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1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关键离不开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培养对于刚进入阅读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似乎大了一些,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他们对于阅读还存在着非常模糊的概念,这样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实在不易。但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像刚要学走路的孩子一样需要有人手牵手领着他一步一步的走,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不久孩子就会稳稳当当的走路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这样扎实的训练。
1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某件事产生兴趣,就有兴致,就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无意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会促进他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丑小鸭》时,笔者先告诉学生什么是童话,接着问,你们喜欢谁的童话,看似非常简单,但是童话时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东西。因此,问题一出,学生此时情绪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说:“喜欢格林,喜欢安徒生,喜欢郑渊洁等”说出了许多童话作家,并且也能说出部分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等。此时此刻笔者又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学生已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看课文,结果此篇课文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可见阅读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 要从抓重点词句做起
孩子从娘胎到呱呱落地,虽然不会表达,但从大人的眼神、表情、动作中就已开始接触母语的学习,直到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学习之前,对母语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但对字词句篇的概念还是含糊不清的。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学习《寓言二则.揠苗助长》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时,利用“巴望”一词,指导学生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以此来理解种田人为什么会有拔苗助长的举动。又如:利用第二自然段中的“终于、筋疲力尽”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理解了文本就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再如:《小蝌蚪找妈妈》中青蛙作为有益于人类的动物,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把他写的十分精彩:“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学习这部分时,先让学生找出几个关键词:“蹲、披、鼓、雪白的、碧绿的,从中感受青蛙生动活泼的形象,使学生对语言的美感更为深刻,思维更加活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及思维能力。
3 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低段的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处于一个初始阶段,讲深了,不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讲浅了,学生没有收获。无论从学生的眼前考虑,还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算,他们必须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并且能从读书中获得益良的人。作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不仅要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有读书的方法,没有读书方法,盲目的读是一种浪费,只能是白费功夫。因此,从低段起就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边读边思考是会读书的一种体现,这种习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扎实地训练逐步形成。如:学习阅读课文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想,同时,对问题的有关字词句进行勾画,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理解。再如: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把体会深的句子画出来,这种阅读的方法在学习中经常训练,就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 要重感悟,重体验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互动式学习 小组讨论式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80
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竖起了以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为目标的旗帜。而基于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们开始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国的基础教育较国外而言,有两个优势:一是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稳定扎实;另一个是学生心态稳定,应试能力强。但显然这种扎实稳定之下,学生就存在动手能力差,自主意识不足,创造力贫乏等现状。为改善此现状,我们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学。“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词语,作为教学老师,首先我们应明确“互动”一词的含义:“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不同形式、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正全面影响我们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而基于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我们开始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对互动性学习进行深一步的探究。
互动性学习,是小学语文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与学生们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其中既有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更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及影响。本次探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一、老师――班级互动
新课程改革刚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因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尚且不足,多数处于被动接受老师教学的状态。因此,为达成新课程教学目标,首要问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作为教学引导者,应提前做好教学备案,分析和研究每一节课程的教学任务,及根据教学素材设计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打破传统的室内教学方式,可根据书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课外实践学习。以动态的学习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实践过程中自我探寻,自我思考,以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时,正值夏天,可带领学生在操场进行小规模的泼水节活动,以此体会文中泼水节的欢乐。通过其切身体会更能记住泼水节的美好祝愿。
