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1

【关键词】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管理方法

科研机构主要指,由国家或是政府建立和用经费资助的各类科学研发机构,其中根据2014年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来看,目前我国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四种类型: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和特色研究所。科研机构作为科学知识创新和科学技术更新的有效手段,对我国的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开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科研机构中知识产权的管理,是现阶段科学领域中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上进行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对加强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科研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模式及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科研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实行了两种管理模式,即挂靠式和独立式。在挂靠管理模式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以一个独立的部门或者机构存在,而是依靠在科技主管部门中,且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及科研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主要的管理内容是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及鉴定,同时兼顾知识产权的管理。而独立管理模式,是对知识产权设立一个专职的管理机构,并挑选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通过开展一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培训才能持证上岗,在机构内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必需的经费。

在这两种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中,虽然能够有效地对科研领域中的技术成果和智力成果进行统一管理,但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第一,我国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的意识不够,并呈现出要求重量、轻视质量,重视申请、忽略利用的趋势。因为科学论文和专利数量的多少是评定科研人员是否能够升职、加薪和评选的基本点,也是查看科研机构实力的重要参考资料,所以产生了一部分科研人员将市场中没有太大科学价值、没有科学性的成果申报也揽入到机构专利中的情况。第二,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从属于科技处,而科技处的工作内容繁重又复杂,往往忽略了知识产权的管理,造成了知识产权管理仅仅局限在成果管理工作的层面,难以实现整体与全过程的管理。除此之外,我国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缺失,也影响了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二、加强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以上我国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下文将做出以下对策:

(一)提高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管理意识。提高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强科研机构领导阶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并能够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科研机构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好各个方面的运行工作,才能使得知识产权机构的所有管理人员合理管理、严格保护及充分创造知识产权,有效地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知识产权形成一体化,为提升科研机构的创造、革新与竞争能力提供最有效的保障。其次,知识产权管理的成本经费要挂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成本之下,科研机构也可以适当地举办一些形式丰富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培训及管理活动,并安排一定数量的财会人员对知识产权管理经费的支出与收纳作具体统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体系。要想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要健全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把其视为一项专门的政策、机制运行在整个科研机构的管理体系中。科研机构还可以创建知识产权的管理政策,以此进一步巩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运行,还可以相应的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奖励、评价及鉴定机制。与此同时,还可以逐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体系,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真正地将其推广到国家所有的科研机构中,只有如此,才能推动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研发质量。

(三)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在逐步建立好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体系后,科研机构必须要把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落实在科学体系中,以利于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依据相应的方针政策。除此之外,知识产权战略还得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及特点进行不断变化与创新,提高科研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各方面的能力等,才能使科研机构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达到最高层次和最佳状态。

三、结束语

根据我国现阶段科研机构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存在问题,即知识产权管理中的意识不够、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人才及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缺失,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提高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管理意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体系和贯彻落实知识产权战略,还需加强科研机构内部人员的合作意识、责任心及科学理念,如此才能真正提高科研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才可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域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琴,陈雅.基于共享理念的科研机构网络知识产权管理研究[J].图书馆,2014(03):28-30.

