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1
关键词:骨科;护理沟通;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伴随我国医疗制度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看病就医时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护患之间因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纠纷不断增长。骨科患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专科特征,在与骨科患者的护理沟通中,针对患者的伤情、经济纠纷、伦理等问题,临床护士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在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研究与患者沟通的方法、技巧与注意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在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的条件下,注重护理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了2011年8月~10月骨科所有人院患者116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32例,年龄6~78岁;因车祸、工伤、他人所致损伤81例,占总数的69.83%,自我损伤20例,占总数的17.24%,其他疾病15例,占总数的12.93%。
2 在与骨科患者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1 骨科患者以外伤多见,多为突发 本组病例中,因车祸、工伤、他人所致损伤81例,占总数的69.83%,近七成。患者受伤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突然降临的意外,不仅让患者措手不及,因伤病带来的痛苦、生活的不便、家庭生活的紊乱等使患者一时难以接受,心理无法承受,因此而紧张、焦虑、矛盾、甚至愤怒,不敢面对现实,祈求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尤其在入院早期,患者上述种种心理困扰,给护理沟通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
2.2 骨科患者多存在一定的经济纠纷 骨科住院患者以外伤骨折居多,导致损伤的原因多为车祸、工伤或他人所致,患者的医疗费用大多由事故肇事责任方、工地负责人或刑事责任人承担,研究发现由于诸多原因,负责承担医药费的责任方常常不能按时支付费用,患者也因经济困难不能自付,常会因经济中断而影响治疗的进行,患者与责任方存在的经济纠纷,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也使护患沟通困难重重。
2.3 骨科患者多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 骨科患者受伤住院后,患者与责任方之间存在因相关政策、法规、法律等涉及的责任承担、经济赔偿、后续治疗康复费用等许多伦理问题,比如,外伤后是否存在后遗症,伤情的程度等,尤其是一些伤情并不严重,在住院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出院的患者,常常因为责任方理赔不到位、医药费解决不妥等问题而拒不出院,同时,责任方也会寻求医院方面促使患者尽早出院,患者与责任方双方的矛盾会在护士与患者及责任方之间沟通时体现,骨科护士在沟通中必须做到慎独、慎言。
3 骨科护士在护理沟通中的对策
3.1做好心理护理 在实施心理护理时,如护士自己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技能方面的准备,会在患者表达情况和情感时不自在,甚至焦虑、不知所措[1]。做好心理护理,临床护士首先应该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要掌握从事专业的临床基本知识理论,还能够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与人交流的基本技巧和艺术,要善于表达并善于移情,学会与患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经历,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患者。骨科患者尤其是各种外伤患者,早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走出突发事故的阴影,让患者尽快适应角色,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2注重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2]。骨科患者尤其是存在经济纠纷的患者,由于责任方和患者之间因某些法规、法律原因,不能及时或按时进行经济赔偿或支付患者必须的住院经费,严重者因患者家庭不能承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工作中要强化人文关怀,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寻求社会帮助,在护理工作中做好每一件护理操作,把真诚关怀、无私奉献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细节,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院的温暖,提高恢复健康的自信心。
3.3善用沟通技巧,规避伦理风险 骨科外伤患者中,患者与责任方常常会因经济赔偿纠纷、是否出院、有无引发并发症、伤情程度等问题而引发争论或新的纠纷。为此,患者及家属或责任方陪护人员常会寻求医生护士这方面的帮助,在与患者护理沟通中,护士要理解对方的沟通目的,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绝对不可带有个人的偏见和倾向性,要讲清相关的处理途径。比如是否出现并发症、伤残程度等,要通过相关机构进行科学性鉴定,不要夸大患者伤情,也不能一律不予解释或回答,使患者感到护士能力不够、学识浅薄,影响将来的沟通,学会应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比如积极暗示,善意的"谎言",委婉的拒绝等,沟通中既要慎独,更要慎言,绝不可把自己卷入患者和责任方的矛盾双方中,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规避各种伦理风险。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护理工作的职责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己成为衡量医疗整体水平和保持医疗市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因素。面对挑战,护理工作必须全程融人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规避各种伦理风险。在骨科患者的护理中尤其要注意研究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方法,提高护士的人文知识和伦理知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及个人隐私,让患者感受到高品质的护理,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尾至2015年初两年时间内抢救的骨折患者中,同意接受研究的总共有50例,纳入对照组的25例骨折患者中,9例患者的性别为女(36.0%),16例患者的性别为男(64.0%%),最年轻的患者刚步入16周岁,最年长的患者已步入66周岁,中位年龄大约是(40.23±5.44)岁。纳入观察组的25例骨折患者中,8例患者的性别为女(32.0%),17例患者的性别为男(68.0%%),最年轻的患者刚步入15周岁,最年长的患者已步入66周岁,中位年龄大约是(40.21±5.03)岁。随机分组下两组骨折患者的中位年龄、身体素质、男女比率、骨折严重程度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基础护理实践于25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将情况记录下来。
综合护理实践于25例观察组:(1)病情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完成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查看患者的伤口没有水肿、渗血等现象,将这些情况全部记录下来。为了避免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帮助患者更换药物的环节中,护理人员要重视无菌操作,避免感染[1]。(2)心理护理。患者从发病到住院的时间内,往往一时间难以接受事实,甚至很多患者由于担心治疗失效而引起残废,从而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情绪,并且抗拒治疗,针对这样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告诉患者遵医嘱治疗的意义,将治疗成功的案例告诉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2]。(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和病情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将基本的知识灌输给患者,尤其重点阐述注意事项。(4)功能锻炼。等到患者有所恢复之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具体的锻炼方案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后制定,护理人员每天督促患者完成锻炼任务[3]。
