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安全;进度;环境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o project management as the core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As project manager, both for the owners to provide a qualified, excellent construction products, and to achieve certain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requires project managers must to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management as a whole, th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schedule, cost, quality, contract, etc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made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Quality; Safety; Progress; Th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从项目工程整体高度进行管理以全局意识站在一个项目整体管理者的角度去思索运作部门的工作,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通过有效地组织与协调人、财、物等因素,整合设计、营造、材料及技术手段等资源,实现质量、成本、进度最佳结合的理想产品目标。建立质量、成本、进度等多维空间数理模型,探寻最佳结合点,从一定的高度、深度、广度清晰地去分析项目中的各种问题,有效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运用多空间立体思维的意识,梳理项目开发的总流程及各专业工序的子流程,明晰轻重缓急,理清头绪,避免方向性失误。在梳理出科学合理的框架模型及各流程系统后,运用信息化等辅助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立创优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在项目上场之初应当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优管理制度,和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协调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序地实现本标段工程项目的创优目标。建立创优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创优职责,把创优项目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使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使创优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各专业管理人员作用,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标准施工。对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要有作业指导书,实行连续监控。建立逐级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奖优罚劣,强化创优管理工作。
三、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案、指导和组织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正确选择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组织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风险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项目经理应当组织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方案讨论,确定基本方案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编制完成后经项目经理审阅并签字后报上级审批。项目经理对编制者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按其所涉及内容由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设备、材料等相关职能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再由相应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审核和审批人应有明确意见并签名,职能部门盖章。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不能随意变更修改。确因客观原因需要修改时,应按原审核、审批的分工与程序办理。
四、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一)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项目管理部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生产组根据生产进度核算材料用量,为材料组提供用量控制计划,对材料用量实行计划控制和对各施工班组材料领用严格实行限额领用制度,领用时必须有各主管工长的签字方可领料。要求材料组以成本核算员提供的用量和单价进行采购,材料质量合格、数量一致后方可验收。
搞好人的管理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为的失误,以人为本。在这方面主要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即管理产生精品,管理产生效益。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教育,提高企业总体工程施工技术水平。项目经理要对各个科室、项目部进行较为详细的在岗人员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在岗、在职人员的综合业务管理素质,根据各个科室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在使用人方面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管理水平素质等方面考虑,实行全面控制,根据人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的心理行为控制人的使用,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三)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一个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是短时间的、仪式性的、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真正的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分部工程的质量,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因此,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项目管理部门应认真、仔细、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2
Abstract: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sets management is the primary task for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ensuring measurement sets' safe operation, the key point of power marketing work and also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preventing electricity stealing.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methods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sets management and the correct distribution.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窃电
