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1

【关键词】高等教育 治理现代化 法治思维 依法治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06-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高校治理现代化”正是为顺应这一时代主题在教育领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实行依法治校,是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要善治必先立良法,立善法于教育,则教育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要求,将法治化治理理念引入高校治理各环节中,使高校运用法治思维推动高校的各项管理,发挥法治在高校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法治在高校治理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一)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法治思维,在高校领域是指领导层在长期分析解决问题时以一种法律逻辑和法律精神的思维模式来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从“人治”到“法治”不仅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从主观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向合法性、权威性和规范性转变的内在要求。高校主体本身对追求平等、遵守规则、维护权利等有着强烈的需求,意味着运用法治思维或法治方式是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最有效的理念或途径。高校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办学主体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规范办学主体部各项治理行为,维护办学主体与师生三方面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浓郁教育环境,其本质就是要让高校治理行为在法律轨道内,对个性为主体的权责利能做出法律规定,确保高校推进治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就是高校进一步完善内外部治理结构与环境、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也正悄然地从传统治理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而现代高校的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依法治校”。而依法治校就是突出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提升高校管理法治化水平,处理好办学主体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协调好学校与师生之间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都迫切需要依法治校作为规范与引领,提升学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由此可见,高校治理现代化不仅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微观方面的师生权利的保护,而且强调和突出治理过程中宏观方面的制度建设。因此,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既要加强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建设,为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提供法治保障,又要健全高校各项体制机制,为维护好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合法权利保驾护航,最终达到教育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化解教育治理现代化进行中碰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三)法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各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通过法治来保障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并通过法治来保障高校治理结构内部各项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要合理配置这些权利,保障与畅通学生、教工民主参与途径,进行突破性的改革,都需要在法律法规、大学规章等框架内进行,确保改革的成果得到有效维护,改革的顺利推进得到可靠保障。高校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依法治校,把法治精神与理念渗透到高校治理实践当中、把法治原则与方法贯穿到高校治理过程的每一环节,逐步形成高校各项事业的治理都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治理,切实提高高校治理法治化水平 。由此可见,依法治校与高校治理现代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性,依法治校既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二、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困境

目前,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在制定与完善上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治理方面的改革也不断推进,突出地表现在:针对高校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高校内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各项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断完善。但是,在依法治校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诸多法治困境。

(一)国家法治层面: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日益成为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与外在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传统“象牙塔”式的高校已不复存在,高校治理逐步从与社会隔离的“自治领地”转化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高校治理中,来自政府与社会的介入和限制成为必然趋势,而这种介入和限制需要在依法治校、依章治理的框架下,通过系统共治以增进理解、促进合作。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架构,但是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立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法制建设在国家整个法制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法律体系不仅在数量上需要增加,在质量上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使教育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可诉性明显增强。目前,我国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尽管对高等教育的活动进行了规范,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高等教育活动不断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育改革进行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后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相适应或者滞后性的事实,必定要求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制度层面:高校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条件。凝聚大学精神与治校理念的大学章程和具体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校内部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准则,是处理高校与社会、政府、市场等外部关系以及高校党委、行政、教学、管理等内部关系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制定了较为系统的章程和规章制度,为高校依法自主k学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回答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但纵观这些内部“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校章程在高等教育法制体系的地位不够明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制定的大学章程只规定了制定依据,且在制定依据的表达上各执己见。由于章程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势必导致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错位或者越位现象,影响高校法治秩序的构建以及师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章程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章程作为高校依法治校的主要依据,其制定的目的在于形成既“有章可循”又严格“依章治理”的法治局面,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指定的大学章程条款未能真正全面贯彻执行,势必影响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

(三)管理者层面:管理者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者既是“依法治校”方略的具体实施主体,又是大学规章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因此,高校管理者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影响高校治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既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又包括管理者法治意识与法治观念水平。换言之,在大学章程的制定上,法律素养高的管理者与法律意识淡薄的管理者相比,在法律层面上肯定会更规范与科学。众所周知,在高校行政法制体系内,章程即校内“宪法”,大学校规制定应以学校章程为立法依据,是章程的具体化或细腻化。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管理层法律思维或意识不强,混淆大学章程与校规的定义,因此很多高校存在校规与章程相违背的现象。再者,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根深蒂固,高校治理过程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仍然比较严重,很多高校“轻法治、重人治”的思想仍然存在,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以领导的文件为主导,而不用法律来表达诉求或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权威,这对高校依法治校势必产生消极影响,不仅阻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而且制约了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推进。