1.3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结果的数据输入SPSS23.5软件包,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用以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用以表示计数,如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
2结果
2.1对比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后,被判定治疗效果为差的占了6例,被判定治疗效果为良的占了10例,被判定治疗效果为优的占了9例,基础护理的优良率是76.0%。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后,被判定治疗效果为差的占了1例,被判定治疗效果为良的占了4例,被判定治疗效果为优的占了20例,综合护理的优良率是96.0%。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基础护理,欲知详细数据请看表1。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有明显差异(P
2.2对比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对照组25例接受基础护理后,满意度分级为不满意的占了5例,满意度分级为较满意的占了10例,满意度分级为非常满意的占了10例。基础护理的满意度是80.0%。观察组25例接受综合护理后,满意度分级为不满意的占了1例,满意度分级为较满意的占了5例,满意度分级为非常满意的占了19例。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是96.0%。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有明显差别(P
表2 综合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对比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3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95-01
骨折临床发生率较高,且各个年龄段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对其相关研究也较多,其中中青年患者作为骨折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社会负担往往更重,因此对于骨折的心理应激程度更为强烈,而这对其治疗态度可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较高[1]。本文中我们就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中青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6.4±5.9)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8例,肋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10例,初中和小学12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6.5±5.7)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10例,下肢骨折9例,肋骨骨折3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文化层次:大专和以上3例,高中和中专9例,初中和小学13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骨折类型及文化层次数据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中同种类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与骨折部位、严重程度等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相关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项告知等,同时给予相应的基础生活与症状体征护理。观察组则以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即不仅仅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与治疗方法进行辅助护理程序的制定,且对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及疾病辅助需求也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在护理的过程中也将评估所得需求融入到护理细节中,以使患者的护理兼顾疾病治疗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尤其注意对患者不良心理的疏导,另外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患者的护理需求的变化也进行及时更新评估,以期达到较佳的且不断改进的护理效果,再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每位患者出现的个性化护理采用小组解决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策的制定,即由所有参与护理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问题探讨小组,然后针对每位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集思广益,采用最佳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第1周与第2周的治疗及护理态度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根据ITAQ量表进行针对性改进,将其中问题改进为治疗及护理方面的问题,且经验证适用于临床,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每个方面均最终评估为完全依从(对治疗及护理均完全配合)、部分依从(在督促下对治疗及护理可完成)及不依从(不愿接受或抵触治疗及护理)[2]。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男女比例、骨折类型、文化层次及治疗态度评估结果均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而年龄则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软件为SAS7.0,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态度比较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完全依从率比较,P>0.05,而护理干预后1周和2周观察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均
3讨论
骨折在临床中涉及的年龄段较广,其中中青年骨折的发病率也较高,而临床对其治疗诊断与护理的研究也即较多[3-4]。另外,中青年骨折患者不同于老年及儿童骨折患者,其处于社会功能负担较重的时期,其对于骨折的心理应激反应更为强烈,因此对其治疗态度受之影响,表现出更为异常的波动,而这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改善均十分不利[5-6]。个性化护理是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一类护理模式,其更为注重每例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问题也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解决,故更为适用于各类患者的护理干预[7-8]。本文中我们就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并与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态度明显改善幅度更大,表现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完全依从率均明显更高,从而肯定了个性化护理在中青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而这些均与个性化护理更为兼顾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有关,且其针对中青年患者骨折发生后的情绪波动进行针对性问题的解决,所以对于不良情绪心理的疏导效果相对更好,对于护理问题的解决效果也即好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个性化护理对中青年骨折患者治疗态度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龙先慧.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60例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5):634-635.