Key words: electric energy measurement sets;management;electricity stealing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15-01
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内容
1.1 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电能计量装置所在计量点的性质有很多,我们主要关心的一是客户类别,包括电厂上网关口、电网经营企业关口、供电企业关口等;二是计量方式,包括接线方式、单双向计量方式等;三是计量点的实际经常的负荷工况。
1.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针对于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设备,电能表的附加误差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电磁场干扰、辅助电源的质量等因素引起,因此,对环境信息的收集与评价有助于对现场运行的电能表计量准确度的评估。
1.3 电能计量装置的信息。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性能决定于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计量点性质和环境条件的计量器具。
1.4 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度的评估。对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或计量准确度进行评估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估首先可以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量性能是否在设计和规程规定的范围内,正确的评估可以使电能计量装置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时间尽可能地长,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依据规程正确配置计量装置
2.1 提高CT、PT和电能表的精度等级。对于负荷波动大的用户,改造中选用S级CT和电能表能更有效地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增大PT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缩短二次导线长度,或安装PT二次压降补偿装置以减少二次压降引入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2.2 合理选用CT变比,确保用户正常负荷时CT一次电流达到额定值的30%以上,尽可能选择复式变比CT,同时对未使用的变比档实施防窃电措施,这样可根据用户负荷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变比,提高计量的准确性。根据电网一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将一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用户计量方式由三相三线改为三相四线。
2.3 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CT、PT和电能表,使它们的合成误差最小。改善计量装置的运行环境,以满足计量装置使用说明书和规程中规定的使用条件,将环境条件引入误差降至最小。
3加强计量装置的防窃电管理
3.1 加强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素质。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电子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抄表人员素质不高,计量管理部门又没有重视再培训,导致不应有的电量误抄误计。
3.2 定期审核抄表记录制度。抄表负责人应定期审查抄表员抄录的表示数和计算电量、电费等数据,必要时到装表现场检查是否正确。
3.3 计量装置初装建档制度。初装或换装的电能表及互感器,必须写明表号、原电量计数、表倍率、互感器变比、地址及经办人等资料情况,以利有关的管理工作。
3.4 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制度。撤回的事故电能表须经专业检定员,从表面外观到内部逐项检验。做出符合要求检验报告,为妥善处理所谓事故电能表提供依据。
3.5 电能计量装置的保管和运输制度。电能表和互感器应在相应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3.6 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抽检制度。使用中的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数量大,并且安装地点不集中,人均分担定检任务较多,出了问题,有时拖到两到五年定检才能发现解决,为此,有条件的供电公司可以针对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制订相应的抽检制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7 电能计量装置的图纸管理和审核制度。供电部门在审核图纸时根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大小,优化组合它们,使它们的误差互相抵消到最小限度,收到计量电能更准确和电能丢失减少的效果。
4计量装置管理的组织措施
4.1 计量方式的选择。对配电变压器容量150kVA及以上的大用电客户和特殊用电客户,如诚信度不高、有窃电经历者应采用高供高计,对其他客户采用高供低计,对城乡居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低供低计。对100kVA及以上用电客户,还应计量无功电能量。
4.2 培养和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过硬的计量安装队伍,实行专业化计量装置安装和拆换,并配备齐全装拆工器具和安全工器具。
4.3 建立健全计量装置资料,主要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固定资产账、卡片和电能表、互感器装拆移换凭证。此工作凭证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现场计量装置装拆记录,应按项目规范填写,特别强调的是,“客户代表”栏必须由客户签名,真正体现公开透明服务,程序合法按章履行。
4.4 计量装置的定期检查。检查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熟练掌握发现问题的技能。特别是对技术性窃电行为的证据要有能力提取和鉴定。
4.5 严格封印管理。封铅选用特制的具有编号、名称的新产品,封印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大客户班、供电所区分专用。电能表、互感器由计量管理所(中心)封印,计量箱外由大客户班、供电所10kV专责人封印,一户一表由供电所0.4kV专责人封印。
4.6 及时处理计量事故。对客户原因造成计量设备损坏,如电能表、互感器损坏的应追究赔偿,并追补电能量。对非客户原因造成的计量事故,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7 对故意损坏计量设备的,对私自拆除、伪造封印、改动电能表(有功和无功)、电压、(电流)互感器或改变正确接线方式的行为,应先提取证据,再按《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给予处罚。对窃电性质严重者,交司法机关处理。
参考文献:
[1]王月志.电能计量[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3
