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会计流程 职业标准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52
一、背景分析
本班52名学生,总体学业水平较低,基础会计知识掌握不完全,需要在财务会计课堂中不断补充讲解基础会计内容,强调课前知识准备。同时本班有六名同学相对而言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她们在课外接受校财务会计技能训练,备赛市级技能竞赛,针对学生情况,本学期尝试分组训练,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各组组长,在分组训练时检查本组同学练习情况并及时答疑。教师对各组长提前集中训练并答疑,同时对组长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实现分层教学。从开学以来效果表明,学生之间的互助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带动了一批学习懈怠的同学,延伸了教师的力量,同时对于组长也形成了学习动力,在答疑过程中巩固了知识。
所用教材为南京市职教教研室编写《财务会计综合教程》,以“南京红光公司”11月~12月账务处理为例,由21个实验构成。本课内容为实验十八中销货退回的相关部分。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已经熟悉了会计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账簿的登记。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销货退回时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但对于具体销货退回的会计业务流程完全不了解。计划分两次共四个课时指导学生掌握流程操作。
二、教学设计中的难点
(一)会计准则,特别是涉及税务的规定经常会有改变,教材内容无法完全符合实际工作。
课本例题不可能完全列出每一步实务操作的单证,并且由于前述原因,实务中单证格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单纯理论的讲解无法使学生了解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
(二)教材例题、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都是手账,而实际业务中大多数都必须是机打凭证和帐页。
(三)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买卖双方的核账算方法涉及到的主要账户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账户,分别在教材的不同章节出现,学生很难自主地联系起来,而一旦能将某项经济业务的买卖双方核算方法同时掌握,将非常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的学业状况差异很大。
(五)业务所涉及的单证量较大,作业工作琐碎,有效评价管理难度较大。
三、针对难点的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一:
课前教师专门训练各小组长,课堂上分组作业,每组由小组长负责指导、评价。
设计目的:提高教师上课效率,提升小组长的水平。(在指导同学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提高了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进同学团队意识(通过小组竞赛),发挥学生间有效交流的作用,弥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不足。
设计二:
由组长安排组员分成买卖双方角色进行退货业务流程,组长扮演税务局角色,提问双方有关政策问题(比如:认证期限,等等)。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实务操作中熟悉业务流程,发现知识盲点和误区,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设计三:
在前述小组训练前,教师故意没有强调红字专票的填写方法,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红字专票,通过评点学生作业,分析几种不同做法,确定正确方法并讲解手写和机打专票的区别。
设计目的:
强调红字专票的实务操作。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尽力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
设计四:
小组同学买卖双方互换角色,再次训练。
设计目的:使每个学生从买卖双方角度掌握业务的会计流程。
设计目的: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通过与已经就业的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问题大多数是通过以下的途径解决:日常的凭证传递问题找单位老会计请教:少见的业务类型找过去的老师,其实很多问题是和不断出台的新准则或新的税务规定有关,完全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得到答案。
联系校内教学,我想到在课堂中,教师大多数以课本的规范为准,很少主动联系实际中已经改变的职业标准,这也是形成学生在工作中不知道如何寻找答案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本课的课题关键词是“会计流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退货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有与会计有关的单证填制与传递,这种传递既包括买卖双方间的也包括买卖双方与税务局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使用的都是实务中的单证,需要分角色扮演,需要互相监督,也需要互相合作。在分组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行动起来,思考起来,真正实现了人人动手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
(三)教师需要思考“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教师需要促进学生思考“为何学、学什么、如何学”。
从工作以来,我经历了为“考证”教――为“考单招”教――为“职业”而教的过程,学生也相应的经历了同样的为何而学的过程。为何而教的不同显然影响到了后两个问题,现在为职业而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就是要为了掌握和职业标准与工作过程相对应的内容,由此也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学,考评的标准是学生能不能实践所学知识。
(四)教师工作方式的改变。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英语;学目标;目的;要求;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68-01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甚至成为了我国的第二语言。在我国,学生都是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了解英语。英语课堂应该是有效的,有趣的。英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踏实的。教师应该按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来制定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目的
良好的教学目标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后使小学生可以利用英语简单的日常交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新课标目前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具体要求: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试听。教学目标设定内容:语言认知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语言文化目标,语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三、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现状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目标是方向,目标是灵魂,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清晰。然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还存在很多弊端。
