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创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地方高校、教师与学生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这个话题与课题,围绕素质教育也开展很多的工作,不过成效不是很理想,没有很好地展现出一个地方高校的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好自身的组织文化,尤其是办学文化,导致素质教育开展没有自己的创新之处[1],也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组织文化的发展。因此,从组织文化影响视角下研讨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地方高校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高校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机构,具有自身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对其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教师、学生、对外服务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课题,深受高校组织文化的影响[2]。
(一)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地方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组织文化,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所拥有的文化。就地方高校而言,从类型上讲,分类很多,有的学者将之分为学者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等,也学者将之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3],还有的将组织文化归结于一个组织的精神、理念层面的文化,比如,价值取向、规范、信仰信念等,将之作为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各个方面具有很多的作用与功能。一是大学生组织文化反映一所地方高校的形象、水平、气质、内涵,是一所高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能够促进高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水平,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二是大学组织文化能够极大影响学校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科教育发展、就业创业教育发展、公民教育发展、学生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的人格魅力与气质的发展;三是大学组织文化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发展和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成功。2.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素质教育是地方高校教育系统的重要课题、内容与任务,主要是指向对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从不同侧面理解,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从价值视角来讲,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很多的功能与作用。开展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地方高校办学质量、办学形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竞争力,也能够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校组织文化与素质教育的逻辑关联
1.高校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提供很多的软管理,对素质教育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因素很多,比如,地方文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教师文化、高校管理文化、高校学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是影响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隐私,其中,大学组织文化对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作用巨大,从方向的作用到具体的方式、内容的开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注重大学组织文化的建设发展。2.素质教育为高校组织文化的贯彻、融入等提供很好的平台与途径。大学组织文化既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条件与动力,还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与课题,怎样发展大学组织文化一直是地方高校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话题,大力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公共教学创新发展、科学研究转型发展、教师队伍的再教育培训、校园文化建设、青年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这些都是地方高校组织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开展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涉及很多的方面与因素,需要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支撑,也会受到地方高校组织文化的多方面影响。
二、当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一)素质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运行
1.教育的融合性、协同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注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等的融合,没有注重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融合在一起,致使素质教育的内容不宽泛;没有很好地注重各大教育主体的协同驱动,没有很好地调动教师、学生的互动协作,致使素质教育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彰显素质教育的碎片化发展的现状。2.教育的创新性与复合型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情况、学校办学的情况、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学生的素质情况来及时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考核督导与保障等方面加以整合。3.教育的实践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理论性的理念坚持,忽略实践理念的贯彻,致使素质教育中的学生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4.教育的科学性理念与系统性理念坚持不足。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把握大学组织文化发展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高等教育的规律、素质教育的规律,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合规律性不足;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与统筹,没有很好地协调处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要素的逻辑关系,致使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完整性不足。
(二)素质教育内容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注重创业素质与就业素质、艺术素质、学科素质等方面培训教育,忽略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为人文素质教育很虚;正因为这样,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往往没有很好地将人文素质的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专业学科素质教育中,导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育整合明显不足。2.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是当代中国科技强国的需要,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当代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与网络文明的需要,都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的科技素质培育显得很不够,没有专门的教材支撑和专题讲座;对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培育虽然有一点措施,但完整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虽然有所重视,但专业的网络素质教育的培养读本没有出版。3.大学生的社交素质与心理素质都是大学生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重要素质与能力,应该受到重视。当前,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较为重视,但是落实得不够好;对大学生社交素质教育有所涉及,不过重视得不够。
(三)素质教育方式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覆盖面与惠及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与途径,都应该受到重视。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往往理论活动开展较多,各类素质知识的传授较多,真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实践活动开展明显不足。2.与地方政府合作,与地方企业合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与桥梁,也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素质时,往往重视校内的活动与教育,重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与调动自身的教育力量,没有很好地打开素质教育的思路,没有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平台来探索思考与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平台、形式,这难免会导致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缺乏社会实用性。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师生互动教育形式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手段,地方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环视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现场,往往还是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忽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创造性的发挥。4.网络教育方式是互联网普及下的一种教育方式,应该受到地方高校重视,不过就素质教育而言,地方高校没有很好地开发网络平台,没有很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慕课建设开发,致使地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发利用的力度与广度还非常不够。
(四)素质教育主体层面与保障督导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
主体力量的调动与保障督导机制的构建运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与条件,应该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就目前来看,地方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素质教育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意识也不积极,师生两大主体的互动合作问题以及各个部门的协作不够;完整的素质教育考核督导机制缺位,完善有力的保障措施没有真正到位。