一、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1.市场化策略――知识地图的建立。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就好像城市地图显示的街名、图书馆、车站、饭店、学校、机构等各项资源的地理位置,知识地图所以寻找的人组织有那些知识项目及其分布地点位置,以便员工按图索骥,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来源。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有了良好的知识地图,无论所需要的知识多么冷僻,只要有个开头,就可以透过层层的推荐一路追踪下去找到知识的源头。这样的雪球效应,使员工在需要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太费时间而将就于便利但不完善的知识。组织也可以利用知识地图了解那些知识尚待补强或开发,那些知识应当扩散及推广等。因为知识地图和组织架构图不同。组织架构图以阶级排列员工从属及职位名称,但并不能显示具备重要知识的基层员工位置所在,所以对找寻知识助益不大。要制作一份良好的知识地图,必须完成以下五件工作:将重要知识及技能的型态加以分类,将各类知识及技能的程度加以区别,明订各特定职务所需要的知识种类与程度,将各“知识型员工”之能力表现加以评等,建立知识地图索引系统。微软公司的知识地图中包含了137项显性知识及二百项隐性知识,每一种能力都有四级知识程度:基本级、操作级、领导级、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详尽的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量,并避免主观的差误。微软重要部门的每个职务,都需要经理赋予40到60个知识项目加以评估,而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由员工、小组、及经理互动完成。最后,微软将此《知识地图》上传,使全球各处的微软员工都可以利用网际网络查询。便于分类查询,知识项目被归类于四种属性:入门知识、基础知识、独特知识与全球知识,愈后面的知识则愈珍贵。
2.系统化策略――知识库的建立。知识存在于人脑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客观及易于用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是主观及不易形式化的。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广隆在其《创新求胜》一书中,将前者称为《外显知识》,将后者称为《内隐知识》。该两位学者认为,组织内部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这两种知识交互作用的结果。外显知识既然是可以客观捕捉及描述的概念,就容易以具体之方式储存及流通,譬如报告书、手册、程序、文件、记录等,多具有文字性与结构性。内隐知识是主观的概念,在团体与组织中,则透过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式表现,如果一定要将其形式化,最多能做到的是故事性的描述或是条例式的原则,譬如:观点、事件报告、企业文化、轶事等。将外显知识整理成文件以利于知识的储存与流通是知识管理系统化阶段的主要工作,亦即组织《知识库》的建立。知识库的目的,在将组织中的知识以容易取得及了解的形式呈现给需要该知识的员工。换言之,将知识化成有形的符号(不一定是效率符号),而尽量地加以结构化、清晰详尽,并建立易于操作的索引系统,以便查询使用。在建立组织知识库的执行中,有三个重要观念必须先予澄清。
第一个观念就是,组织中最宝贵的知识往往是知识员工经过长时间工作历练而累积下来的专长,这种知识蕴含丰富的亲身经验以及学习成果,包括了复杂的内隐及外显成份,有时很难,将二者区分抽离开来。第二个重要观念是知识库的价值在于知识的“活用”而非文件的管理本身。“知识管理”与“文件管理”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文件管理”的对象是“过去的知识”,而“知识库管理”的焦点则是“未来的知识”,所以知识库管理必须与创造未来价值的活动相合。虽然企业由于不同的理由(法律规定,作业效率等)必须把“文件”管理好,但是良好的文件管理并不能保证良好的知识库管理,知识在建立“知识库”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下述四个条件:谁是知识库的使用者,亦即未来的知识库价值活动为何,“库化知识”的形式与数量为何,适切性比完整性重要。“库化知识”的品质与价值为何,评估的工作绝不能省。有效的储存与传播媒介为何,要用什么样的信息科技。第三个重要观念是恰当的数字科技有助于知识库的管理。虽然知识库管理不一定非用到数字科技不可,但是由于网际网络是联结全世界知识宝库的管道,可以克服知识受限于区域性以及分布失衡的缺点,信息所在位置对于搜寻效果也不再成为问题。特别是网际网络中介人出现后,大幅提升了网际网络成为知识工具的价值,许多公司开始利用网际网络的技术来建构“企业内部网络”,储存有关产品、行销、客户、及经营等相关知识。网络超文书的架构,让使用者悠游于各知识库之间,但是完善的知识库管理系统除了网络浏览器之外,还需要其它复杂的工具配合,才能有效掌握与传播知识,像等知识库管理工具都能有效地协助组织做好知识库管理。
3.社会化策略――知识社群的建立。知识地图的建立是为了方便组织“知识市场”的操作,知识库的建立则是把有价值的外显知识储存在系统中,但是知识库和知识系统都不能确保知识的移转,特别是最有价值的内隐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创新与利用系乎于员工的“人脑”之中,无法以任何系统代劳。研究人员发现,文件、数据库、群组软件等任何智能型系统都无法取代员工在知识移转与创新中的角色。知识社群的社会化策略所形成的分享知识的文化是知识移转与传递最有“效果”的作法,组织对知识社群可以施肥,但不要去耕地。培养知识社群成长的方法有:给予半官方的地位、给予需要的资源、鼓励跨部门的社群、员工轮调制度的实施、举办跨部门的交流活动等等。人力资产社会化成功的公司就是最能够留住知识人才的公司。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实体。应该将企业作为公司的知识载体而不是员工的大脑。将这些知识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利用起来,达到企业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我们认为的知识管理的目标。
二、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步骤及关键节点
1.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步骤。(1)通过知识管理将公司内部信息积累、保存起来这是企业内开展后续知识管理战略的基础。比如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体系,将公司内有价值的文件归档。比如企业的信息系统,将企业的业务数据保存下来。这些都为未来的企业进行决策和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麦肯锡方法》中提到麦肯锡公司解决问题的程序的第一步就是:以事实为基础。事实是友善的。作为知识创新的土壤,有了宝贵的知识积累,知识创新才能成为可能。比如美国福特公司积累了大量的发动机实验数据、撞车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迅速进行计算机的模拟测试。(2)将积累的知识在企业进行共享。如果知识只是积累,而没有提供共享和交流的手段,没有形成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自由流淌。知识积累的价值就没有体现。从现今的经济来看,经济模式从封闭性、地区性向开放性、全球性转变。故步自封的想法是可笑和危险的。将企业内宝贵积累的知识在企业内共享和交流。让知识共享成为一个企业的文化。那么一个项目的失败的教训,会为企业所有项目借鉴。一个项目的成功的经验,也会为企业所有项目学习。将一个项目的个体行为,拓展成一个企业的整体行为。将提高企业利用知识的整体价值。(3)知识的创新。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标靶。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有了知识的积累后,并有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共享的文化,共享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标准行为,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脑力激荡,才能产生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产品。而这时的产品已不过是知识的物质体现。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的公司在创新方面表现出的非凡活力,比如摩托罗拉公司最初是生产汽车收音机和无线电话的。夏普最初是出售自动铅笔的商店等等。企业在了解了知识管理的原则后,那如何引入知识管理呢?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工业也获得长远的进步,电网建设速度明显提高,规模也随之扩大。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负责电压等级的变压站和输电线路工程,而且也要负责用户电力工程和技术革新改造工程,因此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效。如果电力企业希望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必须重视电力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并运用到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发实践中去,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提高竞争力,促使企业更加强大。
