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1

本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了解当前我国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及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经验,为下一步进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实践基础。

通过生产实习巩固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各工种施工现场的参观与学习,了解施工的基本知识,为从事建筑施工及施工组织管理打下实际基础。通过现场参观、听报告和工种操作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建筑工程专业、献身于祖国欣欣向荣的基本建设事业的远大志向。

1、时间及地点安排

本专业按教学计划规定生产实习时间为4周,计4学分。

考虑到生产实习是为了实践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建筑施工专业课程的理论,进行毕业设计打基础的,因此,生产实习最好安排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进行。

生产实习的地点一般可选取当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施工单位宜具有国家二级建筑企业的资质,正在施工的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宜不小于平方米。

2、实习主要内容

(1)现场调查;(2)听报告;(3)参观(包括讨论);(4)阅读工程资料、图纸等;(5)工种操作(包括混凝土工、木工、钢筋工、电焊工、吊装工等);(6)现场教(包括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现场教学可采用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管理,质量及安全保证等方面作全面、祥细的介绍;指导老师结合本案例的讲解以及学生询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7)撰写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前,实习指导老师应结合所选工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各项实习任务,并制定生产实习任务书(包括安全措施要求)下达给学生。

3、生产实习报告

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生产实习报告,以作为评定生产实习成绩的最主要的依据。

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报告的文字材料不得少于字,并按规定进行填写,由所在实习单位签署实习表现意见,指导老师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制按实评定成绩。

生产实习报告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本实习项目的工程概况;(2)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特点和经验;(3)实习工种操作的内容与体会(4)本次生产实习的收获与建议.

4、几点注意事项

(1)在生产实习期间,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进入工地一定要戴安全帽,在高空参观或进行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坠落。实习学生应严格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或调度,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和工地劳动纪律。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技术性科学,与地理学、地图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密切相关,涉及土地科学、资源学、环境科学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GIS 独特的功能使得它和城市规划有着天然的联系,既为城市规划提供分析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划业务的信息化,为本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人口动态变化等提供强大高效的分析工具,其分析结果能够为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有力参考。因此,GIS课程教学对该专业来说较为重要,让学生掌握 GIS 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熟练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材选择与学时安排

该课程选择《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作为理论课的教材,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GIS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GIS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等,内容全面、且阐述详尽,是一本被很多高校使用的GIS经典教材,方便学生全面学习GIS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适合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在实际授课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章节内容讲授的比重做出适当调整,使学生既可以深入学习GIS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所学的内容也满足专业需求。

本专业对学生利用GIS软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屏幕数字化、专题制图,以及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72学时,其中理论课占36学时,实践课占36学时。实践课学时较多,可以使学生每周都进行上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还需要学生熟练操作相关软件。在教学时间方面,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四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数情况下,每次课的前两节讲授理论基础,即GIS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后两节则针对前两节的理论内容,进行相应的上机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集中半天的时间,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点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另外,在实践课的内容设计中加强了基础操作练习,并针对专业方向增加了部分实例练习。该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及“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对比,见表1.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实践课以教师实操演示、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练习为主,且每次实践课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可以完成课堂内容,多次的实践练习也让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掌握,同时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但是,还有学生过于依赖实习指导书,在操作过程中不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原理与方法,很多操作步骤练习过后就忘记了,不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教学方法的欠缺,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GIS方法与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60%,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实操能力,在期末考试前增加ArcGIS上机实践综合能力测试,以抽签选题的方式,每人8分钟独立完成指定操作内容,按照内容完成的完整度进行打分,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另外,出勤率占总成绩10%,平时成绩占15%(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堂笔记等)。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3

关键词:国际化开放型前瞻性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海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创新工程。本文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以三亚职业教育为例,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提出三点思考建议:

一、打造特色:职业教育专业资源的国际化重组

(一)职业教育专业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的良性互动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应当体现在哪里?随着新一轮国际化办学浪潮的冲击,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高度与视野日益改变着我们的职教观念,也日益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布局与全球化的国际教育环境相融合。三亚的城市定位以及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标杆作用,决定着这个城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国际化选择。硬件建设上,三亚已经建成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三亚国际化的旅游环境软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三亚将加快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天涯通”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旅游诚信商家联盟,继续实施品质服务计划。作为全国唯一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可见一斑:三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数据表明,2010年在三亚工作的外国人有970多人次,比上年增长56.7%,主要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酒店、旅行社等工作。

