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78-02

一、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1.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伟大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提出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它充分肯定和明确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和本体任务,表明只有发挥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只有发展了人的素质,才可能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在改革开放以前,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本体功能与本体任务被忽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也被忽视。改革开放之后,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肯定,但仍然没有达到充分认识和重视教育的本体功能与本体任务的境界。这样,在注重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时候,又过多地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忽略了教育只有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各种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现代化作为一种后发型的现代化,其相对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走过的弯路,并直接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这种优势要成为现实,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可能发挥教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巨大作用,而这也是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真正含义。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可以从下列不同的角度探究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内涵。

1.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是遗传素质,它既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知识、能力、品质等的获得、发展和形成有赖于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但素质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能力和品质本身,而是它们发展和提高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人的素质主要指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素”与“质”(因素与质地),即人区别于其他任何生命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发展为人,是人可教育为人的物质前提、条件和基础。目前社会上对“素质”一词的使用很滥,什么军事素质、政治素质、技术素质、道德素质……但教育界不可滥用。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可能性,并没有什么军事的、政治的等分门别类的素质,它们只是在人的作为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教育和训练的具体结果。不能把素质与教育和训练的结晶——社会职业的素质混为一谈。

2.素质不是知识,但不能离开知识,素质不等于能力,但也不能脱离能力,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人们自身比较稳定的、带有原发状态的东西,对基础教育有直接的影响。从基础教育的角度而言,它是人才的基础教育,而不是人才教育。

3.素质这个概念,过去更多地指人生理、心理的状态,但现在具有了较多的社会因素。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理想人格的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就是要抓住最基本的东西,不要弄一些“花架子”。

4.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它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就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活动。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激活知识;它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认知体,而是作为生命体;它注重全体而不是部分,并以全面发展取代片面追求。

人的素质是反映人的各方面基本状况的一组指标,并成为人们接受教育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素质”本身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单数概念,而必须被看成是一个复数概念。素质教育因而便具有了两方面的意义:其一,通过教育和环境对因素的影响,使这些素质得到发展;其二,不断改变这些素质之间的关系,优化其结构,使其获得新的功能和发展。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地看,教育中的素质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是教育的基础与条件,是受教育者通过教育使身心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离开了人的素质这一发展的可能性,根本谈不上教育。同时,素质又是基础教育的目的,换言之,基础教育正是力求发展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第二,人的各种素质既是同一的,又具有差异的,而且,每个人自身的素质也是不同的。第三,素质是人们自身中具有稳定性、潜在性的某些因素,但它并非是一成不变或不可捉摸的。它可以通过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得到变化与发展,并且可以通过能力与知识等表现出来。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际上体现了教育理论界长期争论的有关教育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问题。所谓“应试教育”的“试”,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体现了一种社会选择的标准与尺度。所以,可以认为“应试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相反,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个性教育,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它要求以个体的自身发展及其要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二,由于重视个体的发展,它也必然是一种有差异的个性教育。当然,这种素质教育并不排斥社会的要求,它是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教育。这也恰恰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

不难发现,在种种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观点中,人们对两者的理解是不同的。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看成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看成是两种教育方法;只是对目前基础教育中的弊端的概括,等等。实际上,这反映了一个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定位。显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某些方法与内容的对立,关键在于它们的目标所指。换言之,这里的是两种教育价值的对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该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前者以应付考试,进行选择作为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价值取向。也正是由于它们属于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对立,因而在具体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内容以及各种手段上的同异就很难成为它们之间对立或不对立的理由,如同考试完全可以服务于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一样。由此,我们实践中也完全可以运用已有的各种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素质教育,从而避免由于强调素质教育对已有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排斥与否定。

四、素质教育与课程教育的关系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2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的自主权。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教材的多样性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3)、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讨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我们经常讲教育,教师天天搞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摧残、奴役、愚弄、欺骗、蒙蔽、操纵、控制、禁锢、贬抑、束缚、、教唆、误导等等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异化。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有的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这样给学生讲:"这是重点,考试经常考到…"这样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成为会"考试"的高才生。老师和学生都成了考试的"奴隶",从何来谈"创新"呢?、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落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评价;传统评价;改革目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传统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被评价者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

(二)对学生发展的内涵认识片面

(三)对评价功能的认识产生错位

(四)对定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二、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的区别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双重进步的作用。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学”,这种视角的改变给现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活力。新课程评价与传统评价区别具体表现为:

(一)评价主体

新课程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的积极参与性,传统评价过于单一,评价主体是教师自始至终掌握着主动权。

