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 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4-0074-0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相对明确的研究方法,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为理论一级学科内的二级学科,使这个学科究竟是属于政治学还是教育学的范畴有了明确的定位,也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着对自己学科内涵和学科定位的重新思考。这种重新思考,需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得到展现,而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根本方法和最高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辨证、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现象和问题,从一定的历史高度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去探究各种现象和问题的动因和本质,从而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中有以下内容:第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客观实在性。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一种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它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和产物,是一种客观现实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无数的先哲一直都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第二,用发展的理念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一种发展的理论,是一种鲜活的说服艺术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是一门处在运动和发展中的学科。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体性活动。它决定了人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时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联系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环境和主客观条件等因素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中要避免用僵化、固定的模式去套鲜活的说服艺术。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体现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理论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与现实的实践问题相结合,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可操作层面的问题入手,得出较普遍的结论,以便用结论去指导实践。第四,坚持唯物史观。从经济关系出发去分析上层建筑问题,一切政治现象都根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人们在自己生活和生产的社会中,形成了与他们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它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从经济关系出发去探索自身的诸问题。

二、双服务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意义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带有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是它的突出特点。自地球上有人类社会以来,它在所有的阶级社会中都普遍存在,它是一种属于意识形态传播的特殊政治教育活动,与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意识形态活动密切联系。“它的目的主要在于让一定的社会成员掌握和接受一定的思想观点,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其性质上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灌输和传播的活动。可以说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进行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也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法律观点等的教育。”[1]事实上,所有的国家都存在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传播的教育活动,只是灌输和传播的途径因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不同而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专利,也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特殊政治教育活动。在西方,所谓的思想“自由”不是任其自由发展,政府同样在发挥意识引导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为政治服务和必须满足政治需要的特点。“政治,说到底,是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 服从社会政治需要,就是维护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国家的制度、方针和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坚持以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主导进行教育。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一定阶级、政党或国家机构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政治需要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突出的特点,决定它必定是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执政党或国家专门机关的掌握之中,并作为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内容必然体现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和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要求,等等。对它的研究也必然要求遵循服从于社会政治需要,为政治服务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一种精神需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社会对人的要求会不断变化,“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人们在思想、品德、行为等各方面总是表现出不够适应、不够成熟,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尤其是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3]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极大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追求的需要在不断增加,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利益矛盾的凸显等问题出现,要求人们具备有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人际沟通,缓解压力追求心理健康、青年人正确处理爱情问题、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缩短进入生人社会的时间并尽快融入陌生环境等多种能力。同时要求人们在自身生活中通过理想信念的树立,为自己的人生寻找精神动力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等等。服务于这些要求,为教育客体提供他们满意的精神产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的形成、奋斗目标的激励和人格境界的提升,为人们从事经济工作、业务工作提供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必须体现这一原则。

三、从教育规律探寻教育方法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之外,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即使是政治思想的“灌输”,也要遵循教育的原理和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尊重人们自由思考的权利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引导,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益活动,也是一种思想恪守和思想解放的统一的活动,而不是思想控制或思想专制。”[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创新和挑战的工作。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应关注教育方法的研究,关注一般教育规律的研究,关注传播学理论的研究,关注教育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经济地位、是否有和心理特征等具体特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范畴、主客体关系、思想和行为的关系、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者素质、教育管理和领导等理论问题,“着力揭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社会意识形态运作的规律,揭示对人们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规律。”[6]进一步深入探讨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等基本规律,从而建构合理的理论逻辑体系,并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服务性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传播教育。它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面向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7]目前,最核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即积极探索如何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有效的途径传播给受教育者,让他们接受和认可并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是从理论层面上去解说方法的依据,或去建构方法论的体系,而在于探索适用于某特定领域和特定问题的有效方法,探索这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的有效运用。因此,应用研究中的方法研究与基础研究中的方法研究有所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通常也包括方法的部分,也对方法、途径、载体等作出论述,但这里是从原理的角度来研究方法,主要是确定方法的理论依据,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应用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应该结合当代国内外实际,向着更为具体的方向前进。”[8]例如,研究者可以总结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跨学科的方法搜集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并系统整理,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四、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原则是思想政治研究的发展所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政治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9]综合性的特点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然会涉猎到广泛的研究领域,必须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成果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管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由于学科的这种特点,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研究,而应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当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绝不是使自己变成大拼盘、大杂烩,而是吸取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用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固有的规律,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构建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10]

