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管理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1
1.就业指导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新变化”。21世纪,我们的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从次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到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如何应对一个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2.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行业背景欠缺。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主要由辅导员构成,基本上从“校门”进“校门”,缺少专业背景,缺少对千罗万象的社会的深入了解,一方面就业指导需要心理学、社会学、成功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又是一项个性化需求很高的工作,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背景、特点和发展空间。每个辅导员又带着200人以上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讲,都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
3.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缺少科学的“本土化”指导体系。就业指导是伴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目前所说的就业指导实际涵盖了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甚至创业教育,指导理论基本上是泊来品,国内很多高校和社会机构热衷于探索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还没有真正形成“本土化”的、科学的、令人信服的指导体系。
4.省属院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其特殊性
(1)省属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观念具有“地方特色”。由于本省招生比例高,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方面具有惊人一致性,观念陈旧、不了解专业及发展方向、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受家长影响大、“地域归属感强”、求稳”、“守家”心理严重,不愿意冒险去拼搏,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留在省内工作,这给就业指导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2)省属高校经管类毕业生供大于求。一方面因办学成本低,省属高校经管学生招生数量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原因,很多企业不需要经管人才,需求经管人才的很多大企业又提高了用人门槛,只招聘211或重点大学学生,本省经管人才需求量较少。
二、经管类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虽然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度很大,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就业质量很高,观察其成功之处,具有四个共同点:本人有积极工作的热情和勇气;不等不靠主动找工作;有明确的求职目标;综合素质高,价值观比较一致———为他人服务。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具备上述优点,成为经管人才中的佼佼者,如果能够整体提升经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是否可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呢?围绕这一思路展开就业指导,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即“就业指导为了谁”“谁指导”“指导什么”“怎么指导”。
1.就业指导工作为了谁
就业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是就业工作的最大受益者。让大学生“动”起来,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高校为了能够让大学生就业,想了许多办法,开设就业指导课,安排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邀请单位开招聘会,与企业家交朋友等。《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增加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积极就业,没有合适的单位,就是回家“啃老”!对这样的学生,高校想再多的办法,辅导员做再多的工作也是白搭。在国外,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主动的,而在我国,大部分学生是“无规划”或是“被规划者”!因此,想办法让大学生有“主动规划”的意识,让大学生急着“动”起来,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2.“谁”指导?
整合高校内部和外部资源,满足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的需求。辅导员应在就业指导中扮演什么角色,家长、大学生本人、社会机构、辅导员谁是就业指导的第一责任人?目前高校辅导员“校门”进“校门”,擅长为学生服务,提供生活成长成才方面的指导,但缺少就业指导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单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是二级学院辅导员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近几年,能够在学校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是去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机构。我认为,高校应与社会职业生涯教育机构联合,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第一是高校内部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规划能力水平;第二引进有丰富行业经验,有热心、愿意帮助学生的职场成功人士。第三是寻求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的帮助。除此以外,社会舆论、专业教师、家长也应成为就业指导的主体,并应向前推进到高中、初中、乃至小学。
3.指导“什么”?
尊重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着重培养职业价值观,奉献、创业、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剧转型和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显现的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无所适从。一方面是大学生感叹用人单位“太挑剔”,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感叹找不到优秀的人才。表面上看二者都很无奈,实际上二者之间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大学生只是希望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工作,特别是经管类大学生或是其家长,之所以选择经管学科就是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安稳的生活,人均GDP从1000达到3000美元似乎跟自己没多大关系。降低期望值是别人的事,不是自己的事。事实上,一直顺利求学的80后大学生并不了解真实生活,不了解熟悉职场规则,不明确自身位置,未品位过成败甘苦,最大的难题是很多80后大学生不知道工作做事到底为了什么。应指导学生学习做人,提高生存、就业的能力,包括解决大学生的观念、调整合理的工作预期、职业预期,提高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帮助他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4.如何指导?
