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1

1988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景气循环。经济增长达到4.5%的较高水平,世界贸易超前增长达到8.5%,国际金融市场十分活跃,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国际建筑市场也随之出现较大增长,250家国际大承包投资商的合同成交额(营业额)达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走出了低谷。1989年增至1126亿美元,1990年增至1203亿美元,1991年达到国际承包市场历史最高记录1519亿美元。此后的10多年内,虽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且时有反复,但总体保持增长势头未变,国际承包市场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兴盛时期,每年225家大承包商营业额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

从发展趋势看,估计国际建筑市场总体规模将基本保持在3万亿美元的水平之上。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建筑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的比例将不断扩大,据有关预测,2010年之前,世界每年将有2000~3000多亿美元的国际工程承包额。

二、国际建筑市场的结构分析

1.国际建筑市场的地区结构。

亚洲地区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市场,据统计,1993年亚洲地区国际工程在全球所占份额达到33.1%,此后一直保持在30%以上;欧洲紧随其后,所占份额保持在20%以上;从增长情况看,亚洲和欧洲市场上工程合同额(营业额)基本持续正增长。与此相对应,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下降。1980年中东市场所占的份额曾居全球首位,达到39%,但是受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下降和战争的影响,到1990年其份额只有14%,而到1997年更降到9.48%;非洲市场主要受国际援助影响,很不稳定,由于90年代外援减少,其所占份额迅速缩减,1997年只有8.54%;拉美市场份额1992年突然由上年的32.8%降到9.4%,此后两年进一步下降到6%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拉美各国外债负担过重,发展受到制约。

未来15年,亚洲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并将保持5%~6%的增长速度,亚洲的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大致保持在600亿美元左右。其中,香港地区作为独立的关税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对外承包业的第一大市场,承包劳务每年约20亿美元,37000人。据预测,今后10年,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世界经济交流的传统和重要的窗口,其经济增长可望保持或超过5%的高速度,国际工程的建设需求很高。具体来说,第一是政府的工程承包,如填海、公路、码头等。这类工程竞争激烈,估计效益难以很高,但对我国公司树立信誉极为重要。第二是投资开发房屋建筑,由于房地产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风险波动较大,但利润丰厚。第三是劳务需求,特别是普通劳务需求量将会很大。澳门相比之下,地域狭小,产业结构特殊,而且在过去的10多年里,基础设施、机场、码头、道路、大桥相继完成,填海建房已趋饱和,所以建筑市场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不过,随着澳门经济结构的转型,高科技含量的工程和劳务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日本和韩国的承包工程市场的封闭程度很高,而且都是国际建筑承包业的大国,实力很强,所以其他国家很难在日韩获得大的工程承包合同。东南亚各国,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是我国建筑公司的老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增长平稳。特别是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强劲,建筑需求增长的前景很好。伊朗也是个大市场,工业、矿业、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都有较大增长潜力,但存在着支付风险。

2.国际建筑市场的行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从国际工程市场的行业结构看,1991年工业及石油化工业工程占全部市场需求的比重为38.02%,1992年增长到51.06%,随后开始逐年降低,1995年降为29.9%;1996、1997年又开始增长,所占份额分别是31.07%、33.94%.从1994年开始,房屋建筑业所占份额一直维持在21%以上,交通运输业则维持在16%以上,电力行业较少,但大多年份也达到了9%.从国际建筑市场行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看,过去10年形成的结构变动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总体的行业结构特征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3.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从总承包商的结构看,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这些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在国际工程建筑市场都占有绝对优势,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1997年1998年分别有161家和155家公司被列入全球最大的225家之内,其国外营业额分别占其营业总额的85.9%和85%;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只拥有225家中的64家和70家,其国外营业额占其营业总额的比重也只有14.1%和15%.但从发展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加强。

