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1

真快啊,一转眼,又到暑假了,可我还能有几个这样的假期呢?即将步入大三的我,除了自己的热情,也为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竞争力而努力。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之一,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是以大学生创业就业为服务平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机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而且当前我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大学生大多依然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的城市作为就业选择地,而这些地区的人才相对饱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同时,当前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企业总体上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而另一方面,外在因素也有着不小影响。金融危机呼啸而来,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目前,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工作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上,对此国家政策也作出了积极地调整,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人数也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但仍不能够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许多大学生放下身段、转变就业观念,视线从“白领”转移到“蓝领”,重新回到校园,参加技校学习提高技能以谋出路,作出了符合实际的选择。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日趋理性成熟。并且金融危机是危机的同时,也是机遇的暗示。但仅有创业打算不等于能实现创业,只有为创业的毕业生营造好的创业培训和创业环境、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创业。当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是没有错,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只要充分的发挥出聪明才智,就更接近成功。

但创业就业的前提是你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凸显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在其中你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惰性。心理学家声称:人都有惰性,希望舒适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更多而忽略付出。在社会实践中不同于在大学生活中的放松,更多的有纪律、原则、职业道德、生活习惯等等的体现。在社会实践中,会接触到很多你以往嫌少接触的,甚至会让你认识到你人格中黑暗面。当然,这

黑暗面不是指暴力等等,而是你的耐心挑战,品格挑战等等,你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被发现的。在大学生活中,你多数是被发现,而人的眼光总是带有主观色彩,不易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你的搭档也许是你陌生的,甚至只有你一个人,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度够的空间来思考和发现真实的自己,考虑未来的路,知道怎样改善自己。换言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72-01

一、大学生创业基本现状

1.从创业行业看,主要以服务行业为主

近两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升高,2014届、2015届大学生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做“电子商务专员”,这或许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关。从行业来看,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餐饮、百货零售、其他金融投资等行业。2016年清华大学的《全球创业观察报告》将青年创业者定位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创业者。该报告指出,中国青年创业者在中高技术上并没有优势。从调查数据看,不到2%的青年创业者是基于中高技术的创业。

2.从创业地点看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通过抽样调查全国约26.4万大学毕业生发现,2014届大学生毕业中约有21万选择创业。从创业所在地来看,在家乡所在省读书外省创业及外省读书留大学所在地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各占9%,外省读书异地创业的大学生占7%、外省读书回到家乡创业人数占19%,而与之相对的是在家乡读书并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占56%。

3.创业成功率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在不断增高,然而成功率只有2%―3%。与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相差近6倍,多数创业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学生创业比例提高无疑是借力于教育部门和大学的支持政策。但是根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甚至有数据指出,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二、关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

1.不了解市场,无法选择恰当行业

大学生在市场的实践经验少,市场调研不够,不能对市场有清晰的认识,往往会受当时的爱好、社会热点所左右,缺少必要的远瞻性。初具规模需要时间,当做到成熟的时候,新一轮浪潮又将兴起。大学生创立的企业都处于初创阶段,其项目不仅缺乏市场前景调查,而且往往调查结果与市场具体情况不吻合,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市场调查资金,对市场了解片面,也不能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导致市场调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行业选择时,大学生往往喜欢教育行业。因为,一是成本投入少,市场环境良好;二是我国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市场前景;三是此行业对专业要求相对宽松。这些都使大学生在创业时,将教育培训行业当成一种必要选择。

2.缺少相关行业关系,创业地点选择单一

创业需要人脉。投资人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需要各个方面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大都来源于长期积累的人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产品资源和客户资源。也就是说,创业人的公司卖什么、卖给谁,具体做什么项目。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关系,也就是缺乏人脉资源,因此创业的大学生很难赚到钱,而赚不到钱就很容易失败。

创业需要资金,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身无分文,从某种角度来说经济根本就不独立,虽然现在有扶助大学生创业的贷款,而在创业的过程中,除了前期资金投入,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障事业的运营。因此,极有可能在经济上给父母增加负担。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大学生创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大,就业难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十报告中,提出“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性政策。全国、各省“挑战杯”创业大赛进入校园,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关注创业、参与创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校创业文化。因此,研究高校创业文化对于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文化的现状