三、法治导向下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在大力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多重法治困境,制约了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运行。笔者结合目前我国高校的具体实际,以法治为导向,从高校外部治理环境、内部章程构建、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探究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以建立高校外部治理环境为基础,健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人们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理念整体增强,但自觉主动去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这势必对高校治理现代化产生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我国高校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与多元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校的实现,必然依赖于整个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的实现程度。因此,健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依法治教整体水平,为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必然增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成效。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建设发展是在政府的干预与推动下进行的,高校的办学未能脱离政府行政权力的介入,从而导致高校治理的行政化倾向较为严重,行政权力对高校的影响比较深远。尽管我国已初步建成教育法律体系,但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完全与国家法治的整体推进相适应以及不能紧跟教育改革步伐与发展需要。因此,制定、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高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迫切需要。

(二)以构建学校内部章程为核心,完善大学制度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把大学章程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在高校内部,章程即大学之“宪法”,是大学履行各项工作的最高行动纲领,是高校立规建制的基本依据。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官本位的管理理念,在其影响下高校制定的章程蜕变成行政管理的工具,方便了管理者权力的运行,而忽视了师生利益群体的权利诉求。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法治理已成为时代的主题,高校章程的制定必须始终遵循法制统一,必须把充分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与着力规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利运行结合起来,凝练成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高校章程的制定应始终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利益群体的意见,确保师生的意见能充分表达,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在章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遵循章程在高校内部作为“宪法”的主体地位,既要确保章程成为建规立制的基本规范依据,又要发挥章程作为“宪法”的规范引领功能,完善高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高校内部办事、议事等各种运行机制,形成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规范、科学、统一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

(三)以营造校园法治文化为重点,提升师生法治思维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高校来说,高校构建法治文化对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培养师生知法、守法以及提升师生法治思维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灵魂。营造浓郁法治文化氛围,首先必须从师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入手,加大培养力度,把法治精神的培养作为衡量师生整体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作为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让法治精神渗透到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化于心,外化于高校师生的自觉行动,才能让法治成为师生共同自觉践行的生活准则。其次,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高校教师及其管理者应注重平时法律知识的积累,自觉养成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高校教职工必须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法治教育理念,在对学生法律知识传授中,不断创新授课方法,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再次,不断优化校园法治环境。高校师生处在优良的校园法治环境熏陶中,对他们法治文化的培养必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因此,一方面,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校园官网、广播、宣传橱窗等媒介的作用,对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法治课堂或法治宣传日等平台,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活动,使法治文化氛围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陈立鹏,杨阳.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大学章程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

[2]唐皇凤.构建法治秩序: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8)

[3]胡丹萍,胡慧远.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教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

[4]梁平.迈向现代化的高校治理――《高校现代化治理与运行机制研究》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6(3)

【基金项目】广西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法治思维视角的高校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KY2016YB581)的阶段性成果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2

若要天下安,农业必须稳。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只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稳定的内在需求。可以说,积极有序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1.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有所恶化,农业资源不断减少,加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尚处在较低水平,农业若想进一步取得发展,就必须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是说,通过经营理念、手段等方面实现现代化,改变传统的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外延扩张发展农业的思路,通过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从而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的举措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无论何时解决温饱问题始终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基础,这也是现代农业建设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总体上粮食供给仍是产不足需,长期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仅仅凭借传统农业的发展,要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目标根本是不现实的。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与农民增产增收问题,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无疑是最佳选择。

