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1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核心要素,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资源下基层的重大意义

基层是科技资源的“稀缺地带”,科技资源是拉动基层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远安县科技局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通过培育科技示范基地、评选科技带头人(示范户)、建立科技服务网络、送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不断引导科技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农村流动,向一线转移,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远安县科技局围绕柑橘、食用菌、茶叶、药材、景观植物等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不断加大科技项目支持,通过选派农业科技人员跟踪辅导,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培育乡土科技拔尖人才,举办农业科技推广等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以森源公司为依托建立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将食用菌产业培育成远安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一半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二是乡风村貌显著改善。通过科技推广普及,不断扫除封建迷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广大农村营造了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致富,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平安健康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扫除了“__”、“求神拜佛”的存在土壤。尊重知识、尊重科技的乡风村貌基本形成。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科技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克服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的基本县情。通过技术扶持,鼓励沮河两岸大力发展高产水稻,引进费乌瑞它等高产马铃薯在山区推广,充分利用闲置抛荒土地发展景观植物产业,支持高山地带利用特殊气候发展延季蔬菜等无公害种养殖产业,引导山林地带科学利用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全县农业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相得益彰,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引导科技资源下基层的现实瓶颈

引导最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是加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受体制机制、主客观条件限制,科技资源服务基层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科学技术虽日益重要,但伴随行政体制不断改革,科技工作缺乏基层支点。虽然各乡镇均配备科技副乡镇长和科级干事,但基本都有分管农业或文教卫同志兼任,视科技工作为“副业”。由于缺乏乡镇支脚,科技工作在农村延伸难度加大,科技资源全力服务基层的作用必然大打折扣。

二是服务方式不够优化。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科技资源下基层的目的,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靠科普培训宣讲、示范带头推广、专家现场指导、汇编科技手册等传统方式/!/,但由于受时空限制、农民接收能力、现实条件等因素限制,科技资源服务基层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理论实践结合不够。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明显效益。在引导科技资源下基层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将科学技术知识与农业生产生活有效衔接起来,专家讲一套,农民用一套,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就全县来讲,无论是推进“实力远安、幸福远安、生态远安”建设,还是“奋力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在宜昌率先实现小康”,加快农业农村发展,逐步缩小成效发展差距是关键。科技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动力”,必须不断向基层倾斜、向农村流动、向一线转移,使其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要素。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文化站、畜牧兽医站等相关资源,建立乡镇科技服务平台,建立科技工作服务基层的支点。通过“以钱养事”或“公开买断”等其他方式,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激发工作积极性。在各乡镇明确一名分管科技工作副乡镇长和工作人员,在各村居设立科技咨询室,建立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科技资源下基层的体制机制。

二是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当前,农业科技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是普遍趋势,农业科技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在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科技人员引进培育,通过“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以及自主招录等方式,引进与当地农业产业相对应的农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加大乡土科技拔尖人才培育,加大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培训、奖励力度 ,充分发挥其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宏观;微观;思考

利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这一契机,小学教育体系针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是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身诉求,更是小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而又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小学教育系统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域,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整体上规划和细节上的整合,从而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质的推进,进而使小学生的学科整体素养得到提升,最终使小学生的成才成长之路更向前推进一步。

一、剖析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当前是科技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在经济生活领域内,就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提升了生活质量,反映在文化生活领域内,就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提升了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映在具体教育系统内,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特别提出的是,小学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起步阶段,只有把小学生的教育阶段抓好抓牢固,一个人的后期教育阶段才有基础也才能够跨越式前进。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要素,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通用人才,只有从教育体系抓起才能够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才能够实现我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2.是促使小学生成才成长的现实性要求

一个人的成才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智力因素,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储备,另一个是非智力因素,即一个人的情感认知、创造力和控制力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就会使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受到阻碍。但是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了人的智力性因素,长期以来在教育系统看来一个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因素,致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了考试的机器,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差。这样的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却越来越暴露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弊端,致使我们的人才培育模式受到质疑和冲击,强烈呼吁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全面培养一个人的成才,因此,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是促使小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性需求。

二、探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和微观思考

1.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

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是整个小学学科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培养小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教育阵地,小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阶段是否成功。一旦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创伤,就会给小学生的以后教育之路留下不小的阴影,就会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一生教育历程的关键阶段,必须要抓好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小学生的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贯彻教育部门素质教育的理念,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思想,并践行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同时,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理念,不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自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状况对学习有一个统筹性的计划和细节上的规划。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尊重小学生的每一次询问、回答、答案以及建议,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被尊重、被认可,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就潜在地把自我学习潜能得到挖掘和发挥。

2.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思考

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要求小学教育工作上从教育理念上得到彻底性改观,而且还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具体践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小学教学改革的微观性思考。这就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及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小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自由的、宽松的学习活动氛围。小学教育工作者不再以课本为主题进行全堂性的灌输讲解,而是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设置有利于发挥小学生好奇天性和表现力的题目,让小学生开动思维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客观、公众和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以分数定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以学生的表现情况先肯定学生的成就,再以中肯的语言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注意到要多赞扬少批评,这样就能够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找寻到学习的快乐和真谛。