三亚的职业教育应利用三亚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契机,摈弃传统的封闭式的地域观,建立开放式的整体观、全球观,为此,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在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重组整合。具体而言,尽可能广泛的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紧密跟踪城市产业发展的布局,建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一是主动参与乃至积极举办国际性的职业教育论坛或研讨会,扩大与国外同类院校、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博采众长,独树一帜。二是积极探索高职留学生教育,推进国外人才引进工作,打破单一聘请外籍语言教师的模式,注聘请不同专业和行业的外籍人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三是继续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进一步在提高目的性、针对性和培训效果上下工夫。同时,注意选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出国考察、培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二)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国际化个案分析

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为例,为了围绕国际化的特点,该校旅游管理专业2011年新增三个专业方向:体育竞猜管理,亲水运动管理,国际旅游管理方向。会计学增加了一个注册会计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增加了国际金融方向,财务管理增加公司金融方向。工程管理增加了一个不动产管理方向。社会学专业,新增通讯工程的海洋通讯专业方向。新增城市规划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两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紧跟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把准了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联动的脉搏,形成了自身专业建设的特色,推进了三亚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二、增强活力: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思维是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是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必然之选。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的专业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培训证书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职业院校专业办学应主动适应劳动市场的人才需求,专业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培训证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同时也反映了职业院校教育功能的转变。学生的经验和经历在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学历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证书更受重视。以三亚市为例,三亚教育行政部门与职业院校应主动积极地将职业培训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范围,探索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开放型的办学体制和学历与培训并重的办学模式。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海南三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校自2009年起,与北京、广州及三亚城市学院等五所院校联合办学,与省内34家企业签署就业协议,与三亚万豪度假酒店、红树林度假酒店等12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招收“订单培养”人才,学生按规定修完所学课程且成绩合格,学校颁发海南省三亚技工学校毕业证书和海南三亚中等职业技术毕业证书,同时可取得相应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还可以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扩大规模,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种服务。如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系2008年8月就获得中国航协授权,成为航空运输线销售中级培训机构,可培训国内/国际客运、国内/国际货运的岗位资格证书。

(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设置有别于本科教育,不能按学科领域来设置专业,而应当按照技术、服务、工程的岗位来设置专业,社会岗位的需要是专业设置的基本前提。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决定其办学模式的开放性。《海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职业教育在“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的具体意见是“调动行业企业办学积极性。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化“三段式”、集团化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和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研究,及时准确的把握专业设置的各类信息,加强与政府人力资源服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收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在专业设置上,重点考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行业定位为主导,以技术含量为参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可以联合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探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职业院校还可以依托行业优势建设学校实训就业基地,吸引企业关注、参与,激励教师、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提高专业技能,获得就业岗位。如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依托海航集团所属各企业单位和集团在行业内的优势,建有海南航空、天津航空、香港航空、深圳航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等百余个学生实训就业基地。

(三)职业教育专业管理与质量评价的开放型模式

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的开放型模式,其内涵应包含学校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也应包含企业对专业办学和育人绩效的质量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可以建立立体交叉式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包含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评价要素,在这些评价要素当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可由教务处和各系部组织考核,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则可以通过学生处校团委协同企业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校内实训、部分专业课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和综合素质培养、技能比赛等,这些内容的考核,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考核方式进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企业评价应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适应变化: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前瞻性预警机制

(一)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前瞻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目前,三亚职业教育的涉农专业还比较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三亚市崖城镇是海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种植和集散地,但多种因素影响该镇建成全国重要的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其中,现代农业种植和营销人才缺乏是原因之一。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瞄准这一市场需求,紧跟国家教育发展导向,加大力度建设涉农专业。

(二)适应地区经济结构改革变化的前瞻性

从超前应对经济结构的变革考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必须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结构性改革所引起的职业资格的动态变化。专业设置和调整要跟踪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积极跟进,建立一套适应机制和运行控制机制,

近年来,支撑三亚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亚旅游业虽逐年稳步增长,但行业本身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如疫情到来时,完全可致全行业瘫痪;房地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政策打个喷嚏,行业就重感冒。因此,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以此实现三亚的经济转型。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是未来三亚重点发展的产业。近五六年时间里,三亚倾心构筑起的城市名片、城市精神、天涯文化这三大“文化品牌”,已彰显出独特的城市魅力。此外,三亚还积极培育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在三亚进行工商和税务注册的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和大区域性总部以及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财务中心、投资中心和营销中心等职能性总部对象(不包括政策性国有企业),税收汇缴在三亚市。在城市发展定位上,三亚走的是“以城带乡、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有别于多数城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具有开创性的专业化旅游城市发展道路。三亚职业学校设置专业既要考虑现实生产的需要,还要考虑三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近期和较长远的需要,注意设置行业发展需要高新技术应用的专业,最少应该考虑三年之后的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做好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专业面宽,适应性强。在宽专业基础上,再分流专门化,将大专业小专门化,专业面宽窄并存比较符合发展需要。

