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1

关键词:社会组织(NGO);社会管理;能力建设;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19-02

一、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1.明确立法思路。一是实现立法指导思想从“控制管理型”向“培育发展型”转变。目前中国社会组织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控制型管理”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对被管理对象“不信任”、“不成熟”的指导原则基础之上 [1]。① 但是社会组织单靠政府管制的“呵护”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如果不解决立法的指导思想问题,法律即使制定出来,也未必能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和制度变革的理性要求。二是要把握好现实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导引作用。作为法律来说,它是对已存在和发生的社会现象的反映及其规范,在这个意义上,它对应于社会现实,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问题。而且法律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修订,因此一部好的法律应尽可能预见到所调整事物的适时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因此中国民间组织立法原则必须把握好现实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中的问题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矛盾的反映。因此,依靠强化管理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且很容易扼杀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

2.加强法律规制。(1)对NGO经营活动进行管制。法律明确规定,NGO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也不能从事与自己的章程规定的宗旨不一致的活动。② 为了进一步拓展NGO的资金渠道,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允许社团兴办经济实体,依靠自己的技术、知识优势谋求生存。但这却又引发NGO营利化的问题。因此,对NGO经营性活动予以管制是必要的。(2)通过法律解决NGO员工就业和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包括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NGO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志愿者更为缺乏。NGO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其从事的大都是公益性事业和社会服务事务,所提供的较低的回报使其在吸引人才上相当困难。从而进一步影响NGO的总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应当采取一定的扶植、鼓励措施以保证NGO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将NGO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制度规范,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的人事、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对社会组织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医疗、退休养老、劳动、失业保险金的缴纳方面,制订社会组织相应的标准。(3)对NGO进行财务监管。从目前立法状况看,对这部分内容的规定较少,现有的主要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如《国家民委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实施细则》、《财政部关于对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等问题的函》等。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比较笼统、零散,也没有体现NGO财务监管的特点——NGO的非营利性决定了它们既不能像企业一样开展经营活动,也不能像政府可通过财政收入维持运转,它们只能依赖社会捐赠、政府财政拨款、税收减免、服务性收费、志愿活动等形成的公益资产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因此对NGO的财务监管也应区别于企业和政府。针对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资金,首先应当坚持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严格按照捐赠协议约定使用赠与资金,不能挪作它用。其次,NGO接受捐赠财产的数目及其使用情况应当公开接受监督。除了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报告外,还应接受财会审计部门及社会监督,从而确保这部分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二、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Deborah Eade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应该是促进改革公民社会的参与与民主程度。能力建设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评估增强对受援组织活动的质量的改善,对机构的组织和运作能力的提高。能力建设一种目标,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和目标的选择,以提高机构的决策能力。能力建设是一个适应变革的过程。”[2] 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组织目标与使命并有效地传达出去。一个组织的使命是该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决定和规约着其组织活动的目标、领域和方式。一个NGO必须对它为什么存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有绝对清楚的认识。同理,它也要清楚什么是本组织不能,或者不应该试图去做的事。组织内部人士对共同的价值和目的具备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由此发展实现这些目的的战略。有了明确的特性、价值观以及目的,一个组织就需要把这些东西清楚而有效地传达给不同的群体:它要在其中活动的社区,政府部门,它想要影响其政策或行为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或组织,以及潜在的捐助人。这些群体都是相互关联的。政府部门更可能关注公众知名度高的组织的言行,而个人则更愿意把钱捐给他们以前通过报纸、电视或其他渠道听说过的组织。

2.实行民主、高效、公开的治理。中国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应实行民主、效率、公开原则:社会组织的民主管理,除了需要有一套制度规则与程序之外,还需要有一系列非正规的行为准则,以切实在组织内部形成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体制。社会组织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是利润取向,但同企业一样,必须进行成本核算,追求在既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因此必须像企业那样尽可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资源,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而且要获得社会效益。

3.加强专业能力建设。NGO需要在它选择的领域开展优质的工作。由于许多NGO刚刚开始在诸如个人咨询、社会工作、肢残和精神残疾儿童康复等方面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无论对它们,还是对中国都是很新的领域,所以,这个要求很难。这些组织大多高度敬业,也非常有创新精神,但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缺乏经验。在某些选定的环节提高其员工的技能,对许多本土NGO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主要要依靠对员工的经常性培训。组织应拟订可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切合工作要求及顺应组织发展需要的训练及培育计划,即所谓的员工事业规划方案(Employee Career Develop Program,简写为CDP),并按部就班地安排同仁参加训练及培育的活动,以帮助员工了解和熟悉工作,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成为资深且优秀的人才。