第一,就业指导活动要以实践性活动,体验式教育活动为主,提升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课堂,讲座,报告,大学生听到的多,感受到的少,亲身体验的更少!应让实践“说话”,告诉大学生社会是什么样的,职业和行业知识是什么样的。通过体验式培训,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体验职业环境和职业素养要求。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集中实习、兼职、生涯人物访谈,走访企业、调查本地优势行业等,同时通过主题班会推广社会实践成果,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笔者两年的寒暑假期实践研究表明,90%参加社会实践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前进动力。
第二,通过社会重大事件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做到“一专多能”。这次金融危机给经管大学生当头棒喝,要踏实的学习,打好通识和专业基础,提升职业伦理,充实核心竞争力,包括跨领域的知识。台湾研究发现,应对金融危机找工作最好的方式是能不能同时做两份工作。出租车司机能不能兼公司送文件、送材料的秘书?秘书能不能同时兼一个给老板开车的?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危机,这需要大学生有一些提前准备。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2
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坚持金融管理的科学发展,全面促进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避免金融危机,促进金融机构科学、规范、依法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解决困扰金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与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必须在金融管理中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的金融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金融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从金融管理的无序、盲目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对金融管理实现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理、事后的完善,实现金融管理的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科学规范,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满足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成为金融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否有利于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金融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金融行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行业的逐利性决定了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危机成为金融管理的头号死敌,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扩展到全球经济发展领域,美国次贷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全球金融界对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人是越来越深刻,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金融行业的客观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各个层面上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金融管理必须针对金融行业的具体条件,打破传统的金融管理思维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对待金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从不同层面多视角、多角度地剖析困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找出金融管理中困扰金融行业资金良性循环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创新金融管理思路,在认真探寻金融管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全面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谋求整个金融行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善于抓住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努力开创金融管理的新局面。竭尽全力掌握经济运行过程中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金融管理实践中按照金融行业发展规律全面改进金融管理措施,善于总结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和吸收世界金融管理发展成熟的、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管理方式,不断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世界金融发展中总结提升出的先进理论指导金融管理的实践,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利于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保障金融管理的经济成果和社会效果。实现金融与社会、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环境保护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全面落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金融管理机构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对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金融行业的法人治理机构,法人治理机构是金融管理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金融行业是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机构是否运转协调,能否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内部管理需求和外部发展环境的有效协调,直接决定着金融行业的有序扩张和健康发展。运转协调的法人治理机构有利于金融管理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有利于给金融机构带来巨额的利润,实现金融机构资金的良性循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现阶段,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又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资金市场的运行尚不规范,民间高息借贷、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金融管理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金融行业更应该排除干扰,认真进行法人治理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规范市场运作和金融管理行为,不断提高金融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和金融管理的水平,促进金融管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不断优化金融管理内外部环境,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是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环境保障方面必须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实现金融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并监督金融机构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行业规范和管理流程开展各种金融管理活动,并尝试大力发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主体,丰富金融机构的构成,逐步开放金融市场,降低金融行业的门槛,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使大量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的资金拥有者拥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从而为金融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大量的资金,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金融管理体系,建设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各大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商业银行为补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型金融性公司、中小银行为链条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各类金融性机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在农村基层和偏远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建设,全面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深度和厚度,做好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的储备,确保我国金融管理的良性、健康、科学发展。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并能够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各种金融活动,建章立制工作是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这是一个长期的、相对灵活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既要从硬件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又要在软件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有效建立金融管理信息自动化控制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在具体的金融管理实践活动中,严格按照金融管理规章制度办事,将金融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金融机构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和重要节点,实现有章可依的良好局面。第四,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着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由于力量薄弱,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标准、风险控制措施过于程序化,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手段,致使一些金融机构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给金融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制约着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参照和学习国际金融管理成功的监管经验和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标准和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金融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三)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金融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金融管理人才的竞争,我国金融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一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现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精通金融业管理业务、了解经济发展知识的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选用和培训,大量培训复合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充实到金融管理人才队伍中去,为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刘冰,周晓冬.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
[2]郑良芳.“十二五”规划,金融业肩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01).
[3]李富有,窦育民.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贾小雷,刘媛.国外金融产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54).