[2]张熠.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知识产权管理概况及对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162-164.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2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我国高校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时间比较短,缺乏实践经验。对此,我国高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借鉴西方国家高校科研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管理水平。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性。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属于系统性工作,需要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覆盖面非常广。二是综合性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科研管理经验,还需要了解与科研管理相关的知识。高校科研管理是把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体系十分庞大。三是决策性。在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合理的做出决策,才能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复杂性。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1、科研管理观念落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也在快速发展。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科研管理观念落后,过于注重管理,而忽略了服务的重要性,科研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科研管理与高校发展需求不相符,无法满足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科研管理水平比较低。除此之外,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高校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高校很多科研成果流失,给高校造成巨大损失。2、科研管理体系不完善如今,很多高校的科研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科研管理权限集中在几个人手中,其他人不具有科研管理权限,导致这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科研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出现问题后也没有及时解决,最终出现不负责的局面。3、缺乏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高校科研管理成效有很大影响。但是,从高校现有科研管理人员结构来看,高校缺乏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现有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而且观念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低,导致科研管理水平低下。除此之外,高校奖励机制不完善,高校既没有对表现优秀的科研管理人员给予奖励,也没有对行为不规范的科研管理人员给予惩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1、更新科研管理观念人的思想指导行动,要想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高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增强科研管理意识,认识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科研管理方案,有计划的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管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有以下几个:一是学科,二是学生,三是学院。对此,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明确科研管理目标。2、健全科研管理制度高校要想实现科研管理目标,就必须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除此之外,高校必须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明确人员职责,把科研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适当的放权,这样可以让科研管理更加灵活,但是一定要避免的问题出现,防止阻碍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防止阻碍高校的发展。3、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培训既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于科研管理成效影响比较大,高校就必须认识到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加大科研管理人员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丰富科研管理人员培训形式,不定期派遣科研管理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开拓眼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从外部聘请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组建一支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满足高校科研管理实际需求。高校必须严格审核和聘用科研管理人员,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在科研管理人员内部建立并完善奖励和惩罚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于工作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人员,高校也需要给出相应的惩罚,规范科研管理人员行为。高校需要整合科研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出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和优势,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科研管理人员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具有责任感和凝聚力,顺利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以实现科研管理目标。4、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如今,高校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机构,高校必须增强产权保护意识,才能避免产权被侵犯。对此,高校必须加强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让高校科研管理认识到产权保护的重要性。高校必须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把产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并做到有法可依,以多种形式来保护高校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而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高校也要为科研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虽然科研管理部门属于服务部门,但是科研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不比其他部门低一等,高校要平等,公平的对待科研管理部门,肯定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突出科研管理部门在高校的主体地位,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科研管理目标。事实上,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高校需要多关心科研管理人员,多与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科研管理人员也要定期把科研成效以报告的形式交给高校管理人员,为高校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开展现状可以看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手段十分单一,而且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较低,无法实现科研管理目标。对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科研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方法,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科研管理方案,实现有效管理,进而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高校要想实现科研管理目标,就必须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把科研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把科研管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也必须齐心协力,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共同努力,树立共同目标。除此之外,高校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避免出现产权流失问题,提高高校的社会竞争力,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琳.对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1)380.

[2]陈晓光.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26-28.

[3]余芳.关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5(06)144-146.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3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通信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期末,长三角地区将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群,初步实现“网络无处不在,信息普惠全民”。

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期末,长三角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信息网络实现宽带化升级,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实现统筹布局和全面优化,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建成,3G网络基本实现全面覆盖,LTE商用。规划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先试先行拓展新领域:率先开展新技术试验、新业务应用和新模式实践,到“十二五”期末,三网融合业务全面展开,IPTV用户、手机电视用户分别达到800万户和4000万户;开展先导应用示范,建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开展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若干智能型现代化城市,在发达城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市”人群。

点评: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医院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我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同意并转发知识产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十部门提出的《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关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素密集,投资风险大,发展国际化,国际竞争激烈,对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依赖强,对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要求高。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以提高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为基础,以增强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能力为重点,以促进智力成果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为方向,以全面提升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为建设科技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策统一、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要求,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知识产权工作的合力,有效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二)坚持专利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在研究与开发、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努力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三)坚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区实际和产业特色,切实抓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试点工作。

三、发展目标

(一)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高,知识产权监管体系初步建成。知识产权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更加明确,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普遍建立,创新和运用知识产权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企业试点工作,每年扶持、培育10家左右专利优势(试点)企业。

(三)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全区专利申请年增长率稳步提高,发明专利申请和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支柱产业拥有一批核心专利技术。专利实施率和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区企事业商标申请和注册量有较大增长,指导、推动、培育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市著名商标。推进和发展以软件网络领域、创意设计领域、媒体传播领域为重点的版权洐生产业在区的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责任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品牌带动的重要内容、重要举措、重要基础条件,是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切实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二)提升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

