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 植物新品种权 经营管理

一、植物新品种权概述

植物新品种权(简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种类型,保护的对象是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由于品种权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人对它都比较陌生。按照WTO规则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的要求,WTO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对植物新品种进行立法保护。在国际上,1961年签署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其后分别在1972年、1978年和1991年进行了三次修改,现在同时存在着1961/1972年文本,1978年文本和1991文本,三种文本在对育种者的保护力度上逐渐地增强,至今三种文本同时有效,任何国家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加入其中的任何一种文本。我国1999年加入了1978年文本,1997年颁布了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且从1999年4月开始受理在我国的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在我国,涉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类的植物新品种由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受理和授权;涉及树木类的植物新品种由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受理和授权。在我国品种权的保护期限,从授权之日起,藤本和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近年来,我国的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逐年地增加,其中从1999年4月到2008年1月31日,我国农业部共受理申请4645件,授权1525件,植物新品种对我国的农业、林业、园艺、国际贸易等经济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人们更多地还是关注如何有效地获得品种权,以及如何使用和保护自己的品种权,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利用这类知识产权却很少进行研究,没有使这类知识产权的潜在力量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植物新品种权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品种权的经营管理总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品种申请权的经营管理、对品种权使用和转让的经营管理、对品种权维护的经营管理和对品种权保护的经营管理。下面就分别对这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论证。

1.对品种申请权的经营管理

品种申请权就是植物新品种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能够独立地到国家机关申请获得品种权的一种法定权利,这种权利虽然只是一种申请权,享有这种权利的人即使申请了品种权以后,也不一定就能最终获得品种权,但是,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品种申请权本身也是植物新品种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一份财产权利,并且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对这种权利进行转让。

按照一般的规律,实际培育出植物新品种的育种工作者或者单位就是该植物新品种的品种申请权人,但是,在现实中,品种权申请权已经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商品的特征,可以通过进入流通市场而由购买方所拥有。目前可以使用的流通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合作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是,想要获得品种申请权的单位或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具有培育植物新品种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签署合作协议,一方主要提供资金(甲方),另一方主要提供人员、技术、设备和场地(乙方),通过合作培育出符合目标的植物新品种,该品种的申请权由双方协商约定,具体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归甲方,乙方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二种是归乙方,甲方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三种是双方共有。在这种模式中,虽然也发生了品种申请权的市场性转移,但是范围比较小,合作成分比较大,完全的市场买卖特点比明显。

(2)委托开发模式

甲方为了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植物新品种,通过签署协议委托乙方培育出这种新品种,由甲方提供资金或相关的物质条件,由乙方组织人员完成育种工作,所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归属于甲方所有,甲方支付给乙方一定的费用。签署这种协议时,甲方一定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协议中写明所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归属于甲方所有,否则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能会判定归属乙方。

(3)直接购买品种申请权的模式

我国法律允许对品种申请权进行转让(买卖),但是规定所有的买卖活动都必须签署书面的转让合同,而且要分别经国家农业部公告或者国家林业局登记后才能生效。在现实中具体地又分为四种情况区别对待:第一种是对外国人的转让,法律规定在国内培育出的新品种向外国人进行转让时必须要报国家农业部或者国家林业局批准,否则不能转让。第二种是国有单位享有的品种申请权要在国内进行转让时要经过其上级单位批准。第三种情况是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享有的品种申请权在国内可以自由地进行转让。第四种情况是在国外培育出的新品种的品种申请权转让给国内的单位或者个人时不需要我国政府机关批准。

通过上述的经营行为可以让品种申请权在市场中得以流通。

2.对品种权使用和转让的经营管理

申请人一旦获得了品种权以后,就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合理地积极经营这一品种权,让它为品种权人和整个社会增添利益,实现蕴藏在其中的社会价值。在现实中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己使用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品种权人可以通过不断地繁殖和销售自己的植物新品种来获得利益。但是,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 这种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销售的范围有限,而且往往受到品种权人自身物力和才力的限制,一般难以发挥这一植物新品种的潜在效力,因此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原始的方式。

(2)许可他人使用

品种权人通过签署许可合同允许他人有偿地使用自己的植物新品种并从中获得收益,这种模式无论对品种权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比较有利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扩大繁殖和销售植物新品种的规模和范围,造福于社会;另一方面可以摆脱品种权人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又可以让品种权人从具体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专心地从事新的植物新品种的研究,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在现实中,这种许可方式又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独占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品种权人只许可一方使用该品种权,不再许可第二家使用,在合同有效期内自己也不能使用。这种方式中品种权人可以要求比较高的许可使用费,被许可人(独占许可使用人)在法律上也享有特殊的权利,那就是当有人侵犯这种品种权时,独占许可使用人可以直接单独地向人民法院提讼,不用征得品种权人的同意。二是专有许可型(排他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只能由品种权人和被许可人两方公共使用该品种权,不能再允许第三方使用。被许可人(排他许可人)在法律上享有的特殊权利是当有人侵犯该品种权时,他可以和品种权人共同,也可以在品种权人不时,单独地以自己的名义提讼。三是普通许可型。这种许可就是品种权人在已经许可一方使用该品种权后,还可以不受限制地再许可其他人使用该品种权,自己也可以使用该品种权。当然,这种许可方式收取的使用费相对比较底,而且一旦发生了侵权以后,被许可人必须经过品种权人的明确允许和授权以后才能提讼,如果品种权不同意,被许可人就无法。

(3)进行投资

品种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也是一种法定的财产,因此通过评估作价以后,可以作为技术或者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品种权人可以从中获得比较长期的收益。

(4)转让品种权

从法律上来说,品种权是品种权人的一种法定财产,但是,这种财产本身并不是具体的资金或者物品,而是内涵着一定社会价值的法定权利。在现实中,品种权人直接使用这种权利只是具有从中获得资金和收益的可能性,并不能保障就一定能够获得真实的资金收益,因此,对于品种权人来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品种权转让出去(卖出去)并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一种科学的经营策略。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品种权的转让也应该像品种申请权一样办理相应的手续,否则转让合同无效。

3.对品种权的维护

获得品种权以后,维护品种权的合法存在是经营管理品种权的基础,也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品种权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它的诞生必须经过法律的审查和确认,同时,品种权又是关于植物新品种的一种权利,植物新品种本身具有生命的特征,即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品种本身所体现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有些特征可能在被审查时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变异成其他特征而不能满足法律的需要了,因此,从品种的特点出发品种权本身又必须经常接受法律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原有特征的存在。除了品种的自身因素以外,国家为了从宏观上对品种权进行管理的需要还做了其他规定,这些规定品种权人都应该遵照执行,否则就丧失了已经获得的品种权。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品种权人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我国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通知要求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要按时交纳年费,在拖欠了年费以后最迟应该在通知补缴的期限内全部补缴。按照农业部的规定,这种补缴的宽限期限是从应当缴纳年费的期满之日起6个月。二是要按照国家农业部或着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要求按时地提供检测所需的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接受他们对品种的检查。三是要在品种权的有效期内确保一直拥有着与申请品种权时所提交的繁殖材料的特征和特性相同的繁殖材料。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当不能满足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要求时,已经获得的品种权都得被审批机关宣告提前终止。