一、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工程成本指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总和,是贯穿在项目管理活动的前前后后每一个方面。然而实际上,电力施工企业在工程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效果非常不理想,主要的管理现状
(一)有关成本管理认识上的传统误区。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的不良影响,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力施工项目从来不需要开展招投标过程,所以造成了施工企业缺乏成本控制的观念,也就不用谈进行成本预测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电力体制也发生了深刻改革,电力行业已经广泛引入工程招投标制度,因此这就向施工企业提出了成本预测的要求,通过竞争报价,也要防止报价过高造成揽不到工程,报价过低造成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等情况的发生。
(二)全员成本意识差,表现在综合管理理念较差。一方面领导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经常随意性很强地进行成本决策,甚至出现以提供成本为代价换取争创名优工程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员工因为责任成本分配不到位,造成奖罚不明的情况,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精打细算,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
(三)缺乏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任何有效的管理活动都需要建立在责、权、利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而电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自然也不例外。从工程目标的制定、分解,到目标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考核都需要严格落实有关的技术经济责任制。但实际上,很多电力企业各部门分工不明确,责、权、利关系模糊缺乏统一,造成工作相互推脱,无法有效实现绩效考核。
二、电力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建立工程成本管理责任制,强化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指的是把生产成本责任和有关管理人员绩效有机联系起来,制定责任成本目标,继而成为严格管理的一种管理体系。借助这种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证责任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在电力企业实践中必须妥善制定基于责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项目负责人或经理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负责,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目标管理计划,也需要对各部门以及各个环节的关系进行协调,努力避免因不负责任而出现的返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负责整个工程成本指标。第二,对于工程管理质量监督检查部门需要对工程质量保持跟踪监督,不定期或者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抽查质量情况,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对各个部门出现的监督检查不力造成的工程质量下降的问题予以处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二)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理与控制需要涉及整个施工项目的始终,从投标开始,包括施工生产和工程竣工,企业成本的变化贯彻整个运行工程。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实现了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整个环节而形成的管理新模式,也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实现了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调节和事后分析考核的管理新格局。而成本管理对象也实现了众多突破,不仅包括原先的生产成本,而且还扩大到预测决策成本、质量成本、技术成本、方案设计成本、人才培养成本和工期成本等等形式。作为一个综合体,成本控制过程包括事前事中的成本管理,也包括事后的成本管理,既包括核算已发生的实际成本,又要预测即将发生的成本或可能发生的成本,包括以财政收支数据为主要依据的成本报告,也包括以工期、质量、方案、技术等数据为主要依据的成本报告。随着这些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的产生,企业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必然发生巨大变革,必将由原先的生产领域延伸到企业的各个工作领域。所以,跟上时代步伐,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
(三)强化全员的经济观念,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来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经济意识,实现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内的工作人员的经济教育,努力促使每一个职工形成工程成本管理的意识,时刻重视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由以往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总结出只有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工作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才能最终得以贯彻和实施。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借助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更新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除了上面提及的这些,还需要努力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以及法律意识,努力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实现公平、公正、公开,从每个人自身出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对身边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努力为电力企业工程的成本控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媛.电力企业成本控制探讨[J].当代经济, 2009,(18).