要积极帮助和扶持获得国家授权并进入转化实施的、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技术,促进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加强对区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帮助和指导,积极培育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能熟练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提高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

要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的创造、拥有、运用、保护及管理情况作为区级科技立项、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初审等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要积极引进人才,提高中介服务水平和能力,突出抓好专利人、成果推介人和专利评估人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成果实施转化水平和专利服务水平。要加大奖励力度,大力表彰优秀发明人、优秀创新人,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以点带面,推动我区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调整和充实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能,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各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逐步形成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

(二)强化政策导向。

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重点解决制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瓶颈问题。在制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投资融资、人才引进等政策中要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优先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或产品倾斜。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项目立项、资金使用、奖励评审、职称评定以及重点工程的评价标准之一。凡获得政府资助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必须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三)增加资金投入。

要切实保障知识产权工作机构运转和事业发展必要的经费,加大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优势企业培育、专利申请资助、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性投入、企业主体性投入、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知识产权投入新格局。

(四)完善激励机制。

要建立知识产权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建立激励发明创造、促进知识产权利用的有效机制。出台有关支持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环保节能专利技术的申请、实施和产业化,提高专利技术的转化利用率。

(五)健全服务体系。

要建立健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专利信息利用,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帮助骨干企业建立专业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机制。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专利信息查询和分析系统,对专利等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深层次利用。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5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步明显,相关研究也较多,但专门针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还很少。本文从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总结其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商贸流通企业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两方面给出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商贸流通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

问题提出

知识产权是中国企业21世纪最重要的主题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性质,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法权和无形资产,也是经济主体一种强有力的竞争武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目的是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强化对知识产权的有效开发、保护、运营。

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有关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内容纷纷写进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文件,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国家和地方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包括第一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工作,各地方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以及商贸流通领域的“正版正货”等活动。三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向规模化、国际化发展,跨专业、跨区域合作,集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始形成。四是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监管,强化专业行政执法,加强部门协作,提高执法效率。

商贸流通业是指在第三产业中发挥流通功能,以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事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佣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会展、典当以及相关信息业等。商贸流通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加速国民经济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整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一环。如果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开展得力,一方面可以给生产商以安全感,吸引大批供货商,产生凝聚众多知名品牌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可以给消费者信任感,吸引广大消费者,产生放心消费、诚信兴商的巨大品牌效应。从这个意义上,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比生产制造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更直接、更现实、更有力、更重要。

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江苏省2007年对全省首批240家“正版正货”承诺企业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的有77家,占调查总数的32%;配备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有98家,占调查总数的41%;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教育的有106家,占调查总数的44%;建立知识产权规章制度的有67家,占调查总数的28%。现实生活中,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屡见不鲜。

案例一:2007年,世界知名运动品牌“PUMA”公司在上海市大润发超市康桥店发现有假冒其品牌的运动鞋销售,将大润发超市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判决大润发康桥店停止侵权,登报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10万元。

案例二:2004年,上海派克笔有限公司将上海虹口华联吉买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案由是华联吉买盛销售假冒派克笔。该案经审理,判决华联吉买盛立即停止对上海派克笔有限公司的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5000元。

案例三:2005年,普拉达有限公司将北京秀水街服装市场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案由是秀水街市场内摊位销售假冒普拉达的皮包。该案经审理,判决秀水街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普拉达的注册商标权,并赔偿普拉达公司经济损失1万元。

案例四:2009年百年老字号全聚德公司将北京富兰克餐饮有限公司、北京秀水街市场有限公司、北京新雅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并告上法庭,案由是“全聚德秀水店”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全聚德”企业名称、驰名商标及其持有的装饰装潢,非法使用全聚德所有的锅炉及底柜,构成了对全聚德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和商标侵权。

从以上案例能看出商贸流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仍处于被动性、临时性和随意性状态,管理工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商贸流通企业纠纷多表现在采购、销售领域,采购中的知识产权工作没做好,与商品供应方的知识产权权责未明确,同时自身对从订货、进货、上柜销售各环节的知识产权审查监管不力。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我国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意识,思想上不重视知识产权,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中知识产权工作的缺失。