1.3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建成小康社会必由之路

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同时,本应逐渐缩小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城乡发展失衡与日益扩大的差距,成为目前国民经济建设中较为突出的矛盾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无疑是建设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而水利则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水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较快发展,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现有水利工程显然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小型农田水库病险问题突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河道防洪质量未达标准;节水灌溉的面积占农田总面积比例偏低。可以说,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以水利工程为代表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对农田灌溉用水库要及时除险加固,有效治理河道和滞洪区,使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标准;对大型农田灌区配套节水设备,改造和治理中低产农田,这样才能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采取措施提升农田产出率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采取措施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任务,是满足农民收入增长需求的有效措施,更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不二选择。当前,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是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决定性的力量。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手段、技术和形式等,还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束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所以,必须以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和生产力水平为依据,通过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土地产出率及农民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首先,应大力推动农业科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开展适宜的农业科技展示或农业技术示范活动,努力使农业科技直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其次,要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形势需求,推进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建设多元化、充满活力的农技创新推广机制;再次,要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整合各方面科技资源和力量,形成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合力。

2.3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要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装备的水平

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如何,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已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农作物从耕种到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但不容忽视的是,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的水平依然较低,部分地区玉米、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机种机收率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要鼓励和帮助农民购置机械装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装备的水平和比例。

三、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立足于本地实际。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产业传统、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别,只有正确认识以上不同,依据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继承优良传统方法,发挥本地优势,才能少走弯路,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从而牢牢把握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动权,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次,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一定要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人是第一生产力,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始终,且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对于现代农业生产而言,人力资源配置应当有助于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自由流动,怎样才能确保总量供给能够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农业从业人员技术如何提高,以真正使农业发展由过去的重物质投入转变到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再次,建设现代农业,一定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家庭经营,是指在土地承包权属不变情况下,通过经营权流转,构建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态。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承包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莫使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动承包土地流转。实践证明,家庭经营和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四、结语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24;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1-0018-06

一、引言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刘洪奎,1991;朱英明 等,2000;宿鹏,2004)。近年来,学者们对城市现代化的内涵、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黄乃文(2001)、韩士元(2004)等分析了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笔者较为赞同韩士元的观点,即城市现代化是未来一定时期城市的发展目标,在这一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快速协调发展,从而在终期达到世界城市先进发展水平。朱铁臻(2001)、黄乃文(2001)、徐衡等(2006)探讨了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黄乃文(2001)在分析国外具有经典意义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徐衡等(2006)认为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质量指标、人口素质与生活水平指标。另外,顾朝林等(2000)、宿鹏(2004)还分别以江苏、山东为研究案例,实证分析了两省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上述研究为本文综合评价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安徽省是中国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区之一,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提高得较快,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现代化的实现问题也逐步提上议事日程,而城市现代化水平在实现整个社会现代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在构建城市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给出提高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二、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城市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全面性原则。城市现代化水平主要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结构及其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活及环境质量、人口素质等五个方面去衡量,本文建立14项指标,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各方面情况。

2.可操作性原则。此原则是建立指标体系最基本的原则,否则再完美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确定的指标应能在统计资料(年鉴)中查到或者通过有关资料计算获得。

3.层次性原则。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样,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便可一目了然,脉络清楚,既便于政府管理决策者抓住城市发展的重点,又便于经营者把握城市发展的主次。

(二)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要对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选择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就是城市现代化的特征表现,即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经济高效化、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和城市社会文明化。本文依据上述特征表现,并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了指标选取的全面性、代表性、可得性、简洁性及整合性,确定了以下五大类14项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x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2.社会结构及产业结构指标。x3:非农业人口比重;x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3.基础设施水平指标。x5:人均生活用电量;x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7:年末每万人中(移动)电话用户数。

4.生活及环境质量指标。x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9: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总额;x10: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11:人均储蓄年末余额。

5.人口素质指标。x12: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数;x13: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x14: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

以上指标的选取是借鉴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现代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各项指标缺一不可,相互联系,其中,经济效益指标起着主导作用。

三、安徽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实证分析

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一个地区的城市现代化水平,我们往往需要考察众多对城市现代化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如果仅从单个指标去评价,则只能反映一个侧面,为此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发现社会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制约总体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城市在全省的排名。

(一)数据标准化

将原始观测变量(即指标)经过Z=(x-x)/σx变换成标准化变量,从而消除量纲的影响。标准化后数据仍然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表示。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即因子来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子分析可以浓缩数据,找出数据的基本结构,将原始观测变量的信息转换为少数几个因子的因子值,然后,用这些值代替原来的观测变量进行其他的统计分析,如聚类分析。利用因子值也可以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