(三)适应应用型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结构变化的前瞻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应用创新思维的培养,着眼于学习的主动自我更新。例如指导学生做实验实习课,应该改变普遍的指导性实验实习为设计性实验实习。指导性实验实习通常都是教师、实验员照实验实习指导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试剂等,学生按照实验实习指导操作、记录、写实验实习报告。而设计性实验实习,则应由教师先向学生提示目的、方法,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习方案,确定目的、方法、步骤、设想结果,自行组织操作、记录分析。教师指导学生的上述活动,解决实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示实验实习结果的处理与分析。最后改变回答式实验实习报告为论文式报告。在整个实验实习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科学试验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不同于以学科建设为本位的本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因此,其专业建设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三亚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关键应抓住三点:着手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开放型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活力;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前瞻性预警机制,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4

专业:班级:学号:成绩:

这次参观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天,我们可以接触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实验室的整齐规划将我们吸引;老师的工作精神让我们惊讶;实验室规章制度的严格有序让我们叹服,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近距离的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受益匪浅.带队老师的耐心细致,让我们在一种无比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着电气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奇和浓浓的求知欲的驱使下,同学们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提出了一个个好奇的问题.总之,这次实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努力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投身实践,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第一天

时间:7月16日

地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本部

我们觉得学校真是为了培养我们下了大功夫啊,实验室各个都是特别优秀的,而且在老师耐心的讲解下,我们对电气专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天的实习真可以说是让我开了眼,用大饱眼福形容都不为过啊。

下午我在回来的路上想,我正在学习的巅峰时期,我应该好好利用学校给我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好好上课,好好做试验,为自己的将来作好准备。在工作岗位中不给建工丢脸,作合格的建工学子!

第二天

时间:7月17日

地点: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本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更加了解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市属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在长达七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为北京城乡建设培养了四万余名不同类型的高级人才。我院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学校。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学者们的毕业学姐的言传身教,使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学习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终身行为.面对现行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诸多的限制因素,想要有所作为的我们要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特点,掌握客观规律,自觉培养崇高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大学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四点:一是要有很强的专业意识,二是要有专业所需要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三是要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方法,四是要具有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给我最深感受的是,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对本专业(电气工程)有了深入的认识。使我知道了本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还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想想,我们真是明天的栋梁,要使我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下午,掌管奥运工程的老专家为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我知道今天还是能体会到那位老专家的学术魅力,由衷的佩服他,要是我将来也能参与国家的奥运工程那该多好啊,既锻炼了自己,又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此次实习教育了我,立志扎根电气行业!

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过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把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拓展开来,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涵盖原有“绝缘技术”、“电气绝缘与电缆”、“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和“光源与照明”等几个专业方向。我认为,并以工业产品设计为基础,应用计算机造型、设计、实现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加工、外形等的设计和优化。该专业培养适应社会急需的,既有扎实科学技术基础又有艺术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产品造型、设计等实际工作能力,实现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产品设计的全面智能化。囊括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课程。想想老专家给我们的忠告:“你们要在大学里多做点实验,否则将来就业就不容易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这样啊!

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老师也做了具体的说明。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如果我们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我觉得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们,因此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确立自己在国内该方向的领先地位,要多多学习西方国家的科研成果是十分必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到时候我们正好毕业,我们可要大展身手啊。

第三天

时间:7月18日

地点:大兴校区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5

关键词: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模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22-03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培养地学类专业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科研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天然实验室,同时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学类专业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施地理类专业素质教育的必要过程。其中,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培养地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的重要措施和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学类基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实习内容是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连云港市区位条件非常优越,位于我国万里海疆的中部,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北扼齐鲁,南达江淮,与日本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作为我国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的连云港市背陆面海,对内通过陇海铁路联结十一个省区,对外通航五大洲,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开展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良好场所。位置理想,交通便利,横贯我国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从中原地区一直伸展至海滨码头前沿,交通便利,有利于本科实践教学的进行。早在20世纪70年代,河南大学地理系地理科学专业的多门课程就一直在连云港地区进行野外实践教学。该区交通和食宿条件比较便利,实习地域范围适当,是高校开展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理想地区。