二、老师――小组互动
纵观各类教学方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组式合作学习是最有效,也是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这种小组式合作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较为严格,在具备普通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具备其他相关能力。一是组织能力。因小组合作的前提是教师能合理地进行小组构建,对优秀、中等、稍差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成员在学识,情商,能力,基本能力等方面处于不同层次,这样在方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同时,避免小组内因差异不大,快速得到小组一致的情况。组间同质是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员分工基本相同,并且相同分工的学生层次相差不多,这样可以形成较为平衡的分组,同时使讨论结果在组与组之间更有参考性。二是良好的管理引导能力。在初步进行小组合作时,可以发现许多小组在讨论时热火朝天,但一到汇报交流时便鸦雀无声,或者汇报时并没有达成小组一致观点,只说自我的观点。为此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能力,在学生探讨之初,积极为学生创造设定一个符合文章的学习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该如何去讨论,通过某个方向完成讨论获取知识。三是做到看似放纵实为操控的状态。即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自我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融入到小组讨论的分为中,无论是激烈的辩论还是平和的交流,都不进行过多干扰;另一方面,又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诱导学生从正确的思路去学习,解决其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讨论结束时及时进行汇报总结交流,根据学生的讨论思想,及时作出相关评价,对正确思想给予肯定,某些稍有偏差的误解及时纠正。
通过小组式的互动交流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愉快,增强其领悟、交流合作、团结协作等能力,通过辩论、反思、交流,摒弃不确切的和错误的观点思想,达到小组的意见统一,最终形成明确的思想认同,真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学习目的,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老师――个人互动
继前两者教学方式之后我们就可发现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重难点难以通过学生间合作互助就得以顺利解决。每一个学生的有自己的特性,基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先天条件,在学习上会表现出差异,导致有时不能及时跟上课程内容。因此,首先教师应具备敏锐的眼神,能及时发现此类学生并进行单独指导。
(一)适时指导、点拨学生
当学生不能就所获得的知识点和经验解决所面临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其大胆的围绕课文题目,内容等进行分析质疑。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师生进行共同梳理,进一步合作、探究。在这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薄弱之处,针对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指导,同时特别注意对其心理进行辅导,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
(二)根据反馈及时调整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3
一、文本渗透,培养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的情感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等。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本身就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如《难忘的泼水节》一文,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教师应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感受傣族人民和一起过泼水节的快乐。课文涉及民族、节日、风俗等多种传统文化,需要教师搜集、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再如,教《广玉兰》一文,在学生了解了广玉兰树、花的特点及课文的写法之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广玉兰是南通的市树,然后再带学生去观察校园、路边的广玉兰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申介绍,是南通的市花,每年秋季南通的展览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云集南通,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贸易洽谈会”上也为大会增色了不少,博得中外来宾的青睐,促进经济发展。孩子们感受到家乡南通的地域文化无处不在,自然会无比自豪。
二、注重诵读,营造语文课堂的地域文化氛围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又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
如低年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都是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经典,还有《古诗文诵读》上的经典名篇,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科书里的古今贤文、口语交际、地方特色特产、民风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内容,都渗透于教材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要对语文教材中民族语言、人文传统等相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设计,找准结合点和渗透点,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序列。如高年级的《月光启蒙》一文,母亲年轻时在院子里为“我”哼唱的歌谣、童谣,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时就能体会到,母亲那时候的行为也许是无意识的、习惯性的,但正是小时候月光下的院子里,依偎在母亲身旁听母亲哼唱童歌、童谣的一幕幕,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记忆里,所以,那时候母亲就在作家孙友田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三、拓展延伸,感受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较熟练地运用阅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对语文教学内容作有益的补充,可以增强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家乡与其他地方风俗的不同,增强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如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就要把学生从现代生活拉回到对传统风俗人情的关注里,品味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内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那宏伟的场面,吸引其注意力。接着结合地域民俗文化,介绍一段曾经在国庆六十周年走进天安门广场演出的南通海安花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那协调的色彩搭配,那娴熟的动作技艺和摩肩接踵的人群带来的视觉盛宴。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历史的悠久,深远的影响等等,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灿烂辉煌。再如,在学习《月光启蒙》后,我要求学生搜集自己熟悉的童谣,随即用方言给学生念了一首家乡流传甚广的童谣:“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方言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学生脑海中很快就浮现出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地方栏目中出现的一群孩童边说童谣边嬉戏的场景,学习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童谣中的地名分别位于南通的哪个地方;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到许多含有本土文化味道的歌谣、童谣。如“炒蚕豆,炒豌豆,劈裂巴啦翻跟头”,“萤火虫,低低飞,下来吃乌龟,乌龟不长毛,下来吃葡萄,葡萄不开花,下来吃黄瓜,黄瓜不结仔,下来吃果子,果子不甜,归家种田”……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乐此不疲,热火朝天。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4