三、主动应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与发展,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构建好地方高校优秀、富有特色的组织文化,为素质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动力
1.加大地方高校制度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制度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相关法规的指导下,积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与做法,强化制度观念,做好自身大学生的现代大学的各项制度文化建设,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制度基础。2.加大地方高校物质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物质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充分做好大学生活动的各大场域的建设,强化办学设施的质量与数量并重,以此奠定整个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物质条件。3.加大地方高校精神层面的建设,不断做好其组织文化体系的精神文化建设。这方面需要地方高校领会大学的内涵与本质,积极做好整个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文化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做好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发展,以此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境界。
(二)主动适应组织文化的发展,全力推进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1.以精神文化为指导,不断完善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精神文化,切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将学术性理念、教学性理念、研究性理念融入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科学、系统、协同、创新、复合整合的教育理念。2.以教学文化、地方文化为支撑,不断提升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文化、地方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以此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整合融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将学科素质、专业素质、心理与社交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网络素质与法律素质等纳入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视域之中。3.以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创新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平台。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务必要契合自己学校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充分利用与开发这些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容,将之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推动素质教育制度化运行,以此不断夯实素质教育的制度供给与物质条件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9):32-46.
[2]郭凯,陆雷娜,况志华.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53-6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2
>> 如何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浅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发展途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讨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提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7.19.
【21】魏法汇.《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35页。
【22】王遐见.叶昌友.《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4页。
【23】贺轶玲.李培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J].《学园》,2009年第6期,第90页。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3
关键字: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大学生
引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可提出的概念,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学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综合素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阵地,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体育教学中蕴含着非常多的素质教育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又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1.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是一个焦点问题。在教育界中,很多高校都在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寻找培养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高校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地方,人才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在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从本质上看,体育教学可以使人拥有强健的体魄,可以使人心灵更加美好。从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看,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互动协作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中具有实践性和参与性。
2.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进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所以应尽快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对于高校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大学生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熏染,这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3.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3.1高校体育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道德素质包含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与道德修养,是人们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水平的反映,它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和道德水平。对于大学生来说,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认知的重要阶段。而体育运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和文化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有效的的规划大学生行为。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道德素质和体育教学整合起来,如公平、公正、公开和务实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竞争,既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学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
3.2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对于人的各个器官的机能在肌肉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经常表现在人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当中,而在体育方面表现得更多。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都遵照将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宗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很好,据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这个趋势也对我们的大学生体育教育敲了一个警钟。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身体素质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它对人们生活、工作、劳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上。而体育教学课堂上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机会之一,需要教师有效的把握住大学体育课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健康水平。不同体育项目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如篮球可以训练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素质、健美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柔韧性、长跑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等,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课程,让学生选择合适他们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对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是有非常有利的。
3.3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扩大起来的,它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有先天的和后天的。而体育教学是后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做专门性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坚定成功的信念。如在球类课上,组使学生进行比赛,参与双方学生的目的都是赢得比赛,所以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去拼搏,而在这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敏捷思维、合理的战术、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过程中,大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心理素质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并有所提升。
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教育已经从单一的增强体质转变为向竞技、教育、生活、娱乐等多功能融合的教育发展。而大学处在身体发育的最后阶段,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教育,既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又能增强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因此,高校体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伟平.论高校健康体育观的树立与终身体育[J].教育与职业,2010,2.
