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晋级职称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晋级职称论文范文1
1.1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采用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不但没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而且制约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阻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1.2专业课程构建不合理,实践课教学内容滞后传统的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大多按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来进行。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是在专科或本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减少课时,删除部分专业知识,来简单地进行实践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内容编排。这样做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适应不了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
1.3缺乏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社会和企业所推崇,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也随之增高,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新成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职院校由于师资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及其缺少学生参与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缺少到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银行、投资公司等相关企业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对工作岗位、业务流程、专业操作的认知,使其难以构建对专业相关岗位的认知。
2高职国际金融专业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途径
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老师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操作,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所以,改革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务必要从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入手,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基础课程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途径如下:
2.1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国际金融专业的知识枯燥乏味,老师在上课时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善于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如:高职院校可建立综合模拟经济实验室,构建国际结算、外汇交易等模拟的经济交易系统,其中外汇交易的模拟系统可选用宽带实时传输和接收同步全球的外汇交易时讯系统。老师利用综合模拟经济实验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经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外汇交易的流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操盘能力,掌握付汇、信用证、托收等金融业务的流程,提高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务的深化认识,进而促进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2.2构建专业实用性较强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传统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的培养方案,已不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所以相关高职院校需以岗位教学为立足点,以岗位技能要求为课程内容来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整改。
2.3组织学生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老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各岗位的综合实践,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有效改善学生的岗位意识及专业技能,进而实现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实践课程安排如下:
2.3.1专业岗位基础技能的实践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再配合计算机和普通话的培训及等级考试、外语课、心理辅导课等基础技能课程,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最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提升其对专业知识的认知。
2.3.2专业课程的分岗实践运用学校的财会、金融等专业实验室来组织学生开展纸上学习及软件模拟的学习,指导学生构建具体的金融专业业务模块如:证券、银行、投资、理财、保险等业务的专项岗位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岗位认知及操作能力,使其能熟练地掌握相关业务操作流程。
2.3.3专业岗位的综合模拟实践运用学校的金融综合实验室组织并指导学生有效开展金融综合业务的ERP沙盘训练,模拟上岗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系统、全面的岗位业务技能,提高处理各金融业务的能力。
2.3.4实际岗位的顶岗实践通过校外训练基地及“校企合作”项目,安排大三学生进行毕业的岗位实习。在合作单位的安排下,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毕业生进行顶岗工作,或参加金融单位的岗位实习,检验并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业务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4运用双语教学国际金融专业是世界性的,很多专业名词都以英语的使用形式出现如:deposit-reserveratio、openaccount、advancepayment等。可见,双语式教学是该专业的内在要求,双语教学能使学生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让学生能够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阐述,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得最详细的国际金融时讯。
3结束语
晋级职称论文范文2
再次通知
会计学院各系、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2012届本科毕业生:
根据我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我院毕业论文工作严格按照教师指导选题、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开题、学生做毕业论文、结题、评阅、组织答辩、综合评分和总结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鉴于目前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现将我院2012届毕业论文指导有关事宜再次通知如下:
一、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1月7日至2011年12月4日。
2.对学生的要求:接受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完成选题的同学下达任务时,要求内容具体,工作量饱满。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向学生下达论文任务。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监督本系的教师对学生下达任务书。