4.提高合理调动资源特别是本土资源的能力。要使NGO的宗旨和目标得以实现组织必须建立对获取所需资源的投入。它既包括资金、物品的投入,也需要人力的投入。同时组织必须建立对获取所需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机制。首先是资金来源,目前中国的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小组织在调动资源上还缺乏相应的经验,因而常常无从下手。求助于国际资助,是目前许多中国NGO的无奈选择。但是中国的NGO数目正在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税收的稳定增长,国际发展机构,特别是附属于外国政府的机构将在未来几年里撤出中国,将它们的资源转到更穷的国家。因此,开发对本土资源的调动能力将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发现的眼睛和创新能力。除了筹集资金,NGO还应该提高对资源进行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能力,并充分重视人才,吸纳人才,因为归根到底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三、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

1.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一般来说,社会组织同政府关系可归结为四种类型:(1)对立的、不信任的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政府腐败,不热心于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社会组织不热心于社会经济发展,热衷于反政府活动而导致的。(2)社会组织自行其是,不同政府发生关系。有些社会组织不接受政府资助,不抵制但也不配合政府的工作。这类组织大多规模不大,影响也很有限。(3)非政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关系。如果社会组织是政府建立并进行经常性干预,或者政府是主要资助来源,那么该组织就有可能在资金、思想和资源上形成对政府的依赖,可能会在决策和行动上不同程度地失去自主性。(4)合作关系。当社会经济发展是双方的共同目标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政府接受社会组织的自、独立性和倾听社会组织的意见,社会组织则协助政府实施国家计划、政策和规章,共同从事社会发展活动[3]。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其合作关系,而减少两者的冲突,对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2.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目前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培育支持和监督管理两方面。首先,就培育扶持作用来说,政府对NGO的扶持培育,最重要的是资金方面的资助。西方国家NGO的资金30%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源,许多NGO组织就难以生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NGO承担服务性工作,NGO的服务实现了政府期望的公共目标,政府资助则壮大了NGO的服务能力,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经验,制定具体办法,为中国NGO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其次,就监督管理作用来说,从总体上看,中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在登记环节控制得很严,但机构一旦完成登记,政府对组织的管理则变的很松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因此,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应该放松登记管制,以体现公民的自由,同时加强对组织运作期间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这些组织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生活中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索,对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对圆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系统化。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指导复习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图片):这是什么图形?

生:圆。

师: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圆的一些知识,这一节课就来复习“圆”这个单元。(板书:圆的整理和复习)

师:关于圆的知识你知道了哪些?(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唤醒学生记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面教学环节作铺垫。】

2.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师(小结):圆的知识你们知道真不少。那么怎样把这些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先看看这个单元分多少小节?

师指导学生画圆,整理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模仿到创新是人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圆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教给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为学生下一环节独立整理知识奠定基础。】

3.学生独立整理归纳

师:这一小节的知识我们整理出来了,那么剩下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你们能独立把它整理出来吗?请认真看书,然后把这两节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写在刚才整理部分的旁边。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了刚才的铺垫,学生利用迁移方法独立整理剩下的两节知识,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又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4.学生汇报整理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的整理情况?(指名回答,学生互评,完善整理)

5.教师总结评价

对学生整理知识情况作评价,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形成条理化、系统化。

【设计意图:在交流与探讨中,学生对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巩固加深了对圆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既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智力闯关

1.判断对错

(1)半圆形纸片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2)圆的半径都相等。( )

(3)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4)小圆半径2cm,大圆半径4cm,它们的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 )

2.拓展提高

(1)计算图形的周长:

d=2cm

(2)计算图形的面积:

r=2cm

(3)湖心小区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m,现要在它的周围铺一条宽1m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3)

(4)李爷爷找来一块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要用它做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饭桌。请你帮他算一算,饭桌的面积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有坡度且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加深学生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的理解。】