[2] 张桂华,谭中宝.综合护理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3,22(13):1165-1166.
[3] 刘楚霞,许文凝,王君玉,等.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36-137.
[4] 高青房.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93-94.
[5] 蔡晓霞,赵景云,黄彦英.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在下肢骨折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81-82.
[6] 王红梅.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64-765.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5-010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55
在临床上,骨折是指在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下,骨骼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受到损害,进而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病理以及生理上的改变。作为一种躯体的常见性外伤,骨折较为常见,是临床高发型疾病。无论是采取手术还是保守的治疗手段,骨折患者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期。在此期间,考虑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疼痛以及心理压力,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大投入力度。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针对骨折患者开展完善、细致的优质护理工作,再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期,同时对于消除患者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2]。本文中笔者对收治的骨折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以便对各种护理工作的效果加以分析和比较,进而得出最佳的护理途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17~86岁,平均(40.3±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47例,女46例,年龄16~85岁,平均(41.3±6.9)岁。两组导致骨折的原因以及骨折的类型,详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即常规的对症护理,包括查房、卫生、注意事项说明、生理指标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服务结合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2.1 优质护理服务 (1)个性化护理。在骨折患者入院后,首先评估每个患者的状况,进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如饮食注意事项、安全知识、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等,要详细地介绍给患者,期间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明确。(2)围手术期的护理。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地说明手术目的、过程以及预后情况,使患者充分了解整个手术过程,有助于消除其紧张情绪。手术结束后,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如年龄、致病原因等,制定具有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同时要对临床路径进行详细的说明。(3)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骨折患者在康复期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血肿及褥疮等[3]。所以要针对这些并发症开展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包括要及时地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的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杜绝压迫神经或者血管的现象出现;要随时关注患者的伤口引流状况,确保创口敷料的干燥和清洁,一旦发现有感染的情况出现,要及时告知临床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4)康复训练护理。对骨折患者来说,术后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其能够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的治疗期,使患者早日康复[4]。所以,在优质护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康复训练护理的关注。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手术情况、生理指标等,评估出患者的康复能力,从而制定出面对每个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机体功能康复计划。在早期,主要协助患者进行一些轻微的床上锻炼,在不对关节造成压力的情况下主要进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锻炼。在中期,要督促患者做些幅度较小的关节与骨骼的活动,在不感到剧烈疼痛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在后期,除了对肢体的功能加以恢复外,还要进行负重锻炼,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1.2.2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在治疗以及康复期间,受到了生理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会出现诸多的心理问题[5]。如要承受骨折带来的疼痛、经济压力带来的焦虑、手术带来的恐惧、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自卑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其他心理问题,包括烦躁、悲观、消极、过分敏感、失眠等。上述心理问题对于骨折患者的康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打击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所以对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的意义。具体来说,针对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在患者入院时,护理工作人员要持有宽和、礼貌的态度,与患者拉近距离,给患者留下亲切、值得信任的第一印象,便于日后良好的交流氛围的形成。其次,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衣着的整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各个方面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倾听每个患者的心声及意见,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地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此外,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如挪动患者、固定患者以及帮助其做康复锻炼时,护理人员要做到技术娴熟、轻柔,避免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产生担心甚至抗拒的心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怀有信任和安全感。再者,可以尝试采用播放音乐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以便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缩短治疗期。最后,在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阶段,适当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时期,患者有可能因为疼痛以及持久性而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针对这一情况,向患者详细说明锻炼的目的以及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升意志力,在锻炼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体现功能锻炼的意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为百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5
