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1
【关键词】高职体育;素质教育;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素质,是指人的社会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作为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决策。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决定了体育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多得的独特功能。因此,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下面笔者就此分析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参与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学习、锻炼的方法。
1.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它是促使学生自觉探索的一种动力,是成功的诱因。对高职学生来说,具体的情节和生动的形式是诱发他们上课兴趣的引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开展的活动应轻松、有趣味,具有游戏的性质,适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体验运动乐趣为主,寓教于趣,以趣激志。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录像等电教媒体,将技术动作分解、减速,进行动作分析、演示,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兴趣,突破时空制约,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参与欲望。只有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爱好和强烈的愿望,才能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实践。
2.要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在学生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地被接受,才能被转化为脑思考、口表达,诱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与尝试,掌握新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发性和自主性,并给予学生以享受运动乐趣的机会,让学生在享受运作乐趣的过程中,真正体味运动的意义。
二、抓好课堂常规,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渗透体现在多方面的,无处不在。教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教学课,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
1.教学准备部分进行思想教育渗透。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复杂而繁琐,教师要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进入状态,这时可利用相关活动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如队列练习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教育。
2.针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渗透。高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如田径、形体、球类、拓展训练和民族体育等,教师要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渗透思想教育教育。例如,篮球3对3教学比赛,学生的兴趣极高,各个都跃跃欲试。教师就要适当加入德育渗透,提示学生,犯规时要举手示意,有跌倒的同学要主动上前搀扶,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集体协作意识,体现团结友爱精神,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教学结束阶段加大思想教育渗透。每堂课的尾声时是学生身体的疲劳期,恰似是思想教育渗透的最佳时机。利用对教学环境清理、体育器材入库等机会,对学生实施主动意识、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三、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技能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但是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系为中心,不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体育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的任务上,使学生能掌握两种以上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提供方法,改革学校运动会的比赛方法和内容,改革体育课的考核内容,使体育健康课的教学思路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另外,通过上体育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如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有的这些素质,在体育课中都能得到了发展。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主要问题 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43-01
在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并且体育教学成为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门学科。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 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素质教育主要是将提高、发展人的素质以及潜能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方针和科学的教学目标,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素质教育将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能力。同时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美育作用,感受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的美,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体育课堂得到延伸。
二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当前,大部分学校并不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到了考试期间,会用其他科目取代体育课,此时体育教学处于停滞状态。有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研究不够,也使得教学质量不断降低。除此之外,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2.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体育教学,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中考升学涉及体育科目的内容非常少,学校在安排体育课的时候会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进行,所以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部分学校没有设置恰当的课程,影响了素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3.教师素质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
教师素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换句话说,中学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意识、相当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不注重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教育缺乏热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不利于整个素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中学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使得在授课时无法因材施教,不利于取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教学成效。
4.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广泛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却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导致执行力度不够。部分学校所投入的资金、人员达不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在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设施,使得当地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实施。这些地区的体育教学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此无法顺利推广素质教育。
三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要想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努力。
1.加强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关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体育教师要快速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此,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另外,为了能加强学校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要求教育局要从资金、体育设备等方面支持中学开展体育课程,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2.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可以将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体现出来。各个部门要重视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对教学发展趋势及教育理念有一个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而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这门学科。
3.改进中学体育考核以及评价方式
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考核及评价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缓解中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改进体育考试以及评价方法,确保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实施。
四 总结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各个部门要注重解决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促使中学体育教学朝素质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娜.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5)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习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7-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局势错综复杂,国家要繁荣富强,需要大量的合格、高素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是关键。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正以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第一主题。其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如何把素质教育很好地贯彻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之中,是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素质。针对化学教师而言,除应注意知识结构、实验技能、职业基本功和外部行为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德育、知识、能力、学理、审美等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走在学生的前头。教育行政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如近几年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师德教育培训和考核,微机培训,组织专业知识进修等。我相信随着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去实施素质教育不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与学生共同分享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二、面向全体学生去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学中应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要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划分等级界限,要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和特点,引导他们取长补短。其次,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方面,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如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也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可采用分层次教学。在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的同时,鼓励高中等学生赶超优等生,加大转变学困生的力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