三、全课小结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创新 研究 实践

一、目前影响创新的问题

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创新的问题是该课的创新度不够。有的在理论上大谈该课如何创新而实际根本没有解决创新的实质问题。实际上,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真正摆脱没有创新的尴尬境地就应当首先研究本科目前面对的教师困境、辅导员管理的困境、学校管理的困境和学生困境。

二、解决问题的目标设定

通过研究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效性,达到思政课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国家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否认“两个意见”,对思政课新课程的定位和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纲要”课: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原理”课:从的基本理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论”课: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角度培养学生信仰的认同。“基础”课:从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角度培养学生的品行养成。“形教”课:使时事政策课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课:是学生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合理的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上七门课的研究都包括理论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网络教学方式方法和考评体系等具体研究方面。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总体要求。根据党和国家关于思政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总体要求,针对当前七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概论”“基础”“纲要”“形教”“当代世界经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书本与现实)问题,以及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出现的问题,探索出一套能反映时代特征、反映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发展需要、反映各门课程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以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教学传播科学理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旨在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

具体内容。解决七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各种问题;解决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遵循原则的科学性的问题;传授理论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灵活发挥与遵循教材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教辅活动相结合。解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路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问题。

把握、驾驭与吃透、超越教材理论问题:实现教材转换的基础与根源;确定、列举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教材的理论联系和解答现实问题与难点;构思精当的教学方案问题:实现教材转换的关键环节;精选典型性、真实性和生动性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问题:实现教材转换的重要环节;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环节和师生互动问题:实现教材转换的重要条件;七门教材的重复内容、兼容问题与相同模块同一性解决问题:实现教材转换的创新条件。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总体思路。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最终形成完善的理想信念,更好地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以现有的课程理论创新为基础与前提,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为载体,以层次性教学作为转换的重要手段。

(2)具体思路。按照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目标模式决定过程模式,过程模式反映、服务于目标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网络教学体系、考评方式教学模式。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4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 基本任务 综合治理 供求关系

1、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定义

固体废弃物治理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政府与社会参与者管理固体废弃物事务的所有方式方法与行动的总和,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和政府与社会参与者及社会参与者之间的互动等方式方法与行动,向社会提供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环境容量等资源性产品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的教育及相关投诉的处理服务等服务性产品。

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环境容量与服务性产品是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公共物品”。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与社会及社会各利益相关方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其目标是均衡消费者利益与社会成本、效率与公平,遏制市场失灵,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与产业发展,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及社会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门社会技术,需要综合应用行为分析、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制定社会组成的“个体”对“他人”跨界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响应方式、方法与途径,研究政府、社会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管理不同。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目的是妥善处理废弃物,强调的是固体废弃物减量、排放控制、分流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处置等处理作业及其协调推进。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对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的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目的是保证固体废弃物处理行业有序发展,强调的是政府的行业管理作用。

2、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基本任务

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遏制市场失灵,共同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根本目的是确保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理。为完成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必须做好源头需求侧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固体废弃物治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等工作,这是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基本任务。

2.1 完善源头需求侧管理

理清产品生产者、废弃物排放者和处理者的责权利,将源头需求侧管理资本化,切实落实污染者负责原则、受益者补偿原则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产品废弃物产量、推动可持续消费、促进废弃物分流分类储存与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与鼓励源头自处理等措施,减少固体废弃物产量和排放量,为后续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重点做好分流分类、源头减量与回收工作。

2.2 建立协调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体系

建立收运体系,建立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足够能力的处理设施,建设足够库容的满足炉渣处置和应急所需的填埋场,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理链的源头减量、排放(控制)、收集、转运、处理(回收利用)、处置等作业环节形成产业链。落实“谁治理谁获利”原则,综合利用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和行政手段,确保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形成以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循环经济体系,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后续环节的废弃物处理量和进入填埋场的处置量。重视乡镇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乡镇农村垃圾处理水平。

2.3 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供求关系

在研究固体废弃物治理的需求与供给的基础上,研究与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治理的供求关系,均衡固体废弃物处理服务的需求与供给,并动用政府管制工具,尤其是经济工具,协调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与社会福利。

