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1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政治;课程改革;基本路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今天,如何用政治知识来提高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初中政治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传统教学理念束缚了初中政治课程的改革。当前,一些地区的初中政治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直接影响了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此外,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初中政治课堂,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新时代视域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理念,但取得的成效并不太突出。一些地区的教学仍然将成绩、升学率作为衡量课程效果的标尺,这明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政治是副科,严重轻视了初中政治教学。受升学学科的影响,初中教师更加重视中招考试的学科,而对于不考的科目则态度不端正,尤其是在初中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政治学科存在敷衍了事的态度,甚至会占用政治课。同时,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有的教师认为初中政治教学没什么意义,而在中考选中政治学科后,又会将三年的政治知识一下子全部灌输给学生,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政治厌学,还会直接影响政治学科的教学。

二、新时代视域下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

首先,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带着问题去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问题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还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加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需要技巧的,要重视问题的启发性,启发学生深入探索。比如“中华一家亲”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了解的民族有什么特色?”“你去过少数民族聚集地吗?”“你如何与少数民族交朋友?”等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认识,还能对民族的特点有更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则可以引导学生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另外,在实践层面上,还能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如此设置问题,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其次,尊重学生个性,以教材内容为抓手,因材施教。初中政治教材的编订是在结合我国初中阶段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结构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切忌“一刀切”、统一进程,避免使学生对初中政治失去学习兴趣,泯灭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这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再次,建立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情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即使贫困山区也接通了互联网和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就为情境创设提供了前提。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要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比如在“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当前一些关于污染的问题制作成微课向学生展示,并将一些生态环保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结合一些调查数据进行编辑,在课堂上播放,启发学生对污染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最后再引入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能引导学生对环保问题进行思考,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促进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最后,创新教学思路,采取更加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新思路是新时代视域下中学政治教学课堂改革的重要前提。初中政治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思路,用最新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并将政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要确保初中政治学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同模块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知识与情感、过程和方法相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政治学习的稳定性和系统性。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2

我校政治教研组学科使命的最终形成凝聚着全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是大家长期思考和探讨的结果,以下内容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心路历程。

首先,政治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一个经过资源整合以后的学科群。从国家政治课课程的设置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包括公民常识、法律常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等诸多学科。这些资源都是围绕学生的思想养成来进行整合的。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首先,是政治功能。这与其他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国家意识作为一种政治信仰,要求每个公民必须承认、接受、信奉它,而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为首要任务。其次,是品格教育功能(德育功能)。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上,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治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此,德育始终是政治课的主要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再次,是文化教育功能。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望通过政治课的教学,使我校毕业的学生能初步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政治素养、文化涵养和哲学修养,这些都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于此,我们教研组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使命。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3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人格、品质、情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学生的情感、性格、习惯、实践等全面协调的发展。据调查,目前我国初中生的人文精神贫乏。其人文缺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十分空虚;没有上进心与进取心,高分低能,有才无德;自我意识较强,我行我素;行为方式有失规范,违背常理、道德等。这些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教学这一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深入挖掘教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

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初中政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名言、警句、漫画、数据、案例等资料。这些背景资料体现了初中政治学科独有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做到知识点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在上到“法律规范经济行为”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仔细分析了案例,与学生合作归纳出了基本知识点: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参与者要讲究公平、平等、诚实信用。进而启迪学生要自觉守法、诚实守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学习过程中不再仅仅是单纯地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已经上升为一种人文精神的层面,形成对道德的追求。

二、提升教师素质,夯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传授道理、解答疑惑的。要想驾驭课堂,让学生对教师的学识“崇拜”,教师自身必须拥有过硬的本领。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讲信用、平等友爱,教师先要做到诚实守信,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答应过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个人行为、学识、价值观等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这就使教师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随时、及时为学生渗透时政知识,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敬佩感。

三、营造浓厚的氛围,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课堂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健康人格的前提与基础。经过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改变唯我独尊的心态,坚持以生为文,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我完善的过程。比如在上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1)让学生画一张自己的画像,并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心中的自己。(2)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身边的故事出发,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3)科学评价自己,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创设教学情境,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构建平台

一节成功的政治课,需要通过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情境教学可以给学生还原一个逼真的场景与生活环境,调动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新的平台。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自我。比如在上到《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一课时,笔者播放了音乐《活得潇洒》,表达一种不在意他人眼光,自由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带领学生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片段,引导学生要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还给学生讲述了美国大石油王的人生历程,启迪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总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提升教师素质,营造浓厚的氛围,创设教学情境等多种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得到充分的体现。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人文素养必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M].湖南师大出版社.2008,(6).