三、实施素质教育不意味着可以弱化“双基”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不是意味着“双基”教学不再重要,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我们教师要坚持这一点,以一贯之。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化学中的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切实搞好“双基”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科学态度的建立以及科学方法训练,都可以融合于化学知识教学之中,离开了“双基”教学,其他方面的教育就会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化学“双基”教学,在观念上应有所改变,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要进一步科学、合理、高效。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经验。我们要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强化学法指导,改变以往“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幽默、新奇的课堂氛围,构建层次丰富、结构严谨的启发式课堂教学程序,用完整有序的和谐美、激思探微的启迪美,使主体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满足,激起求知欲。进而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归纳法、类比法、假设验证方法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手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等。
五、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力求在实验教学中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具体措施上可有计划地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动手、最后得出结论。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实验,也可让学生到讲台演示或当教师的助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可将一部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为他们创造多动手的机会。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进行相应模拟,可获得传统教法中难以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其可将声音、图像、文字集于一体,促使视听一体化。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计算机上播放的课件以及提供的动态信息,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为深化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六、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力实施素质教育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应用。学生的化学素质的高低不单是看其能掌握多少知识或者能解多少难题,而是看他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化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淡水资源的危机、主要能源的危机、酸雨等。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七、正确认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素质的辩证关系,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念和主动性
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发展。探讨产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过去的教育目的不明确,脱离实际和未来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学习时间从而减轻课业负担。“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如果一个学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强壮健康的身心素质,就会支持他更好地进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4
1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困境
1.1素质教育的概念难以确定
自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约20年来,虽然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原则、特征、实质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有广泛影响和得到教育理论界及教学机构支持的成果不断涌现,但始终没有给出能得到一致认可的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明确的令各方信服的界定。厘清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是促进素质教育研究全面突破的基础,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先导作用,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的不确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多年无法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素质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实践的搏弈
教育界在首先完善素质教育理论还是首先进行素质教育实践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因为教育结果影响之大、之深、之广使得教育改革明显不同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它要求任何教育改革措施都必须是正确的。我们制定正确的教育改革措施要些理解不少教育界专家坚持素质教育改革必须素质教育理论先行的观点。正确的素质教育理论又从那里得来呢?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正确的理论只能来自实践,又必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就是说,科学的素质教育理论必然是来自实践,又受到实践检验的理论,基于这些理解容易得出素质教育改革要实践先行,逐步完善理论的结论。有关素质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实践谁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研究多年来一直裹足不前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
2素质教育实践的主要困境
2.1教育评价手段的简单化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手段的单一性和简单化是我国目前应试教育运转的强大内驱力量,其实质是社会对教育功能教育内容认识简单化的产物,是社会广泛存在的通过教育和考试选取人才观念的直接结果,更是简单化的粗暴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教育评价手段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主要有以下特征:评价内容和形式的标准化,评价内容指向的固定性,评价内容的外在化,评价结果的简单可比性。标准化考试是教育评价手段单一性和简单化的最突出特征,也是我国教育滑入应试教育轨道的开端与标志。如果说考试内容指向的外在化和固定性是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内在因素,以标准化为主要设计思想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就是我国应试教育的直接的外在激励因素,简单粗暴和行政化、功利化的教育管理生态是应试教育的存在的客观环境,三者共同构成了驱动应试教育运转的完整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教育评价手段的单一性和简单化,还是以标准化为主要设计思想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他们形成的共同基础是教育功能的异化与教育管理观念和评价体制的僵化,都是对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否定。打破目前教育管理与评价方式需要克服的困难有教育实践上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2.2素质教育实践的推进和评价体系的完善要克服大量困难
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和评价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素质教育的实践决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该而且只能随素质教育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又推动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总之,素质教育的改革必须是素质教育实践和评价标准双管齐下的改革,任何单方面的改革措施都不会取得根本的成功。
在素质教育的概念尚未统一的条件下推进素质教育和制定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将面临众多的挑战,首先,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还要克服应试教育惯性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要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管理和教育思想条件;再次,要培养合格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又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学科知识传授体系和课程体系为基础。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具体的条件。
3社会条件是制约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因素
3.1对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社会性认识不足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是教育本原功能的回归与重新确立,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积极培育和发掘学生的特质、潜质,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取得成功的比较优势。素质教育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课程的规划与设计、知识的传授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只能被视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手段或途径。实际上素质教育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和活动中的体现。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的革命,它首先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全面影响社会各方面对“人”的理解,要求革新社会管理方式。合适的社会管理思想和制度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必须的条件,更多的和根本的则是观念与管理体制上的,这些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社会系统论告诉我们,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从根本上制约于社会大系统,应试教育的存在必然有其适合社会条件的理由,也必然是社会为应试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土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有社会提供适合素质教育存在的条件,这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社会性条件的认识似有不足。
3.2推进素质教育要建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5
关键词: 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培养方法
1.前言
体育素质教育是参照素质教育的内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之害,使国家教育方针不能得到全面切实的贯彻;广大青少年深受“应试教育”之害,道德品质、个性修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到“人本教育”的根本转变,就是要培养适合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人才,就是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展需求的人才。①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写入了国家法律,这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是一个创举。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推进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尽快地将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素质教育的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修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对体育政策、法规和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行为与体育情感,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贯彻与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在新世纪的今天,党和国家针对当前教育与社会要求不相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科学决策。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指明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面对教育目标的重大转变,如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课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归纳与演绎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素质教育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更充分的发展②。同时,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要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3.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3.1.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互帮互助,并且养成喜欢做好人好事的习惯,同时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思想,使学生时刻有一种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让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3.1.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合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应该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关心和热爱集体,懂得集体荣誉高于一切,教会学生互相尊重,在交往的过程中只有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与人和谐相处,并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3.1.3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与其他科目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它对学生的体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③。
