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1
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专业理论学习的补充为医学专业理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目前的高职医学院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经费、时间、考核等多种原因,使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一些限制。想要改变当前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势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实践内容、形式、考评机制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3]蔡皇界.浅谈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75-176.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问题;对策
1问题的提出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集中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上,其中培养内容又直接表现在各高校对学生的课程要求和实践要求上。中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实际,表现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和物质资源的制约,这一倾向愈益明显,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改变的时候了。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意义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形式,是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实际工作,从而达到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认识自我,提高素质的重要教学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单纯指团中央倡导的暑期社会实践,它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培养智能为目的的所有活动,是大学生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因此,“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服务社会、社会调查研究、就业实践等也是社会实践,这些活动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其表现形式存在差别而已。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其拥有的知识量,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的大学生提出希望:“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语高度凝炼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为大学生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3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式方法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深入开展这一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这一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在一些地方,在一些高校,轰轰烈烈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正在偏离初衷,走向形式主义。具体而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追求效益也成为必然。学生社会实践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特别是可能带来生产安全隐患,所以企业一般都不愿接受学生社会实践。导致学校和学生在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时往往遭遇相互推诿,影响社会实践的正常开展。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最终受益的是需要人才的社会和各企事业单位。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在地区和单位也是受益者,但各方面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地方或单位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而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加强对接受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宣传,并出台有关鼓励政策,同时学校也应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3.2缺乏足够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稳定的基地可以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可以增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以解决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疑点;可以突出重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远不如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那么重视。由于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需花大量精力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就形成了“教学实习打游击、毕业实习靠自己”的局面,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只能是放羊式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就不可能有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总结。没有实践基地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很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甚至只是走过场,收效甚微。
3.3社会实践有待科学指导
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实践活动大多缺少科学的指导和管理。学生们远离社会,特别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和专业导师给予指导以提高成效,如具体实践内容的指导、文章的选题,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在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和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提供参考意见和必要的帮助。但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不让人乐观,一方面学生不擅于发现问题和捕捉信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反馈信息不及时。另一方面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将社会实践简单化,有的因自身素质和能力所限或与学生联系不方便,难以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如果连一些指导者本身也对实践对象不甚明了,学校又没有相应设计的话,又如何指望学生们方向更明,收获更多?
3.4社会实践成绩评价不科学
社会实践成绩评价不够科学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要障碍之一。什么样的调查成果才使社会实践有价值,怎样的社会实践报告才算符合要求?许多学校现行的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绩,主要依据为实践小结报告和接收单位意见、盖公章的情况等,对此学生们褒贬不一。,多数学生认为单凭小结报告和公章证明有一定的水分,因为有部分学生并未真正参加实践活动。同时,学校对于报告一般只有字数规定,而对内容、格式等要求不够确切,评选机制不健全,即使制定了奖惩制度也很难落实,社会实践活动搞得好坏与否也就没有多大的差别,这样很难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5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缺乏正确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主要实践环节之一,各高校都规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然而,重视不等于就提高了认识。大学生在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自由度,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社会实践认识和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是社会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一些大学生不重视实践环节,离开学校和老师,就在自由散漫中把时间浪费了;一些大学生心浮气躁,难以真正沉入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为了应付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检查,有的同学不知从哪里抄来的东西,既没有主题也没有体会,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下载,没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获。
4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若干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以顺利和有效进行,必须加强研究,旨在规范操作,以取得最佳效果。
4.1强化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如果没有大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这个前提条件,纵有最好的条件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应针对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引导大学生认清形势,努力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所修学科知识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向实践型人才发展。教育大学生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己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书本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素质,外化为自己的行为、成果;而且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使自己增长见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制定一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是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正常化、制度化进行的保证。社会实践要真正使双方受益,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那种一年换一个地方的形式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高校应推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企业合作,与其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共同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力求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核电和燃气轮机是国家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近期急需发展的两大重点。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电气集团以此为突破口,联合建设了核电和燃气轮机两个工程研究中心,并签订了18个科研项目,已有一大批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本领域的科研实践,有的已经在其中崭露头角和显露身手,通过这种学校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社会实践基地形式,在实践中推进了高层次人才培养。
4.3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指导
高校应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具体地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在事前从确定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实施活动方案、评估总结效果等各个方面,统一进行规划和部署,这样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才会更规范、更有价值。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可开设实践活动指导讲座或课程,指导实践报告写作,培训组织实践活动的技能。同时也应指派认真负责的老师对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给予精心指导。
4.4对大学生实践活动严格考核、科学评价
社会实践考评条例要规范,做到奖惩分明,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不让弄虚作假者有可乘之机。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绩在以实践小结报告和接收单位意见、盖公章的情况为主要依据的同时,还应结合实践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情况及实践活动的成果一并评价,并且还应到实践点上抽查,以防止弄虚作假。同时规定社会实践成绩不及格或不参加社会实践者不能毕业。
此外,学校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的环境氛围,谋求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应呼吁社会各界要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实际支持和帮助,包括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精神鼓励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热情欢迎、接收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资料、信息、场所、机会、必要的条件和方便,并与学校密切配合,避免学生弄虚作假现象,以多种方式共同督促和激励学生们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德秀. 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 育.2006,(11)
