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的性质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1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由原先的15 %提升至今的20 %,显然是加大了该部分知识的考核。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显得散乱无章,学生易学易忘,难以掌握和应用。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打实学生基础,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是新课改复习课中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镁、铝的性质”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1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粉末,一瓶是Mg粉,另一瓶是Al粉,如何鉴别它们?

生1: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NaOH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Al粉。

生2: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水中并加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3: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浓硫酸或浓硝酸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4:各取粉末少许,分别加放到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快的是Mg粉。

生5:各取等体积的粉末,称量其质量,密度小的是Mg粉。

……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此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Mg与Al的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当鉴别或分离两种物质时,我们往往利用其性质的差异来进行。

投影:镁、铝主要的化学性质(见表1)。

过渡:有了以上基础知识,你能否解决如下问题呢?

投影: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化学方法分离Mg粉和Al粉流程图。

请回答:

(1)试剂A、B分别是什么物质?能否过量?

(2)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B能否用稀盐酸代替?

(4)题中涉及到哪些含铝化合物?除此外还有哪些物质?你能画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见图2)

教师:在复习碱金属时,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可按“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主线进行构建。可由于铝盐有两种,所以在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变化中就构成了多个“铝三角”。熟练掌握这些转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决一些问题。

练习: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是一种耐高温材料,I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图3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由H制B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学生答案

教师:点评解题思路,强调书写的规范。

设计意图:由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繁琐难记,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易挂一漏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基础知识设计成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调用相关知识,从而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将知识串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

2重、难点探究

探究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

生1:将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盐酸中,看哪个反应快。

教师:不错,思路正确。但这样的答案漏洞太多,你能完善它吗?

生2:将相同表面积的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从而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回答得很好!可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只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就得出结论,不能让人信服。若两种金属的活泼性相差不大,产生气泡的快慢并不明显,那又怎么办呢?你能根据已学知识设计装置来准确比较反应的快慢吗?

生3:用气球套住两个试管口,通过观察气球鼓起程度来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

生4:还可用注射器代替气球,能从定量的角度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生5:用排水法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也行。

生6:还可测定溶液pH的变化来判断。

……

设计意图:镁、铝与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整合了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比较、溶液的pH等有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必修与选修中纵横驰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从表面进入到深层,考虑问题的角度从定性考虑发展到定量思考。

教师: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映出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请同学们思考,Mg与Al会与下列盐溶液反应吗?反应的结果能比较出Mg与Al金属性强弱吗?

探究2:Mg、Al与盐溶液反应

学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并由实验现象推测可能的结论和解释。

教师:演示上述实验

学生:交流完善上述表格。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镁、铝与盐溶液反应是镁、铝与酸反应的拓展,该部分知识常出现在高考题中。该部分知识涉及到盐类水解、金属置换等知识,学生面对的是认知复杂的情境,在解决过程中,需要调动更多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该探究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很有必要演示这些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避免“纸上谈兵”。

3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

练习:

1.某学习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表3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全选自近年的高考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4教学反思

4.1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在平时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课标的各项要求,切实打好学生的基础。可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较为零乱,在复习课中若让学生单纯去记忆和书写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就把学生引入到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学生写起来不情愿,记起来不积极,教学效果很差。并且学生即使记住了有关反应的方程式,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将他们所记的基础知识和具体试题情境相联系,只能“望题兴叹”。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单纯地写、枯燥地记的低效率学习。

4.2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整合各模块知识

纵观这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试题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板块的界限,将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这种综合度高的试题,必然产生较高的陌生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有意的整合其他各类知识,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他们曾熟知的知识点,加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如本节课中通过气体体积的测定,整合了化学反应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等知识,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4.3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而实验题却是高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时课堂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太少,对许多实验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更缺少的是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新问题。本节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实验现象的学习形式转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形式。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2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但是知识比较零散.所以只要抓好时机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且本课题知识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本课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1.教法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将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动手练习与探究机会留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设计(40分钟)

(1)整体思路

由于本课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授,在多次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寻求先进理念与教学现实的平衡,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开放与收敛的平衡,尽量做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还以学案为辅助,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教学.

(2)教学流程

单刀直入引出研究课题——学生交流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感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补充完善二氧化碳的性质——结束语及课后练习.

3.教学评价与反馈

(1)在第一、二环节,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探究要占用主要的课堂时间,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用幻灯片直接引入(连接幻灯片课件),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发的学案上(连接学案课件)写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选两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分别书写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充分讨论交流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于什么时候发学案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过提前一天发学案的方式,结果发现学生思维受到教材的限制,不开阔不活跃,所以我选择课前发.