4.对品种权的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品种权能够给品种权人带来直接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因此就难以杜绝有人为了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去侵犯这种权利,因此,依法保护品种权也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对于品种权的保护有两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一种是对品种权本身直接进行保护,另一种是借助商标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来间接地保护对应的品种权。

(1)直接对品种权的保护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当某一植物新品种被依法授予品种权以后,在没有经过该品种权人许可的前提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能为了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也不能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否则就是侵犯了该品种权。当品种权人发现他人已经涉嫌侵犯自己的品种权时,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有两种途径可以保护和救济自己,一种方式是向侵权行为发生地的省级农业或着林业厅(局)投诉,要求这些行政机关依法查处和制止这些侵权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有权审理植物新品种案件的法院(一般是中级以上的法院)直接,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诉讼中,在提讼的同时可以请求法院先行裁定侵权人立即停止侵犯行为,还可以同时提出证据保全请求。对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一般按照品种权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额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也可以参照实施许可合同中的许可使用费来确定,或者在5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2)利用商标间接保护品种权

在植物新品种的生产经营中,可以通过申请注册商标并把这种商标使用在植物新品种的外包装上的办法来保护这种新品种所对应的品种权,这种方式虽然是一种间接地保护品种权的方法,但是由于工商管理部门查处侵权注册商标案件的力度大,程序快捷,在当前实务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

三、合理注意法律中对品种权的限制

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我国法律中也规定了对品种权的明确限制,这种限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研究的豁免,也就是说他人使用受品种权保护的新品种从事育种等科学研究时不属于侵权。二是农民豁免,是指农民为了自身生产的需要种植自己收获的受品种权保护的新品种时不属于侵权。三是强制许可制度,是指为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或者品种权人无正当理由自己不实施,又不许可他人以合理条件实施;或者对重要农作物品种,品种权人虽已实施,但明显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不许可他人以合理条件实施时,经过申请人的申请或者审批机关依据职权都可以作出实该施植物新品种的强制许可决定,予以登记和公告,并给予品种权人一定的使用费。这些内容都是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应该遵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聘任;考评机制

2003年6月北京大学根据原国家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精神,制定了《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拉开了高校人事改革的序幕,2006年原国家人事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2007年教育部为做好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各高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聘任制正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实施进一步理顺了内部管理机制,转换了用人机制,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文件对于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类别、聘任等规定得较为详细,但是,对于高校教师聘任后的考核评价办法却很少涉及,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聘后考核机制,对于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考评机制是高校教师聘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应当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的依据。”高等学校对教师实施考评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实施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原有的适应身份管理和编制管理的考核模式和办法正逐渐废止,适应教师聘任制的考评机制各校相继在探索中。在教师聘任制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重视岗位设置、岗位分类、岗位聘任,对如何实施聘后的考评和管理,高校缺乏深入思考和具体操作办法。教师聘任制作为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系统工程,就是要打破教师身份的“铁饭碗”,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的过程中,如果只有岗位设置、岗位聘任,而不注重教师的聘后考评,则会使教师聘任制流于形式,退回到改革前“大锅饭”的窠臼。教育部在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初始阶段就明

3.全面与分类考评相结合

高校教师聘后考评是对教师的工作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进行全面检查评价,是师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依据和基础。只有对教师进行全面考评,以考评材料为客观依据,避免以印象取人、凭感情用人的片面现象,才能把每一个教师聘任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来,才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坚持全面考评的同时,应兼顾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间教师工作性质、研究方向的差异性,考虑高校教师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多样性、学术水平表达方式的复杂性,照顾到高校教师个性和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实施分类别的教师考评办法。

4.统一要求与分级考评相结合

学校可根据岗位设置资格和聘任合同制定基本统一的各岗位考评标准,对所有受聘教师开展考评,在考评实施过程中,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评”,学校负责重要岗位、特设岗位、关键岗位及高级职称岗位教师的考评;赋予院(系)管理考评的自主权和灵活度,依据院系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实施细则,开展对非关键岗位和中级职称以下人员的考评。同时,考虑到某些岗位或教师在学校整体发展上的突出贡献,对重点人员实行了免考制度。

四、构建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聘后考评体系

高校教师聘后考核评价是依据岗位设置要求,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资料,对教师的岗位角色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作出价值判断的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会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聘后考核评价体系包括考评内容、指标体系及考评方式方法。

1.高校教师聘后考评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教师考核体系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品德,包括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工作态度等。二是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教学改革与项目、指导学生情况等。三是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和鉴定情况、成果转化及效益情况、学术论文、著作、编著教材等。四是服务性工作,包括校内外的学术团体活动和社会兼职、校内行政职务、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以及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对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等。不同的高校教师考评内容及指标应与学校的定位与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考评指标应是学校发展目标落实到教师个人身上的直接体现。院系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来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2.高校教师聘后考评方法

考评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的管理科学性和运行效率。科学的考核方法,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合理的考评方法,则会起到负向的作用。高校可根据其定位和发展战略,依据各级各类教师岗位资格条件和岗位职责,采取业绩积点法,预设各级教师岗位积点,当教师在聘期内业绩积点等于和大于各级教师岗位积点时,则按相应岗位续聘;当教师在聘期内业绩积点小于原聘教师岗位积点时,则实行低聘或转岗、解聘。在制定教师量化考评业绩积点时,应切合实际,合理适当,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以确保教师教师考评工作的客观、公正、公平。对于教师思想品德体系指标的考核可采取定性考核的方法,可预设A、B、C、D四档,只有考核结果为A、B档时才符合岗位要求的基本条件。对于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可采取量化考评的方法,对于教师获得的不同级别的项目、成果、完成的工作量和服务工作赋予不同分值的业绩积点。教师获得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业绩积点进行加权汇总,得出教师聘期内工作业绩总分值后,再给予定性结论。确定教师聘期业绩总积点权重系数时,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确定,权重系数往往影响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如科研项目的权重系数大,就可能产生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反之亦然,权重系数确定得好就可以引导教师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高校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中应将教学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并赋予与科研同等的权重。具体考评过程中,为避免过分重视教学或科研,出现纯教学型教师或纯科研型教师,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业绩积点规定一个最低积点,如安徽财经大学在教师聘后年度考核中,规定二、三、四级岗位教师必须每年完成240个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积分必须达到40、30、24。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3