一是根据上游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的“质”与“量”,确定下游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的方式与规模,确保已排放的废弃物得到及时且妥善的处理,同时,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应留有一定余量,以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和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之需。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经济调节平台,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以服务效果为重点的考核考评机制,确保固体废弃物治理服务的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三是“划片而治”与社会自治,整合固体废弃物排放者与处理者,即让废弃物处理者与排放者直接“交易”或二者融合,让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四是协调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或废弃物排放者)之间的利益,促进产品生产者减少资源消耗和产品废弃物产量,减少消费者的利益损失。

2.4 兼顾效率与公平

加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入与产出分析,制定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排放费收支机制与治理产品的价格机制,增加信息透明度,打破垄断或垄断性竞争,消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不合理差别,制定与落实惠民政策,促进政府与社会共治,兼顾效率与公平。

3、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

3.1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准则与方法

固体废弃物治理准则是确定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的依据,也是开发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时必须遵循的一般性原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具体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无害化,循环型社会系统建设要求资源化和减量化,资源节约与保护及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节约土地、节约资金以及资源化和减量化,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居民满意。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准则主要包括: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土地、节约资金和居民满意。治理方法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理方法及维持治理意义上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呈现 3个层次,一是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为最重要的治理方法,二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分流分类为应该优先选用的方法,三是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为垃圾消纳的硬方法。固体废弃物治理应善用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优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推进固体废弃物分流分类,因地制宜地推进物质回收利用、生物转换、热转换和填埋处置,多措并举,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

3.2 固体废弃物治理的综合方案

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是指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或特性,结合当地产业、经济、科技、地理和人文条件,优化组合多种治理方法,回收物质和能量,以废治废,实现垃圾处理集约化、资源化、专业化和无害化。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可以采用综合处理基地方式集中处理,也可以通过构建信息交互系统,采用虚拟生态工业园方式分散各处理单元或单位紧密关联的处理。遵循以下4个原理。

3.2.1 共生性原理

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企业和流程各环节产生的废物寻找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效削减固体废物产生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的处理负荷。此外,固体废物设施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共生关系。

3.2.2 地域性原理

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配置以及各种设施之间的配置顺序,因所在区域的固体废物(原料)特性,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

3.2.3 环境安全原理

应避免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如应避免填埋场产生的渗沥液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避免垃圾焚烧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等。

3.2.4 循环再生原理

要求固体废弃物处理既能有效消除污染,又能充分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和能量。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5

[关键词]态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消极态度;原因;方法

[作者简介]胡吉红,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215-04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加之广大理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出了丰硕成果。然而从目前诸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所作的调查分析来看,缺乏感染性和实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数研究者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授课内容和方法着眼,没有深入到教授此类课程的心理机制层面。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人手,探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状况,消极态度形成的原因,通过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树立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态度,激发其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性和时效性。

一、态度理论及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对社会态度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初,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迅速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但对于什么是态度则莫衷一是。本文采用的态度概念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即对态度对象(特定的人、事、物)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从态度的分类上说,又可以把态度分为正确态度和错误态度,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某种态度的产生是为特定心理需要服务的,态度还具有一定的功能,具体如下:(1)态度的动力功能。是指它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外在的行为表现、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都具有一定的动力性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调整和协调的作用。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特定态度的指引和监督下完成的。(2)态度的顺应功能。是指态度能促进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3)态度的调节功能。是指态度能够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体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同样也调节着人际关系,调节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4)态度的防御功能。态度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对挫折的忍耐力,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态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态度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态度的形成是指一种新的态度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一种态度的形成要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态度的改变指的是一种态度由旧向新的发展过程,即旧态度改变为新态度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说,态度理论,尤其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理论是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心理机制相统一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师要运用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改变消极落后的态度,提升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动力,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态度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分析

(一)态度特点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来分析大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1)认知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有着十分清晰和正确的认识,不重视、没兴趣、不满意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如:有的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的专业课同等对待,认为这类课程就是学校开设的必修课,在是否学习的问题上是没有选择的,去听课完全出于害怕老师点名,影响期末成绩的目的;有的学生认为这类课程在内容上都是些大道理,与现实差距较大,空洞乏味,而且这类课程不能像某些专业课程那样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收获,在短时间内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成效,所以缺乏学习的兴趣;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通过期末短时间内的背诵,考试过关了,这门课的学习也就完事大吉了。在对这类课的整体评价上,学生打分普遍偏低,满意度不高。