(2)在第三、四环节,由于受时空限制,我准备采用有限制条件的探究,先让学生选择他最想验证的物理性质,按兴趣分组.每个组在约两分钟内设计出方案,并反映在学案上,评析后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和操作步骤,再花约三到五分钟同时完成实验,由学生充分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物理性质.由于是让学生按兴趣分组,曾经担心课堂不好控制,实际教学后,发现学生都愿意多尝试几种方案,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以下方式:探究过程全开放,不限制仪器和药品,结果学生思维活跃,方案五花八门,但评析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冲淡了本堂课的主题.

(3)在第五、六环节,化学性质的探究思路跟物理性质的探究类似.根据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很容易提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以及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这两个化学性质,而探究的难点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这种探究方法,而不是创设这种探究方法,所以我采用由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出探究方案.在教学中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提不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二是提出这个化学性质,但方案的设计有困难,我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取两朵干燥的石蕊花,一朵作为对比,另一朵滴上变扁的塑料瓶中的溶液,让学生观察其变色,在这儿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发出“啊”的一声,我抓住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是哪种物质使石蕊花变色?从而得出三个变量,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就水到渠成了.在得出正确结论后,进入第七个环节.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24-002

1.教学设计的背景

笔者从教于特殊教育系统,面对的是问题初中生,他们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困难的学生。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以学生为本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笔者尝试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2.教学设计的理念

通过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现有知识水平):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及燃烧现象等一些身边的物质变化引导至第二水平(潜在知识水平):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辨析。利用教材提供的已有实验以及笔者补充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并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于化学相关的事实、现象和问题出发,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将他们的现有学习水平提高到潜在发展水平。

3.教材内容的剖析

本课题是学生继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后的第二堂课,却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化学概念的第一课。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的手段和科学概括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将学生的智力水平从第一水平引导至第二水平的关键。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教材加强了对概念理解的要求,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4.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搭建相关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独立探索,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能够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教学设计的思路

6.教学过程与分析

6.1创设情境,感知变化

(视频引入)氢弹的爆炸

(学生感到非常震撼发出一阵惊叹,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

(教师讲述)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教师稍作停顿,给学生反应时间)

(教师激发学生情感)我们国家从昔日的落后到今日的强大,经历多次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更加离不开化学所作的巨大贡献。物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物质是可以发生千变万化的,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去了解物质的变化了吗?

(学生精神振作,做好继续学习的准备)

[分析]教师利用一段震撼人心的爱国视频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做好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

6.2搭建支架,引导认知

(教师讲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和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架)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观察并记录实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从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去观察实验现象,并认真记录,对新生成的物质做解释说明)

6.3独立探索,撤去支架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物质的变化,体会实验的乐趣)

1.完成实验2~5。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比较归纳上述六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初步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师巡视)必要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6.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完成)

1.(2012佛山)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干燥 D.烧结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6.5效果评价,课堂反馈

(反馈练习)判断下列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寒冷的冬天对着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5.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过一会瓶子外壁挂上了水珠。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亲身感受了物质的变化,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原来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一定能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一眼把它们识破!请你们回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发生的变化并进行区分。

[分析]评估本节课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学习带入生活中去,用自己的双眼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机会。

7.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从中掌握一定的实验探究技能的同时发现物质变化的特征,最终自己完成学习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如果教师从头到尾都以演示实验为主,不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积极性降低必然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更有可能错过教学意外的发生,从而错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还有学生再一次发展的机会。

针对本节课学生出现的实验现象不同,教师查阅资料后得知在硫酸铜过量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的碱式硫酸铜,久置后会呈蓝色,受热一段时间后会分解得到硫酸铜和氢氧化铜。学生在实验3中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如果较浓,而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又不足的情况下,硫酸铜就会过量,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看不到黑色的氧化铜沉淀生成,而是出现蓝灰色的浊液。实验中的“失败”正常也普遍,关键在于教师的及时引导,除了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契机,因此,教师不可轻易放弃“追查到底”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去发现证明研究的价值,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好榜样。

参考文献:

[1]许文峰,席改卿.支架式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J]邯郸师专学报,2004,14(3):64-65

[2]吴良根.化学支架式教学中搭建“脚手架”的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9,(97):26

[3]吴良根.化学支架式教学中搭建“脚手架”的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36-38

[4]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九年级化学[M]海南:南方出版社,2006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二氧化硫;酸性;还原性;漂白性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41–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背景分析