姓名: 江先生

年龄: 31 岁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目前所在地: 广东省

户口所在地: 肇庆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qa/qc工程师):品质工程师、质量检验员/测试员:验货员、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师:工程师

工作年限: 7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中山 广州 广东省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风扇(美资)中国公司起止年月:20xx-06 ~ 20xx-06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qa验货员

工作描述:

一. 跟供应商技术部门以及本公司项目工程师一起跟进新开发的产品,协助完成新产品批量生产前的各项性能测试,独力完成新产品复查报告并将报告递交给本公司的质量工程师,确保新产品品质符合公司内部要求和认证标准。

二. 作为客户qc代表进驻工厂,对供应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出货前检验并出具英文报告,要求供应商对不良产品进行返工处理,要供应商对不良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做预防纠正措施。

三. 不定期地在现场稽核供应商的工艺流程,核查预防纠正措施是否落实,监督和帮助供应商完善品质管理体系,使供应商通过认证机构审核。

四. 完成工作日报、周报和月报并汇报给品质经理和供应商。根据质量汇总要求供应商对突出的质量问题做预防纠正措施,改善产品质量。

五. 与供应商一起对品质投诉进行调查跟踪,对不良原因进行分析验证,及时回复客户投诉。

公司名称: 番禺雅快泳池洁具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xx-02 ~ 20xx-06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 pe工程师

工作描述: 制订工艺文件,设计工作夹具,改善工艺流程,监督工艺纪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公司名称: 中山万得福电器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xx-09 ~ 20xx-02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 工程师

工作描述: 协助总工程师完成抽油烟机的产品设计,完成生产工艺文件,制定检验标准。

公司名称: 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xx-05 ~ 20xx-09

公司性质: 中外合资所属行业:机械制造与设备

担任职务: 制程巡检员/iqc检验员/成品检验员

工作描述: 制程检验/进料检验/成品检验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xx-07-01

所学专业: 制冷与空调工程

培训经历

1999-09 20xx-06 广州大学 制冷与空调工程 毕业证

20xx-07 20xx-08 大户外英语学校 英语培训

20xx-08 20xx-09 卓悦英文学院 英语培训 结业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

掌握制冷与空调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家用产品的设计工艺及检验标准;熟悉iso9000质量体系及品质管理知识;掌握家用抽油烟机的设计及生产工艺;熟习word、excel、cad及pro/e软件操作.具有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及品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听说读写流利,有美资公司验货工作经验;熟悉ul507,熟悉豪华装饰扇的设计生产及品质控制,熟识的样品确认,能够独立完成产品的出货检验并出具英文报告;能够监督和帮助供应商完善品质管理体系,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4

目前,国内高校IE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服务于相应的课程或课程群,但在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要求、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设计上,较少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与联系。总体来看,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没有形成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主要是因为实验、实习条件限制,很多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科技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要[1];

(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4)实验多以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缺少系列化的综合性、创新型、设计性、开放式的专业课程实验,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另外,根据对制造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需求分析发现,目前该专业绝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仍停留在制造业产业链的末端,基本上都是从事基础工业工程、品质管理、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出的学生就业后还不能较快地适应岗位,与企业用人要求的期望值,存在相当差距。因此,本文力求结合大连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开办7年来的办学经验,探索一种既能结合IE专业特点,又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IE人才,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可就业性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2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则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机械工程素质教育背景。大连海洋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设在机械工程学院,该专业的IE工程定位,主要依托机械工程背景,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机械CAD/CAM、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等多门相关课程,进一步强调了该专业的工程特性。目前,该专业实施实践性教学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其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模拟现代制造的全过程,体现机械工程背景和IE的特点,并准备进一步完善相关实验的平台建设,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现代工业工程方法和实验平台,强化学生应用现代工业工程方法和工具的能力,并通过制造工程实验,增强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机械工程背景。通过各种综合实验,来提高学生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优化、运作、评价、创新的能力和素养;其二,是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制定不同阶段的实验题目、课程设计和实习内容,保证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形成一个目的明确、层次分明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教学环节[2~3]。

(2)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研相结合;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发展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一方面要求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在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

3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设计

构建“面—点—面”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所示)。在该体系中,综合考虑各个实践环节,体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原则,以课程实验知识点为基本要素,以课程设计、学生科研等集成和衔接基本要素来构成专门技能,以生产实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综合多种技能,实现专业知识的全面综合”的实践思想。由于IE专业必须要始终保持与社会企业需求相一致,因此,中所示的各项目标,是一个开放的闭环系统[4]。在这一系统中,如果培养目标或其子目标发生改变,或者教学与目标出现一定偏差,则应及时对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予以修正和调整[5]。

3.1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环节间的联系

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强调将实践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认识到实习的涉及面广(学校IE专业目前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并且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及实践课奠定基础,因而在该模式中起到“面(综合)”的作用;由于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及实验教学等,服务于相应的课程或课程群,因而起到“点(分散)”的作用;而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基本上涵盖了相应的课程或课程群,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所有知识(包括金工实习及实验教学),因而也起到“面”的作用。如所示。当然,该“面—点—面”实践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离不开其各组成环节的优化。

3.2开发综合网络平台,整合多维资源

开发涵盖所示主要功能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整合工业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实践素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方便地与教师交流、互动,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其中,实践素材部分的内容,是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和学校所签订的实习基地(企业),采集典型企业生产素材,作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通过摄像机拍摄,采集典型行业代表企业的生产实践,用Premier编辑、制作成视频素材库,并根据素材内容细分为理论教学素材库以及实验教学素材库两类。理论教学素材用于课堂案例教学,理论讲解之后,播放视频案例材料,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实践环节的具体开展

4.1实验环节

根据IE学科的发展过程,进行总体规划。我们将IE实验划分为两大块,即基础IE实验和综合系统仿真IE实验。其中基础IE实验,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的全部实验(如动作分析、时间测定、方法研究)、生产管理的生产线平衡实验、人类工效学等实验。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主要为完成“基础工业工程”和“人因工程学”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综合系统仿真IE实验项目,主要包括物流综合实验、可编程自动仓库实验、Flexsim、ERP和生产计划与控制仿真实验。综合系统仿真IE实验主要是采集、分析并优化销一体化企业中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等资源的运行状况,进行整体分解并实现优化组合,并对整个系统进行模拟。综合系统仿真IE实验室,主要包括ERP系统、Flexsim物流模拟仿真系统以及与大连华铁海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教学软件系统等。另外,规划设计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系统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知识及相关技能,巩固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对一个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测定企业生产能力,预测产品的需求状况,并对企业现有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及生产作业计划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实验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的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改进、编制物料需求计划(MRP)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优化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成本核算等。