高校创业文化,是大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参与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文化总和。[1]随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文化。

首先,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初步形成了高校创业文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创新意识由社会步入高校。1994年清华大学生首届大学生创业“挑战杯”之后,创业计划大赛、高校创业文化节如火如荼。这些活动的开展,为高校创业文化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大学生创业参与度不高、成功率低,高校创业文化发展缓慢。比起就业难而言,对于大学生创业显得更加难上加难了。据调查显示,48%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感兴趣,然而真正参与创业的大学生不到10%,成功率方面,全国比例是2~3%,浙江省是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省份,成功率也仅达4%。[2]这些现状导致大学生创业并不被完全认可,阻碍了高校创业文化的发展。

二、高校创业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高校创业文化是由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推进和发展而形成的,反映着整个高校的创业大环境,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创业。

首先,高校创业文化能有效地激励大学生创业精神。文化本身就具有激励、引导功能,高校创业文化在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方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校创业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新、创业思想无形中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为大学生提供适合创业的“土壤”。从而,激发了大学生勇于创业的精神和意识。其次,高校创业文化有利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文化具有传承性,高校创业文化在继承和发扬了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将勇于创新、不畏失败的文化精髓渗透到创业教育过程之中,丰富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符合高校创业教育最终目的,即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社会人才。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碍,如学生自身的不积极、不作为,高校组织机制的不健全,创业教育体制的落后等等。高校创业文化的引导、激励功能,在长期的衍生过程中能够规避这些阻碍,使得创业教育跟上时代步伐,向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最后,高校创业文化丰富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高校创业文化除精神文化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同样大学生创业成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扎实的实践技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业指导和实践平台的锻炼,这些都与高校创业文化息息相关,高校创业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行为方式。高校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中孕育着创业文化,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创业实践平台。

三、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立高校创业文化,使其融入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创业离不开高校创业文化“大背景”,因此思考高校创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

首先,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创业文化环境。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创业文化环境:第一,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形成校企合作的教育培训模式。第二,通过高校之间交流与合作,联合举办高校创业文化节,宣传创业思想和精神。邀请媒体参与其中,扩大高校创业文化节在本省市之间的影响,向社会传递大学生创业正能量。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论坛,加强大学生创业直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分享成功创业经验与失败教训。第四,以大学生创业社团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团体合作能力。其次,创新高校创业指导课程体系。高校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包含创业课程设置、创业指导方式方法、教师创业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高校创业文化形成的载体。因此,建设高校创业文化,要与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相结合,以高校创业文化促进课程体系创新。要做到以创业理论课程为基础,开拓创新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指导,在高校设置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为创业实践课程服务。同时创新教师队伍建设,采用专兼结合的教师模式,拓宽创业指导方式、方法,聘请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和公司高层管理者,兼职创业指导课程老师,创新原本“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创新高校创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参与度。最后,建立合理高校创业文化评价机制。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高校创业文化的功能、作用,往往忽视了高校创业文化的评价机制。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还没有涉及创业文化方面,对于创业文化建设也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创业文化评价机制,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加有效的专注创业教育事业,更好的凝聚师生之间的创业价值取向,建设良好的高校创业文化。

高校创业文化丰富了高校文化的内容,它从创业精神、环境、和实践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创业。高校应思考创业文化的建设,优化大学生创业校园环境,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体系,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推进大学生创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险峰.试论当前大学创业文化的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10).

[2] 吴雅兰.创业成功率为何不能破4%大关[N].中国教育报,

2014-2-18.