用SPSS软件计算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标准化后的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结果见图1。

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y17.90956.49156.491y21.67611.970

68.461y31.1298.06476.525y41.0827.72684.251

相关系数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很大,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进一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结果见表1。

我们用回归方法得到因子值系数的估计值f1、f2、f3、f4,得到四个主因子,具体表达式为:

从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因子f1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8上的权重为负数,但是权重很小,可忽略;f1在其他各个变量上的权重都是正的,且各个值相差不大,因而可以认为第一因子代表了总的经济水平,可作为经济实力因子。第二因子f2在x4、x8、x10、x13上权重的绝对值较大,可以认为是城市生活环境因子。第三因子f3在x2、x5、x6、x8上权重的绝对值相对较大,可视为基础设施因子。第四因子f4在x2、x4、x8、x13上权重较大,可视为城市人口素质高低的反映。

将对应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值分别代入上述四式,计算四个因子在17个城市样本的因子值,再将因子值f1、f2、f3、f4按特征值综合为如下加权综合量:F=λ1λ1+λ2+λ3+λ4f1+λ2λ1+λ2+λ3+λ4f2+λ3λ1+λ2+λ3+λ4f3+λ4λ1+λ2+λ3+λ4f4,求得综合分值。

其中,λ1、λ2、λ3、λ4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特征值,本文中:

从表2可以看出,城市现代化综合得分排名与第一因子得分排名大体一致,这是因为第一因子为经济实力因子,它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56.49%,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总体情况。由表2还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合肥市的城市现代化水平最高,其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六安市的城市现代化水平最低,其第一因子得分也排在最后,但其与排名在它之前的城市的主成分得分的绝对值相差并不大,这说明安徽省各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还没有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三)聚类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将所有的指标合并为一类。本文分别采用欧氏距离和最小距离法作为样本距离与聚类方法,对安徽省城市现代化综合得分指标进行了聚类。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输出的树形图如图2。

图2 聚类分析树形图

根据图2可以将安徽省17个城市分为四类:(1)合肥;(2)芜湖、蚌埠、马鞍山;(3)安庆、铜陵、滁州、黄山、淮南、淮北、巢湖;(4)阜阳、池州、宣城、宿州、亳州、六安。

合肥在安徽省的综合实力最强,城市现代化水平最高,为一类;芜湖、蚌埠、马鞍山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排在第二个水平层次上,聚为一类;安庆、铜陵、滁州、黄山、淮南、淮北、巢湖的城市现代化水平中等,聚为一类;而阜阳、池州、宣城、宿州、亳州、六安的城市现代化水平最差,也聚为一类。

聚类分析的结果和因子分析的结果大体保持一致,芜湖、蚌埠、马鞍山属于一类,城市现代化水平排在2~4位;亳州、池州、宣城、六安聚为一类,城市现代化水平排在最后。

四、分析和建议

(一)利用工业化,带动城市现代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的工业化水平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铜陵、马鞍山、芜湖、淮北四个现代化测评总分较高的城市,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1.49%、59.19%、50.18%、47.78%,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工业化程度与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安徽省统计年鉴,2007)。而同期在城市现代化测评中得分偏低的阜阳、池州、宿州、亳州、六安等城市,工业化水平还很低,工业化率在20%左右,这说明阜阳、六安等现代化程度位于安徽省第四档次的城市,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还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经验分析,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期阶段,依靠发展工业进行资金积累的效率和速度远远快于其他产业(周加来 等,2002)。因此,加快落后城市的经济发展,提高现代化程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的道路。而针对第四档次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状况,应该选择各具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阜阳、宿州、亳州等城市地处安徽省西北地区,属于自然资源贫乏地区。但20世纪90年代大京九铁路贯通以后,阜阳、亳州等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突显,加速工业化进程,关键就是如何利用已有的区位优势,通过城市政府的合理规划与政策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有效接纳承载东部、北部发达地区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及资金、技术等先进的生产要素。通过内引外联,广泛吸引海内外生产资源的聚集,以期扩大城市产业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并借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与产业形式,加速工业化进程。