二、学生开题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21日。
2.对学生的要求: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毕业论文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的写作;在得到指导老师同意开题的前提下,提交开题报告。
3.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研、资料收集;检查学生外文资料及译文,审阅学生撰写的文献综述并签上指导教师姓名及检查日期。在符合开题要求的前提下,准予学生开题,并审阅开题报告,签署审阅意见。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根据“毕业论文的工作条例”中对开题的要求,监督本系的教师指导学生开题。
三、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3月21日。
2.对学生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论文要求,积极认真的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本阶段,学生必须找指导教师指导4次及以上,并对每一次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写出50字以上的记录(包括指导老师对论文评语),交指导教师签字。另外,每位学生还要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从教务处网页下载),由指导教师签名后,装入学生的毕业论文资料袋中。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认真的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本阶段,教师至少要对学生进行4次及以上的指导,并在学生填写的指导记录表上签字。
4.对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检查和报告工作。
四、毕业论文结题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9日。
2.对学生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结题工作,并按“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打印、装订,然后向指导教师提交所有毕业论文材料,准备答辩。学生应提交的资料有:(1)毕业论文任务书;(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针对毕业论文课题任务的调查记录或报告;(4)外文资料的译文及原文(须有指导教师检查签字);(5)文献综述(须有指导教师检查签字);(6)毕业论文正本(含磁盘);(7)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8)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从教务处网页下载)。毕业论文材料用学校下发的论文档案袋装好,对于所提交资料在档案袋封面目录中没有的项目,请自行填写在封面上。材料不全或未
按时提交者将不予安排答辩,由此造成不能按时毕业的,后果自负。4月29日未能定稿的同学,不能参加集中答辩。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结题,检查学生提交的论文资料袋中上述项目是否齐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下评语,并打出指导成绩。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检查本系毕业论文指导结题工作进行情况。
五、毕业论文评阅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3月30日至2012年4月26日。
2.对学生的要求: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3.对评阅教师的要求:根据本系负责人的安排,交换毕业论文。根据论文评阅要求(“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在2012年4月26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评阅。
4.对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毕业论文交换评阅安排工作,并指导和督促教师按时评阅,检查毕业论文资料是否齐全。
六、毕业论文交换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4月27日至2011年5月4日。
2.对学生的要求:所有学生需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3.对评阅教师的要求:根据本系负责人的安排,在2012年5月4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交换工作。
4.对系主任的要求:提出公开答辩教师名单,做好公开答辩工作和本系毕业论文交换答辩安排工作,并检查教师评阅情况,核查毕业论文资料是否齐全。
七、毕业论文集中答辩和综合评分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5月5日至2012年5月12日(其中:2012年5月5日和6日为集中答辩时间)。
2.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划分的小组,准时参加小组答辩。严格考勤,不得缺席;等候成绩通知。
3. 对答辩教师的要求:根据学院及系的统一要求,检查毕业论文资料,认真地完成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对答辩小组的要求:按照成绩评定标准对学生的答辩成绩进行评定,并计算出毕业论文的总评成绩(评定等级和分数),完成毕业论文成绩的登记工作。然后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处,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七、毕业论文资料整理归档和总结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5月23日
2.对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要求:整理毕业论文资料,做好毕业论文资料的归档保管,进行毕业论文相关资料的上报和总结工作。
在整个论文期间,各指导教师应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阶段应本着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评阅、答辩和评分;学生应有专门的毕业论文工作记录本,并做好论文写作工作的各项记录工作;应该由指导教师确认证明的记录必须要有指导教师签名和日期;学生提交的论文资料由指导教师清点,在论文评阅交换前如有遗漏由指导教师负责。
以上要求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我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另作要求。
特此通知!
晋级职称论文范文3
物理学已完
***中国免费-免费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资料|专业论文:/
电子机械13民法33通信学4统计学完文化战略3
农林学完新闻传播5法学理论22
**在线-论文,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医学论文,职称论文
51lun-/
**中国51在线免费论文资源下载网-各专业毕业论文,奥运会论文,2009各..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
***体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中教网:/Jylw/Sxlw/
**/一级
[工程材料论文]第一页
行政法17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中国,免费
数学论文2[人力资源管理2管理论文2
国际贸易149由后到前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免费论文,毕业论文,各专业论:/
国际金融完
护理427由后到产前
管理体制7
历史学9
外汇11
审计2
政治其它相关7中间
民主制度完
医学28
经济理论8
平面设计室内设计5从后到前网站设计完
市场营销10
农村研究22
现当代文学2
(五)考核标准没有严格区分
新《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务员考核是指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虽然该条款规定了领导类与非领导类公务员的考核,但没有对非领导类公务员中不同工作职位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标准考核。比如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和司法类的公务员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和责任大小都不同,对他们的考核采用同样的标准显然不合理。