[3] 王贤芳.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4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中国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把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课程设置要与专业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当前,各地高校均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抓手,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创办科技型和服务型小微企业,做创业发展的开拓者,倡导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创新创造的追求者。然而,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工科类青年学子的创业意识相对薄弱,自身创业能力存在不足,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少,创业成功率低。

一、培育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意识

高校应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工科类青年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新时期创业就业文化传播活动,引导莘莘学子把创业梦、就业梦、实现个人抱负融入建设美丽“中国梦”的伟大实践。通过讲述创业故事、举办创业就业大讲堂、分享创业感悟等教育引导活动,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答疑解惑,引导其增强创业意识,激励更多的学子勇敢走上创业之路。以“校园创业先锋”、“十佳创业青年”、“创业挑战精英赛”等评选表彰和竞赛活动为抓手,在工科大学生中间及时发现、培养、树立创业典型。举办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典型报告会、座谈会、推介会,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的创业事迹,推动校园内形成鼓励、支持、参与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高校应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为引导,联合政府机构,集聚社会力量,整合各种资源,针对有志创业或已经创业的工科类大学生,通过比赛选拔一批大学生创业带头人,培育一批具有市场价值、发展潜力巨大、符合社会实际的创业项目。努力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宣讲、辅导咨询、宣传营销等链条式服务,优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倡导全社会关心、鼓励青年大学生创业。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导,在原有“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完善赛制设计、拓展大赛内容等方式,促进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或大学科技园落地孵化,提升赛事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发挥高校创业类学生社团组织在引领和服务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示范导向作用,激励更多工科类大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展创业活动。

三、深化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

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工作,实施大三学生创业就业实习计划,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推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实习项目,进一步整合实习资源,提升实习质量。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多渠道拓展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开展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工科学生创业就业分群体、分层次培训机制,依托《大学生创业实践》等课程的培训平台,推动完善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项目设计,鼓励工科类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加强大学生创业导师库建设,建立一支由经济学者、青年企业家、创业就业培训师等构成的创业经验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为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等“一条龙”创业培训服务。通过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开展专项技能培训项目、拓展海外培训交流项目等途径,帮助工科类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素质。积极加强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制度,依托创业就业信息化平台实现跨地区创业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增强高校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加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库建设,重视创业型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创业竞赛、组织推荐等方式,筛选、确定培养对象,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库,对人才库成员优先提供政策法规、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等服务,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工科类大学生创业的帮扶作用

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与相关国际国内创业就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在资金、信息、技能等方面为工科类大学生创业就业拓宽渠道,提供便捷性、针对。充分发挥青年创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创业大学生联谊会、大学生创业沙龙、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等组织和交流平台,增强对创业大学生群体的组织凝聚。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等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充分发挥其在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工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生自身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需要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需要企业发挥助推作用,需要政府发挥政策扶助和制度保障的主导作用。只有高举创业旗帜,紧扣创业就业意识教育、创业平台建设、创业就业服务等内容,进一步实现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加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类型;影响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71

1引言

在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亮点的今天,“就业创业”与众多经济热点和民生工程同样吸引人们眼球,高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会上,对于2016大学生创业,总理表示,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2016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2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21毕业生人数呈上升态势(见图1)

我国大学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

22大学生创业的必然性

由于中国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转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何疏导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于是,越来越多拥有着相对较高的知识结构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的大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成为近年来自主创业的新生力量。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上经历了“统包统分”―“双向选择”―“自主选择 ”―“自主创业”的过程。大学生创业这一新的就业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就业模式多样化的必然走向,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政府鼓励和倡导的走出就业困境的积极做法。

23大学生创业类型

通过对沙洲职业工学院100名在校大学生和50名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主要以生存性的创业模式为主,如教育类、零售类、饮食类等,主要依托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电商平台从事经营活动。这类行业的主要特点在于资金投入小、操作性强、回报率低。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的技术成分不高,缺乏创新意识。而且,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乐观,在2015年麦可思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5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自主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的比例仅为29%,明显低于国外的20%~30%。

3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影响因素

31政治环境因素

311优惠政策的鼓励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不断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例如,上海、北京等地规定:“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近年来,国务院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等也在客观条件上极大地鼓励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

312创业成功案例的刺激

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例如: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这三个大名鼎鼎的网站的联合创始人王兴、聚美优品的CEO陈欧等。这些成功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