从总的格局来看,国际建筑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状。其中,发达国家的知名跨国建筑承包商始终居于金字塔的顶端部位,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金字塔的下端,粗略估计,国际建筑市场居于金字塔上端的20%的企业,掌握着80%的市场和收益,而居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80%的企业,却只掌握20%的市场和收益。

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扩展在20%的市场和收益。

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扩展在世界各地承揽工程的地缘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筑承包商开始走向合作的道路,跨国兼 兼并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建筑市场的集中程度随之不断提高,金字塔的顶端更加尖锐。这种发展趋势对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正在提出新的挑战。

三、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分析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国际知名建筑企业为保持和提升竞争实力,在联合重组的同时,还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一定程度上促使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特点出现新的变化。

1.从系统承包商到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建筑市场最流行的竞争格式是以各种“交钥匙”工程为代表的系统承包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将企业的利润源泉从简单的工程承包环节扩展到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的总体设置的全部过程,使快速建立这种能力的企业获得了竞争的有利地位。经过几十年的竞争磨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国际市场上的总承包能力,于是建立在总承包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基础开始动摇,全方位价值链创新取而代之,正成为新条件下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模式的实质是将企业放置于一个远超出竞争对手范围的大环境,将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以至于客户的客户都纳入企业的一个框架,通过企业自身价值链与这些密切关联的外部群体的价值链更有效的耦合,创造新的价值。国际工程承包中广泛流行的BOT模式,就是这种价值链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2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道路建设;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speed up the pace of city,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 travel the population was also up sharpl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lags behind the attention, urban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blem presses for optimization, solve. Traffic safety is also the life of great a problem, only the traffic safety travel, is assurance of life. Many of the real life example city managers should improve warning technical prevention, and change the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policy orientation, guarantee the smooth and city traffic safety. Effective transport management not only can ease road crowde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oa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of pollutants, still can make the traffic in a degree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certain stimulative effect. The more reflects the crea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city, the key problem or to do well the traffic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traffic; Management; Roa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发展不平衡、汽车过快增长

我国的城市交通尽管以较快的增长幅度在发展,全国的交通道路水平据数据显示仍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而经济的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的增长,近些年来,城市的汽车增长率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趋势。

(二)、公共交通急需优化、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认为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亦是最节约成本和发展国家的交通方式。而我国城市用地较少,人口密度较高,非常适宜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由于我国一直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落实到位,票价问题直接导致了公共交通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问题。

(三)、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考虑土地和资金是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的基本条件,城市交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决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我国的城市交通缺乏科学性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因此,我国在交通治理过程中往往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却依旧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善。从城市中的停车场来看,特别是中心区对于停车设施严重短缺,车辆大多数都都停放在道路和人行道上,这样就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而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二、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管理的现状

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交通管理发展水平而言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面对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一)、内部管理混乱

由于内部管理职能上存在交叉职能,因此管理上普遍存在混乱的现象。只有内部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明确,各级之间的职能清晰,才不会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多数城市的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和维护、公交运营、道路交通管理和公路建设、轨道交通的管理职能分别属于建设、公安、交通等部门。这种多头管理体制最终会导致交通市场管理尺度小、依据小,间接影响着交通市场法制化建设进程和政府的依法行政。

(二)、管理方式不科学,效率低下

较多数城市的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主要以管理为中心,为管理而去管理。由于管理部门众多,机构重复,办事效率低下,人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人、财、物资源的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交通行政管理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现有的交通管理部门即是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交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大都设立于交通管理部门内部。因此,交通管理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无法保证自身的执法公正,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监督如同虚设,公平必然遭受质疑。

三、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管理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工程管理发展趋势是建设现代化的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而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道路,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其面积率一般达20%左右,设有快、慢分道,专用的快速汽车干道、商业区内步行道、公交优先行车道,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地。②车辆,具有性能良好的私人车辆,经过专门设计的各种专用车辆,便捷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车,以及必要的轨道捷运系统,各种车辆形成互补的群体,并具备耗能少、废气少、噪音小的功能,有较高舒适度,有专用的停车站点设施。③管理,有严谨的交通法规、客货运输管理规则、交通设施管理规范。