3.1.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3.2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3.2.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多种文化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更为重要的是能教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育锻炼基本方法和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3.2.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④。
3.2.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它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根本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以正常发挥。
3.2.4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⑤。
3.3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使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3.3.1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练就强壮的身体都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3.2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有的体育锻炼项目伴随我们一生,是我们养生健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应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3.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及考试达标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⑥。
3.4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3.4.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动作和方法,而且要教会学生体会技术动作的美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创造美和鉴赏美直接关乎本节课的学习质量的高低。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⑦。
3.4.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
学生通过选修自己喜欢的体育课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满足了学生的要求,所以对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都有积极作用,让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的艺术内涵,从而挖掘学生更大的潜力。
3.5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的思想。
3.5.1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课的学习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结合,甚至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使学生明白付出总有回报的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3.5.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炼。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是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切不可将德、智、体相互割裂、相互对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社会功能,同时对素质教育进行科学评价和综合考核,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质、高尚情操、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健壮体魄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跨世纪人才。
4.结语
4.1结论
4.1.1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向,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认真学习和研讨国家有关法规和文献,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推进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积极向素质教育转变。
4.1.2“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并对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很好地将体育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体育的功能优势,在素质教育这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4.1.3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改变静止性知识结构,树立动态性知识结构;改变只重运动技术的旧观念,树立既重技术又重理论的新观念;从技术型转变为科研型、知识型;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法学等,不断地学习提高,使其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4.1.4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认真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4.2建议
4.2.1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主要是课堂教学。没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培养不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2.2做到对教育对国家负责和信任,同时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这是当代的责任,也是将来面对社会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
4.2.3作为在学校从事身体素质教育的主导者,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内容。
4.2.4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经常性地向学生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推广“一二一”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
注释:
①苏建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
②陈建国任燕.“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研究”.科学咨询,2007,(08).
③司恩国.“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改革”.教育科研论坛,2009,(02).
④刘晋.“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才智,2008,(16).
⑤郭富.“完善体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09,(01).
⑥贺杰.“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贵州体育科技,2005,(04).
⑦陈建国任燕.“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研究”.科学咨询,2007,(08).
参考文献:
[1]苏建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01).
[2]宫明明.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科教文汇,2009,(02).
[3]罗洪源.浅谈如何贯彻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下半月刊,2009,(2).
[4]谢威,张媛萍.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体育世界、学术,2009.1,(2).
[5]刘晋.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才智,2008,(16).
[6]刘毅伟.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再思考.内将科技,20009,(02).
[7]孙金胜.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8]贺杰.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贵州体育科技,2005,(04).
[9]丁智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贵州体育科技,2005,(04).
[10]黎军,张大玲.对素质教育概念与特征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02).
[11]余东.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教育; 经验措施
一、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发展、利国、利民为宗旨的教育。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教育无死角、无漏网。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及国家发展、人类科技的教育。我们把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所形成的结构作为现代人的基础素质。通过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基础素质, 是每位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全国各地教育经验,以核心教育为思想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素质教育是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习,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充分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明确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教师做到:更新人才观,使学生们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全面成才。转变教学观,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这一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发展。
(二)建立新的学校工作评价制度
考试评价改革,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又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机制。方法主要有:改革对学生的考试评价方法。素质教育的评价方法就是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加评语,这是小学评价考试制度的重要改革。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学校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只看教师文化课成绩的陈旧观念,从教学态度,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成绩,实际业务能力诸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量化评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师潜能,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使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教学相长。
(三)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育科研力度
强化常规管理的改革。常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为重点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定和完善管理细则及评估标准,定期进行考评,使常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实现转机的关键。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教学环境,广大教师努力探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彻底解决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思想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科研要抓普及出成果。以科研为先导,实行教育科研倾斜政策,采取谁出成果谁受奖励,谁优先评优,谁优先外出学习的制度,学校和教师都要有教研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活动。减少教师制式行为压力,创造教师在一种轻松环境下的共鸣教学,认真搞好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的总结,推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要坚持师德为首的观念,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创设一定的时间保障,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教师弘扬奉献精神,努力使教师积极参与素质教育。学校要对教师强化技能训练,提倡一专多能。学校要采取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大专和本科自学考试,通过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学习,或说课上课评课,培养一批学校在各学科的带头人;选拔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深造,参与校内外有关的教育研究活动,培养在市级、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教师。开展素质教育要改变小学教师教书匠的形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品位,使他们向学者型和科研型转变。具体做法可以不断组织理论学习,开展一些学科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从带着课题进课堂。建立学校科研网络,积极撰写理论文章,评比各种教科研先进等。
(五)构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小学生要达到的素质结构。学校素质教育目标决定着学校办学特色,也决定着学校培养人材的规格。学校素质教育总体目标是: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发展学生思想、文化、审美、劳动、身心五个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生素质目标要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基本要求; 以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途径来构建。教师素质应着重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