(2)情感上。情感因素是态度的关键,它不仅会影响行为的倾向,而且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观念。很多研究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得到学生70%的满意率已属不易。很多学生不太喜欢上这类课程,逃课、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司空见惯。

(3)行为倾向性上。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更多的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期望顺利过关。

(二)形成原因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学习态度,除了社会环境影响因素而外,其原因还有:

(1)重复性和抽象性的内容是大学生消极态度的来源之一。“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已证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给有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性都是有限度的,当刺激量超过一个最适当的水平后,刺激对机体的意义就会从带来满足转向带来伤害。”“米勒曾提出,信息的重复出现超过限度,会使人感到是对他们的智力或决断的侮辱或威胁,因此也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大学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学生们在中学阶段都已接触到,甚至是对一些内容还非常熟悉。这种长时间内重复知识的接触必然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对此类知识和课程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防御性的反抗”。比如在课堂上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门课我们都学过了,还叫我们学啊?”

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具有抽象性。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那些具体的和现实联系比较紧的内容要比那些抽象的逻辑的思维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极具抽象性,和我们生活的现实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差

距。如果教师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形成也是必然的。

(2)外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消极学习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单强调外部刺激会损伤内部道德动机”,“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模式尚属于外塑型或灌输型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在教学目的上,片面强调其社会价值,过分要求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规范的遵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在心理的关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的偏见心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加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上课程序、考核方式、通过方式等方面和其他课程一样,尤其是在课程结束时是以一定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这种外在的硬性的约束式的方式,导致有些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仅限于获得学分,轻松毕业。“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强烈的外在性,并不能让受教育者真正将学习目光转向内心,不能自觉地将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式上还存在灌输式。教师虽主动讲,但学生被动学,整个课堂仍旧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话语权几乎被老师“剥夺”,教师占据着支配地位,关于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都是老师说了算,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权威者或命令者的角色。这种不顾教学对象反映的教学最终会导致教师教学效果的一厢情愿。

(3)单调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消极态度形成的另一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的使用上比较单调,同时缺少师生间的互动。还有些老师只是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授课,完全是照本宣科,而对于当前多元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相冲突的文化现象则很少涉及或闭口不谈,这些现象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需要在和老师、同学的互动、探讨中来加深对这些现象的了解和认识。而教师所持的灌输式的、命令式的教学,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却激发了学生的防御心理;单向性的教学使信息的流通出现了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正确信息的选择,影响其认知和评价,进而极大地影响其正确态度的确立。

(4)教师双重道德人格也是影响学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原因。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对于接受其他信息而改变态度的人而言,信息传播者自身的特点如:权威者的地位、权威者的吸引力、权威者的声望等都成为改变态度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经受着从未有过的冲击,人们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饱受煎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可能置身于这一过程之外,于是产生了教师本然形象和应然形象间的巨大差距,出现了教师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作为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道德上的权威者,掌控着道德上的话语权。然而现实中教师负面形象的报道不绝于耳,道德堕落者有之,金钱至上者有之,违法乱纪者亦有之。课堂上说的是一套,而课下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这种反差强烈的道德人格对比必然会影响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的信度,也会降低教师个人人格的魅力。

三、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态度的方法

一个人态度的形成是在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常是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有很多,强化理论、认知理论、功能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等。其中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尤其是要结合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沟通信息易于被学生接受

按照态度理论,信息沟通是态度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信息的过程,沟通信息就是沟通的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沟通的信息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可以是枯燥、单调的;可以不带个人的主观积极的情绪色彩,只是客观地提出一系列的事实与概念。当然,这将在学生那里产生不满足的情绪感受。相反,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若是高质量的,那么它们就能引起学生满足的感受,教学活动使他们激动、感兴趣、思想集中、开心、兴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新颖性,应以引起学生适度的焦虑情绪为原则。理论性是指其超越性,具有一定的高度;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不仅包含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实际,还要包含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实际;科学性是指授课内容的正确性,错误的东西不会引起人们的认同。新颖性是指教学内容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是这类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也会增加学生的适当焦虑。有研究表明,适当焦虑会使人更容易改变态度。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是空洞的抽象,乏味的道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家、社会的现实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应该称为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坚持的原则。