知识产权工作制度不健全。我国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没有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缺乏合格的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相应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职责未落实。

采购环节知识产权审查不力。采购活动对商贸流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商品质量、价格等因素外,对于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审查被很多商贸流通企业所忽视。供货方能否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也应是考虑是否采购该商品的重要依据。

销售环节知识产权审查不力。销售活动前,对采购回来的商品未进行知识产权审查,对可能存在的销售风险及连带责任估计不足,在商品上柜销售时极易发生侵权纠纷。

企业合同知识产权审查不力。在企业与供货商签署的合同中知识产权审查不力,缺乏有关知识产权权责条款或者权责模糊,给自身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带来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缺乏知识产权纠纷应诉机制。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商贸流通企业往往仓促、被动应诉,缺乏常规的知识产权纠纷应诉机制。

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一)商贸流通企业角度

对于商贸流通企业来说,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开展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商贸流通企业领导、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和广大职工不同对象,选择知识产权常识、商贸流通企业知识产权形势、国内外商贸流通企业案例等内容,采用知识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企业领导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知识产权普及意识。

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商贸流通企业应建立起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明确领导、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并应当建立书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制度。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协助企业制定专利商品名册和日常工作台帐,做好本单位专利商品的日常监管和自查自纠工作。

3.做好知识产权的过程管理:

研发。商贸流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发明创造并申请专利、登记版权,重视企业商标特别是服务类商标的注册与保护,积极参与创建著名、驰名商标的活动。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生产与消费的中间流通环节,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并将创新成果产权化。

采购。商贸流通企业应当建立进货确认制度,要求供货商提供相应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备案,对知识产权商品进货时检验知识产权标记是否规范、有效知识产权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对具有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商品登记造册,对涉及版权的商品进行甄别,建立“知识产权商品数据库”,做好商品的知识产权信息记录,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原产地标志等,并做好收集、保管、核对工作,实行动态管理。

生产。商贸流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生产产品或为客户提供服务涉及商业秘密时,应与内部员工或外部单位签订保密协定、竞业禁止协议等,并在现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特别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尤其要注意对其特色食品及配方的保护,宜采用商业秘密的形式。

销售。商贸流通企业在销售前,应对商品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审查和分析,并提出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方案。在销售过程中,应定期对销售的知识产权商品进行文献检索,跟踪检查知识产权商品的法律状态,发现知识产权商品涉及的专利权被撤销、无效等情况时,应及时与供货商联系,消除知识产权标记。有条件的商贸流通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手段帮助消费者查询商品的相关知识产权信息。

4.知识产权合同管理。商贸流通企业在与供货商签订合同的相关条款中明确知识产权侵权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避自身商品销售中所涉知识产权侵权连带风险。

5.建立知识产权核查、应诉机制。商贸流通企业应建立举报和投诉制度,接受公众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的举报和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投诉,遇有商品遭侵权投诉时,应立即组织核查并采取临时撤柜、停售等措施,及时向当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报告,请求处理。商贸流通企业应制订知识产权侵权应对方案,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及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要求给予答复或者自行分析构成侵权的可能性,在尊重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做好纠纷解决工作。同时,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老字号和持有著名、驰名商标的商贸流通企业应建立起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市场上发现侵犯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时候,及时报告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查证,维护企业利益。

6.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商贸流通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和交流,反映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求政府主管部门的帮助,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参与创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正版正货”企业,著名、驰名商标等工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服务于企业管理。商贸流通企业应积极探索,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企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中,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工作中。比如药品经销企业应考虑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体系。

(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角度

对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来说,为商贸流通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应是其工作的重心。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宣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包括举办讲座、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等。大力普及和推广知识产权文化,促进“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形成。

2.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联合行动,对商贸流通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检查。通过听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汇报,查看相关工作台帐,抽查商品知识产权标注等手段,对企业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征求企业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建议。

3.整顿市场,大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流通领域的假冒他人知识产权行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活动,对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严防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严肃查处各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针对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大规模侵权、盗版行为,有计划、有重点的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

