进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共享工程”真正成为文化创新工程

(1)建立需求反馈迅速、资源提供及时、群众使用方便的服务机制,实现技术有保障、服务有标准、管理有规范,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建设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系统网络平台,保障网络平台安全,满足双向互动、按需服务的要求,使公共图书馆具备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技术能力。

(2)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经费、资源建设经费、网络维护经费、日常运行经费等。加强资源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性和连续性,逐步建立完善合作互利的共建共享机制。积极采用社会建设与自身建设相结合、集中建设与各地分散建设相结合等方式,保证内容的丰富性、专业性和特色化。建立各部门联系协调、互利互动、积极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工作机制。文化共享工程要与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基层网点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加强对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网点的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文化共享工程工作评估体系。

四、深化服务,惠及百姓,是文化共享工程的生命力

在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把面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惠及万千民众,这是文化共享工程的生命线。

(1)传播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维护社会稳定。各级中心和基层网点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信息优势,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戏剧小品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促进乡风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例如针对当地练习者,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法律讲座、文艺娱乐节目等为他们播放,从思想上让他们脱离,融入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这样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抵制以及文化的渗透,对于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民心工程。省级分中心可通过创建“青青草”网站,开展百首诗词朗诵、少儿书画摄影展、故事大王、读书征文等活动,利用周六、日和节假日开展科普影片展播、青少年心理知识展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把军营作为服务的主阵地,走进军营开展文化知识讲座、“永恒的足迹”专题报告会、庆八・一军民联欢等活动,为官兵送去知识、送去欢乐。

(3)服务需求,做农民科技致富的向导。文化共享工程在科学技术与农民间架起了一条信息通道,引导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各级中心针对农民需要,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重点采集实用性较强的科学养殖、食用菌栽培、果树培植、中草药种植等,为农民带来新的种植项目。

(4)关注民生热点,增强文化共享工程亲和力。文化共享工程要想群众所想,急民众所急,积极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生产生活、老年人健康保健、小学生交通安全保护等民生热点,运用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资源和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比如成立“再就业网络培训基地”,提高下岗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缺少技术的现象,可举办农民工知识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可深入社区、老年福利院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年人送去知识和快乐;可走进学校开展“珍爱生命,远离车祸”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宣传交通安全防护知识,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和欢迎。

总之,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将开辟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