(二)选择内向的引导型的教学模式,确定信息沟通的正确方向

按照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理论,人们的态度是在不断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如果某一个事物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并能消除由行为的内驱力而引起的紧张状态,人们的情感就比较容易接受,便对此形成了积极的态度。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将关注的重点由传统的重教学的进展、学生考试的状况、这类课程的社会价值转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只有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大效果,也就是将沟通的信息送达正确的位置,才能收到恰当的反馈。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外,在教学中应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顾学生的反应,盲目地对知识进行输送,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应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运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其对社会问题和学生的自身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三)采用双方面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沟通渠道多样化

按照态度改变的理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呈现和组织方式也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劝说他人的过程中,劝说者如果只叙述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者是赞同自己的主张的各种看法和论据,对于与自己不同甚至是反对自己的其他各种观点和主张则闭口不谈,不予提及,或者是一味强调与自己对立一方的种种缺陷、漏洞和不足之处,这就是单方面的传播。与此相反,在阐述了自己观

点主张是合理的、有根据的、值得相信的同时,也对与自己对立的一方的观点主张加以介绍,这就是双方面的传播。相对而言,双方面的信息的传播要比单方面的传播在改变人的态度方面作用要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挑战是巨大的,尤其是要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冲击。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宣传我国主流的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这类课程的重要性,无视其他理论和观念的存在。会给学生造成错觉,越发引起学生的模糊认识,也不能引起学生态度的观变。所以教师不仅要讲清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还要对非主流的东西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不仅要对它们的不足之处、偏狭之处有所分析,同时也要对它们存在的合理性作充分的解释,让学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自己选择。

另外,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总是需要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对态度改变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通过形象资料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电影录像教学、图片教学等方式;方法上有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实践式教学、谈话式教学、讲授式教学等等。只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学生才能不断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四)完善教师的人格,树立信息沟通源的权威性

在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即与学生的沟通中实际是充当了信息源的角色,即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常常对劝说宣传有着极大的影响。

1、高尚的道德人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吸引学生。

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范文6

作者简介:韩燕茹,河套学院。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94-02

社区矫正是我国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基础上新建立的一项刑事执法模式,它是与监禁矫正所不同的行刑方式,是通过在社区中对违法犯罪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从而实现对罪犯的改造目的。我国于2003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2009年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2011年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假释、管制、缓刑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2013年颁布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则推动了我国社区矫正的全面深入实施。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是影响社区矫正效果和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社区矫正对社会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被宣告缓刑、被判处管制、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等4种罪犯,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监管、教育和帮扶,帮助和促进社区服刑人员能够实现新的社会化,从而积极健康地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社区矫正一方面继承了我国传统上的缓刑、假释、管制等非监禁刑罚制度,弥补了监狱矫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它是原来非监禁性刑罚措施和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刑罚制度的改革完善和有益补充,有利于实现监狱矫正与社区矫正的有效衔接和相辅相成,有利于促进刑罚执行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确保刑罚措施的科学有效执行,有利于提高我国刑罚执行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刑罚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我国文明社会和发展进程的进步,对于贯彻落实国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提升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进和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在这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将日益显现。

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是社区矫正的三大主要内容与功能。教育矫正是实现社区矫正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成功有效的社区教育能够帮助服刑人员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能够提升服刑人员的生活信心和情趣,能够促进社区矫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产生良好的社区矫正法律效果和社会效益,从而提升全社会对社区矫正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因此,加强对教育矫正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二、当前教育矫正中存在的问题

自社区矫正全面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司法机关积极探索和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效和经验,而教育矫正方式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当然,也要看到由于社区矫正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还属于“新事物”,许多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教育矫正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育形式比较单一

一些地方的司法部门和社区矫正工作者把社区矫正视为一种刑事惩罚和执行活动,因而将工作的思路和中心主要放在了对服刑人员的监管上,对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因此教育矫正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宣教、宣讲的方式。教育内容主要局限于法律法规和改造政策,涉及文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技能提升的比较少,因此使得教育矫正的方式和内容显得比较单一、单薄。

(二) 教育矫正过程中与社区联系沟通不足

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党委政府多个部门及社区的积极配合和通力合作。由于一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存在认识偏差,对社区矫正的监管、教育的双重功能不够重视和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加之社区矫正是一种全新的刑法理念和司法实践,一些社区对此还缺乏深刻认识,司法局(所)、社区矫正中心等在制定社区矫正教育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不能及时跟社区居(村)委会等进行有效的沟通联系,没有充分听取社区意见,因而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矫正合力。