4.2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目前,学校IE专业课程设计,通常采用集中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指定一组课题,内容主要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品质工程课程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等,分别针对工业工程4门主干专业课和毕业设计前的一次综合实训活动。另外,学校该专业从大二年级开始,就在各个学期开设了一些课程设计,以此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使学生从二年级就能开始认识工厂及其运作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先深入现场去观察和了解,要求学生能初步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请一些企业中的工业工程、生产管理、工艺、品质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的专家讲课。讲课结束后,还安排学生与专家就所发现和想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后再到现场实习,要求学生发现一些比较有实质性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工程实际和工艺原则又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在课程设计的安排方面,开设“数据库原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和“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等课程,使学生在机、电、IE专业得到全面训练,其中的生产流程设计,是将工艺和工业工程结合起来做。同时,还力求组织一些专业课程的专题项目训练,如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后期,开设专题项目(Project)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集体协作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3实习环节

实习教学资源,是为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包括金工实习中心、专业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场所等。IE专业实习教学基础资源的建设,应与学科建设、理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还要充分考虑工业工程和现代企业的一些实际应用情况,如应涵盖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品质管理、生产线分析、装配作业仿真、库存管理、设备管理、零缺陷控制、设备监控等方面内容。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高度融合,实习教学资源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学校金工实习安排,在校内实习工厂,要求学生对车、铣、刨、磨、铸造、钳工等工种进行实训,熟练掌握众多机器设备的操作,完成若干指定零部件的加工,最终以实习产品的形式,作为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考察。校外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和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应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主要实习内容包括:(1)方案评价及优化;(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3)质量管理;(4)生产现场管理;(5)制造瓶颈分析;(6)生产线平衡设计。毕业实习是高校本科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接触生产实际、开阔视野以适应未来工作的一次极好机会。工业工程既具有工程属性,又具有管理特征,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不能完全照搬机械类或管理类专业的实习模式,应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利用有限的实习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为了提高毕业实习效果和品质,IE所属的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向学生做思想动员工作,使学生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的目的、目标和要求。实习时不仅要了解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工厂(车间)布局、生产计划的编制,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情况,关键要运用IE知识和技术,从IE的角度去考察、分析和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运用IE知识和技术去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参观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实习中尽可能介入厂方实际操作的实习内容进行参观实习,通过参观、听报告或走访的形式,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加工方法和管理方法,然后进行分析、讨论。

4.4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既是本科教学历时最长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环节。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毕业论文品质。工业工程专业的选题上,应注重管理科学原理、方法的应用实践:(1)课题方向与社会需求一致。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工业工程专业技术以基础IE的应用最普遍,其次是品质管理、生产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设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也有一定需求比例。因此,学校该专业在设置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时,力求与此社会需求一致。(2)避免理论探讨类的课题。由于本科生对本学科的理论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而且完全缺乏实践经验,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可能性极小,这类题目的最后结果,往往难以操作和控制。(3)注重管理方法应用型的课题。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人才,这类题目方向明确,内容具体,题目大小、深度容易控制。并且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对理论应用过程的反思,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选择企业生产运营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领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问题。因此,实用性或应用性,是选题的第一要求。(4)与课题相结合的科研型课题。对于那些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部分同学,根据指导教师承担的在研课题、横向科技开发、技术改造等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紧密结合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点的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与大连华铁海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操作系统》,编写了实验指导用书、习题、随堂考试及说明,并提供了系统演示的Demo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同学积极参与了该系统的测试和试运行工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通过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也使学生学到了许多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系统的操作技能。这一尝试,还将在学校工业工程专业其他实践环节中,得到延续和扩展。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5

1.1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现状

爱迪公司成立于1996年,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在全国设有n家分公司,目前有400多名员工,主营业务是提供通信和网络行业硬件设备,并研发软件平台的建立,为各大专网和公众信息网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通信传输类产品、接入网产品和宽带网络产品、软件以及技术服务。近两年来,公司在发展多元化扩张战略,研发出远程教育平台系统并在北京昌平投资办学,发展教育。公司规模将越来越大,员工数量也日益增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爱迪公司目前的培训项目体系实际上就是课程体系,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专门成立的培U}}夕睐负责规划和实施。在爱迪公司培训内容分为三大类:生产类,品质类,管理发展类。生产类中为各种设备的操作,维护,生产流程及标准;品质类为质量管理工具,如6-Siglna,150,5S管理等;管理发展类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后勤管理,新员工发展等,管理类课程数量不多,且大多需要外部支持。培训内容体系多达几十门课程,培训专员不能全面精通这些课程,所以培训部仅负责管理培训流程,提供培训支持,比如安排场地、设备、时间等。如果课程由外部机构提供,则培训部负责审核外部公司的业务能力、信誉、价格与公司业务相关性。公司品质类和管理类培训内容长期由外部公司提供。关于内容体系,爱迪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内容比较单一,还谈不上体系,只是有一些简单的课程设置,不能从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做系统规划和设置。

1.2爱迪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该公司培训现状,从系统的培训体系构成环节来看,爱迪公司目前培训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完善的培训需求分析。

从该公司目前培训体系的运作可以看到,爱迪公司没有开展自上而下正式的培训需求分析活动。目前培训处不能从组织、工作和员工三个层面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对于培训需求各大要素缺乏足够分析。培训要素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工作职能系统而具体的描述,它体现了部门职能工作和岗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明确了岗位上的员工要完成本岗工作的基本具体项目,同时,这些具体项目也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大部分培训活动是常规且固定的,针对一些岗位操作和入职培训而展开。很多与生产、开发相关的专业性强的培训项目都是由各部门自行安排,事前也没有做需求调查,有也是流于形式,培训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严谨的科学规划,培训效果差。例如,通过调查,爱迪公司曾掀起6-Siglna培训的热潮,除了正规的“绿带”、“黑带”培训项目外,还有部门在自行进行6-Sigma的培训。由于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不加改动直接用原教材,致使部分员工难以接受,培训不但没有起到原有效果,反而挫伤了受训人员的积极性。还有比如综合管理方面的培训,也是市场上流行什么概念就培训什么,财务人员的非财务管理、非人力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平衡记分卡、360度绩效考核、甚至“开创蓝海战略”的战略课程讲给中层听,等等这些与企业实际战略脱节的课程统统引进企业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层的无所适从。设计和完善培训体系下的培训需求分析在爱迪公司显的尤其重要。