[5] 吴剑.电子银行发展问题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 金融管理 金融机构
一、引言
新时期的金融管理不仅要符合新时期的特点还要能够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在监督和控制金融机构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使金融机构在新时期中长远的发展,推动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为了促使新时期金融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应当明确新时期金融管理所具备的特点,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如何合理的应用新时期金融管理。笔者在文中就新时期金融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展开思考,希望能够探索出合理应用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方法。
二、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的特点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很多风险,威胁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针对此种情况,优化和调整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合理而有效的运用金融管理,使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潜在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创造良好环境,促使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我国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表现的特点主要有:
(一)制定适用于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制度
金融管理能否合理的、有效的应用与金融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很大关系。在新时期中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使金融管理在新时期中与服务完美的结合,进而提高金融机构整体水平,增加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金融管理部门的建设
具有较强实施能力的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和监控,促使金融管理在金融机构中合理而有效的应用。在新时期中,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建设主要就管理观念、工作方针、管理原则、工作人员等方面展开。结合新时期的特点,重新确立金融管理部门的管理观念,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国家发展需求;针对当前金融行业的整体环境,制定有效的、规范的、合理的工作方针,对金融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金融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符合审慎的原则、市场淘汰原则、国家法制的原则,促使金融管理部门开展的工作有意义;通过培训、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完成工作。
(三)将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作为重点工作
新时期中,金融行业中依旧存在非法集中集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等情况,给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因此,对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规范金融机构,促使金融机构进行正规的金融活动,推动整个金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三、就新时期我国金融管理展开的思考
在新时期中,我国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时时刻刻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为了推动我国的金融行业平稳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加强金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加的完善和健全,以此保证金融管理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金融行业及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构建完善的健全的新时期金融管理体系的措施是:
(一)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不仅受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还受国外金融环境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的应用进行约束和控制,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对金融机构中所开展的各种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金融活动合理的开展,这将降低金融机构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创造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然而,要想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需要对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使金融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有效的控制金融行业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为金融市场创建一个硬性的保护政策,促使金融行业稳定,安全的发展。
(二)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
在我国经济蓬勃的当下,市场竞争机制越演越烈,金融机构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将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构建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能够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金融机构开展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各种金融活动,避免金融机构进行不正当的活动,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或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威胁。构建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除了需要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外还需对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保证金融从业人员能够合理的、正规的、规范的执行金融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管理体系的作用。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其一,对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进行素质培训。重点指导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熟知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金融管理从业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符合相关金融管理制度。
其二,建立合理的金融管理制度,以此来约束金融管理人员,促使管理从业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过程按照正确的做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控制。
其三,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运用金融管理从业人员,促使金融管理人员主动的投入到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金融行业整体的发展情况直接牵动着中国经济发展。保证金融行业安全、平稳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新时期背景下,金融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平稳的发展,依旧受很多潜在风险的威胁。此种情况下需要合理的利用新时期中金融管理,使其有效的与服务结合,以此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金融行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保证新时期的金融管理合理应用成为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应当通过优化金融监管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金融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从业水平等措施构建完善的、健全的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进行约束,促使金融管理合理的应用于金融机构中。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合理性及改革完善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2]张海梅.广东政府金融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4
【关键词】金融管理 地方政府 金融体制
一、引言
金融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要构成,保证其良好的运转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201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尽力完善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体制,同时要加强地方政府对有关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尤其是风险处置能力。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是一个长期的完善过程。纵观金融发展历史,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从无到有,始终朝着多元化方向拓展。国务院自2004年开始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能交由各省级政府执行,而地方政府具体负责有关金融风险的处置工作是在2006年以后,且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对金融风险和金融管理越来越重视,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依赖日益加强。为了提振经济,2009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直接导致民间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造成地方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2011年,我国南方出现民企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等现象,给市场造成了局部金融震荡。