4.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试点、“正版正货”承诺等活动,激发商贸流通企业诚实守信意识,提高自身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恒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DB32/T 1204-2008

2.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中国知识产权审判案例精选(一)[D].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范文6

1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和模式分析

当前,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重要力量,高校专利申请量稳步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体系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人员和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以知识产权工作与单位科研开发、教学实践和事业发展为一体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专利成果转化初见成效,高校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占其技术合同总数的20%以上。当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表现在“兼设、专设、单设”三类: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相关科室兼管模式、科技管理部门设置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模式、独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北大模式和清华模式等。总体而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意识、管理、保护、运用和机构设置五个方面:①知识产权意识层面,保护意识不足,战略意识欠缺。多数地方高校并没有将知识产权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当中,缺乏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识。②知识产权管理层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知识产权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运作机制缺乏。③知识产权保护层面,保护措施不足,流失现象普遍。地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不规范,科技人员自身问题导致知识产权流失。④知识产权运用层面,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低。高校科技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的运用机构和转化机制,使得专利闲置严重,转化率低下。⑤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完善。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立还处于自发阶段,多数没有成立与科技管理部门同级的负责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机构。

2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东省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战略:①积极推动建立省部高层会商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多级联动机制,建立校市、校企全面合作机制,推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4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与全国高校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②构建产学研合作保障体系,完善组织保障、政策支撑、多元化投入和产学研服务体系。③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联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发动组织60多所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200多个省级专业镇、产业集群区、产业转移园区等进行对接。广东省产学研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引领广大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突围,加快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步伐,大幅提升了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拓展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发展空间,示范带动了全国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但是,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①区域、产业、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迫切需求与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现有规模之间的不适应。②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一线的高涨热情与高校、科研机构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之间的不适应。③部分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与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人才之间的不适应。④区域产学研合作工作发展仍存在明显差距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和产学研合作模式面临的制度环境问题。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合作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同成员的利益诉求不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知识产权法规、政策还不完善和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知识产权的外部风险,同时知识产权管理层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

3产学研模式下地方高校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型

(1)报告提出“三位一体”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从西方发达国家创建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来看,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科技化、科技成就商品化、知识商品产权化和权利制度体系化”的特征。知识产权与技术和市场密不可分的,三者相互作用,我国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应该立足于这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这一模式下,知识产权管理将“技术、市场、产权”融合为三位一体,遵循三位一体的内在互动机理:技术的形成是知识产权创造的过程,知识产权在法律上对技术创新成就的确认,能够科学引导、规范和保障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能促进产权战略的完善和深化;市场战略是知识产权运用的过程,能够保证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和增值,而知识产权能够为市场提供保障;市场为技术创新提供引导,技术到市场的转化,有赖于知识产权的运用。(2)报告提出高校知识产权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核心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保障,以创新为路径,以产权为核心,规划地方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来提高地方高校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运作效益,提升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三点:①规划专利战略。主要包括专利信息调研战略、专利开发战略、专利申请战略、专利实施战略和专利防卫战略5大方面。其中,专利信息调研战略集中体现在专利信息服务网络、专利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专利信息调查三个方面;专利开发战略分为开拓型技术开发和追随型技术开发;专利申请战略包括抢先申请和分散申请等专利申请方式;专利实施战略包括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共享、独占实施等专利实施举措;专利防御战略体现在文献公开、专利诉讼等方面。②规划著作权战略。发展壮大高校著作权产业,形成著作权产业集群。为高校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软件、编制的程序代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出版物和数字内容产品申请著作权并进行严格保护,完善著作权质押、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拓展著作权利用方式,降低著作权交易成本和风险。③规划商标战略。重视和保护高等学校的校名(校号)和校训、校志等无形财产,在本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文件中加强规范和约束。为配合上述三项知识产权战略,务必加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动态化管理:基于优劣势分析,确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制定与本校发展相吻合的知识产权战略并予以落实,同时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实现动态监控与评价反馈,按既定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4产学研模式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