(一)、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趋势

我国城市交通工程管理发展趋势问题的核心是要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提高服务质量的外部措施,优化交通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3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形势。地面交通拥堵成为影响交通顺畅的主要因素,人们开始逐渐通过轨道交通来缓解交通的拥堵现象。当前已经在发展的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有着极大的发展前途,并且产业化发展也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需要一个完整的行业运营体系,产业化发展最能使其获得最大的产出与投入比,实现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现阶段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投入与项目提案也已经有了长远的规划,在建的城市轨道项目有2500多公里,同时已经建成的城市轨道项目多达1700多公里。此外,已经确定并批复的轨道交通项目还有大约140多条线路,轨道建设总长度超过了4300公里。如此艰巨的行业建设任务决定了未来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必然面临着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二、产业链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

(一)行业人才需求数量与质量要求突出

产业链发展需求明显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有着非常迫切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其中,数量需求是由于行业的产业化发展决定的,其要求有更多的人才来支撑与推动;质量的要求是由于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够以高水平的操作精确度来提升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类型可以看出,主要是以技术类、管理类、商务拓展和安全类职位为主,这些不同种类的职位都对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产业链发展相适应,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二)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类型应用型占据主要比例

不同类型的行业人才需求中,无论是负责运营管理、维护的专业人员还是负责乘务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有着非常大的人才缺口。这种复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形势更提高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同分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主要的需求类型仍然集中在一线应用型工作人员,这样的需求比例更加重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在未来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专业型、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三)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要求同步提高

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市场化,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处于这样环境下发展的产业,也必然要以市场化的特点对自身提出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化环境中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市场化的经济形势深入渗透到每一个行业中,城市轨道交通做为一项公共服务事业与市场消费者密切相关,必然面临着市场化的服务要求。因此,其对人才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标准要求也会同步提高。只有吸收了有足够专业水平的人才以及道德标准的优秀人才,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寻求行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三、城市轨道交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端技能型人才由于其重要性以及面临的艰巨任务,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只有以行业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依据,结合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要求,开发更加适合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才能为行业提供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群体。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而言,这种需求就表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要将这种需求结合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以此要求为参考转化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上,从教学行为及标准的调整来控制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及应用型方向。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专业性、应用型、素质型人才要求,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也应当向这个方向上转移,具体的目标制定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来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第一,调整基础理论教育的内容,选择应用适用性更强的内容作为教学对象。只有保证了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型和适用性,才能使人才的专业技术培养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从而取得良好的实用性教学效果。第二,拓宽教学中的专业知识面。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更加广泛的专业知识需求,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各种与行业相关的知识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游刃有余,所以需要对教学专业知识面进行拓宽,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第三,对应用能力加重培养力度,有了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面做为保障,再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途径。结合理论教学与知识拓展教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应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及应用,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第四,加重素质培养力度。这要求高校在学生的专业培养中加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力度。

四、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链的对接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能够满足产业链的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必然要求建立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必然无法与当前市场化发展形势下,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突出的形势相吻合,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更需要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目前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明显。日益加快的行业发展步伐与市场需求形势要求有足够的专业型人才做为支撑,而传统的培养机制、教育理念都不足以支撑市场形势下的行业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行业的产业化发展状态制定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目标进行创新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调整,逐步与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步,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例如在具体的培养机制改进中,以要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实施现状为依据,研究具体的产业链运营模式,建立与企业的合作机制。进而,将教学活动渗透到具体的产业化结构中,使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实现。