定性和定量分析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视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该遵循的原则。所谓定性研究,就是对事物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矛盾分析法和系统方法是定性分析的重要方法。定量分析,就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既要始终注意社会现象的质,又要始终注意社会现象的量,要把量的分析和质的分析结合起来,并通过量的分析深化对质的认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在搜集整理经验材料时,要注意被研究对象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认识的规律是不断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辩证运动过程。感性认识使人们获得足够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经验材料,再“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11]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材料是思考和分析的对象,是形成概念、理论、模型的基础。因此,在搜集经验材料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1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在进行文献研究、观察、调查、实验等研究工作时,要注意搜集有关量的材料。在进行这种调查工作时,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和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从广义上讲,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理应学习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例如,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的教学效果、教育对象的特点等问题设计成调查问卷,然后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模型统计出相关量的指数后再进行定性分析等。分析的结果有益于进一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

参考文献

[1][5][6][7][8][9]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7):39,39,40,43,43,42.

[2][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研究――唯物史观的科学揭示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14,15.

[3][10]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4,53.

[11]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2

论文摘要:在接受问题视域下,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把期待视野、审美经验、读者参与和第二文本等接受美学理论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意味着一种思路的转换,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关注的视角由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由教育转向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反映文论”,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美学理论派别。其创始人是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作为文学理论的一个流派,接受美学使西方文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读者中心论”,将文学研究的重点由文学作品本身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是以读者研究、接受研究为着力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注定是为读者创造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如果没有读者的能动接受,文学作品将毫无意义。换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和印证。

从接受问题的角度看,接受美学所关注的读者接受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受是两个类似的概念,具有相通性。将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观点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既转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又把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不无禆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接受问题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接受美学理论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对美、社会美和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能使受教育者心甘情愿地去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美育的这些独特性,使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以来美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利于“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强调研究读者的重要性,确定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能陷于情感的束缚(被感动),而要靠自我的自由使作品复苏。读者的自由一旦受到损害,就不能生成美的对象,作品就不能得到实现,获得现实的生命”[1]。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是“灌输法”,此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施教者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接受者的主体性。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借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得到大力贯彻和实施。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活动中,文本的传播和接受效果的好坏,重点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也即是说,接受者的接受是最本质的,是它赋予了文学作品生命。因此,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应以施教者施教的方式方法为重点,而应以接受主体的接受状态为重点,将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有效性的“试金石”。

2.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的可能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美学在接受活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整个接受活动是由作者、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和接受环境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与其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相当于教师,接受主体相当于学生,接受客体相当于教科书,接受媒介相当于教学方式或方法,接受环境相当于教育环境。接受美学理论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注以及该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讨接受主体的接受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借鉴接受美学理论,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的步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本身具有独特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与接受美学中的接受虽然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来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后者,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接受主体树立起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某种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是关于思想政治信息的接受问题,这些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信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它们不具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直接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们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社会政治倾向性,因而相对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接受美学理论,而是要借鉴其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美学理论的路径

加强受教育者的接受研究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借鉴接受美学理论。

1.借鉴“期待视野”以促进“视野融合”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2]期待视野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会因人而异,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读者和作品的“视野融合”成为接受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3

关键词 知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识码:A

知觉理论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概括。而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一定差别又有着紧密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利用心理学中的知觉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明白二者的联系,了解知觉理论的分类、特征以及知觉中出现的偏差等内容,整体把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予以综合运用。