[2] 秦建.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8.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4
1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1.1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好坏,关系到中国未来面貌和中国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因此,中国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1.2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根本
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针,其实行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学校的声誉及竞争地位。所以,实行素质教育是各高校办学的根本所在。
1.3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能力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重视和尊重大学生个性能力,才能突显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和方针的贯彻和执行。每个人都具有其个性特征,忽略大学生个性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就会影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大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发挥其各自的独立创造性。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素质教育,加大有关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课程的投入,让学生在大学里就能够学到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广大学生尽早地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这些只有在素质教育中得到实现,同时可以使学生在面临就业等诸多压力时立于不败之地。
2何谓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等方面的正面影响,在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广大学生在已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内化。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水平、知识技能、文化底蕴、道德层面等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生的创造潜能为重点的一种现代教育。它主要包括对学生科学文化精神、人文底蕴以及道德素养的培养几个方面,目的是将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人才素质一般可分为六个方面,第一,知识素质,其余各种素质均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第二,能力素质,只有将知识素质转化为能力素质才能够发挥人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思想素质,它决定人才社会价值和政治取向,其位置应该在教育的第一位。第四,道德素质,对全人类、对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独立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必须在道德素质中得到完美的体现。第五,身体素质,任何素质的存在和发挥都必须以强健的身体作保障,没有一个健全的体魄,人才任何素质都不会有所发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体魄应该来源于平时的锻炼。第六,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个人在情绪出现波动和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刺激时,个体的反应形式、承受能力和处理水平上,主要表现在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调控。执着、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等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保证个人事业成功的必备精神要素。
3高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实行素质教育前提
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当代大学生既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又应该具备过硬的本领;既要拥有强健的身体,又应该具备健全的心智。加强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加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心理教育形式。采取一定办法以解决一些学生的实际困难。
3.2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高校教育内容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它包含运用已有知识、信息及方法等提出新问题、新观点等,同时也包含能够创造出新的信心、勇气、智慧等诸多因素构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其本质是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充分发展的受教育的机会。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高校首先应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在办学理念上知晓创新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应该关注大学生整个群体,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时,应按照大学生个体上存在的差异,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进行改革,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再者,高校应该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才会有一批又一批创新思维和能力大学生的涌现。
3.3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上,不但要知道怎样去做某件事,还要看完成这件事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能力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位置,同时构成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部分。首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其社会就业提供重要的保障。对于用人单位,实践能力或实际工作水平相对要比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更为重要。所以,高校在学生在校时就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积极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各种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在培养和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高校应以注重实践性教学为根本途径,应将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大学生牢记,实践出真知这一真理。再者,大学生应该踊跃参加各种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在参加这些社团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能够尽早的融入社会,为日后的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总而言之,高校实行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既应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会有合理而全面的各种能力;既应该有崇高的理想,还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既应该有高尚的道德,还要有很高的人文修养等。只有具有如此素质和能力的人才能跟上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大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29-02
引言
在现如今的背景下,信息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借鉴ACRL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水平偏低,他们的信息组织和应用能力还不够高,信息道德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信息观念落后,难以适应大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发展呢?
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检索我们看到,阻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1)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来为自己获取信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把图书馆当成看书或是自习的场所,并没有真正用图书馆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2)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获取信息的意识淡薄。调查发现学生只是在用图书馆的网络进行打游戏、看电视或是浏览一些无用的网页。有极少的人是去图书馆查资料的。3)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学生面对自己所需的信息时,并不知用何种方法获得。4)信息道德缺乏。一些大学生考试时利用信息手段作弊以及在计算机中安插软件使计算机中毒。表现出急功近利的上学目的以及敷衍了事的学习心态。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挣钱,甚至其完成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不挂科或应付差事。这种心态将妨碍他们对学术信息的整理、分析、挖掘和再创造。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必须深化改革,着力培养信息素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需要。
一、信息素质的内涵及必要性
在1974年美国的PaulZunkowski在美国政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在他看来,所谓的信息素质就是人类在工作和生活中利用信息的能力。那么什么是信息素质教育呢?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可以使人独立获取、评价并有效利用信息的教育就是信息素质教育。
人们在谈到信息素质教育时会同时想起另一个专业名词:信息专业素质教育。不可否认信息专业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能够很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甚至有些信息专业素质教育内容已经应用于信息素质教育中,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和界线,我们不能把两者混淆。对于信息专业素质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信息专业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信息素质教育则是对基础能力的培养。信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部大学生的,并且其目的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一定要使他们增强信息需求意识,从而使他们的信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并且要使他们熟练掌握获取信息素质的途径,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信息观。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信息逐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以指数型增长,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的便利和频繁,而且信息也以更多的形式进行表现。所以,信息素质已然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领航者,显然他们的信息素质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但是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的程度并没有与我国社会的发展程度所匹配,所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信息侵权、信息污染等等接踵而至。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今,大学生作为主要的社会和科学的实践者,社会对其各方面的要求都更加严格,这一点在信息素质上的表现特别明显。