第二,培训与战略脱节。

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决定了公司培训的目标方向与内容设定。爱迪公司培训体系在现行组织体制上与战略是脱节的,甚至一些培训项目设置与公司文化冲突,因而造成公司整体功能定位也缺乏依据,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战略上缺乏总部人力资源战略与人才竞争策略目标的指导;公司各层员工对培训未来的功能定位没有达成共识,从一定意义上讲,培训的目标是不清晰的。爱迪公司目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有了一定的资源积累,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二次创业,公司的战略和文化引导培训显的尤为重要。公司规模不大但结构很完善。通过培训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塑造企业形象,激发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推动员工行为的不断改善及对业务的精益求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热烈氛围;通过培训使战略分层分级的分解,提高公司的战略执行力;这些是公司目前培训的目标。爱迪公司实行技术领先的战略,通过整合最优秀的人才资源,搭建创新的机制与平台,旨在开发新的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公司目前的培训体系设计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战略与文化。以新员工入职培训来讲,只是例行一些常规的内容,不能把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和未来的蓝图、愿景很好地传达并使新员工接受,员工不能从感情上达到共鸣,甚至有些员工经过入职培训后就有了想离开公司的打算。根据公司战略,技术创新应该是公司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核心能力,而在目前的培训中很少能体现对技术人员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培训开发与执行能力不足。

爱迪公司目前的培训体系对培训项目开发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每年公司内部开发的培训项目数量较少,今年自主开发的课程只有:“工厂安全操作培训”。大量的时间只是在维持过去的培训项目和工序操作层面技术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和一些外部培训引入。二是培训项目开发种类单一,由于对顾客产品要求必须尽快跟进的现实,工序技术操作培训开发与更新较快,而企业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技能提升方面培训开发数目不足。三是公司内部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大多精于技术,授课能力较低,肚子里有东西讲不出来,知识共享性差,常常是有有专业知识但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公司培训项目开发和执行能力不足的原因是没有对专门的培训专员、培训师进行良好的能力建设,在理念上存在着只要懂得相关专业知识就可以执行培训工作。事实上缺少培训师应该具备的培训项目组织开发技术和授课能力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另外也没有有效的培训体系制度保障。‘

第四,培训成果转化差。

培训成果转化通过培训效果评估来初步体现,如果受训员工能将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持续地应用到工作中去并能起到积极作用就是培训成果转化好的体现。培训效果的评估对于改善培训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受训者对培训课程的意见、受训者在接受培训后的业绩和态度的改善等相关信息来评价已经开展的培训活动,找出优点和分析原因,作为今后改善的依据。很显然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开展应依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受训者特点来有针对性实施,这样应该是有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和形式。在爱迪公司,培训效果评估活动流于形式,培训效果的评估形式单一,仅仅依靠一张很简单的“培训评估表”,表的内容由若干调查问题组成,由于受控于表格,是培训评估必须使用的,所以每次的培训活动结束后都使用同一份表格作为评估方式,而不是针对具体培训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在执行中的问题是很多员工并不重视培训评估,填写时态度不认真,随意性很大,更是有人图个方便,在培训还没有结束就填完培训评估表。对于收集的评估表也没有做认真的分析,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培训成果转化很差。

2完善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措施

完善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关键措施是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系统的构建,这是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关键和重点,是承载整个培训体系运转的主体,没有高效的组织支持不能保证体系设计的成功,加上培训需求评估体系和培训项目开发设计才是一个完整的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管理体系要把原本相对独立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

2.1建立高效的培训组织

爱迪公司目前与培训相关的工作由总部人力资源部的培训部和教育产业事业部来完成。在培训计划和内容上有时存在交叉和分工不明,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公司培训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横向功能缺失。课程与教材开发以及师资管理等影响培训开发有效性的软肋没有得到组织上的支撑与保障;除管理类员工之外,对公司其他职类职种人员的培训管理职能缺乏明确的界定。二是纵向职责分工不清晰。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和教育事业部如何发挥资源整合与协调作用,指导各分公司和部门有序开展培训工作的具体职责分工不清晰。三是培训部现有人员的能力还无法胜任上述职能安排,无法基于职类开展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

2.2建立培训需求评估体系

培训需求分析是决定整个培训是否有效的起点,需要人力资源各功能板块的有效支撑。培训需求分析要围绕培训要素展开,培训要素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工职能系统而具体的描述,它体现了部门职能工作和岗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明确了岗位上的员工要完成本岗工作的基本具体项目,同时,这些具体项目也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如图3所示。培训需求分析要按照爱迪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变化所要求的因素来做工作与任务层面、人员与绩效层面的分析,从应该做到什么和实际做到什么中找出差距,以培训来弥补。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爱迪公司培训必须立足于组织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各培训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织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业务发展和业务策略;同时也要为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以达到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需要。爱迪公司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依据如下:

公司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专家/管理干部需求计划、普通员工需求计划

市场竞争需要与核心竞争能力培养需要

公司年度经营目标

业绩和行为表现考核

流程、部门、职位运行状况和人员任职能力状况

第二,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培训需求应遵循如图4所示的基本分析流程。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有重大事件分析法、绩效考核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四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混合应用。应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培训需求时,注意要设计客观而非凭感觉回答的问题,同时,调查信息整理时要把握组织需求原则,剔除纯粹的个人培训需要。重大事件分析法:通过分析本年度关键绩效领域发生的重大不良事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流程、制度、能力三方面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如果是能力不足的原因,则对症安排培训,尤其是关键岗位事件。绩效考核分析法:分析绩效不佳的问题所在、原因所在、责任部门和人员所在,针对性地提出流程能力改善计划和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分析员工行为表现,得出文化、制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访谈法:通过访谈各部门、各层级领导、业务骨干,了解业务实际运行状况和员工个人需求,从而筛选并分析出培训需求。问卷法:设计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调查流程、部门运作状况和员工职业发展信息,从而筛选培训需求。观察法:通过观察被培训对象的现场表现,了解其与期望标准的差距以确定培训需求。培训需求由人力资源培训部统一组织,各部门、事业部、分公司应大力支持与配合。培训需求分析形成的报告可以为培训课程的设计、开发或培训计划与组织提供初始输入与依据。

第三,培训效果评价与培训考核。

爱迪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通过培训效果评价提高培训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更进一步接受培训、或改进培训工作方法。爱迪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必须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由学员填写《课程评估调查表》,征询受训人员对本次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进行评估,以利于以后工作。培训结束后学员应创造性地将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应用。培训部将不定期的到各部门了解培训后学员行为的改变程度,将培训考核与员工绩效考核接轨。培训评估与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员在学习中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评价本次培训的效果以便于改善培训工作;督促学员应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员是培训考核活动中的被考核人,培训考核应该由员工的上司负责,人力资源培训部协助完成。培训部要定期对培训效果及要求进行检讨,并通过月/季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加以修正。