一、知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不仅有着自然属性,而且有着社会属性的复杂个体。正是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必然存在着矛盾,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之必要性的体现。要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达到社会群体的要求,就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门学科体系,还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精华,对人这一教育对象有更全面的认识,对教育工作不断地改进。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一样,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理论相结合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豎知觉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应。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记忆、思维、想象、意志等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要使受教育者记住教育内容,进行思维、想象的加工,并对所引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坚定的意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觉的前提,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觉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知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充分合理地将知觉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更大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明确知觉的基本分类,进行综合教育

欲用之,必先知之,发挥知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前提是先要了解知觉理论。首先在知觉的分类上,知觉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种类。一般地,按照知觉过程中某种感官所作的主要作用分类,可分为听觉、视觉、动觉、视—听觉等;按知觉的对象分类,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等;按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实际,可分为正确知觉和错觉;按知觉是否有目的、有意识,可分为无意知觉、注意和观察。

对知觉的分类不只是便于对其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也为更好地利用知觉提供了便利。教育者要明确不同类别的知觉,综合予以利用。例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但要用讲话来调动受教育者的听觉,还要把重点板书出来,通过不同的动作、手势,更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先进媒介把受教育者的视觉、动觉等充分调动起来,使受教育者的多种知觉能够联动发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对于错觉,要正确认识,合理利用,既要注意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要被时间错觉、空间错觉等各种错觉欺骗,也要利用它们的特性为生活和实践服务。同时,“教育者要适当地运用活动、变化的刺激引起教育对象的无意注意,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学内容。”豏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有意注意,通过有意识的影响将其培养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进行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在分类认识知觉的基础上,合理规避负面影响,取得正面效果。总之,明确知觉的基本分类,并将不同类别的知觉综合、立体运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三、熟悉知觉的基本特征,进行有效教育

一个事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事物,是因为有着自己的特质,知觉作为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阶段,有着它的基本特征。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征,它们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有效认识。

1、知觉的整体性与感觉不同,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它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方法、环境、目标等各个方面要形成完整的体系。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把感觉到的许多片面信息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这就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所以要达到教育的效果,就不能只是片面地教授一些内容,而应该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较为整体的研究和把握,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反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等等。同时,在内容、方法等具体方面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教育对象多方面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因此反应到思想政治教育上,就要求教育内容要有重点。人在认知事物的时候并不是对所有的知觉对象都进行加工,而是有选择地进行,那些特点鲜明、有意义又容易记忆的刺激物更容易成为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成为知觉背景。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很多教育者认为这也好,那也好,对所有内容都平等对待,毫无差别地抛给受教育者,结果就像“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样,毫无波澜的内容使受教育者感觉味同嚼蜡,反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一定要有轻有重,挑选出核心的、本质的内容,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更鲜明,更容易成为受教育者的知觉对象,努力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知觉的理解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适当引导。“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豐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肯定也不一样,效果必定参差不齐。但教育者可以通过传授自身经验和培养受教育者兴趣爱好等方式把受教育者导向教育目标。在言语指导方面更是可以大有作为,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感情的投入,对不同的受众用不同的措辞,语言要有趣味,使人家愿意听,还要通俗,让人家听得懂。而且应该投入感情,因为良好的感情基础是取得有效沟通的关键。沟通顺畅了才能加强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因此选择合适载体、恰当方式来引导教育对象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十分重要。