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与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休戚相关。酸性、还原性、漂白性是二氧化硫基本的和突出的化学性质。笔者构想从学生熟悉的空气质量指标切入,“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进而通过系列实验设计,系统、全面、深刻地揭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完整地构建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网络。以下是这一构想的教学实践。

2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初步体悟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和刺激性。

(2)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认识可逆反应;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二氧化硫水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3)通过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和对比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和漂白性。促进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3 教学过程

3.1 “走近”二氧化硫

[情境导入] 2011年12月19日~2011年12月29日“上海市空气质量日报”表格和变化图。(表、图略)

[教师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

[学生观察并回答] 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教师分析]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上升到空中,与水汽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 H2SO3,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

[问题讨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得到下列数据:

采集到的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

[师生总结] 亚硫酸是较弱的酸,不完全电离,而硫酸是强酸,完全电离,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后,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当亚硫酸完全转化为硫酸后,pH保持恒定。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2SO2+2H2O+O2=2H2SO4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为后续深入探究作好铺垫。

3.2 二氧化硫的性质

3.2.1 物理性质

[呈现资料]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mp:-10℃),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3.2.2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硫的酸性

[实验1] 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约2 mL)中,观察现象。(溶液显红色)

[教师]写出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H2O H2SO3;

H2SO3 HSO3-+H+,HSO3- SO32-+H+

[教师讲解]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不稳定,同时分解为SO2和H2O,像这种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H2SO3作为二元弱酸,酸性主要取决于其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更加微弱。因此,SO2水溶液中,分子有:SO2、H2SO3、H2O;离子有:H+、HSO3-、SO32-、OH-(极少);且:H+>HSO3-> SO32->OH-(极少)

设计意图:从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感悟并初步建立可逆反应概念。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实验2] 步骤及现象

[教师]写出以上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Ba(OH)2=BaSO3+H2O

SO2+Ba2++2OH-=BaSO3+H2O

BaSO3+2H+=Ba2++SO2+H2O

[教师强调]步骤②表明,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

[实验3] 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①中没有生成沉淀?

[学生回答]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不反应。

[教师追问]如果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钡,反应方程式如何表示?

[学生尝试] SO2+H2O+BaCl2=BaSO3+2HCl

[教师强调]我们知道,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②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2NaOH=Na2SO3+H2O

Na2SO3+BaCl2=BaSO3+2NaCl

SO2+2OH-=SO32-+H2O

SO32-+Ba2+=BaSO3

[教师讲解]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是亚硫酸第二步电离产生的,其浓度很低,不足以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了大量的亚硫酸根,然后亚硫酸根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

设计意图:实验2和实验3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和教师的分析,旨在让学生感悟到亚硫酸根与钡离子浓度都足够大时,才能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浓度很低,加入碱后,可生成大量的亚硫酸根。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实验4] 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 为什么放置一定时间的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后出现了浑浊?生成了什么沉淀?

[学生思考、联想]二氧化硫水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有少部分被氧化生成了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教师]写出生成硫酸钡沉淀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2SO2+O2+2H2O=2H2SO4

2SO2+O2+2H2O=4H++2SO42-

SO42-+Ba2+=BaSO4

[教师设问]在实验室里,还有哪些氧化剂可能把二氧化硫水溶液氧化生成硫酸?

[学生思考、交流]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氯水、漂液……。

[实验5] 步骤及现象

[教师] 写出以上系列实验中二氧化硫水溶液被氧化生成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5SO2+2H2O+2MnO4-=4H++5SO42-+2Mn2+

SO2+ClO-+H2O=SO42-+Cl-+2H+

SO2+H2O2=SO42-+2H+

SO2+X2+2H2O=4H++SO42-+2X-(X=Cl、Br、I)

SO2+2Fe3++2H2O=2Fe2++SO42-+4H+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水溶液能被O2、KMnO4、NaClO、H2O2、Cl2、Br2、I2、FeCl3等很多氧化剂氧化为硫酸。

设计意图:实验4和实验3也是一组对比实验,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硫水溶液易被氧化,“暗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5进一步强化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同时丰富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认识,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在实验1里,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品红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若将几滴品红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颜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实验6]步骤及现象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能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能漂白品红。但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又恢复原来的红色。

[实验7]用胶头滴管将SO2水溶液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红色完全褪去。

[教师设问]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红色褪去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1)H2SO3中和NaOH,溶液呈中性;(2)SO2起漂白作用使酚酞褪色;可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若又显红色,则是原因(1);若不再显红色,则是原因(2)。