关键词:小儿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如今大众对于运动的日益关注,以及车辆交通事故的增多,小儿骨折患者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在临床中,护理人员发现,小儿骨折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会多多少少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对小儿骨折患者予以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强化对其的心理护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小儿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特点,探究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以促进其治疗和康复。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10岁,平均6.5岁。30例患者全部是外来暴力所导致的新鲜骨折,其中肱骨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股骨骨折2例,均在伤后2~48h内开始手术。30例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经过治疗及护理,29例完全康复,1例伤侧轻微残疾。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骨折患者入院时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其不同的心理状态及特点,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评价其对于治疗和康复的作用。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表格整理。
2 结果
2.130例患者中,很多患儿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心理问题,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护理,见表1。
2.2心理问题分析
2.2.1恐惧心理 有83.33%的患儿存在恐惧心理。本次研究中所有小儿骨折患者均是遭受突然外伤导致骨折,患者在面对顷刻而来的猛烈伤害时,没有足够的应激心理准备,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对似懂非懂的骨折产生恐惧心理。患儿也害怕因为自己的顽皮导致受伤会遭到家长的批评和责骂。
2.2.2悲观心理 63.33%的患儿产生悲观心理。处于不能活动的状态当中,患儿会对自己日后能否照常活动玩耍感到迷茫,甚至产生悲观心理。根据相关研究,小儿骨折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及悲观失落情绪[1]。
2.2.3焦虑心理 60.0%的患儿产生焦虑心理。因遭受伤害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疼痛,使很多患儿想尽快摆脱痛苦状态,心里出现焦虑。同时很多患儿课业负担较重,担心住院治疗会耽误拖延学习,故出现明显的焦虑心理。
2.2.4亲和的需要 53.33%的患儿产生亲和的需要。患儿在住院期间,和朋友同学远离,因此会产生对他人亲和的需要。有临床观察表明,患儿之间常会互相认识并认同和了解对方,但同时也容易使得消极情绪相互感染,因此应当加以注意和重视。
2.2.5性格改变 36.67%的患儿出现性格改变。患儿对遭受创伤及治疗中带来的痛苦难以忍受,会不安焦躁,甚至乱发脾气。而在医院治疗期间,行动的约束,环境的孤单,均会使得患儿性格发生改变。
3 结论
针对患儿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及家长应及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2],对其治疗和康复过程产生促进作用。
3.1创造良好的疗养环境 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可以让患儿保持心情舒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促进其伤处的康复。同时良好的疗养环境有利于患者之间活动和交流。
3.2减轻治疗中患儿的痛苦 小儿骨折患者的年龄段较小,给予不同治疗方法时应对家长和患儿内心解释,操作动作轻柔,同时使用语言鼓励患儿,使患儿放松心情。静脉给药尽量采用留置针。如果患儿需要接受手术,在手术之前应该和患儿进行充分沟通,让患儿知道手术的过程以及方法,消除其畏惧心理[3]。
3.3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和沟通 责任护士应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定时查看患儿实际情况,和患儿保持紧密联系沟通,对患儿进行心理开导和交流,做到及时发现患儿的问题,并和医师取得联系,采取一定措施。
3.4对家属做好疾病知识教育 在患儿入院之时,对患儿家属做好疾病知识教育。告知家属疾病治疗、护理和康复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是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来完成的。同时将家属照顾患儿期间的注意事项解释清楚,并确认家属已经完全了解。告知家属一旦出现任何问题,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3.5做好医护人员对病情的沟通 白夜班医护人员交班时,应将所负责患儿的情况交代清楚,对于特殊情况的患儿,应做到详细交接,值班护士应特别留意此类患儿,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和患儿家属做好及时的沟通联系,共同对患儿施以护理和照顾。
3.6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技能 应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儿心理问题的预知和发现能力,并对心理护理技能进行培训。同时完善医院的心理护理制度,真正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该拉近与患者及家属的距离,知悉患儿的病情,重视患儿的心理状态,发现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开导患儿保持心情舒畅,必会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2.
骨折患者护理问题范文6
【关键词】老年;colles骨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1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8年9月我科住院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4岁。均不需手术治疗,采取夹板固定,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1)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全面收集资料,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2)老年性骨折患者由于失去正常活动功能,使身心遭受严重打击,患者往往产生恐惧、焦虑心理,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经济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让其对疾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引导患者发泄焦虑情绪,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骨折的情况,谈话时态度和蔼,站在患者的位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焦虑情绪。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采用局部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恢复。
2 结果
实验组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60例,夹板固定时间6周,骨折愈合时间4-6周,随访3-6个月,结果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正常者58例,功能恢复不全者2例,有效率96.7%;对照组老年性colles骨折患者60例,夹板固定时间6周,骨折愈合时间4-6周,随访3-6个月,结果骨折对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正常者32例,功能恢复不全者28例,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