4、知觉的恒常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早进行教育工作。知觉的恒常性意味着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形成某种认知,则具有恒常性而轻易不会改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也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以适当的教育方式,精心打造生动活泼的教育内容,在孩子心中种下正确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种子,这样的认识才更加牢固,这样的意志才更加坚定。对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就是给其他不良思想创造机会,必将为以后的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四、了解知觉的几种偏差,进行规范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往往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从而造成对人的认知的偏差,乃至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评价。了解偏差种类和产生的原因,对我们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全面地认识对象是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的。”豑常见的认知偏差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大;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不客观反应;刻板效应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定的看法;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影响。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认知偏差也是相互的。所以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身尽量不对受教育者产生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近因效应等认知偏差,平等、合理、全面、实事求是地了解受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实施规范教育。同时,又要明白受教育者认知偏差的存在,避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认知偏差,并且适当利用偏差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地效果。人难免会产生知觉偏差,我们只有正视知觉偏差的存在,并且进一步了解它,甚而掌握它,对它进行合理利用,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豒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合理运用一切先进的理论、方法。“在广泛的实践领域中,实践主体都要符合人的知觉规律。我们在思政教育中要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样必须遵循知觉规律,才能从微观上把握对象的个性心理以及产生某一思想的条件、具体情境等。”豓宏观上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微观上把握个体的心里特征,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立体的引导,才能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由“他律阶段”走向“自律阶段”,实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觉醒,把形成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与自身的理想目标相结合,把实现这种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相结合。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致沦为一种对个体的约束和折磨,走向个体的反面。当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合理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作自身的追求,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生机勃勃的事业,也必然给社会注入充足的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

(作者:武汉大学学院2010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豍邱光伟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4.

豎豐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P86.

豏黄冬霞.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学习机制及其教育启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P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4

【关键词】灌输理论 思想政治 创新发展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2-0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教育长期以来都被我国作为基本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也具有了较高的成效。但是在当代的发展中,这种方式越来越体现出其不足之处。其主要就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传统的灌输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并将精力放在新的教育模式中。但是,灌输教育模式能够应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有一定优势的,不能随意的抛弃。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讨新环境下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思想政治灌输教育在不同的时代定义也不同,但总体上仍然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定义。狭义上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机构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以课堂授课等方式传输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本身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而广义上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利用宣传教育等方式,把政治观念和理想传播到广大民众,让广大民众理解并认可这种观点和理想,并将其转化为广大民众的行为规范,达到社会和谐与发展。 

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动态性。灌输教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以受教育者为核心的教育。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动态性,不能在信息时代和多媒体时代中完善灌输教育,将时代元素融入教育过程。第二,系统性。在我国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都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灌输模式能够将教育体系中各个板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教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模式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一)灌输模式本身比较完整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教育主要是指满足相应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规律和每个受众本身的不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育体系,是一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当前社会中,灌输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主要的导向,并且还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各类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支撑,同时其内部的各个模块之间联系都比较紧密,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创新发展只需要对教育模式本身进行一定的改良就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不必创新太多内容,因此创新发展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二)灌输模式创新发展的环境优良 

马克思认为,生活环境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在物质决定意识的理念下,人的思想意识也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因此,环境本身对于个人的观念形成就有较强的感染作用。灌输教育能够全面的对个人进行教育,利用手中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创建出一个最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环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过程。而对灌输模式进行创新以后,教育环境必然会得到相应的革新。特别是创新的过程是结合时代特点的革新,因此创新后的教育环境一定会更适合受教育者,从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模式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融入信息教育技术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体系之所以会发生巨大变迁,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带来了较强的互动和沟通,体现出了教育的平等性和自由性。因此灌输模式要想得到创新发展,也比如融入信息教育技术。目前适用性最好的技术就是对话互动式的网络灌输平台和疏导系统模型。这些技术的详细应用主要分为三步。第一,利用网络环境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比如BBS论坛、留言板等,创建一个网络环境。第二,督促所有的党政干部,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师都加入到这个网络平台中,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互动。第三,教育者要明白平台的建立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灌输模式的最终任务还是教育而不是互动,互动交流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同时在平台应用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不合的言论,这个时候要使用疏导系统进行必要的屏蔽,并纠正受教育者的思想误区,避免受教育者出现思想污染。 

(二)创新教育方法 

传统的灌输模式强调说教式教育,但在新环境中,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但是新媒体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容易受到其他不良思想的污染,因此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模式的力度。这个时候,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当前受教育者都有较强的个体性,摒弃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转而发掘受教育者的自觉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反省、总结,通过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下一步的学习中纠正自己。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使用以前的那种强制灌输教育模式,而应该采用当下的引导灌输教育模式。 