[实验8]向实验7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显红色)。

[教师归纳]以上实验表明,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漂白但不能使显色后的石蕊和酚酞漂白。可见二氧化硫的漂白有很强的选择性。

[资料卡片]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辨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辨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商贩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图片呈现]葡萄酒标识“微量二氧化硫”作防腐剂;用硫磺“薰蒸”银耳。

设计意图:实验6揭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其特点。实验7的探究和实验8的验证,同时与实验6也构成对比,旨在突出二氧化硫漂白的选择性。“资料卡片”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和全面的化学观。

[师生归纳] S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②具有还原性;③具有漂白性

4 评价反思

(1)本课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代替二氧化硫气体,使得实验操作变得简便易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二氧化硫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硫水溶液的性质不完全等同于二氧化硫的性质。但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为载体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还是合适的、科学的。

(3)重视通过实验手段感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突出实验的系列性、对比性和探究性,重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以及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巩固、应用化学用语,是本教学实践的重要特点。

(4)“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授,还应当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1]本课正是努力践行这样的追求。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5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税收的性质,理解我国税收的作用,能够简单评价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提升了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学生自学预习提纲,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进我国税收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用的认识,自觉增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税收的作用。

2.教学难点: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生只有两件事不能避免,那就是死亡和纳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税收的含义及特征,那大家知道税收对于我国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究竟起到哪些作用吗?

【多媒体显示】

国内中高端消费品消费税税率上调、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及国家实施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材料。

【小组讨论】

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哪些问题及国家调整税收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归纳】

第一则材料表明: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中高端消费品生产企业水平比较落后,不足以支撑人们过分追求这种消费方式,因此国家通过上调税率,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中高端消费品市场。第二则材料表明:国家实施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发挥增加就业、促进市场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则材料表明:因此家对高科技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高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多媒体显示】

个人网店纳税意识淡薄的视频及大量个人网店逃税的材料。

【合作探究】

针对这一现象,请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学生:增强纳税意识、完善税法、加强监管等

【教师归纳】

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度,加快出台有关电子商务行业的税收政策;其次,税务机关应明确职责,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税收违法犯罪;再次,网店经营者应增强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最后,消费者到个人网店购物应主动索要发票,这样既可以作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书面凭证又可以为税务部门征税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监督中,税收的监督作用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

【多媒体显示】

2011年―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的数量图表。

【学生活动】

请计算2011年―2015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多媒体显示】

拉弗曲线的图示及其含义

拉弗曲线表明,税收总额先是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但税率增至一定程度后,二者即变为反向关系。

【教师归纳】

2009―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的85%以上都来自于税收,但自2010年以来,国家税收占国家财政的比例在慢慢的减小,根据拉弗曲线可知,适当降低税率可以刺激生产,因此国家近几年实行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拉动企业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也减轻了人民负担,带动居民消费,刺激内需以达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课后反思】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是一堂理论知识课,也是经济常识的重要内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对传统教法做了一些突破。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6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31-04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它具有基础性、前瞻性、规划性,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以学习(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依据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计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苏教版《酚的性质和应用》谈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需要关注以下因素:(1)关注前三个层次的目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总目标,要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体验探究的乐趣。(2)目标设计要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探究,掌握研究化学的一般方法与途径。(3)教学设计中的策略为实现目标服务,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中可以更加细化教学目标,如关于苯酚的溶解性教学环节采用了某些教学策略,这样设计教学策略的意图是什么,预期可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在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创新意识,更加深化和细化总的教学目标。(4)正确处理目标和策略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前提,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运用等,所以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这里目标是因,策略是果,策略为目标服务。但在实际教学策略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不断修正、补充、完善预设的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教条性、局限性,使一些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内化的目标。

2教学策略的设计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情景如何创设,问题如何设置,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选用,如何导入和结课,教材内容的层次把握和呈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节奏,教师的行为艺术等等,所采用的策略和所设计的方案必须体现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在形式上要多元化和多样化,在实质上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尽可能多考虑到一些问题,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尤其在重点问题的处理上要有突破。以《酚的性质和应用》为例,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重点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主线