三、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生涯中的起步阶段,更是决定一个人成长成才影响深刻的阶段,基于经济社会的推动,人们在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认识,认识到一个人的真正成才就在于人的综合性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从小学学习的主要阵地即课堂教学抓起,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对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革新,最终为一个人的教育生涯发展搭建良好的序幕。

参考文献:

[1]刘淑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9):71-71

[2]常彦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华夏教师,2014(10):88-88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3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认识金融的双重属性。金融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它还广泛渗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因为金融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根本属性。金融脱胎于实体经济,依靠为实体经济服务而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壮大。二是作为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衍生属性。金融从出现伊始就存在脱离实体经济的强烈冲动,倾向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回报。马克思曾经对资本的逐利性、贪婪性做了详细描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导下西方国家经济的致命问题与悲观前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给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已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使金融回归根本属性,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才能有效遏制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泡沫化倾向,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第二,要处理好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关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并非意味着要把虚拟经济一棒打死。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国民财富的逐渐增长,必然要有一部分财富从经营活动中剥离出来,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配置和管理。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而言,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要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是经营活动,而作为“另一种核心动力”的投资活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固然有当时我国金融资产还不够壮大有关,但也和对投资活动、对金融业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有关。不管是过去单纯的“银行”概念,还是后来的“银证信保”概念,对金融业的认识都是着眼于首先“管好”而不是首先“用好”,强调“管住”而不是“用活”。因此,要处理好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关系,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着力增强“另一种核心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实体经济,通过投资活动为经营活动提供多元化、灵活性、源源不断的金融资源支持。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4

1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现状

1.1区域经济增长现状

当前,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空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虽然自党的十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启动深化改革新征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活跃期,有了新的发展动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但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1.2人力资源现状

1.2.1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

当前我国一些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依靠政府扶持和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实现了快速发展,利用高待遇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对人才需求更为迫切的二三线城市,由于受制于自身发展能力,无法吸引人才的到来,反而导致大量人才的外流;另外,二三线城市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被一线城市吸纳,这更加剧了人力资源结构分布不均的矛盾,导致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

1.2.2人力资源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扫盲力度的加大,文盲率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近些年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文盲率还位居世界第二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2.3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国家实力的整体提升贡献巨大,但是三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影响。如第一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中因缺乏人才导致科技创新发展乏力;第三产业中缺乏人才导致高新科技发展缓慢。虽然我国政府针对三大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力度的调整,但结构调整并未与人力资源配置同步开展,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速发展。

2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关系分析

2.1 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来吸引人力资源,使得人力资源在该区域内的整体数量、质量得以提升。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人才聚集使得区域对人才培养愈来愈重视,促使整个人才培养环境得以改善,区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得以发展,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善对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2.2人力资源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力资源体现了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远甚于资金、技术、设备等,因为人力资源决定着我国能否屹立世界之林的核心力量。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这一要素。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各个要素虽然缺一不可,但是人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人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这说明人在经济效益实现过程中的贡献最大。

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指在区域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规划的全过程。因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价值,为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实施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战略

3.1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1.1创建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区域环境

区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社会、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创建优越的环境,为人才发挥才能搭建舞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3.1.2优化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

区域经济在增长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性提供条件。这就需要区域经济在发展不要盲目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协调促进,来避免区域规划的短期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人力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的架构与框架搭建建言献策,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3.2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人力资源发展

3.2.1建立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如地理优势、人才储备、资源现状、产业结构、资本设备等因素进行实地查勘、分析比对,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环境建立与区域实际相符合的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保障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大动力,促进人力资源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实现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贡献最大能量。

3.2.2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区域应该对自身所具有的所有资源要素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资源效益最大化。

3.2.3加强区域人口素质教育

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素质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高低。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素质培训极为必要。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提高其职业能力;对区域人口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区域人口整体素质。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5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发展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的根本体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今天,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科技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受到严重限制。而科技创新能够控制资源,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增加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缓和供给矛盾。(2)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其他各个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乘法关系。当科学技术为零时,生产力为零;当科学技术大于零时,生产力便会成倍数地增加,因此,必须加快科学技术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速度,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成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3)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使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并进一步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宏观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瓶颈"约束,为构建结构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创造有利条件。(4)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循环经济与资源开发型企业的发展