1、教学目标缺失。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多大必要。小学只用知道有英语这门学科的存在就可以了,而真正开始学习应该从初中开始。于是,他们在教学中无规律教学,不制定任何的目标,不认真教学。致使学生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输在了起跑线。初高中学习落后于他人,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耐心,从而腻烦学习英语。
2、教学目标单一。许多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学习英语无非是会念几个词,会说几句简单的交流用语。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教会学生读与写和听。忽视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没有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英语。
3、教学目标随意。很多教师在平时课堂上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没有任何的重点和层次,忽视了知识的层次性和关联性。不能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是一门前后联系紧密的学科。
4、教学目标错位。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不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在要求对课文的掌握时,过多的操练单词、句型、语法等就会发生教学目标设定的错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正确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设定适量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急于求成。制定过多的教学目标不仅会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适量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悦,也便于教师日后的总结工作。
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的灵魂。随意的课堂目标缺乏准确性,系统性和渐进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正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他们的掌握程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并做出具体、明确的陈述,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全面的设定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及道德、审美、劳动等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要秉持这是三个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4、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就可以解决目标设定错位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准备,落实具体细致的目标,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踏踏实实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标所达要求达到的目标,深入了解,准确操作,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实到实处,并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春燕《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学术期刊,2010.
[2] 刘 颖 岳亮萍《基于课程标准设定教学目标》学术期刊,2012.
[3] 郭松梅《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学术期刊,2009.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椭圆;高职数学;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大都是教师以实例图片引起学生探究什么是椭圆的兴趣,然后教师在黑板取两个定点,由学生动手操作,用一段细绳画出椭圆,给学生直观感知,再由学生讨论能够画出椭圆满足的几何条件,得出椭圆的定义,再由椭圆的定义演绎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抽象性较强,运算较繁琐,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吃力,学生觉得枯燥难学,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生在学习椭圆之前已经学习了圆的定义、圆的方程,了解了解析几何基本思想,知道一些用坐标法研究几何的方法;学生对椭圆也有直观感性认识,会把“扁的圆”叫做椭圆.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思路,设计了简便易行的“从圆转化到椭圆”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类比、猜想等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类比学生熟悉的圆的方程,提出椭圆方程的猜想,并对猜想的正确性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下面就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展开介绍和讨论.
二、教学设计和过程
1.以生活为背景,通过实验探究概念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探究,可以对数学概念形成直观感受,有利于概念的获取.下面是这个实验的课堂教学实录:
请每两位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的透明杯子(或瓶子),倒入半杯水,将杯子平放在课桌上,然后从杯子的正上方观察水面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现在的水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一个圆.
师:让杯子向右(或向左)倾斜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看看水面是什么形状?
大部分学生:是一个椭圆.
师:把倾斜的角度加大一点,看看水面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水面还是一个椭圆,不过椭圆变得更扁了.
师:思考一下,随着倾斜角度的加大,椭圆的形状在左右方向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前后方向呢?
生:倾斜角度越大,椭圆在左右方向上就越长,而在前后方向上不变(图1).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圆沿着一条直径拉长可以得到椭圆,这样得到的椭圆使我们看到了椭圆与圆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在圆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椭圆的知识.
此时再讲述课本上椭圆的定义,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类比圆的方程,猜想椭圆方程
圆的方程是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椭圆与圆进行类比,根据圆的方程,猜想椭圆的方程.
师:圆心在原点,半径为b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2+y2=b2,方程两边同除以b2得到什么?