(二)评价内容

新课程评价是建立在平等的、民主的、互动式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更加重视,不再是传统的学业化评价方式。

(三)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是以能力水平为中心的发展性、激励性、开放式、多样化、过程性的评价,与其相比,传统评价只追求学生考试的高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

(四)评价方式

新课程评价是各种评价方法的结合体,采用了三维教学评价方式――以教学为原点,从原点分别射出相互垂直的三条射线:教师、学生、评价者。

(五)评价过程

新课程评价更加多元化,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单一化,更加体现出民主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六)评价目的

新课程评价是通过教学事实的描述,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价值判断,判断出每节课的知识价值、智力价值和教育价值。传统教学评价缺乏评价意识、评价理论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最主要的是缺乏教学评价的本质属性,即对教学活动的价值性判断。

(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评价是综合性的评价。而传统的评价对象重点是教师,其次是学生和教学过程。

三、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一)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为:

1.新课程评价要充分注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性。

2.新课程评价应该本着对被评价者理解的原则,而不是对被评价者进行一味的控制,评价需要充满人文关怀。

3.新课程评价强调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的考试评价区分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本体。

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新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5.新课程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评价内容需要多元化。

6.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二)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试教育开始转变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完成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2.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关于新课程中课堂纪律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过程。教师既需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不能对学生过于束缚,又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视课堂纪律。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纪律呢?

新课程专家认为,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纪律,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相反,教师管教严格,课堂气氛沉闷。所以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新一轮课程的评价改革在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为关怀,强调评价全面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同时课程改革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与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有了大的变化。

在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发挥课改优势,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4

    二是要立足“打好基础”。校长们认为今天有许多基础教育实践已经偏离了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这种实践方向的迷失实际反映了价值追求的迷失。他们认为,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应该在于它的基础性。基础教育存在多元的功能,但是必须认清它的本位价值,这是它有别于高等教育,有别于精英教育的地方。这不禁使笔者想起法国“共同基础法令”的颁布,也正是为了纠正基础教育忽视基础而降低了教育质量的偏向。

    但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价值——为培养做人、培养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坚实基础——却不尽如人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所谓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指的是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它自己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确立关于基础教育的这样一种价值观,是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非常重要的观念基础。目前,“应试教育”现象之所以如此顽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重点学校之所以愈“炒”愈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而只是将基础教育的价值依附于更高一级的教育,以能否为高一级教育或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放弃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因而也就是否定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呢?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

    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明。首先,强调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它并不能替代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或者说,它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根本价值为基础和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其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价值也是有区别的。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它与面向整个民族并注重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显然是不一样的。而单纯以为高等教育服务来衡量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以高等教育的价值取代基础教育的价值。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观,与基础教育的效益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人民,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而我们可以在基础教育的实施上形成两个基本认识:第一,能够平等地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第二,这种权利不能是依靠个人的行为或其他资源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它必须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实现的。这也正是基础教育中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特点。这种权利的实现是保证每个人在社会中发挥其积极性的重要前提。相反,如果人们得不到这种应有的权利,或者说得不到这种应有的同等权利,那么必然影响其积极性。这是基础教育效益观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角度说,强调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一致的,并且是不可分离的。

    可以认为,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以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对基础教育的价值认识误区有关。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先导。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依然是当前和未来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其动力和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成为必然;二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教育尤其有责任教会学生探索知识、判断知识的价值,而课程就是媒介。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5

1.关于"办学特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它的含义。

从微观认识来看,"办学特色"可以认为是学校的教育特色。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育特征和风格。或者可以概括为: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但严格说来,学校的教育特色并不等同于"办学特色",因为虽然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但无论从内容和范围来看都不能与"学校特色"相提并论。

第二.从宏观认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其阶级属性来看是属于社会主义教育范畴,因而才有了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规定和具体阐述。这种认识是站在高维度上看问题,把"学校特色"的概念理解得相当宽泛,并把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思想。

第三.从中观认识来看,把学校特色看做学校办学的特征和学校整体的风貌,因而可将"办学特色"界定为:学校在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独特、稳定、优质、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这种从中观认识的"办学特色"的含义,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首先它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二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实际上它是一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

很显然,对"办学特色"这三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由于认识倾向和责任归属不同而产生的。宏观认识立足于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思路,其主要责任归属是教育行政部门;中观认识是从学校办学中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格出发的,其主要责任归属是学校的领导者;微观认识则从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特征和风格出发,其主要责任归属为学校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而言,要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的"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办好学校,固然应有宏观认识的指导,然而更多的是要从中观认识出发,并结合微观认识去界定"学校特色"(或"办学特色")因而,我们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特点,它是校长的办学意图和管理风格的体现,是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状况和教学特点的体现,也是影响学生个体特性的形成及学生群体特点的综合反映。只有这样认识"办学特色"才有助于我们按照《纲要》的要求,把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来。