种种迹象都显示出了强化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手段和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现有体制下,如何树立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规范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手段、调动地方政府有关金融管理的积极性,继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治久安,已成为我国金融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金融管理体制执行现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约30个省区设立了金融办公室,专门负责有关金融管理工作;约222个城市设立了金融协调机构,重点负责有关金融管理事宜。以上数据一方面显示出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总体有关金融管理的部门设置偏多。金融协调机构的设置初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承担地方企业股份制改造、公司培育及规范发展方面的相关工作;二是积极主动配合相关监督部门,强化金融风险意识建设、风险系统管理,完善监管体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三是针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切实做好组织协调等工作;四是切实维护金融市场新秩序,做好全省市的金融规划任务;五是配合协助国家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而当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地方政府信用不佳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其性质为非规范的政策性融资,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国家级的主力型政策性金融机构。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普遍存在流贷固用、此贷彼用、短贷长用等问题,其对应的是政府谈判能力减弱、风险缓释手段不强、偿债能力减弱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不强等不可以忽视的风险。
(二)金融管理质量和效果不高
一些地方的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金融资产的总体质量不高。分析我国目前的约120家商业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大多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管理。从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所的信息可以看出,到2013年年初为止,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经接近了4300亿人民币,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包括内部组织结构形式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到位、外部监管措施不合理。例如,有部分地方金融机构通过发行大额贷款、非法提供担保等方式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地方政府阻碍金融机构自由发展
在地方政府行使自身职能的时候,往往为了达到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限制金融机构自由发展,其形式多种多样。在金融贷款方面,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强大行政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左右金融机构的判断结果,从而造成了金融机构的决策结果不完全受自身判定,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发展。然而,金融机构等办事机构设立的初衷是发展当地的经济,在体制的种种限制下,把贷款设定为金融机构的目标,并以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标准,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机构的长远发展,同时也会涉及到国家有关的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地方财政的健康发展、以及市场金融资源的配置等多方面。
(四)监管部门职能履行难度大、漏洞多
现行地方政府的金融体制下,各个监管部门和分支机构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且相互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因而会产生各种弊端。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高峰期,各种形式的机构和网点如雨后春笋,数量急剧增加。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网点7023家,总数达到了20.09万家。由于我国银行之间难以创建信息共享机制,因而导致了管理难度逐渐加大。过多的金融监管部门同时运行,且信息难以共享,因而导致部分地区的监管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而在此种情况下的监管效果与监管效率很难取得进步。
(五)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权利和责任的混淆极易导致权利的扩张与滥用,而责任意识的模糊易导致效率低迷。在金融管理方面,管理部门的权责意识模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管理漏洞,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埋下隐患。金融管理机构在权利行使过程中,依赖其特有的经济地位,一旦混淆了权利与责任的边界,金融市场的管理效率将会大打折扣,同时,监管部门的权责不明晰等也会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两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相比,本身就存在各自监管的责任。
(六)从事金融管理的部门冗余
近年来,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有关金融资源统筹、协调等工作部门,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和资金流入本地。据统计,自2002年北京市首个设立了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以来,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设立了自身的金融办。在日常的金融管理过程中,由于部门众多、权责界限模糊,因而造成金融管理工作在实际管理中变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在多头管理的模式下,由于不利于全面掌握金融机构的整体情况、同时容易产生覆盖面不足等弊端,将大大降低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效率。
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明确金融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
地方政府要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用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进行金融市场的自身调节。对于金融管理单位,应该制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除了利用市场自身调节之外,还应该做好金融资源的分配工作,将金融资源切实分配到实际需要的领域,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在实际履行过程中,还应该适当地利用政策倾斜等条件服务落后地区,例如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制定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规划上面,应该把维护金融秩序、稳固金融市场发展等作为首要职责,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发挥地方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二)强化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
针对设立地方金融工作办公室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共同促进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风险监测与应对体系,为风险管理起到积极的应对作用。针对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能工作,双方应该各自做好其权利范围内的工作,加强信息交流,共同抵御未知风险,防止权利的滥用与责任的迷失。
(三)合理引导并相应约束管理行为
首先,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其次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第三,应该在严格控制规模的条件下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避免债务货币化;第四,尽快出台相关的民间金融管理法规,形成规范、公平、有序的民间融资秩序。从宏观审慎的角度来看,合理控制地方的信贷规模,引导地方政府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使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达到和谐一致。
(四)强化地方金融管理的风险意识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有关金融管理的现实情况,例如制度缺乏、手段缺乏、人才不足、效果不明显等等,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需建立在强化风险意识上面。由于侧重促进地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仍是当前地方政府金融的管理职能,因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坚决不能掉以轻心。
(五)加强地方政府金融风险抵御能力
目前的金融风险来源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民间借贷和地方融资平台。为了加强地方政府的金融风险抵御能力,首先应当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可采取的措施是监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理控制地方政府信用规模、密切关注融资平台债务偿还情况。其次,为了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测和管理,应该建立民间借贷预警指标,一旦超过某一上限值,应及时向社会提示其风险。针对民间借贷问题,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民间借贷交易中心等场所,为民间资本建立投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顺利回归实体经济。
四、结束语
由于金融管理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的重要构成,作为金融管理的重要部门,地方政府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金融管理体系中的现状和其中的不足之处,归纳现状中问题产生的集中表现形式,例如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能混淆、重复监管、无人监管以及责权不明确等现象,继而找出诸如金融管理部门的职能边界不清、隐性干预严重、地方政府信用透支等问题。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法律政策、自身从事金融业多年的经验,从规范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能、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建立多元化金融市场以及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风险意识与控制手段等方面入手,给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雪兰,何德旭.关于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财贸经济,2011(08).