生:圆的标准方程变形为x2[]b2+y2[]b2=1.
师:把这个圆横向拉长,使其在x轴上的半径增大为a,在y轴上的半径不变,仍为b,这就得到一个椭圆(图2).类比圆的标准方程,猜想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生:x2[]a2+y2[]b2=1.
到此为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认识了从圆到椭圆的转化,并且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进行类比,提出了椭圆标准方程的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猜想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猜想上.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需要对上述猜想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3.根据椭圆的定义,验证椭圆方程的猜想
由椭圆的定义可以验证上述猜想的正确性,即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验证过程如下:
如图3建立坐标系,焦点分别为F1(-c,0)和F2(c,0),设M(x,y)为椭圆上任一点,则|MF1|+|MF2|=2a,代入坐标,得(x+c)2+y2+(x-c)2+y2=2a,化简,得(a2-c2)x2+a2y2=a2(a2-c2).注意到a>c,记b2=a2-c2(b>0),可得x2[]a2+y2[]b2=1.这就验证了上述猜想的正确性.
由于高职学生经过了实验、类比和猜想等思维过程,特别是有了猜想作为基础,对于猜想的验证就会感到顺理成章,进而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
进一步引导学生反过来将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圆可以看成是椭圆的极端情况.
通过从圆到椭圆的转化,使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认识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高职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反 思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打破封闭、固定的落后程式,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不要把学生的思考限制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新旧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可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的出现水到渠成,而过去熟知的旧知识又得到巩固与深化,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系统化的知识.在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知识面,往往学生的难点不一定出现在本节所要理解的内容上,如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方程的化简,在该环节上还要尽量推导细致一点才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4
穆棱市第一中学 高二学年 数学 靳春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上)第八章第三节内容,双曲线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又一重要曲线,本节课既是对解析几何学习方法的巩固,又是对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进一步认识,从整体上进一步认识解析几何,建立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
2.教材处理
a.教材的定义并不全面,应该是“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大于0,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b.教材中只是给了双曲线的定义,而对距离之差2a=0,距离之差2a=2c时没有研究,为了使学生对双曲线轨迹形成有更深的体会,应该加以说明。
二.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双曲线是圆坠曲线中第二学习的曲线,再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曲线,对学习曲线方程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和方法,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不困难,但在求方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严密认真的态度。
心理特征:高二学生已经形成了是非观,具备了一定的类比转化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心里上也具备了承受和辨证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但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还不够灵活,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点拨引领效果。
三. 教学目标确定及依据
双曲线是继椭圆后的有一个曲线,两者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上类似,但是性质上差别很大这就养成学生在学习时必须辨证的考虑问题。本着课改理念,养成学生对知识用于探索精神,学生亲自体会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获得过程,这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现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方法,理解怎样的双曲线其方程为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其图形有什么特征,并能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焦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类比推理,探索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法是认识事物,掌握其实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发现数学美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4.重点与难点
重点:双曲线中a,b,c 之间的关系。
依据: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离不开a,b,c之间的的关系
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依据:如何分清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难点
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自学法
四.教学理念及流程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及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学原则,遵循事物的发生,发展成熟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在此过程中体现生生,师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发挥,通过双曲线方程判断焦点的位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严密推理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流程设计
1.复习:椭圆的定义及怎样求得椭圆的曲线
2.新课导入: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怎样的曲线呢?