关键词:兴趣;阅读;语文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主动探知的思想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教学,要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示范阅读
在教师示范过程中,课文中的美好画面、人物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像潺潺溪水流入学生心田。学生被陶醉了,被感染了,从而激发了阅读兴趣。
2.妙法导入
阅读前,教师精心设计,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用美丽动感的图片,或用直观大方的实物,激起想象,带入情境,产生求知欲和阅读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形成自主的阅读意识,对读书充满了迫切的期待。如,教《春天》这一课,我说:“当春意盎然、春风拂面,万紫千红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春天》这篇课文。”学生情趣浓厚,积极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二、指导阅读,学生会读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使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1.展开想象“画”中读
读中要求学生在读中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优美精彩语段。学生在读中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要求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画风》时,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读完后让学生根据想象尝试画图。看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听着学生的讲解,我非常高兴。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情境表演法
最受学生欢迎的是表演,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大多声情并茂,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通过表演,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形象化、直观化。如,在《难忘的泼水节》中,指导学生打鼓、跳舞。在角色表演中节日气氛更加浓,课文内容很快理解。
3.动作理解法
在读中运用动作,边读边做动作。如,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学生边读边做蹦跳、炸开、飞舞等动作,做到劳逸结合,学生津津有味。临近下课,大部分学生竟能把课文背下来,真是事半功倍。
三、启发想象,培养阅读习惯
在阅读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感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阅读习惯,达到会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能把“学知识”化为“用知识”。根据课文内容做些拓展练习。如,学习课文后,写读后感、续写课文内容等等,使学生加深理解,养成阅读的习惯,语文水平逐渐提高。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5
任现职以来,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有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全校的网络管理工作及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
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做为学校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担任了学校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我一改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了office办公软件 ,能够使用frontpage制作简单的网页,能使用flash制作有趣的动画并能使用一些多媒体软件做一些小作品。能够按照《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之余,我还努力搞好兴趣加强班的培训。
二、网络管理工作,做为学校的网络管理员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按照工作规定流程开通校园网用户,做好审核与登记工作。 2.只要接听办公室报修电话,马上进行校园网网络故障的排除并进行故障的信息登记。3.经常性地浏览、监控校园网络运行状况,确保校园网正常运行。4.定期检查楼内中心机房设备,做到防水、防尘、防静电,严格执行网络中心机房出入制度工作。现在我校的校园网络初具规模,包括图文、文件共享、学籍管理、资源共享等均可在网络上实现。同时内网和外网可互通。
三、在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中,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同时为了激励每个学生成材,激发科技创新热情,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从学校的师生中选出一批乐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科技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通过以点带面和不懈努力,科技教育初见成效。我们的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兵团青少年创新工作室”和“兵团知识产权试点学校”。
难忘的泼水节教设计范文6
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他们带出课堂,到校园里采集各种树叶。采集回来,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学生重新回答那两个问题。这回学生知道了,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这一堂作文课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枯燥的说教,所有结论的得出,所有哲理的获得都来自两个字――体验。
笔者在深入课堂听课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引导他们用眼、耳、手、脑等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地体验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给他们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让他们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全身心地投入。