陆誓敏.浅析电力企业成本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8,(12).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电力施工企业 资金管理 措施
一、电力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电力建造、修筑、检修市场趋于饱和,电力施工企业市场空间萎缩,利润率低下,加之长期以来不重视经营管理,资金管理和调控水平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资金分布不均衡,集团总部不能实时监控下属单位资金存量、资金流向等信息,不能有效归集和调配集团资金,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运营的效率、效益,制约着企业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甚至威胁企业的正常施工进展。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电力施工企业资金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绩考核仅局限于产值、利润、质量、安全等指标,忽视了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率等资金类管理指标,这使得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只重视报表中的利润额,却忽视资金营运管理。考核机制的缺陷也导致企业领导、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不重视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没有形成资金收支与项目进度匹配的意识,一些项目经理认为自己只负责现场施工,应收账款回笼和资金盈亏平衡与自己无关,致使项目部资金捉襟见肘。
(二)项目分散,资金难以有效调控
电力施工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纷纷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因此项目分散,点多面广,当前,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实行项目经理制,工程中标后每个项目都会成立项目部。为方便管理,项目部一般都会在当地开立专用账户,进而使得企业银行账户庞杂,企业资金分散,项目部资金难以有效监管,尽管部分大型施工企业初步实现了资金集中管控,但受项目分散、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下等因素制约,集团资金不能实现横向集中和纵向归集,不能有效在集团成员单位内部调配,不能做到资金盈亏平衡,结算中心“蓄水池”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三)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计划管理能力弱
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授权审批流程,分散的项目部财务管理更是混乱,项目经理的权限无限放大,资金管理安全问题较多。同时,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未建立月度季度资金收支计划,应收账款催收不及时,资金收支不平衡,往往是项目前期和施工过程中资金流入少、资金支出大,项目完工时款项才陆续回收,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资金紧缺,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和有效利用。
(四)工程施工垫资多,导致资金短缺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施工单位多处于弱势,业主单位提出不合规部平等条款的现象常有发生,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只能先垫资甚至借款施工,工程应收款项难以及时收回。巨额的垫资施工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链,加剧了企业财务负担,造成企业现金流恶性循环。此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大多数施工企业缺乏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往往是有项目就跟踪、见标就投,大量的投标保证金也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三、电力施工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提高对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各级领导必须切实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将财务资金管理提升到与项目质量、利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建立完善中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考评体系。考核指标应当包括: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工程款的回收)、资金预算执行偏差率(提高资金预算管理水平)等,从而形成全员参与资金管理的局面,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提升资金集约化管理水平
针对电力施工企业分支机构多、项目分散的状况,企业应加大财务信息化的投入,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资金集中监管水平和统一调度能力。企业可以加强与商业银行、软件厂商的合作,选择建立财务结算中心或搭建资金池,实现资金实时归集,将项目部分散资金集中到公司总部,再由总部按照项目进度、工程款回收情况对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其次,要以网络为手段,加快监控平台建设,加强资金的远程监控,实时掌握资金的流向,加强资金安全的线上监管。
(三)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现金流量预算是整个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只有切合项目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计划,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营运,避免资金收支脱节特别是避免资金短缺危机。电力施工企业应推行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从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考核等多个环节健全资金预算管理机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资金收支计划的指导性。资金预算一旦下达,项目经理等企业人员就要严格执行,如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动,可上报管理部门重新讨论决定后进行预算调整。再者,要从源头上加强控制,科学合理地筛选投标项目,对业主进行资信情况分析,不能饥不择食,见标就投,减少资金的长期占用,提高资金流动性。
(四)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把握资金收支规律,进行资金集中管控,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建立集团账户、财务结算中心等模式,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其次,建立资金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管理层级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三重一大等重大资金收支事项的审批,适当收缩项目经理权限。再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既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控制,也包括对成本费用、资金安全的控制。企业应加强青苗费、拆迁费、劳务费等资金安全高风险点的管控,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加强专项审计,避免经办人员通过虚开发票套现或私设小金库,切实提高资金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素英.浅析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难题与管理模式.中国.