一、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的自然要素特点

连云港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都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自然景观表现出鲜明的过渡性和多样性,实习内容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建设实习基地的自然和区位优势。

在地质和地貌方面,连云港地区地处华北地带的南缘,属于苏鲁地垒的一部分。基岩主要是古老的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在很长的地质时期,云台山一直处于断块抬升状态。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形成的地貌类型也复杂多样,可分为构造剥蚀山地、冲积-海积平原和复合型海岸三大类型。江苏省境内的最高峰——海拔625.3米高的云台山就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典型产物。

在气候方面,本区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兼有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海岸带气候特征显著;各类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多发;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较为显著,局地气候类型多样、特征明显。

在水文方面,连云港地区在海洋水文和陆地水文方面特征都较为明显。本区附近是海州湾的浅滩,水深和周围地形都不利于波浪的发展。附近海区属正规半日潮,潮流方向在涨落过程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流,潮汐和波浪对海岸地貌影响较大。适宜的海洋水文特征适合开展海洋养殖。本区域中、小型水库数量较多。

在植被方面,连云港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南部。本区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使得组成本区植被的植物种类相当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种类1700余个,其中药物资源就有1190种,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都吸引了许多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

在土壤方面,土壤状况复杂,自西向东在由砂页岩及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区分布着棕壤;而后在丘陵岗地间的低平部位,分布着由湖相沉积物形成的黑土,局部水源充足,经长期淹水灌溉、耕作,形成多种类型水稻土。继续向东延伸至滨海平原低地,可见到滨海盐土,接近海涂,缓缓倾斜的海滩上分布着潮间盐土。

连云港地区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千百年来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名著文化遍布。典型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就有二大类,六中类,二十五小类。此外,独特的神话和民间传说,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浓郁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历史文化,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和人文科学研究价值。

所以在该地区开展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综合实习,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条件调查与环境资源考察的能力,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的目标。此外,实习地域范围适当、交通便利,适于野外教学的组织。

二、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经过在连云港地区的长期野外实践教学活动,不断积淀、完善,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教学实践内容。实习内容包括:

1.连云港地区的墟沟西大堤、海滨公园、港务公司码头、连岛、宿城船山飞瀑、宿城水库、黄窝闾山水库、渔湾、花果山等地点的综合实习。

2.自然地理要素的识别及分析。对实习基地区域性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进行监测和识别,探讨它们的特点、形成原因及演变规律。

3.在识别各自然地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实习基地区域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综合性特点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4.区域人文、社会、经济发展的调研。对区域交通布局、旅游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农业发展、经济建设等人文社会问题进行考察。

5.结合人文、经济要素,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野外实习是学生专业培养过程中重要的课程,通过实地参观、野外实验、教师指导等途径可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亲自参加野外调查,一方面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另一方面培养自身的野外工作能力,为自身发展和解决区域发展中面对的问题打下基础。总结以往的实习经验,学生要达到实习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开展野外实习的基础,课堂学习是主要的途径。在连云港专业实习中,涉及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气象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都是地理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内容丰富,学习任务重。除了平时的课堂学习,到图书馆查相关书籍和在期刊杂志上阅读相关文章,在主动的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养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中,由被动的老师讲解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解决遇到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充足的前期准备

本科生在实习中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野外工作。有关野外工作的过程、指标选取和计算都是老师设定好的,而有关开展工作的目的、调查区选择和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具体工作无法较清楚涉及。因此,在开展野外工作前,教师要把实验内容和目的地的相关情况要提前给学生讲清楚,认真学习实习手册的内容和实验项目。对实验内容开展的目的、意义、工作过程、指标计算、结果整理、样地选取等整个过程要熟悉,对不懂的内容,亲自查资料,涉及实验方案,学生要做足准备。在实验中用到的小仪器、工具、记录表格要亲自准备,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一部分工作,老师可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指导,把每个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调动起来。

野外工作会面临很多问题,既有危险也有乐趣,教师要真实的告知每一个学生所能遇到的问题,所带物品尽量是实习中需要的,背包不能过重,途中生病用到的备用药品、着装要合适、住宿吃饭要统一、要有集体行动意识等。