(二)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当前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对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日益鲜明,不仅要求人才拥有足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知识面,更要求在具体的专业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上有较高的水平。这些综合性素质要求并不同简单的理论教学加创新的教学培养机制就能够实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具体化。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放置于具体的产业链结构中。通过与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学校为企业培养专业性、高端技能型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操作、职业素质的培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分担高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投入,还能够减少企业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投资,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完整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的培养方案对专业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要求非常全面,只有考虑到每个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标准才能实现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首先需要明确行业的发展态势,从产业化发展趋势及技术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方向进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最后综合每一个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首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技术和理论要求确定教学培养应当使学生掌握的专业能力,然后对教学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即某一种专业能力或理论作为一个模块来确立教学方案,最后综合每一个教学模块选择课堂教学或者企业实践教学。

五、结束语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4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278-01

一、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既具有公益性又具有商业性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总体来说,高速公路建设的公益性要远远大于其商业性。基于这一属性,在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充分保障其公益性,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探索高速公路养护经营的多元化发展。伴随着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管理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新的趋势。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发展新趋势

笔者通过分析研究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的现状,认为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趋势:

(一)逐步引进协会化发展模式

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具有极为严格的规范,而我国目前又缺乏这一领域的服务标准,所以组建一个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协会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协会不具有行政职能,更不是政府部门,而是政府授权的承担高速公路部分管理工作的社会团体。高速公路管理协会可以在政府委托下进行高速公路运营情况与服务水平的考察;定期评估高速公路养护运营的水平与质量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协会既能够以区域性分会的形式存在,又能够以养护政策、收费信息、服务评估等职能来成立专业化委员会。

(二)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一个需要投入巨大、涉及领域较宽的系统性工程,高速公路的养护往往是在封闭道路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无疑会对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了尽可能的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传统的方法往往是增大路况检测力度,增强养护作业的应急反应能力。但是,上述方式所需要耗费的专业性机械设备与材料造价极高却又不经常使用,在社会上又很难租到,难以避免会出现长期闲置的状况,这无疑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然而,加强区域性协作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相邻省份之间可以在这一方面形成区域性合作组,按照协商一致的原则,将各自的高速公路养护机械按照成员需求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优势互补。

(三)逐步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市场化

逐步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市场化,对于一般公路,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现有的养护资金来源都限定在公路养护事业费的范畴内,由此确定了养护公司的性质难以突破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性质。养护生产成果只能限制在公路系统内部的考核和核算。而由此建立的养护实际上仅是公路系统内部一个有限开放的市场,若再准确一点,是限于行政区域(资金来源区域)范围内的系统内部的市场。对于这种内部管理引人市场机制的方式,人们称其为模拟市场。在费改税实现之前,模拟市场的方式还是一种阶段性的主流方式。

与一般公路不同的是,高速公路的养护资金来源于通行费,即使是采取事业型的管理方式,建立养护市场和养护工程引人市场机制都相对更便利一些。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在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一些基础工作,规范市场,如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标准和定额等,市场准人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合理公平的市场监管机制等。目前,实行收支两条线的事业型管理模式和自收自管的企业经营型管理模式,都不同程度表现有重营运、轻养护的问题。处理好高速公路公益性和商品性的一对矛盾,还应立足于以法律手段保证养护资金能够足额投人。

结语:伴随着我国当前高速公路管理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向着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促进高速公路管理不断向前发展的有效路径,使其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消除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交通局地方道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刘明友,张辉.浅议公路养护发展趋向和管理策略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0.(33).