[2]周建春.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J].中国经济,2011(11).
[3]李兴民.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4]谢瑞芬.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探讨[J].河北金融,2012(12).
[5]朱文生.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2(01).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5
关键词:金融业 发展 管理 措施
一、金融管理发展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受全球经济化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成为发展经济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指导。金融成为发展我国现有经济的中流砥柱。我国的经济也离不开金融行业的管理。所以,只有健全我国经济管理制度。加强金融管理。才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一)金融管理行业对经济全球化有着很大影响
目前,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到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成为现阶段最为频繁的交流市场经济。许多国家为了加强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都封闭外交,一致加强本国金融管理的发展。在一定时间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投资机会的不断增多和加大。如果经济的发展没法满足市场需求,那么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都会日益凸显出来。现在投资者更是站在利益的角度上,寻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发展。现有阶段的投资商往往会站在利益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没有根据市场问题分析,盲目的加大和扩张金融行业管理问题。从而,在这种情形下金融行业的影响随之被放大。许多问题也会浮现开来。这样再看来的话,金融管理行业的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维持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只有改变现有的经济模式,加快经济市场的有效进行。稳定的市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才能更快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传统的金融管理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来源于金融管理行业。她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现在社会进步的有效支持者和供给者。金融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空间上带动着经济的全面快速的发展,成为现有经济的生命力。站在长远眼光来看,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金融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创新。陈旧的管理方式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不出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多方面考虑,制定实现现有经济模式下的经济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案,借鉴其它国家金融管理的模式。实现方法方案的全方位创新。同时,分析问题发生所在原因及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全方位思考和管理。总之,运用管理手段去分析金融经济受阻碍的原因。抓住主要的问题根源,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只有主要矛盾解决以后,其它方面的现有矛盾也会迎刃而解。另一方面,金融的发展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壮大,在发展中寻求规律,在规律中找准问题。从而促进现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待金融管理应适应社会的创新,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抵制防御市场机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
(三)金融管理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金融行业中管理是主要。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制度好经济效益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发展。科学下的管理模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其它因素的困扰。以科学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金融经济,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进行。所以,跟随上特色社会主义脚步,做好科学管理,找准方法。建立先进管理模式,当今社会法律是第一位,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管理也随之被重视。只有遵循管理制度,全方位的建立管理模式,运用高科技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的难题。这样,才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创新发展技术管理体制。合理支配资源。结合各部门的管理协调有序的发展。实现社会脚步的全面发展,任何方向的发展离不来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任何事情找准其关键所在,解决其中发展难题。促进现代经济快速发展。
二、完善金融管理对策
现在的金融经济面临莫大的挑战,怎样从现实困难中找出解决方法最为重要。针对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从现有的方法管理制度中找到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管理中加强防范意识。从而实现经济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下面简要概述发展问题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观念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解决问题的办法找角度。创新是现阶段最为热的发展问题。只有实现经济服务的创新理念。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
(二)金融行业的管理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金融管理虽然重要,但要遵循客观事实,法律防灾第一位,只有完善法律才能加强金融管理的监督能力。从根本上完善监督体质,加强金融管理的全面快速发展。
(三)制定实施严格制度
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筛选不合格的产品不能流入市场。
(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适应不了现代化的发展,从管理本身要进行创新方法的改革,人才方面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建设,多进行人事知识培训和教育,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完善和加强金融管理的发展。同时,促进现有金融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健全法律管理制度,加强现有经济的管理模式,加快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发展。加大对金融行业的监督执法力度。发展人才市场,培养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实现管理者的高水平管理。实现现有经济的全面发展,只有创新管理制度,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管理方向范文6
按照现行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管理职能主要由“一行三局”承担,而证券、保险行业在市、县的监管机构为空白,监管效率不足,形成监管真空;而银监在市、县的监管人员太少、监管力量太弱,其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基层人民银行日常性监管手段不多,日常监管主要集中在金融统计、征信、账户、外汇管理等方面,较为突出的案例是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业务的检查,地(市)中支及支行没有检查权,必须先获得分行授权才能开展,处罚权更是集中在分行或总行;利率政策由人民银行制定,却没有相应的检查权限。此外,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是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对证券、保险机构仅仅有一个协调机制,而没有监管职能,基层人民银行在对证券、保险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缺少抓手。