(三) 教育矫正的机构人员建设还不够有力和健全

不少地方的社区矫正常设机构还仅仅有办公室,而没有设立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机构。加之社区矫正基本上为基层司法所,具有层次低、待遇差、工作累等特点,这种存在缺陷和缺漏的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和功能设置,致使一些社区的社区矫正功能出现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矫正的功能,从而使得法律规定的教育矫正功能大打折扣。

(四) 缺乏对就矫正对象生活辅导和心理矫正

社区矫正过程中,需要对矫正对象(也即罪犯)及家庭提供一定的沟通技巧、情绪表达、成员角色定位和分工、应对社会歧视等生活辅导,以帮助矫正对象正确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积极面对外界的评论和歧视,从而充满动力与希望地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当前社区教育矫正对矫正对象的生活辅导普遍比较欠缺。此外,《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只是原则性的对心理辅导进行了规定,对社区矫正具体实务操作中没有明确要求,加之从事社区矫正的社工队伍许多不具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资格,因而不能够对矫正对象提供科学、专业、有效的心理矫正。

三、探索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中教育矫正方法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在教育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司法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应积极解放思想,转变刑罚观念,切实坚持以教育和改造人为首位目标,坚定信心努力把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为合格守法的公民,在思想上提升教育矫正的主导性地位,不断创新教育矫正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社区矫正重要性认识,强化教育矫正保障

各级司法机关应增强认识,高度重视社区矫正教育计划规范落实,努力做到:一要加强预报检查。矫正中心、司法所等部门应定期上报教育安排,上级机构应据此开展巡查和专项检查。二要保证矫正教育质量。应积极开展教育需求、效果反馈摸底调查,努力提升课件质量和讲课水平,提高矫正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要规范免除操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集中教育、社区服务免除等操作细则,严格审查犯罪者的病情。免除集中教育中相应增加个别教育时间,保证教育时间不减少。此外,还应积极从三个方面强化教育矫正的组织保障:一是强化场所保障。进一步优化矫正中心教育环境。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地方财政应积极落实教育矫正经费。三是强化资源保障。强化“三库”和讲师团队伍建设,建立“社区矫正资料库”,开展个案评比并编撰成册,使教育矫正工作按计划执行,有机制约束,能弥补遗漏,可邀请人才,善使用资金,有资料可借鉴,有案例可遵循,确保教育矫正不折不扣得到执行。

(二) 整合社区矫正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矫正参与机制

应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罪行较轻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良好悔改表现的罪犯,可以改为社区矫正方式,有针对性地在社区中进行管理、教育和改造。一是可以依托政府来购买服务从而进行教育矫正。在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可以参照当地事业编制人员薪酬,按照一定的购买标准购买社会工作者服务岗位,建立起专业化、社会性的社会矫正任务队伍。二是可以依托院校专业技术力量,提升教育矫正水平。可以通过司法机关与高等院校深度合作的方式,专门在院校内设定社区矫正相关专业、科目和课程,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组织轮训;另一方面可以联合进行社区矫正的重大调研和课题研究,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视角研究和解决社区矫正中存在的焦点、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可以依托社会资源进行教育矫正。应建立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刑人员的法治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生活帮扶等工作中来,拓宽教育矫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并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工作氛围。

(三) 分层推进重点项目,努力实现教育矫正新突破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矫正中心为主导、以司法所进行补充的工作格局。矫正集中教育要努力做到“三个专”:一是确保有专人负责。应在每个矫正中心指派相应数量的民警组成教育矫正工作小组,负责教育计划的制定、落实和对司法所的指导等。二是应积极开展专题教育。应坚持固定主题、固定地点、固定师资,定期开展分类教育、入矫教育、短刑犯教育等。三是应加强专项督导。应指派矫正民警支持指导司法所,有针对性地对女性类、涉毒类、经济类、交通肇事类等分类开展集中教育。对违反会场纪律的人员给予训诫,维护教育秩序。加强与社会组织项目合作,深入推进教育矫正重点突破。应积极建立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系统的运用,实现同一区域内的公、检、法、司等机关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相关信息、数据实现共享。

(四)强化问题导向,创新教育矫正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