2.3改善培训项目的开发设计

针对爱迪公司培训开发与执行能力不足的现实,完善培训体系要着力于培训项目开发、培训项目计划制定与培训课程、讲师队伍、培训实施及评估制度的建设。

培训项目的开发设计应该包括培训项目的计划制定、所采用的培训方式、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评估体系与培训信息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根据对爱迪公司培训现状的分析,完善培训体系设计应该以公司战略和文化为指导核心,结合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在充分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的前提下设计分层级的培训课程体系,要针对公司的资源现状合理预算和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做好讲师队伍建设以及相应的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第一,培训项目计划制定。

爱迪公司培训项目计划制定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层面上结合公司战略和文化、工作任务层面上分析培训需求,根据职类和职种确定谁需要培训?需要培训什么?从个人分析的层面,根据各职类和职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要求与个人实际技能水平的差距来确定培训需求。

第二,培训方式。

根据爱迪公司的实际状况,结合公司可投入的培训资源,可采用的培训方式有以下几种:在职培训,使受训者通过对熟练员工进行观察和提问来进行学习,观察要完整,同时有机会去实践并得到反馈;工作指导,分步骤的列出如何完成工作,培训者首先演示任务,然后让受训者一步步的执行任务,必要是予以纠正;封闭培训,由培训部聘请内部讲师或外部讲师进行的培训;外派培训,根据员工的岗位需要,参加外部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培训,主要针对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

第三,课程体系开发与管理。

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作用在于提升公司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或加速公司目标实现的进程,作为其中一部分的课程体系理应为这一目标服务。而培训课程是依据培训内容确定的。建立培训课程体系要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先确定差距,即找出公司的目标与现状的差距,然后把这些差距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再针对培训内容设置系统的、全面的、关联性强的课程体系。根据公司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培训课程体系,并不定期的根据培训需求对课程体系及培训内容进行更新。应该分为:每一次职位的升迁都有不同的培训发展课程;不同管理职位就会有不同的学习需要,这就需要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管理技能培训课程例如:非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课程等;岗位基础培训学习工作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专业性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与发展课程。课程体系是培训系统的核心,也是评价培训系统价值的标志之一。公司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课程体系设计的立足点为提升员工胜任愉快的职业能力;基于对各职层人员管理责任的描述,员工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业务管理能力、人员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根据爱迪培训分析,设计完整的培训课程体系应分为新员工培训、员工培训、骨干培训与高级培训四个层级。新设计的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到公共课程以及与各职类职种工作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课程与相关技能课程;公共课程以人员管理和自我管理为基础,加上企业文化、岗位职责、产品知识、基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等等。基础知识是指进入该职类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课程。专业知识以业务管理为核心,以职种和职级需要为基础设计,对培训按职别采取采取学分制的管理办法。

第四,讲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体系。

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成功运作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培训师队伍。要不断培养内部讲师,建立外部讲师资料库。企业文化、制度类课程应该由内部培训讲师实施,外聘培训讲师主要是管理提升和技能提高课程实施,外派员工参加外部培训课程在于提高管理思维和理论高度,以更好指导实践。内外部讲师的选择、内部培训讲师的培训与考核、培训讲师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都是体系应该明确的重要内容。公司各级管理者要成为内部讲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并承担讲师选拔、培养的责任。根据公司培训组织体制,讲师选拔流程如下:个人提出申请并附课程大纲,经过资格审定后要进行试讲并组织评审,之后要参加培训部组织的TTT培训;对外部引进讲师则需要组织评审。讲师的资格标准与职业生涯规划,要做从初级讲师到高级讲师的培养,从技术能手到高级专家的发展规划;做好讲师的报酬与激励工作,充分提高讲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企业送外的学历培训与其他外培项目主要面向师资队伍的培养,由师资承担外培成果的转化与传播责任。

第五,建立培训信息系统和培训评估体系。

建立培训信息系统和评估体系利于全面提升爱迪公司内部培训能力。培训信息系统应包括:培训需求信息;员工职业发展信息;培训计划信息;培训实施信息;培训课程信息:培训费用信息;培训师资信息;培训公司信息;培训协议、合同信息;培训效果评估信息等。除上述信息外,培训信息系统中还应包括竞争对手的培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人才外流。目前爱迪培训信息系统模块主要应发挥的功能应该为:分类查询、批量处理、知识管理(存档与更新)与成本核算等。

2.4建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爱迪公司培训成果转化差的现状,建立有效的培训成果转化机制是解决之道。培训成果转化就是要成功完成培训项目,爱迪受训者员工要有效且持续地将所学知识、技能以及由培训带来的态度改变应用到工作当中。公司的培训设计、.接受培训员工特征和工作环境都会影响学习、保存和转移和培训成果转化的效果。可以通过培训效果评价提高培训成果转化,以决定是否需要更进一步接受培训、或改进培训工作方法。获得最佳培训效果的关键在于知识、技能的转化。培训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持续不断的重复传播和应用。培训结束,学员应当制定培训内容转化为工作技能的措施,并利用专业知识改善工作的可能着眼点和可能程度,将培训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应用于工作实践,提升本人和促使提升同事的工作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改善企业工作;培训学员应当将培训内容以分享会、研讨会、授课等方式传授给其他同事,传授范围应当包含:本部门同事、本系统相关人员、与本人工作流程接口的同事。培训内化的成果表现为员工工作能力提升、工作习惯形成、工作改善、业绩提升;培训内化工作由培训部组织,并指定专人督促,有必要的要进行考核。值得一提的是爱迪公司要着力培育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企业在培训方面的高投入,能否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不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意识,还取决于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如果员工的培训成果不能转化,员工会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因此产生离职的想法,这样培训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了。阻碍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有:缺乏各部门管理者的支持;缺乏同事支持;工作本身的限制,如工作中经常面临时间紧迫、资金短缺、设备匾乏等现象,让受训员工难以应用新的技能等。培育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可运用培训成果转化的理论提高培训内容与工作的关联性,提高管理者支持程度,建立岗位轮换制度等。

3完善爱迪公司培训体系的配套措施

爱迪公司新培训体系的实施需要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推动,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广泛的培训业务开展方式,转变人是“资源”的传统观念,从理念上、行动上重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作用。