[2]张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Z1).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5

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2005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的国际市场营业总额比2003年增长了19.8%,达到1674.9亿美元,国内市场营业额为3348亿美元,增长13.4%。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的国际、国内市场营业总额合计达5023亿美元,增幅为15.5%。

回顾2004年,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呈现出如下特点:从行业市场来看,基础建设项目需求旺盛,成为推动全球建筑业市场规模扩大的主要增长点。从地区市场来看,欧洲和中东地区市场投资兴旺,成为投资亮点。从经营主体来看,来自亚洲的承包商竞争力逐渐增强。从企业经营方式来看,项目融资呈现出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

经营主体

从《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2004年全球规模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行榜来看,排名前十位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全部是欧美企业,它们的总营业额为809.8亿美元,它们在225家承包商的国际市场营业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与上年持平,仍为48.3%。其中,来自德国的霍克蒂夫公司雄居榜首,瑞典的斯勘斯卡公司紧随其后,美国的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则由上年的第六位跃居第三位,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企业依次为:法国的维西公司、美国的柏克德集团公司、法国的布依格公司、法国的泰克尼普集团、奥地利的斯特拉巴格公司、荷兰的Royal BAM公司和德国的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日本、中国、韩国以及土耳其等其他国家的企业逐渐显露出强劲的竞争实力,2004年共有110家来自这些国家的承包公司入选225强,其国际市场营业额合计为349.8亿美元,占225家企业营业额总额的20.9%。

2003年中国共有47家企业迈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行列,而2004年的入选企业数量增至49家(其中8家为新入选企业),营业额合计为88.3亿美元,占225家承包商国际市场营业总额的5.3%。其中,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排名第17位)以21.2亿美元继续在入选的中国公司中排名首位,其国际市场营业额在225强的国际市场营业总额中占1.3%。

行业市场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跨国投资。预计未来若干年内,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重点将向基础设施、石化和水利项目倾斜。

2004年,225家全球最大的国际承包商的行业收入在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交通运输业占26.3%,房屋建筑占24.8%,石油化工业占18.3%,电力设施建设、工业工程建设、供水设施建设业分别为6%、5.3%和2.5%。

交通运输业、房屋建筑和石油化工行业是营业额最大的三个行业,三个行业的国际市场营业额约占国际工程营业总额的70%。交通运输项目可谓一枝独秀,其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在近些年内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房屋建筑市场在经历了2001年的低谷后逐渐恢复增长,并于2003年重新达到1999年的高水平。石油行业从2001年开始复苏,并连年保持增长。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比较平稳,其他行业变化不甚明显。

地区市场

2004年,各地区市场呈现出新的变化。欧洲仍然是全球建筑业的主要市场,225强在该地区的营业额高达602.7亿美元,在全球营业总额中的比重为36.2%。亚太地区位居其次,营业额和所占比重分别为254.2亿美元和17%。中东地区市场发展迅猛,营业额为254.2亿美元,其增幅高达54.4%。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增长缓慢,其国际市场营业额分别为228亿美元和49.6亿美元。非洲和拉美地区分别为142.8亿美元和74亿美元。

欧洲地区

欧盟扩大的历史契机促进了中欧和东欧的商业和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兴旺昌盛,而俄罗斯借助油气资源推动经济发展,逐步展开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今后十年其建筑市场将格外引人注目。

尽管英法两国的基建项目不多,但仍然是欧美承包商的传统市场,其中法国的居民住房建设项目较多,而英国项目资金比较有保障。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国的基建项目如高速公路具有较大吸引力。

亚洲地区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地区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它们的推动下,亚太建筑市场欣欣向荣。

从现在到2010年,越南将投资10-12亿美元加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越南电力总公司计划在越南的30个省投资建设173个中小型水电项目,总容量近2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近105亿度。目前,111个中小水电项目在建,其中有66项属于上述规划。

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在2006年至2010年投资80亿美元支持建筑业发展,以帮助马来西亚建筑业走出当前的事业低谷。

印度批准了一项耗资5.6亿美元的运河修建工程,该项目位于印度东西海岸之间。巴基斯坦计划斥资16亿美元建设40个大型项目,它们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领域,重点解决未来五年的能源安全问题,其中包括:2个水利项目、3个能源项目、2个住宅建设项目、2个铁路项目以及3个居民供水项目等。

中东地区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高涨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中东地区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增长点。