(三)积极参与野外实验

野外实验是实习的核心内容,涉及地质、地貌、生态、水文、土壤、气候等方面的实地调查。参与连云港实习的学生数量较多,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同时开展调查,如在地表植被和土壤调查和取样中,涉及样方的设置、植被调查、样品取样、样品保存、现场调查指标等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的样地进行样方、样带的调查,不同样地调查的植物种类、种群性质、土壤性质不同,调查也会存在差异。在气象气候方面,利用常用的便携式仪器,如通风干湿表、便携式多要素气象仪进行局地小气候的观测。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野外调查的数据一定要整理并分析结果,可以在每日实习结束后在驻地进行,或者返校后进行。通过实际调查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能熟悉开展野外工作的整个过程。调查结果反映出的信息是否与最初设计的目标一致,通过对比也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野外调查数据的整理,并争取在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也是检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有效的途径。

(五)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习工作的最后环节,是学生实习工作的总结和升华。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尤其是要避免部分学生,抄袭实习书的现象或者相互抄袭的现象;实习成绩除了依据实习报告,还须结合实习期间的表现。通过总结整个的实习过程,总结不足,对今后的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和野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今后一个时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地学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需要对传统的自然地理进行野外实习的模式进行了改革,逐步试行新的地理实习模式;使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能够找到自然地理概念的原型,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使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弼顺,张晶,程火生,等.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野外实习指导方案-以延边大学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3):279-282.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建筑构造;教学改革;探索

《建筑构造》是一门高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等专业中最为基础的课程,其知识内容涵盖了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经济、建筑施工等各个领域。当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迅速,建筑构造更是为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然而,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建筑构造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日益突出,课程的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1、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建筑构造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复杂,学习难度大

建筑构造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涉及的内容领域也较为广泛,专业技术的标准也较高,如果只靠教师平时的语言传授,学生在缺乏专业经验和课程认识的基础很难进行学习,课堂的氛围更是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难以调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有效结合,导致了学生无法将理论有效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也难以定位。

(2)课程的教材较为陈旧

在近年来,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成熟,更多的新型建材和建筑技术不断被开发研究和发展应用,建筑标准和要求也不断变革和完善,在这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建筑构造的课程教材明显处于滞后状态,教材中一些陈旧知识和理论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3)学生自身对于课程不重视

在目前的一些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学习并没有兴趣和热情,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重视。造成这一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行业在长期以来对建筑构思和建筑技术过于注重,对建筑构造过于忽视,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在就业之后在构思和技术方面有着很强的适应性,然而在建筑构造技术方面却明显不足,这也让一些学生的建筑创新设计难以表达。

(4)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建筑构造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很少应用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以语言和图片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本身没有专业实践经验,致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学生很难进行学习和理解,甚至对课程失去兴趣和热情。

(5)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衔接

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被独立进行,课程与课程之间无法有效衔接,相关的联系作用也得不到体现。

(6)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轨

建筑构造本身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实践要求较高,单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完全不能满足课程的任务目标。一些教师在教学进度和任务安排的影响下,实践课的安排被推迟到理论课程结束后的一周进行,实践过程缺乏针对性,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并不充分。

2、教学方法的改革

(1)直观教学

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搜集一些建筑工地的实景图片和录像,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和认识课程的应用情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客观形象的事物。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参观,让学生能够自行实践操作,增加学生的专业经验。

(2)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进行融合,以建筑设计推动构造教学,将构造设计分散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章节内容中,例如在每一章节讲解完之后可以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完成构造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联系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促使学生研究构造资料

教师在建筑构造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资料调查,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的构造资料,比如相关的建筑设计资料和建筑标准规范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比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建筑构造的内在实质和课程背景,提高学生的动手查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改革考核评价

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建筑构造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光靠对理论知识的背诵和记忆是不行的,还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笔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

建筑构造的课程实践性很强,是一门注重生产应用的学科,然而自身的理论内容还是需要学生进行掌握的。因此,教师对于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需要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通过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以实践作业进行技能水平的考核

建筑构造的学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业是一种实践手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一个分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同时,建筑构造的实践作业要凸显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安全、经济的角度上进行创新设计,教师结合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和创新体现进行分数评定。实践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效积累了知识,提高对课程应用的认识。

(3)以论文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碰到同一个构造多种做法的情况,问题的分析角度不同,解决途径也会有所变化。教师在学生进行建筑构造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以往的实习报告变革成论文,以此激发学生的资料查找、现场观察分析、讨论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振和.建筑构造原理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 金虹,郑枕.建筑构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