从20年前的格尔木市钾镁厂到今天发展迅速的现代化企业集团,青海瀚海集团公司始终重视钾盐行业理论的研究及盐化工创新生产尾液再回收利用等的探讨,不断开发和探索新的盐化工产品及新技术,防治生产污染。在生产氯化钾过程中,产生一定尾液,为了进一步提高氯化钾的回收率,瀚海集团将尾液和老卤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兑卤,得到高品位的精制氯化钾,同时使兑卤车间的溢流液返回盐田继续晒制光卤石矿,大大提高了氯化钾的回收率。在镁资源开发方面,瀚海公司兑卤车间年老卤用量200万吨(折合氯化镁60万吨);以氯化钾和氨水为原料,年产2000吨普通型氢氧化镁。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了低钾钠氢氧化镁、油品级氢氧化镁等高端产品;为充分利用盐湖镁、钠资源,成功开发了多元系镁型、钠型浴盐产品,这些措施,为大规模开发利用盐湖氯化镁资源奠定了基础。在生产污染防治方面,瀚海集团把每年氯化钾生产中产生的15万吨左右的废盐另行堆放,待技术条件成熟时再利用。可以说,瀚海集团公司回收利用生产尾液、开发下游产品、防治污染等措施科学合理,成效显著,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初步显现了循环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但是,从总体上看,像瀚海集团这类资源开发型企业,包括柴达木地区的资源开发,长期以来在粗放经营的轨道上运行,资源性产业开发和加工基本上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开发能力与后续加工能力不协调,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依然很短。"十五"期间,从综合回收率来看,铅锌矿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13%,煤矿和石油低14%-16%。因此,对于瀚海集团这类的资源开发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建立循环经济型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从工业化角度看,循环经济对资源开发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在工业化发展阶段,消耗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然;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废弃物会迅速增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资源开发战略转移的重要措施,也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循环经济对资源开发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矿产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矿产资源开发的目标是资源合理永续利用,原则是坚持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途径和方法是确定资源的储采比,合理调节有限资源的耗竭速度,提高资源采、冶、选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原则、途径和方法,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循环经济对资源开发型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在自然成本成为制约人类发展主要因素的前提下,运用成本和效益原则,通过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和制度,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建立循环经济型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关系。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都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应运而生的。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均以工业生态作为理论基础。他们效仿生态系统的结构原理和运行规律,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属于工业生态学框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共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他们都着眼于实现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再循环。

二是循环经济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保证了进入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技术的独立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重要保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如果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们将会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道路。自主创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动力,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生产率,显著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是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的关系。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都是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所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发展节约型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循环经济不是仅仅表现为节约资源,还有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等。循环经济是节约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能够破解产业链中一些核心技术时才产生的先进发展模式,是这一阶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四是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于一体的全新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在21世纪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手段。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循环经济是从更为宽广的维度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新型工业化则是从工业化的特定视角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发展思路。循环经济能够解决新型工业化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的模式来化解。

五是循环经济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关系。体制机制的支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不断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循环经济顺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用新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管理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不断创新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市场体制、生产体制和企业机制等。

六是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资源综合利用是低水平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是较高层次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以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作为其主要目标,把资源综合利用当中的节约资源、废料回收目标涵盖其中,而且将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从质的层面提高,使人与资源的关系建立在自然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当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推动资源开发型企业循环经济的大发展

资源开发没有完全实现"循环",主要是因为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中,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建设。

一是政府需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和适当调整现有科技资金的使用方向,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政府要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标准体系、技术政策和技术导向目录;要对环境与生态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大力倡导和支持;要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及运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要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要组建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交流协会,促进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的组织、实施与交流;要依靠技术创新,形成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废物再生利用、矿产资源精深利用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二是利用新工业生产技术推进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环节是形成循环生产技术体系。循环生产技术不是环保技术,循环生产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模式,普遍存在于各个产业、各种生产活动中,它是新工业生产技术的广泛集成和组合,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目前,循环生产的技术要素并不缺乏,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组合与使用。

三是利用新材料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工艺技术设备的高科技化。目前柴达木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使用的工业设备是在不同年代生产制造的,由于国民经济一直采取粗放发展的模式,忽略对已建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少设备都属于应该淘汰的落后设备。因此,在循环经济高科技化的过程中,必须对生产设备进行分类淘汰或改造,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革。

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范文6

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创意经济的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1994年,澳大利亚以建立“创意之国”为目标,率先提出了一份新年的文化政策报告,英国立即派遣代表团进行考察,并且在1997年建立了“创意产业促进组”,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英国经济的出发点,迅速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2001年3月13日,英国国家广播公司首次推出“创意产业带动有关英国经济复兴”的专题报道,引用了英国文化事务大臣克里斯-史密斯先生提供的数据,英国2001年仅在音乐、电影和广告三项产业领域,就创造了10亿英镑的产值,提升英国GDP达5%以上。2004年,英国创意产业共创造了200多万份工作岗位,在英国国内,与创意产业有关,并经过英国国内商业注册局注册的公司就有13万家。

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存在一定差异。各国家和地区在总体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下,从各自优势和发展战略着眼做了不同的理解,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理解:一是欧美型,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强调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体,较多地涵盖精神产品层面;二是亚太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为主体,兼顾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个层面;三是以中国内地为代表的本土型,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服务为主体,更突出地强调物质产品层面在世界创意产业实践的推动下,无论是产业还是部门,其内涵都有所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于国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亚洲,以日韩、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更是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到战略性的高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香港和台湾,并在近年来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展迅速。

有关专家认为,到202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将占北京市GDP的25%。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则表示,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2007年,深圳市也将创意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10月2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北京首发《2008创意经济报告》,对以创意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报告称,在中国,创意经济已成为重振经济、刺激就业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