沙特阿拉伯的工程项目居中东之首,其中石油化工项目规模大而且数量多,这些项目建设资金充足,基本由欧美公司垄断。沙特的住宅需求持续增加,从而推动了住宅类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特别是在利雅得、麦加、麦地那等主要城市,其房地产市场非常兴旺。

伊拉克以土建、道路、学校和宾馆工程项目等为主,此外还有炼油厂、输油管线、油库等修复项目,但因目前局势恶化,战乱绑架事件不断发生,因此风险较大。

伊朗已向17个新的石化工程项目投资93亿美元,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展,用于这些工程的建设投资将累计达到120亿美元。

阿曼正在执行一批投资总额为6760万美元的地方建设项目,其中包括道路平整、污水处理、引水渠维护、娱乐设施建设等。

也门每年从不同国际组织、国家获得相当数量的捐赠、优惠贷款,用于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其中大部分项目在国际上公开招标。

非洲地区

在非洲,南非的建筑业投资前景较好。

阿尔及利亚政府开始实施百万套住房建设计划,总建设数量约为108.5万套,其中约57.4万套住房分布在城市。目前,阿住房项目建设工地多达1.3万个。

埃塞公路局在未来五年内将斥资30亿美元建设公路。在新建和维护主干道的同时,将把重点放在主要道路的重建和养护方面。该计划包括重建和升级主干道5487公里,新建主干道3933公里以及为8505公里的道路建设做准备并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由于石油收入减少,而且非洲发展银行、法国开发署资助的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加蓬公共工程市场从1998年起进入萧条期。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加蓬的财政收入逐渐增加,还贷能力不断增强,其公共工程市场又重新活跃起来。2005年至2006年加蓬的投资项目包括:伊斯兰发展银行投资的弗朗斯维尔―勒高尼―卡巴拉公路,法国开发署投资的奥科塔火车站―奥旺多木材港公路改造工程,非洲发展银行投资的技校修复工程,中非国家银行投资的地区机场跑道翻修工程,巴西、法国、中国等投资的贝林加铁矿勘探开发工程等。

美洲地区

在北美,私人投资带动了美国建筑市场的增长。

拉美国家在未来几年内将投资200多亿美元用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巴西计划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东北部地区的公路建设。政府将在公路建设领域投资38亿雷亚尔,圣弗朗西斯河引水工程的预算为40亿雷亚尔,作为新能源的先驱工程的生物柴油生产项目以及东北部地区的交通走廊建设项目的投资将达到38亿雷亚尔。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将投资50亿美元新建三个炼油厂并扩建两个炼油厂。目前已经开始了有关的基础工程工作,这些工程将于2006―2007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由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智利建筑业面临着积极的发展形势。2004年第二季度,智利建筑业的平均投资增幅达8%,而2005年上半年建筑业投资增长了13.5%。综合考虑私人投资基础设施及家用住房等因素,智利全年的建筑投资至少将增长9.3%。2005―2007年,智利特许经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个,投资总额23.55亿美元。其中有15个公路建设项目,拟投资8.6亿美元,4个医院建设项目,拟投资2.5亿美元,4个机场建设项目,预计投资额1亿美元,3个水库项目,预计投资额4亿美元。圣地亚哥有5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额为1.75亿美元,其他项目有6个,投资额为5.7亿美元。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政治经济发展稳定,基础设施投资较多,吸引了众多承包商。

2004年,新西兰建筑业的年增加值为68.73亿新元,每年新建、改扩建和维修各类建筑的产值超过了110亿新元,约占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的8%。今后五至十年间,新西兰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十分可观,仅奥克兰地区,每年用于公路交通建设的投资额就在4至5亿新元以上。

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国际建筑业的投资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建筑服务市场不断扩大。

2.私人投资将逐渐取代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投资,成为建筑市场的主要发包人。

交通工程市场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效率 铁路货物运输 未来走势 周转量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086-01