[2]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 屠其君.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科教文汇.2006.7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4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品德素质 文化修养

一、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其以不断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根本、核心的任务,这将有助于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养成一个非常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有效增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社会的实践能力,正确领导初中学生在能够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前提下,还能够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品德素质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树立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日渐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正式教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教师对政治课程的教学,能够渐渐转化成为学生的智能以及品德心理结构(也就是品德认识、品德情感以及品德行为)。

1.政治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品德认识形成。学生的认识基础就是相关的文化科学知识。从根本上进行分析,人类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社会中个人境界的不断提高,都离不开政治学科中文化科学知识的飞速进步与增长。而同时,初中政治课程根据该课程的标准要求,从初中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方面与生活实际方面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围绕着其成长中的自我、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四条主线,有机整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法律常识以及具体的国情教育等四个关键方面的学习内容。

2.政治教学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政治知识的正确传授,能够给初中学生提供与展示一个非常生动并且具体的道德品质形象,帮助他们真实地受到教学课程内容的感染与熏陶。例如,初中政治课程中的“情景再现”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学生的认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特点,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经历或者重视的问题设置多种不同的情景环境,通过提问、选择、分析、模拟、实物、评价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形成。这其中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该情景的学习中再现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和活动”中的阅览人生、感悟名人名言的二级栏目,通过采用紧扣政治课程的本课主题、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典型的阅读材料,帮助初中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有用的感悟,产生共鸣。

3.政治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品德行为方式的形成。比如初中政治课程中的“阅读和活动”中辩论时刻、活动体验的二级栏目,通过有效的辩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课程主题的认识程度,广泛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正确地培养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教师还可设置多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深化政治教学内容的学习主题,尽量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与技能,大力丰富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比较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二、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政治课程教学是教学实行过程中的关键组织形式。组织比较良好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相关学生的品德养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很多初中政治课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都积极地尝试与探索各方面的知识教学、情感陶冶以及情感体验的互相联系、交融,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艺术对于初中学生品德完善的作用

初中政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具有实效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该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比方说,初中政治课程教师需要树立以提高学校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观,要以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要以育人作为根本理念。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5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事热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36

思想政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任。因此上好初中政治课,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时事热点是活化的思想政治内容,是政治学科的具体素材,贴近生活、社会,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因此,将时事热点运用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能够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可以使学生更清晰深刻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将时事热点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将时事热点应用到初中政治课堂中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政治教材中的内容逻辑性强,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时事热点贴近生活,是近期发生的事件,将其运用到政治课堂中,使教学内容变得有新鲜感,而且学生能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学习理论知识,实现了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了课堂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其次,将时事热点引入政治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政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能将知识与能力充分结合,能使学生从社会事件中提高辨别是非、分辨好坏的能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进而促进他们道德素养的提升。此外,在网络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样,也更便捷,他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新闻、网页、手机新闻等了解更多的社会事件,而且会在观看和浏览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逐步增加自己的信息容量,提升信息加工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意识。

二、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教师以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场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利用新鲜的时事热点导入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运用时事热点导入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很多,既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展示新闻图片,还可以是教师的口头叙述,或者是通过收音机播放出来。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工作路线等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增强他们国家主人翁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效的课堂导入拉开了教学活动的序幕,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时事热点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社会和生活实际中来认识和学习政治学科,使他们体会学习这门课的作用和乐趣,并使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收集时事热点,引导他们关心时事