(六)公务员的考核救济制度不完善
新《规定》第十四条:“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申诉。”该条款规定了不称职公务员有权提出复核和申诉,加强了对考核中公务员的权力保障,但对其他等次的公务员却没有规定有这项权利,如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公务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自认为工作认真,完全达到称职等次,那么他的权力就难以保障。
三、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对策探讨
(一)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并尽量具体化、数量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职位说明书,使每个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职务、责任、权力和应有的利益,为公务员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对定性的指标尽量进行量化。将德、能、勤、绩、廉五个大指标根据工作和任务的实际给予细化,达到可操作化的程度,同时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以体现以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思想。例如:“能”这个指标可细分为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谈判技巧、上进心以及其他专业技能等,再对各小指标进行相应的行为描述,可参考法国记分考核方法,通过与实际情况相比较给定合适的分值。考核标准量化后,在考核中既容易掌握,又便于分出高低,避免了单凭主观意愿给被考核者评定等级。
(二)适当增加考核等次,完善激励机制
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对此建议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
(三)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
笔者认为,新《规定》中无条件地规定了各个参加考核的机关单位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为机关单位不管工作优劣,一律按人数分配指标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明显背离了考核的目的,削弱了考核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考核确定的优秀人员比例应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即先制定本部门的总体目标,然后按照本部门总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适当的比例。比如,较好地完成了或超额完成了总目标的单位,可按20%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而没有完成目标的单位只能按10%或更低的比例确定优秀人员,这样能达到奖优罚劣、评先促后的效果。
(四)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根本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公正评价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判断其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二是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晋级增资提供依据。三是培养、发掘优秀人才。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人员的升、降、奖、惩,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发挥了激励竞争的作用,但要注意考核的目的不光只是激励人员,如果考核结果不能有效转化为对公务员的进一步培养、发展的途径,那么考核的激励、竞争作用会变得没有意义。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要与考核的目的相符,不仅要切实与薪酬、晋升、培训、奖惩挂钩,还要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相联系,让公务员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
(五)实行分类考核制度
分类考核就是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在坚持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职位分类所建立的岗位职责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分类考核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领导成员和非领导成员应分别考核,这一点新《规定》第二条有明确规定;第二,按照职位特点,对从事专业技术、行政执法及司法工作的公务员,除运用基本的考核方法外,还要采取相应的补充办法。由于我国公务员范围较大,涵盖面广,采取通用的考核方法,很难做到准确和科学,因此,在强调采用对所有公务员普遍适用的基本考核方法基础上,还应针对职位的工作情况和特点,对不同类别的公务员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补充性的考核方法。
晋级职称论文范文4
关键词:职称评审 规范化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C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36—02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开发的有力手段,在人才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如何科学公正的做好职称评审,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通道建设中的作用,就需要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创新,完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标准,规范评审程序,突出能力和业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一、夯实基础,确保职称评审工作规范化
1.强化评审组织建设。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评审组织体系,逐步实现评审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一是坚持分级管理建设。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的评审范围和权限,企业组建相关工程和政工等系列高、中级评委会,授权企业二级单位组建工程系列中级或初级评委会。二是坚持优化结构,建立专家库,在企业人才库中,优选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公道正派、品行端正的人员组成职称评委专家库,担任评委会专业组成员,人数不少于评委会人数的2倍。同时,根据人员和岗位变动的实际,及时补充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在召开专业组会议前,随机选派专家出席会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健全工作制度。围绕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用制度约束评审行为,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的长效机制。一是注重规范性。要定期修订完善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定,使评审程序、方式方法、评审管理等符合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总体要求。二是注重实用性。制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中试行量化评价工作的办法》,主要选取学历、资历、发表的论文论著、成果奖励、荣誉称号、送审论文评阅结果、年度考核情况、专业组评议情况等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同时区分不同评价指标在评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达到规定的高级或中级任职资格评审基本条件为基准点,并根据质量和数量级的变动情况,区分层级赋予不同的分值,按照量化评价总分及各评价指标的量化评分累加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H=∑Li(其中:H是量化评价总分,Li是各评价指标量化得分)将量化评分结果供评委会在评审工作中参考,提高评审质量和公信度。