3.新知探究:在什么条件下能得到双曲线,怎样求双曲线的方程?怎样通过双曲线方程判断焦点位置?求曲线方程时同桌分别求焦点在X,Y 轴的曲线方程。
4.习题分析:107页练习第二题 目的:对双曲线的焦点位置的判断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CELTS;规范;教学资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58-02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正逐步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变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一直在探索并努力构建教学资源系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已建教学资源无论是从内容或者组织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增强资源内容的适用性,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各个不同教学资源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充分体现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建数字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数字教学资源固名思义,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即在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下,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具有网络化、数字化、规范化、可跨平台跨系统共享与交换等特点。[1]
通过对多家图书馆数字教学资源的走访和调查,发现:
(一)教学资源只求数量而忽视了教育和教学性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眼光放在了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系统容量都很大,而里面的教学内容却与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可用性不强。
(二)资源中高职教学特色体现不鲜明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技能训练、实训练习应该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建设的资源库主要以文本、视频、课件、素材等这类传统的资源为主,有利于技能训练的虚拟多媒体和实景展现实操演示的资源比较匮乏。
(三)教学资源数据不标准、不规范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发教学资源时采用的标准不一致,在资源库的结构、资源类型、资源属性等方面缺乏规范,各个平台、系统之间无法交换和共享资源,许多同类资源重复建设。
(四)教学资源系统的动态维护效果差
资源库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时充实和更新。教学资源库的丰富、发展、更新问题,是在资源库建设、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随着专业知识理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应贯穿始终的常抓、常建、常新的问题。
二、CELTS对教学信息资源库构建的意义
(一)我国CELTS教学资源建设规范标准
CELTS(China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国家标准,它包含5类标准: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和教育管理相关标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31是针对资源建设而制定的资源开发指导规范。本规范的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一致的标准,以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为学习者或教育者等对教育资源的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能获得最大效率而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不同资源库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支持。[2]
(二)CELTS对教学信息资源库实现的功能
1、提供标准的数据文档格式,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换
资源库的结构、资源类型、资源属性等方面缺乏规范,这使得资源不易管理和利用,各个平台、系统之间无法交换和共享资源,许多同类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本规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致的标准,利于数据互换与共享。
2、有利于用户对资源内容的定向检索
CELTS提供了对教育资源属性进行XML标记的格式约束,提供了编写相应DTD文档或Schema文档的依据,用于实现对资源基于内容的定向检索,以提高在互联网上搜索所需教育资源的效率,并可根据要求细化到不同的层次,如细化到某道试题或某幅图片的粒度上。
3、为教育资源的多种表现形式提供了可能
同一套XML文档可以采用多种XSL定义显示方式,这意味着某一教育资源既可以朴素简单的形式呈现,又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形式由不同的教育情境来决定。
4、为教育资源的多种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了可能
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封装性和可分解性。单个的教育资源可以封装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对象,也可以分解成几个学习对象,这些可通过CELTS的描述来确定学习对象的粒度。由于它们采用标准化的统一标识,因此在用户查询、搜索、使用时,可以通过规范的实例,即教育资源属性标识来过滤、选择特定主题的学习内容,从而简化并快速地更新、搜索和管理内容的过程。[3]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有关教学资源的内容建设
高职院校要加强建设针对性强的专业教学资源,除提供各专业“必需、够用”的各类型学习资源外,要特别提供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应用技能的资源类型,如专业图片素材、虚拟仿真课件、实况操作视频、情景视频等,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新技术知识和各种最新动态、相关职业背景前沿等。
下面就高等职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应该重点建设的几种教学资源做重点介绍:
(一)高职特色的多媒体素材资源
我们这里所讲的多媒体素材主要指与高职专业学科有关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目的是提供直观形象的资料。如机电、机械专业需要的机械结构图片、常用的零/部件模型模具实物图片,工作原理或加工等过程的三维动画,旅游专业需要的景点风光视频等。
(二)高职特色的多媒体课件资源
建设多媒体课件资源,即可以整合本校教师已有的优秀课件资源,也可以购买或者从网上或从其它兄弟院校获得适合本院校的优秀课件资源,最后通过网络共享成为学校的(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8页)共享教学资源。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借鉴使用其中比较优秀的课件资源,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学习先进的制作技术,从而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学生也可以通过课件资源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三)高职特色的视频教学资源
在多种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比较喜欢的就是视频教学资源。视频中真实的情景、真实的操作、真实的教师手势、体态和面部表情等,既能够传达教学内容,,又能帮助理解、引发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快,维持学习时间久。视频教学资源主要来自购买的VCD/DVD教学片,录制的卫星电视教学节目,拍摄的讲座、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实况和专门制作的教学片等。
(四)高职特色的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资源则是网络课程中的精品资源。精品课程应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可以为多数高校教师学习借鉴,也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提出了“千门精品课程上网络,打造高教新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来建。