酚和醇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所不同的是两类物质中的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有所不同。这种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导致两者化学性质上的较大区别。苯酚的性质不仅体现在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上。在全面探究其性质的基础上,将其性质与乙醇的性质、苯的性质进行对比,能有力说明有机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并不是分子内各官能团特性的简单加合,而是这些官能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效应。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实施,把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之中,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具体建议如下:(1)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先回顾苯(含苯环)及其醇(含羟基)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的化学性质(列表),然后预测苯环和羟基直接相连的苯酚可能具有的性质。(2)在分析了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基础上,及时归纳醇和酚的结构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比链烃基对羟基的影响要大的多。(3)在分析苯酚与溴水反应的基础上,及时指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4)在对苯酚性质的小节,可以列表比较苯、乙醇、苯酚的化学性质,补充完成引入阶段的填空。进一步强调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的根本原因。(5)在知识巩固环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和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的事实。

2.2 重点突破苯酚具有弱酸性

《酚的性质和应用》和《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教学安排一般需要2课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作适当的处理。把苯酚结构上的相互影响、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安排在第一课时,把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包括苯酚的分子式、比例模型等)、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安排在第二课时。笔者认为,在第一课时中,重点应突破苯酚具有弱酸性,这样可以有力地证明苯环结构对羟基的影响。苯酚与溴水的反应、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可适当简化一些,特别是溴原子为什么在苯环的三个位置上取代,不要过分的纠缠不休,也难以用高中阶段所学知识或实验加以有效验证,建议强调一点: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导致苯环被活化,对于为什么需要用稀苯酚溶液和浓度较大的溴水也不宜分析,留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可作为问题形式提出。

2.3把握好几个重要实验

实验设计的技巧性、探究性、科学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除了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必须完成以外,还可以补充相关实验,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和严密性。如在苯酚物理性质的教学中建议做好以下对比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通常有 一个误区,认为“适量苯酚晶体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后溶液浑浊”,就用来说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其实,如果当溶解度很小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这里出现了不够严密的地方,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在苯酚的弱酸性教学过程中,需要补充一些对比实验,可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和知识呈现的严密性。

为比较醇羟基与酚羟基的电离程度,验证苯酚的弱酸性,一些参考资料上通常建议补充苯酚、水、无水乙醇和Na反应实验,笔者认为不做为好,以理论上分析为主。主要原因在于水、无水乙醇是纯净物,而苯酚澄清液是混合物,其中有大量的水,难以从实验现象中比较。若采用纯苯酚,在常温下是晶体,加热变成液体后与钠反应,这里又多了一个加热条件,难以有效比较与钠反应的快慢,也就难以比较醇羟基与酚羟基的电离程度。

2.4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

《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涉及到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有两方面内容,一是苯酚的用途,二是含酚废水的处理。在教学方案的设计时,要关注这部分内容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一些活动,避免学生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而教师包办。如关于苯酚的用途和酚类物质一些危害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查阅一些资料(图书馆、网上等),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交流(如课堂交流、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展示),建议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关于含酚废水的处理的教学,课堂上重点处理好教材74页中的几个实验,以“活动与探究”栏目呈现,建议以学生小组实验为主,重点掌握处理的原理。工业上含酚废水的处理,建议以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拓展视野”栏目提供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参观水处理厂,了解工业上处理酚类污染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上还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如达诺日夜片),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生活。

2.5知识呈现方式注意探究性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的设计从验证逐步向探究功能转化,使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如关于苯酚的溶解性教学,可通过几个实验的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一个实验是苯酚溶解在不同水量中的对比实验(注意观察浊液静置后的有关现象),第二个实验是给浊液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观察现象,再冷却后观察现象(此实验能说明的是随着温度升高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并不能说明在65℃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的事实,这是教学中通常出现的一个误区),第三个实验是在苯酚晶体中加入苯(酒精、煤油等)有机溶剂,观察溶解情况。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探究分析,最终归纳得到苯酚在溶解性方面的物理特性。关于苯酚的酸性问题,可以先创设实验情景(如pH试纸测定发现有酸性),然后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通过上面提到的几个探究性比较实验。苯酚与溴水的反应的探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该反应可能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然后一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生成的产物是Na2CO3还是NaHCO3等问题。

在知识呈现的方式上,设置一些探究活动更能突出过程与方法,其教学效果与直接呈现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别。

3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价

教学方案设计的好坏,其评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三维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否得到有机的统一;二是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科学探究,合理把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关注是否注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否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和学能否和谐结合;四是需要在关注课堂教学预设的同时,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的机智和应变能力。所以教学设计的评价,不但要求在课前进行评价,还需要在课后进行反思性评价,在自我反思、评价的基础上,围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真实和现实问题,研究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差异,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71-76.

[2]王祖浩,张天若.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