3.搭建服务平台。任职资格评审过程中,不断优化服务措施,搭建服务平台,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一是开展政策解释服务。每年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坚持把政策解读、规定办法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通过召开会议、转发文件等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政策宣传不漏一个,不缺一项。二是开展申报提醒服务。重点关注符合条件人员的申报,对在规定时间内符合条件未申报的人员,及时提醒,做到不漏报、不晚报。三是开展网络下载服务。将职称文件、评审要求、结果公示等定期在企业信息门户通知公告栏上,并提供表格下载,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新模式,注重职称评审工作实效性
1.提高评审要求。在国家职称评审有关政策框架内,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调整完善,注重能力和业绩导向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主要是各环节把关严,晋升比例、业绩考评、论文质量及答辩等提高标准和要求。一是控制指标总量。根据岗位设置,优化职称晋升总量控制指标,实现评聘平衡。综合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专业人员状况,合理测算当年度晋升职数申报比例,尽可能使各层级职称人数比倒与岗位比例相近,为岗位聘任打好基础。同时企业下属单位要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现有岗位人员聘任情况,统筹考虑各专业工作需要、人员结构及近年绩效考核情况,择优确定推荐年度晋升申报人员。相关责任部门要认真把好资料审核、业绩审查和考核推荐意见关,授权下属单位推荐委员会要根据业绩、专业水平考评情况组织推荐,为企业总评委会把好第一道关。二是抓好答辩环节。答辩是职称评审工作很重要的环节,为专家与申报者之间交流和辅导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互动的平台。一方面检验了申报者的专业水平、能力和业绩,另一方面也为申报者提供了解惑答疑的机会。答辩包括论文答辩和业绩答辩。论文答辩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全面审报人员答辩或主要针对审报人员的送审论文有一个专家认为不具备或两个专家认为基本具备申报资格水平的情况,组织论文答辩。同时,要求每一位申报人员就近五年来的业绩情况进行答辩。业绩答辩过程既是评价环节,更是教与学的过程,不但检查论文是否抄袭,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申报人员专业技术功底,促进申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总结提炼能力的提升。
2.突出能力与业绩。注重能力与业绩导向,提升评价要求。为解决“说”与“干”两张皮,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履行职责,日常管理注重夯实基础。企业通过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对各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任职条件要求。评审过程注重单位考核评审和推荐,在统筹强化岗位管理、聘任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认真对申报者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工作实绩和潜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对申报者的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核实,并如实出具考核推荐意见,择优推荐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日常表现好、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对在艰苦环境工作、新装置或重大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且符合破格条件的人员,准予破格申报,发挥职称评审对能力强、有本事、实干的人员激励的导向作用,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服务于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评聘结合,发挥职称评审作用
职称评审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要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要,做到评聘结合,发挥职称评审在实际工作和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
1.评与聘相结合。职称评审要与自身实际工作相结合,防止职称与自身工作脱节,出现评到未能聘到。要充分根据专业人才的专业和工作实际做好引导,确保审报专业职称与自身工作相符合;对岗位变动要及时做好职称的转评,使职称评到都能及时聘到,以充分调动专业人才参与评审的积极性。
2.聘用与考核相结合。一是职称聘用后要有一定的薪酬激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岗位薪酬晋级或晋档政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聘用与考核结合。要根据聘用后签定的聘用协议,每年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考核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实现素质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联动。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构建职称评审与其它工作有效对接、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创造条件,完善激励政策,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学技术、学业务,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上台阶。
1.评审与培训开发相结合。通过职称评审工作,强化两者间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准确把握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现状,了解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发现人才队伍素质薄弱环节,实时反馈信息,调整培训方式内容。依托“以带促学”平台,将职称评审工作与“导师带徒”有机融合,开展专家与专业人才间的“一问一答”、“经验传授”、“学习督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共享互学”平台,倡导“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的理念,按照“人人备课、人人授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要求,由专业骨干人才讲解职称论文中涉及的装置优化及技术改进措施,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的积极性。
2.评审与通道建设相结合。按照企业经营、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建设工作的要求,如何搭建好人才成长通道,职称评审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在岗位竞聘中,将职称评审转变为对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以任职资格作为履行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职责的必要条件,结合能力素质与工作业绩,实现“总量控制、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3.评审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在分析人才队伍的职称状况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各类专业人才制订个人“职称晋升计划”,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根据制定的目标组织培训,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素质提升提供帮助。企业根据每年引进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职称工作前移,在毕业生入职教育时增加职称评审政策和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的相关宣讲,宣传因业绩突出而破格晋升的员工事迹,使他们丰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的认识,增强通过职称评审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