二、对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边界的诠释
确定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边界,首先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边界。主要应包括:一是地方金融服务。主要是为中央在各地的金融管理机关即“一行三局”服务,为当地金融机构服务,为当地的民众(即金融消费者)服务;二是地方金融管理。主要是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农村资金互助会等准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退出、经营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履行风险救助责任;三是促进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四是支持金融创新;五是管理地方国有金融资产。在确定了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的边界后,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边界,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不与银监、证监、保监和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重叠、交叉的原则确定。具体应是:(1)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适时调查反馈货币政策实施效果;(2)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方法,加强人民银行业务系统的准入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合规合法经营;(3)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统计、支付结算、国库、征信、外汇、银行卡、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业务实施现场和非现场监督检查,防范金融机构业务风险;(4)适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综合评价及稳健性现场评估,有效防范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及系统性金融风险;(5)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切实防范区域金融风险;(6)密切关注地方金融发展态势,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切实维护辖内金融安全与稳定;(7)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金融稳定协调工作机制,实行监管信息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协调稳健发展。
三、强化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权的重点与方向
(一)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为基层人民银行高效履职提供法律保障。一是建议尽快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重点应对金融管理相关条文进行修改。首先要增加相关法律内容,将总行新“三定”方案中确立的相关金融管理职责写入人民银行法中。其次是要及时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如“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报表和资料”,建议删除“银行业”三个字,应该是所有金融机构,而不仅仅限定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后是对相关具体执法检查处罚条款进行细化或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增强检查处罚条款的可操作性。二是制定完善金融管理法规。尽快颁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信用法》、《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法》、《金融机构购并条例》、《金融清算条例》等,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三是建立中小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除按照有关制度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外,还可受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委托直接履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
(二)强化金融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地方法人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强金融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基层人民银行可在不违背“三定”方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调整内部机构设置,从现有执法职能部门中抽调高素质金融管理人员组建金融管理专职部门,负责金融管理日常工作。二是加强“一台两库”建设,即加强金融管理工作平台、金融管理信息库和金融管理人才库建设。三是加强金融管理制度建设。要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及相关金融管理法规,制定出台符合地方金融管理实际,以“两管理、两综合、一保护”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管理制度、办法、指引等。
(三)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升整体监管效率。要转变金融监管的理念以及调整监管目标与重点。在监管目标的模式上,要完成合规性监管向目标导向型监管的转变。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发挥监管的合力作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内部监管体系、外部监管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三个部分。首先要加强自律性监管,即要筑牢金融从业人员自律、金融机构自律及协会自律三道防线;其次要加强专业性监管,培育独立且公正的社会监管机构,其中包含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特别是要强化审计意见对金融监管的作用;第三要加强社会性监管,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加强金融监管。
(四)积极创新金融管理方法与手段,不断拓展金融管理的范围和空间。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创新可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突破:一是开业管理。目前试行的开业管理工作,仅止于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必要时可由银行机构延伸到证券、保险机构及地方准金融机构;还应延伸到老金融机构开办的新金融服务与管理项目。二是重大事项报告。目前,金融机构报送《重大事项报告》中存在迟报、瞒报、漏报金融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为此,应增加瞒报、迟报、漏报金融突发事件等重大事项的惩戒、处罚条款,以确保金融重大突发事件报送的时效性。三是综合评价。要在现有《综合评价办法》的基础上,将综合评价范围拓宽到证券、保险机构,并建立分类别的《银行业法人机构综合评价办法》、《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综合评价办法》、《证券业综合评价办法》、《保险业综合评价办法》等评估办法,并适量增设定量指标数据及标准,以确保综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四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通过金融侵权案件深入挖掘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查处金融违法行为,督促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辖区金融安全与稳定。五是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应延伸综合行政执法检查触角,不仅应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常规业务,而且要检查其衍生、及中间业务,着力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同时综合行政执法检查也应延伸至保险、证券(期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