1.利用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头,生活有多丰富,语言学习资源就有多丰富。语文课堂只有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教学作文课《吹泡泡》时,我让学生带上泡泡水,用一节课的时间,以教室为场所,让学生尽情地吹:学着吹,比赛吹,一齐吹;看谁吹的泡泡最大,看谁吹的泡泡最多,看谁吹的泡泡飞得最高;比一比,看谁吹出各种形状的泡泡。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片:“看,姚晨涵吹的泡泡像气球!”“王兆亭的像冰糖葫芦。”“他的像一群鱼泡泡。”“快,教教我,怎么才能吹出像葫芦一样的形状?”“为什么你吹的像羊肉串?”“哇,我的泡泡飞上天啦!”“老师,我发现,泡泡破裂时会溅出许多小水珠。”“哇,天空成了泡泡的乐园。”瞧,同学们多么会玩,多么会观察!在快乐的体验中,他们个个出口成章,都成了小诗人。当学生融入到你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自由地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真正释放出课堂的活力。因此,回归生活,让学生切身体验是学习的灵魂。只有切身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才能深深地扎根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学生终身难忘。
2.营造氛围。阅读教学是一个富于创造性和体验性的活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营造思维自由驰骋的氛围。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七八年的生活经历,他们是有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时,在一些教学过程中,可捕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再次体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棉花姑娘》的时候,课文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蚜虫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生病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学生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位教师问:“棉花姑娘身上爬满了蚜虫,见过蚜虫吗?” 一学生回答:“见过,我家的花上长过,把花和叶子都快吃光了,差点把花害死,我爸爸喷了好几次农药才把它们杀死。这些蚜虫太可恶啦!”“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教师又接着问:“小朋友们生过病吗?有什么样的心情?”有的学生说:“生病的时候很难受,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平时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也不想吃啦。”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没力气,头也很晕。”也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很孤单,大家都去上学,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好。”在已有经验带动下,学生找到真切的感觉,再把这种感觉迁移到品味词语,感悟句子当中,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言,这种“感”,这种“言”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
二、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
1.利用媒体。体验常会受到时空的限制而难以充分,但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将形、声、光、色综合运用,能有效地优化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视听动画等逼真的体验,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情感获得多元的体验。教学诸如历史类、寓言类、诗歌类等文章时,因为这些文章大多与学生的原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建构起文本的内容,这时便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播放一段桂林风光宣传片,让学生游一次桂林。《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学中,就要通过各种感性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课前,让学生向家长了解有关的知识、故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日寇“扫荡”的录像片断,使学生在这些具体可感的间接经验和情境中体验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和王二小的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的精神。一个个文本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鲜活起来。
2.动手操作。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地、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思考,慢慢丰富体验,发展思维能力,真正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怀素写字》一课中,为了突破“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的理解难点,教师在教学时,相机出示一块木板和一支毛笔,让学生亲身去演示怀素写字的过程。写了擦,擦了写,学生在经历了数十遍以后,发现木板毫发无损,惊异之余亦感叹怀素刻苦练字的精神:真难以想象,要想写穿木板,那将会写上多少遍呀!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3.角色扮演。学生作为一个成长的人,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这有利于学生改变自己和原本身份,而从事一些角色表演之类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角色,进入角色,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中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时,我以“把课文读好”这个简化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读读、评评、说说、演演等方式,积极创设傣族人民泼水的热闹情境,引导学生便朗读边想象。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傣族人民用泼水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别人表达着美好的祝福,我精心设计了现场采访――“这位小姑娘,你全身湿淋淋的,怎么还这么高兴呢?”“这位老爷爷,您年纪大了,身上都是水,赶紧回家换衣服吧!”这让学生如临其境,深深体验到了泼水开始时人们焦急地等待、泼水时的热闹和欢乐之情。在我的精心引导之下,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妙语如珠,整个课堂“妙趣”横生!
4.人物置换。在引领学生体验时,还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换位思考体验,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例如一位教师对课文《蜘蛛织网》最后一段话的朗读进行指导,她没有从技巧上作提示,甚至也不作理性的情感分析,只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蜘蛛,为大屏幕上正在忙碌地织着网的蜘蛛“配乐朗读”。学生读课文:“织啊,织啊,终于织成――”老师忽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呀,你们看,大屏幕上的蜘蛛才织了两圈,‘织成’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忙改口,继续“织啊,织啊”地读下去,不一会儿,老师又提醒学生:“呀,蜘蛛还在不怕辛苦地织着网,可你们怎么越读越轻,怕累了吧!”学生忙提高嗓门“织啊,织啊”起来,两眼紧盯着慢慢爬向蛛网中心的辛勤劳动者。当蜘蛛完成织网的那一刹那,全班学生欢呼般迸出了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句:“终于织成了一张又大又结实的网!”
这位教师精心设计“配乐朗读”的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受劳动的辛苦。设想,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这样换位体验的情境,那么,学生的认识往往只会停留在“读书”上,只会停留在文字上。现在,提升到了“劳动”,提升到了“体验”,于是,“终于织成”的朗读技巧,不需要老师作“要读出重音”之类的提示,就能有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情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