(二)加快城市化,促进城市现代化

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要素的极大丰富,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不断更新。而这又要求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推进城市化进程,以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先进的大城市文明。从这方面来说,城市化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催化剂,而且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追求高的文化品位,具有优裕的生活条件,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象征。但据测算,安徽省17个主要城市(仅指市辖区)的城市化水平两极分化情况较为严重。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铜陵市为87.31%,达到了发达国家先进城市的水平。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淮北市、蚌埠市、安庆市和淮南市等城市化率均在50%以上。其它9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偏低,最低的亳州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2.79%,六安、宣城、池州、宿州、阜阳等城市化率也都低于30%,按城市化进程阶段性的“S”型规律判断,这几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始阶段,距离快速发展阶段(>30%)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化进程的低水平徘徊,导致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的严重落后状况。因此,加快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提升城市化水平是这些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追赶省内、国内先进城市的惟一途径。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有效整合资源型城市发展

在传统工业化战略指导下,人为植入的资源型城市的建设,曾经为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安徽省淮南、淮北两大煤炭基地的开发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导产业为依赖资源禀赋的采掘业。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日益枯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竞争力严重削弱,富余下岗人员大幅度增加。主导产业的衰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这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并且,资源型城市大多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走的是一条追求资源产品数量扩张的道路,这种长期以来以生产为中心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得资源型城市和企业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在市场国际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开放时代,单纯依赖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外来资本的发展模式将造成脆弱的区域经济。从前文对安徽省城市现代化的测评中可知,淮南、淮北两市无论是现代化程度的综合分值,还是经济实力因子分值在省内都位居中等偏下。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着眼于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转型模式,立足比较优势,再造竞争优势。

(四)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现代化城市不但要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不是单纯的投入对象、建设对象和管理对象,而是可供开发利用的主体,经营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所谓经营城市,就是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根据前文对安徽省主要城市的量化比较,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生活环境因子值都相对较小,反映了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基础设施、功能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更要求在城市治理上采用经营城市模式,改变传统的政府集权式运作,实行公司化运作方式。采取政府采购、土地运营、BOT(即建设―经营―移交)、TOT(即移交―经营―移交)、ABS(即资产证券化)及市政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经营城市的资金来源,从而强化城市建设领域经营,这是城市经营的基础领域;加强城市的品牌建设,打造独具一格的特色城市,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营销;同时加强城市的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本质上是学习的时代,不仅对于个人、组织而且对于城市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安徽省统计局. 2007. 安徽省统计年鉴[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顾朝林,黄春晓,吴俊莲. 2000. 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及预测[J]. 城市规划汇刊(6):34-39.

韩士元. 2004. 刍议城市现代化的内涵和评价标准[J]. 理论与现代化(4):15-18.

黄乃文 .2001. 城市现代化: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 暨南学报(4):18-23.

刘洪奎. 1991. 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管理[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51-62.

宿鹏. 2004. 山东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分析与评价[J]. 现代城市研究(8):65-68.

徐衡,许凌,计志鸿. 2006. 论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 现代财经(1):60-65.

周加来,周建华. 2002.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分析[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4):26-29.

朱铁臻. 2001. 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J]. 南方经济(8):14-18.

朱英明,姚士谋,李玉见. 2000. 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研究[J]. 人文地理(4):16-19.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ity Moder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ZHANG Xueliang1 ZHOU Jialai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

2.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

Abstract: Urbanization and city modernization are inevitable tendenc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are two basic aspects of city development. Adopting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levels of 17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ities in modernization level have been found. The cit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modernization score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related policy proposal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是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引擎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差别仍然较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体制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经济向农村辐射、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文化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社会转型刻不容缓。城市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是带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优化高端要素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我们党对城市化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在发展理念上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在发展格局上从偏重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发展步骤上从追求速度转向积极稳妥。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志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城市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新精神财富,让城乡居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指出,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趋势,找准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方向,适应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新需求,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仍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城市化潜力,提高城市化活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信息网络共联和社会民生共享。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深刻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这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步骤。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有满腔的进取热情,更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急于求成。要遵循城

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力求扬长补短,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尊重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共建共享的“公众城市”。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市民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口、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扩大与经济相适应、人口集中与承载能力相匹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城市”。