1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历史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1.1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历史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不断加大,据调查分析,近30年来,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从54亿t增长到277亿t,大致增长了4倍;而货物的周转量从8500亿t增长到83000亿t,大致增加了8倍。数据表明,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平均距离在不断增加,货物的周转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1]。

1.2 铁路运输方式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方式迅猛发展,市场的占有比例显著扩大;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则呈现缓慢发展态势。去年我国铁路运输方式货物的周转量为32239亿t公里,从周转量的份额占有比例的发展趋势来看,由此可见我国货物运输方式越来越趋向于铁路运输。

1.3 铁路货物运输未来的发展走向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定增长,铁路货物运输领域依然会保证持续较高的增长速率。但伴随着产业模式的升级与经济模式的优化,铁路货物运输的强度将逐步降低,货运的总规模也将缓慢增长。目前,我国长途货运方式主要采用铁路与水路,短距离货运则采用公路,这种模式基本不会改变。伴随着新铁路干线的不断开展,尤其是高峰期专线客运干线的建立,将大大提升现有铁路的货物运输能力。

2 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率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

货运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本质的贡献:一方面是快捷高速的货物运输能够刺激市场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细化和产业进步;另一方面是快捷高速的货运有助于加快空间经济的进化,高校的货物运输行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扩展和城市的发展。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如果货物运输效率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那么不仅能从最大程度上解决我国交通设施的投资问题,减少我国交通设施建设资金的隐形流失,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货物运输业的整体发展与升级。

2.2 有助于加强我国经济发展

从我国经济现状与运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提高铁路货运产业的工作效率对我国的经济生产有极其重大的影响,首先是运输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各个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距离,有助于我国经济产业在各个地区间的发展与转移,从而加强我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其次是因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效率的提升有效的改变了我国的货物运输成本,有助于充分利用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立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从而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效率,能够有效的加强我国货物运输产业的结构经济与空间经济的双重发展与升级,促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从而使我国从投资驱动型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向扩大我国需求与区域型经济模式发展。

3 如何提高我国铁路货运效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铁路货运产业必须加强对产业的治理,并转化为以扩能为主要的发展模式,改变运输结构,提升运输的体制与机制,从而实现我国货运行业的发展战略升级。其在一定程度上受是否合理的发挥了政府与市场各自在运输业中的优势影响,制造一个相对优质的规制环境,成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货运运营市场。

3.1 提高我国铁路的货物运输方式

从总体结构上来看,虽然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系统性的运输经济问题已经被彻底解决。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战略已经进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的层次,通过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率来实现提高货物运输的内涵式发展战略,从而有效的提升铁路运输产业结构化的发展战略。想要高效的转变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式,必须提高三个效率,首先是提高宏观效率,有效的处理好在货物运输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调控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提高各个货物运输方法间的资源配备问题;其次是微观效率,提出微观效率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铁路货运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最后是动态效率,通过提出管理创新与提高货运技术来提升整个货物运输业的经济发。

3.2 优化我国铁路物货运输结构

想要从根本上对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结构进行优化就必须要实现四个优化,第一对我国现有的各个运输方式的资源比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其运输优势充分发挥,优化铁路货物运输方式的资源结构;第二对铁路货物运输的资源空间进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运货资源空间布局问题;第三通过解决铁路货物运输市场所出现的垄断和竞争问题,优化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结构来实现货运的结构优化。

4 结语

铁路货物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复杂的体系,其进步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科学的管理来支撑,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好铁路市场对货物运输优化的作用。同时国家更要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来保证铁路货运水平的不断提高,引导货运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让铁路货物运输行业能够不断积极向上的发展,使我国货运行业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交通运输发展的经济分析:比较优势和制度的观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7(4):11-14.

[2] 张国强,张宁.我国铁路发展绩效与其它六国的比较[J].中国铁道科学,2011,8(3):130-133.

[3] 吴群琪,李丽.道路运输行业的政府管制[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8(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