(三)更新教育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在很大原因上也是因为其灌输内容与时展不协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应该不断丰富灌输教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多引用一些与时俱进的新成果,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灌输内容进行精炼和总结,保证内容符合当下时代的特征和潮流。其次,还应该不断的拓宽灌输内容。优秀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都比较突出的人才,因此灌输教育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拓宽,不但要关注政治素质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培养教育受众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保证其全面发展。最后,灌输教育的内容必须要联系实际,致力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之中,可以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加入到教育体系中,通过探讨这些热点事件让教育受众能够理性的分析各类社会问题。 

四、结语 

灌输模式对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灌输模式之所以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应用效果不明显,归根到底就是没有与时展相结合。所以,灌输模式的应用要融合当下发展非常迅速的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强调受众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从而使灌输模式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林. 灌输理论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与创新[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8):97-98. 

[2]武从琴. 灌输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02-10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5

关键词:心理暗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心理暗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学习生活中有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使高校传统的集中统一的显性教育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教育的实效性明显弱化,这一现实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在改革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为主的显性教育的同时,也注意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必然结果。

一、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分类

心理暗示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其分类也不同:从暗示来源的维度来划分,心理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暗示。他人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从暗示的性质的维度来划分,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是指使人增加力量、勇气、信心,进而增进正确行为的过程及效果的暗示。消极暗示是指使人气馁、抑郁,进而抑制正确行为的过程及效果的暗示。

(二)影响因素

心理暗示的发挥效果受一定条件的影响,结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影响心理暗示的因素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Who——暗示者在暗示的过程中,暗示者的权威性、影响力及人格魅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hat——暗示内容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暗示者所采用的语言暗示或非语言暗示的暗示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hich——暗示情景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因素会对心理暗示产生直接的影响。

Whom——受暗示者 受暗示者是心理暗示的主要对象,其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独立性及知识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ith what effect——暗示效果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暗示的反复性、进行暗示刺激的特殊性和新异性对暗示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各教育要素的完善优化以及对教育活动运行程序的设计安排。一般来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大致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如图 2.1所示)。

第一,规范教育者。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经过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之前,精心设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第二,设计教育内容。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目的和内容潜隐起来,让教育对象意识不到自己在接受外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在教育对象无反感和积极的参与中实现教育目的。第三,遴选教育载体。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载体”,强调教育者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或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全方位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第四,预测教育效果。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的方式主要是以受教育者的自身体验完成,一旦形成就深入内心、效用持久。第五,完善教育体系。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施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图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

三、心理暗示理论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理论,不但有利于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体系,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而且可有效地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双向互动。

(一)强化自我暗示,塑造权威形象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教育者承担着暗示者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育者要不断强化自我暗示通过其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暗示。

(二)丰富非语言暗示,渗透隐性课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以一种隐蔽的、渗透式的方式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的。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可有效地渗透“隐性课程”,用丰富非语言暗示的方法,提高渗透“隐性课程”的教育效果,从而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暗示情境,丰富教育载体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教育载体就是暗示者所创设的暗示情境,主要以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为主。洛扎诺夫经过长时期的探索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发挥心理暗示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四)应用积极暗示,激发学习动机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受教育者就是承担着受暗示者的角色。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动机激发意识和手段。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理论,这,有助于诱导受教育者的学习情绪,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学习心态。

参考文献:

1.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0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文6

[关键词]和谐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119-02

大学阶段是年轻学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近年来,全社会都在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并由此开始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系列活动。以和谐理念的视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营造和谐美好的育人环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理论

和谐理念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早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和谐理论就有所体现,如“和者,天之正也”,“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理论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方面的理论,它已经渗透到具体的每个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领域。和谐理论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新理念,和谐理论的发展是“经典作家所勾画出的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图景,也是指导社会实践来改造和建设世界的目标”。也有学者把马克思的和谐理论称之为“人道”、“人本”,关注的是人本质“复归”和两大矛盾“真正的解决”思想。

二、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错位与失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缺失