强化空间布局,突出功能定位,建设集约增长的“紧凑城市”。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仅是城市内部要素的构成和组合,还包括城市之间空间结构和形态。一个城市不仅要合理选择规模大小和产业发展,还要科学确定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紧凑城市”。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出发,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发挥大都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协作和社会协同发展。

强化转变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引领的“创新城市”。指出,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从要素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集聚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培育企业、院校、机构等创新主体,完善激励、评价、竞争等创新机制,创造公正、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建设新能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强化生态建设,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乡村居民的追求,也是城市居民的期盼。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生态绿地、地下廊道、透水铺装、植被草沟、洪水调蓄等系统工程,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5

一、坚定赶超式发展的信心,努力跟上现代化浙江建设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几年,温州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克难攻坚,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温州发展纵向比成绩很大,而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按照中央“三步走”战略部署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求,省委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迈进,到2020年浙江要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当前发展状况,温州与全省同步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

当前,温州发展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机遇前所未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温州形成了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陆海空间广阔、创新活力强劲、民间资本丰裕、温商网络遍布全球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两海两改”国家战略相继在温州实施,为优化环境平台、再造体制优势、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通过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可以提高温州资本和各类要素的配置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巨大支撑,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通过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产权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动城市和社会转型。通过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州的空间容量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温州的沿海优势。通过推进海西经济区战略,可以把温州打造成为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重要门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把握温州发展的时代坐标,抢抓历史机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赶超式发展的信心,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加快转型发展,推动省委战略决策部署在温州的具体实践

省委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立足浙江扎实的基础条件,顺应时展要求,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标志着全省发展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创新温州发展模式,走在改革开放前列,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

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把温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幸福城市,最大限度地增进民生福祉,这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具体体现。我们必须把这一核心要求贯穿于提高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按照加快建设“三大强省、三个浙江”的总体部署,着力推进政府、社会、经济三大转型,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竭尽全力使美好的蓝图成为现实的幸福生活。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范文6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立足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成为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涉及多方面的要素。既包括硬件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包括软环境条件的营造;既包括对传统农业农村发展经验的继承,也包括创新性农业经营和农村发展方式的推陈出新。从硬件设施条件来考察:

第一,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做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型农业,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旱涝保收,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第二,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是有效增加农产品数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等等,都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办法,改造中低产田,对增加农业生产单位产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至关重要。

第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用现代实用科技武装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农业科技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应用先进的耕作及栽培技术,使用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等等,缺一不可。

第四,从农业农村发展软环境条件的营造入手,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科教及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经营管理过程、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提供信息服务。随着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的不断完善与延伸,加快了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了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农民因获得便捷的信息服务,加快了思想观念转变,增强了市场意识,促进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前提是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民工人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城镇化。培育壮大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集约化、社会化程度,逐步实现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克服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变为商品生产者。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人才培养是关键。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形式,培养和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人才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必由之路。

山多地少,资源有限,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意义重大。多年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做到村村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和通电信网络,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二是农业生产手段日益现代化,机械耕作、渔用机动船舶、水利工程建设、化肥农药供应等水平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增强。

三是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作物育种、畜禽、水产等良种培育取得突破,林产加工、畜牧业科研成果得到新进展。

四是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沿海、闽东南、闽西北形成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了畜牧、水产、林产、园艺等主导产业和一批重点特色农产品。

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速推进,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农业种养业示范基地,扩大了农业企业经营规模,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现有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经营方式仍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农民科技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全民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全社会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的财政引导及扶持不够,认识不到位,发展步伐缓慢,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为此,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工程措施解决缺水问题,开展节水改造、流域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积极推进以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为主要形式的生产经营,蔬果茶生产从育种、种植、经营、采收、加工到包装运输,实行全程有效监控。

加强环境保护,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加强农村节能减排,推进发展循环农业,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从完善工程技术、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入手,抓好重大疫情及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提高农业灾害预防和治理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和服务支撑能力。着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依托“6·18”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入户、科普惠农兴村、星火计划和巾帼科技致富、阳光工程,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村新型服务组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粮食、林业、水产、水果、食用菌、茶叶、烟叶、花卉、蔬菜、甘蔗、畜禽、珍稀养殖等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试验,在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等方面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