企业管理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机电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电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中,包括电气工程、建筑的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防腐绝热工程、自动化的仪表工程、电梯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中。机电施工活动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等环节,实现建筑物的使用目标。同时,机电施工工程的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安全管理相对复杂。因此,加强对机电施工的管理控制,不仅有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机电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评价建筑工程的重要标志,机电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再者,要对一些竣工以前完成的施工产品进行保护,防止工程验收时的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技术复核,包括重点复核的定位、轴线、成品、半成品、引测标高、各层标高等环节。二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工程质量的控制应加强对隐蔽工程的管理和控制。三是抽验,其方式比较灵活,受限制的范围比较小,方式的有效性较高。四是班组自检,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做好质量管理和控制。五是设置质量管控点,要求在工程施工的环节中设置多个质量管控点,加强对质量薄弱部位的事前预防。
(一)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这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首先要求施工人员熟悉工程设计的要求和程序,对设计图纸非常熟悉。一般而言,工程质量受到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队伍进行考核,合理分配普工和技工的比例,根据工程要求对施工人员的构成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要健全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和加强技术创新。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完成的进度进行阶段底,对施工所需资料、文件等的标准和要求了然于心,为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二)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机电设计图和相关的技术文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及工程验收标准的法规、文件进行。在机电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机电设计图纸不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应将其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不能私自篡改设计图纸。对隐蔽工程的验收,要层层把关,在没有相关负责人同意并签字验收的情况下,不得开展下道工序。
二、机电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机电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投标到项目的竣工。加强成本管理,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费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成本分析。成本管理首先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分析,对企业成本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考核,分析成本变动原因,以指导施工工作。
(二)实施成本计划。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成本信息进行计划、预测和控制,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成本之内。
(三)成本管理和控制。在成本管理中,应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措施、组织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实现成本管理的细化。
三、机电施工的安全管理
社会的发展,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和系统管理的PDCA管理的循环理念。在机电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将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控制或消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机电施工具有持续性、复杂性、多变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机电施工的安全管理应从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进行综合考虑。其原则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施工过程中动员全员参与,不断改进安全管理的方法与理念。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生产管理与安全管理统一起来。
(三)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性比较大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总结安全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
四、机电施工的信息技术管理
机电施工的信息技术管理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并完善一套公用基础信息平台设施,完善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网络,包括服务器、网络设施、系统软件、数据库等。
(二)构建科学的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以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服务决策为主要的策略和目的,将机电施工全过程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统筹起来,不仅可以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还能对以后的施工管理工作起到预测作用。
(三)对施工管理中的关键业务的基础数据进行规范采集,包括概算、合同、物资设备、质量安全等,确保原始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提高机电施工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和对日常事务的处理效率,以增强机电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统一企业内部的数据和报表的格式,确立一套标准化的信息处理过程,建立集中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供企业之间的设备、成本、概算、财务、合同、物资等的共享。
(六)在公共基础信息实施平台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增强业务流程的熟练度,提高机电施工的工作效率。
五、机电施工的竣工验收管理
(一)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如下:首先,必须符合施工要求文件规定和合同规定,适用现行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并应做到全面验收,用于施工的工艺设备和配套设施须经调试合格方能投入使用。再者,设备试运转必须合格,生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应与设计预期要求一致。其次,生产准备阶段应适应生产的实际需要,交工材料应齐全且符合归档要求。最后,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设施应符合相关要求方能使用。
(二)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应在以下事项完毕之后方可进行:工程完工并通过工程验收,交工资料已整理汇总且负责人签字认可,设计图预算和调整的工程咨询造价统计完毕,设计变更的技术订单及签证办理完毕,施工过程中的机具闲置、人员窝工、工期延误等纠纷已妥善解决之后,发包方和承包方则应按照工程合同、补充协议及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文件进行工程竣工决算。工程验收由施工单位提供结算报告,以货币指标和实物数量为计量单位,对工程施工到投产使用的建设成果、建设费用和财务情况等进行收集整理,填写竣工结算报表。
结束语:
机电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控制包括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以及工程的验收管理,在施工管理中,机电施工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将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不断总结施工管理的经验教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华仁.机电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控制浅析[J].建筑安全,2011,26(6)
[2]王晓军.对机电施工企业施工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3]来金燕.浅谈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控制[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1,(5)
[4]王祖跃.试论建筑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