2."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办学主张和运行机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当前教育界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在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根据这一理解,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的教育:1)"主体性原则" 即素质教育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的教育;2)"全局性原则"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学生的教育;3)"全面性原则" 即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片面、畸形的发展;4)"发展性原则"即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教育。

二.关于"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弄清了上述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办学特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既联系又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指导方针相同。无论是创建学校特色,还是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前提下,形成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

2.遵循的规律相同。即两者都必须遵循教育的各种客观规律;

3.培养的目标相同。创建"特色学校"和推进"素质教育",都必须以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

4.实施的原则相同。即无论是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都必须执行主体性原则、全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然而,"办学特色"和"素质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概念所强调的重点不同。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办学特色的提出主要是从各学校的差异为起点,强调的重点在显示学校的办学个性;

其次,概念涵盖的范围不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办学特色则是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文特点等软件出发,其概念涵盖的范围远远不及前者广泛;

第三.实施的主体不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上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至每个学校的各科教师,都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而办学特色是从学校层面上提出的,因而其实施主体自然突出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位置,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校长,在形成学校特色的过程中起者主导性的作用;

第四.评价的标准不同。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状况为基本内容,它着重考查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思想文化素质。而办学特色的评价则主要由学校独特的办学主题思想、教育行为方式和教育环境氛围三大要素构成。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改 建设 实施 互动 思考 权利

一、“三互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

所谓“三互动”就是“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1)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实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互相交流,其中包括预习备课、课堂听讲和课后总结;有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同一学科的教师,对于所学知识的多少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有的教师多门课程知识都很丰富;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明显,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也许映证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教学实践当中“师师互动”显得科学、精辟而又合理,这是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用运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来指导,就是要求教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生活知己和学习伙伴,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是带领学生起飞的领头大雁,,不是学生的翅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路。(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必要,由于学生的个性、经验、学识、背景、出身各不相同,有些差别很大,之所以有的学生能够考上清华北大,有的竟然名落孙山,这就是区别(来自各个方面的区别);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认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这就是生生互动的必要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二、“四思考”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

所谓“四思考”就是:(1)在学生的智能方面,虽已有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有很大的距离(这是迈向素质教育轨道的思考之一);(2)在教育教学本身而言,教材是研究者编写的,过于“细致”,远离国计民生、存在深奥难懂、回避热点话题等等(这是制约素质发展的思考之二);(3)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造成全面发展的因素;由于来自于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迅速实现(这是阻碍建设高效课堂的思考之三);(4)没有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科学基础,实现高效课堂的实施就是一句空话(这是造成实施高效课堂的思考之四)。

为了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我们以新一轮基础经验改革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根据学生情况,通过很多实践、尝试和经验总结认为:(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从形式和人数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均衡对待、综合搭配、强弱互补,即:好、中、差的搭配,男女比例的搭配和综合能力的搭配等等,并且实行定期不定期的轮换,实现互补和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分层指导,充分发挥师生的优势。(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把比较难度大的课或课题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搜集材料、互相补充、交流讨论、互相评判,达到学习的目的、积累的效果和思考的效益,教师也应当作出恰当的评判,让更多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发现自己的不足。(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判: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接受、欢迎、实施和收到效果,但是究竟怎样进行评判呢?我们的方式方法是以教学大纲规定为准、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和学习效果为辅,兼顾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意向性、积极性和倾向性。

总而言之,如果学生有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得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那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将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实施途径之一。

三、“五权利”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精髓

所谓“五权利”就是专指给予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阅读权、想象权和动手权:

(1)教育是一个能动过程,学习是学生内心的一种感受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考、抓住机会、赢得时间和掌握材料,这也就是需要思考权;由于过去一贯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不会思考、不去思考、不能思考;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考。

(2)过去教学的方式方法堵塞了学生发言的权利,即使教师讲错了,学生也不敢举手更正,教师怕在学生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尊严,脾气大的教师还对学生“吹胡子,瞪眼睛”: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发思维,“放大胆的说,错了没有关系!”学生具有了发言权。

(3)教师的任务是完成学生的读书的权利,只有教育学生读书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放权去阅读;“书读百遍,而意自现”,学生可以在书海中自由翱翔,并且自由思考,读出特别的意境来,即所谓的“一百个读者就有对《孔乙己》一百种认识”,这样才能“百家争鸣”,才能提高“读”的效益、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