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应对社会信息化的挑战,所以高校必须进一步使自己的学生提升信息素质,这也就要求高校要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这也是信息时代下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信息素质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并且我们应对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还能让我们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程度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以便于学校安排下一步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同时,这也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素质教育恰恰能使大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信息素质教育还能使学生对创新的积极程度得到提升。所以,为了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生产和工作逐渐依赖于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知识信息的积累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大学生在大信息时代下必须要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大学生信息素质应该成为衡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将已获得的信息作用于信息处理中,更需要大学生快速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更大地开发自己的创造性与发散性。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他们的信息素质将极大程度地影响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国家来说具有战略上的意义。
三、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内容
1.信息知识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的应用,旨在让大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常识,虚拟教育环境,用信息科学方法教育大学生的思维方法。
2.信息意识教育。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辨识意识和信息时效意识,同时社会相关各部门也应承担相应责任,面对不同的用户,各部门应开展丰富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以此来提高社会的整体信息素质水平。
3.信息能力教育。信息能力可以启发人的信息意识,提升对信息环境的应变和理解能力。提升信息能力,可以使自己形成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信息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4.信息道德教育。通过信息道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形成一套信息伦理与道德的自我约束准则。培养具有综合信息品质的人是信息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信息道德的教育就是将社会上的人都培养成为乐观积极、具有良好情趣的品德高尚的人。
(二)发展方向
1.建立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体系。首先,应有计划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其次,建设与完善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
2.培育跨学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提高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将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到一个很重大的作用。所以对这方面的老师,应该从受教育程度、专业素质以及表达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筛选。
3.融合专业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并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和技能相结合,使课程紧贴实际,紧贴操作。
四、做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积极引导
(一)制定培养信息素质人才的目标
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项广泛的运动。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的信息素质教育包含了信息感情、信息知识以及人文等多个要素,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因为信息素质教育十分重要,所以美国课程管理协会将其作为教学实践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很多学校都在教学大纲中加入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二)确定行之有效的信息素质课程方案
把信息素质教育放到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形成适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确保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准确地说,就是在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再建立多层次性的分期目标,并及时了解各组成要素,根据特定的设计原理,对课程的种类、构造以及课程实施评价策略进行规划,形成一个丰富灵活的有机课程体系。
(三)全面建设图书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与传播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及特有的服务、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完备的网络检索设施的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场所。显然图书馆中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系统的馆员是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有力优势。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决定了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所以高校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现代化投入,争取取得对库藏、员工素质、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重大突破。图书馆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强高校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信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使馆藏文献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换,让全国大学生都能够更好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素养。
(四)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与微信查阅
信息素质教育的传播也应该跟随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更好地与大学生生活接轨。建立完善网络授课平台能够使广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这种亲民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微信中添加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更加便捷学生查询、学习。这种大家易于接受的传播途径会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五、结语
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关键,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在社会全面普及信息素质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的程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择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青年崛起则国之崛起,我们理应加大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国之支柱。
参考文献:
[1]李武,姚红.试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2004.
[2]向海华.中美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范文6
一、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究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忽略,影响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没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驱动着教育、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培养。另一个原因是外来文化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主义大量涌入,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必须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有很多教育内容是关于我国古典名著、传统民俗文化的,如苏武牧羊的典故、岳飞的精忠报国等等[1],这些都是培养民族情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重要素材,有利于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之情的培养和形成。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总体上不太乐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问题、价值观扭曲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对物不爱惜、对事不关心的现象[2],这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著名人物事迹,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词句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责任感,以及杜甫吟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这些都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素材。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古代优秀作品、历史人物和典型文章中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从小见大,通过语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故事等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起到震撼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进行渗透教育。
(三)有利于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正常成长发展、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从狭义方面看就是要对学生的个人情感调节能力进行培养,进而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当前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加上家庭结构的简单化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非常脆弱,常见新闻报道中的因感情不顺自杀、因嫉妒走上犯罪道路等事件都是这种问题的表现。通过大学语文的情感教育能够对大学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阅读优秀文章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实自己的人生阅历,在一些事情上就能够有经验可借鉴、有情感可参考,通过情感净化心灵,强化自我情绪管理[3]。
(四) 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是文学创作的结果和精华,文学创作的过程是想象、幻想等活动的集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认识和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者创作过程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作用的体现措施
首先,要对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从篇目的选择、教学的重点等方面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自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法让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对文章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情怀进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情感宣泄提供有效出口,让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情感,勇敢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摆正心态。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形象性强的潜能,对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行培养,文学作品都富含有无穷的想象力,对这些想象力的培养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例如在一些经典古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古文进行翻译自学,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教师要在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了解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并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