313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一些地方政府及时做好政府服务环境建设,建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各类创业咨询和信息服务,有效地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信息沟通搭建桥梁,为大学生创业减少因审批烦琐、信息滞后等带来的创业成本。

32经济环境因素

大学生创业与社会实践不同,它需要依靠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从调查来看,大学生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家庭投资、自有资金或商业性风险投资所比例额极少(图3)。分析其原因,一是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没有完成资金的积累,自有资金有限;二是大学生对政府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融资渠道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资金上有多种优惠政策。例如:北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最高50万元的贷款金额,且由区财政进行贴息;上海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5万~30万元的贷款金额。

33自身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内因决定外因,创业者个人的整体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创业的成功与否。

331优势分析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掌握先进的技术,吸收先进的思想,是社会的前沿群体,具备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到管理、商务、法律等知识,能够接受创业指导,为创业提供理论保障;同时,学习能力的积累使得大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触类旁通,为创业提供智力保证。其次,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充满创业激情,有着实现个人价值的创业热情和渴望成功的创业意愿。

332劣势分析

创业是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将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的学习能力融会贯通的动态过程,是从“纸上谈兵”到“真枪实弹”的转变过程。虽然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强烈的创业激情,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我们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首先,角色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初出社会,依然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认为创业是“锻炼”的一种途径,而忽略了“盈利”才是企业存在的首要目标。这也是大学生创业时,尽管创业计划书很完美却得不到投资人信任,无法顺利融资的问题之一。其次,管理经验缺乏。当今社会,企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高效的管理体系,这是企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企业员工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产品和服务被认可的保障。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管理知识侧重于理论,缺乏实战经验,所以创业之初往往因不具备企业管理的能力而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34创业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每一个创业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到创业质量。因此,要想推动大学生可持续性创业,应重视全方位的创业教育,从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每一个因素着手,对大学生创业技能查漏补缺。

首先,从大学生个人来说,要通过亲身实践、创业尝试,要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创业素质;要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锻炼。

其次,高校应改变“重视知识性、轻视实践性、忽视创造性”的传统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真正践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指导“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养。借鉴国外学者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的先进理念,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的教学方式”,学习“创业模式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见下表)。

参考文献:

[1]牟永川,吴玮大学生创业成败的理性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11(1).

[2]田毕飞,吴小康,徐敏娴,等特质论与机会观的结合:基于创业研究的结构主义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28).

大学生创业实践报告范文6

大学生调研报告

大学生创业为何成功率低?近日,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系的朱蓉蓉、杨、郭玉华、陈寅鑫4位同学利用寒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进行了社会调研,通过对创业大学生、成功人士、在校师生的调查和访谈,完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报告》,指出大学生创业的投资误区和七大可行性方案。

失败原因一缺乏创业教育

《报告》指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在于创业能力不足,亟需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智慧的积累提高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者本身条件限制是重要原因。

不少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创业最艰难的还不是资金,缺乏知识、技能和信息才是创业的最大困难。单凭少数学生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实践锻炼,难以使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规模,有时也缺乏科学的指导。

据了解,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开展了相关自主创业的讲座和活动,但是并没有开设自主创业的课程。与创业相比,高校更关注就业。在调查中,有不少高校教师认为,毕业生自己去创业,一般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如果毕业生供不应求,没有必要去创业。大学生缺乏系统创业教育,是他们缺乏创业素质的根本原因。

失败原因二筹钱四大误区

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有了创意有了资金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

据调查,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中超过九成是靠民间借贷起家的。但是大学生在吸引创业投资上存在以下误区:一是筹钱心切,常会为一点小钱出让大股份,或是贱卖技术或创意,从而失去主动权;二是随意违约,对投资协议稍有不满就肆意毁约,结果上了资本市场的“黑名单”;三是过于执著,即使投资人不能提供增值,仍与其捆绑在一起;四是不负责任,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结果两败俱伤。

成功关键选好创业项目

选择创业项目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选择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最有经验、资源最丰富的行业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