回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路之上,曲曲折折,艰难前行中质疑之声时有回荡,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方式方法的创造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机制的创新性以及教育的成效等方面,常常面临难于突破的困境而为世人所诟病。比如,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表现为“乏力,失重,底气不足,与生活实际脱节”,“停留在抽象概念的自我解析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维护”,而缺乏实效。有人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教育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求”。用这样的一个眼光来看待多年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同行们多年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的成果,而是为了更好地检查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手段以及方法上的不足,甚至失误,以便裨补和修正。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

多年来,我们许多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工作经常难以突破,有时是观念上的,有时是方式方法上的,有时是内容上的。甚至,我们常常感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陷入了困境,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应该讲,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内容上偏重理想状态的价值观念的输入,缺乏与社会实际接轨的教育;偏重于形而上的理念的教育,缺乏将大学生定位为合格社会公民的观念教育。手段上过于强调影响受教育对象外部规则的使用,重视数据量化在评价机制中的作用,缺乏以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准则的多样化、灵活多变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体系。在观念接受上强调外力的作用,在工作实践中,则把“管理”置于首位,强调督促学生成长的外部法则的完善和实施,忽视或者轻视了“引导”、“示范”和“参与”等以人为本观念的作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相适应

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关系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者。近年来,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的大学生由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而引起巨大的和思想困惑、人际关系紧张引发的尴尬处境、就业压力加剧带来的思想负担、大量贫困农村学生自身携带的自卑感等由此引发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日趋增多。从一定层面上看,人们只有处在和谐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才能从主观上积极地接受教育。心理素质是可以不断培养和提高的,心理问题需进行耐心的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来加以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其教育效果自然收效不大。

三、和谐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和谐”首先要以人为本,激发人的积极性,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复杂矛盾,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理念就是基于此的精神指向和追求。以它来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出现全新的景观。可以说,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尽管我们也强调关心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但从来没有提高到像今天这样的原则高度。将和谐理念引入指导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寻找到一条有别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打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视界。

但是,以和谐理念来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两个方面形成认识,那就是:首先,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和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培养任重道远。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将和谐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并有可能落到实处。

四、和谐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新原则

用和谐理念的视角审视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脱节、效果不佳的现状,我们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的和谐发展原则

衡量个体是否实现了和谐发展,达到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主要是看个体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的信念、能力、心理等这些构成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调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素质,激发个体素质的充分、均衡、全面地发展,并为以后的发展积聚潜力,使他们达到个体内部的和谐发展。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个体与整体间的和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的正面示范作用、群体对个体的积极影响作用不能被忽视,同时,也要让教育对象深切体会到自己对于群体的作用。在这种关系中,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和合”理想要得到大力培养和鼓励。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这种精神也是迫切需要的。

(二)坚持教育创新的原则

在教育观念上,要始终确立一种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精神的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每一个大学生的智力、体力、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充分、自由和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地以某些方面的发展指标衡量教育效果。在内容上,要始终紧扣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公民基本道德建设这些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不断把关乎国情、世情的最新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在形式与手段上,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理论熏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传统传媒与高科技时代新颖传媒技术相结合,主动拓宽传播方式方法的领域和手段,赋予多年来始终难脱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以新鲜的形式和活泼灵动的个性。

(三)坚持以和谐的环境育人原则

和谐美好的环境在塑造人格、培养性情方面是极为重要的。和谐的育人环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校园美好景观环境,它与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相和谐。二是在校园中倡导和营造公平、公开和诚信的风气,它与大学育人目标的价值指向相和谐。三是大学校园周边的安定、安静的办学环境,它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多年来,在环境影响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反作用力主要源于此三个方面。特别是在今天的人才市场化、教育市场化的条件下,环境美好、社会纯净以及教育公平、竞争公平、发展公平、就业公平、校务公开、办学透明的实现,将直接造就良好和谐的育人氛围、育人环境。否则,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必将受到伤害,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可避免地落入假、大、空的境地,显得苍白无力。

用和谐理念审视和指导今天的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价值的深切体悟,适应了当今中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实是摆脱大学思想政教育尴尬的新探索,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感及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程恩富,顾海良.海派经济学第十七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