3.1高层对培训的重视

建立良好的培训认识主要是指,公司的最高层要从更本上认识到培训是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爱迪公司诸多经营管理问题解决的重要方法。高层前瞻的培训观念与资源支持力度以及中层对培训价值的进步认识是实施好培训体系的前提。提高各级领导对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首先高层领导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要转变观念和意识。其次,高层要把这种学习理念传递给员工,使企业形成自发的学习氛围。从生产和品质管理提拔上来的高层管理者仍然每天淹没在大量的生产和品质管理的细节问题上,与工程师、技术员们摸爬滚打在一起。高层管理者对职能部门如何发挥作用知之甚少,因为他们认为不需要。公司一直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产品只要品质稳定就能赢得客户稳定的订单,这的确是事实,公司领导的一切关注的焦点均放在了生产与品质管理上。目前,培训部经理由其它部门经理兼任,不专业使得很多培训工作不能正常、充分的开展,这样就使得让培训为产品品质提高直接服务的设想不能落到实处。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人力资源部上,该部门由一个生产总监代为主管。所以培训业务的开展必须以全公司范围内的业务为对象,在成功的解决了操作工的技能问题后,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提高就迫在眉睫了。这是实现公司战略和解决经营中的主要障碍,在培训上的重要突破点。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各方面人员能力上的差异与培训上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公司的培训体系才能让培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所以要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让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培训职能有一个完整正确的认识,让他们接受相应的培训是一个必要的途径。目前,培训部正与国内著名大学的培训中心联系,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让公司高层领导对培训建立正确认识。

3.2建立广泛的培训业务开展方式

广泛的培训业务开展方式可以分为横向方式和纵向方式。在不同的阶段,两种方式有不同的作用。纵向培训业务是指在公司内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开展方式。这种方式应用在培训需求评估与培训效果评估。每年高层管理者订出公司战略目标后,就应由上至下的领导和开展培训需求评估工作,确定每个部门需要培训的课程,方式,所需要的资源。在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部门领导应监督培训成果的应用,做出评估后向高层领导做出评估报告。纵向培训业务是培训的主体业务,体现了以战略目标和业绩为导向培训方法。它重在企业内上下级间的分工。横向培训业务指在培训项目的准备和实施阶段,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爱迪目前的培训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之上,没有把员工当成是能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与人力资本培训理论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应将培训绩效纳入业绩考核指标,将各部门相关人员参与培训工作的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以推动相关人员重视培训和有效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时,培训绩效和人员的培训信息进入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员工发展(加薪、晋升)的重要测评依据和手段,这样员工能看到培训对自身发展的价值,而且通过培训后业绩改善情况可以来判断员工的发展潜力,可以有效促进公司整体绩效,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公司各部门开展横向业务培训的自发性,各部门提供时间,信息,设备,人员上的支持,配合整个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广泛的培训业务开展方式的含义是指培训业务的开展不仅仅是培训部的业务,而是公司各层次各部门全体雇员的职责。建立广泛的培训业务开展方式的重点是爱迪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推行,让中层管理者知道并切实负担起培训的职责,同时也要让公司的每一位管理者接受培训,让他们有能力支持和配合培训业务的开展。例如,让管理者接受管理课程的培训,理解培训业务开展的重要性和方法;在他们的职责中加入支持培训的责任并做业绩考核。在爱迪公司,目前有不少的工程技术人员精于技术但讲授能力差,培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让骨干的技术人员参加讲师技能培训,使他们除了精于业务以外,还能够顺利的担任培训师的工作。

3.3合理增加培训投入

培训业务的开展和持续改进需要一定的资源保障,而爱迪公司目前采取压缩培训费用支出的方式控制成本,与培训发展和管理改善是背道而弛的。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不培训会让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培训投入能有效提高公司的无形资产价值,受到充分培训的员工有良好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热情,这种自发的热情对增进公司整体绩效是很重要的。目前公司的竞争环境激烈,潜在竞争者居多,而且产品和服务的可替代性极强,公司的主流文化是创新,其实爱迪公司必须也只有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能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这些,都需要有创新型人才,而公司培训体系的完善正好弥补公司有效学习的不足,合理增加培训投入也是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爱迪公司2005年费用支出仅在6-sigma项目上花费11万多人民币,其余的不足2万人民币,总额仅13万人民币。这大大低于一个高科技企业应有的比例。美国的安达信、通用汽车、联邦运输公司等企业每年投入的培训费用占员工工资的3%-5%,而普通的美国企业平均水平也能达到1%-2%,而爱迪公司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每年投入的培训费用占工资比例达3%,该公司去年占有市场份额在60%以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培训的资源投入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目前培训费用只占员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不足2%,所以建议公司在财务资源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将培训预算支出提高到3%的水平。这些经费一部分将用于培训室设备改善,另一部分主要用于雇员培训支出,主要是用于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样可以提高技术攻关能力也为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打下基础,适当增加培训预算投入是应该的、紧迫的,教育终身化,工作培训学习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也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是负有相当的教育职能,负有为人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的新型机构。人的发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让员工在培训学习中工作,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价值,这样爱迪公司才能有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范文6

化工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目的:

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是我们高材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化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工厂的了解,与工人、技术人员交谈,得以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所加深,培养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为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做准备。

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生产现场细心观察,虚心请教,积极思考,多方了解,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实习要求:

(1)掌握化工生产工段的主要工艺流程、生产原理、工艺组织原则及控制方法; (2)掌握主要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特点; (3)了解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及其原理; (4)了解化工产品生产的主要过程和产品生产的基础知识; (5)了解工厂的技术改造、革新和新工艺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6)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简介

(一)、实习地点:xxx厂

大学生活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将结束,离开学校实习的时间虽然很短,在这期间确实经历了不少,让自己不断的行动,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使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得到磨练。

xxx厂建于1970年,位于云南省蒙自县新安所镇,隶属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农垦总局)。是以设计、生产、销售各式热硫化布面胶鞋为主的国有中型企业。目前有胶鞋成型生产线10条,单班年生产能力1500万双,主要产品有“石林”牌运动鞋、劳动用鞋、休闲鞋、轻便鞋、童鞋及“生力”牌解放鞋七大系列,共70多个品种,400余种规格。产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山东等国内10多个省市,部份产品通过转口贸易至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企业通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检测设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是云南省胶鞋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胶鞋生产企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前10位,居云南省第一位。企业在自我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树品牌、创名牌为重点,不断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实习内容

实习的第一天,厂领导带我们一起举行了一次精彩的会议。此次会议主要介绍了南湖橡胶厂的大体概括和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各自的人生经历、实习期间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除此之外还给我们提了毕业后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面对社会、如何在社会中取得自己的立足之地,还有讲述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让我们听了真是受益匪浅,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从中也体会到了许多东西,自己在心里也做了一个理想的打算。