[2] 陈传联.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4, (11)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3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4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5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同时,大多数大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究竟如何,本研究报告将初步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查小组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大学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社会实践的现状描述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频率及类型分析:
(1)大多数同学偶尔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少部分同学经常参加和从未参加过,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少,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是很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学业繁忙,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少。
(2)在社会实践中,71.94%的大学生参加的是短期兼职,因为短期兼职固定工作,时间间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周末,认为周末兼职不仅利用了课余时间还可以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调剂,而一份固定的工作也免去了找工作之忧;固定工作,时间连续,在暑假或寒假这样较长的时间里,有一部分同学在外打工,赚取来年的费用;随即工作,时间不定,这种情况一般是刚来大学的新生,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先尝试做一下兼职,大部分时间用在适应大学生活上。46.4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说明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较高,志愿服务的观念端正,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既是大学生本身的一次磨练,增加阅历,认识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同时也是一种积极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比如义务支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缓冲部分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现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希望,狭义地说,发挥自己的价值;广义而言,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着教育事业。同时,少部分同学做个体小生意,说明有一些同学具有自主创业的精神,当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2.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与学业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87.5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紧密相关,可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应用存在脱节情况,知识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去,57.29% 大学生偶尔用知识但对实践帮助不大,20.72%从未用过专业知识,一方面说明,大学专业结构不合理、学非所好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大学生出现未能学以致用的现象,这固然与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相关,但更是大学教育的“缺陷”造成的。重课堂教学,轻市场实践;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软肋。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角度上存在问题,应改变一下角度,更多的学习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变通思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67.02%没有受骗经历,58.06%相当重视实践的安全问题,并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说明大学生比较重视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具备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安全意识和在校的法律知识教育成正比,大学的安全教育逐步先进化、全面化、生活化,使得众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同时,16.07%的同学有受骗经历,14.19%不是很重视安全问题,甚至有2%的同学几乎不关注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安全观念没有深入其本心,自以为是,社会经验不足等。
4.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及需求
(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超过45%的大学生乐于实践,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没有提前预料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践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主观上是积
极的,缺乏的是经验与克服客观条件约束的能力。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过程中也能灵活应变从而可以收获完备的调查报告。其余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处于被动,大部分是迫于学分压力而不得不去参与,更有的不仅态度不积极并且行为上也违背了社会实践的精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积累社会经验的宝贵机会。
(2)有将近一半的受调查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较为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学生所需要的社会实践积累,同时也有超过10%的同学认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能够满足自己的实践需求。另外也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学校实践活动比较匮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更有8%的同学认为实践活动严重匮乏,无法满足与另10%认为十分丰富的同学产生了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们标准尽可能的满足更多同学的需求。
(3)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这一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60%的同学选择了赚钱这一目的,也就是说有较大比例的同学是从经济这一实在利益出发。而也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关注了解社会现实,增长见识结交朋友,这些也都是从自身或者为了解社会现状出发,更直观的看就是为未来自身长远发展而做准备。只有较少的超过30%的同学认为能够学有所用,将自己实践学习来的经验运用到为以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
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社会实践的最终意义所在,社会实践不仅只是为自身发展的行动,更多的是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去深入去总结去实习。
(4)有超过75%的同学在社会实践中最想收获,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这表明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社会实践所能带来的自身的提高,也有超过66%的同学想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说明有很多的同学想借助社会实践这个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自身以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同时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社会经验可以丰富自身的专业只是,将实践转化为真理与知识,这样是十分难得,而有较少部分的同学想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报酬,这样的目的虽没有错误,但或许会使自己错过了社会实践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1、自身能力不足。58.6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面临着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模式相对后,一贯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少专业的设臵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意识淡薄,较少的社会实践使之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缺乏锻炼,自立意识不足,导致动手能力差。
2、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39.24%在社会实践中很难进入角色,在一份工作上,如果想把握其灵魂,找到工作的技巧,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使其熟练,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时间较短,没有过多
的适应、练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更无法真正进入角色去体验,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没有预想结果,成为廉价劳动力。59.49%对社会实践没有过多的预想和目标,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看到实践的真正意义,从而没在实践中有所获,只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因此,大学生实践应更多地看重实践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实践。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理论知识储备。64.7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理论知识储备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为社会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学好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实践。
2、心理素质准备。75.94%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大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面对着社会上形形的人或事,难免会消化不良,也许你不适合这个实践项目,也许你被老板痛批,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的面对社会,勇于实践。
3、对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进行了解 。78.27%认为应进一步了解实践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社会实践内容的了解有利于你更好地衡量自己,制定更完美的计划,去面对社会实践,更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完成,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与进步。
经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以短期兼职为主,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乐于实践并想收获工
大学生实践周实践报告范文6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四川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近日披露的。2009年,团成都市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00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
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四川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06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调查报告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政策的依存度较大,基于政府的组织号召、政策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政府部门申请资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政策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
毕业以后,**于2008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同校网。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
到2011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1万~5万元的占1.9%,5万元以上的仅占0.8%。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500~1000元的占10.1%,1000~3000元的占1.8%,3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仅占4%。: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总结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报告印证了**的感受。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一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报告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说。
调查报告认为,目前的创业教育相对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讲座、演讲、选修课等理论层面,并且质量不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调查报告因此建议,创业教育可以将市属高校和中职院校当成突破口,开设kab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必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以创业夜校”、“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开展培训。与高校建立创业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是应该依托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指导,定期组织专家对初创企业进行巡诊,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同时根据创业者的实际需求,开展市场营销、企业运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