将时事热点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收集和整理最新的社会热点和新闻,还应当鼓励学生动手收集时事政治方面的素材,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能够将政治课堂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新闻热点,能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而且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的素材,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包括三个小节: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授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最近发生的与法律相关的时事热点,上课时,在课堂上举办“新闻演时事讲”,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同时还要求他们要突出法律的核心价值、新闻热点以及焦点。学生在讲述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点评,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这样的时事新闻的导入,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演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收集时事新闻时,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明白要时时遵纪守法,决不能用违反法律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应该通过法律渠道,去保护自己,以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进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三、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进行评论

初中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有时候考虑问题不够深刻,或者对某些事件、现象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将时事热点引入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政治觉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时事热点进行评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加深他们对社会新闻和现象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学生按照学号把有价值的新闻剪贴在课室后面的时事专栏上,然后指导学生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将时事与思想政治知识点挂钩,运用基本原理、观点分析问题。在政治课上,教师再抽出一定的事件让学生对国内外大事进行评述、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在的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都有了了解,也能够辩证地分析国内外重点、热点时事,从而形成了初步的政治素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热点,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醒他们的政治意识,同时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国内外新闻热点、社会焦点有深入而全面的认识,而且学生在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同时,也能逐渐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因此,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当把时事热点贯穿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范春雷.浅析时事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3(36).

[2] 陈少红.时事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旬刊, 2016(2).

初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6

笔者在163平时的实践及听课中发现,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追求表面形式的讨论式热闹,不顾教学的实情。 

好多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充分认识到政治学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但是,他们往往简单片面地对待合作学习的间题,不管是否觉得有必要,是否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把学习的内容分为若干个问题难,要求进行合作讨论,其实,高中政治中的好多知识是需要老师先作讲解,学生有了一定的新知基础,才能结合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老师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是指什么,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加区分以为合作学习是灵丹妙药,使原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异化成了万金油,到处涂擦,这是“摆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这恰恰与新课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问题二:教师要求不清,合作的形式具有而学习的效果极低。 

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要想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指向性必须集中,而且必须适宜。可是,好多教师在布置开展合作学习前的讲述,要求不够清晰,要求学生讨论的东西呈无序发散的状态,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自然不可能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即要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把要学习的内容学会,更说不上学透,从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问题三:独立思考不够,缺乏互动与碰撞的基础。 

我们知道,政治合作学习其最终目的是让单个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要学习的政治现象中所包含的政治知识与理论,并且能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因此独立是合作的前提,参与合作学习之前,比如要研究“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问题,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个体的主见。合作必须是也应该是独立基础上的互动与碰撞。 

问题四:学生地位不等,一部分学生被变相地剥夺了学习权利。 

163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之间的学科水平差异是较大的,“163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分层、互助、自主”,体现到政治教学中,即让10%的学优生、60%的学常生和30%的学潜生建立互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10%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小组互相讨论,合作学习,促进中间的60%的学常生和30%的学潜生积极参与,整体进步。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不平等:小组长一般由优等生担任,他们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组内的活跃分子;而60%的学常生往往处于从属。而30%的学潜生常春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尽管他们也想有所表达,但知识基础的缺乏使他们成为从众心理较重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并不能接受到知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地剥夺了学习权利。 

综观上述诸多问题,不难发现好多教师没有带着政治学科的这一特点去理解、设计、开展合作学习,或者说没有把“合作学习”这一普遍真理与初中政治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于是违背了合作学习的要义,搞出了许多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的小组讨论,貌似“合作学习”,其实学习效果还不如个体学习,没能收取1加1大于2的效果。在许多人看来,改变了大家一直面向黑板面向老师的状态,政治知识和原理不在由老师讲解,若干个学生调过头来,围坐在一起,根据老师编拟的问题或纲要面对面地交流、讨论、说话,就是合作学习,也不去管这些学生是否每个人的思维都已激活,他们是否在讨论中相互启迪,从而得到对政治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掌握,甚至误认为一个优等生把本要通过老师说的话、讲的知识告诉了其他学生,其他学生就是通过合作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提升了政治品格,这是错误的认识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