由于我们是实习生,本身对企业的经营方式,运作方式等都很陌生,所以企业只是安排我们去里面帮助员工打杂,进一步了解有关制鞋的的生产流程。第一天我们初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对该厂有一个大致了解,我们组被分在第三车间,在三车间的半天虽然很累,如每天上鞋帮要上数千个,但是在那里工作确实很开心。因为我的要求不高,工作中只要每天过的很开心就好。这和车间工作人员和气氛是分不开的,师傅们教我们如何快速上鞋帮,还和我们聊天,最后做了朋友。不要小看它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细心是必须的,否则你的辛苦将全功尽弃。因为你错误导致这个鞋底的不美观,甚至浪费了厂里的资源。这一点让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负起一定的责任。虽然都是些任何人都可以做的简单的小事情,但是不能因为它是小事情,而三心二意的对待它。有一天因为我们不是很注意,上鞋帮时没有留意,而导致返工事情的发生,还有一次由于前一晚上玩的太晚,没有休息好,就是由于心不在焉的,导致出错了,而导致返工。通过以上例子可以说明我们不能小看一些很细微的东西,你越是忽视越容易出错。所以我们要向成功,必须要从小事做起,在我们每个人看来,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其实我们错了,这是我们走入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们在工作中他们都对我很好,处处都包容我,好多都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主动帮助我,提醒我,有时候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是我们还能保持很好的同事关系。所以我要真心的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和指导,让我得到了新的体会,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何和陌生人进行交流等。

实习的最后一天,厂领导在会议室对我们实习期间做了详细的讲述,并得到了好的好评,并给我们详细的讲述了生产鞋的全部生产流程、相关的材料,除此还有现在企业需要的三大方面:优秀的技术人才、营销人员、管理人员。这三个方面是企业的能以快速的发展必须具备的的方面。

三、实习工厂的生产流程

(一)、 原辅材料仓库管理

1、每日原辅材料进出库须做好材料帐及库存帐,并用微机管理;

2、进料和发料须专人管理,以免出错;

3、进料时须有质检人员在场,检验品质是否正确,颜色是否正确。

(二)、生产流程

制备一双完整的鞋的生产流程:包括鞋底、鞋帮、鞋底与鞋帮用胶浆粘合等三部分。每一部分有分许多工序,就拿鞋底的制备,要根据要求是生产成本最低,还有要保证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各个配方要要做许多试验,看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

(三)、 调配中心管理

1、调配中心依据订单情况,将裁切好的部件排列整齐,等待加工;

2、已裁切好的部件如需印刷、削皮、贴内里、烫印等,均由调配中心负责;

3、加工好的材料交付给中仓备料组,由中仓备料组发料至针车车间加工。

4、裁切好的部件如中底板、鞋垫等,如果不需要特别车缝加工的,可在完成必要处理后送半成品仓库

5、在调配中心,待所有部件完成后,一定要将鞋面所有部件质量及统计数字妥善整理,准备交付给针车车间;

(四)、 针车车间管理

1、针车车间的车帮及做帮的工艺流程和员工配置,依据鞋面设计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一条针车流水线;

2、车缝时必须注意车线边距,针距是否控制良好,与要求的标准是否相符;

3、车缝时必须注意鞋面部件上各记号点的正确性,如车缝时未按正确的记号,鞋面完成后将会不正,造成夹帮困难,影响成品鞋的品质。

4、针车车间必须配备小剪刀等工具,鞋厂要自行采购

5、做好的鞋帮必须经过质管部检验,再依每张订单所需鞋号适当整理后送半成品库,由半成品库再发给夹帮成型车间。

6、教导操作人员定时保养机台,以免机台故障率高,影响品质及产量

(五)、 鞋底车间管理

1、成型底制作

2、橡胶组合大底制作

(六)、 半成品仓库管理

1、半成品仓库是鞋类生产过程中面部及底部工艺流程的中转站

2、半成品仓库管理应根据生产顺序表所排定的时间,适时给针车车间催促,同时对夹帮成型车间的发料又给予控制;

3、在帮面、鞋底发料给夹帮成型车间前,半成品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特别注意按工艺流程表,先做好品质管理及数量统计工作

4、每张订单须备齐帮面、中底、大底、鞋垫、内盒、外箱、纸标等各种材料,方可发料给夹帮成型车间

5、应按所订楦头数量决定每日生产回转数,成型车间则照表领取生产

6、全厂进度表的排定

7、每日填报生产动态表

(七)、 夹帮成型车间管理

1、夹帮工序包括前帮、中帮及后帮三部分

2、鞋弓的穿法及长度应符合标准自分段

3、夹前帮时必须特别注意鞋面部分与楦头对准,不可歪斜,同时注意先固定好后跟标准高度。

4、夹中帮时要注意两腰鞋面是否真正拉紧,其紧张度要适中平均。

5、夹后帮时要注意后跟高度是否依照标准,若每只鞋后跟高度都有符合楦头后跟标准记号,则成品鞋不至于发生左右脚鞋高不一致现象。后帮完成后要将中底钉取下以利脱楦,避免穿鞋时伤脚。

6、夹帮工序应设品质检验员,对夹帮不良鞋面给予手工调整补救。

(八)、 擦胶及贴底成型

1、注意划线板的准确性;

2、粗磨须按划线后的弧度将皮革表面的漆料除去。

3、大底部的贴合面须用药水处理

4、加温应在100℃±5℃左右

5、贴底前,鞋面及鞋底须注意刷胶水的正确性及均匀度,不可污染鞋面及鞋底;

6、鞋面贴合鞋底时,员工须注意贴底不可歪斜,有边沿的鞋尽量使用气袋式或三维块式压紧机压底

7、压底时,作业人员应注意到压底机的使用正确性,同时注意对压着时间、压力的控制

8、压底完成后:加硫鞋:须收集鞋子置于加硫罐内进行加硫定型;冷粘鞋:须置鞋子于冷冻箱内,进行冷冻定型。

9、压底后鞋子在楦头上未完全冷却定型前最好不要拔除楦头,以免鞋子会变形。

(九)、 整理及包装

1、拔除楦头后,鞋子须经过内外初步整理清洁;

2、需要喷光整理的,要正确调配喷光剂,喷光要均匀并能突出重点;

3、放入鞋垫,并正确胶牢;

4、上鞋带

5、最后清洁整理,装入鞋头填塞纸;

6、最后品质检查

7、装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装箱

四、实习的心得体会

对于我来说实习生活,虽然实习的时间短暂,但是感触是很深的,提高的方面也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工作能力的进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自身内心走向成熟。自走进广方制鞋有限公司我慢慢的开始改变了自己,本着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去积极的对待我的每一天,用最大的激情去做好每一项工作。