(五)提高科学人文素养的视频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除了需要了解本专业应用行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外,还需要加强文化道德法纪等方面的修养。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库,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建设相关资源,并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大有裨益。
四、结语
面对资源结构的历史变迁、用户行为的明显改变以及技术环境的日新月异,建设具有高适用性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是高校图书馆新形势下必须履行的职能之一,资源标准规范又是真正实现高等院校共建共享的前提。所以,以CELTS为标准,只有坚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本着动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职院校图书才能建立真正符合院校发展规划的优秀的资源库,才能更有力地支持本校教学科研,为行业发展和本地区经济服务,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综合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徐素霞,林清丽,杨宗凯,刘清堂,童名文.基于CELTS标准的基础教育资源库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2006,(19):38-39.
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项目教学;工作任务;标准滴定溶液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22-02
Standard Titration Solution Preparation Project Teaching Design//Wang Xin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ject of teaching programs, how the project design, project design concept, designed to focus 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gram design and the project evalu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a reference method to conduct instructional design, by chemical analysis of standard titration solution preparation of this project.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work task; standard titration solution
Author’s address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zhou, Liaoning, China 121001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在职业学校范围内被广泛提倡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可操作性,并使学生有成就感。“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项目设计、编排非常关键。本文就化学分析技术中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进行教学设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设计的理念
在教学中突出“任务引领、项目驱动[1-2]”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任务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操作技能并建构理论知识的教学法,“基于工作任务”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为此创造分析岗位情境“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要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必须先制备NaOH标准滴定溶液,引出该项目“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2 教学设计的重点
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学”的良性循环,实现课堂教学现场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
3 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
3.1 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1)教学任务分析。在本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规范掌握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明白操作方法和原理,正确配制标准溶液,并能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锻炼大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任务3.2 c(NaOH)=0.1 mol/L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在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前期刚刚分组学习了分析仪器的使用,既是对前面学到技能的巩固,同时获得的实验数据将是后面学习的“素材”,接下来将讲解有关误差的知识,讨论准确度精密度问题。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多次强化训练后,能进行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完成标定任务。
3)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标准溶液和误差知识两大部分,以往的学科知识体系先介绍误差知识,内容抽象,满堂灌导致学生根本听不懂,更别说应用了,一些公式全都是靠死记硬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为此进行重新设计,让学生先完成实验获取实验数据,然后引入误差知识并利用公式计算来评价自己实验数据的好坏,进而明白误差的意义。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点评时带领大家分析实验数据误差大的原因,找到差距不断完善,以保证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这种排课顺序脉络清晰,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4)教学思路分析。总体遵循任务教学法的6个步骤,抓住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技能点,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思路组织教学。连接任务与知识的重要纽带是实践性问题,要有效地运用任务教学法,必须设计编制好实践性问题,即任务单。
3.2 教学目标设计
“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1)教学任务设计。任务3.1 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任务3.2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间接法;任务3.3,分析测试中的误差;任务3.4,滴定分析仪器的校正;任务3.5,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本项目教学目标见表1。
3.3 教学组织设计
“任务3.2:实训-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组织设计如图1所示。
3.4 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实验室工作作风;2)学生能根据操作要求,依据标准进行操作,独立完成实验,熟练、规范;3)学生能完成实训报告,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4)具有一定知识迁移能力;5)完成任务单。
在本项目中,学生学习知识经历了不会会熟练巩固提高的过程。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